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口 耳 目》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23.48 KB
- 文档页数:6
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够听懂和表达简单的词语和句子。
2.能够正确地使用句子结构和正确的语音语调。
3.能够认识并背诵课文,并能够复述其中的内容。
4.能够模仿老师正确地朗读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1.营造轻松、有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大家团结互助的精神。
3.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和同学,注重礼仪及礼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理解并准确朗读课文。
2.进行简单的语文交流,活跃课堂氛围。
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一些生僻词语。
2.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三、教学准备1.课本:《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
2.教具:幻灯片、录音机、实物图片。
3.课堂布置:确保课堂整洁,准备好学生的座位和教师讲台。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开篇活动:老师播放录音,让学生跟读,并介绍课文《口耳目》的背景。
2.学习主体:–带领学生学习课文,重点讲解生词和重点句子。
–练习学生的朗读能力,逐段进行带读。
3.课后拓展:老师利用课后活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并进行小组讨论。
第二课时1.复习与导入:老师带领学生回顾前一节课的内容,并进行口头测验。
2.学习主体:–播放相关视频或音频,让学生理解关于《口耳目》的更多内容。
–同学们进行角色扮演,演绎课文情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课堂延伸:教师组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展开话题,讨论口耳目的重要性。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多方面参与,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在教学中,学生学习成绩显著提高,但也发现有些学生在语音、语调上仍有疏漏。
下一步需要加强发音的训练,并多导入一些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
六、课后作业1.跟读课文并录音,与家长一起回顾。
2.整理出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写一篇小作文。
以上是本次课程的教案内容,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一年级上册语文第三课《口耳目》教案5篇教学目标:1、生疏“口、耳、目、羊、鸟、兔”6个生字,生疏笔画“竖”,会写“十”1个字。
2、借助图画,尝试建立图、古象形字与现代汉字的联系,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争论等,学习象形字。
3、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宠爱,产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今日有很多教师来看我们小朋友上课,由于他们听说一(3)班的小朋友可棒了!我们今日要把自己的一面呈现出来,有信念吗?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听说啊在汉字王国里,有很多奇异而好玩的象形字,它们既是字又像是一幅画,关于象形字还有一个秀丽的故事呢,你们想看吗?(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今日田教师就要带着大家进入汉字王国,去生疏一些好玩的象形字。
跟着教师一起写课题,(师板书,生书空)二、图字比照,领悟识字方法。
1、生疏“口”。
(1)(出示嘴巴的图片)你们看到了什么?重点引导学生:a、说一句完整的句子,如“我看到了一张嘴巴”等。
关注嘴巴的样子是“张开的”。
b、图片的右下角还有个符号呢!猜猜它会是什么?(2)嘴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口”。
这个符号就是古时候的“口”字,和图片嘴巴比一比,你觉察了什么?(这个字和图片很像)是啊,这个“口”字就是古人照着嘴巴的样子画出来的。
(3)今日的“口”字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出示“口”字)这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变化呢!——(呈现“口”字演化过程)讲解:“口”字刚刚造出来时,和嘴巴的样子很像,还有向上翘起的嘴角呢!渐渐地,口的外形变方了,但是嘴角还留着,后来嘴角没有了,字的外形变得更方了,最终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口”字。
(齐读)(4)虽然“口”字的外形转变了不少,但还是跟张开的嘴巴有点像,看到这个“口”字,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嘴巴。
你的嘴巴能干什么呀?你能说说和“口”有关的字或词语吗?(指名说)(对啊,像嘴巴一样翻开的口子,我们也用这个“口”,比方“门口”、“出口”……)(5)中国的古人就是这样,依照事物的外形画图造出了汉字,为了书写便利又不断地变形、改进,才有了我们今日的汉字。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认识“口、耳、目、手、足" 五个生字,会写“口、目、耳、手”四个字。
了解“口、耳、目、手、足" 的作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汉字的形象性和趣味性。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口、耳、目、手、足”五个生字,会写“口、目、耳、手" 四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口、耳、目、手、足”的作用。
教学难点感受汉字的形象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游戏教学法、诵读法。
四、教学过程趣味导入播放一段欢快的儿歌《身体音阶歌》,让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唱跳,活动身体。
歌曲结束后,老师神秘地说:“同学们,刚刚我们一起唱了身体音阶歌,那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神奇的部位吗?今天呀,老师要带大家去认识几个特别的身体部位朋友。
"拿出一个蒙着布的盒子,摇一摇,发出轻微的声响。
“这里面呀,装着我们今天要认识的神秘朋友哦,谁来猜猜看是什么呢?”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识字教学出示“口" 字卡片。
