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综述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综述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综述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综述

第37卷2013年第4期

黑龙江医学

H E I L O N G J 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

V01.37,N o.4

A pr.2013301

临床用药

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综述

陈翠

(广西北海市卫生学校附属医院药剂科,广西北海536100)

摘要:目的对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揭示其不良反应的种类及对人体系统造成的损害,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搜集整理2006~2012年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医药期刊文献及资料。结果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累及包括消化、免疫、血液、神经、泌尿等多个器官系统,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结论临床应高度重视质子泵抑制剂不良反应的危害性,科学规避用药风险,确保用药安全合理。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药品不良反应;综述

doi:10.3969/j.i ssn.1004—5775.2013.04.032

学科分类代码:350中图分类号:R917文献标识码:A

质子泵抑制剂(PPI)被认为是一种相对安全、药品不良反应(A D R)小的药物。但近年来,随着PPI如奥美拉唑(O M E)、兰索拉唑、泮托拉唑(PT Z)、雷贝拉唑(R PZ)、埃索美拉唑(E SO)在治疗酸相关性疾病领域的广泛应用,其各种A D R的报道不断增多,严重的可危及生命。本文拟对国内外有关PPI所致的A D R的文献报道综述如下,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

1消化系统A D R

1.1胃肠道反应

胃肠道反应是PPI最常见的A D R,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腹胀、便秘、恶心、呕吐等,发生率为1%~4%,一般无需停药或停药后可自行缓解,个别严重者需对症治疗。据文献…报道,兰索拉唑引起的腹泻较为突出,PT Z次之,腹泻的原因可能是PPI抑制了结肠泵,使结肠pH值升高,进而影响胆盐的溶解性,导致腹泻。

1.2肝损害

PPI主要通过肝脏P450酶系统代谢,对肝脏有一定的毒性。轻者表现血清A ST、A L T、胆红素等一过性升高,停药后可恢复,严重的可引起急性暴发性肝炎。据国外报道,服用O M E后,人P450L A2免疫活性蛋白及P450LA l酶的活性显著增高,可引发严重暴发性肝衰竭。王华光等旧1报道1例54岁女性口服E SO20m g,约1.5月后出现巩膜黄染伴皮肤瘙痒,转氨酶和胆红素显著升高,经1周的保肝对症治疗才逐渐恢复正常。因此,肝功能异常者应慎用。

1.3胃嗜铬细胞增生和类瘤的形成

长期服用PPI可抑制胃酸分泌,致胃内细菌过度生长,促进胃内亚硝酸盐合成和胃泌素升高,引起胃嗜铬细胞增生和类瘤的形成。王建民等旧1报道1例53岁女患在静脉滴注O M E12d后胃镜检查发现类瘤,停药后消失。建议长期服用者,每年进行胃镜检查一次,防止类瘤形成H J。

2免疫系统A D R

2.1过敏反应

使用PPI可出现多种过敏症状,常见有皮疹、红斑及全身瘙痒,少见荨麻疹、疱疹及皮肤过敏性水肿,严重的可引起急性弥漫性表皮坏死及过敏性休克。王荔等"o报道l例4l岁男患者连续2d静脉滴注PT Z约10m i n后出现寒战高热、全身紫绀、呼吸困难、手脚冰凉伴全身肌张无力,立即停止输液给予吸氧、异丙嗪、地塞米松治疗后症状明显缓解。

H ea t on N.R等和R evuzJ也先后报道由兰索拉唑引起的致死性中毒性表皮坏死症各1例;还有报道PPI间可能存在交叉过敏反应,临床应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观察。

2.2自身免疫性疾病

PPI长期使用可能改变某些激素水平,诱导包括自身免疫性抗体在内的蛋白质合成,可能导致多关节炎、自身免疫综合征等。有文献M o报道l例62岁患家族性包涵体肌病伴严重反流性食管炎的男性,每天服O M E20m g,2周后诱发红斑狼疮综合征。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2019版)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2019版) 为规范质子泵抑制剂(以下简称PPIs)的临床合理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参照《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药品说明书及上级医院的相关规定,依据PPIs 的临床应用原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修订本办法: 一、符合下列情况的患者可以治疗性使用PPIs,须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1.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2.上消化道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3.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药物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4.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预防胃酸反流所致的吸入性肺炎。 5.反流性食管炎。 6.胃食管反流致慢性咳嗽。 二、符合下列情况的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PPIs,须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1. 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高出血风险者(含预计机械通气≥48h或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需要应用PPIs。 2. 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具备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可以使用PPIs。 (1)严重创伤(含多发伤,ISS严重程度评分≥16分); (2)急性肾衰竭; (3)急性肝衰竭; (4)急性肺损伤;

(5)呼吸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或儿童死亡风险评分≥10分的儿 童。 3. 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也可应用PPIs。 (1)脓毒症; (2)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1周; (3)潜血阳性持续≥6 d; (4)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250 mg/d,或泼尼松 >62.5mg/d,或泼尼松龙>62.5mg/d,或甲泼尼龙>50mg/d,或倍他米松≥10mg/d,或地塞米松≥10mg/d,或相当抗炎等效剂量其他糖皮质激素)。 4.如果出现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应激源(需精神科会诊明确),并具备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患者,可以应用PPIs。 (1)脏器移植术后; (2)一年内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史; (3)凝血功能障碍(PLT<50×109/L,INR>1.5或APTT>2倍正 常值); (4)严重黄疸; (5)年龄>65岁; (6)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7)禁食后需要依赖胃肠道外营养补充; (8)肝癌、胃癌、胰腺癌射频消融术或化疗栓塞术后; (9)ERCP术后; (10)胃泌素增高。 5. 下列患者可以短程静脉应用PPIs(原则上不超过三天,且预防使用指征好转后应及时停用,如需继续使用应有再评估记录)。 (1)肿瘤患者静脉使用存在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 (2)严重颅脑外伤、颈脊髓损伤,GCS评分≤10分(或不能执行简 单命令); (3)烧伤面积>30%的成人,及年龄≥1个月的烧伤儿童;

