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技术基础(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269.00 KB
- 文档页数:17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基础(00894)一、基础部分(一)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电子计算机的发展阶段,以构成计算机的电子器件来分为:1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
用电子管。
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2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特点是用晶体管。
3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以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4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用大规模集成电路(LSI)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目前计算机的发展方向:①巨型化;②微型化;③网络化;④智能化。
●计算机的性能特点:1 运算速度快;2 计算精度高;3 存储功能强;4 具有逻辑判断能力;5 具有自动运行能力。
与其它计算工具最本质的区别。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过程控制是指实时采集、检测数据,并进行处理和判定,按最佳值进行调节的过程。
4、计算机辅助设计及辅助教学。
5、人工智能●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的原因:1 物理上容易实现2 不易出错,可靠性好3 易于进行逻辑运算●计算机的分类:原理:电子数字式计算机、电子模拟式计算机、混合式计算机用途:通用机和专用机规模:巨型机大中型机小型机和微型机●数制计算:2、8、16转变为10进制(分别乘以2、8、16的位数)10转变为2、8、16 (分别除2、8、16) 8转变为2 (4 2 1) 16___2 (8 4 2 1) 8____16 (先变成二进制)●位权:对于多位数,处在某一位上的1所表示的数值的大小,称为该位的位权。
例如,十进制第2位的位权为10第3位上的位权为100,而二进制数的第2位上的位权为2,第3位上的位权为4.一般情况下,对于N进制数,整数部分,第i位上的位权是N i-1,而小数部分,第j位上的位权为N-j●二进制数算术运算:加法:0+0=0 0+1=1+0=1(进位) 减法:0-0=1-1=0 1-0=1 0-1=1(借位)乘法:0*0=0 0*1=1*0=0 1*1=1除法:0/1=0 1/1=1●会做练习册和辅导书上的计算题。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复习资料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1、什么是计算机网络?答: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设备和通信线路将分布在不同地点、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起来,有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从而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功能中最重要的功能是资源共享。
网络资源有三种:硬件、软件、数据。
3、一个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构成。
4、通信子网:由网络节点和通信链路组成,承担计算机网络中数据传输、交换、加工和变换等通信处理工作。
5、资源子网:提供资源的计算机和申请资源的终端共同构成。
6、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为哪三个阶段?答:第一阶段:面向终端的单级计算机网络;第二阶段:计算机对计算机的网络;第三阶段:网际网阶段;第四阶段:开放式网格化计算机网络;7、计算机网络拓扑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有:星型、树型、网状型、环型、总线型和无线型;星型:由一个根结点和若干个叶节点构成,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和便于管理,缺点:一旦中心结点出现故障就会造成全网瘫痪。
树型:只有一个根节点,其他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缺点:不能在相邻或同层节点之间进行传递数据。
网状型:至少有一个以上的根节点,至少有一个以上的父节点;优点:一条线路发生故障不会影响正常通信;缺点:构造复杂,不便于维护。
环型:所有节点通过通信线路连成了一个环,每个节点有且只有一个父节点和子节点,不存在根节点;优点:每个站点所获得的时间是相等的,比较公平;缺点:有一个节点发生故障其它节点就不能通信。
总线型:总线型结构是只有叶节点没有根节点的拓扑类型,优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和可靠性好;缺点:每个站点数据的发出是“随机竞争型”的,最大等待时间不确定。
无线型:优点:不需好通信线路,节约成本;缺点:抗干扰能力差,不适合远距离传输。
8、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分布范围的大小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三类。
根据传输技术分为广播式网络和点到点网络。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案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发展历程。
2. 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及其分层模型。
3. 理解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和应用场景。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2.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历程3. 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OSI模型和TCP/IP模型4.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5. 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场景:互联网、物联网、企业网络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不同类型和应用。
3.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实际应用。
作业与练习:1. 了解当前互联网的发展状况。
2. 分析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计算机网络应用。
