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
- 格式:doc
- 大小:73.50 KB
- 文档页数:8
第一章船体线型及结构概述船体结构型式依据船舶的类型而定,与所用材料和连接方式有关,也与船体形状、尺度及受力情况有很大关系。
第一节船体线型与尺度一、船体线型为了使船舶航行时所受到的阻力最小,船体的表面都做成流线形的光滑曲面,船体两端尖瘦中间肥大,如图1-1所示。
图1-1 船体形状(船图P13图1-2-1)不同船舶的船体的形状也不完全相同。
船体形状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1.船体侧面形状船体侧面形状包括甲板边线、龙骨线及首、尾外形轮廓线形状。
(1)甲板边线和龙骨线甲板边线有首尾升高的舷弧形曲线、折线和水平直线形状等。
舷弧可以减少首尾上浪,也可增加首尾的储备浮力。
有些内河船舶为简化结构和便于施工,也用水平的甲板线。
龙骨线有水平直线、倾斜直线、曲线或断折曲线几种形式。
水平直线式使用最广,便于制造和进坞修理。
倾斜直线式一般均为尾倾。
这往往是因为首吃水受到限制,或是为了放置较大直径的螺旋桨,如登陆艇、拖船、渔船、快艇等。
机帆船及滑行快艇等特殊船型的龙骨线则为曲线或断折曲线式,图1-2所示为几种形式的甲板线和龙骨线形状。
图1-2 甲板线和龙骨线形状(船图P13图1-2-2)(2)船首形状如图1-3所示,常见的船首形状有:直立型首,首柱呈与基线相垂直或接近垂直的直线,首部甲板面积不大。
这种首现在主要用于驳船和特种船舶上,见图1-3a)。
前倾型首,首柱呈直线前倾或微带曲线前倾,首部不易上浪,甲板面积大,在发生碰撞时船体水线以下的部分不易受损,外观上比较简洁,有快速感。
军船上多采用直线前倾型,民船上常用微带曲线前倾型,见图1-3b)。
飞剪型首,首柱在设计水线以上呈凹形曲线,首部不易上浪,且较大的甲板悬伸部可以扩大甲板面积,有利于布置锚机和系船设备。
飞剪型首常用在远洋航行的大型客船和一些货船上,见图1-3c)。
破冰型首,设计水线以下的首柱呈倾斜状,与基线约成30°夹角,以便冲上冰层。
该型式的首用于破冰船上,见图1-3d)。
课题:船体线型与尺度【授课类型】【授课时间】【授课班级】【教学内容及其分析】学习船体线型需要一定的空间想象力,在三视图的基础上,观察船体这个有复杂曲面的结构,从而对于船体的外型形成一定的认识。
对于船体尺度,在高一船舶概论中已经学习过,故只需做适当的复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熟记船体侧面、设计水线面、中部横断面的形状2.对于船体的外形能够熟练掌握3.熟记船体主尺度【过程与方法】1.能够区分各种不同的艏艉形状2.对于船体主要舱室的分布能够熟练掌握3.能够写出船体的主尺度并在图中表示出来【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2.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加深对于船舶专业的兴趣【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船体侧面、设计水线面、中部横断面的形状2.船体主要舱室的分布【教学难点】1.船体设计水线面、中部横断面的形状2.主尺度比和船型系数【教学方法】电教法,设问讲授法,图示教学法【教学资源准备】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船体结构与识图》;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多媒体课件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时间分配导入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1.展示PPT,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然后提问:三视图是哪三个识图?2.展示PPT,从三个方向观察船舶的外形,让学生描述他们所看到的图形1.观看PPT回答问题:主视图、侧视图、俯视图2.描述所看到的图形并上黑板画出触类旁通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授新授任务一船体线型任务二船舶外形1.展示PPT船体侧面形状,提问:船体侧面形状轮廓线由哪些组成?2.结合PPT介绍甲板边线和龙骨线的特点3.PPT展示船首、船尾的形状4.PPT展示设计水线面、中部横断面形状1.展示船舶外形图片,提问:在图中观察到哪些部分?1.分小组讨论并回答:甲板线、龙骨线3.观察PPT结合课本掌握船首船尾各种不同名称4.观察两个面的形状1.学生回答:艏艉部分形状,上层建筑形式,机舱位置的安排及烟囱、桅杆等上部舾装件的形状和布置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小组讨论发表观点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形成结论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时间分配新授2.展示上层建筑的不同形式3.PPT展示机舱位置的图片,提问:在图中能否看出上层建筑和机舱位置之间的关系2.观察PPT3.思考并回答结构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与时间分配新授任务三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1.船体主尺度有7个,组织学生上黑板在图中标出主尺度。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船舶的大小:船长型宽型深吃水图2-2-1 船体主尺度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