提问:“这个字是什么呢?谁来猜猜看?”引导学生观察字形,可能会有学生根据嘴巴的形状猜出是“口" 字。
老师肯定学生的回答:“非常棒!这个字就是‘口’。
大家看看,‘口’字的形状就像我们的嘴巴。
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个字,‘口’。
”带领学生读几遍“口" 字。
拓展:“谁能说说‘口’可以做什么呢?”学生可能会回答“口可以说话"口可以吃饭”“口可以唱歌" 等。
老师给予肯定和表扬。
老师可以模仿不同的动作,如说话、吃饭、唱歌等,让学生再次感受“口”的作用。
趣味记忆:“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我来说一个词语,大家用动作表示出来。
我说‘大口吃饭’,你们就做出吃饭的动作,同时说出‘口’字。
准备好了吗?开始!‘大声说话’‘小口喝水’……"用同样的方法教学“耳、目、手、足”四个字。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一、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本课程为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程,主要内容包括“口耳目”这一单元。
•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怎样用嘴巴吃得健康、怎样用耳朵聆听美好的声音,以及怎样用眼睛看到美丽的东西。
2. 教学目标•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正确地使用嘴巴、耳朵和眼睛,提高自我保护和观察力。
•培养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感受,培养学生对嘴巴、耳朵和眼睛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分析1. 口部保护•通过教师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嘴巴,吃健康食物,保护口腔健康。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口部保护小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如何正确用嘴巴吃饭。
2. 耳部保护•通过教师讲解和互动,引导学生学习如何保护耳朵,如何听清楚老师的话语,并倾听美妙的音乐声音。
•组织学生进行耳朵保护小活动,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耳朵的重要性。
3. 眼部保护•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向学生展示美丽的景色,引导学生用眼睛看到美丽的事物。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眼部保护小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眼睛的重要性。
三、教学策略1. 合作学习•教师可以分组组织学生进行口、耳、眼部保护小组活动,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共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多媒体教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料,如视频、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嘴巴、耳朵和眼睛的保护知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
3. 实践教学•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口耳目保护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嘴巴、耳朵和眼睛的功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记忆效果。
四、教学评估1. 日常表现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口、耳、眼部保护方面的表现,及时反馈,对学生进行日常评估。
2. 课堂检测•设计口耳目保护相关的简答题、选择题等,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测,检验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单元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对口、耳、目的保护意识较弱,需要加强对这些知识的宣传和教育。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注重实践教学,多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耳目》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字的基本构成与文本的特点;2.培养学生利用口、耳、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3.帮助学生感受汉字的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让学生初步认识和掌握文字的基本构成与文本的特点。
•难点:培养学生利用口、耳、目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口耳目》。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一)热身•让学生模仿老师朗读课文中的文字,并进行互动。
(二)新课呈现1.向学生展示“口、耳、目”三个字,让学生观察并请他们口头告诉老师这三个字的意义;2.讲解“口、耳、目”字的读音和意义,并让学生跟读;3.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课文学习1.在黑板上逐句呈现课文内容,让学生跟读,并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语言进行表达;3.让学生用口、耳、目的能力分别描述一下自己喜欢的事物,并鼓励他们用简单的语言表达。
(四)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互相倾听、交流,然后展示自己的表达;•引导学生观看动画视频,让他们通过视觉理解故事,感受文字与图画的关系。
五、课堂小结•概括总结当天课程内容,强化学生对“口、耳、目”三个字的理解;•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练习口头表达、听力理解和观察记忆的能力。
六、作业•完成课后习题,练习书写“口、耳、目”字;•让学生每天进行口头描述一件小事、倾听他人讲述,提高口、耳、目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会更加熟练地掌握使用“口、耳、目”三种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热爱汉字文化。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 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语文第3 课《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口耳目手足》是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识字单元的第三课。