第二章:网络通信协议教学目标:1. 理解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教学内容:1. 通信协议的概念和作用2. 常见网络通信协议:、FTP、TCP、UDP等3. 协议分层:传输层协议、网络层协议、应用层协议等4. 协议的实现:协议栈、协议编码和解码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通信协议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通信协议的特点和应用。
作业与练习:1. 分析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网络应用所依赖的通信协议。
2. 了解不同通信协议在网络中的位置和作用。
第三章:网络硬件设备教学目标:1. 了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掌握常见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教学内容:1. 网络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2. 常见网络硬件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网卡、调制解调器等3. 网络设备的配置和管理:命令行界面、图形用户界面等4. 网络设备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路由选择、交换机转发等教学方法:1. 讲授:讲解网络硬件设备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互动:提问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不同网络硬件设备的特点和配置。
作业与练习:1. 分析网络硬件设备在网络中的角色和作用。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段标课后习题答案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第2版)段标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介绍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网络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文章将从网络概述、网络分类和网络拓扑结构等方面进行论述。
1.1 计算机网络概述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独立的计算机通过传输线路连接起来,共享资源、信息和服务的系统。
它具有快速高效、方便灵活、可靠安全等特点。
1.2 计算机网络分类计算机网络按照规模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广域网、局域网和城域网。
广域网覆盖范围最广,局域网覆盖范围最小,而城域网则介于两者之间。
1.3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计算机网络的拓扑结构包括总线型、星型、环型和网状型。
不同的拓扑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网络规模和传输需求。
第二章物理层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物理层,包括数据通信基础、物理层设备和传输介质等内容。
物理层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其主要任务是实现比特流从发送端到接收端的可靠传输。
2.1 数据通信基础数据通信包括数据的传输方式、传输的基本单位和信道的分类等内容。
信道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等。
2.2 物理层设备物理层设备包括中继器、集线器、网卡和调制解调器等。
中继器用于信号的放大和整形,集线器用于将多个计算机连接到一个局域网上。
2.3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数据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纤,而无线传输介质包括无线电波和红外线等。
第三章数据链路层本章主要介绍了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链路层,包括帧的概念、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和差错控制等内容。
数据链路层负责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共享传输介质。
3.1 帧的概念帧是数据链路层传输的基本单位,它包括起始标志、帧头、帧数据和帧尾等部分。
帧的概念对于数据链路层的传输是非常重要的。
3.2 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可以通过停止等待协议、滑动窗口协议和选择重传协议等实现。
第一章网络技术基础一.选择题1.因特网Internet的起源可追溯到它的前身()。
A.ARPANET B.ALOHA C.NSFNET D.Ethernet 2.IP电话采用的交换方式为()。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C.报文交换D.信元交换3.以()将网络划分为广域网W AN和局域网LAN。
A.接入的计算机多少B.使用的网络技术C.拓扑类型D.网络的作用范围4.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
A.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高B.实时性好但线路利用率低C.实时性差但线路利用率高D.实时性和线路利用率都低5.以下关于网络体系结构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网络体系结构是抽象的,而实现是具体的B.层次结构的各层之间相对独立C.网络体系结构对实现所规定功能的硬件和软件有明确的定义D.当任何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接口保持不变,其他各层均不受影响6.数据链路层传输的数据单元是()。
A.原始比特流B.帧C.分组D.信元7.普通的长途电话采用的交换方式为()。
A.分组交换B.电路交换C.报文交换D.信元交换8.数据报分组交换方式的主要特点不包括()。
A.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由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
B.在每次数据传输前必须在发送方与接收方间建立一条逻辑连接。
C.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结点时可能出现乱序、丢失现象。
D.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与源地址。
9.协议是()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或规定。
A.同一结点上下层B.不同结点C.相邻实体D.同一层次上不同结点对等实体10.以()将网络划分为总线型、环形和星型。
A.接入的计算机多少B.使用的网络技术C.拓扑类型D.网络的作用范围11.在下列不属于网络五层体系结构模型的层次是()。
A.会话层B.物理层C.应用层D.网络层12.在OSI模型中,第N层和其上的N+l层的关系是()。
