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健康教育教案.doc
- 格式:doc
- 大小:21.52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1 调控自己的情绪教学目标: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
教学内容: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发展中的特殊现象。
2、通过自我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 :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1、明确什么是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别人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这些都是我们对客观事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
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
(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
(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
(3)情绪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产生共鸣,能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们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
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
(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
(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
(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
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
(1)情绪人格性的特征;(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
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情绪分析三、训练: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在青少年时期,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其学习和生活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了帮助七年级的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将围绕“构建阳光心态,迈向快乐成长”这一主题展开。
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教授学生基本的情绪调节和压力管理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增强学生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部分:心理健康基础知识介绍- 定义心理健康,解释其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 分析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常见因素。
第二部分:情绪认识与管理- 识别不同的情绪及其表现。
- 学习有效的情绪调节方法,如深呼吸、积极思考等。
第三部分:压力与应对策略- 讨论学生可能面临的压力源,如学业、人际关系等。
- 分享时间管理和放松技巧,帮助学生减轻压力。
第四部分:建立积极人生观- 探讨如何设定合理的期望和目标。
- 引导学生认识到失败是成功之母,鼓励他们从挫折中学习和成长。
教学方法:- 采用互动讲授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 通过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心理健康知识。
- 安排自我反思和同伴反馈环节,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
教学评估:- 通过课堂表现和参与度来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 布置相关的小作业,如情绪日记,以便于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实践所学技巧。
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学生不仅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还能学会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
这些知识和技能将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青春期的挑战,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们期待看到每个学生都能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引导下,成长为更加自信、乐观和坚韧的个体。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北师大版七年级全一册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保健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节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学会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
2.难点:如何将心理健康知识融入实际生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实际案例、故事、活动等导入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意义。
2.讲授新课:通过讲解、示范、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节方法。
3.巩固练习:通过课堂练习、角色扮演、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4.归纳小结:通过总结、评价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为学生提供反馈和指导。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实物展示等手段,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1.课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和思考,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作业:布置一些课后作业,如读书笔记、心理健康小测试等,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自我评估。
3.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等,注重过程性评价和表现性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自我反思。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1.教学软件:利用心理健康教育软件等工具,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心理测试和辅导资源。
2.图书资料:提供相关的心理健康图书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
