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急性腰扭伤首程
- 格式:doc
- 大小:29.51 KB
- 文档页数:3
实战中医讲堂:急性腰扭伤急性腰扭伤俗称“闪腰”。
腰部急性扭伤包括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椎间盘等组织急性损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腰部是脊柱负重较大、活动较灵活的部位是支持人体上半部的主要支点,能做前屈、后伸、侧屈和旋转等活动。
腰椎的稳定性主要靠韧带、肌肉和关节突等组织的支持,棘上韧带跨过各棘突点,连贯脊柱全长;棘间韧带在两棘突之间,两韧带有防止脊柱过度前屈的作用;黄韧带是毗邻椎板相互连接的黄色弹性组织,在下腰段椎管内整个后壁以及关节囊表层全为韧带所覆盖;前纵韧带位于椎体前方,上自枕骨向下延伸至骶骨,附于椎骨缘、椎间盘,此韧带宽大而坚韧,对支持脊柱起重要作用;后纵韧带位于椎体后缘,是椎管的前壁,它的两侧较薄,中央较厚,并与椎间盘紧密相连;另外,从第5腰椎横突向髂骨嵴有髂腰韧带连接,从横突向骶骨翼有腰骶韧带连接,有稳定骶关节的作用。
腰扭伤在诊断上要有明确的腰部外伤史腰部剧痛,活动不便,坐卧、翻身困难,甚至不能起床,强迫体位,咳嗽、深呼吸时疼痛加重。
也有的患者外伤腰部后,腰部疼痛并不剧烈,还可继续工作,数小时后或1~2天后腰痛才逐渐加重。
检查时可见:(1)压痛点:可触及明显的压痛点,并以此可判断出受损的肌肉、韧带。
压痛点位于棘突上,并可触及韧带剥离感,多属于棘上韧带损伤;压痛点位于相邻的两棘突间,多见于棘间韧带损伤;压痛点位于第2~4腰椎横突,多见于腰大肌损伤;压痛点位于髂嵴,多见于腰方肌损伤;压痛点位于腰骶髂三角处,多见于竖脊肌损伤;压痛点为棘突旁,多见于腰椎小关节错位。
(2)功能活动受限:可出现明显的功能活动障碍,可表现为单一方向,也可以出现几个方向,主要与受损的肌肉、韧带有关。
(3)脊柱侧弯:疼痛可引起肌肉保护性痉挛,不对称的肌痉挛可导致脊柱生理曲度的改变,有的是前凸减小,有的是向左右侧弯,通常脊柱多向患侧倾斜。
【病因病机】急性腰扭伤多发生在腰骶、骶髂关节和椎间关节等部位。
腰骶关节是脊柱的枢纽,骶髂关节是躯干与下肢连接的桥梁,身体的重力以及外来的冲击力多集中在这些部位,故容易受伤。
腰痛病(急性腰扭伤)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合于西医诊断为急性腰扭伤的患者。
一、腰痛病(急性腰扭伤)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BNS15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急性腰扭伤(ICD编码:S33.501)(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参照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有腰部扭伤史、多见于青壮年。
(2)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3)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状,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4)X线摄片、CT及MRI检查:腰生理前凸消失,椎间盘可能变窄,边缘可有骨赘增生。
CT、MRI检查无椎间盘突出。
2.疾病分期(1)急性期(2)康复期3.证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腰痛病(急性腰扭伤)诊疗方案”。
腰痛病(急性腰扭伤)临床常见证型:气滞血瘀证湿热内蕴证肝肾亏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腰痛病(TCD编码:BNS150)(急性腰扭伤ICD 编码:S33.501)。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住院日为≤15天。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腰痛病(急性腰扭伤)的患者。
2.门诊治疗疗效不佳者。
3.患者同时并发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4.有以下情况者不能进入本路径:(1)有手术指征者。
(2)合并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不稳、发育性椎管狭窄者(3)治疗部位有严重皮肤损伤或皮肤病者。
(4)曾经接受腰椎手术治疗或腰椎畸形者。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入院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腰椎正侧位、功能位、双斜位X线片。
(2)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急性腰部扭伤如何急救
导语:急性腰部扭伤危害身心健康。
那么对于急性腰部扭伤应该如何急救放呢?
