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导学案全
- 格式:doc
- 大小:2.07 MB
- 文档页数:78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1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2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3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4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5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6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09
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0
2、下列物质中属于溶液的是________,属于悬浊液的是 _________,属于乳
浊液的是()
总结反思
A、植物油放入水中,搅拌
B、植物油放入汽油中,搅拌、
C、冰水共存物
D、锌与稀硫酸恰好反应后的液体
3、下列物质与水作用能放出大量热的是()
A、白糖
B、味精
C、生石灰
D、食盐
【检测反馈】
1、下列物质溶于水时,溶液温度明显降低的是()
A、氯化钠
B、硝酸铵
C、浓硫酸
D、氢氧化钠
2、用水做试剂,不能加以区分的一组物质是()
A、生石灰、食盐、烧碱
B、汽油、酒精、浓硫酸
C、无水硫酸铜、碳酸钙、碳酸纳
D、氯化钾、硝酸钠、硫酸钾
3、将沾有油渍的衣服放入洗衣机中,加水和适量的洗涤剂,搅拌搓洗,最终
能除去油污的原因是()
A、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溶于水。
B、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聚集,上浮分层。
C、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密度增大,下沉分层。
D、加入洗涤剂后,让油滴分散,稳定的乳化在水中。
4、将下列各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可以得到乳浊液的是()
A、面粉
B、氢氧化钙
C、豆油
D、蔗糖
5、衣服,餐具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
因为洗涤剂()
A、可以软化水
B、具有乳化的功能
C、可以沉降杂质
D、溶于水时放热
6、如右图所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下列一定量的物质:
①硝酸铵固体②氯化钠固体③氢氧化钠固体
请回答:
(1)使U形管内液面左侧升高的物质是。
(2)使U形管内液面右侧升高的物质是。
(3)未使U形管内液面发生明显变化的物质是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1
课题2 溶解度(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饱和溶液的含义。
2、能够判断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以及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并会结晶的方法。
【学习重、难点】
饱和溶液的含义
【基础过关】
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⑴在,向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
⑵在,向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继续溶解时,所得到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2、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
对大多数溶质而言,其溶液由饱和变为不饱和,可采用、的方法,而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可采用降低温度、、
的方法。
3、结晶
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
从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获取硝酸钾晶体的方法是,从海水中提取食盐的方法是。
【拓展提升】
1、饱和溶液的判定方法
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继续溶解硝酸钾,继续溶解氯化钠。
(填能或不能)。
小结:⑴判断某一溶液是否饱和的方法是。
⑵一定条件下,某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中继续溶解其它溶质。
(填能或不能)。
2、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与浓溶液、稀溶液之间的关系
浓溶液(填“一定”或“不一定”,下同)是饱和溶液,稀溶液是不饱和溶液。
对于同种溶质来说,在同一温度下,饱和溶液总比其不饱和溶液。
【检测反馈】
1、要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措施错误
..的是()A.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 B.恒温蒸发掉部分水分
C.降低溶液的温度
D.倒出少量溶液
2、某同学用25℃的水溶解一定量的NaCl,充分搅拌后发现杯底还有部分NaCl晶体没有溶解。
然后该同学又用酒精灯加热至60℃,固体全部溶解。
那么在加热前后,以下各量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 )
A.NaCl溶液的饱和状态
B.溶质的质量
C.溶剂的质量
D.以上三项都发生了改变自我纠错总结反思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
C.饱和溶液加水后,就变成不饱和溶液
D.从饱和溶液中获取晶体的过程属化学变化
4、已知在20℃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31.6g,50℃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硝酸钾85.5g。
在下列操作中:
20℃50℃20℃
小明观察到A中所加固体全部溶解,则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
上述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________________。
5、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将一个塑料小球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
的烧杯中,塑料小球漂浮在食盐水中。
(1)现加入少量食盐晶体,充分搅拌和静置后,在温度不变
的情况下,小球在液面沉浮有何变化?并简述理由。
(2)若要在不用外力的情况下使小球略上浮,你准备采取哪种具体方法?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2
课题2 溶解度(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能说出固体溶解度的含义。
能根据溶解度的大小区分物质的溶解性。
2、初步学会查阅、绘制和溶解度曲线,并能说出曲线的含义。
3、影响固体、气体溶解度的因素。
【学习重、难点】
重点: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难点:固体物质溶解度的涵义;利用溶解度曲线获得相关信息。
【基础过关】
1、溶解度
⑴固体的溶解度表示在一定下,某固体物质在溶剂里达到
状态时所。
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主要是。
⑵气体的溶解度是指在压强为和时,气体溶解在里达到状态时的气体的。
气体的溶解度受和的影响。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随压强的增大而。
2、溶解度曲线
(1)阅读教材可知,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如。
(2)溶解度曲线的含义
右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M
①物质a在t
2
℃时的溶解度是;
②t
2
℃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
关系依次是;·N
③交点P的含义是;
④对于物质a, M点的含义是 ;
N点的含义是
⑤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⑥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⑦t
