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六年级数学(上)合格率(一)

六年级数学(上)合格率(一)

六年级数学(上)合格率(一)
六年级数学(上)合格率(一)

六年级数学(上)合格率(一)

六年级数学:百分数(教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教材 数学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数学教案 / 小学数学 /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百分数(教案)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数学的内容,让学生可以提升判断能力、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直觉判断等能力,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六年级数学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04—10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正确地读写。 2、掌握的特征,明确和分数的区别。 3、培养学生概括归纳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注意孕含应用题的基本思想,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4、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渗透爱国主义、爱社会主义和思想品德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意义的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谈话。 师:同学们,前一阶段在韩国釜山举行了什么?(生:第十四届亚运会) 师:对,中华体育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博,取得了令对手望尘莫及的金牌数(150枚),为国赢得了荣誉。(注:第十四届亚运会结束2002年10月14日。) 师:亚运会结束后,通常要对各国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张图。 第十四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2002年10月 师:像这样的图,同学们见过吗?图中的数叫做,你们见过吗?在哪里见过?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 4、导入: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用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学的意义 1、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上第104页的例题。 思考:(出示)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通常用进行比较的?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4.2合格率练习题及答案

2020年~2021年最新 《合格率》课时练 一、我会填。 1、五年级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1)男生相当于女生的( )% (2)女生相当于全班人数的( )%。 2、生产99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 ) 3、期中考试,有一半学生达标,达标率是( ) 4、六(1)班有50人,昨天出勤的人数有49人,昨天的出勤率是( ) 5、工厂质检部门抽检了100台空调机,有3台不合格,合格率是( ) 6、一次口算,小明算对18题,算错2题,小明这次口算的正确率是( ) 7、有100吨货物,运走了30吨,运走了( )%。 二、对比练习 (1)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一共种了150棵,成活了120棵,成活率是多少? (2)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一共种了150棵,有30棵没成活,成活率是多少? (3)六年级学生参加植树活动。种的树中,成活的120棵,有30棵没成活,成活率是多少? 三、选一选。 1、西山小学五年级全年级有200人,某天4人请假,出勤率是( ) A 、96% B 、94% C 、95% D 、98% 2、五年(2)班男生占了全班人数的9 4,这个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 ) A 、60% B 、75% C 、80% D 、85% 四、解决问题 1. 在一次测验中,小明做对的题数是11道,错了4道,小明在这次测验中正确率是百分之几? 2. 大米加工厂用2000千克的稻谷加工成大米时,共碾出大米1600千克,求大米的出米率。

答案: 一、1. 125;44.4 2. 100% 3.50% 4.98% 5.97% 6.90% 7.30% 二、120÷150=80%(150-30)÷150=80% 120÷(120+30)=80% 三、D C 四、1. 11÷(11+4)≈73.3% 2. 1600÷2000=8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百分数(二)教案

第二单元百分数 单元教学内容:教材第8页到第15页, 单元教学目标: 1.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能熟练的把成数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成数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4. 通过教学使学生知道储蓄的意义;明确本金、利息和利率的含义;掌握计算利 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5.掌握计算利息的方法,会进行简单计算。 单元教学重难点: 1、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3、成数的理解和计算。 4、会解决生活中关于成数的实际问题。 5、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6、税额的计算。 课时安排:大约5课时 折扣………………………………………………………………………1课时 成数………………………………………………………………………1课时 利率………………………………………………………………………1课时 税率…………………………………………………………………… 1课时 整理与复习………………………………………………………………1课时 第一课时折扣

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明确折扣的含义,能熟练地把折扣写成分数、百分数,正确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会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锻炼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感: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难点: 会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合理、灵活地选择方法,解答有关折扣的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引导自学讲授法指导练习 学习方法: 自学法练习法合作交流 教学准备: 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元旦节来了,商场很多商品都在做打折做活动,我们来看看吧! 出示目标,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自学内容:课本8页 自学方法:先独立看书,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自学时间:7分钟 自学要求:完成以下内容。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比》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比》教学设计 化简比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 比” 。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使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 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使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实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实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 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 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 = =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能够约分,比也能够化简。 0.7:0.8 :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 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 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 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