质子泵抑制剂市场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市场分析 3月30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决定从5月1日起调整部分消化系统类药品最高零售限价。本次降价中质子泵抑制剂降价幅度超过40%,其中奥美拉唑降幅超过40%,兰索拉唑降幅在38%左右,泮托拉唑不同剂型的降幅在26%至40%之间,雷贝拉唑降幅在17%左右,低于前三者。由此会不会引发消化系统用药市场新一轮洗牌,人们拭目以待。 消化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导致生活质量下降。消化性溃疡药物研发是时下重点和热点之一。1979年瑞典Astra公司首次合成了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从此抗消化性溃疡药物进入了胃壁细胞质子泵抑制剂的新时代。第一代质子泵抑制剂分别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在欧美上市,新一代产品则在本世纪初陆续上市。在我国上市时间稍稍晚些。 表1:我国质子泵抑制剂情况

五泰信息咨询https://www.doczj.com/doc/555504945.html, 市场调研报告https://www.doczj.com/doc/555504945.html,)(市场调研报告https://www.doczj.com/doc/555504945.html,)(数据来源:https://www.doczj.com/doc/555504945.html, https://www.doczj.com/doc/555504945.html, 质子泵抑制剂(PPIs)即H+/K+-ATP酶抑制剂,抑制 H+/K+-ATP酶的活性即可阻断由任何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临床应用的PPIs多为弱碱性药物,其原药活性极小,在肠道吸收入血后转运至胃粘膜壁细胞,最后到达分泌管和酸性腔,该处pH<1,使原药在此被质子化而带有正电荷并不断的聚集,且转化为具有生物活性的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后,再与H+/K+-ATP酶的巯基脱水偶联形成一个不可逆的共价二硫键,从而抑制该酶的H+/K+转运机制,发挥抑制酸分泌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也是各大国际公司的利益来源,多年来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的产品洛赛克和耐信在患者中影响深刻,是治疗消化性溃疡最主要的药物之一。 根据抗酸药及治疗消化性溃疡用药企业竞争格局栏目数据显示,阿斯利康制药公司的市场份额最大,占31.48%。 表2:阿斯利康公司质子泵抑制剂2011年全球销售额(单位: 亿美元)

四川省质子泵抑制剂处方点评指南

四川省医疗机构质子泵抑制剂(PPIs)处方点评指南(讨论稿)一、概述 目前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使正常人及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明显受到抑制;还可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尤其对阿司匹林、乙醇、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也可增强抗菌药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等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能与通过抑制细菌ATP酶活性而抑制细菌生长有关),故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良药。 质子泵抑制剂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剂量为每日20 mg,每日1~2次。对十二指肠溃疡2~4周为一疗程;胃溃疡愈合一般为4~6周,病情严重时,4~8周为一疗程,即可有效缓解溃疡症状,亦可促进溃疡愈合,但多和抗菌药联合应用,使用抗菌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也是治疗该病或防止复发的关键措施。尽管溃疡病属慢性病,但一般经过4~8周的持续治疗后,大多数溃疡可愈合,病情痊愈,因此该药的疗程应尽可能控制在8周之内。为了防止消化道溃疡病的复发,此后医生还会要求患者继续服用小剂量抗溃疡药,以巩固疗效。对此,应小剂量服用H2受体阻断剂,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小;还可选用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硫糖铝、麦滋林-S、替普瑞酮、蒙脱石等,这些药物有促进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促进胃黏膜受损上皮细胞的重建和增殖,增强细胞屏障;或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屏障;或促进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加血流量,刺激黏膜细胞再生,增强胃黏膜屏障能力;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等。应用这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溃疡病的再复发,但不宜选用抑酸作用强及不良反应较多的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治疗和预防消化道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强而持久,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 mg,连续7天,基础胃酸pH值可从1.4升至5.3;一次服用40 mg,3天后,胃酸分泌部分受到限制。所以,在质子泵抑制

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正确认识与合理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孙忠实 质子泵抑制剂(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的 研发与应用开创了药物治疗各种酸相关疾病如消化 性溃疡、胃食管反流病(GERD)以及佐林格-埃利森 综合征(Zollinger-Ellison syndrome)的新时代[1]。但 随着PPIs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值得关注、探讨的 问题日益增多,较为突出的有:PPIs过度使用与药 物的优选、PPIs与其他药物的相互作用、长期用药 的安全性以及药物基因组学与PPIs的合理使用等。 DOI: 10.3760/cma. j. issn. 0578-1426. 2012.06. 001 作者单位:100048北京,海军总医院药剂科