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 ):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 ,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 ,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
2. 型宽(B )-—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是不同的,因此在舯剖面处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的厚度.二、尺 度 比1. 长宽比(L/B )——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1-3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船舶主尺度表示船体大小的几何参数;船型系数表示船体外形的几何参数;尺度比表示船体肥瘦程度的几何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船舶设计、建筑、使用、分析性能特别有用。
主尺度船舶的大小可由船长、型宽、型深和吃水等主要尺度来衡量。
1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总长: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终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垂线间长: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尾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无舵柱则取在舵杆的中心线上。
水线长: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任一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就是指设计水线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一般采纳垂线间长L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水线长L WL;在进船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留意他的总长L OA。
2型宽(B):指船体两侧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型深(D):在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4吃水(T):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在有设计纵倾的状况下,则有首吃水、尾吃水及平均吃水,当不指明时指平均吃水,即丁=2(7;+7八)5干舷(F):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F=D-T÷t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表示船体水下部分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包括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菱形系数等,这些系数对分析船型和船舶性能等有很大的用处。
1水线面系数C WP: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AvL×B2中横剖面系数C M;表示水线面一下的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r _ AvM^ β×T3方形系数C B: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一VL× B×T其次课,船舶主尺度假如你翻开誉为造船法典的技术规格书,你总会发觉在索引的主要部分1是总体。
通常说来,尽管在不同的规格书中有少量的不同,但是总体的内容总会包括概述、材料、尺度和吨位,稳性,船级,吃水,监造,试验与试航,交货等等。
船舶型线图1、定义:表示船体几何形状的图形。
船舶的型线图均采用不包括船壳板和甲板板厚度的船体表面来表示其形状。
2、基准面:中线面中站面基平面横剖线图3、船舶型线图纵剖线图半宽水线图四、船舶尺度根据不同的用途和计量方法分为:船型尺度、最大尺度、登记尺度根据《钢质海船入级与建造规范》规定的定义量取。
1、船型尺度(理论尺度/计算尺度)用途:计算船舶干舷、稳性、吃水差、强度等的依据。
型长L BP或L PP(两柱间长/垂线间长/船长)沿设计水线,由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水平间距,无舵柱的量至舵杆中心线。
型宽B(船宽):在船舶最宽处,由一舷的肋骨外缘至另一舷外缘之间的水平间距。