急性腰扭伤多由搬动重物、髂身取物、打呵欠、抬提重物时,肌肉神经运动不协调,用力过猛所致。
二、主症
疼痛:常由腰背盘膜、髂腰韧带、骶髂关节及骶棘肌等撕裂而发生。
出血:上述组织周围有出血、水肿、渗出等。
腰活动受限:有的当时疼痛难忍,有的次晨才开始疼痛。
翻身困难,步态缓慢,腰活动受限。
局部压痛:腰部肌肉紧缩、痉挛,有明显压痛点,多在条四、五腰椎横突与髂骨之间,或腰骶部中线等处。
三、急救
1.休息:静卧硬板床,腰两侧用枕头(或沙袋)挤挡,使其少动安静。
双手自抱双膝,可以减轻疼痛。
2.导引:导引或针刺经外奇穴腰痛点(图62)。
在手背侧,当第二三及第上五掌骨之间,当腕横纹与掌指关节中点处。
一侧二穴。
导引或留针20分钟,一日三次,同时令病人自伸屈和放置腰10次以上,镇痛有显效。
3.热敷:局部热敷或做手导引,可增进血液循环,加速水肿、血肿的吸收。
4.按摩:采用“揉按”使腰肌松弛,重压腰三有等手法,每日2次,每次20~30分钟。
5.封闭:有明显压痛点时用2%普鲁卡因溶液5~10ml,加醋酸强的松25ml,痛点注射。
有一一针即可止痛。
急性腰扭伤怎么办作者:向云川来源:《西部论丛》2019年第13期近几年来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们体质却逐渐下降,有很多人经常会在运动或者工作的时候,发生一些意外情况。
腰是我们人人体器官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俗话说十伤九腰,由此可以看出,腰部也是非常脆弱的。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起猛了或者撞一下都有可能闪到腰,腰扭伤也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大多是因为坐姿不端正、用力过猛或者遇到外力碰撞这些原因导致的,如果腰扭伤了,我们应该怎么办呢?1、急性腰扭伤的症状表现都有哪些?腰扭伤大多是因为伤害到腰部的肌肉、筋膜、韧带等组织,造成肌肉拉伤。
首先,伤者会感觉到腰部有疼痛感,并且疼痛呈持续性。
在受伤的第二天,伤者有可能会出现受伤部位出血、肿胀等症状,并且有可能会加重腰痛。
也有的伤者虽然只是轻微扭伤,当时没有非常明显的痛感,但是第二天,会感觉到腰部疼痛感加重。
大多数伤者都出现了腰部受伤后活动受限,不能挺直、扭转等情况。
还有的伤者会在突然咳嗽、打喷嚏时疼痛加剧。
当伤者站起时,经常需要用手扶腰部。
当坐下时,需要用手撑住椅子,这样能够减轻腰部传来的疼痛感。
很多伤者在腰部发生扭伤之后,单侧或者双侧腰部当时会立即产生疼痛感。
也有的是在第二天才出现疼痛。
很多伤者的腰痛在不活动时会减轻,在动作比较剧烈或者突然咳嗽时会加重疼痛。
如果到医院接受检查,会发现扭伤部位的肌肉会出现紧张、及压痛感,但大多数都没有淤血现象的发生。
2、急性腰扭伤要怎么办?(1)卧床休息:当腰部扭伤后,伤者必须要卧床休息,这也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一种治疗方式。
卧床休息可以有效的解除腰肌产生的痉挛,同时,减少活动也能够缓解腰部所传来的疼痛,而且能够有效促进腰部损伤部位组织的修复。
伤者最好可以躺在铺有十厘米左右厚棉垫的硬板床上,可以采取自由体位,只要腰部不痛或者轻微疼痛就可以了。
对于急性腰肌出现扭伤的伤者,至少要保证七天以上的绝对卧床休息。
对于急性腰部关节出现扭伤的伤者,必须要卧床休息三到四周,这样才能保证腰部损伤的组织,能够彻底修复。
急症针灸经验——急性腰扭伤【概述】急性腰扭伤多因剧烈转动躯体,腰部肌肉用力失调所致。
损伤常发生于骶棘肌及腰背筋膜附着部。
其临床特征为上述动作后卒感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咳嗽、深呼吸等加重,腰部可有明显压痛点。
症状于扭伤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加重。
急性腰扭伤是针灸治疗最为有效的病症之一。
现代最早报道见于本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半个多世来已积累了极为丰富的经验。
近二十年来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有几个特点,其一是,各种穴位刺激法的广泛应用,除传统的刺灸拔罐外,耳针、电针、穴位激光针灸、火针、穴位微波针灸等几乎都用于治疗本病,并取得较好的效果.其二,在大量病例的对比观察基础上,一方面是发现了不少有效穴位,一方面则对有效穴位和配方进一步筛选。
最近有人分析验证,发现损伤在足太阳经的以后溪疗效最好;伤在督脉,水沟效果明显;伤在足太阳和足少阳的,取腰痛穴最理想。
另外,强调针灸同时配合自身运动,取同样的穴位,配合自身运动者疗效明显高于不配合者。
以上这些,都使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效果不断提高。
【治疗】(一)体针一1.取穴主穴:水沟(或左右旁开1cm处)、后溪(或睛明)、腰痛穴、天柱、手三里、扭伤穴。
配穴:命门、阳关、大肠俞、合谷。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扭伤穴位置:阳池与曲池穴连线上1/4与下3/4交界处。