显著减弱其抗血

@@[ 1] FDA. Possible increased risk of bone fractures with certain antacid drugs [ EB/OL ]. [ 2010-05-25 ]. http://www. fda. gov/ downloads/ForConsumers/ConsumerUpdates/UCM213307. pdf. @@[2] McDoangh MS,Carso S, Thakurta S. Drug Class Review: Proton Pump Inhibitors. Final Report Update5 [ EB/OL ]. ( 2009-4 ) [ 2012-3-1 5 ]. http ://derp. ohsu. edu/final/PPI_final_evidence% 20tables_update% 205_u nshaded_09 _MAY. pdf.@@[3] Blume H, Donath F, Warnke A, et al. Pharmacokinetic drug interaction profiles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Drug Saf,2006,29: 769-784. @@[4] Horn J. Review artic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etabolism and efficacy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focus on rabeprazole. Ailment Pharmacol Ther,2004,20 Suppl 6:11-9. @@[5] FDA. Information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Update to the  labeling of Clopidogrel Bisulfate ( marketed as Plavix ) to alert heahthcare professionals about a drug interaction with omeprazole (marketed as Prilosec and Prilosec OTC) [ EB/OL]. (2009-11- 17 ) [ 2012-03-15 ]. http://www. fda. gov/Drugs/DrugSafety/ PostmarketDrugSafetyInformationforPatientsand Providers/ DrugSafetyInformationforHeathcareProfessionals/ucm190787. htm. @@[6] Furuta T, Shirai N, Takashima M, et al. Effect of genotypic differences in CYP2C19 on cure rates for Helic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by triple therapy with a proton pump inhibitor, amoxicillin, and clarithromycin. Clin Pharmacol Ther, 2001,69 : 158-168. @@ [7] Ho PM, Maddox TM, Wang L, et al. Risk of adverse outcomes associated with concomitant use of clopidogrel and proton pump inhibitors following acute coronary syndrome. JAMA,2009,301: 937-944. @@ [8] FDA reminder to avoid concomitant use of Plavix (clopidogrel) and omeprazole [ EB/OL]. [2012-03-15 ]. http://www. fda. gov/ Drugs/DrugSafety/uc m231161. htm. @@ [9] Abraham NS, Hlatky MA, Antman EM, et al. ACCF/ACG/AHA  2010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the concomitant us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nd thienopyridines: a focused update of the ACCF/ACG/AHA 2008 expert consensus document on reducing the gastrointestinal risks of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NSAID use: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Task Force on Expert Consensus Docunents. Circulation, 2010,122: 2619-2633. @@[10] Marcus GM, Smith LM, Scheinman MM, et al. Proton Pump Inhibitors are Associated with Focal Arrhythmias. J Innov in Card Rhythm Manag, 2010,1:85-89. @@[11] FDA. Proton pump inhibitor drugs (PPIs): drug safety communication-low magnesium levels can be associated with long term use[ EB/OL]. (2011-02-03) [2012-03-15 ]. http://www. fda. goy/Safety/MedWat ch/ SafetyInformation/SafetyAlertsforHuman MedicalProducts/ucm245275. htm. @@[12] Forgacs I, Loganayagam A. Overprescribing proton pump inhibitors. BMJ ,2008,336:2-3. @@[13] Batuwitage BT, Kingham JG, Morgan NE, et al. Inappropriate prescribing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in primary care. Postgrad Med J ,2007,83:66-68. @@[ 14] Nardino RJ, Vender RJ, Herbert PN. Overuse of acid-suppressive therapy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Am J Gastroenterol, 2000, 95: 3118-3122. @@[15] Naunton M, Peterson GM, Bleasel MD. Overuse of proton pump inhibitors. J Clin Pharm Ther,2000,25:333-340. 收稿日期:2011-12-01 特别提醒

5大类质子泵抑制剂的比较

5大类质子泵抑制剂的比较质子泵抑制剂的药动学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 雷贝拉唑 埃索美拉唑 血浆半衰期 (h) 0.5-1.0 1.3-1.7 1.0 1-2 1.3 达峰时间 (h) 0.5-7 2 2.5 3.1 1-2 生物利用度 (% 35/60 85 77 52 64/89 食物与生物利用度延迟吸收 总里无影响 延迟吸收 总量无影响 无影响无影响减小 蛋白结合率 (% 95 97 98 94.8-97.5 97 主要代谢途 径 CYP2C19 CYP3A4 CYP2C19 CYP3A4(N/A) CYP3A4 (代谢 比率) (R87%,S40%) (R56.6%,S81%) (N/A) CYP2C19(N/A) (57%) 次要代 谢途径 CYP3A4 CYP2C19 CYP3A4 非酶CYP2C19 (代谢 比率) (R12.5%,S57%) (R40.4%,S13%) (N/A) (N/A) (40% 肾清除 (% 72- 0 CYP2C19抑制剂中,PPI效果由强至弱排序依次为:奥美拉唑> 兰索拉唑> 埃索拉唑> 潘托拉唑> 雷贝拉唑(最弱)。 特殊人群情况 1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

乳汁排泄有有 有 有 不明/停止哺乳 儿童 无临床资 料,婴幼儿 禁用 不推荐使用无临床资料不推荐使用无临床资料 老年人慎用慎用无需调整无需调整无需调整 肾功能异常严重者禁用无需调整 15mg/日 无需调整 40mg/日 无需调整严重者慎用 肝功能异常 严重者慎 用,必要时 剂量减半 严重者慎用 15mg/日 严重者慎用 40mg/隔日 严重者慎用 慎用,严重者日 剂量20mg

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使用管理规范标准

xxx人民医院 质子泵抑制剂(PPIs)、辅助药物临床使用管理规范(试行) 质子泵抑制剂(PPIs)临床使用规范(试行)根据《新编药物学》、新版中国药典、中国胰腺炎诊治指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治疗指南等规定PPIs适应证为: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卓一艾综合征、(急性胃黏膜病变、复合性胃溃疡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高危人群应激性溃疡的预防、急性胰腺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见表1)。 预防性用药主要包括应激性溃疡的预防、化疗止吐、预防非甾体类抗炎药及激素类(剂量相当于每天250mg以上的氢化可的松)药物相关性溃疡等(表1)。非化疗相关恶心、呕吐不是PPIs的临床用药指征。 应激性溃疡的高危人群:高龄(年龄≧65岁);长期应用胃肠道外营养、脑出血、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35%、胸、腹部复杂,困难大手术等)、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严重全身感染、并发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机械通气>72h;重度黄疸、合并凝血机制障碍、脏器移植术后、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1年内有溃疡病史、胰腺外科手术、肝切除术、胃肠外科复杂的大型手术、呼吸衰竭(机械通气>48h)、肝功能衰竭、肾功能不全。 表1