初中健康主题的教案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青少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国教育部门将健康教育纳入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本教案旨在通过初中健康主题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了解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身心健康水平。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掌握一些实用的健康保健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关注自身健康的热情,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教学内容1. 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心理平衡。
2. 健康保健方法:如何预防感冒、如何保护视力、如何保持心理健康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解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身健康,激发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和健康保健方法。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健康经验和保健方法,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实例分析:分析身边的健康案例,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健康生活方式的重要性。
5.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明确健康生活方式的基本要求和保健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实践任务,让学生在课后践行健康生活方式。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健康生活方式的实践情况。
3. 学生健康状况:通过一段时间的跟踪调查,评价学生的健康状况是否有所改善。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视频资料:用于播放健康知识宣传和实例分析。
4. 实践活动材料:用于课后实践任务。
七、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设计1。
1 调控自己的情绪教学目标: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身心发展的特点,使其懂得自尊、自爱、自重、自强,形成一定的身心自我调控能力,能适应身心的变化。
教学内容:1、通过讲解或阅读,使学生认识情绪的内涵与类型,了解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认识青春期情绪发展中的特殊现象。
2、通过自我情绪分析,使学生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状态,掌握情绪健康标准,使其学会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培养积极情绪,改变消极情绪,做自己情绪的主人。
教学重点:中学生情绪发展的特点。
课型及授课方式:讲授课、讲授与训练相结合教学过程一、讲读(教师讲解,学生阅读)1、明确什么是情绪,在现实生活中,当我们与别人打交道时,总会产生一定的态度,如喜、怒、哀、乐,这些都是我们对客观事物所形成的一种态度上的体验,这种体验,心理学上称之为情绪.2、情绪在交际中的作用。
(1)情绪与认识的关系;情绪由认识而产生,它比认识更具体,更真切,更强烈。
(2)情绪在现实交往中的巨大作用。
(3)情绪能让人互相了解,彼此产生共鸣,能传递交际的信息,是人们建立相互关系的纽带。
3、情绪的不同表现形式.(1)孔子认为,人有七情:即喜、怒、哀、惧、爱、恶、欲.(2)宋代名医陈无择的七情说:即喜、怒、忧、思、悲、恐、惊,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情绪分类法。
(3)今天,按强度和稳定性不同,分为三种形式:心境、热情、激情。
4、情绪的特点及不同类型。
(1)情绪人格性的特征;(2)按复杂性,情绪可分为简单情绪和复杂情绪;(3)按所起作用情绪分为增力性情绪和减力性情绪;(4)按强度不同可分为强弱两种状态;(5)按性质不同分为肯定情绪和否定情绪。
5.中学生的情绪特点。
(1)没有摆脱两极性,烦躁不安是其情绪的主旋律;(2)中学生情绪更复杂,一方面,情绪的延续性增加了;另一方面,情绪也带上了文饰的内隐的曲折的性质.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自我情绪分析三、训练:要想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关键在于掌握情绪自我调节的方法。
七年级健康教育教案——何谓身心健康何莹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健康的新概念和健康的新标准;知道健康的四大要素及如何实现健康的途径方法。
通过学生的讨论与活动,进一步理解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持自我健康。
2、过程和方法:通过课前调查及资料的收集及课内对信息资料的分析交流,培养学生交往和合作交流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激励学生做健康生活的主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做一个懂得生命自我管理的健康人;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健康的新概念、健康的新标准教学难点:讨论活动的组织学生前期活动准备三、教学准备:学生:课前收集相关资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四、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归纳法、讲解法五、教学教程设计(一)、引入示《学生健康现状调查报告》,出示现代中学生的健康现状。
问题:你认识判断一个人的健康有哪些标准??学生思考作答?提前组织学生进行调查活动通过社会热点设置问题,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授:1、何谓身心健康?2、生理方面的健康状况表现:3、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示判断题,引导学生分析作答投影:何谓身心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是指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状态。
设问:怎样才算身体健康?对照标准你认为自己是否健康?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影响身体健康的因素设问:你认为心理健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它对我们的健康成长有哪些作用?教师进行点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主要表现为:良好的个性,良好的处事能力,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生思考尝试归纳健康的概念。
学生阅读信息库(思考其完善性)学生阅读、讨论、交流影身体健康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阅读、交流、讨论三、小结与反馈提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对人的身心健康有哪些认识?学生交流课堂收获?学会对所学知识的梳理。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设计理念本教案以提高七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设计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活动。
本教案注重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调适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心理健康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增强抗挫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提高心理素质。
三、教学内容1. 认识心理健康: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 积极心态培养: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3. 自我调适技巧: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组织学生针对某一问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