A.N层为N十1层提供服务B.N十1层将从N层接收的信息增了一个头C.N层利用N十1层提供的服务D.N层对N+1层没有任何作用13.以下不属于分组交换网的是()。
网络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1 教学目标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功能和分类掌握网络拓扑结构、传输介质和网络协议的基本概念理解网络分层模型的原理和各层的作用1.2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和功能网络拓扑结构:星型、总线型、环型、网状型等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网络协议:OSI七层模型和TCP/IP四层模型各层的作用和常见协议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网络基本概念和原理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应用场景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基础知识的掌握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网络拓扑结构和协议的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探讨网络技术发展趋势时的表现第二章:网络设备2.1 教学目标熟悉常见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特点掌握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的工作原理学会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的搭建和优化2.2 教学内容网络接口卡(NIC):网卡的功能和分类交换机:交换机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路由器:路由器的工作原理、配置方法防火墙:防火墙的功能、分类和配置网络服务器:服务器的类型和配置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网络设备的功能和原理采用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配置网络设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应用场景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设备功能的掌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配置网络设备时的操作技能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网络应用场景的表现第三章:网络互联技术3.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互联设备的选用和配置方法学会分析网络互联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3.2 教学内容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网络互联层次、互联设备局域网互联:以太网、快速以太网、千兆以太网等广域网互联:电话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电波等网络互联设备: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互联方案:星型、环型、网状型等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网络互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采用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配置网络互联设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互联场景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互联概念的掌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配置网络互联设备时的操作技能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网络互联场景的表现第四章:网络安全技术4.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和策略学会分析网络安全问题和解决方案的可行性4.2 教学内容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网络安全威胁、安全策略数据加密技术:对称加密、非对称加密、哈希算法等认证技术:用户认证、设备认证、协议认证等防火墙技术:防火墙的原理、配置方法入侵检测和防御技术:IDS、IPS等安全协议:SSL/TLS、IPSec等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采用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配置网络安全设备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安全问题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安全概念的掌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配置网络安全设备时的操作技能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网络安全问题的表现第五章:网络管理技术5.1 教学目标了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网络管理工具和技术的使用学会分析网络管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5.2 教学内容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网络管理模型、管理信息库等网络管理第六章:网络管理技术(续)6.2 教学内容(续)网络管理协议:SNMP、CMIP、等网络管理工具:命令行工具、图形界面工具、网络诊断工具等网络管理技术: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配置管理等网络管理平台:网络管理系统(NMS)的设计与实施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采用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使用网络管理工具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管理场景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管理概念的掌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使用网络管理工具时的操作技能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网络管理场景的表现第七章:互联网应用技术7.1 