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 教 学 设 计 姓名:栗永莹

单位:上蔡县大路李乡朱里桥小学 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学设计 上蔡县大路李乡朱里桥小学栗永莹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合格率》 【教学目标】 1.理解合格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3.在学习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熟练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工商质监局为了保障市场商品的质量,经常要对部分商品进行抽检,合格率高的产品质量高,合格率低的产品质量低。那么,合格率是什么意思呢?谁来回答? 生1:合格率就是合格产品数占抽检产品数的百分率。 生2:合格率就是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板书:(合格率: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合格率》。 板书课题:合格率 二、探究新知 1、情境设置:某超市要进一批罐头,有两个厂家给出信息。 甲厂:我厂的罐头合格率是86% 乙厂:我厂的罐头合格率是86.7% 师:如果你是这家超市的采购员,你会选择哪家工厂的罐头呢? 根据生的回答追问:为什么选择乙厂? (引导理解“合格率“含义:合格产品数占产品总数的百分之几。) 2、情境发展,进一步认识合格率。

师:超市的采购员决定抽验甲、乙两厂罐头的合格率。 提问:你们觉得要知道哪些数据才能得出合格率呢? 根据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合格箱数,抽查箱数。 师:如果我们能知道这两个数据,你认为应该怎样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呢?生:合格率=合格箱数÷抽查箱数 (出示教材P41情境图) (1)引导列式。 师:甲厂和乙厂的合格率分别应该怎么列式计算呢?谁上来试试? 板书:43÷50 52÷60 (学生计算)= 43/50 ≈0.867 =86/100 = 86.7% = 86% (2)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引导分数和小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师:你是怎么将结果化成百分数的?(学生充分发言) 根据生的回答归纳并板书: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百分数 追问:乙厂的抽验结果,为什么不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呢? 生:难以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先化成小数,再改写成百分数。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合格率教学设计

《合格率》教学设计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掌握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良好习惯,同时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德教育。 教学重难点: 1、理解百分率的含义,运用百分率知识解决问题。 2、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以趣引学 1、同学们,昨天我们在数学王国中又认识了一位新朋友——百分数,你们想不想进一步的了解它呢? 2、出示课件 学校食堂要采购罐头,现在超市里有甲乙两种罐头,甲牌抽查50箱,43箱合格。乙牌抽查60箱,50箱合格。你会选择哪一种罐头呢? 二、通过实际问题,学习新课 出示主题图。 1、学:(1)读题,明确“合格率”。

(2)学生独立探究。 (3)小组内互相交流。 2、议:(1)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在全班交流。 (2)老师适时板书: 合格率: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甲牌的合格率:乙牌的合格率:43÷5050÷60 =≈0.833 == 83.3% = 86% 3、小结: (1)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2)分数化成百分数: a、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百分数的形式。 b、通常先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数。 4、即时练习: (1)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 0.25= 0.03= 0.9= 1.2= 3.25= 1= (2)把下面的分数化成百分数。 3 10= 3 5 = 6 7 ≈ 4 9 ≈

2014年版六年级数学第六单元 百分数教案

第六单元 百分数 单元目标: 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了解它在实际中的应用,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能够进行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3、理解折扣、纳税、利息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这方面的简单计算。 4、在理解、分析数量关系的基础上,使学生能正确地解答有关百分数的问题。 单元重点:百分数的意义,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单元难点:比较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概念,知道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会正确读、写百分数,会解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 2、在理解百分数的意义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搜集学习材料并进行一系列的讨论和研究,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百分数和分数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1)7米是10米的几分之几? (2)51千克是100千克的几分之几? 2.说出下面各个分数的意义,并指出哪个分数表示具体数量,哪个分数表示倍比关系。 (1)一张桌子的高度是 100 81 米。