型深D在船长中点处,沿船舷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层连续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型吃水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2、最大尺度(全部尺度/周界尺度)用途:船舶操纵的重要依据。
它决定船舶能否停靠一定长度的码头,通过或进入一定长度和宽度的船闸及船坞,还决定船舶在狭窄航道和港内的安全移动和避让,以及能否在桥下和高空电缆下顺利通过。
总长L OA:船首最前端量至船尾最后端的水平距离。
最大宽度B max包括船舶外板和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在内的垂直于纵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最大吃水d max :船中处,自龙骨下缘到夏季满载水线的垂直距离。
平板龙骨厚度实际+=dd水线上最大高度H max (连桅高度) :船舶空载吃水到船舶最高点的垂直距离。
3、登记尺度用途:国家丈量船舶总吨位、净吨位的尺度。
登记长度L R沿船舶最小型深85%处水线,从首柱前缘量至舵柱后缘的水平距离。
登记宽度B R在船舶最大宽度处,两舷外板表面之间的水平距离。
登记深度D R登记长度中点处,从龙骨上缘量至最高一层连续甲板的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
五、船舶主要参数1、主尺度比● 长宽比L/B :L/B↑,速航性↑● 宽吃水比B/d :B/d↑,初稳性↑,摇荡性↑,操纵性和速航性↓● 深吃水比D/d :D/d↑,抗沉性↑,纵向强度↑● 宽深比B/D :B/D↑,稳性↑,纵向强度↓● 长深比L/D :L/D↑,纵向强度↑2、船体系数中横剖面系数C m 面积系数水线面系数C w船体系数方形系数C b体积系数 棱形系数C p垂向棱形系数C vp● 中横剖面系数C m● 水线面系数C w● 方形系数C bd B A C m m ⨯=B L A C w w ⨯=dB L VC b ⨯⨯=● 棱形系数C p● 垂向棱形系数C vpm p A L V C ⨯=w vp A d V C ⨯=。
1-3船舶主尺度、船型系数和尺度比船舶主尺度表示船体大小的几何参数;船型系数表示船体形状的几何参数;尺度比表示船体肥瘦程度的几何参数。
这些参数对于船舶设计、建造、使用、分析性能十分有用。
主尺度船舶的大小可由船长、型宽、型深和吃水等主要尺度来衡量。
1船长(L ):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水平距离; 垂线间长:首垂线与尾垂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首垂线:通过设计水线与首柱前缘的交点所作的垂线;尾垂线:一般在舵柱的后缘,无舵柱则取在舵杆的中心线上。
水线长:平行于设计水线面的任一水线面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就是指设计水线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一般采用垂线间长Lpp ;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水线长L WL ;在进船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他的总长L OA 。
2型宽(B ):指船体两侧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型深(D ):在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至上甲板边线的垂直距离。
4吃水(T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距离。
在有设计纵倾的情况下,则有首吃水、尾吃水及平均吃水,当不指明时指平均吃水,即)(21A F T T T +=5干舷(F ):自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F=D-T+t船型系数船型系数是表示船体水下部分面积或体积肥瘦程度的无因次系数,它包括水线面系数、中横剖面系数、方形系数、菱形系数等,这些系数对分析船型和船舶性能等有很大的用处。
1水线面系数C WP :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B L AC W WP ⨯=2中横剖面系数C M ;表示水线面一下的中横剖面的肥瘦程度。
TM ⨯=B A C W 3方形系数C B :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T B ⨯⨯∇=B L C第二课,船舶主尺度如果你翻开誉为造船法典的技术规格书,你总会发现在索引的主要部分1是总体。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船舶的大小:船长型宽型深吃水图2-2-1 船体主尺度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2. 型宽(B)——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
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
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