教学目标了解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互联网应用技术的使用和配置学会分析互联网应用方案的可行性和性能7.2 教学内容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概念:浏览器的使用、电子邮件、文件传输等互联网应用技术:、SMTP、FTP等协议的使用和配置网络应用开发技术:HTML、CSS、JavaScript等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ISP的选择和使用采用讲授法,讲解互联网应用的基本概念和原理采用实验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使用互联网应用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互联网应用场景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互联网应用概念的掌握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使用互联网应用技术时的操作技能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分析实际互联网应用场景的表现第八章:网络技术发展趋势8.1 教学目标了解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掌握新兴网络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学会分析网络技术发展对未来的影响8.2 教学内容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5G、物联网、边缘计算等新兴网络技术:SDN、NFV、区块链等网络技术应用案例:智能家居、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网络技术发展的挑战和机遇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当前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技术应用场景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网络技术发展对未来的影响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趋势的了解小组报告:评估学生在分析网络技术应用场景的表现学生论文:评估学生对网络技术发展对未来的分析深度第九章:网络技术实践项目9.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网络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会使用网络技术工具和软件进行项目实践掌握项目规划、实施和评估的方法和技巧9.2 教学内容实践项目选题:根据网络技术应用场景选择项目主题项目规划:制定项目计划、进度安排、资源分配等项目实施:按照计划进行网络设备的配置和调试项目评估:对项目结果进行性能评估和问题分析9.3 教学方法采用项目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网络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技术应用场景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项目实施和评估的方法9.4 教学评价项目报告:评估学生在实践项目中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小组评价:评估学生在项目实施和评估过程中的协作和沟通能力教师评价:对学生的项目成果进行综合评价和反馈第十章:网络技术实验10.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网络技术的能力掌握网络设备的基本操作和配置方法学会使用网络测试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10.2 教学内容网络设备操作实验:交换机、路由器、防火墙等设备的基本操作网络配置实验:配置网络设备,实现网络互联和优化网络性能测试实验:使用网络测试工具进行网络性能测试10.3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动手实践网络技术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网络技术应用场景采用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实验结果和问题解决方法10.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六章:网络管理技术(续)重点和难点解析:网络管理协议的讲解和网络管理工具的使用是本章的重点,学生需要理解并掌握不同网络管理协议的作用和配置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地使用网络管理工具进行网络管理和维护。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一、简答题1.计算机网络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各自有什么特点?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面向终端的单主机远程连接网络,特点: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可靠性较低;多机系统互连的计算机网络,特点:面向多机互联,通信和资源分别独立,逐渐形成了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的概念;开放式标准化网络体系结构的网络,特点:为了促进网络产品的开发,各大公司纷纷制定了自己的网络技术标准,最终促成了国际标准的制定。
计算机网络互联与高速网络,特点: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以及建立在Internet技术基础上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Internet被广泛应用,高速网络技术与基于Web 技术的Internet网络应用迅速发展,网络技术对工作和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
2.计算机网络的通常有什么组成的,有哪些功能?计算机网络在物理结构上,可以分为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从组成网络的各种设备或系统的功能看,计算机网络可分为两部分(两个子网),一个称为资源子网,一个称为通信子网。
3.常见的计算机网络拓扑有哪些类型?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主要有4种:总线型、树形、环形、无线与卫星通信型。
在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中,每条通信线路连接一对节点。
采用点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构型有4类:星形、环形、树形与网状。
二、操作题略第二章数据通信技术一、选择题1.C2.C3.D4.A5.B6.B二、简答题1.数据通信的基本概念是什么?数据通信系统是指以计算机为中心,用通信线路连接分布在各地的数据终端设备而执行数据传输功能的系统。
2.数据通信的系统模型包括哪些部分?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包括信源、发送设备、信道、噪声源、接收设备和信宿 6 个部分。