3. 体验式学习: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成长。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材。
2. 课件:教学课件及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
3. 活动器材:如卡片、折纸、彩笔等。
一、认识心理健康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学习的影响。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分析心理健康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二、积极心态培养1. 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学会面对困难和挫折。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积极心态的重要性,学习保持积极心态的方法。
三、自我调适技巧1.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掌握自我调适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学习自我调适的方法,如调整呼吸、放松肌肉、积极思考等。
四、情绪管理1. 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学会合理表达和调节情绪。
2. 教学活动:通过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基本原则,学习调节情绪的方法。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3. 帮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内容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了解心灵的构成,认识青春期心理特点。
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认识情绪的类型及影响,学会调节情绪的方法。
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学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提高沟通能力。
5. 第九课《面对压力》:了解压力来源,学会应对压力,提高抗压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讲解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互动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素质测试:通过心理素质测试,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和成长变化。
4. 学生反馈意见: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馈意见,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
2. 参考资料:相关心理健康教育书籍、文章、视频等。
3. 教学工具:黑板、投影仪、PPT、心理健康教育课件等。
4. 实践活动材料:如角色扮演道具、心理健康测试问卷等。
六、教学安排1. 第五课《我们的心灵》:第1-2周2. 第六课《揭开情绪的面纱》:第3-4周4. 第八课《与人相处的艺术》:第7-8周5. 第九课《面对压力》:第9-10周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七年级卫生与健康教育教案第一章:认识健康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追求健康的意识。
1.2 教学内容健康的定义: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
健康的重要性:生活品质、学习效率、人际关系。
1.3 教学活动讨论:学生分享对健康的理解。
小组活动: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达到健康的状态。
1.4 作业学生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他们对健康的理解,并讨论如何提高家庭的健康水平。
第二章:个人卫生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个人卫生的重要性。
2.2 教学内容个人卫生的方面:口腔卫生、皮肤卫生、饮食卫生等。
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养成:定时清洁、合理饮食、规律作息。
2.3 教学活动示范:老师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等。
学生练习:学生跟随老师一起练习正确的个人卫生方法。
2.4 作业学生制定个人卫生计划,并坚持执行。
第三章:饮食与健康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饮食与健康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平衡饮食:五谷杂粮、蔬菜水果、蛋白质等。
不良饮食习惯的危害:偏食、挑食、暴饮暴食。
3.3 教学活动食物模型:学生近距离观察各种食物模型,了解营养成分。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讨论如何改进。
3.4 作业学生制定饮食计划,坚持健康饮食。
第四章:运动与健康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运动与健康的关系。
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
4.2 教学内容运动的好处: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改善心情。
适合青少年的运动:跑步、游泳、篮球等。
4.3 教学活动户外活动:学生参与篮球、跳绳等运动。
分享体会:学生分享运动后的感受。
4.4 作业学生制定运动计划,并坚持锻炼。
第五章:心理健康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
5.2 教学内容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调整心态、倾诉、放松训练。
5.3 教学活动心情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心情故事。
心理测试:学生进行简单的心理测试,了解自己的心理状态。
5.4 作业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调整心态,保持心理健康。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3. 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提高心理适应能力。
二、活动主题:认识心理健康三、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四、活动时间:45分钟五、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小故事引入主题,让学生思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2. 讲解: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3. 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对于心理健康的理解和经历,引导学生认识到心理健康对生活和学习的影响。
5. 总结:教师总结讨论结果,给出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和建议。
6. 作业:让学生课后思考如何应用所学的方法和建议到自己的生活中,下节课分享。
7. 退出:教师宣布下节课的内容,学生退出教室。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2. 小故事素材3. 讨论问题清单七、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理解。
