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

————————————————————————————————作者:————————————————————————————————日期: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中

学语文论文

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以《江南的冬景》为例

林温云,王伟锋

文本是意义不确定,也未实现的言语成品,它在作者创作和读者理解中存在,文学文本尤其如此。文本结构的不确定性和空白点,即“闲笔”为读者阅读提供了丰富的想象和创新的空间。写作叙事学认为,空白往往会由闲笔来设色。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而“闲笔”是散文“形散”特点的最大体现。细致探究散文的“闲笔”,能洞察文本中之“设色”。以“闲笔”为突破口,发现“闲笔”之所在,挖掘“闲笔”之用意,引导学生探究体验散文之美,是中学散文教学的重要抓手。笔者试图以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苏教版必修一)为例,谈谈郁达夫散文闲笔之“设色”。

一、情景交融的景色中言不由衷的伤感

“冬景”通常是解读《江南的冬景》重点和文眼,从“写景”角度,可将文本分为这样几个画面:曝背谈天图,午后冬郊图,寒村冬雨图,江南雪景图,寒冬闲步图。五个画面之中,真正描绘景色的文字并不是很多,仅有“午后冬郊图”是实景,比较具体详细。如此一来,《江南的冬景》的重点是描绘景物,还是抒写性情?笔者以为,“冬景”只是作为背景,在这个背景下作者抒写性情,向读者传达一种“淡雅悠闲”的生活情趣。

文章写“寒郊闲步”图时这样说:“我不知道德国的冬天,比起我们江浙来如何,但从许多作家的喜欢以散步一词来做他们的创造题目看来,大约是德国南部四季的变迁,总也和我们的江南差不多。”在旱冬散步再次说到:“喜欢徒步旅行的

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这里两次提到德国人的生活习惯,看似“闲笔”,随手拈来,却能丰厚作者对江南冬景的喜爱情感。借“日本人、德国人,所最欢迎的也就是这样的冬天”表达自己喜爱这“明朗的情调”,既能深入抒发自己的情感,又能开阔读者的视野。

对江南的喜爱,那是因为江南是故土之所在;提及德国与日本,那是笔随意转,此“意”指在何处?我们不难发现,作者对这两个国家还真有“情有独钟”。郁达夫精通德语,他在寓居上海期间,曾在上海法科大学讲授过德文,且对德语文学涉猎极广。因此,写文章经常提及德国或德国文学家及作品也就不难理解了。至于日本,是他留学、成长、成名的地方。他在日本学习、生活了9年,在当时文坛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第一部小说集《沉沦》的写作在日本,发起并成立“创造社”也是在日本。

读过以上的材料,你还能认为随手拈来的“德国”“日本”与故乡相提并论,只是喜爱吗?面对当时已经沉沦破碎的中国,郁达夫用他“散文的心”强烈地表现了作家的个性,将自己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之中。

二、洗练意境融合中笔随意转的不安

郁达夫的散文,时常在清新的文句中穿插优美抒情的旧体诗句,这些旧体诗句,常常是作者对景、对物的有感而发,让散文中的景物美上加美,而情感的抒发则不露痕迹。

在《江南的冬景》中:“我们总该还记得唐朝那位诗人做的‘暮雨潇潇江上村’的一首绝句罢?诗人到此,连对绿林豪客都客气起来了,这不是江南冬景的迷人又是什么?”这里作者引用了李涉《井栏砂宿遇夜客》:“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逃姓名,世上如今半是君。”

《江南的冬景》较为集中引用古诗句是第八段: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在这里,作者把优美清新的散文语句与简省洗练的古诗意境融合,避实就虚,推出一个全新的境界:天将暮时,飞雪渐渐,寒意阵阵,佳酿飘香,炉火正旺,新朋老友围炉而坐,推杯换盏,暖意融融。夜深人静,瑞雪已停,梅花月影,暗香沉浮,沁人心脾。偶尔几声犬吠,是行人叩门投宿。清晨破晓,孩童戏雪。品评诗歌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性。《江南的冬景》就是郁达夫试图精心构筑自己梦中的精神家园,努力地借助古诗去感受人生的安宁,而又在刻意寻找安宁中让我们感到的是不安的内心情绪。

三、充满热情和忧郁的自欺自慰式的期盼

《江南的冬景》一文中引用的雪莱诗句:“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然而,江南的冬天是“青天碧落之下,你不但感不到岁时的肃杀,并且还可以饱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含蓄在那里的生气”的冬天。最终,属于郁达夫的“春天”到底还是没有来,只是一种虚幻的期盼。

1933年春,郁达夫辞别上海,举家迁居杭州。不久,王映霞为他生下了第三个儿子耀春。郁达夫无比钟爱这个明眸丰颊,玉色和声的幼子。不料,未及两年,耀春竟然染病夭折。郁达夫对爱子的死,十分悲痛。更深人静之时,回忆耀春的一笑一颦,悲从中来,感慨万千,曾写下了悲悼爱子之作《志亡儿耀春之殇六首》。六首诗的主题可以归纳为:伤悼、感忆、悲怀、痛思、慰逝、追念。将对亡儿的

那一份伤情毫不掩饰地披露出来。由此可见,郁达夫《江南的冬天》一文里此处“闲笔”:“若是冬天来了,春天也总马上会来”,别是一番况味。偏爱感性的郁达夫,虽然是满腔深情热血,往往是笔墨未浓但情透纸背。即使是淡淡道来,也是情文并茂,字里行间跳动着作者那颗真实的心。而这颗真实的心所表露的不是冬天后的“春天”,而只是充满着热情和忧郁的自欺自慰式的期盼。

总之,“闲笔”是散文的精华,是认识散文的关键所在之一,把“闲笔”作为散文教学的一把钥匙,引导学生发现“闲笔”,探究“闲笔”,是寻求中学散文教学的有效途径之一。

作者单位:浙江云和中学;浙江云和中学。

郁达夫先生的文章特点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出其拼命地发泄一个人的本能,竭力要在病态中满足自我。这种情感和行为显然具有消极性,这是郁达夫文学作品中不健康的内容,但却绝不是反动的内容,绝不是与时代思潮格格不入的情调。郁达夫主要是以这种 病态来发泄一个从封建礼教羁绊中觉醒了而又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苦闷。这种不健康的色彩下面仍有着五四“人的发现”所寄寓的积极的意味。