这一课是象形字归类识字,12 个字按人体器官、动物、天体和物象、植物分类,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汉字演变的大致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字义,认识字形,初步了解汉字的造字规律。
这些生字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
通过学习这些生字,不仅能让学生认识汉字的形态,还能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为今后的识字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进入小学阶段,他们的认知水平较低,以形象思维为主。
对于汉字的认识还处于初步阶段,大多数学生只认识一些简单的独体字。
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喜欢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
在学习这一课时,学生可能会对汉字的演变过程感到好奇,但对于字形和字义的理解可能会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图片、实物、游戏等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建立字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果。
三、核心素养目标1. 语言建构与运用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口、耳、目、手、足、站、坐"7 个生字,会写“口、目、耳、手”4 个字。
能借助图画认读生字,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初步感受汉字的魅力。
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观察图片、对比字形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发现象形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 审美鉴赏与创造感受汉字的形态美,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意识。
4. 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发展,感受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书写生字。
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建立字形与事物之间的联系。
2. 教学难点理解“站"坐”两个字的意思,能正确做出动作。
感受汉字的象形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教案 - 3. 《口耳目》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能够通过课文《口耳目》初步了解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理解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生活中声音及文字的敏感度。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难点:运用文字描述声音。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上册2.素材:与声音有关的图片、道具3.工具:黑板、彩色粉笔、教学PPT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谈论生活中的声音,并提问声音有哪些特点。
2.播放声音:播放不同声音的录音,让学生听声音,猜猜这些声音是什么,并展示相应图片。
第二步:课文学习(10分钟)1.朗读课文:教师朗读课文《口耳目》,引导学生跟读。
2.理解课文:结合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讨论文字和声音的关系。
第三步:交流讨论(15分钟)1.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提到的声音,让学生用文字描述声音。
2.展示讨论结果:每组选代表展示讨论的结果,进行讨论。
第四步:活动设计(15分钟)1.声音描述比赛:学生听声音,用文字描述声音,展示给全班。
第五步:课堂小结(5分钟)1.总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化文字与声音的关系。
五、课后作业1.完成课后练习册中相关练习。
2.收集生活中不同的声音并用文字描述。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围绕文字与声音的关系展开,通过生动的活动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可以增加更多的语音描述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声音与文字的关联。
以上就是本节课《口耳目》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能够帮助老师们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
一年级语文上册公开课《口耳目》教学设计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教学内容来源: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内容:口耳目授课对象:一年级学生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300个左右,其中100个左右会写。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能按笔顺规范写字。
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2、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新教材第一册第一组课文的第三课,属于象形字归类识字。
所要学习的4个字是我们平常熟悉的人体器官。
每个字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展示出来,以便让学生理解字义,认清字形,初步了解我们身体的每个器官。
课后练习又让我们自己说说口、耳、手、足能做哪些事,让学生进一步熟悉我们身体的一些器官。
本课学会的四个生字中出现了“横折、撇、弯钩”三种新笔画。
3、学情分析孩子们已经学过拼音,能根据拼音,正确的拼读出生字。
教材中的图片很清晰、跟字形十分相近。
并且孩子们大多都有一定的汉字识字功底。
认识7个汉字,对孩子们来说难度不大,但书写汉字,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崭新的开始,有一定的难度。