2.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评估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 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了解课堂教育对他们的影响。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课堂氛围轻松愉快,让学生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历。
2. 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表达。
3. 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面对心理健康问题,避免产生负面情绪。
九、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心理健康讲座,邀请专业心理医生为学生讲解心理健康知识。
2. 开展心理健康知识竞赛,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心理健康知识。
3. 组织心理健康主题班会,让学生进一步关注和了解心理健康。
十、教学参考资料:1. 《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程》2. 《青少年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3.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探索》六、活动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情绪调节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3. 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七、活动主题:学会调节情绪八、活动对象:七年级学生九、活动时间:45分钟十、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一个动画短片引入情绪调节的主题,引发学生对情绪调节的思考。
初中健康教育教案(全)精品文档初中健康教育教案(全)第一课:关爱生命远离毒品教学目标:通过研究让学生了解什么是毒品、它有什么危害,教育他们怎样自觉防范,远离,塑造美好人生。
教学过程:一、出示题目。
(远离关爱生命)二、什么是及的种类。
1.谈话:同学们一定都听说过,那什么是呢?都有那些呢?谁能说一说呢?(指名回答)2.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357条规定:“是指鸦片、海洛因、()、吗啡。
可卡因以及国家规定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品和精神药品。
常见和最主要的有:(让学生看图片)鸦片、吗啡、海洛因。
可卡因、止咳水、等。
这些长期都会成瘾,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易感染疾病。
如果服用过量,则可导致死亡。
3.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自由谈话。
)三、介绍的危害。
(结合图片)问:有那些危害呢?1.毁人毁健康。
1)摧毁人的消化功能。
2)摧毁人的神经系统。
3)摧毁人的呼吸及循环系统。
4)传染性病及“爱滋病(AIDS)”。
2.令家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1)丧失工作能力。
2)倾家荡产。
3)给家人带来无尽的折磨。
3.吸毒导致堕落、犯罪。
4.吸毒危害社会,成为天下公害。
四、给学生读有关吸毒者的故事,使学生受到教育。
5、讨论,交流体会。
1.了解了有关的知识以及危害性,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感受。
2.让学生自在发言。
六、让学生了解防毒的方法。
1.问:当有人向提供时,你会怎样做?(学生发言。
)2.防毒有五种措施:一是间接拒绝;二是找借口溜走;三是提出反意见或转移话题;四是隐秘报案(偷偷告诉你依靠的人或拨打报警电话号110);五是当毒贩毒友逼你吸毒并威胁你时,要第一时间告诉你的师长。
七、总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了解了有关的知识及防范措施,也知道了对家庭、社会的危害。
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一发现有人吸毒,以现有犯罪时,立即举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报;为了自己的健康,这了家人的幸福,为了社会的安定,请你远离,珍爱生命。
第二课:防治近视教学目的:1.理解眼球的结构、功能和视觉的形成。
初中关于健康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概念,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4. 增强学生珍爱生命意识,提高生命安全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健康的基本概念2. 健康的生活方式3. 心理健康的重要性4. 珍爱生命,关注安全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身边的真实案例,让学生感受到健康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基本概念:介绍健康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交等多方面的良好状态。
3. 生活方式:讲解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作息、戒烟限酒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 心理健康:介绍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让学生认识到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对健康的影响。
同时,教授一些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如呼吸调整、积极思考等。
5. 生命安全:讲解珍爱生命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关注生命安全,预防意外事故的发生。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健康的重要性,鼓励学生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心理健康,珍爱生命。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健康的基本概念、生活方式、心理健康和生命安全等内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真实案例,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健康的重要性。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健康观念和生活习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实践活动法:教授简单的心理调适方法,让学生现场实践,感受心理健康对生活的影响。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2. 知识掌握情况: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践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心理调适方法的运用等。
4.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的课后反馈,了解他们对本节课的看法和建议。
六、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身边的真实案例,用于课堂导入和讨论。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教案第一章:认识自我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我认知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自我认知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自我不足的态度。
1.2 教学内容:自我认知的定义与意义。
自我认知的方法: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
面对自我不足的策略:积极心态、自我激励、寻求帮助。
1.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学生分享对自我认知的理解和体验。
