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第十章

  • 格式:pptx
  • 大小:625.76 KB
  • 文档页数:5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直接影响到货币供给和货币层次划分的金融工具: 自动转账账户、可转让提款通知书、大额定期存单、 回购协议、货币市场互助基金、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超级可转让提款通知书、信贷协会股金提款账户。
Q项条例:活期存款不允许付息,定期存款支付 的利率有一定的限制。
ATS账户:储蓄存款账户、支票账户;流动性和 利息双重好处。
• 实际货币供给:剔除了物价影响之后的一 定时点上的货币存量。以MS /P表示。
二、货币供给原理、控制机制及 控制工具
在二级银行体制下,货币供应量及其变动主 要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是基础货币量及其变动
二是货币乘数的大小及其变化。
货币供给量M等于基础货币(B )与货币乘 数(m )之积。即:M = m·B。所以,只 要能控制住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就能有效 调控货币供应量。
2)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对政府债权净额 直接认购政府债券或者贷款给财政以弥补财 政赤字。无论哪条渠道都意味着中央银行通 过财政部门把基础货币注人了流通领域
财政收入增加,表明货币供给收缩;财政支 出增加,表明货币供给扩张。
• 如果中央银行从商业银行购买政府债券 1000万元,商业银行得到1000万元的支票
货币供给包括的多重口径
• 美国现行货币供给层次 • 日本现行货币供给层次 • 英国1991年所采用的货币供给口径 • 现阶段我国货币供应量划分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企业单位活期存款+农村存款+机关团体 部队存款 M2=M1+企业单位定期存款+自筹基本建设存款+ 个人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3、基础货币
由公众持有的现金和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 是商业银行存款货币扩张的基础,又称为高能货 币、强力货币和中央银行货币。
B=C+R 其中B代表基础货币;C代表流通中的现金;R代 表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
基础货币=法定准备金+超额准备金+银行系统的 库存现金+社会公众手持现金
1)基础货币特征 可控性:是中央银行能调控的货币 负债性:是中央银行的负债; 扩张性:能被中央银行吸收作为创造存款货币的
后,可以存到中央银行,也可以提现,无 论如何都将使储备资产增加1000万元。如 存到中央银行则会减少1000万的债券资产 和增加1000万的在央行存款,中央银行则 增加1000万的债券资产,同时增加1000万 的商行在央行存款或通货。
国2外)净影资响产基数额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国外净资产由外汇、黄金占款和中央银行在国 际金融机构的净资产构成。其中外汇、黄金占 款是中央银行用基础货币来收购的。一般情况 下,若中央银行不把稳定汇率作为政策目标的 话,则对通过该项资产业务投放的基础货币有 较大的主动权;否则,中央银行就会因为要维 持汇率的稳定而被动进入外汇市场进行干预, 以平抑汇率,这样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对中央 银行的外汇占款有很大影响,造成通过该渠道 投放的基础货币具有相当的被动性。
• 基础货币(B )与中央银行有关 • 货币乘数(m )与商业银行和中央银行有关
(一) 中央银行与基础货币
现代二阶银行体制下货币供给的实现机制:中 央银行向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注入基础 货币,商业银行在此基础上进行信用创造或存款 创造,向整个社会提供最终货币。 • 二阶银行体制 • 准备金存款 • 基础货币
1、二阶银行体制
整个银行体系分为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两个层次 中央银行不直接与个人和企业发生业务往来 中央银行是一国货币的唯一、集中、垄断发行者
2、准备金存款
法定存款准备金 中央银行在法律所赋予的权力范围内,通过调整 商业银行缴存中央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例,以改变 货币乘数和商业银行信用创造和存款创造的能力, 间接控制货百度文库供应量的一种措施。
第十章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概述及货币供给的口径 二、货币供给原理、控制机制及控制工具 三、财政收支与货币供给 四、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和内生性
一、 货币供给概述以及货币供给的口径
1、 货币供给与货币供给量
货币供给是货币供给主 体向社会公众供给货币的 经济行为。
由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 共同完成,以中央银行供 给基础货币为起点,以商 业银行运用基础货币为中 间环节,以非银行部门转 移、结算货币为重点,形 成一个复杂的货币供给系 统。
基础,具有多倍创造的功能;
初始来源唯一性:即其增量只能来源于中央银行
2)影响基础货币变化的主要因素
央银对商行等金融机构债权的变动
这是最主要因素。一般来说,中央银行的这 一债权增加,意味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再 贴现或再贷款资产增加,同时也说明通过商 业银行注入流通的基础货币增加,这必然引 起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使货币供应量 得以多倍扩张。相反,如果中央银行对金融 机构的债权减少,就会使货币供应量大幅收 缩。通常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 行对这部分债权有较强的控制力。
划分货币供给层次的依据和意义
• 世界各国划分货币层次的依据和意义均一 样:流动性的大小。即作为流通手段和支 付手段的方便程度作为标准。
• 此外,划分货币层次时,还要考虑到便于 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名义货币供给与实际货币供给
• 名义货币供给:一定时点上不考虑物价因 素影响的货币存量;以MS 表示。
货币供给量是 在企业、个人以及各金融机构中的货币 总存量。
2、金融创新对货币供给与货币层次划分的影 响
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业突破传统的经营方式和范
围,采用新的技术,开办新的业务,创造新的金 融工具,建立新的金融机构,开拓新的金融市场, 最终形成新的运行机制。
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的经营进行监管,目的就 是为了控制住全社会的货币供给,以达到宏观调 控的目标。金融创新对监管和控制措施的规避, 必然影响到中央银行对货币供给的控制及货币政 策操作的有效性。
大额定期存单:花旗银行;活期存款的流动性和 定期存款的盈利性
3、货币供给的口径
• 现金发行不等于货币供给。这是一个客观事实。 • 错误的观点——将现金发行视为货币供给,这种
观点形成的因素: (1)新中国成立之际的有关货币的观念中,现钞 占有绝对的统治地位; (2)认为转账结算中的“货币”不能算作真正的 货币; (3)只看到货币与货币资金之间的本质区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