3.数据通信的主要技术指标有哪些?数据传输速率、信道容量、信道带宽、误码率、吞吐量.4.什么是串行通信和并行通信?串行通信是指只有 1 个数据位在设备之间传输。
并行通信是指多个数据位同时在设备之间进行传输。
第一章训练性作业1.计算机网络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和计算机之间互联的距离,其类型可分为(C )A.局域网、广域网和混合网 B.分布的、集中的和混合的C.局域网和广域网 D.通信网、因特网和万维网2.网络存储的类型有(C )3.计算机网络最突出的优点是(D )A.精度高B.内存容量大C.运算速度快D.共享资源4.网络操作系统与一般的操作系统有什么区别?两者的不同,在于它们提供的服务有差异,nos偏重于将与网络活动相关的特性”加以优化,即经过网络来管理诸如共享数据文件等,软件应用褐之类的资源,而os则偏重于优化用户与系统的接口以及在其上面运行的应用。
是基于BIOS之上的,用于运行应用软件的一套软件,它把硬件的功能调动起来,把应用软件的代码翻译过来运行,其它软件通过它对电脑发号施令。
5.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性能指标有哪些?1、速率计算机发送出的信号都是数字形式的。
比特(bit)是计算机中的数据量的单位,也是信息论中使用的信息量单位。
英文字bit来源binary?digit(一个二进制数字),因此一个比特就是二进制数字中的一个1或0。
网络技术中的速率指的是链接在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为数据率(data?rate)或者比特率(bit?rate)。
速率的单位是b/s(比特每秒)或者bit/s,也可以写为bps,即bitpersecond。
当数据率较高时,可以使用kb/s(k=10^3=千)、Mb/s(M=10^6=兆)、Gb/s(G=10^9=吉)或者Tb/s(T=10^12=太)。
现在一般常用更简单并不是很严格的记法来描述网络的速率,如100M以太网,而省略了b/s,意思为数据率为100Mb/s的以太网。
这里的数据率通常指额定速率。
2、带宽带宽本上包含两种含义:(1)带宽本来指某个信号具有的频带宽度。
信号的带宽是指该信号所包含的各种不同频率成分所占据的频率范围。
例如,在传统的通信线路上传送的电话信号的标准带宽是(从300Hz到,即声音的主要成分的频率范围)。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莆田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4年1月引言一、课程特点(实用性、专业性、知识性均很强)知识性和实用性最强的技术课程之一。
计算机课程中自学难度最大的之一。
网络工程师应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有:◆网络规划与组网设计(网络协议/网络类型/网络结构/网络设备选择)◆网站建立 (服务器安装/网页制作)◆网络管理与维护(用户和文件系统管理/安全性)◆网络施工技术(综合布线等)◆网络数据库开发与维护(Web数据库技术)真正掌握计算机网络技术必须理论与实践并重。
本课程只是以网络理论为主的入门课程。
网络技术专家=扎实的理论基础+踏实的工作实践二、学习目标与学习特点■学习目标从一个网络工程师的角度,了解现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技术理论,掌握基本结构、互联原理、组网技术、网络设备、网络管理与网站建设的基本知识,为今后深入学习网络技术和网络工程实践打基础。
■学习特点教材内容偏旧偏空,所以大量讲课内容在教材之外。
术语(中英文)多,概念多,技术性强要求:听课/笔记/预习教案/作业教案下载ftp://172.16.96.10 /网络技术基础教案/ 04年新教案三、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教材只是学习参考)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第二章数据通信基础第三章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第四章计算机局域网第五章网络互连与TCP/IP协议第六章 Internet及其应用第七章网络连接设备与技术第八章网络系统集成第九章网络安全技术基础四、考核方式考试方式平时作业与课堂表现 20%期中考试(笔试) 20%期末考试(笔试) 60%说明:旷课三次或上课习惯睡觉者不必参加考试本课程与过去课程相关不大,基础不是问题。
笔试内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协议·常用命令·常用英文术语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述本章主要内容1.1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1.2 通信网络数据交换技术1.3 外网接入技术1.4 网络的四种基本系统结构1.5 常用网络操作系统1.1 计算机网络基本知识1.1.1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Network)a.计算机网络的基本要求未连网前的计算机系统——“信息孤岛”。
☆传输要求:必须将信息送到正确的目标设备。
信息必须由且只能由指定设备(用户)接收。
☆精度要求:必须保证信息传输的准确性。
在传输后被改变、出现错误的信息是不可用的信息。
☆时间要求:必须保证信息传输的时间性。
迟到的信息是无用的信息。
对于视频、音频之类实时传输,还要求保证信息传输的顺序。
b、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一个用于计算机连网通信的系统一般由六个部分组成:•信息(message)文字、数值、图形、声音、图像等•发送设备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机等)•接收设备各种信息处理设备(计算机等)•通信设备负责主机间的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传输媒介各种电缆、光缆、无线电波等•通信协议通信规则(无协议的两台设备可以连接但无法通信,如同讲不同语言的两人无法对讲)c、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参考)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数据通信技术紧密结合的产物。
所谓“计算机网络”,通俗地讲,就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多个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连接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在协议控制下”)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和数据交换的系统。
d.计算机网络的组成网络=资源子网+通信子网1.1.2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和应用●资源共享从成本上看软、硬件资源共享(硬盘/打印机/软件包……)●数据交换从效率上看即时(动态)数据交换(股市行情/军事/生产管理/订票系统/电子邮件……)网络=桥梁使世界变小●可靠性和安全性如:通过网络备份存放提高信息可靠性使用网络访问权限控制提高信息安全性1.1.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通常可以通过两个方式来分类:传输技术和网络规模。