(2)一张桌子的高度是长度的100 81 。 (引导学生说出: 10081米表示0.81米,是一具体的数量;100 81 表示把长度平均分成100份,桌子高度占81份,表示倍比的关系。) 二、新授 1、教师举几个百分数的例子:这次半期考,全班同学的及格率为100%,优秀率超过了50%;体检的结果显示,我校的近视人数占全校总人数的64%……像100%、50%、64%这样的数叫做“百分数”。 2、同学们能举出几个百分数的例子吗?说说在生活中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到百分数? 3、举例说说百分数表示什么,并归纳出百分数的意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4、讨论百分数和分数的联系及区别:分数既可以表示一个数,又可以表示两个数的关系。而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它的后面不能写单位名称。 5、教学百分数的写法:通常不写成分数形式,而是在原来分子后面加上百分号“%”来表示。如: 百分之九十 写作:90%; 百分之六十四 写作:64%; 百分之一百零八点五 写作:108.5%。 (写百分号时,两个圆圈要写得小一些,以免和数字混淆) 6、教学百分数的读法:百分数的读法和分数的读法大体相同,也是先读分母,后读分子。 三、练习 1、完成P78“做一做”第二题:读出下面的分数。 2、完成P78“做一做”第一题:直接在书上的横线上写出对应的百分数。 3、P79练习十九第4题:读出或写出报栏中的百分数。 4、“做一做”第四题: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分数和百分数在意义上有何不同。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九第1~3题。 板书设计: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可以叫做百分率或百分 比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

比和比例总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比和比例的意义、性质,能正确地进行解比例、化简比和求比值,明确化简比和求比值、比和比例这些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进一步理解、掌握正比例与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明确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并能利用表格、关系式或图像进行判断。 3、通过整理知识框架,提高归纳、概括知识的能力,加强对该部分知识有个系统性的认识。 4.在复习活动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渗透事物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和比例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能正确感知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难点:能理清知识间的联系,主动建构、完善知识网络,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追问:那么男生提问:我们班有多少男生呢?女生呢? 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多少?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呢? 提问:谁能在说出一个比和这个比组成比例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比和比例”。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关于比和比例,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呢?学生自由发言。 2.刚才同学们讲了很多有关比和比例的知识,但是如果我们把这些的知识像刚才这样你一句我一句的讲会有什么感觉?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对这些知识进行有序的整理,对这些知识有更完整的认识。那么,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这部分知识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整理。 3.小组汇报。 4.引导学生练习。 (1)求比值0.36:0.48 40:28 (2)化简比120:72 360千克:0.45吨 (3)解比例 (4)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成什么比例 a.收入一定,支出和结余。 圆柱的侧面积一定,它的底面周长和高。b. c.如果y=8x,x和y。 d.出米率一定,稻谷的质量和大米的质量。 (5)用比例解决问题 a王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4分钟加工60个。照这样计算,8分钟加工多少个? b王师傅加工一批机器零件,每小时加工60个,8小时完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小学六年级数学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1.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感受为什么需要产生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学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理解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体验百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培养良好的数感。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百分数意义的理解及百分数数感的培养;理解百分数与分数的联系与区别。 【教学过程】 一、板书揭示课题 师:课前让同学们找生活中的百分数,找着了吗? 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百分数。(板书:百分数的认识) 二、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百分数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陆老师 16

13 ①出示:在一次投篮大赛中, 师:根据现有的数据你能看出陆老师和姚明谁投篮更准吗?为什么?(不知道投篮次数) ②电脑继续呈现: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陆老师 16 25 姚明 13 20 师:现在可以比较了吗? ③邀请学生一起参加比赛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16 25 姚明 13 20 师:必须知道这位同学的什么条件况?(投中次数和投篮次数)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陆老师 16 25 姚明 13 20 补充数据,出示表格: 师:观察这张表,我们三人投中次数各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