文学作品中的闲笔描写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5615155039.html, 文学作品中的闲笔描写 作者:王经军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08年第12期 “闲笔”是指在文学作品中,为切合表达的需要,而有意造成情节的断续、文笔的婉转迂徐、气氛的调节变换、节奏的张弛间歇等的一种叙事方法。“闲笔”表面看似乎是繁冗之笔,可有可无,细细品味,则独具匠心。不可或缺。我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切不可忽视“闲笔”的作用。 一、运用“闲笔”能简练交代背景,抒发感受 鲁迅在《藤野先生》的开头第一句话就是:“东京也无非是这样。”这里的“也”字用得突兀。“也”是一个表示语气的副词,它通常可以表示在已有的情景条件下,还有同等同类的人、事、物。一般地说,那个先定的条件必须出现在由“也”带出的那个句子之前。可是此处没有出现情景,东京便怎么“也”起来了呢?这个“也”字是不是繁冗之笔,应该删去呢?仔细体味一下,我们便会发现这里表达了鲁迅从国内的沉闷环境中逃出去,“逃异乡,走异地,寻找别样的人们”,来到东京后的感受:东京象在国内一样,也是一样的沉闷。这个“也”字巧妙地使人联想到国内的思想氛围,联想到鲁迅留学日本的目的以及来到日本后的感受,真是“一字千钧”。 此处鲁迅巧妙运用“也”字,似乎是繁冗之笔,实则达到了简练交代背景,引出对比,抒发感受,表达认识的作用。 二、运用“闲笔”能调节叙述节奏,扩大叙述的时间、空间。 比如《水浒传》里“血溅鸳鸯楼”一回,写武松杀张都监复仇,小说并不只一味着墨写武松去复仇的紧张气氛,而是在紧张中穿插了张都监一家缓慢闲适的生活场景,形成了节奏上的强烈对比。这种穿插,就是小说的“闲笔”。有了这些“闲笔”,小说就有张有弛,缓急互衬,既避免了叙事的单调,又增强了空间感,加强了叙事的情趣。不仅能强化作品的真实感和动感,还能增强作品的“意趣”。所以,“闲笔”不仅是一种有效的艺术表现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创作者把握叙述节奏的能力。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 导语:读了徐志摩相关散文,大家会有怎样的感悟?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供各位阅读和参考。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1】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是新月诗派代表诗人,也是现代作家中有特色的散文家。 香茗,只是渲染;午后三点的阳光,只是氛围。真正需要的是一颗善感的心,在心灵的翕动间,捕捉到细若游丝的美。深阅读,这才开始。 读着志摩的散文,假使浮华气躁,你吸取的只是香气而不是灵气。读着读着,你便会发现深阅读,不止于读“书”。 若将厚厚的一本散文比作一瓢浓羹,那么最让人口齿噙香的即是志摩与曼殊佩尔相见恨晚的一段。无数个夜晚,细心拜读了曼殊佩尔的文章后,志摩仍然决定前往相见。 门扉启开的一刹那,便看到的是眉目口鼻之清之秀,浅浅的一眼,便令志摩难忘。随着谈话的深入,他们驰骋于英美文学的广袤之野,思绪行云流水,褒贬评议让交谈时而舒畅时而局促,曼殊佩尔优雅的举止,娴静的笑容、谦逊的言语让志摩对她的阅读逐步臻于深入。正如志摩所说:“你直接无碍地领会着上帝最高明的意志,在伟大深刻的戟刺中体验了无限的文章,在更大的灵魂中解化了性灵。” 阅读人志摩,读出了粹极的灵彻性, 没有一丝杂质的宁静与宁

静。阅读人志摩,读出了思想者的深刻与缄默,那是另一种灵魂的宁静。 深阅读,无论是读书还是读人,都宛若泛舟于一湾宁静的湖水。 一滴思想的源泉悄然落下,舟身微曳而共鸣。 读徐志摩散文的感悟【2】知晓徐志摩其人,那还是在我很小的时候,从一堆泛黄的旧书中看到这样的诗句:“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地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年的我只是初识字的孩童,天真懵懂的望着这些文字,心底不期然洒下一点涟漪。金柳、夕阳、小桥、长篙、书生幻化成最初的印象,这即是最初他的文字给我形成的——诗人谜一样的形象。拥有如此才情的他,不仅诗写得不错,而且他的散文更是独树一帜,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的散文风格,让他在散文家林立的那个时代也是那么的抢眼。他为人所津津有味的不只他的诗词散文还有他和林徽因、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这样复杂的情感使他的文学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感悟,这样的诗句也激发了此后我们几代人对他的崇尚之情,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活泼的、热烈的、浪漫的爱情观点。我们能背出的,他的诗:“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没必要讶异,更无须欢喜;在转霎时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偶然的相遇,注定的陌路。徐志摩与林徽因牵扯不清的爱情往事,我们在诗中不难看到些许诗人的无奈与放手。他生在名门望族,但却接受了较多的西方文化,留学美英等国家,生活经历颇多,感情世界自是让后来的人感慨万千!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 副本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姓名:李娅辉 考号:011109100419 考区:思茅区 指导老师:叶向东 论文定稿时间:2011年10月23日