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了解自己的情感和需求。
自我介绍:学生制作海报,介绍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第二章:情绪管理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情绪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情绪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积极面对情绪的态度。
2.2 教学内容:情绪的定义与分类。
情绪管理的方法:情绪识别、情绪表达、情绪调节。
面对负面情绪的策略:积极思考、自我安抚、寻求支持。
2.3 教学活动:情绪日记:学生记录自己的情绪变化和应对方式。
情绪面具:学生制作情绪面具,表达自己的情绪。
情绪释放:学生通过运动、绘画等方式释放情绪。
第三章:人际交往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
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态度。
3.2 教学内容:人际交往的定义与意义。
人际交往的技巧:倾听、表达、同理心、尊重。
面对人际冲突的策略:沟通、妥协、寻求帮助。
3.3 教学活动:角色扮演: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练习人际交往技巧。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人际交往中的成功经验和困惑。
心理咨询:学生模拟心理咨询,学习倾听和表达技巧。
第四章:时间管理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掌握时间管理的方法。
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时间管理的定义与意义。
时间管理的方法:目标设定、计划制定、时间分配。
面对时间管理的挑战的策略:优先级排序、合理安排、避免拖延。
4.3 教学活动:时间管理计划:学生制定一周的学习计划,并分享执行情况。
时间管理游戏:学生参与时间管理游戏,提高时间意识。
中学健康教育教案中学健康教育教案(精选10篇)中学健康教育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了解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了解健康生活的方式和方法3.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4.学会如何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二、教学内容:1.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2.健康生活的方式和方法3.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4.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2.讨论法3.案例分析法4.实践教学法四、教学过程:1.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通过讲解健康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健康对人们的重要性,并让学生了解健康的定义和健康的标准。
2.健康生活的方式和方法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健康生活的方式和方法,包括饮食、运动、休息、心理健康等方面。
3.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包括个人卫生、防病预防等方面。
4.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通过讨论和案例分析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应对常见的健康问题,包括感冒、发热、腹泻等。
五、教学评价:1.学生的参与度2.学生的表现和成绩3.教学效果的评估六、教学资源:1.教师讲义2.教学PPT3.教学视频4.教学案例七、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教学,我深刻认识到健康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中学健康教育教案篇2健康教育是以传授健康知识、建立卫生行为、改善环境为核心内容的教育。
我校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及贯彻卫生工作“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积极推动学校各项卫生保健工作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管理学校要成立“学校健康教育领导小组”;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健康评价方案》的要求,做好学校健康教育和卫生工作。
健康教师要有学年度教学计划及总结。
二、加强教学管理,充分发挥课堂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健康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并加强,学校要将健康教育列入课堂,走进课堂,并保质保量,上好每两周的1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做到健康教育教师上课有教案,期末有学生考核评价。
七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识。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人际关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课《快乐人生从心开始》: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持积极心态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2. 第八课《做情绪的主人》:培养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3. 第九课《我和你》:帮助学生正确面对人际关系,提高与人沟通和交往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游戏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教学材料,如PPT、案例、游戏等。
2. 确定课堂活动的场地和所需器材。
3. 提前与学生沟通,了解他们在心理健康方面的需求和困惑。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游戏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 学生作业和练习:检查学生的作业和练习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通过课后与学生交流、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了解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变化,评价教学效果。
六、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
2. 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适应不同的环境。
七、教学内容1. 第十一课《发现自己的优势》: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特长,树立自信心。
2. 第十二课《尊重他人》:培养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增强与人和谐相处的能力。
3. 第十三课《适应新环境》: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关系,适应不同的环境。
八、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2.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处理好与同学、老师、家长的关系。
4. 学会基本的心理调适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二、教学内容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培养学生悦纳自我的态度,学会欣赏自己的独特之处。