教写字时,先复习田字格组成和名称,在示范书写的时候,就给孩子们讲清楚从哪起笔,到哪结束笔画,让孩子们记清位置后再动笔,他们在写的时候,逐个检查指导,予以纠正。
二、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养成良好的坐、站的学习习惯。
2、认识“撇、弯钩”两种笔画。
会写“手”字。
3、了解手的功能。
三、评价方案1、通过读课文思考,讨论交流应该怎么坐怎么站,老师总结,完成目标一。
2、通过观察、示范、书空、书写、改正来完成目标二。
3、通过交流讨论来完成目标三。
四、教学过程1.复习导入(1)回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学生思考后发言,最后师生共同总结。
(2)听写“口耳目”三个生字,同桌对改。
2.探究新知(1)熟读课文,根据课文的内容,思考课堂上应该怎么坐端正,放学路队怎么站整齐。
(学生发言,老师总结。
《口耳目》公开课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看图对照,认识“口、耳”等7个生字。
2.会写“口、目”等4个生字和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种方法识字,认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朗读课文。
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重难点重点:借助图画识记生字。
难点:会写横折、撇、弯钩三种笔画;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利用生活经验识字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游戏导入1.教师和学生一起玩“摸五官”的游戏。
师喊口号:“鼻子鼻子眼睛,鼻子鼻子耳朵……”,学生用右手摸到指定位置。
2.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看图识字1.引导观察图画。
请同学们把书打开到第九页,认真观察一下,图画里有几个人?他们在干什么?想象一下,他们可能会说些什么?预设:“两个小女孩站在花丛边欣赏美丽的花。
”“一个小女孩用手指着一朵花说:‘这朵花也要开放了!’”“小男孩走过来和她们打招呼。
”2.图中还有几个生字,看一看,你认识几个?你是怎么认识它们的?小结:小朋友可真能干,会自己认字,真了不起,这节课让我们把它们牢牢记在脑子里,有信心吗?3.学习“口”字(1)我们一起做个小游戏,请同学们看老师的口形,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声母;再猜猜老师说的是哪个韵母。
大家猜的都很正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2)老师让你看着我的口形,你却看着我的嘴,这是为什么?(让学生明确,“嘴”就是“口”。
)大家说得对,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那么右下角像什么呢?对,这就是古时候的人根据口的形状写的口字。
后来,人们把口字进化成这样的。
(3)同学们,我们的口(嘴巴)能做哪些事呢?(讲话、吃饭、喝水……)(4)你能用口字口头组词吗?(口语、入口、开口、口水、口才、口罩等)4.学习“耳”字(1)请同学们用左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右耳垂,再用右手轻轻地捏一捏你的左耳垂。
(2)出示耳的图片问:“这是什么?”“耳朵有什么作用?”让学生看一看甲骨文的“耳”字,老师:“这个字太难记了,我们来认识现在的耳字。
课前和学生一起背《三字经》。
一,故事导入(4),我们的祖国真伟大,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创造方块字的国家,现在搜集到的方块字就有八万多个,这方块字呀又叫汉字。
传说这汉字可有自己的来历呢?想看看吗?不过,这神奇的汉字可不会让你们白看的,它出了两个问题,要是答对了,就让看。
它说:要看东西需要什么呀?《板书眼睛》,要听声音呢?(板书耳朵)。
好!我们可得用好这两件宝。
瞧,神奇的汉字来啦!(播放《仓颉造字》的故事)看了这个故事,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说)仓颉造的字呀,它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象形字,跟我读两遍。
今天,学好象形字,可得用好我们身上的器官咯!二,新课学习。
1,学习“口”字(6),(1)形状像蝌蚪,看我口型是这样的,猜猜它是声母(K)。
呃,孩子们,我让你们看我口型,你们看的我哪呀?为什么要看我嘴巴?出示嘴巴图(口就是嘴)那我们走进古代去看看这个口字的演变吧。
请孩子们仔细看图,这是张开的嘴巴,嘴角微微上翘。
图片的右下角还有个符号呢!猜猜它会是什么?(2)嘴巴还有另一个名字,叫做——“口”。
这个符号就是古时候的“口”字,和图片嘴巴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这个字和图片很像)是啊,这个“口”字就是古人照着嘴巴的样子画出来的。
(3)今天的“口”字是什么样子呢,请看!(出示“口”字)这中间经过了很多的变化呢!——(展示“口”字演变过程)解说:“口”字刚刚造出来时,和嘴巴的样子很像,还有向上翘起的嘴角呢!慢慢地,口的形状变方了,但是嘴角还留着,后来嘴角没有了,字的形状变得更方了,最后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口”字。
(齐读)(4)虽然“口”字的形状改变了不少,但还是跟张开的嘴巴有点像,看到这个“口”字,我们马上就能想到它指的是——嘴?你能说说“口”的作用吗?真棒,我送你们一个成语:口齿伶俐。
2,学习“耳”字。
(3)(1.)从上到下,摸摸耳朵,什么感觉?( 2.)看图,比较耳字,它们哪里像?长长的耳廓,耳朵里有个小洞,里面有耳膜等重要的听觉器官,所以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耳朵。
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口耳目手足》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感知图意,创设情境,认识“口、耳、目"等生字。
2.会写“口、耳、目、手”4个字和横折、撇、弯钩3个基本笔画。
3.正确朗读俗语。
借助俗语了解站、坐、行、卧的规范姿势,培养学生的基本礼仪。
教学重难点1.认识本课七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
2.了解正确的站姿、坐姿,走路、睡姿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导入新课师:孩子们,我们一起来玩“点五官"的游戏,当老师说出五官名时,请你迅速用手指指出,老师看看谁的反应最快。
课件出示:游戏名称和规则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题目也和五官有关,一起读课题——生:口耳目课件出示:课题二、感知图意,识记汉字,学习礼仪1.学习“口耳目足手”(1)情境识字师:花园里花儿朵朵开放,可美丽了,吸引了不少小朋友来观赏,她们都在干什么呢?1.识字“手"和“口”生:扎小辫的女孩用手指着一朵含苞欲放的花。
课件出示:手师:跟老师读“手”,三声,翘舌,舌头卷起来,看我的嘴型——手——举举双手手手手生:跟读师:手的本领可大了,手上不同的位置又不一样的名字,深出你的小手,跟着老师读儿歌,一起认识一下我们的小手。