论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 摘要:本文从各方面综合论述了郁达夫散文的感伤情调.探究了其感伤情调产生的社会、家庭、自我各方面的原因;并对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最后,从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意义上做了论述。整篇文章从原因、表现形式以及意义上做了具体的论述。 关键词:五四时期;郁达夫;感伤情调;意义 郁达夫散文感伤情调的原因 五四”时期,“感伤”情调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神标记和心理氛围,普遍地弥漫在文坛各流派和社团的作家作品中。由于“感伤”更多地是与一种浪漫的诗性联系在一起,因而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人发起成立的创造社成为“五四”文坛的浪漫主义文学阵营,亦最为彰显的感情标记。 “五四”1时期是中国处于一个社会大变动的岁月,作为社会个体的人,特别是觉醒中的知识分子,在心理、精神和感情上,都可以说是经历了非同一般的浮沉。在“五四”运动高潮中,觉醒了的一代知识分子曾经怀着满腔热烈的情感、美好的向往,冲出了封建家庭的牢笼,去寻求改造社会和实现个人价值的理想与道德,但随着“五四”落潮之后又很快地陷入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矛盾之中。而随着社会的大变动,大批知识分子背井离乡,从农村涌入城市,或出国留洋,国难家愁郁积于心,诸多原因造就了20世纪初期一大批孤苦的魂灵,于是苦闷、孤独、迷惘、彷徨就成了普遍的“时代病”。而郁达夫作为“五四”时期浪漫抒情派小说的代表,也许是其在小说中所取得的夺目成就,使人们忽略了他在其它方面的艺术才华。其实除去他那些曾经激励过一代“五四”青年的小说创作如《春风沉醉的晚上》、《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之外,同时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从事散文创作的时间比他的小说创作时间还要长。在那个岁月,散文作为一种最自然的抒情达意的文体,备受青睐,不少文人在散文中找到了感伤情绪的最佳载体,郁达夫便是其中之一。因其早年生活的不幸,加上社会的黑暗,使郁达夫散文具有着浓厚的感伤情调和强烈的抒情色彩,表现的情感也偏重于个人的孤独苦闷。于是郁达夫便以他忧郁、凄切的笔调,从各个方面营造出充满悲剧美感的忧郁伤感的境界。他认为:“现代的散文之最大的特征,是每一个作家的每一篇散文里所表现的个性,比从前的任何散文都来得强。………只消把现代作家的散文集一翻,则这作家的世系,性格,嗜好,思想,信仰,以及生活习惯等等,无不活泼泼地显现在我们的眼前。”(注1)他常常在其散文中将自己孤独、感伤、苦闷,甚或种种颓废情绪,直接明了地告诉读者,在那个充满了贫弱、孤独、苦闷的时代,发出了对龌龊的现代文明和官僚社会的切齿诅咒。郁达夫就是这样一位将悲观、忧郁、感伤视为艺术美的人,他在《茑萝集·自序》中说:“人生终究是悲苦的结晶,我不信世界上有快乐两字”。(注2)所以在郁达夫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他的经历、思想、感情,看到他毫不掩饰的痛苦、忧伤和愤懑,真实地展现了他的灵魂深处,而这也正是郁达夫的散文之所以震憾人心灵的魅力所在,也是郁达夫散文的真正价值所在。 郁达夫生于1896年,当时“是中国正和日本战败后的第三年;朝廷日日在那里下罪己诏,办官书局,修铁路,讲时务,和各国谛订条约。东方的睡狮,受了 1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一处“闲笔”的审视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一处“闲笔”的审视 作者:樊琳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 2021年第2期 樊琳 樊琳,安徽省蒙城县第一中学教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必修1新课程教材的保留篇目,虽然题为记一次 演讲,似为记事,实是写人,通过描写梁任公先生的一次精彩演讲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并 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既然如此,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先生时,为什么宕开一笔,连用两个 否定句来强调梁任公在近代维新变法运动中作为政治家和思想家的成就与贡献,而不是开门见山、直奔主题来写他的动人演讲呢?换言之,这里突出他在政治领域的影响与形象对表现他的 成功演讲具有什么作用呢?《教师教学用书》给出的答案是: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 作铺垫。从这些简略的文字中,可以得到这样的信息: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以政治业绩为陪衬,突出其学术上的威望和影响。意味此等能人、高师演讲,必定是有 分量的。此处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无疑,这种解释是正确的,这里的一处“闲笔” 实则不闲,其重要作用就是丰富文章内容,丰满人物形象,为记述下文梁任公的动人演讲而提 前做的基础性描写,即如铺放一个垫子一般为后面的事情做准备的。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个 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也是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我们联系梁任公演讲的全部过程和内容,不 禁质疑:此处“闲笔”仅仅就是起到一个铺垫作用吗?! 诚然,与“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不同,作为“政治 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的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确实给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 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然而,从文本的描述看,其演讲成功的根本原因似乎主要得力于他奇特的开场白、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形式和几近表演的 演讲氛围等一些终究属于演讲形式方面的问题——更有甚者,至今为数不少的教者在课堂上与 学生互动时也是津津乐道于此,几近定为一尊。如此,联系文章最后一小节内容:“有学问, 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我们似乎有理由生出困惑:全篇文章并无一 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情,那么这篇文章中的“热心肠”如何解读?原来,通 过深入探究、深度阅读梁任公的全部演讲过程和演讲内容,我们不难看到这里的“热心肠”并 不能简单地、望文生义地理解成“帮助别人”或“乐于助人”,而是特指文章引用的、也就是 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具体内容,也就是文章开头介绍的他的演讲题目——《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 的情感》。那么,这演讲题目里的“情感”,其具体内涵是什么呢? 首先,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这里说的悲剧是《古诗源》里记载的一个故事,“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晨起划船,有一白首狂夫,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 不及,遂堕河而死。妻援箜篌而鼓之,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 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从表面看来这是一个反映至情至性爱情的悲剧故事,但实质 上却隐含了任公先生的自许:他的一生不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吗?在明知不可为 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执着。 课文中说“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对此,王国维曾 评价说“这十六字构成中国诗坛最悲壮凄惨的一幕,是用血写成的”,这就生动而形象地反映 了任公先生即使经受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但仍不畏惧退缩,仍然坚持斗争(随后策划了 云南起义等)的坚毅意志。很显然,任公先生所以选择这首诗作作为例子,其实正是一种自况,

闲笔蕴千钧袁无情胜有情——《小石潭记》结尾探幽

闲笔蕴千钧袁无情胜有情——《小石潭记》结尾探幽

————————————————————————————————作者:————————————————————————————————日期:

闲笔蕴千钧袁无情胜有情——《小石潭记》结尾探幽-中学 语文论文 闲笔蕴千钧袁无情胜有情——《小石潭记》结尾探幽 ■ 陈治勇 《小石潭记》借被遗弃于荒远之地的小石潭,寄寓了作者柳宗元的不幸遭遇,倾注了其怨愤抑郁、凄凉悲苦的心情。对于“前人之述备矣”处,本文不再详叙,仅就备课所见,略谈感受,以就教于方家。 一、结尾突兀且矛盾乎 迄今为止,未见有相关资料探讨过《小石潭记》的尾句“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但笔者在备课时,觉得这个结尾大有深意,值得琢磨。 在人教版课文《小石潭记》前四段中,作者按照“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离别小潭”的顺序,“巧妙”地传达出其由“乐”至“凄”之情。融情于景,浑然一体。 如此一来,文章结尾“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似乎就很有“狗尾续貂”之嫌了。 理由如下: 就文章结构而言:从发现小石潭到因小石潭环境凄清,“不可久居”而离开,其间经历了一个“寻景──赏景──离景”的过程,结构上是相当圆融的。加上这一结尾反而使文章结构臃肿,如骨鲠在喉,极不痛快。 就文章情感而言:《小石潭记》是一篇散文,散文贵在有“我”,目的在于抒发自身情感。作者欲抒之情在前文已得以充分地流露:在前四段文字里,“寂

寥”,“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等语所抒情感不可谓不凄,描写小石潭的石头之形,青树翠蔓之景和潭中游鱼之神的文字所流露出来的情感不可谓不喜,“我”之情感不可谓不显。而最后“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这段文字,只是客观叙述,其间不含什么情感,对于文章的抒情似乎无什么价值。 这就使得这一千古文章出现了突兀之处,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岂能犯如此低级的错误?作为一篇自唐至今的经典散文,其末段如若真是“狗尾”,岂能沿续至今而不被“斧正”呢?要知道,中国文学史上对文章的删改可不是稀有之事。仅此一点,这个看似多余的结尾,也需推敲一番。 有人会说:这是柳宗元为证明这次游小石潭之事是真实存在的,所以记下了旁人以证文章之不虚。但问题是我们纵观“永州八记”,其文章都未曾有类似的结尾,设若这个理由成立,那么柳宗元就不怕其余“七记”被人怀疑其真实性吗?再说,散文是抒写性情的,文学允许适当的“创造”,有必要向旁人证明所记之事是真是假吗?如若依人之所言,那么,“春江水暖鸭先知”,“千里莺啼绿映红”岂不均成了贻笑大方之谬言了? 那真正的原因何在?沈从文说过:凡是作者想表达的意图,他在文中都已经表述清楚了。今天的文学理论亦主张,文本细读,从矛盾处入手,才能揭开文章密码。所以从文本入手,是解决此处疑难最直接、最恰当的办法。 细读文本,我们发现一处矛盾,原文第三段有“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之语,可文末却出现“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同游人竟达5人之多。这一破绽何其明显!可细细品味,看似自相矛盾,实乃天衣无缝。

郁达夫《志摩在回忆里》阅读答案

郁达夫《志摩在回忆里》阅读答案 《志摩在回忆里》阅读答案 郁达夫 ①大约是在宣统二年(一九一○)的春季,我离开故乡的小市,转入当时的杭府中学读书。当时的我,是初出茅庐的一个十四岁未满的乡下少年,突然间闯入了省府的中心,周围万事看起来都觉得新异怕人。所以在宿舍里,在课堂上,我只是诚惶诚恐,战战兢兢,同蜗牛似地蜷伏着,连头都不敢伸一伸出壳来。但是同我的这一种畏缩态度正相反的,在同一级同一宿舍里,却有两位奇人在跳跃活动。 ②一个是身体生得很小,而脸面却是很长,头也生得特别大的小孩子。还有一个日夜和他在一块。他们俩最爱做种种淘气的把戏,为同学中间的爱戴集中点。 ③他们俩,无论在课堂上或在宿舍里,总在交头接耳的密谈着,高笑着,跳来跳去,和这个那个闹闹,最终却会出其不意地做出一件很轻快很可笑很奇特的事情来吸收大家的注意。 ④而尤其使我惊异的,是那个头大尾巴小,戴着金边近视眼镜的顽皮小孩,平时那样的不用功,那样的爱看小说─—他平时拿在手里的总是一卷有光纸上印着石印细字的小本

子─—而考起来或作起文来却总是分数得最多的一个。 ⑤从此之后,一别十余年,我和这两位奇人终于没有遇到的机会。 ⑥民国十三四年(1924年、1925年)之交,有一天风定日斜的午后,我忽而在石虎胡同的松坡图书馆里遇见了志摩。他的那种轻快磊落的态度,还是和孩时一样,不过因为历尽了欧美的游程之故,无形中已经锻练成了一个长于社交的人了。笑起来的时候,可还是同十几年前的那个顽皮小孩一色无二。 ⑦从这年后,和他就时时往来,差不多每礼拜要见好几次面。他的善于座谈,敏于交际,长于吟诗的种种美德,自然而然地使他成了一个社交的中心。当时的文人学者,达官丽妹,以及中学时候的倒霉同学,不论长幼,不分贵贱,都在他的客座上可以看得到。不管你是如何心神不快的时候,只教经他用了他那种浊中带清的洪亮的声音,“喂,老×,今天怎么样?什么什么怎么样了?”的一问,你就自然会把一切的心事丢开,被他的那种快乐的光耀同化了过去。 ⑧其后他又去欧洲,去印度,交游之广,从中国的社交中心扩大而成为国际的。于是美丽宏博的诗句和清新绝俗的散文,也一年年的积多了起来。一九二七年的革命之后,北京变了北平,当时的许多中间阶级者就四散成了秋后的落叶。有些飞上了天去,成了要人,再也没有见到的机会了,