2
℃时,用50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 g的物质a
⑧将t
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
2
℃(溶剂量不变),溶液
的浓度保持不变的是。
由上可知,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以下信息:
①可以查出同一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②可以查出不同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
③可以比较不同种物质在时的溶解度大小;
④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同一温度时同种物质的溶解度;
⑤对于某物质而言溶解度曲线上的点的含义是 ;
溶解度曲线下的点的含义是
⑥可以查出某种物质的溶解度随变化的规律;
自我纠错
⑦可以比较不同种物质在某一范围内的溶解度大小。
【拓展提升】
1、溶解度和溶解性
阅读课本P36“资料”,知道“易溶”“可溶”“微溶”“难溶”等概念与溶解度之间的联系。
溶解度(g)(20℃)一般称为
﹤0.01
0.01-1
1-10
>10
2、物质结晶的方法:
⑴:一般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影响变化不大的物质,如从海水中提取食盐;
⑵:适用于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大的物质,如从KNO
3
饱和
溶液中得到KNO
3
晶体。
【检测反馈】
1、查阅课本可知,20 ℃时,KNO
3的溶解度为______________ ;60 ℃时KNO
3
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_。
2、20℃时,100 g水最多溶解某固体物质7 g,则该物质属于()
A.易溶物质 B.可溶物质 C.微溶物质 D.无法确定
3、如右图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当他们的溶
液接近饱和时,采用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升高温度三种办
法,均可以变成饱和溶液是()
A、a
B、b
C、c
D、ab
4、右图为氯化钠、碳酸钠(俗称纯碱)在水中溶解度曲线
(1)当温度为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
(2)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钠的溶
解度;当温度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等于碳酸钠
的溶解度。
(3)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
请你解释原因:
夏天晒盐:;
冬天捞碱:。
(4)若使氯化钠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溶液,一般采用的方法是或。
(5)除去碳酸钠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钠,提纯的步骤是:加水配制成高温饱
和溶液、、,然后过滤、洗涤、干燥。
5、一木块漂浮于50℃的KNO
3
的饱和溶液中(如
右图A),当改变温度时(木块和液体体积的变化
不考虑),木块排开液体体积(V排)随时间(t)
发生了如图B所示的变化。
由此推测出温度的改变方式是(填“升
温”或“降温”),同时可以观察到烧杯底部KNO
3
晶体(填“增加”或“减少”)。
总结反思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3
【检测反馈】
总结反思1、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右图所示,对淡
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过淡化膜进人
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
从而得到淡水,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进行分
析,正确的是( )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
C.溶剂质量减少
D.溶液浓度不变
溶液,若将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加到10%,应采用的
2、有40 g 5%的CaCl
2
方法是()
溶液
A.加入40 g 15%的CaCl
2
B.把溶液倾倒一半
C.加入2 g CaCl
固体
2
D.把溶剂蒸发掉20 g
3、“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
右图是氯
化钠和碘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20℃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D.20℃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4、将m g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在此变化过程
中溶液的浓度p%与时间t的关系正确的是( )
5、图1 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曲线,图 2 所示两个烧杯中各盛有
20℃时上述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
请
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
是_______(填“甲”或“乙”)。
(2)40℃时,甲物质与乙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
(3)8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甲物质_____g ,该溶液的浓度为。
(4)当温度由20℃升高至60℃时(不考虑水分蒸发), B 烧杯中固体质量
增加,则B烧杯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填“甲”或“乙”)。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4
【拓展提升】
1、实验室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Cl 2溶液,某同学取出100g 该溶液于烧杯中,向其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26.5%的Na 2CO 3溶液。
反应过程中生成沉淀的质量与所用Na 2CO 3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已知:BaCl 2+Na 2CO 3=BaCO 3↓+2NaCl ,请计算: (1)配制26.5%的Na 2CO 3溶液80g ,需要Na 2CO 3固体多少?
(2)BaCl 2溶液的浓度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到0.1%)
【检测反馈】
1、60℃时,将36g KNO 3溶于204g 水中,全部溶解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将此溶液均分成三等份: (1)取第一份溶液,将温度升至9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取第二分溶液,将其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两倍,需加入固体_________ g ; (3)取第三分溶液,使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变为原来的一半,需加水_______ g 。
2、过氧化氢不稳定会自然分解,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其溶液的浓度会变小。
某兴趣小组为测定实验室中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的浓度,进行实验。
测得相关数据如图所示: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过氧化氢溶液中溶液的浓度。
总结反思
+ 二氧化锰 0 .5 g 过氧化氢溶液34 .0 g 剩余的混合物 33.7 g 至质量不再减轻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7
(2)指示剂变色只能证明溶液是酸性或碱性,而不能证明是酸溶液或碱溶液。
学以致用:
(1)选取一种自制的植物指示剂,检测家中物质的酸碱性吧!