课件出示:儿歌《双手操》点点我的小手心,摸摸我的小手背,转转我的小手腕,动动我的小手指,摇摇我的小手臂,拍拍我的小手掌。
师:那小女孩指着这朵花会对另一个女孩子说什么呢?生:你看,那朵花快开了,真好看!课件出示:口师:说话要用口,跟我读,四四方方一张口——生:跟读师:张张嘴巴口口口——生:跟读师:站在一边的小女孩会怎么回答呢?生:站在一旁的小女孩会说:“是的,每朵花的样子各不相同,颜色鲜艳,真美丽!”课件出示:足师:用脚站立,脚又叫足,平舌。
动动小脚足足足——生:跟读师:那小男孩在干什么呢?生:远处的小男孩听到她们的话,也跑过来看花,他一边跑,一边向女孩们打招呼。
教案标题:识字3《口耳目》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生字组词。
(3)认识田字格,能按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并能合理安排间架结构。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画,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字词的意思。
(2)通过多种方法,如游戏、竞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良好习惯。
(2)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教学难点:理解词语的意思,并能用生字组词。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2. 生字卡片。
3. 田字格练习纸。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课题,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交流观察到的内容,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学习课文(10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
(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田字格,讲解汉字的笔画顺序和间架结构。
(4)学生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书写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3. 理解词语(10分钟)(1)教师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用生字组词,教师总结并板书。
4. 朗读课文(5分钟)(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评价读,齐读。
5. 巩固练习(10分钟)(1)游戏:找朋友。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找出相应的词语卡片,组成词语。
(2)竞赛:看谁写得又快又好。
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汉字,教师评价并给予奖励。
6. 总结拓展(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教师出示相关的汉字,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学习。
五、课后作业1. 抄写本课的生字,每个字写5遍。
一年级语文上册《口耳目》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是针对一年级学生的语文上册课程中的《口耳目》单元设计的教学计划。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1 能够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1.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1.3 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2. 能力目标2.1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观察力;2.2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 情感目标3.1 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3.2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意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1.1 理解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2 掌握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
2. 难点2.1 能够通过口头、书面等形式表达观点和想法;2.2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四、教学内容及安排1. 教学内容1.1 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1.2 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1.3 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第二课时: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并进行练习;第三课时: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引导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2.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引入口、耳、目的话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习活动:教师介绍口、耳、目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并让学生进行简单的讨论和分享;3. 练习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表达,并进行练习;4. 拓展活动:组织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展示成果。
识字3 口耳目一、教学目标1、认识7个汉字,会写四个汉字2、掌握笔画“横折、撇、弯钩”3、读儿歌,了解手耳目口足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感受识字的乐趣。
三、教学方式互动教学、多媒体教学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游戏导入1、师说口令:生说动作(1)站起来(2)拍手(3)眨眼睛(4)唱歌(5)捂耳朵2、生说说刚才用到了我们身体的哪些部位:脚、手、眼睛、嘴巴、耳朵(再展示下你的这五个部位)生做动作展示3、师:那这些部位呢,在古代啊,都可以用一个字来描述它们。