PPIS用于应激性溃疡防治、急性胰腺炎、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指征,但用药时间不明确。应激性溃疡大多发生在病情发生后的3~5d,少数可延至此2周,我国《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尚未明确预防SU停药指征,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停药指征,美国医师多以患者可耐受肠道营养,临床症状开始好转或转入普通病房为指征一般用药时间为5天。 一般手术术后,如不存在术后禁食(如:慢性溃疡修复术、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左锁骨骨折切复内固定术、肱骨髁上骨折畸形愈合截骨矫形术、跟骨骨折切复内固定+跟腱修复术等骨科手术、鼻息肉切除术、甲状腺手术、腮腺手术、介入血管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肾切除术、前列腺手术、胆囊切除术、阑尾切除术、疝气修补术、子宫切除术等等),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不建议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非大面积脑梗塞患者,未禁食情况下,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不建议预防性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大面积脑梗、脑出血、严重颅脑外伤、严重颅内感染等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 用药方法: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推荐,重大手术术前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时,不建议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术后禁食患者肠外和肠内营养医嘱停止,经口进食能满足所需营养的情况下,不建议继续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在预防应激性溃疡时,由于H2受体拮抗剂(H2RA)抑酸效果肯定且相对安全,而PPIs价格

最新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 目前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药物。这些药物 可使正常人及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明显受到抑制;还可对 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尤其对阿司匹林、乙醇、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也可增强抗菌药如阿 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等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能与通过抑制细菌ATP酶活性而抑制细菌生长有关),故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良药。 质子泵抑制剂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剂量为每日20 mg,每日1~2次。对十二指肠溃疡2~4周为一疗程;胃溃疡愈合一般为4~6周,病情严重时,4~8周为一疗程,即可有效缓解溃疡症状,亦可促 进溃疡愈合,但多和抗菌药联合应用,使用抗菌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也是治疗该病或防止复发的关键措施。 尽管溃疡病属慢性病,但一般经过4~8周的持续治疗后,大多数溃疡可愈合,病情痊愈,因此该药的疗 程应尽可能控制在8周之内。为了防止消化道溃疡病的复发,此后医生还会要求患者继续服用小剂量抗 溃疡药,以巩固疗效。对此,应小剂量服用H2受体阻断剂,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小;还可选用增强胃黏膜 屏障作用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硫糖铝、麦滋林S、替普瑞酮、蒙脱石等,这些药物有促 进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促进胃黏膜受损上皮细胞的重建和增殖,增强细胞屏障;或在溃疡面形成保护 屏障;或促进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加血流量,刺激黏膜细胞再生,增强胃黏膜屏障能力;或杀灭幽门 螺杆菌等。应用这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溃疡病的再复发,但不宜选用抑酸作用强及不良反应较多的质子泵 抑制剂长期治疗和预防消化道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强而持久,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0 mg,连续7天,基础胃酸pH值可从 1.4升至5.3;一次服用40 mg,3天后,胃酸分泌部分受到限制。所以,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期间不宜长期或大 剂量与抗酸药及胃酸抑制剂联用,如抗酸药碳酸氢钠片、鼠李铋镁片、三硅酸镁、铝碳酸镁等;胃酸抑 制药如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胆碱受体阻断剂如阿托品、哌仑西平等,以免 胃酸被过度抑制,引起其他疾病。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导致胃酸度下降,影响消化,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胀等症 状;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可使既往存在的焦虑、抑郁病加重;长期应用这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可 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促进泌酸黏膜增生,应定期检查胃黏膜有无肿瘤样增生,用药者应高度注意; 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应注意血液学及肝功能生化检查,以防血象及肝功能异常。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药疗程,手术病例病程中必须有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有关描述。 1、一般手术术后(无术后禁食),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不建议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 质子泵抑制剂。下列情况为应激性溃疡(SU)高危人群[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1000-1001]: ⑴高龄(年龄≥65岁) ⑵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胸、腹部复杂、困难大手术等) ⑶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⑷严重全身感染 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机械通气>3天 ⑹重度黄疸

质子泵抑制剂使用指导原则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一、概念 质子泵抑制药(proton pump inhibitors,PPIs)通过阻碍胃壁细胞H+-K+-ATP 酶发挥抑制胃酸分泌的作用,是目前最有效的胃酸分泌抑制剂和抗溃疡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HP)、Zolling-Ellison综合征、胃食管反流病和上消化道出血等酸相关性疾病的治疗。PPIs因其具有高效、低毒等特点,已成为全球最常用的处方药之一。 二、质子泵抑制剂使用基本原则 1、有指征治疗或预防使用质子泵抑制剂。 2、能口服使用质子泵抑制剂时,应使用口服剂型。 3、使用方法、剂量、疗程规范。 4、密切关注使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 三、质子泵抑制剂使用适应症 1、质子泵抑制剂口服制剂适应症: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Zolling-Ellison综合征、慢性胃炎,预防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胃黏膜损伤,与抗菌药物联合用于杀灭幽门螺旋杆菌,消化不良(关于治疗消化不良的指南建议,对此类患者应进行为期1个月的经验性试验)。 2、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适应症:消化性溃疡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应激状态时的急性胃黏膜损害,和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预防重症疾病(如脑出血、严重创伤等)应激状态及胃手术后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等;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防止胃酸反流合并吸入性肺炎;作为口服疗法不适用时下列病症的代替疗法: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Zolling-Ellison综合征的治疗。 四、质子泵抑制剂使用不合理情况 质子泵抑制剂滥用主要表现为预防应激性溃疡、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致溃疡等指征掌握不严,使用疗程过长。应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药疗程,手术病例病程中必须有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有关描述。 1、一般手术术后(无术后禁食),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不建议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药市场分析