2.治法一般仅取1个主穴,效果不理想时加配穴。
主穴均按损伤部位选穴。
腰脊正中损伤:水沟,直刺1分~2分,反覆捻转,持续2分钟;或水沟旁开1cm处,左手拇、食指将患者上唇捏住,右手以2寸毫针,从左侧进针,对侧出针,来回拉动强刺激5秒~10秒。
在上述针刺同时,医者站于患者身后,紧扶患者腰腹交界处(章门、京门穴附近),帮助其活动腰部20次,如前俯后仰,左右旋转等。
腰软组织损伤(面积较小者):后溪,取对侧或痛侧,往合谷方向进针,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1寸~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或睛明,取痛侧,针入0.5寸~1.0寸(宜缓慢进针,防止损及血管),得气后轻轻捻转,不可提插捣针。
一、背景急性腰扭伤是一种常见的腰部损伤,主要由于腰部肌肉、肌腱、韧带等受到剧烈扭转而引起。
该疾病具有疼痛剧烈、活动受限等特点,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提高我院对急性腰扭伤的应急处置能力,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急性腰扭伤应急处理小组,由医务科、护理部、急诊科、康复科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2. 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应急处置流程1. 患者就诊(1)患者进入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初步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2)如判断为急性腰扭伤,立即安排床位,做好隔离措施。
2. 诊断与治疗(1)详细询问病史,进行体格检查,必要时进行影像学检查。
(2)根据诊断结果,制定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中医治疗等。
3. 药物治疗(1)根据病情,给予非甾体抗炎药、镇痛药等药物治疗。
(2)遵医嘱用药,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 物理治疗(1)采用冷敷、热敷、电疗等方法,缓解腰部疼痛。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腰背肌锻炼,增强腰部肌肉力量。
5. 中医治疗(1)根据中医理论,采用针灸、推拿、拔罐等方法,缓解腰部疼痛。
(2)注意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6. 康复治疗(1)在病情稳定后,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恢复腰部功能。
(2)定期复查,调整治疗方案。
四、应急处理注意事项1.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提高对急性腰扭伤的诊疗水平。
2. 加强病房管理,确保患者安全。
3.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了解患者需求,提高患者满意度。
4. 做好应急物资储备,确保应急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5. 加强与其他部门的协作,共同应对突发事件。
五、总结急性腰扭伤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实施,有助于提高我院对急性腰扭伤的应急处置能力,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各部门要高度重视,认真落实本预案,确保应急处理工作取得实效。
急性腰部扭伤的处理
急性腰部扭伤多发生于弯腰或抬重物,如几人抬重物时步调不协调或一人突然失足,可使腰部肌肉用力失调,产生急性腰部扭伤。
有时突然扭转腰部也可使韧带、筋膜和腰椎椎间小关节遭受过度牵拉或造成部分纤维的断裂。
当急性腰部扭伤时,腰部疼痛剧烈,活动受限,严重者甚至倒下不能翻身,咳嗽、深呼吸等都会加重疼痛有时在受伤当时有响声或突然感觉腰部断裂,病人在俯卧位肌肉松弛情况下,在腰部常能找到压痛点。
急性腰部扭伤可进行如下处理:
(1)急性腰部扭伤后要至少一周卧床休息。
休息要半卧于硬板床上,床上要有7 -10厘米厚的棉絮垫。
体位以能减轻腰部疼痛舒适为主。
(2)因为卧床休息首先能减轻自身体重对腰部所产生的负荷,并且可增加血液循环,减轻腰部组织受伤后的充血水肿,以利于组织修复,避免病程延长而转为慢性腰痛。
(3)可服药或外用活血化瘀药。
急性扭伤三天内,患部可以冷敷,三天后才能进行热敷。
热敷可用热毛巾或毛巾裹住烧热的砖头置于患部。
口服药物有大活络丸、小活络丸、田七粉、百宝丹等;外用药物有正红花油、伤筋正骨水、麝香膏等。
(4)按摩。
患者俯卧位,用手轻轻叩压腰部 5 -10分钟,也可用手掌内侧或外侧摩擦腰部两侧皮肤,以感发热为度。
有条件的患者也可由家属协助在腰部拔火罐。
(5)早期锻炼。