在不同溶液中的颜色变化
洁厕剂厨房去油剂汽水苹果汁唾液
植物汁液
结论
(2)实验室里有一瓶蒸馏水和一瓶稀硫酸溶液,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去区别
它们?
【检测反馈】
总结反思
1、某溶液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则该溶液可以使石蕊溶液变()
A.变红
B.变紫
C.变蓝
D.不变
2、小华将一张滤纸在某指示剂中浸泡后晾干,用蘸有氢氧化钠溶
液的玻璃棒在上面写“化学”两字,立刻显红色。
再将其悬挂于
铁架台上,并在滤纸的下方放置一盛有某溶液的烧杯,过一会儿,
发现红色的字消失,则滤纸上的指示剂和烧杯中的溶液分别是
()
A B C D
滤纸上的指示剂酚酞试液酚酞试液石蕊试液石蕊试液
烧杯中的溶液浓氨水浓盐酸浓氨水浓盐酸
3、根据下列实验现象可以判断某溶液一定呈碱性的是()
A.溶液中有Na+ B.溶液中滴入酚酞显红色
C.溶液中滴入石蕊显红色 D.溶液中滴入酚酞不显色
4、今有三瓶无色溶液,可能是氢氧化钠,氯化钠,稀盐酸,如何加以区别?
试设计实验进行区别,说明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及结论。
(至少两种方法)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8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19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20
(4)请你再举出一种生产生活中常见的利用酸碱中和的例子__ _________ 。
【拓展提升】
1、中和反应的微观实质:
盐酸溶液中含有离子和离子,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离子和离子,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实质是酸溶液中的离子和碱溶液中的离子结合成水分子的过程。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想一想,你能回答下列问题吗?
⑴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是否都是中和反应吗?试举例说明
⑵如何判断NaOH溶液与稀盐酸之间的反应恰好完全进行?你有几种不同的方法?试设计实验方案。
⑶我们平日所说的调味品盐与化学上的盐是一回事吗?
【检测反馈】
1、质量相同、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混合后,滴加2滴紫色的石蕊试液,振荡后溶液的颜色呈()
A、红色
B、蓝色
C、紫色
D、无色
2、如图所示,在一只盛有氢氧化钡溶液的烧杯中,悬浮着一
只塑料球(不与其他物质反应,且密度1.6×103kg/m3),若小
心地向杯中加入适量的30%的稀硫酸(没有溢出杯外)静置后,
塑料球的沉浮情况及其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与原来相比
()
A.上浮,压力不变
B.上浮,压力增大
C.下沉,压力增大
D.下沉,压力不变
3、Zn、Fe(OH)
3、KMnO
4
、CaO、稀H
2
SO
4
、H
2
O等物质中,按下列要求写出
化学反应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_______________ __;
(2)分解反应:_____________ _______
(3)置换反应:___ _________________;
(4)中和反应:___________ _________
4、学校化学实验室也是一个污染源,为此某学
校化学研究小组拟进行如下实验,以粗略测试
刚做完实验的实验室空气中全部酸性气体的含
量。
步骤如下:
(1)取样:请你设计取出适量化学实验室空气
样品的方法: ___。
(2)按右图所示的装置将取得的气体进行实验,问:图中装置A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若酸性气体含有
二氧化硫,请写出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计算:若取样气体100mL,装置C的读数为99.0mL,则实验室空气中
酸性气体总含量为:__ ___%
5、往5g盐酸中加入8g15%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呈碱性;再加入5g9.8%的
稀硫酸,恰好把过量的碱完全中和,计算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总结反思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21
⑶酸的溶液一定呈性,酸性溶液的pH 7;碱的溶液一定呈性,碱性溶液的pH 7;盐的溶液不一定呈中性。
因此,pH能反映溶液的酸碱度,却不能说明该溶液是酸溶液还是碱溶液。
2、改变溶液pH的方法:
常温下,10%的稀硫酸的pH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的稀硫酸的pH。
如果要使稀硫酸的pH升高,你采取的方法有:
⑴物理方法:;
⑵化学方法(要求根据酸的化学性质选择不同类别物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第一种:
第二种:
第三种:
3、酸碱中和反应时的pH曲线图:
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
一种,右图1表示向甲中加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
请写出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
(1)甲是____________;(2)乙是____________;
(3)。
若如右图2的溶液pH的变化曲线,你又会获取哪些信息:
(1)甲是____________;(2)乙是____________;
(3)。
【检测反馈】
1、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葡萄汁3.5~4.5;苹果汁2.9~3.3;牛奶
6.3~6.6;鸡蛋清
7.6~
8.0。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葡萄汁
B.苹果汁能使石蕊试液变红
C.鸡蛋清为碱性食品
D.牛奶比苹果汁的酸性强
2、若将50g18%的NaOH溶液和50g18%的盐酸混合,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混合溶液的pH=7
B.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不变
C.混合溶液质量为100g