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二、学习课文(一)结合图片,学习生字1、出示图片,学习“口”(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口”,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口口口,口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3 组词:口水开口口袋(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口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耳”(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耳”,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耳耳耳,耳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6 组词:耳朵耳鸣耳垂(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耳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目”(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2)认读“目”,师教读,生跟读。
并指一指在身体的哪个部位。
(可游戏互动:目目目,目在哪里)(3)记忆生字:数笔画记忆:5 组词:目光题目目的(4)说一说:我们可以用目做些什么事情?句子:我可以用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出示图片出示图片,学习“手”(1)生说说图上是什么,猜一猜在古代叫什么. 指名说。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口耳目》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书写、正确口、耳、目三个字。
2.能够正确运用口、耳、目三个字进行基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
3.激发学生对口、耳、目的兴趣,培养学生对于生活中细微之处的观察能力。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口、耳、目三个字的卡片或图片。
2.学生准备铅笔、笔记本等学习用具。
教学过程
导入
1.教师引导学生回想生活中与口、耳、目相关的场景,激发学生对这些事物的认知和兴趣。
学习
1.教师展示口、耳、目的字卡片,让学生观看、认读并书写这三个字。
2.分组讨论:请学生根据自身对口、耳、目的认知,描述这三个字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场景。
3.教师在学生的描述基础上,指导学生加强对于口、耳、目的理解和运用。
巩固
1.教师出示口、耳、目的图片,要求学生用这三个字进行简单的句子构建并进行口头表达。
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通过模拟不同情境的对话,让口、耳、目的应用更加生动。
结束
1.教师及时总结此节课的知识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加观察和应用口、耳、目三个字。
课后作业
1.完成口、耳、目三个字的书写练习。
2.结合日常生活,记录口、耳、目的应用场景,撰写小结。
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重点在于通过口、耳、目的教学,培养学生对于周围环境的细致观察
和感知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就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在口、耳、目的学习中取得更
好的成绩。
【核心素养】2024年秋一年级上册3口耳目手足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口耳目手足》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识字课,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认识并学习“口、耳、目、手、足"这五个表示人体部位的汉字。
这些汉字是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基础字,对于学生学习汉字、理解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入学,对汉字学习充满好奇,但识字量有限,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他们已具备一定的生活常识,能够识别自己的身体部位,这为学习本课内容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需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汉字。
教学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汉字,感受汉字文化的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语言运用能够正确认读“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并能在具体语境中初步运用。
思维能力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建立汉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审美创造通过书写练习,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和审美能力,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正确认读“口、耳、目、手、足"五个汉字。
2. 初步理解汉字与实物之间的联系。
难点1. 引导学生将汉字与自己的身体部位准确对应。
2. 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掌握正确的书写姿势。
教学方法与准备教学方法直观演示法、游戏互动法、情境教学法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包含汉字图片、动画)、生字卡片、身体部位模型或图片、书写练习本、铅笔等。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新课1. 展示精心准备的彩色图片,每张图片分别展示“口”、“耳"、“目”、“手"、“足”的形象,吸引学生注意力。
2. 引导学生观察图片,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每个身体部位的特点,如:“看,这是我们的嘴巴,也叫口,它红红的,可以张开和闭上。
"3.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是什么吗?请大声说出来。
”1. 认真观察教师展示的图片,对图片中的身体部位产生好奇。
《口耳目》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课借助插图,介绍了“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并训练学生正确的“站、坐、行、卧”的姿势。