师;能一眼看出我们三谁的投篮水平最高,谁的投篮水平最低吗?你打算怎么办?(通分) 项目 姓名 投中次数 投篮次数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几分之几(投中的比率) 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陆老师 16 25 姚明 13 20 10 师:三个分母为100的分数表示什么。 屏幕显示:陆老师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4/100 。 姚明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65/100。 投中次数占投篮次数的()/100。 师:把分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由什么好处?(便于比较)师:因为便于比较,日常生活中产生了百分数。我们可以把这些分母是100的分数都写成百分数。(显示百分数的形式)

六年级数学教案化简比

六年级数学教案——化简比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说明 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

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0.70.8= =78=4 =7:8= =8:5

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0.12:0.4:1: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1题:连一连 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 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 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3题: (1)(2)题自己独立完成; (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 师: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 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 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独立完成课本P53第4题和第5题。

北师大版数学六年级上册《合格率》教案

合格率。(教材第41~43页)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生活中常用的百分率的过程。经历自主尝试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过程及总结转化的方法。 2.理解合格率、成活率等各种百分率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会把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 3.感受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内在联系,获得自主学习的成功体验。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重点:结合具体事例,经历求生活中常用的百分率的过程。经历自主尝试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过程及总结转化的方法。 难点:理解合格率、成活率等各种百分率的含义,能解决简单的求百分率的实际问题。会把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 课件。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们知道哪些百分率呢? 学生可能会说: ?在我们考试结束后,经常说计算优秀率、及格率。 ?在工厂里经常提到的产品合格率。 ?在种子发芽试验中,我们要看种子的发芽率。 …… 师:是啊,在我们的生活中百分率的应用很广泛。你了解这些百分率的含义吗?知道怎样计算这些百分率吗?那就跟老师一起来研究这些百分率吧!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首先使学生知道日常生活中的百分率应用很广泛,激发学生产生探究百分率的欲望。】 1.合格率。 师:先看看图中的两个工人在谈论什么,你想知道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情境图)生1:他们在谈论甲、乙两种品牌产品的合格率哪个高哪个低。