1.按传输技术分●广播式网络(broadcast network)一条共享通信信道;信息以广播形式送到所有站点,网络地址符合者接收之,不符者舍弃之。
特例:多播(multicasting)●点到点网络(point-to-point network)信息从源主机到目标主机,通常要经过多个中间设备,且有多条路径。
因此其路由算法十分重要。
一般来讲——小的、本地性的网络采用广播方式大的、远程性的网络采用点到点方式2.按网络规模分➢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近距(一般10km以内,通常在一个机构或一组建筑物中);●一般使用专门敷设的线路;●使用本地主机资源(主机/服务器为中心),免费用或少费用。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远程(可达数千公里,可跨地区、国家,甚至全球联网);●一般通过租用的专线接入公共数据通信网实现远程连接;●以路由器为技术基础(一般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局域网)。
WAN通信一般称为“服务”(service),因为网络提供商通常要对所提供的WAN 服务收费。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分布范围在LAN和WAN之间(几十公里内),通常是一个城市内多数LAN的组合网。
➢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网络(CAN,统称“区域网”)①内部网(Intranet)②园区网/校园网(Campus networks)最大特点:大量使用外部信息资源(特别是Internet上的资源)。
●服务基于Internet 技术:通常提供WWW、E-mail、FTP、BBS、虚拟网等服务或功能,良好安全性,可连接Internet 。
●组网基于LAN技术:主机/服务器为中心,交换机为主要通信设备,独立的网络资源和管理系统,专门敷设的线路。
●本身可由若干个LAN组成或是一个大型的LAN。
●高带宽。
本课程中,将这类网络以下统称“区域网”,而将单个部门或单个建筑物内的网络称为“局域网”。
➢互连网络(internet)若干个网络连接起来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Internet is a largest internet!➢远程连接(Remote connections)将位于网络分布范围之外的部门办公室和单个用户连接到本地网或Internet上。
普通客户一般通过Modem(调制解调器)和租用的公用电话线路实现远程连接。
1.1.4 通信网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网由用户终端设备、交换设备和传输线路组成。
●交换设备间的传输线路称为“中继线”,用户终端设备与交换设备间的传输线路称为“用户线”。
常用通信网有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专用网。
典型的电信网有:●公用电话网(PSTN)、分组交换网(X.25)、数字数据网(DDN)、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
从整个电信网的角度来划分,电信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长途网(长途端局以上的部分)、中继网(长途端局和市话局及市话局之间的部分)和用户接入网(从本地电话局到用户之间的部分)。
●典型的广播电视网有:无线广播电视网、卫星电视广播网、有线电视网●典型的计算机专用网:局域网、区域网、广域网●实际上今天三网都已用于构筑计算机网络。
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目前主要用于广域网和区域网。
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是”三网合一”。
1.2 通信网络数据交换技术1.2.1 数据交换技术概述➢最简单的网络连接:两站点直接用线路连接。
➢一般通信网络,则根据网络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交换通信网络和广播通信网络。
➢广播通信网络中的通信方式是广播式,所有网络节点共享通信媒介,不需要中间节点的介入。
LAN一般为广播通信网络。
➢交换通信网络是由若干个网络节点按照某一拓扑结构相互连接而成的。
数据的传送从源节点开始,需经过若干中间节点转发(交换),才能最终到达目的节点。
限于经济性或连接的非永久性,WAN一般为交换通信网络。
【名词】站节点(结点)广播通信网络交换通信网络1.2.2 数据交换:基本要求与常用技术一般来说,对数据交换有下面五个基本要求:◆要满足多种多样的用户对各种不同速率的数据通信的需求◆在交换的连接过程中的速度要快◆高的传输准确性◆适应用户的实时性要求,网络时延要小◆能满足用户各种数据通信业务的需要常用数据交换技术有:⏹电路交换⏹报文交换⏹分组交换虚电路分组交换数据报分组交换⏹信元交换数据交换技术之一: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通信时需在两站间通过交换结点(交换机)先建立一条独享的通信”线路”, 即所谓”通信通道”。
通信过程——三次握手(handshake):⏹建立连接(hello)—电路建立源端向网络系统发送一个带目标端地址的请求联接信号(呼叫),中间结点按一定路由算法分配一条可能达到目标的信道,在这个请求呼叫的联接过程中,各中间结点“记住”了联接中的输入输出对应关系,相当于在源端和目标端间临时分配了一条直达通路,直至取消(例:打电话前先摘机拨号)。
⏹数据传送(talk)数字或模拟数据一般为全双工(即可同时在两个方向传输数据)(ACK,确认)⏹取消连接(bye)——电路释放(电路拆除)电路交换是由传统的电话通讯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换方式。
特点:①通信通道利用率很低(连接期间专用该通道,空闲照样付费)数据通信时真正占用线路的时间一般不超过10%甚至只有1%(语音通信最高可达80%)。
而且建立电路和电路释放时间较长,小数据量传送不经济。
②实时性好(连接期间无延迟)③带宽固定(不适合猝发性大通信流量),整个线路要求单一速率,无差错控制功能④只能一对一通信⑤交换设备简单(纯硬件),收发速度快数据交换技术之二: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采用存储转发(s t o r e-a n d-f o r w a r d)技术实现数据传输,即A站发出的数据被整个地作为一个”报文”(对报文大小没有限制),而且传送在每个中间节点处都要先存储一下再转发给下一节点。
它是由传统的邮递通讯方式发展起来的一种交换方式,这种方式直接以一次传送的信息包(报文)为单位组织通信,如一封信、一个文件或一个电子邮件等,信息包的长度不定,自带目标用户地址。
它没有连接和取消连接的过程,每个信息包在传输过程中只是一段一段地占用信道,而不是占用整个链路。
特点:①通道可复用(连接期间无需独占通道,多个报文可分时共享同一通道)②带宽可调变(对猝发性通信流量十分适合)③实时性差(存储转发过程引起通信延迟),不适用于语音和视频之类实时或交互式的通信要求。
④可实现一对多通信⑤交换设备(节点)需用大容量存储器的电脑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
数据交换技术之三:分组交换(packet switching)类似于报文交换技术,但所传输的数据被分割成一个个不等长的”分组”(packet,包)进行传送。
由于每个分组数据包很小(一般为几千个二进制位),传送设备只需将它们保存在主存中再转发,而无需存储在物理存储设备中,所以速度、效率和实时性均优于报文交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