编排本篇课文的目的是让学生认识七个生字,会写四个生字,认识三种基本笔画;引导学生了解“口、耳、目、手、足”这五种人体器官的功能,让学生知道正确的姿势可以表现出人的精神面貌,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1.看图对照,认识“站、坐”2个生字。
2.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儿歌。
4.知道坐立的基本姿势,在活动中感受、体验,了解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教学重点】1.看图对照,认识“站、坐”2个生字。
2.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
3.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教学难点】会写“耳、手”2个字和撇、弯钩2个笔画。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播放歌曲:卧似一张弓,站似一棵松,不动不摇坐如钟,走路一阵风。
引导学生仔细听,并说一说自己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口、耳、目、手、足”的作用,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口耳目》,了解坐、立、行的规范姿势吧!(板书课题:口耳目)设计意图:利用歌曲引导学生仔细倾听,继而说出发现,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问题探究合作探究1.探究任务借助插图,学习生字“站、坐”,诵读儿歌,理解运用。
2.探究方法(1)在老师引导下,借助插图识字。
(2)诵读儿歌,在老师引导下理解儿歌的意思。
(3)联系生活,了解坐、立、行的规范姿势。
3.探究活动(1)结合课文插图,学习生字“站”和“坐”。
出示课文及插图,教师范读儿歌,学生听到“站”和“坐”时用圆圈圈出来。
(板书:站如松,坐如钟。
行如风,卧如弓。
)引导:图中哪位京剧演员的姿势是站?哪位是坐?预设:第一幅图是“站”,第二幅图是“坐”。
提示1:京剧演员双脚踏地,两腿直立,占据了一块空间,这就是“站”。
提示2:中国古人对坐姿很讲究,比如古代有一种极重礼仪的坐姿叫“安坐”,即以膝居地,小腿平放在地上,臀部贴紧脚后跟。
新部编版一年级上语文识字 3《口耳目》优质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能够认读、书写本课时的生字,理解字词的含义;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的美感;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和阅读的习惯。
二、教学重点
•认读、书写生字;
•理解字词的含义。
三、教学难点
•体会文学语言的美感;
•理解课文中的隐含信息。
四、教学准备
1.课件:PPT 图片、文本;
2.教学实物:字卡、挂图、板书等;
3.学习材料:练习册、笔、纸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步:导入
•利用图片或实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步:学习新知识
1.给学生讲解生字的发音、含义,让学生跟读;
2.分段教授课文,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第三步:串讲
•让学生读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第四步:拓展学习
•利用课文内容展开拓展讨论,引导学生思考。
第五步:巩固训练
•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习成果。
第六步:作业布置
•布置作业,希望学生能够在家中继续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记录学生在本节课的表现与反馳,为下节课教学提供参考。
七、教学总结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回顾学生的表现。
八、延伸拓展
•提供相关阅读材料或活动,拓展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本课程的教学设计,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口耳目》这篇课文内容,提升语文学习的能力,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口耳目》教案设计设计说明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
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
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
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
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
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
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
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
重点注意: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口耳目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图片,并通过象形字的造字规律及数笔画等方法认识“口、耳、目、兔、羊、鸟、”6 个字,掌握三种基本笔画,会正确书写“十”;
2、情感目标:通过象形字的学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初步感受象形字的特点,感受祖国文字的内在美;
3、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因为本课中的 12 个生字都是象形字,且结构都较简单,大部分生字学生在课前都已认识,有些学生甚至全部认识。
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把第一课时的重点放在鼓励孩子运用各种方法认字,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根据象形字造字的规律学习认识象形字的学习方法上,并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及识字的能力。
第一课时
一、复习生字,情境导入。
学生对于抽象的汉字认读本来是一个有困难的课题。
但是我们在教学生字的时候,尽量把抽象的汉字具体为只管的形象,学生就会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气氛当
中不知不觉地掌握好本课的生字,达到语气的教学目标。
1、复习:卡片认读前一课的数个生字。
2、新课导入:现在识字王国里有几位生字朋友正焦急的等着与大家见面呢。
瞧,他们来了。
(课件先展现“生字王国”画面,创设情境,再出示本课所有生字及图片。
)
二、图文结合,整体感知。
1、了解学情:在这些新朋友中,有没有你已经认识的?你是怎么认识的?