生2:我想知道什么是合格率。 生3:我想知道怎么计算合格率。 生4:我想知道这两种产品到底哪种的合格率高。 …… 师:同学们都开动了脑筋,想到了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先来说说什么是合格率。 生:合格率也是一种百分数。合格箱数是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就是合格率。 师:知道了“合格箱数是抽查箱数的百分之几就是合格率”,你能分别计算出两种产品的合格率吗?试试看。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先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甲品牌的合格率的。 2.小数、分数转化成百分数。 师:你能把下面的小数化成百分数吗?试一试。(课件出示:教材第41页题0.24、1.76、0.05)学生尝试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你是怎样把小数化成百分数的?结果是什么? 生: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先把小数化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化成百分数。结果0.24=24%、1.76=176%、0.05=5%。 师:仔细观察这些小数和对应的百分数,你发现了什么? 生:小数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了两位,添上了百分号就变成了百分数。 师:你们同意吗?再举几个例子试一试,验证一下,可以与同学讨论交流。 学生自己举例子验证,跟同学交流想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那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呢?自己算一算,想一想,再跟同学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41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 【教材简析】 百分数在日常生活中运用非常广泛,它源于分数,又有别于一般分数。在教学百分数意义时,要从实例出发,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生活中去学习百分数。通过比较得出百分数的概念,即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要特别注意的是百分数只表示两个数相比的一种联系,不表示一个数值。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表示一个具体的量。这就是百分数与分数之间的区别,所以百分数也叫做百分比或百分率。教学中,要注意孕含百分数应用题的基本思想,可通过让学生分析一些百分数表示谁与谁比,为进一步学习打好基础。并抓住一些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看新闻了吗?谁能给大家发布一条体育新闻。(生:第十二届亚运会于昨天在日本广岛结束,中国队共获得137枚金牌,名列第一。)对,中国的体育健儿在赛场上顽强拼博,为国赢得了荣誉。(注:上课当天为第十二届亚运会结束的第二天,1994年10月17日。) 亚运会结束后,通常要对各国获得金牌的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有的制成统计表,有的绘成统计图,请同学们看这样一张图。 第十二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 1994年10月 像这样的图,同学们见过吗?(见过)图中的数叫做百分数,你们见过百分数吗?(见过)在哪里见过?(生:在报纸上看见过;在包装盒上看见过;在爸爸单位的办公室里看见过;在像老师给我们看的这样图上见过) 揭示: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 2、导入:为什么经常要用到百分数,用百分数有什么好处?什么叫做百分数呢?今天我们学习百分数。(板书课题) [针对学生对体育比赛很感兴趣的特点,课上先让学生发布一条体育新闻,立即吸引了学生。再出示第十二届亚运会金牌分布情况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图中的百分数,引导说出在哪里看过百分数,并提出共同探求什么叫做百分数,学生非常乐意,并且兴趣盎然。联系生活实际,巧妙地导入新课。] 二、引导探索,揭示特征 (一)教学百分数的意义 1、引导学生自学教科书上第128页的例题。 思考: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通常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 (2)用百分数比较有什么好处? (3)什么叫百分数? 让学生自学课本后,同座同学议论思考题。 [唤起学生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索百分数的意义。]2、集体讨论,揭示意义。 (1)例题中为了比较什么,是用百分数进行比较的?(三好学生所占比率的大小)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基本性质”公开课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⑴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⑵过程与方法: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领悟并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并会化简比。 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推倒化简比的方法,正确化简比。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⒈根据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把下表填写完整。 追问:比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比和除法呢? ⒉你会填吗? 4÷0.25=( )÷( ) 思考:你怎么想的?(投影出示思考过程) 这样填写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出示商不变性质) ⒊你化简吗? ()() = 1015

学生回答后投影出示: 思考:2 3是不是最简分数?“5”与分子与分母有什么关系?这样做的依据 是什么?(投影出示分数的基本性质) 二、类比导入,猜想验证。 2.投影出示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 要求:这个猜想对不对呢?能不能验证一下。 3.验证比的基本性质。 ⑴教师指导举例验证,师生共同完成并板书。 小结:通过这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⑵学生举例验证,全班交流时,让学生到投影仪上说说自己的验证与想法。 小结:通过验证,有没有不符合这样规律的例子?这样说明了什么? ⑶直观演示,验证想法。 ()()2 35105151015=÷÷=()()3 123612363 618618123626:2186:18=÷==÷==??=:::乘法:()()3 393936186183 926:2186:18=÷==÷==÷÷=:::除法:

六年级上册数学《合格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数学 《合格率》教学设计

六年级《合格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时《合格率》【教学目标】 1.理解合格率,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3.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探究意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并归纳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师:百分数表示什么意义? 百分数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也叫百分率或百分比。百分数通常不写成分数的形式,而采用符号“%”来表示。 师:(课件出示)今天全校学生的出勤率为95%。