质子泵抑制剂市场浅析 消化系统疾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我国胃肠道疾病发病率为11.43%,其中消化性溃疡发病率为4.54%。消化性溃疡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幽门螺杆菌在溃疡的发生和复发上有重要作用,近年来非甾体类抗炎药引起的溃疡在国外逐渐受到重视。随着我国城市进程加快,生活水平提高和工作节奏加快,胃肠道疾病发病率尤其消化性溃疡发病率都将有增加趋势。 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包括抗酸药、抑制胃酸分泌药(包括H受体阻断药、M受体阻断药、胃泌素受体阻断药、H-K-ATP酶抑制剂)、保护黏膜药、抗菌药物。临床上采取联合治疗的方案治疗消化性溃疡,理想治疗方案的五项标准为:根治率90%以上、疗程7-15日、病人依从性良好、耐药发生率低、价廉。在临床治疗中,逐渐筛选出以铋剂为基础的标准三联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新三联治疗方案。但从国外文献报导来看,以黏膜保护剂为基础的标准三联方案根治消化性溃疡缺乏依据。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选用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其中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对于根除HP、根治溃疡有确切的疗效。有研究发现,克拉霉素是目前已知的抗生素中,对HP作用最强的药物,临床使用发现其不易产生耐药性。质子泵抑制剂、克拉霉素、阿莫西林合用的三联疗法,被国内外消化学界推荐为根治HP的主要方案。国内也有学者提出使用法莫替丁、呋喃唑酮、阿莫西林三联治疗十二指肠溃疡,与以质子泵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比较,其根治率低于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三联,有效率安全性相当。但价格低廉,适合低收入患者,是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案。 质子泵抑制剂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最先进的一类药物,通过抑制壁细胞膜的H-K交换,从而抑制壁细胞分泌胃酸的功能,在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上发挥作用,抑制胃酸分泌。它通过高效快速抑制胃酸分泌和清除幽门螺旋杆菌达到快速治愈溃疡。其抑酸作用远强于传统的H-受体阻断剂和抗酸药,常用于治疗各种和胃酸相关的疾病。目前已上市的质子泵抑制剂包括阿斯利康公司的奥美拉唑、家庭用品公司/Altana公司的泮托拉唑、武田的兰索拉唑和卫材/强生的雷贝拉唑。阿斯利康公司于2001年2月在美国推出了新一代质子泵抑制剂Nexium(esomeprazole,艾司奥美拉唑), Nexium为奥美拉唑的S-型光学异构体。