郁达夫文学作品特点

郁达夫先生的作品特点创作风格 文学创作阶段特色,分为三个阶段:早期(1920—1933);中期(1933—1938);晚期(1938—1945)。 早期:1920—1933年。在这十几年的时间里,郁达夫一共写了《沉沦》《银灰色的死》等二十六篇抒情性散文和六十——七十篇议论杂文,表现了他从日本回国时满怀希望的心情和见到满目疮咦的祖国后无限失望的感叹,既有他对革命的前途感伤悲观的思想,又有对革命慷慨激昂,疾声呐喊的激进的理论。 中期:1933—1938年。这个时期,是郁达夫思想的一个低潮期,由于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使他走上了消极避世的道路,追求一种落后的“名士”风度,留连往返于山林江湖。这就充分暴露出他作为从封建旧营垒中出来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弱点——软弱性和妥协性。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他憎恶现实,不愿同流合污,才逃遁的这一面。 晚期:1938—1945年。1938年春,郁达夫参加了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他用笔参加战斗,写下了许多政论文章,用自己热情的声音来鼓舞人们战斗。 文学创作中的“自叙传”色彩 郁达夫的散文无一例外是“自我的表现”,而且是“自叙传”式的自我表现,是最为坦诚、露骨的自我表现。 在郁达夫看来,小说带有作家的自叙传,“现代的散文,却更是带有自叙传的色彩。”其作品《还乡记》《还乡后记》和小说《迟桂花》,都运用大量内心独白式的抒情、描写、记叙,错落有致,感情真挚,打上有很深的个人印记。他自己的散文就是循着这一原则构造的。他不加掩饰的表露他的身世、思想、感情、癖好,将自己的信仰、习惯、性格甚至病态也大白于天下,以一己的身世、感受,集中表现了在旧社会的压迫、窒息下青年一代的精神苦闷,从而形成了自己独树一帜的文学特色。这种特色就是感伤的弱者的情调,浪漫的青年觉醒者的理想,反压迫的民主主义者的倾向。 首先,郁达夫强烈地表现出作家个性,这是郁达夫散文创作的理论认识,也是他“散文的心”。他在文中无所顾忌地对自己的思想、生活细节进行详细的描写,非常强效地表现了他“自叙传”的独特风格。 第二,忧郁感伤的情凋。郁达夫的散文,与小说一样与众不伺,忧郁感伤的情调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创作中。 第三,恣肆坦诚、热情呼号的自剖式的文字。 第四,回肠荡气的诗的调子。 另外,郁达夫散文中那种不拘形式纵情宜泄的抒情方式,郁达夫的散文发出的是带有强烈个性的自己的声音,篇篇洋溢着回肠荡气的诗的情调,热情坦白,毫无遮掩地表现了一个富有才情的知识分子在动乱社会里的苦闷心情,展现出一幅幅感伤,忧郁而又秀丽、隽永的情景交融的画面。 文学创作中的伤感情绪的表现形式及其意义 在郁达夫作品中,其强烈的伤感情绪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颓废,一是憎恨。既然生活是无味的,自然是死板的,自我也是废物——既不能事业有成,又不能摆脱苦闷,郁达夫就干脆自我放纵。其作品中的《感伤的行旅》《归航》可以看

《左传的“闲笔”》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左传的“闲笔” “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题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左传》开启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运用上看,“闲笔”已经是春秋时期历史文学的历史转向,标志着一种自然轻松充满趣味的文学笔法的成熟。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闲笔”,由细琐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题,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史观念。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爱。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泽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大主题、大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左传》常常在风云激荡处宕开笔墨,写出一两件小事件、小情节,以小事件显示大历史发生的具体情景,以细微处展示大人物真实的心理动态。《左传》定公十年,宋景公宠爱向魋,将公子地的四匹白马转送给向魋,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魋准备逃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竟然“目尽肿”,一个细节写出了景公内心的无限悲伤,这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次写出一个人双泪长流两目红肿的动人细节。 钱钟书《管锥编》有“一饭之恩仇”的论述,他指出,一饮一饭,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却往往引发政治的连环报复,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冲突、朝野动荡。《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记载。宣公四年,郑国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见,子宋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公烹制楚人送来的大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子宋染指而出,两人最终杀死了郑灵公。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公膳日双鸡”,而饔人却将鸡更换成鸭子,御者又换掉鸭肉只送上肉汁残汤,这让子雅、子尾愤怒异常,从而导致齐国庆氏集团被逐事件的发生,而这场宫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变了齐国的政治走向,致使陈氏家族在崔、庆之乱中渔翁得利,篡取了齐国的政权。 “细笔”不细,“闲笔”不闲,《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2017年12月25日第13版)1.下列有关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左传》中“闲笔”涉及的小事件、小情节常在风云激荡处出现,看似无关紧要,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上的双重意义。 B.“正笔”的生命活力离不开“闲笔”,《左传》也正是借助“闲笔”才显示出其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C.“闲笔”往往是叙事愈紧张出现的频率愈高,它的出现能使历史故事的叙述张弛有度,制造出一种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 D.“闲笔”既是一种文学笔法,也是春秋文学艺术品格的体现,某些叙述还能从小处体现春秋人的精神世界、审美偏好。

郁达夫式抒情小说特征

论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征 学院:科技学院07汉文(1)班 姓名:邹莉 学号:2007185430

论郁达夫抒情小说的特征 【摘要】:浪漫抒情小说的代表人物郁达夫,在文学创作上主张“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因此,他常常把个人的生活经历作为小说和散文的创作的素材,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个性和人生际遇,郁达夫的小说具有独特的文体,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主要特征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一页。 【关键词】:郁达夫小说浪漫抒情主要特征 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 , 具有独特的小说文体 , 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写法,在艺术表现上也有有一些共同的主要特征。 第一、自我的写真。郁达夫虔信法朗士关于 " 文学作品都是作家的自叙传 " 这一断言 , 他的小说大多带有 " 自叙传 " 的色彩。第一人称主观叙事的角度 , 尤为郁达夫所喜用 ( 在他全部 50 多篇小说中 , 采用第一人称的就有 40 来篇 ) 。这个具有连贯性的抒情主人公 , 几乎支撑着郁达夫的全部小说。这是一个以 " 自我 " 为原形、浸透着作者本人强烈主观色彩的 " 零余者 " 的文学形象。小说以自我的个人经验、情感生活为单纯的线索 , 宣泄着一己的情怀。他推崇卢梭勇于暴露个人私欲与卑劣的《忏悔录》 , 也偏嗜日本佐藤春夫、田山花袋、葛西善藏等的 " 私小说 " 。他还特别青睐德国哲学家尼采、无政府主义思想家施蒂纳 , 那种 " 否定一切权威 ", 力倡 " 破坏偶像 ", 推崇个性自由和自我尊严的思想。他的小说中 , 既有卢梭式的自白 , 也有维特式的自怜 , 自惭、自卑与自尊、自傲相纠结 , 构成了时代的 " 零余者 " 的心史、情绪史 , 在当时的中国文坛上展现出独特的风采。在痛苦的自我暴露、自我反省以至自我赎罪中 , 表现人的精神病态 , 并通过自身的反思达到一种内省。作者深信透过自我心灵的观照 , 也能折射大千世界 , 因为 , 深刻地表现人性 , 即能表现社会 , 而只有个人的感情体验 , 又最真切、最可靠。这是郁达夫的小说观 , 它也使郁达夫这种自我写真的小说别具真切感人的艺术魅力和丰富深广的艺术蕴含。当然 , 肯定 " 自我写真 " 的小说与作者本人的某种程度的叠合、交融 , 并不意味着把文学创作的小说看作是作者的回忆录和自传 , 看作是作家履历的复写。郁达夫小说中 " 袋里元钱 , 心头多恨 " 、 " 于是无补 " 、自卑颓唐的 " 零余者 " 的形象 , 并不能看作只是郁达夫个人的写照 , 尽管这个 " 零余者 " 形象的写作 , 最初受到屠格涅夫《罗亭》等小说中俄罗斯文学 " 多余人 " 形象的启悟 , 但郁达夫小说中的 " 零余者" 形象足称五四时期一大群沾染了 " 时代病 ", 因而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青年们的典型。 第二,感伤的抒情。郁达夫认为 :" 小说的表现 , 重在感情 "(1), 并且把 " 情调 "二字视为衡量小说优劣高下的主要标准。他最喜爱的俄罗斯小说家屠格涅夫即以感伤的抒情笔调深深吸引了他 , 德国施托姆也是以《菌梦湖》的感伤抒情描写令郁达夫沉醉 , 具有颓废与伤感情调的英国诗人道森、王尔德的颓废与唯美主义的小说《道林·格雷的画像》机斯特恩的《感伤的旅程》 , 都成为郁达夫偏爱的艺术。以抒情为艺术中轴 , 他的小说通常