问:请解释出勤率的意思? 引导回答:表示部分量是总量的百分之几。 二、创设情境,计算合格率 1、情境发展,认识合格率。 师:同学们,某市的质检部门对两种品牌的罐头进行抽样检查,检查结果如下表,请你比较一下哪种罐头的合格率高。 提问: (1)你们知道什么是合格率吗? (2)要知道哪些数据才能得出合格率? 根据生的回答适时板书:合格箱数,抽查箱数。 师:如果我们能知道这两个数据,你想怎么计算产品的合格率呢? 生:合格箱数÷抽查箱数 2、计算合格率。 (出示教材P41情境图) (1)引导列式。 师:根据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甲厂和乙厂的合格率分别应该怎么列式计算? 板书:43÷50= 52÷60= (2)生独立计算,师巡视指导。 (3)汇报交流。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百分数(一) 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百分数(一)教案1.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说出生活中常见的百分数的正确含义。 2.会正确地读、写百分数,知道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 3.探索百分数、分数和小数之间的关系,并进行互化,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会解决简单的“发芽率”“成活率”及“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通过情景图,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教材通过几幅图说明学生在学习百分数之前,就已经与生活中的百分数有了不少接触,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百分数的认识。可以分两个层次教学:第一个层次,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百分数及自己举出的生活中的百分数分别表示什么;第二个层次,引导学生概括百分数的含义。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 在学生理解了百分数的含义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现实情境中,自主探索百分数与分数、小数的互化方法。教材先教学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再教学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为学习百分数应用题做好准备。 3.用百分数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百分率问题,要理解什么是百分率,弄清楚谁是谁的百分之几,应该用谁除以谁,而不是靠死套公式来解决问题。“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两步解答的百分数应用题。这两类题与相应的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一样,要弄清谁与谁比,谁是单位“1”。在分析几种不同的做法时,还要鼓励学生通过画线段图来分析和理解。

1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1课时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1课时3用百分数解决问题……………………………………………………………………..3课时整理和复习………………………………………………………………………………….1课时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教材第82、第83页的内容及第86页练习十八的第1~3题。 1.使学生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读、写百分数。 2.通过对百分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的能力。 3.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体会到保护视力的重要性。 重点: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难点:区分百分数和分数的不同。 实物投影及投影片。 1.说出下面分数的意义。 说一说以上两个分数哪个表示具体数量,哪个表示倍数关系。 2.老师:在生产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合格率》教案 教学内容:本41~43页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百分数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理解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将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 情感与态度:发展学生的迁移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探究归纳小数、分数化成百分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分析、解答的方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 教法学法:讨论法,练习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创设情境: 展示:练读一读,写一写。 百分之四十百分之三点五百分之五百 4%、17%、126% 2上节我们初步学习了百分数,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

读法和写法,大家根据昨天学习的知识,读出或写出上面的百分数。 3板书练习: 比较大小: 66%、068、2/3 4上面三个分别是百分数、小数和分数,谁能告诉我这三个数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设计意图:鼓励学生在独立的思考的基础上合作学习,学会思考。 小组内快速讨论,说出讨论结果,并说出比较的方法。 6导入:接下来我们将学习一种方法来比较它们。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出示主题图。 学:(1)读题,明确“合格率”。 (2)学生独立探究。 (3)小组内互相交流。 2议:(1)小组内的学习成果在全班交流。 (2)老师适时板书: 合格率:合格的箱数占检查的总箱数的百分之几。 甲牌的合格率:乙牌的合格率: 43÷0 0÷60

=43/0 ≈0833 =86/100 =833% =86% 答:甲牌罐头的合格率高。 设计意图:给出的两组数据很有代表性,一组通过吧分母化成100的分数,再改写成百分数,另一组必须要化成小数才能改写成百分数。 三、汇报展示,教师梳理: 、练习 (1)小数、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的? 038=()% 2=()% (2)自主探索。 (3)小组交流,汇报交流结果。 2、小结: (1)小数化成百分数: 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2)分数化成百分数: a通常先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再化成百分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教案——《百分数》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正确读写百分数。 2.指导学生在理解百分数也是表示两个量间的倍数关系的同时,认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及发展变化规律,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百分数的意义及读、写 教学难点:分数与百分数的意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教具准备课前查阅百分数的资料 小黑板或投影 教学过程 活动(一)复习准备 1.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会经常看到或听到这样一些数:(出示投影或小黑板)(1)在12届亚运会中 各国金牌情况如下:中国占40.3%,韩国占18.5%,日本占17.4%,其它国家占 23.8%。 (2)五(三)班学生在期末考试中,85%的人获优秀成绩,15%的人成绩达标。 2、谁知道这些数是什么数?你对百分数已经有了哪些了解?你还想了解什么?