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趋势与监护

质子泵抑制剂应用趋势与监护 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类抑制胃酸分泌药,不了解那是什么样的一种物质就跟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搜集整理的一篇关于质子泵抑制剂方面的研究,欢迎阅读参考。 前言 质子泵抑制剂的特异性和非竞争性地作用于胃酸分泌的终末环节---胃壁细胞上的H+- K+-ATP酶,自血浆进入胃壁细胞,聚集在强酸性分泌小管中,转化为活性次磺酰胺化合物,与质子泵的半胱氨酸残基上巯基共价结合形成二巯键,抑制中枢和外周所介导的酸分泌。自第一代药品奥美拉唑于1988年在瑞士上市以来,经过近30年的临床实践,已成为酸相 关疾病(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性溃疡应激性出血、胃食管反流病、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胃静脉曲张、佐林格-埃利森综合征)的首选药。数以亿计的临床病例证明,PPI是一类相对比较安全的药物[1]. 然而,伴随PPI应用人群的不断扩大,新发、严重的不良反应逐步显现,其潜在风 险和不合理应用现象日益突出,尤其是过度使用问题,表现在用药范围(超适应证,手术、药物、应激性溃疡和出血预防性应用)、药物选择、给药途径与时间、剂量、疗程、不良 反应和用药监护等方面。 1PPI临床应用趋势与主要问题 依据《合理用药监测系统》(全国909家三甲医院)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药品销售总 金额1142.6亿元(化学药品种数为2174种);2011年总金额为1458.4亿元(化学药品种数 为2203种);2013年全国消化系统用药金额为267.5亿元,品种数为395种,其中PPI有 6种,销售金额67.8亿元,占消化系统用药总金额的25.3%.其中,泮托拉唑、奥美拉唑 分别排序于全部药品应用排序中的第6位、第13位。 1.1PPI临床应用趋势 从PPI在2010-2014年国内4年中的应用频率和应用金额看,口服制剂相对于注射 剂而言,增长迅猛。其中奥美拉唑2013年的应用频率相对于2010年增长23%,泮托拉唑增长79%,而埃索美拉唑和兰索拉唑增长迅速,分别为975%和4939%.在用药金额上,增速 亦是如此,奥美拉唑2013年的应用金额与2010年持平,泮托拉唑增长62%,而埃索美拉唑 和兰索拉唑分别增长927%和4309%.上述趋势说明:①PPI的临床应用增长迅猛。②埃 索美拉唑和兰索拉唑的应用(应用频度和金额)增长数倍或数十倍,增幅极快,是在任何药 品中所罕见的。③注射途径的增速远远高于口服途径,绝大部分是应用在预防性用药(应 激性出血和溃疡、药物性黏膜损伤),而非治疗酸相关性疾病,说明临床PPI超适应证应 用极为严重。④雷贝拉唑因无注射剂型,增速不甚突出。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 质子泵抑制剂(PPI)就是治疗消化内科常规疾病的常用药物之一,大家在临床工作中应用PPI 时,对其作用机制、副作用、疗程等问题就是否真正了解?本文旨在帮助大家更深刻地认识PPI 并规范PPI 的临床应用。 PPI 的作用机制 PPI,即H+-K+-ATP 酶抑制剂,其抑酸作用强,特异性高,持续时间长。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在胃壁细胞内质子泵驱动细胞内,PPI 阻断了胃酸分泌的最后通道,与以往传统胃酸抑制药物相比,作用位点不同并有着不同的特点,即夜间抑酸作用好、起效快,抑酸作用强、时间长、服用方便,能抑制基础胃酸的分泌及组胺、乙酰胆碱、胃泌素与食物刺激引起的酸分泌。 不同的PPI 种类及用法 目前已有的PPI 共 5 种,下面以消化性溃疡为例为大家详细介绍各种PPI 用法: 1、奥美拉唑:为第1 个上市的PPI,1988 年面市。 (1)十二指肠溃疡:20 mg/d,po,通常在2-4 周可愈合; (2)胃溃疡:20 mg,qd,po,通常4-8 周可愈合。 2、兰索拉唑:1992 年上市,就是第2 个上市的PPI。 (1)十二指肠溃疡:15-30 mg,qd,po,连续服用4-6 周; (2)胃溃疡:30 mg,qd,po,连续服用6-8 周。 3、泮托拉唑:为由德国研制的第3 种PPI,于1995 年上市。 (1)十二指肠溃疡:40 mg,qd,po,连续服用2-4 周; (2)胃溃疡:40 mg,qd,po,连续服用4-8 周;不建议疗程超过8 周。 4、雷贝拉唑:1998 年由日本推出的第4 种PPI。 (1)十二指肠溃疡:10 mg,qd,po,连续服用6 周; (2)胃溃疡:10 mg,qd,po,连续服用8 周。 5、埃索美拉唑:就是最新的PPI,2000 年由德国研发并上市。 (1)十二指肠溃疡:20-40 mg,qd,po,连续服用4-6 周; (2)胃溃疡:20-40 mg,qd,po,连续服用6-8 周。 消化性溃疡病的诊治规范建议:PPI 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疗程4 周,胃溃疡疗程6-8 周,对于H、pylori 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首先根除H、pylori,继续应用PPI 至疗程结束。 不同种类PPI 作用强弱 不同的PPI 在抑酸强度、起效时间、抑酸持续时间等方面到底谁更强?下面为大家逐一介绍。 1、抑酸强度:已有研究证实,埃索美拉唑抑酸强度明显高于其她种类PPI,其次为雷贝拉唑,而泮托拉唑、兰索拉唑与奥美拉唑的抑酸强度相似。 2、起效时间:雷贝拉唑与酶的结合位点最多,因此雷贝拉唑为起效最快的PPI,可在5 分钟内起到最大抑酸效果,兰索拉唑次之,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再次之。 3、抑酸持续时间:衡量抑酸持续时间的方法为监测服药后24 小时内PH>4 的时间百分比,研究结果显示,口服埃索美拉唑40 mg 抑酸持续时间长于奥美拉唑40 mg、兰索拉唑30 mg、及雷贝拉唑20 mg。 4、不同疾病治疗效果:有临床数据显示,在胃食管反流病、NSAIDs 引起的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方面,埃索美拉唑均优于其她PPI 制剂,在根除幽门螺杆菌方面,埃索美拉唑优于奥美拉唑。 综上,埃索美拉唑抑酸效果最强,其次为雷贝拉唑,泮托拉唑与兰索拉唑可能优于奥美拉唑。在临床应用中,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需要个体化应用抑酸药物。 PPI 的不良反应及其机制 PPI 的短期应用有较好的耐受性,但长期服用也可能带来诸多风险,下面我们来讲讲不良反应。 1、骨折:有多项研究显示,长期应用PPI、增加PPI 剂量可增加骨折风险。可能机制如下: (1)PPI 抑制胃酸分泌,使得胃内PH 升高,钙的吸收减少;