伤后早期可在床上做抬腿、屈髖运动。
即平卧于床上将双腿交替抬起并将膝关节屈曲向腹部。
疼痛缓解后可行仰卧起坐或下蹲运动。
(6)注意劳动保护。
伤后运动或工作时,如果需腰部用劲,首先要有心理准备,准备好后腰部才能用力,并且要量力而行,不可勉强。
急性腰肌扭伤(闪腰)的诊疗及护理
急性腰肌扭伤,为腰部用力不当所致的腰部各种组织包括肌肉、筋膜等损伤的总称,俗称“闪腰”。
常为骶棘肌、腰背筋膜撕裂损伤,或棘间韧带、棘上韧带、横突间韧带等撕裂损伤;还可有小关节半脱位等。
【主要表现】
(1)病史:有明显腰部扭伤史。
(2)症状体征,伤后患者腰部突然疼痛、不敢活动。
检查腰肌紧张或痉挛,腰部僵硬,运动受限,活动则疼痛加重。
痛点局封后,疼痛多消失。
(3)辅助检查:X线摄片检查一般无特殊改变。
【治疗与护理】
(1)急性期治疗:卧硬板床休息,酌情进行理疗、局部封闭注射、局部热敷,适当给予抗炎止痛药物等治疗。
小关节半脱位者可行旋转推拿按摩。
(2)缓解期治疗:局部可进行推拿按摩、红外线照射、针灸等治疗,可外用东方活血膏、伤湿止痛膏等。
鼓励患者做腰背肌锻炼。
(3)护理措施:①急性期卧硬板床休息,保持舒适体位。
②局部护理,贴用东方活血膏、伤湿止痛膏等,注意防止皮肤过敏、起水疱、痛痒等反应发生,一旦出现,应停止应用。
③缓解期治疗护理,局部推拿按摩、红外线照射、针灸等治疗,鼓励患者做腰背肌锻炼。
急性腰扭伤诊疗规范发表者:赵东奇(访问人次:439)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椎间小关节、腰骶关节的急性损伤,多是突然遭受间接外力所致。
俗称闪腰、岔气。
临床最为常见,古文献称其为瘀血腰痛。
【病因病机】祖国医学对本病有很深的认识。
《金匮翼》载:“瘀血腰痛者,闪挫及强力举重得之。
盖腰者,一身之要,屈伸俯仰、无不由之,若一有损伤,则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令人卒痛不能转侧,其脉涩,日轻夜重是也。
”说明腰部急性损伤,多因突然遭受外力所致,或由于腰部活动姿势不正确,用力不当,或用力过度,或搬运扛抬重物时,肌肉配合不协调,以及跌扑闪挫,使腰部韧带受到强烈的牵拉、扭转而致损伤。
【辨证要点】① 急性起病、有明确腰部外伤史。
常因扛抬重物或突然扭转牵拉引起。
② 剧烈疼痛,局部肿胀,肌肉痉挛,腰部活动不便,甚至不能起床,咳嗽、深呼吸时加重,腰部处于轻度前屈位。
③ 压痛、肌肉痉挛;多数患者有明确的压痛点,一般较局限、固定,与受伤部位一致,部分患者同时有下肢牵扯痛。
④ 脊柱侧弯、后伸运动明显受限。
⑤直腿抬高试验及骨盆旋转试验阳性。
【辨证分型】1.气滞型:腰痛时轻时重、痛无定处,以胀痛为主,重者腰部活动受限,行走困难、咳嗽震痛,舌苔薄,脉弦数。
2.血瘀型:腰痛痛有定处,痛如针刺,压痛明显,腰部活动受限。
可有腹胀、便秘。
舌质可有瘀点,脉弦紧。
【治疗方案】1.推拿治疗(1)治则:舒筋通络、消肿止痛。
(2)穴位及部位:肾俞、委中、阿是穴(3)手法:滚、按、揉、弹拨、扳法。
(4)操作:①.患者俯卧位。
用滚法在压痛点周围治疗,逐渐移到疼痛点,然后在伤侧顺骶棘肌纤维方向用滚法,往返3~4遍,配合腰部后伸被动运动,幅度由小到大,手法压力由轻到重。
②.患者俯卧位。
按揉肾俞、拿委中,以酸胀为度,再在痛点上下方用弹拨法治疗,手法以柔和深沉为好。
③.患者俯卧位。
在受伤一侧,在骶棘肌纤维方向,进行直擦,以透热为度。
④.腰椎伴有小关节紊乱、滑膜崁顿者,可使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做腰部斜扳法治疗,亦可选用背法治疗。
推拿法治疗急性腰扭伤技术操作规程一、目的采用长针透刺、四指推法、后扳拔伸法等三步推拿法。
长针透刺,能在极短的时间内使局部肌纤维痉挛得到缓解,达到疏通经络,解痉止痛的目的;四指推法,具有推法和拿法相结合的特点,操作时灵活多变,刚柔相济,能舒筋通络,调和气血;后扳拔伸法,手法定位准确,直达病所,起到理筋正骨,滑利关节,治本之目的。
适用于治疗急性腰扭伤。
二、用物准备推拿治疗床,推拿治疗巾,治疗盘(内备5寸毫针),皮肤消毒液,棉签,棉球等。
三、操作方法1、长针透刺法:患者俯卧位,在腰部阿是穴处施5寸长针透刺法,小幅度提插并作振颤。
病变部位在上部腰段时,针尖方向向下,针身与脊柱平行刺入;病变部位在下部腰段时,针尖方向向外下方,针柄与脊柱呈60°刺入。
2、四指推法:在病变侧施四指推法,疼痛在上部腰段时,四指推法的运动方向与脊柱垂直;疼痛在下部腰段时,四指推法的运动方向与脊柱呈120°夹角,配合拇指点按、弹拨阿是穴。
(1)操作时术者沉肩,屈肘约150°,腕关节自然掌屈。
拇指指腹或偏峰,与示、中、环三指指腹相对用力于一定的部位或穴位。
前臂做主动摆动,带动腕关节的屈伸和四指推动,同时四指作掌指关节的主动屈伸运动。
在提拿过程中,四指直线推动,回复原位,往返操作。
(2)四指用力均匀柔和,刚柔相济。
(3)手法动作连贯而有节律,频率约为每分钟150次。
(4)四指指腹附着于肌肤,不可离开,做推和拿的动作时,用力应始终均匀一致。
(5)提拿时,主要是屈伸掌指关节,诸指间关节应保持伸直位。
3、腰部后扳拔伸法:医者立于患侧,施腰部后扳拔伸法而术毕。
疼痛在上部腰段时,后扳拔伸方向向侧后方60°;疼痛在下部腰段时,后扳拔伸方向向侧后方45°。
