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3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乡村旅游内容: 包括乡村农业观光旅游、乡村民俗文
化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自然生态旅游等 多方面。
二、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土性 地域性 实践与体验性 雅俗共赏性
三、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 兴起:1989年4月,中国乡村旅游的第一次研讨会——中 国农民旅游协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中国农民旅游 协会”正式更名为“中国乡村旅游协会”反映了20世纪80 年代我国乡村旅游的兴起;
• 功能定位:延续景区山水休闲意境,多业态组合开发的 景区配套服务功能区。 景点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比重基本呈现85%和15%的分 布格局,景点旅游是旅游增长的主要推动力,乡村旅游收 入大约占到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
“与其在别处仰望 不如在这里并肩”这是 依托大景区发展起来的包括乡村旅游在内 的各类景区的共同使命。
• 高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2003年,周末休假制 度的出现为城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提供契机
• 深度发展阶段:2004年--至今 2006“中国乡村旅游年”迎来了乡村旅游的发展高潮
四、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 存在的问题
9.市场饱和化 8、管理Fra Baidu bibliotek度化
1、开发同质化
2、产品初级化
7、竞争恶性化
5、生活用水与电力、通讯、广播电视管线的规划布局 6、服务设施的规划布局 7、植被布局 8、投资概算
(二)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创意构思
1、艺术表达遵循科技原理; 2、主管造景服从功能实用; 3、布局有序调控时空变化; 4、动态参与与强化视觉愉悦; 5、心灵满足融进增知益智;
6、结构相融营造人景亲和; 7、创意美与自然美和谐; 8、主体色彩体现农林氛围; 9、人文特征反映乡土特色等进行全方位的分析。
乡村博物馆模式——历史大课堂
• 乡村博物馆(乡村记忆的承载者)是城市人缅怀乡村生活 ,农村当地人追忆往昔生活的场所,盛行于英国、德国、 挪威、瑞典、加拿大等众多欧美国家。乡村博物馆往往以 一个特色突出的村寨为载体,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 的生活展示满足参观者猎奇的心理,是兼具区域性、文化 性的民俗展示园地。对于儿童来说,乡村博物馆是了解乡 村生活变迁、区域历史沿革的体验基地;对于父母来说,可 以在这里追忆历史,给孩子讲授历史知识。
33、建设标准化
6、环境破坏化
4、模式单一化
5、文化空心化
五、乡村旅游基本类型与模式
(一)基本类型
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 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 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 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
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 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2、乡村旅游目前经营开发模式
❖政府+公司+农民旅游协会+旅行社模式 ❖公司+社区+农户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 ❖个体农户经营模式 ❖农户+农户模式 ❖股份制模式
六、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规划
(一)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要素
1、休闲农业项目名称 2、开发项目的区位分析 3、控制性规划的平面布局 4、道路、水系的规划布局
一、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概念
(一)休闲农业概念
• 休闲农业是以农业为基础,以休闲为目的,以服务为手段 ,以城市游客为目标,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第一产业和 第三产业相结合的新型产业形态。(农业部关于休闲农庄 的建设指导意见)
(二)乡村旅游概念
是以乡村产品延伸出来的相关产品为基垫的一项特殊 的旅游产业,具体来讲可以概括为在乡村地域内,以乡村 自然环境田园景观、农耕文化、农村牧渔业生产、民俗文 化、古镇村落、农家生活为资源基础,通过科学规划、开 发与设计,为城市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娱 乐、健身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
(3)产业经济依托型 (特色庄园旅游发展模式 )
“1+3”产业模式
指具有较高土地经济价值的,集生产、生态、生活等多种 功能为一体的观光农业庄园,即利用农业资源环境、农田 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农业文化,为人们提供观光、旅游 、休闲、度假以及体验的一种农业旅游活动。其不仅具有 生产、经济功能,而且还具有生活、生态功能,是新型的 现代多功能农庄,包括农场文化、生态环保文化、康体健 身文化、家庭休闲文化等多元文化要素。
• 案例
(5)民俗依托型:乡村文化活化与社区发展模式
• 民俗文化依托型的乡村旅游深入挖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 内涵,使游客从整体上学习、了解传统文化,满足了游客 “求新、求异、求知”的心理需求。
(6)创意主导型:传统民间艺术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 客家围屋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载体,在贺州市的莲塘镇有三 处独具建筑结构特色,保存非常完整的客家围屋,其中占 地20多亩,建于清朝道光年间的仁冲村客家围屋是目前我 国保存完整、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古建筑之一。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
虞依娜 博士、副教授
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旅游管理系 主任/学科负责人
•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2015 年4月25日) 二、强化主体功能定位,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六)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依托乡村生态资源,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加快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业。
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二)发展模式
1. 开发模式 (1)城市依托型 (环城市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这种开发模式的社区地一般是靠近大城市,拥有客源 优势和交通优势,因此以发展周末度假客源为主,也称城郊 型。 案例
(2)景区依托型:景区周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指在成熟景区的边缘,以景区为核心,依托景区的客源和 乡村特有的旅游资源发展起来的乡村旅游活动。
• 案例:台湾台一生态休闲农场
(4)历史文化依托型:古村古镇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 我国的古村古镇群主要分为太湖流域的水乡古镇群、皖南 古村落群、川黔渝交界古村镇群、晋中南古村镇群、粤中 古村镇群等,类型涵盖了乡土民俗型、传统文化型、革命 历史型、民族特色型、商贸交通型等,基本上反映了不同 地域历史文化村镇的传统风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寻找失去的家园”成为一种旅游时尚,我国现存古村 古镇的巨大价值得以通过市场继续体现,成为了拉动经济 发展的重要旅游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