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专家共识

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使用目前质子泵抑制剂包括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药物。这些药物可使正常人及溃疡患者的基础胃酸分泌及由组胺、胃泌素等刺激引起的胃酸分泌明显受到抑制;还可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尤其对阿司匹林、乙醇、应激所致的胃黏膜损伤有保护作用;也可增强抗菌药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甲硝唑、四环素、呋喃唑酮等对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可能与通过抑制细菌ATP酶活性而抑制细菌生长有关),故常用于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综合征(胃泌素瘤)等病,是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良药。质子泵抑制剂对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的剂量为每日20 mg,每日1~2次。对十二指肠溃疡2~4周为一疗程;胃溃疡愈合一般为4~6周,病情严重时,4~8周为一疗程,即可有效缓解溃疡症状,亦可促进溃疡愈合,但多和抗菌药联合应用,使用抗菌药根除幽门螺杆菌也是治疗该病或防止复发的关键措施。尽管溃疡病属慢性病,但一般经过4~8周的持续治疗后,大多数溃疡可愈合,病情痊愈,因此该药的疗程应尽可能控制在8周之内。为了防止消化道溃疡病的复发,此后医生还会要求患者继续服用小剂量抗溃疡药,以巩固疗效。对此,应小剂量服用H2受体阻断剂,该类药物不良反应小;还可选用增强胃黏膜屏障作用的药物,如米索前列醇、恩前列素、硫糖铝、麦滋林S、替普瑞酮、蒙脱石等,这些药物有促进黏液和碳酸氢盐分泌;促进胃黏膜受损上皮细胞的重建和增殖,增强细胞屏障;或在溃疡面形成保护屏障;或促进黏膜合成前列腺素,增加血流量,刺激黏膜细胞再生,增强胃黏膜屏障能力;或杀灭幽门螺杆菌等。应用这类药物可有效降低溃疡病的再复发,但不宜选用抑酸作用强及不良反应较多的质子泵抑制剂长期治疗和预防消化道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作用强而持久,每日口服奥美拉唑200 mg,连续7天,基础胃酸pH值可从1.4 升至5.3;一次服用40 mg,3天后,胃酸分泌部分受到限制。所以,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期间不宜长期或大剂量与抗酸药及胃酸抑制剂联用,如抗酸药碳酸氢钠片、鼠李铋镁片、三硅酸镁、铝碳酸镁等;胃酸抑制药如H2受体阻断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胆碱受体阻断剂如阿托品、哌仑西平等,以免胃酸被过度抑制,引起其他疾病。 长期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可导致胃酸度下降,影响消化,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便秘、腹胀等症状;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可使既往存在的焦虑、抑郁病加重;长期应用这类药物,抑制胃酸分泌减少,可引起血清胃泌素水平增高,促进泌酸黏膜增生,应定期检查胃黏膜有无肿瘤样增生,用药者应高度注意;长期应用这类药物,应注意血液学及肝功能生化检查,以防血象及肝功能异常。严格掌握用药指征和用药疗程,手术病例病程中必须有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有关描述。1、一般手术术后(无术后禁食),不是预防应激性溃疡的高危因素,不建议术后预防性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下列情况为应激性溃疡(SU)高危人群[中华医学杂志编辑委员会.应激性溃疡防治建议.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4):1000-1001]: ⑴高龄(年龄≥65岁) ⑵严重创伤(颅脑外伤、烧伤、胸、腹部复杂、困难大手术等) ⑶合并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⑷严重全身感染 ⑸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机械通气>3天 重度黄疸⑹ ⑺合并凝血机制障碍 ⑻脏器移植术后 ⑼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与胃肠道外营养⑽ 1年内有溃疡病史 2、重大手术手术前预防术后应激性溃疡时,不建议使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对拟做重大手术的病人,估计术后有并发应激性溃疡者,可在围手术前一周内口服抑酸药或抗酸药,以提高胃内Ph值)。

质子泵抑制剂

1作用机制 胃酸分泌分别受胃壁细胞上乙酰胆碱、胃泌素及组胺3个受体的调节,它们互相影响,最终都通过H+/K+-ATP酶(质子泵,proton pump)释放H+和cl一才能形成胃酸。PPI正是抑制了胃酸分泌的最后步骤,所以比别的抑酸药作用都强。对于较常用的PPI来说,这种结合是不可逆的,质子泵一直被抑制,直到新的H十/K+一ATP酶合成后才能恢复分泌胃酸作用。因此,尽管PPI的血浆半衰期短,其药效作用时间却较长。 兰索拉唑因在毗啶环4位侧链导入氟(F3,),有三氟乙氧基取代基(-OCH2CF3),其生物利用度较奥美拉唑提高30%,可作用于H+/K+一ATP酶的3个部位。 代表药物:奥美拉唑(1987年,瑞典),兰索拉唑(1992,法国),泮托拉唑(1994,德国),和雷贝拉唑(1998,日本)。 药代动力学特点: 吸收:小肠中吸收,存在肝首过消除效应。PPI不耐酸肠溶包衣 分布:与血浆蛋白结合率均在95%以上。 动物研究中发现,静脉注射奥美拉唑后分布浓度最高器官:肝、肾、十二指肠、胃和甲状腺。奥美拉唑难以透过血脑屏障。所有PPI均可通过胎盘。奥美和泮托拉唑在乳汁中分布较低,慎用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 代谢:肝内细胞色素P450酶 区别:泮托拉唑:与肝脏细胞色素P450的亲和力较低,因而与通过此酶代谢的其他药物相互影响较奥美拉唑及兰索拉唑少。 雷贝拉唑:代谢主要经非酶途径(自动还原为硫醚化合物),对细胞色素P450依赖程度均较低。 埃索美拉唑是单一的S型奥美拉唑,对CYP2C19的依赖性下降,而经CYP3A4途径代谢增加。肝脏首过效应较低

肝功能损害病人的清除半衰期增加,需要减少剂量或慎用。 排泄:主要以代谢物形式经尿排泄,其余随粪便排泄。 肾功能不全无须调整剂量。 服药时间:宜在晨起餐前半小时为佳。此时壁细胞处于兴奋期,产生大量 “活性泵”,故服用PPI抑酸作用最强。早晨食物摄入所产生的对质子泵的激活,也正与早晨餐前服用PPI的吸收峰相吻合,能发挥最大的抑酸作用。早晨用药作用强于晚上用药,一定程度上增加剂量的效果弱于增加给药频度。奥美拉唑晨起服用,胃内p H>3的状态约能维持14小时,夜间服用,仅能维持9小时。 2 不良反应 1.1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胃肠道反应和肝损害,其中胃肠道反应为PPI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有腹痛、腹泻、便秘、腹胀等,发生率为1%~4%。有研究认为兰索拉唑和泮托拉唑同时与质子泵的半胱氨酸残基结合,这样也抑制了结肠的质子泵,影响结肠液的分泌和结肠pH值,进而影响了胆盐的溶解性,导致腹泻。 肝损害表现为,服用PPI后可致血清转氨酶等一过性升高,停药后可恢复正常。因PPI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代谢,肝功能障碍者及高龄者须慎用。肾功能损害者无须调整剂量。 1.2 过敏反应常见的过敏反应是皮疹、红斑、及全身瘙痒,少数可见荨麻疹、疱疹、皮肤过敏性水肿及中毒性表皮坏死溶解症,症状出现时及时停药。过敏性休克的报道 1.3 血液系统不良反应表现为全血细胞、血小板、粒细胞减少及贫血。 1.4 神经内分泌系统不良反应中枢神经系统ADR主要表现为头痛、耳鸣、头晕、嗜睡等症状,严重者会引起共济失调、精神异常和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2019版)