郁达夫的作品特点分析

郁达夫的《沉沦》就是写色,写性苦闷的作品。作品带有一定的自传性。有郁达夫本人生活的影子。主人公是一个患有忧郁症的青年留学生。他孤独清高,多愁善感,自卑自傲。对爱情的渴望,是他内心的情绪的核心。但是,在异国他乡,由于“弱国子民”的身份,他总是感到被歧视的屈辱,根本而无法获得爱情。于是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发泄自己欲望。作品以他的爱欲为中心,非常细致的展示出他的内心世界情感活动,并表达出个性解放、民族觉醒的时代精神。 这里,汇聚了两种思想,都是五四时代精神的反映或体现。 也就是个性解放的思想。这里最强烈的体现出五四时代人的解放的呼声。 作品最突出的特色追求一种内在真实。作品叙述的是日常生活琐事,没有任何重大事件,突出的主人公的心灵感受,挖掘人的内心生活,把一个忧郁青年的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非常细致的展示出来。那种身在异国他乡的孤独感,那种无法与人沟通苦闷,自卑、自怜,软弱,颓唐等心理活动都被充分地显示出来。 作品最惊世骇俗的对内心隐秘的欲望的大胆的暴露。 20世纪文学最早进行身体写作的作家,是郁达夫。他是第一个进行身体欲望叙述的作家。在孤独中,他渴望爱情,当爱情无法实现的时候,就以一种变态的方式,来满足性的渴求。比如,作品先后写他手淫自慰、窥视女性洗澡,在野外窥视别人作爱,到妓院喝酒浇愁。 在叙述身体欲望的时候,作品往往展示主人公的那种“灵”与“肉”矛盾心理。这种心理矛盾也是郁达夫其他写色的作品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是一种道德意识,另一方面却是那种无法遏止的肉欲的冲动。两方面不断的冲突、搏斗。郁达夫把这种心理矛盾看作是“现代人的苦闷”。作品中,在窥视的时候,自己不断地谴责自己,不断地忏悔。逛妓院出来,就十分的后悔,感到自己的堕落,甚至想要自杀。 郁达夫作品的最大胆的地方就在这里。它是对压制肉体、欲望的中国封建文化的最大胆的背叛。把人性欲望看作是合理的,就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封建禁欲主义的否定。 这种大胆的暴露自我内心生活,追求内在真实,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 郁达夫本质上是浪漫主义作家。他的个性、气质都是典型的浪漫主义的。他所接受的西方文学影响,浪漫主义为主。如英国的湖畔诗人,俄国的屠格涅夫等。 (西方文学影响)特别是卢梭对郁达夫影响最大。卢梭被认为是浪漫主义之父。卢梭就追求人性的真实坦率。他的重要思想是崇尚自然。主张回到自然。在人性方面,是自然人性论。他认为,人天生就是美好的,人性的丑恶是社会、文明造成的。回到自然,就是回到人的本性。凡是人性天然具有的,都是美的和善的。人应该顺应自己的本性而生活,而不是按照外部的规定和习俗而生活。激烈反对外部文明对人的压制和束缚。“人是生而自由的,却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他有个很著名的作品《忏悔录》,就是以内心真实而著称。把内心很秘密的情感、欲望包括悲琐的东西都呈现出来。郁达夫在卢梭那里获得了巨大的力量。 (日本小说影响) 还有日本文学的影响,就是私小说的影响。日本私小说,有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叙述自我日常生活中体验、感受。大量地进行欲望、情感那种非常隐秘的个人内心生活的叙述。包括一些很微妙的变态的心理都有描写。有一篇作品叫《棉被》非常著名的私小说。 (民族意识)就是作品所反映的那种五四时代民族觉醒的精神。五四时代不仅是人的解放,也民族意识的高度觉醒。作品中把个人的孤独、精神痛苦以及爱欲的受挫,与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弱国子民的身份,成为他的巨大的精神压力。那种弱国子民的屈辱感,始终是他情绪的中心,由此产生出渴望民族富强。 这种渴望民族国家的富强,实际上是近代以来民族觉醒的重要标志。 (抒情风格)《沉沦》在叙述方式上,也体现了郁达夫小说的典型风格。它是一部抒情小说,