(1)医者立于患者患侧,以一手大拇指指腹为附着点,按压棘旁压痛点或其小关节错位的棘突旁,并用力向健侧顶推;另一手前臂环抱健侧下肢,使膝部附着于医者之肘内侧,并向后上方徐徐牵引,同时缓缓用力向后上方扳动,至患者能耐受为度,再向后上方稍用力突然扳动,此时医者大拇指下和患者同时感到“咔嚓”一声,以示达到目的。
病程记录2016-01-28 19:29 首次病程记录患者李俊莲,女,72岁,因“腰部疼痛1天”于2016-01-28 15:50入院。
一、病例特点:1、患者起病急,病程短。
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重度骨质疏松症、慢性胃炎、腰部摔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动则较甚,翻身转侧困难,偶有心慌心累、胸痛胸闷,上楼梯时心累明显,时有胃脘部胀痛、反酸、打嗝,精神、食欲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体重无明显异常增减。
3、体格检查:T:36.4℃ P:65次/分R:18次/分 BP:150/83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体型中等,精神差,对答切题,呼吸平稳。
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静脉正常,颈动脉搏动正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正常,颈部血管无杂音。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65次/分,节律齐,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亢进。
四肢无畸形,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理解力正常。
口角无歪斜。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征反射。
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无深叩痛,双直腿抬高试验30度(-),加强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仰卧挺腹闭气试验(+),拾物试验(+),屈颈试验(-),“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足大趾背伸肌力及跖屈肌力无减弱。
双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引出。
4、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2016.1.28);腰椎全段CT:腰椎退行性变,腰椎未见明显骨折线(2016.1.28渝北区中医院114926)。
二、拟诊讨论:1、初步诊断中医诊断:腰痹病血瘀气滞西医诊断:1、急性腰扭伤2、高血压3级极高危3、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4、重度骨质疏松症5、慢性胃炎2、诊断依据:(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老年女性,患者因“腰部疼痛1天”入院,发病急,病程短,属中医“腰痹病”范畴。
急性腰扭伤怎么办
一、急性腰扭伤怎么办二、急性腰扭伤按摩方法三、急性腰扭伤的食疗方法
急性腰扭伤怎么办1、急性腰扭伤要冷敷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发生撕裂造成的,可引起淤血、肿胀、腰部疼痛。
发生急性腰扭伤,1- 2天内用冷毛巾作腰部湿敷 ,使破裂的小血管收缩止血 ,然后改用热毛巾温敷 ,促进血肿吸收。
2、急性腰扭伤的悬吊牵引法
患者站在单杠或门框架下的矮凳上,双手握住横杠,双足离凳上肢、躯干和下肢放松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悬吊牵引腰部,作前后摆和左右转动。
每天牵引3-5次 ,结束时足踏凳下地勿直接松手落地。
3、急性腰扭伤伸腰牵引法
患者仰卧床上,双上肢伸直放松,若为单侧腰痛者,痛侧的髋、膝关节屈曲,借惯力猛力伸直下肢,以此来牵拉腰部,有时可听到腰部发出响声;若是双侧腰痛者,可交替进行,每次行5-10分钟 ,每天行3-5次。
4、急性腰扭伤的抱膝滚腰法
仰卧 ,屈膝屈髋,双手相扣抱于膝关节下,头部尽量向双膝靠拢,使脊柱内背部后凸,利用自身力量,作摆椅式滚动。
开始时因腰肌板硬,滚动1- 2分钟后,腰肌痉挛缓解,疼痛减轻,可加大滚动幅度3- 5分钟,此法适用于年老体弱者。
5、急性腰扭伤的其他治疗方法
解痉止痛药:口服阿司匹林、保泰松、吲哚美辛等药可止痛;中成药七厘散、跌打丸、百宝丹、伤痛宁、舒筋和血片等具有止痛和血作用,。
董氏针灸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疾患病案处方!(1)急性腰扭伤:腰灵、灵骨大白、腕顺一二、手解,下针5分钟,痛感几乎消失。
(2)一女,闪腰了,右侧离脊椎1寸处较痛,扎了左侧二角明、重子重仙,动气针法,二分钟全愈。