质子泵抑制剂临床使用管理办法 (2019 版) 为规范质子泵抑制剂(以下简称PPIs)的临床合理使用,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合理、有效、经济,参照《质子泵抑制剂预防性应用专家共识(2018)》、药品说明书及上级医院的相关规定,依据PPIs 的临床应用原则,结合医院的实际情况,特修订本办法: 一、符合下列情况的患者可以治疗性使用PPIs,须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1. 十二指肠溃疡和胃溃疡。 2. 上消化道出血、吻合口溃疡出血。 3. 应激状态时并发的急性胃黏膜损害、药物引起的急性胃黏膜损伤。 4. 全身麻醉或大手术后以及衰弱昏迷患者预防胃酸反流所致的吸入性肺炎。 5. 反流性食管炎。 6. 胃食管反流致慢性咳嗽。 二、符合下列情况的患者可以预防性使用PPIs,须严格按说明书使用。 1. 接受机械通气患者,具有高出血风险者(含预计机械通气≥48h或存在凝血功能异常等)需要应用PPIs。 2. 入住重症医学科患者,具备下列高危因素之一者,可以使用PPIs。 (1)严重创伤(含多发伤,ISS严重程度评分≥16分); (2)急性肾衰竭; (3)急性肝衰竭; (4)急性肺损伤; (5) 呼吸衰竭或凝血功能障碍或儿童死亡风险评分≥10分的儿童。 3. 具有以下两项及两项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也可应用PPIs。

(1) 脓毒症; (2) 重症医学科住院时间>1周; (3) 潜血阳性持续≥6 d ; (4) 使用高剂量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250 mg/d,或泼尼松> 62.5mg/d ,或泼尼松龙>62.5mg/d ,或甲泼尼龙>50mg/d,或倍 他米松≥10mg/d,或地塞米松≥10mg/d,或相当抗炎等效剂量其他 糖皮质激素) 。 4. 如果出现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应激源 (需精神科会诊明确),并具备下列高危因素之一的患者,可以应用PPIs。 (1) 脏器移植术后; (2) 一年内有消化性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史; (3) 凝血功能障碍(PLT<50×109/L,INR>1.5 或APTT>2倍正常 值); (4) 严重黄疸; (5) 年龄>65岁; (6) 长期应用免疫抑制剂; (7) 禁食后需要依赖胃肠道外营养补充; (8) 肝癌、胃癌、胰腺癌射频消融术或化疗栓塞术后; (9) E RCP术后; (10) 胃泌素增高。 5. 下列患者可以短程静脉应用PPIs(原则上不超过三天,且预防使用指征好转后应及时停用,如需继续使用应有再评估记录)。 (1) 肿瘤患者静脉使用存在致吐风险的化疗药物; (2) 严重颅脑外伤、颈脊髓损伤,GCS评分≤10分(或不能执行简 单命令) ; (3) 烧伤面积>30%的成人,及年龄≥1个月的烧伤儿童; (4) 各种困难、复杂的重大手术术前( 预期手术时间不低于4h) ,如 肝脏部分切除术、胰腺癌切除术;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评价细则

质子泵抑制剂合理用药评价细则 指标评价细则 1)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 2)胃食管反流病。 3)Zollinger-Ellison 综合征。 4)与抗菌药物等联用根除幽门螺杆菌。 5)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 6)慢性胃炎伴糜烂。 7)功能性消化不良。 8)急性胃黏膜病变,是指患者在严重创伤、大型手术、危重疾病、严重心理障碍等应激状态下或酒精、药物等理化因素直接刺激下胃粘膜出现的糜烂、浅表溃疡和出血等变化,包括应激性溃疡, 急性糜烂出血性胃炎等。 9)肿瘤治疗相关呕吐防治。 10)预防应激性溃疡,预防使用标准如下: 质子泵抑制剂口服制剂预防使用标准 适应症具有以下一项主要高危因素者应使用预防药物: a)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超过48h) b)凝血机制障碍:INR>1.5 或血小板<50×109/L 或APTT>正常值2 倍 c)1 年内有消化道溃疡或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d)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 e)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 f)严重创伤、多发伤(多处创伤伴随创伤严重度评分≥16)

g)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依据《卫生部手术分级标准2013 版》中的3~4 级 手术和《中国普通外科应激性黏膜病变的预防与治疗专家建议》中的手术认定,手术时间>3h) h)急性肾功能衰竭或急性肝功能衰竭 i)ARDS j)休克或持续低血压 k)脓毒症 l)心脑血管意外 m)严重心理应激,如精神创伤、过度紧张等具有以下两项及以上次要高危因素者应使用预防药物: a)ICU 住院时间>1 周 b)粪便隐血持续时间>3d c)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剂量>250mg/d 氢化可的松当量) d)合并使用非甾体类抗炎药 e)长期伴用糖皮质激素(超过一个月) 质子泵抑制剂注射剂预防使用标准 具有以下一项主要高危因素者应使用预防药物: a)呼吸衰竭(机械通气超过48h) b)凝血机制障碍:INR>1.5 或血小板<50×109/L 或APTT>正常值2 倍 c)严重颅脑、颈脊髓外伤 d)严重烧伤(烧伤面积>30%) e)严重创伤、多发伤(多处创伤伴随创伤严重度评分≥16) f)各种困难、复杂的手术(依据《卫生部手术分级标准2013 版》中的3~4 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