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教学要点:(1)帮助学生了解情绪的类型及影响。
(2)引导学生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父母的角色,理解父母的关爱。
(2)培养学生与父母和谐相处,学会沟通与交流。
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教学要点:(1)引导学生认识到同伴关系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与同学相处,共同进步。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
2. 学生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通过课后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评价教学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心理健康教育》2. 辅助材料:案例、图片、视频等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白板等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七讲:认识自我,悦纳自我(2课时)2. 第八讲:做情绪的主人(2课时)4. 第十讲:理解父母,和谐相处(2课时)5. 第十一讲:与同学携手共进(2课时)七、课后作业2. 设计一个关于心理健康的手抄报,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初中七年级健康教育教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必备的知识,以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提高性保健意识,认识自我,了解异性,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自助、自救和通过各种正常途径求助、求救。
2.培育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生育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打好基础。
3.通过青春期教育以及提高家长的素质,初步构建学校——家庭青春期教育体系。
教学原则: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积极开展学校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性观念、正确的婚育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在性健康问题、婚育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积极的科学的认识。
同时,青春期教育必须关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健康水平。
3.内容适度,方法适当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具体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交流和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达到教育的实效性。
4.课堂教学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有些同学因妒忌他人的成绩,有些同学因考试紧张,有些同学因交往不当,有些同学因不适从专制父母的管教,从而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这时,教师就给予耐心心理疏导、引导,帮助他们解脱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轻装上阵,搞好学习、生活。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解除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困惑。
健康教育备课教案初中教案名称:初中生健康教育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健康的重要性,认识到维护健康的责任。
2. 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健康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心理健康,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健康?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健康不仅包括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健康的责任。
2. 讲解不良生活习惯对健康的影响,如熬夜、玩手机、不运动等。
3.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呈现案例,如熬夜导致免疫力下降、不合理饮食导致肥胖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第二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如何保持心理健康吗?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保持心理健康需要学会调整自己的情绪,与他人沟通,寻求帮助等。
二、课堂讲解(20分钟)1. 教师讲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况。
2. 讲解如何调整情绪,如转移注意力、倾诉、自我安慰等。
3. 引导学生学会与他人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小组活动(15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活动任务,如讨论如何应对压力、如何与他人沟通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并给出建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健康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的情况。
3.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变化。
七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教案内容章节一:认识自己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和优势,树立自信心。
2. 教学方法:小组讨论、自我介绍、心理测试等。
3. 教学内容:a.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
b. 分析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学会接纳自己。
c. 培养自信心,相信自己可以不断进步。
章节二:情绪管理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面对情绪,学会调节和管理情绪。
2. 教学方法:情景模拟、小组讨论、心理游戏等。
3. 教学内容:a. 了解情绪的类型和特点,认识情绪对生活的影响。
b. 学会表达和调节情绪,避免情绪失控。
c. 培养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挑战和困难。
章节三:人际交往2. 教学方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
3. 教学内容:a. 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认识人际关系的类型。
b. 学会倾听、表达、赞美等交往技巧。
c. 培养合作精神,处理人际冲突。
章节四:学习方法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2. 教学方法:讲座、小组讨论、学习经验分享等。
3. 教学内容:a. 了解自己的学习风格,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b. 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
章节五:生活习惯2. 教学方法:讲座、小组讨论、生活实例分析等。
3. 教学内容:a. 了解生活习惯对身心健康的影响。
b. 学会科学饮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适量运动。