(3)刚刚有位急性腰扭伤,我用了灵大,腕顺,六白,委中放血,立竿见影!(4)59岁女,急性腰扭伤,腕顺、灵大、三白,委中刺血,今早已经不疼痊愈了,此病折磨了她三个月之久。
(5)打球腰扭伤的患者:从大椎到尾骶骨,整条脊椎拔了5个血罐,然后扎灵大六白、腕顺、三火、土水、委中,这些穴位是根据患者症状逐步加的,起针后患者高兴的说后背从来没感觉这么直过(自述有点驼背),疼痛症状几乎没有了。
扎了三次。
(6)清玄:急性腰扭伤,六白。
1)鹏飞:六白、腰灵,委中放血。
2)于冬梅:加腕顺、肩六。
3)小妮:我以前针过一个,20分钟后腰就直了,下床正常走路,针:二角明、腕顺、腰灵、灵骨大白。
(7)张小莲:我把腰左侧给扭了。
1)遥遥:腰灵。
2)宋建:动气扎针吧,健侧灵骨、腕顺,吸气进针后扭动腰部听到咯哒一声即出针,见效!或委中刺血即效。
无针,使劲按压这几个穴位也可。
或手六位置这三个点(参照图片)也可,使劲按压,不要压迫皮肤即可。
3)任绍华:使劲往右侧扭肠子,自己复位吧。
4)贾安华:用两手按住眉头,慢慢转动小蛮腰,20分钟就好了。
5)廖长空:人中也可治闪腰。
(8)杜教成:男,昨天搬重物腰扭伤,今天上午起不了床,被送到我这里治疗,检查后扎:灵骨大白重魁、手六、腕顺、二角明、腰灵,50分钟疼痛基本消失,还有一点痛,腰椎复位后,患者说好了,痛苦的来,开心的走!(9)腰扭了疼,来的时候是歪着走路的,针了灵骨、中白下白、腕顺、二角明,活动腰没疼了。
(10)王颉:男34岁,急性腰扭伤,脊柱左侧弯,不能直立行走,针:手六、腕顺、后溪、二角明、腰灵、正筋正宗正士、正脊、双灵骨大白,委中和病位放血,20分钟后可简单直立行走,留针90分钟行动基本自如,但脊柱还有一点侧弯,待治。
概述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筋膜、韧带等软组织因外力作用突然受到过度牵拉而引起的急性撕裂伤,常发生于搬抬重物、腰部肌肉强力收缩时。
急性腰扭伤可使腰骶部肌肉的附着点、骨膜、筋膜和韧带等组织撕裂。
病因和发病机制常见于人失足、猛然提起过重物体、所提物体的重心离躯干中轴线过远或姿势不正确,均可使腰部肌肉用力失调而产生急性腰扭伤。
腰部活动时没有思想准备使肌肉未能适应或腰部活动范围过大,也可使肌肉、韧带、筋膜甚至椎间小关节受过度牵拉或扭伤而受伤。
肌肉损伤多数在起点、止点或肌筋膜受牵拉部位。
韧带的损伤可能为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
临床表现一、症状伤后立即出现腰部剧痛,严重者不能翻身。
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不能消除。
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加重,伤后次日更重,止痛药物无效。
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或突然断裂感。
二、体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
腰椎各方向活动均有明显受限。
棘突旁骶棘肌处、腰椎横突或髂嵴后部压痛,为肌肉或筋膜损伤。
骶髂关节压痛,为骶髂关节损伤。
腰背筋膜劈裂,产生肌疝,肌肉用力时局部可摸到弹性肿块,肌肉放松时肿块消失,有时可摸到破裂的边缘。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X 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诊断患者有搬抬重物史,有的患者主诉听到清脆的响声。
伤后重者疼痛剧烈,当即不能活动;轻者尚能工作,但休息后或次日疼痛加重,甚至不能起床。
检查时见患者腰部僵硬,腰前凸消失,可有脊柱侧弯及骶棘肌痉挛。
在损伤部位可找到明显压痛点。
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鉴别诊断一、腰椎间盘突出症有腰部外伤、慢性劳损或受寒湿史。
大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慢性腰痛史。
常发生于青壮年。
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腹压增加(如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
脊柱侧弯,腰理理弧度消失,病变部位椎旁有压痛,并向下肢放射,腰活动受限。
下肢受累神经支配区有感觉过敏或迟钝,病程长都可出现肌内萎缩直腿抬高或加强试验阳性,膝、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拇趾背伸力减弱。
急性腰扭伤一、定义以腰部不适或腰部持续性剧痛,不能行走和翻身,咳嗽、呼吸等腹部用力活动疼痛加重等为主要表现的腰部肌肉、韧带、筋膜、小关节突等组织急性扭伤。
急性腰扭伤是腰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筋膜等的急性损伤,可为部分撕裂或完全断裂,为青壮年体力劳动者的常见损伤。
肌肉,筋膜损伤常为肌肉猛烈收缩所致(如搬东西姿势不正确、负荷重)常在肌肉起点或止点处产生撕裂伤,偶可产生筋膜破裂和肌疝。