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是不同的,因此在舯剖面处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的厚度。
二、尺 度 比1. 长宽比(L/B )——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船体主尺度、尺度比和船型系数一、船体主尺度
船舶的大小:
船长
型宽
型深
吃水
图2-2-1 船体主尺度
1. 船长(L)——通常选用的船长有三种,即总长、垂线间长和设计水线长。
总长(L OA):自船首最前端至船尾最后端平行于设计水线的最大距离。
垂线间长(L PP):首垂线(F.P)与尾垂线(A.P)之间的水平距离。
一般情况下,如无特别说明,习惯上所说的船长常指垂线间长。
水线长(L WL):平行于设计水线的任一水线与船体型表面首尾端交点间的水平距离。
所谓设计水线长,即设计水线在首柱前缘和尾柱后缘之间的水平距离。
军舰一般均以设计水线长为垂线间长。
在船舶静水力性能计算中,通常采用垂线间长L PP,在分析阻力性能时常用设计水线长L WL,而在船进坞、靠码头或通过船闸时应注意它的总长L OA。
2. 型宽(B)——指船舶型表面(不包括船体外板厚度)之间垂直于中线面方向度量的最大距离,一般指船长中点处的宽度。
对于设计水线或满载
水线处分别称为设计水线宽或满载水线宽。
最大宽度是指包括外板和伸出两舷的永久性固定突出物(如护舷材等)在内的垂直于中线面的最大水平距离。
3. 型深(D )——在船舶型表面的甲板边线最低点处,自龙骨板上表面(即龙骨基线)至上甲板边板的下表面的垂直高度。
通常,甲板边线的最低点在舯剖面处。
4. 吃水(d )——龙骨基线至设计水线的垂直高度。
在有设计纵倾时,首尾吃水不同,则取其平均值,即)(2
1A F M d d d += 式中:M d ——平均吃水,也就是舯剖面处吃水;
F d ——首吃水,沿首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距离;
A d ——尾吃水,沿尾垂线自设计水线至龙骨线的延长之间的距离。
5. 干舷(F )——自设计水线至上甲板边板上表面的垂直距离。
一般船舶在首、中和尾处的干舷
是不同的,因此在舯剖面处干舷F 等于型深D 与吃水d 之差再加上甲板的厚度。
二、尺 度 比
1. 长宽比(L/B )——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该比值越大,船越细长,在水中航行时所受的阻力越小,特别是高速航行时。
2. 宽度吃水比(B/d )——与船的稳性、快速性和航向稳定性有关、
3. 型深吃水比(D/d )——与船的稳性、抗沉性、船体坚固性以及船体内部的容积密切相关。
4. 船长吃水比(L/d )——与船的回转性有关,比值越小,船越短小,回转越灵活。
5. 船长型深比(L/D )——与船体总强度有关,长深比小,船短而高,强度好。
三、船 型 系 数
1. 水线面系数(C WP 、α)——与基平面相平行的任一水线面面积A 与垂线间长L 、型宽B 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即LB A C W WP / ,C WP 的大小表示了水线面的肥瘦程度。
2. 舯剖面系数(C M 、β)——舯剖面在水线以下的面积AM 与型宽B 、相应吃水d 所构成的长方形面积之比,即 Bd A C M M /=,M C 的大小表示了水线以下的舯剖面的肥瘦程度。
图2-2-2 水线面系数和舯剖面系数
3. 方形系数(C B 、δ)——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船长L 、型宽B 以及相应水线吃水d 所构成的长方形体积之比,即 LBd C B /∇=,B C 的大小表示船体水下体积的肥瘦程度。
图2-2-3 方形系数
4. 棱形系数(C P 、φ)——又称纵向棱形系数。
船体水线以下的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水线下舯剖面浸水面积AM 和船长L 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即L A C M P ∇=,或M B M B P C C BdL C LBd C C ==,P C 大小表示了排水体积沿船长方向的分布情况。
P C 大,表示▽沿船长方向分布较均匀;P C 小则表示▽主要分布于船中,两端较尖瘦。
图2-2-4 棱形系数
5. 垂向棱形系数(C VP 、φV )——船体水线以下型排水体积▽与由相应水线的水线面面积AW 和吃水d 所构成的棱柱体体积之比,即d A C W VP
∇=,或WP B WP B VP
C C LBd C LBd C C ==,C VP 的大小表示了排
水体积沿吃水方向分布情况。
C VP大,表示▽沿吃水分布较均匀;C VP小,则表示▽主要分布于靠船的水线。
图2-2-5 垂向棱形系数
上述各系数的定义,如无特别指明,都是指设计水线而言。
在计算不同水线处的各系数时,其船长、船宽常用垂线间长(或设计水线长)和设计水线宽。
例题:如图2-2-6所示,其中a船的水下形状为一三棱柱体,b船水下形状为一首尾尖瘦的棱体,两船的长L、宽B及吃水d均同,排水体积▽亦相等。
根据定义可得:
a船:C WP=1.0, C M=0.5, C B=0.5, C P=1.0及C VP=0.5;
b船:C WP=0.5, C M=1.0, C B=0.5, C P=0.5及C VP=1.0。
图2-2-6 船型系数的物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