小结:小朋友们既懂得观察,又会自己识字,真了不起。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把这些字记得更牢,有信心吗?
2、学生自由观察,各抒己见:这些新朋友有趣吗,为什么?
三、揭示课题,读准字音。
出示课题,学生试读,教师范读、带读。
重点指导:耳。
四、图字对照,学习“日”字。
1、看图读字
2、学生看图说说,图上画着什么。
3、比形认字:图画右下角的古象形字和图下的现代字“日”有什么相像的地方。
4、课件展示象形字的演化过程。
5、识记生字,学生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五、联系生活,自主识字。
1 尝试认字。
(1)圈出认识的字读一读。
(2)同桌互教互读。
2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1)教师出示12个生字,请学生看拼音读一读。
(2)请一个学生带领大家读。
(3)教师重点点拨“竹”、“羊”的读音。
(4)齐读、“开火车”读。
3 讨论识记方法。
先小组交流,再选出代表在班上交流。
(1)观察画面,记忆生字
让学生说说对画面的理解。
师结合画面对几个象形字的由来做适当讲解。
(2)编顺口溜记忆容易忽略的笔画(如:“鸟”,小鸟不能没眼睛,头上一点要看清;“兔”,兔子长着短尾巴,竖弯钩上有一点;“禾”,禾苗有穗儿,比木多一撇等)
(3)鼓励用更独特的办法记忆字形。
六、玩玩说说,巩固生字。
1、看图说话,鼓励学生说话,用上数量词,或组词说。
2、带拼音开火车读,去掉拼音指名读,齐读
3、做登山游戏,复习12个生字
七、指导书写,评评议议。
1、认识新笔画:竖。
范写笔画。
书空笔画。
书写笔画。
2、分析:十有几画?
介绍笔顺规则。
观察课本上的范字。
教师范写。
学生评议,练写。
八、课外实践,找找做做。
1、找一找,在哪些地方还可以见到我们这节课认识的新朋友?
2、找找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象形字,然后在爸妈的帮助下模仿本课自制卡片。
第二课时
一、游戏引路,复习巩固。
1、给字宝宝戴帽子。
出示字宝宝和12顶帽子(拼音),学生连线。
2、拾贝壳。
(1)出示沙滩图,将写有生字的贝壳反贴在沙滩上。
(2)指名上台拾贝壳,拾到贝壳后领读背后的生字。
(3)给贝壳分四类,并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分。
(按器官、动物、天体现象、植物这四类分)
3、猜字谜编字谜
(1)师出谜语,如:有时挂在天边,有时落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东边升,西边落,看时圆,写时方等。
(2)生试编字谜,让大家猜。
二、交流各自制作的生字卡片。
读读,说说与该事物有关的话题。
(如,“鸟”,启发学生说说,你认识哪些鸟,该保护哪些鸟等。
)
三、完成课后练习,适当拓展。
1、课件出示课后“我会连”。
2、动手操作
3、课外你们还认识哪些象形字?学生举例。
师举例,课件展示几个常见的象形字(人、大、门、分、鱼、鼠、雨、山、竹、
水)。
四、指导书写“木”“禾”。
1、认识新笔画:撇、捺。
范写笔画。
2、观察田字格里的范字,然后说说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师范写。
3、学生分别描一个、写一个。
4、评议、练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