D.混合溶液中生成物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8%
3、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4、小明同学用pH试纸按正常操作测定洗发剂和护发剂的pH。
测得洗发剂的pH略大于7,则洗发剂显性,测得护发剂的pH略小于7。
据资料显示弱酸性环境有益于头发的健康。
请你想一想,洗发时应先用剂,后用剂。
总结反思
图1
图2 7 c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23
2、碱的化学性质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钙 碱的 化 学 性 质 指示剂 1.使紫色石蕊溶液变 色
2.使无色酚酞溶液变 色
非金属氧化物 CO 2 + NaOH ——
SO 2 + NaOH —— CO 2 + Ca(OH)2—
酸 NaOH + HCl —— Ca(OH)2 + HCl — 盐 CuSO 4 + NaOH —— Na 2CO 3 + Ca(OH)2—— (四)中和反应
1、中和反应:酸 + 碱 →盐 + 水
2、中和反应的实质:H + + OH - ﹦ H 20
3、盐→金属离子+酸根离子 (五)溶液酸碱度的表示法——pH
1、溶液的酸碱度可用pH 表示,范围通常在0~14之间。
用pH 试纸可以测定
溶液的酸碱度。
pH 7,溶液显酸性;
pH 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碱性。
2、用pH 试纸测定溶液酸碱度的方法: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 试纸,
用 蘸取待测溶液滴在pH 试纸上,待显色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与
对比,即可测出溶液的pH 值。
【拓展提升】
1、下列药品敞口放置质量增加且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 .浓硫酸
B .固体烧碱
C .大理石
D .浓盐酸
2、下图中横坐标表示加入物质的质量,纵坐标表示溶液的pH ,哪个图象与哪项实验相对应?将标号填在事实后面的横线上。
(1)向稀硫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____;
(2)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水稀释_ ;
(3)向水中不断通入二氧化碳______;
(4)向水中加入熟石灰______。
【检测反馈】
1、下列物质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用途:①氢氧化铝 ②PH 试纸 ③稀盐酸 ④熟石灰 ⑤浓硫酸 ⑥烧碱,请按要求填空: 可以除去水壶内水垢的是 ___。
可用于测定土壤酸碱度的是_ __。
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的是_ __。
农业上用来降低土壤酸性,改良土壤结构的是_ __。
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固体物质是_ 。
可用作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液体物质是 _。
化 学 性 质
金属 Zn + HCl - Fe + H 2SO 4- 金属氧化物 Fe 2O 3 + HCl - CuO + H 2SO 4- 碱 Fe(OH)3 + HCl - Cu(OH)2 + H 2SO 4- 盐
CaCO 3 + HCl -
Na 2CO 3 + H 2SO 4-
总结反思
2、某气体的成分可能含有H
2、CO、N
2
、CH
4
中的一种或两种。
该气体在足量
的氧气中充分燃烧后,将全部生成物依次通过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现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都增加,则该气体的成分不可能是
( )
A.CH
4 B.CO和N
2
C.H
2
和CO D.CO和CH
4
3、小明同学为探究“Na OH溶液与稀盐酸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设计并进行了3次重复实验,结果如下表:
试剂1 试剂2 混合前温度/℃混合后温度/℃
35 mL稀盐酸25mLNaOH溶液18.0 第1次20.2 第2次19.8 第3次19.7
请你帮助填写相关内容:
(1)写出该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该实验中所用的仪器除烧杯、量筒、玻璃棒、保温瓶外,还必须用到的一种仪器是_______;
(3)由上表数据可知:NaOH溶液与稀盐酸的反应是________(选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某同学想用氢氧化钠固体与盐酸反应来探究中和反应是否放热,请问他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吗?,理由。
4、某班同学为论证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反应,进行了下列探究:(1)第一组同学为说明CO
2
与NaOH发生反应,设计实验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现象发生,是否说明二者未发生了反应呢?。
(2)第二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
2
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
溶液的烧杯中(如右图所示),看到现象。
(3)第三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设计如下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为,B现象为,C 现象为;你认为以上设计能达到实验要求的是(填序号)。
(4)分析:第二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
消耗了CO
2
,另一种原因是;为了说明二者发生反应又设计一个实验:向充满二氧化碳的塑料瓶中倒入氢氧化钠溶液,盖上瓶盖振荡,现象为,它能否说明二者是否发生了反应?;那怎么样来说明二者反应了呢?可以再做一个实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24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25
“三五七”课堂九化下-学案导航9hx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