师:在生产、工作和生活中,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比较时,经常要用到百分数。这节课就来研究。 活动(二)探究新课 1某小学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17人,五年级的200名学生中有三好学生30人。六年级三 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五年级三好生占全年级的几分之几?17/100、3/20分别表示两个量之间的什么关系?(倍数关系) 提问:根据所得的数,你能一眼看出哪个年级三好生人数的比例高吗?你能直接比较它们的大小吗?为什么?(分子不同,分母也不同,不容易看出。) 讨论:怎样做才容易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呢?(通分,化成分母相同的分数。)根据什么?(分数的基本性质。) 小结:像这样分母不同的分数进行比较时,一般要进行通分,使分母相同。尤其是在日常生活、生产、科研中,通常把分母化成是100的分数,这样便于比较。下面我们把这两个数变成分母是100的分数。 思考:17/100和15/100都表示什么?(表示三好学生和总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 2.练习。(出示投影或小) 一个工厂从一批产品中抽出500件,经过检验,有

六年级数学上册 化简比 2教案 北师大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化简比 2教案北师大版 1、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能力目标: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1)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好习惯。(2)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每个事物。教学过程: 一、实验操作。制蜂蜜水,看哪一杯更甜?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一个同学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另一个同学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40:36010:90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40:360===1:910:90===1:9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二、化简比。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0、7:0、8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

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0、7:0、8 : =0、 70、8 ==78 =4=7:8 = =8:5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 0、12:0、4 :1: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三、课堂练习。 1、课本第52页第1题:连一连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2、课本第52页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3、课本第52页第3题: (1)(2)题自己独立完成;(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的。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五、课堂作业。独立完成课本第53页第4题和第5题。

六年级数学化简比教案

化简比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 【教学目标】 1) 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说 明 一. 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 36040=91 =1:9 10:90=9010=9 1 =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5 2: 4 1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5 2 : 4 1 =0.7÷0.8 = 52÷ 4 1 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动手调制蜂蜜水。通过“调制蜂蜜水”的活动,让学生在解决“哪一杯更甜”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进一步感受比、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学会化简比的方法。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 这是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还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目的是让学生在不同题目中巩固化简比的方法。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案六年级数学上册《百分数的认识》教案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百分数是在学生学习了整数、小数特别是分数的概念和 应用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 广泛的应用,也是小学数学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而 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又是这部分内容的基础,学生只 有理解了百分数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所以学好本节知识是本单元的关键。教材联系学生 的生活实际,在感知和理解百分数意义的过程中,知道 百分数的重要性和应用的广泛性。在总结百分数与分数 的联系和区别的过程中,渗透事物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 别的观点。 由于百分数应用的广泛性,学生对百分数的认识并不是 一无所知。但对百分数的意义还是模糊不清的,有的学 生认为百分数就是分母是100的分数。因此,课前让学 生收集生活中的百分数,在课内进行交流,以激发学生 学习的兴趣。从生活实际引入,引导学生体验百分数的 产生的过程,通过讨论、探索、概括形成百分数的概念。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培养 学生分析、比较、抽象等思维方法和能力。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数,理解百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百分数;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 义上的不同点。 (二)、过程与方法:收集、整理有关百分数的信息,通过讨论交流,体验百分数的意义及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概括等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精神,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充分体验、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百分数和分数在意义上的联系和区别;在具 体的情境中理解百分数的含义。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前让学生收集的生活中的百分数。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课前,老师让每位同学到生活中找百分数,找到的请拿出来。谁来说说你找到的百分数? 2.出示课件上含有百分数的图片。 问:你知道这些数叫什么数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