二、临床表现1、外伤后即感腰痛,不能继续用力,疼痛为持续性,活动时加重,休息后也不能消除,咳嗽、大声说话,腹部用力等均可使疼痛增加。
有时在受伤当时腰部有响声或有突然断裂感。
2、腰部僵硬,主动活动困难,翻身困难,骶棘肌或臀大肌紧张,使脊柱侧弯。
3、腰部一侧或两侧剧烈疼痛,活动受限,不能翻身、坐立和行走,常保持一定强迫姿势以减少疼痛。
4、损伤部位有压痛点,在棘突两旁骶棘肌处,两侧腰椎横突处或髂脊后有压痛处,多为肌肉或筋膜损伤。
在棘突两侧较深处压痛者,多为椎间小关节所致损伤。
在骶髂关节部有压痛者,多为骶髂关节损伤。
5、腰肌和臀肌痉挛,或可触及条索状硬物,损伤部位有明显压痛点,脊柱生理弧度改变。
6、一般无下肢放射痛,部份患者有下肢牵涉性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加强试验则为阴性。
鉴别困难时,可作局部痛点普鲁卡因封闭。
若痛点减轻或消失,则为牵涉痛,腿痛无改变者为神经根放射痛。
三、体征与检查(一)问诊1.若是弯腰搬取重物用力不当,则易造成棘上韧带和棘间韧带损伤,痛点常在受伤的棘突上或棘突间。
2.若扛抬物品用力不当,则易造成腰肌损伤,痛点常在双侧或单侧腰肌(相当于三焦俞、肾俞区域)。
3.若弯腰时扭转不慎,则易造成髂后上缘部位的软组织损伤(相当于大肠俞、腰眼穴区域),出现压痛。
4.若走路时不慎滑倒,单侧或双侧臀部着地,则易造成骶髂关节错位或软组织损伤,痛点常在能骶髂关节区域。
(二)功能检查令患者做前屈、后伸、侧弯、左右旋转等动作,观察其是否能达到功能位,根据患者活动受限的姿势,可以判断出受损的部位。
急性腰扭伤休息是最基本且有效的治疗,在木板床上加1个10厘米厚的棉垫,保持自由体位,以不痛或疼痛减轻为宜,卧床一般应坚持3-7日左右,保证损伤组织充分修复,以免遗留慢性腰痛用于止痛镇静,晚上可加服2片地西泮(安定)。
最近有人分析验证,发现损伤在足太阳经的以后溪疗效最好;伤在督脉,水沟效果明显;伤在足太阳和足少阳的,取腰痛穴最理想。
体针(之一)(一)取穴主穴:水沟(或左右旁开1厘米处)、后溪(或睛明)、腰痛穴。
腰痛穴位置:手背,指总伸肌腱两侧,腕背横纹下1寸处,一手两穴。
(二)治法后溪,取对侧或痛侧,往合谷方向进针,亦可由合谷透至后溪,深刺1~1.5寸,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或睛明,取痛侧,针入0.5~1.0寸(宜缓慢进针,防止损及血管),得气后轻轻捻转,不可提插捣针。
急性腰扭伤织损伤(面积较大,痛引胁肋者):腰痛穴,取对侧,两针均向掌心斜刺,深0.8~1.0寸,得气后,大幅度捻转提插,强刺激2分钟。
并按上法活动其腰部。
上述均留针15分钟,运针1~2次。
如尚有余痛或疼痛减轻不明显,深刺大肠俞,激发针感放射至足根,委中刺血,命门、阳关及腰部压痛最明显处,针后加拔罐。
头针(一)取穴主穴:枕上正中线,枕上旁线。
配穴:阿是穴。
阿是穴位置:腰部压痛点(下同)。
(二)治法上述穴位均取。
先针主穴,用28~30号1.5寸长之毫针。
正中腰痛以枕上正中线为主,两侧腰痛以枕上旁线为主,交叉取穴。
针向下斜刺1寸左右,深度以达到帽状腱膜为主度,并要求产生一定针感(多为酸、痛、胀),然后持续捻针2~3分钟,捻转频率控制在100~150次/分之间,捻转角度控制在360°~720°之间。
同时令病人作腰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旋转运动,留针20~30分钟。
如症状未完全缓解,可再捻针2~3分钟。
并在阿是穴针刺,得气后提插捻转2分钟,使出现较强烈的针感,不留针或留针10分钟。
为巩固疗效,头针可留1~2小时,或让病人带回家中自行取出。
病程记录
2016-01-28 19:29 首次病程记录
患者李俊莲,女,72岁,因“腰部疼痛1天”于2016-01-28 15:50入院。
一、病例特点:
1、患者起病急,病程短。
既往有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重度骨质疏松症、慢性胃
炎、腰部摔伤史。
2、主要临床症状:腰部剧烈疼痛,活动受限,动则较甚,翻身转侧困难,偶有心慌心累、胸痛胸闷,上楼梯时心累明显,时有胃脘部胀痛、反酸、打嗝,精神、食欲一般,睡眠欠佳,大小便正常,舌暗红,苔薄白,脉弦,体重无明显异常增减。
3、体格检查:T:36.4℃ P:65次/分R:18次/分 BP:150/83mmHg。
一般情况:发育正常,体型中等,精神差,对答切题,呼吸平稳。
舌暗红,苔薄白,脉弦。
唇无发绀,咽部无充血,双侧扁桃体无肿大。
颈静脉正常,颈动脉搏动正常,颈软,气管居中,甲状腺正常,颈部血管无杂音。
胸廓对称无畸形,双肺呼吸音清晰,双肺未闻及干湿啰音。
心界不大,心率65次/分,节律齐,各辦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部平软,无压痛,肝脾肋下未扪及,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无亢进。
四肢无畸形,肛门外生殖器未见异常。
双下肢无水肿。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理解力正常。
口角无歪斜。
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正常,未引出病理征反射。