二、教学评价1. 章节测试:针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测试,了解学生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学生自评: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自我评价,促进自我成长。
三、教学资源1. 教材:《七年级下心理健康教育教程》2. 辅助材料:课件、心理测试工具、案例分析等。
3. 参考书籍:《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南》、《优秀青少年生活习惯培养》等。
四、教学建议1.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选7篇)初中心理健康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认识情绪。
2. 通过交流,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3. 学会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
4. 能以良好的情绪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点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学会调节不良情绪。
三,教学程序(一)音乐导入,调整情绪1,欣赏音乐。
2,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的心情怎样3,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学习这一课。
4,板书课题:情绪与健康(为了使学生能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状态,在欢乐的心境中获取知识,特别选择了一段轻松愉悦的音乐,让学生们欣赏。
这样有利于学习目标的完成。
)(二)导学达标1,游戏活动,体验情绪。
(1)讲游戏规则.(2)指导,参与游戏。
(3)说出你在游戏时的心情。
(4)同学们谈到的我们表现出来的内心的状况以及表情上的变化,就是情绪。
(5)区分良好情绪与不良情绪。
(6)贴良好情绪图与不良情绪图。
(情绪无时无刻不围绕着我们,为了让学生们充分体验情绪,我设计了猜词游戏的情境。
全体学生参与游戏活动,有的猜,有的做动作提示,紧张,兴奋,担心,高兴,失望,难过等等的情绪围绕着学生。
经过教师的引导,同学们知道了什么是情绪以及情绪的种类。
) 2, 交流倾诉,明白道理。
明白情绪与健康的关系: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
(1)长期被不良情绪困扰,对人们的身心健康有什么影响请同学们把你感受到的或者了解到的事例说出来。
(2)听了同学们谈的事例,你明白了什么(3)板书:不良情绪危害健康。
(在认知的基础上设计交流活动,谈谈不良情绪危害健康的事例。
学生们通过具体的事例明白了不良情绪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激起他们排斥不良情绪的愿望。
) 3,录像共鸣,学习方法。
(1)放录像(三名学生分别因班长落选,家长星期天为自己安排了很多兴趣班,考试成绩差而产生不良情绪)(2)录像中的同学应该怎么做(3)放录像(三位同学用与同学交谈,听音乐,看书,进行体育活动等方法调解了自己的情绪)(4)录像中的同学是用什么办法调节了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快乐的(5)大屏显示调节情绪的方法。
初中七年级健康教育教案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初中阶段,七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的成长和班集体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希望对你有帮助!篇1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掌握青春期必备的知识,以及生殖健康、优生优育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引导学生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袭,提高性保健意识,认识自我,了解异性,学会自我保护的能力,学会自助、自救和通过各种正常途径求助、求救。
2.培育学生对社会、对家庭、对自己负责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和生育观,为建设社会主义生育文化打好基础。
3.通过青春期教育以及提高家长的素质,初步构建学校——家庭青春期教育体系。
教学原则:1.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积极开展学校青春期教育,培养学生健康的性观念、正确的婚育观念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2.因地制宜,因人而宜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青春期教育活动,使全体学生在性健康问题、婚育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有积极的科学的认识。
同时,青春期教育必须关注性别差异、年龄差异和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和辅导活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身体健康水平。
3.内容适度,方法适当的原则。
青春期教育的内容必须从本地区的实际和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和分层次的具体教育内容,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要通过各种教育手段和方法,通过交流和对话,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的全过程中,从而达到教育的实效性。
4.课堂教学与个别心理辅导相结合的原则。
有些同学因妒忌他人的成绩,有些同学因考试紧张,有些同学因交往不当,有些同学因不适从专制父母的管教,从而做出一些不合常规的行为,这时,教师就给予耐心心理疏导、引导,帮助他们解脱心理上的沉重负担,轻装上阵,搞好学习、生活。
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开通心理热线,解除青春期学生的心理困惑。
教学重点:1.青春期生理教育。
以青春期身体发育特点为依据,介绍有关青春期男女两性生理及卫生保健的基本知识,使学生了解自身身体变化的情况和有关问题,并懂得正确认识和对待这些生理变化。
2.青春期心理教育。
以青春期心理发育为主要内容,重点介绍有关男女两性青春期心理的产生与发展,以及心理卫生保健的知识,使学生懂得如何使自已的心理保持健康状态,并养成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
3.青春期道德教育。
以青春期伦理道德的基本规范为重点,阐述性行为所具有的社会性,以及它要受到社会道德规范的制约,使学生知道在性的行为上应该遵守哪些规范,养成良好的性道德行为习惯。
教学措施:1. 社会实践活动。
学生走出校门,融入社会,参与各种实践活动。
在活动中,他们的视角触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感受多种体验,品味人生的甜酸苦辣,有利于磨练学生的意志,培养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2. 主题班会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我们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设计了许多主题班会,并要求把国情、青春期健康、异性交往、心理健康等内容安排在班会课内,各年级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相应的活动,并配有具体的活动方案。
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掌握了调节情绪的方法,培养控制自己的能力,懂得了如何与异性同学交往的方法,学会正确处理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
3. 进行心理矫治活动。
①成立帮教小组:对一些学习有困难、交往有偏差的同学,不放弃他们,成立帮教小组,给予帮助。
②个别疏导。
篇2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是初中健康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新课题、新任务。