《左传的“闲笔”》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左传的“闲笔” “闲笔”不是游离于叙事主题之外对无关紧要情节的描述,而是叙事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左传》开启的一种独特的文学笔法。从《左传》中大量的细笔、趣笔、奇笔、偶笔的运用上看,“闲笔”已经是春秋时期历史文学的历史转向,标志着一种自然轻松充满趣味的文学笔法的成熟。 《左传》叙事往往愈是紧张处,愈使用“闲笔”,以缓解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带来的某些精神压力,从而制造一种紧张与悠闲参差错落的美学效果。《左传》叙事常常在宏大处用“闲笔”,由细琐的世俗生活,显现恢宏的政治主题,从而组成巨细映衬、大小对比的叙事单元,表达一种小事件推动大历史的历观念。 春秋人对优游闲暇从容不迫的审美精神有特别的喜爱。襄公二十四年晋楚棘泽之役,晋人张骼、辅跞向楚军挑战,二人毫无畏惧,坐在战车上一面弹琴,一面冲入楚军阵营。这种从容镇定的悠闲,不仅表现在战场上的从容不迫,也转化为春秋文学的精神品格。“闲笔”写出了春秋人的精神世界,也表现了春秋文学的艺术品格。 “闲笔”往往描写的是看似无关紧要的小事件,却具有叙事结构与主题的双重意义。从结构上说,历史的发展过程总是起伏跌宕的,“闲笔”的加入更能揭示历史的真实,“闲笔”往往是“正笔”的有机构成,没有了“闲笔”,“正笔”也显得呆板僵滞,失去了生命的活力。而从主题上说,“闲笔”常常通过小事件、小情趣显示历史的

大主题、大格局。彻底说来,“闲笔”比“正笔”更突显了《左传》在文学史上的思想跨越和艺术进步。 《左传》常常在风云激荡处宕开笔墨,写出一两件小事件、小情节,以小事件显示大历史发生的具体情景,以细微处展示大人物真实的心理动态。《左传》定公十年,宋景公宠爱向魋,将公子地的四匹白马转送给向魋,引起公子地的不满,向魋准备逃亡,宋景公伤心欲绝,竟然“目尽肿”一个细节写出了景公内心的无限悲伤,这是:中国叙事文学第一次写出一个人双泪长流两目红肿的动人细节。 钱钟书《管锥编》有“一饭之恩仇”的论述,他指出,一饮一饭,分配不均,看似小事却往往引发政治的连环报复,甚至造成激烈的流血冲突、朝野动荡。《左传》中有很多这样的事件记载。宣公四年,郑国大夫子宋、子家一起朝见,子宋以其“食指动”预言此日“必尝异味”而恰逢郑灵公烹制楚人送来的大鼋,两人相视而笑。郑灵公:故意召见子宋而不分给他大鼋,子宋染指而出,两人最终杀死了郑灵公。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公膳日双鸡”,而饔人却将鸡更换成鸭子,御者又换掉鸭肉只送上肉汁残汤,这让子雅、子尾愤怒异常,从而导致齐国庆氏集团被逐事件的发生,而这场宫廷流血事件又恰恰改变了齐国的政治走向,致使陈氏家族在崔、庆之乱中渔翁得利,篡取了齐国的政权。 “细笔”不细,“闲笔”不闲,《左传》的眼光是独到的,宏大的历史往往从细微处走来,大历史常常是由一连串小事件构成的。 (摘编自《光明日报》)

文学与人的情感

文学与人的情感 没有文学的世界是枯燥的,没有文学的人生是乏味的。有如拜伦诗歌的绚烂!有如莎士比亚戏剧的经典!有如郁达夫散文的深沉!文学 是一个充满丰富情感的伊甸园!文学就是一座情感垒造的城堡!她一直说着作者心中的追求和人类感情的美好。 一、文学可以丰富人的情感 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闪耀光芒的文学巨匠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这些著作隐藏着作者生命意识的律动,燃烧着作者爱与恨的情感,交织着作者悲与喜的感受,低回着作者对人生悲欢离合的倾诉,表现着作者追求正义与真理的呐喊,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情感资源,对丰富我们的情感有极大的帮助。其中所蕴含的大多是反映人类追求真、善、美的高尚情感,如《背影》、《荷花淀》、《陈情表》等所表现的亲情;《藤野先生》、《我的老师》等所表现的师生情;《唐雎不辱使命》、《梅花岭》等所表现的正义之情;《劝学》、《丑石》等所表现的理智之情;《春》、《济南的冬天》等所表现的审美之情;《出师表》所表现的忠诚;《岳阳楼记》中的忧国忧民之情等。我们要善于运用这些情感素材,来构建我们的情感世界。因为文艺表现情感思想,同时也就滋养情感思想使它发展。它既可以唤醒、引发我们作为人性所必须具备的各种情感,比如爱、同情、感激、怜悯、慈悲、甚至怨、恨、伤、悲等等,并引导人感受之、体验之,又可以使人的情感体验与他人、自然、社会、生活、

人类相联系,加强对自我和他人、对自然和社会的关心和理解,从而使其情感世界日益丰富和完善,充满了立体感。这对于改变目前年轻一代情感贫乏、冷漠、虚伪的状况是极其有益的。 对此我们从微观上试举一例来作说明,比如“爱”的情感。爱的情感是一种应予以高度重视的肯定性的情感。她是社会和谐的基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如果没有爱的维系,我们很难想象人类会是一个什么样子,而且爱还是做人的基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爱的天性往往部分地泯灭,爱的内涵逐渐萎缩,创造爱的能力也变得极其有限。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可是我们似乎对日常生活中的母爱早已习以为常,对这种爱变得麻木,有些孩子不仅不会感受到母爱,而且对母爱求全责备。这是因为我们阅读的文学著作过少的缘故。文学著作中经过艺术的加工,有一种强大的感染力,会使你重新认识母爱。汶川地震中有许多伟大的父母为了挽救子女的性命,毅然决然的付出自己,这种爱何其伟大啊。这些感人事迹转变为文字后的广泛传播,使所有人心灵震颤,增强了对母爱的认识。这些文学著作引导人去感受爱,丰富爱的情感,扩大爱的范围,从爱亲人到、爱家庭、爱祖国,从爱自然到爱美、爱真理,形成对人对事对己的社会态度与人性特征,在个体丰富多样的爱的活动中建构起爱的品质。 其实,我们的内心本来就是一片从来不曾平静过的澎湃的大海,是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的。经常阅读文学著作可以