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
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无深叩痛,双直腿抬高试验30度(-),加强试验(-),梨状肌紧张试验(-),仰卧挺腹闭气试验(+),拾物试验(+),屈颈试验(-),“4”字试验(-),骨盆挤压试验(-),股神经牵拉试验(-),双足大趾背伸肌力及跖屈肌力无减弱。
双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正常引出。
4、辅助检查:心电图:窦性心律(2016.1.28);腰椎全段CT:腰椎退行性变,腰椎未见明显骨折线(2016.1.28渝北区中医院114926)。
二、拟诊讨论:
1、初步诊断
中医诊断:腰痹病
血瘀气滞
西医诊断:1、急性腰扭伤
2、高血压3级
极高危
3、高血压性心脏病
心功能Ⅲ级
4、重度骨质疏松症
5、慢性胃炎
2、诊断依据:
(1)中医辨病辨证依据:患者老年女性,患者因“腰部疼痛1天”入院,发病急,病程短,属中医“腰痹病”范畴。
辨证分析:患者因腰部扭伤,致使腰部肌肉紧张劳损,损伤经脉气血,致膀胱经经脉气血运行障碍,血瘀气滞而发为本病。
舌暗红,苔薄白,脉弦,可为病机佐证。
病机为:血瘀气滞,病位在腰、筋骨,气血、经脉,病性实中夹虚,以实为主,预后尚可。
(2)西医诊断依据:
1、急性腰扭伤:①患者老年女性,患者因“腰部疼痛1天”入院,发病急,病程短,有腰部扭伤史。
②腰部活动受限,腰椎棘突及椎旁压痛,仰卧挺腹闭气试验(+),拾物试验(+)。
③结合患者病史、体征及腰椎全段CT可以诊断。
2、高血压3级极高危:3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患高血压病,最高血压180/91mmHg,现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 qd,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2.5mg qd降血压,结合患者年龄、心脏病史,诊断明确。
3、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功能Ⅲ级:3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为高血压性心脏病,未服用药物,现偶有心慌心累、胸痛胸闷,诊断明确。
4、重度骨质疏松症:8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为重度骨质疏松症,诊断明确。
5、慢性胃炎:20年前于新桥医院诊断患慢性胃炎,未正规服用药物,现时有胃胀痛、反酸、打嗝
3、鉴别诊断:
(1)中医鉴别诊断:本病需与肾虚腰痛相鉴别。
支持点,均有腰痛表现。
不支持点:肾虚腰痛,其痛绵绵,喜揉喜按,多无腿痛,病位在腰府、肾,为肾虚腰府失荣所致。
本病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僵硬,俯仰活动艰难,痛处拒按,病位在腰部筋骨、气血、经脉,为筋骨劳伤、气血痹阻、血瘀气滞所致。
故不难鉴别。
(2)西医鉴别诊断:梨状肌综合征:支持点:均可出现下肢疼痛症状。
不支持点:本患者神经根定位体征明显,直腿抬高试验30度(+),加强试验阳性,无典型的疼痛弧。
而梨状肌综合征梨状肌紧张试验(+)。
故不难鉴别。
病例分型:B型
三、诊疗计划:
1、中医论治:针灸以“实则泻之”为原则,以行气活血、化瘀通脉为主。
处方如下:
华佗夹脊穴肾俞白环俞环跳
殷门委中大肠俞膈俞
秩边阳陵泉悬钟足临泣
针刺方法:每日针刺1次,配以电针治疗,以泻法为主。
方义:以华佗夹脊穴疏通腰部经气,腰为肾之府,故取肾俞疏通腰背部经气,“腰背委中求”委中为治腰痛之要穴,且配合足太阳经之白环俞、大肠俞、殷门、秩边疏通局部腰背部及足太阳经气及气血。
膈俞为八会穴之血会,能活血祛瘀,通络止痛。
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配合悬钟、足临泣能疏通经脉、运行气血;选穴以常用穴为主,根据其疼痛可加阿是穴及循经取穴。
配合电针(上方穴位交替6组qd)、中频脉冲电治疗(腰 2组 qd)、微波针(腰2组qd)、临时拔罐疗法(阿是穴),共凑疏通经络气血之效。
同时配合中药外敷治疗,中药处方如下:
桂枝100g 细辛30g 白芍100g 吴茱萸50g
威灵仙50g 白芥子50g 当归50g
处方桂枝行气通脉,白芍、当归调血活血,细辛、吴茱萸、威灵仙、白芥子通络止痛,上方共凑行气活血之效。
本病血瘀气滞,予血栓通粉针活血化瘀通络。
调护:清淡饮食、平卧硬板床休息2周、忌生冷,皮腰围固定,局部保暖。
2、西医治疗:针灸科护理常规,二级护理,低盐低脂饮食,留陪一人,监测血压,完
善入院常规检查(随机指血糖、心电图、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像、尿常规、大便常规+隐血、肝肾功、血脂、血糖、感染项、心肌酶谱、BNP等),静脉给予改善微循环、脱水及肌肉注射改善骨代谢,口服药物以降血压、补钙、护胃等对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