因而本着科学、全面、可比、可行性原则,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心理、生理发育的关键时期,不仅要重视培养青少年思想文化道德素质,还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健康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基础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
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学生的潜能,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这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提高未来人才的质量,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
学校健康教育是学校系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的各种有益于自身、社会和全民族健康的行为和习惯,提高卫生科学知识水平,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儿童少年某些常见病和多发病,尽可能避免意外伤亡事故,增强体质,促进身心发育,为一生的健康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初中的学生们要了解最基础的健康卫生知识,并养成一定的健康卫生习惯。
"六大行为习惯"培养活动和健康教育课、讲座、手抄报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们活泼向上,特别渴望成为"卫生小卫士"及"体育小健将"。
但学生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和身心素质还需不断培养。
三、教学目标:1、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学生们具有旺盛的精力、愉快的心情投入学习,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增进"健康意识",促进"自我保健"习惯的养成,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2、培养学生正确的饮食和卫生习惯。
注意饮食卫生,吃好早餐,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偏食,让学生知道暴饮暴食的危害。
3、帮助孩子巩固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保健常识。
进一步了解龋齿的发生因,对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促进少年儿童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和良好口腔卫生习惯的养成。
4、帮助孩子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名称、对人体健康和生长发育的重大意义;了解七大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学会合理搭配膳食,养成良好的餐饮习惯;主动拒绝垃圾食品5、帮助孩子了解夏季保健常识,学会预防夏季常见传染病,促进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
四、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使学生了解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了解毒品,加强预防传染病。
强调和学生讨论和沟通的过程,更多的以心灵的感化来促进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完善。
2、难点:增强学生自控能力,不受毒品的危害,使身体健康成长。
五、健康教育的任务:1、提高学生卫生知识水平;2、降低学校常见病的发病率;3、提高生长发育水平;4、促进儿童少年心理健康发展、预防心理卫生问题;5、改善学生对待个人公共卫生的态度;6、培养学生的自我保健能力。
六、教学原则我校在开展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为了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1、针对性原则。
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2、全面性原则。
面对全体学生,通过普遍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积极的认识,使心理素质逐步得到提高;3、差异性原则。
关注个别差异,根据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和辅导,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4、尊重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积极做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与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同感相结合,预防和发展相结合。
5、保密性原则。
对求助学生的所有资料和信息决不应作为社交闲谈的话题,要进行保密。
七、教学措施健康教育课教材具有自身特点,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以活动课为主淡化理论,强化行为为指导和行为训练,教学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渗透。
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的心理发展施加影响。
同时注意结合运用现代的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使之更加生动形象直观,从心理咨询、心理讲座入手,进而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全部教育教学活动中。
采用如下方法进行:1、利用心理咨询室,通过心理咨询,纠正心理上的不平衡,使学生对自己与环境有新的认识,以达到对生活有比较良好的适应;2、利用现代教育手段,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问题事例,教育警示学生。
3、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确立主题后,学生分别准备材料,集体展示,进行总结;从主题设计始,经活动实践,最后交流体会;4、利用故事,创设情境,讲解点拨。
讲解中有信息、有知识、有思想、有新的语言;5、讲述生动故事,使学生从中明白事理,要求故事真实、贴切、新颖、灵活;6、把大的主题分成几个小专题,每组学生只讨论一个小专题,最后集中交流;7、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渗透于小品之中,确定主题后,由学生自编节目,自行分配角色,自己演出,然后大家讨论,升华主题。
小品可以是情景剧,也可以有音乐、唱歌、舞蹈、相声、快板、比赛、游戏穿插其间。
篇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及健康教育课程涉及的内容。
2.能力目标:初步掌握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教学重点: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树立积极的学习意识。
教学过程:一、健康教育的涵义1.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
2.健康教育的目的:清除或减少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和提高生活质量,二、学校开展健康教育的意义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
健康教育与德、智、体的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健康促进的涵义健康促进包括健康教育及能促进行为与环境有益于健康的相关政策、法规、组织的综合。
四、健康促进涉及的5个主要活动领域1.能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
2.创造支持的环境。
3.加强社区的行动。
4.发展个人的技能。
5.发展保健服务方向。
五、总结:卫生与教育的成就,生命的质量和经济生产密不可分。
儿童通过学校教育获得与卫生有关的知识、价值、技能和实践,能使自己追寻一个健康的人生。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