从《屐痕处处》看郁达夫散文艺术特色

从《屐痕处处》看郁达夫散文艺术特色 【摘要】郁达夫是深受中国文化浸润的读书人,上世纪30年代,郁达夫从他的赏景体验中感悟到人文气息,以热情洋溢的文字描摹着自己足下的山山水水,把他淡远的清愁,寄寓在山水间,熔铸在笔尖,创造出一篇篇脍炙人口的游记散文。《屐痕处处》正是他首本游记散文专集。他深沉的内热,质朴的文笔赋予了自然景物的灵性,形成了自己清新蕴藉,自然坦荡,意味隽永的散文风格,数十年来都散发着令人难以抗拒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屐痕处处》情韵美清灵隽秀 《屐痕处处》是郁达夫散文中的奇葩。这本游记专集绝大部门篇章写于上世纪30年代。篇篇文章通过富有视觉形象的描写,诗意盎然地再现了作者在动乱社会中的苦闷心情。作者用荡气回肠的诗的调子,发出带有强烈个性的音符,用浓郁的清新的情韵描绘了一幅幅感伤、忧郁而秀丽、隽永的情景画面。《屐痕处处》是郁达夫更加成熟时的经典之作,练达紧密,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魅力。 《屐痕处处》中诸篇游记之所以具有这般诱人的艺术魅力,最主要的是在于:他总要把真情渗入到风景中去,从而赋予了自然山水风物以灵性,熔铸出一幅幅孤寂、淡远,又带着水一样清愁的感伤,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个性和艺术追求。郁达夫笔下的自然是富有生命的人格化了的自然,是充满感情的自然,是饱含了诗情画意的自然。细细体味专辑中的每篇作品,就犹如在听他娓娓向你倾诉自己内心的情与愁。《故都的秋》是篇脍炙人口的写景散文,主要抒发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深沉的赞美之情,但字里行间依然流露出作者“悲秋”的思想和情绪。作者在文章开头,即奠定了一个悲凉的基调:“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的清,来的静,来的悲凉。”接下来,文中描写的事物也笼罩在一层悲凉的气氛中。回忆中的芦花,柳影,槐树下满地的落蕊,秋蝉残声,都是悲秋的情调,这也是郁达夫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郁达夫当时离开白色恐怖的上海,远避杭州,却依然生活在压迫下,回到故都睹物思人,他的心情依然是苦闷、悲凉的。这里悲秋,千里追寻的北国秋味,恐怕正是这种悲凉心境的反映。《钓台的春昼》这篇散文以清新朴实的文辞绘山画水,将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挚情怀寄寓于自然风物中,娓娓道来,像是作者在描述自己苦闷的心路历程。《钓台的春昼》写于一九三一年,是作者受国民党当局通缉之后避居富春江故乡时所作。郁达夫没有过多地拘泥于钓台外表形貌的描写,而是集中笔力渲染钓台幽静的氛围和意境:“双桨摇响,到此似乎也不敢放肆了,钩的一声过后,要好半天才来一个幽幽的回响,静,静,静,身边水上,山下岩头,只沉浸着太古的静,死灭的静,山峡里连飞鸟的影子也看不见半只。”真可谓是“于寄情山水间,时露讽世之音。” 而在《感伤的行旅》中,郁达夫更难以掩饰其伤感彷徨的心境。在精心描画途中所见的风光景色,世俗人情中,蕴藉着作者炽热的感情,包含着深沉的伤感。而作者狂歌高叫也难以宣泄的内心情感,便陷入了独自感伤的沉默。“风也无声,日也无声,天地草木都仿佛在一击之下变得死寂了,沉默,沉默,沉默,空处都是沉默。”情到深处已无言,又是怎样的哀婉凄清?不难看出,郁达夫虽在游山看水,处江湖之远,但心存庙堂之忧,其描物摹景中不着痕迹地使自然景物情绪化,具有浓重的主观色彩。“于音韵之外,文字之间暗暗透露一种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情韵美。”于是就形成

看山阁集闲笔 淸 黄图珌

看山阁集闲笔淸黄图珌 看山閣集閒筆 淸·黃圖珌著[1] 本文承蒙福州陳漢資先生及其天勤工作室根據《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七冊(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年12月版)所收黃圖珌《看山閣集閒筆》錄入並初校,謹此致謝! 網友如欲轉載本文,務請保留以上文字,謝謝。 林巧復校,如舸齋三校。如有錄入錯誤或其他問題,竭誠歡迎指教。 看山閣集閒筆提要 《看山閣集閒筆》十六卷,淸黃圖珌著。圖珌字容之,別號蕉窗居士、守眞子,江蘇松江人。生於一七〇〇年(淸康熙三十九年),雍正間官杭州、衢州同知,乾隆中卒。所著有《看山閣集》,及傳奇《雷峯塔》、《棲雲石》、《夢釵緣》、《解金貂》、《梅花箋》、《溫柔鄉》等六種。 《看山閣集閒筆》,共分人品、文學、仕宦、技藝、制作、淸玩、芳香、游戲八部。文學部又分文章、詩賦、詞曲、詩書、法書、圖畫六章。現在本編僅摘取卷三中的《文學部·詞曲》一章。 《文學部·詞曲》一章,又分詞采、詞旨、詞音、詞氣、詞情、詞調、曲調宜高、有情有景、詞宜化俗、贈字、犯調、曲有合情、南北宜別、情不斷等十四條。他對於作詞製曲的主要見解,在他的後識中曾自加說明:“毋失古法,而不為古法所拘;欲求古法,而不期古法自備。” 《看山閣閒筆》,祗有《看山閣集》本。《看山閣集》,祗有一七四五年(乾隆十年)刻本。* *第137頁 看山閣集閒筆淸·黃圖珌著文學部 詞曲 宋尚以詞,元尚以曲,春蘭、秋菊,各茂一時。其有所不同者:曲貴乎口頭言語,化俗為雅;詞難於景外生情,出人意表。字字淸新,筆筆芳韻,方為絕妙好辭,其聲諧、法嚴處,不過取平、仄二聲;較曲而有平、上、去、入,有開、發、收、閉,有陰、陽、淸、濁,有呼、吸、吐、茹,審五音之精微,協六律於調暢,務在窮工辯別,刻意探求,稍有錯誤,致不叶調,如玉茗之《牡丹亭》,調雖靈化,而調甚不工,令歌者低眉蹙目,有礙於喉舌間也。蓋曲之難,實有與詞倍焉。因錄數則,以博知音者一哂云爾。* *第139頁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