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平时作业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20.30 KB
- 文档页数:8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平时作业
一、客观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们研究哲学的性质,目的是( A )。
A、使人们认识到学习哲学在人生中的意义
B、为了掌握一门生产知识
C、为了认识科学之科学
D、使人们一劳永逸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
B、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C、真理和谬误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说明( A )。
A、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联系的
B、任何事物和现象都是彼此孤立的
C、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主观随意的
D、事物之间是互不影响的
4、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就是( A )。
A、相对主义和诡辩论
B、客观唯心主义的运动观
C、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运动观
5、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 C )。
A、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互联结的原理
B、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的原理
C、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转化的原理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A )。
A、对立统一规律
B、质量互变规律
C、否定之否定规律
D、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
7、抓中心环节带动其他,用抓重点推动全盘的工作方法是根据(C )。
A、矛盾普遍性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关系原理
C、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原理
D、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相互关系原理
8、分析形势的好与坏的方法论根据是( C)。
A、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B、矛盾普遍性和特殊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D、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的原理
9、下列现象符合辩证否定的是(C )。
A、砍伐树木
B、碾碎谷种
C、花朵开放时花蕾消失
D、洪水冲毁庄稼
10、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是:( A )。
A、感性认识飞跃和理性认识飞跃
B、从感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和从实践到感性认识的飞跃
C、第一次飞跃和第二次飞跃
D、从实践到认识的飞跃和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
11、实践是指( C)。
A、人们主观的活动
B、人们的一切运动
C、人们改造、保护和恢复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活动
D、人们适应环境的活动
12、夸大理性认识,否认感性认识会导致( B)。
A、唯物主义
B、相对主义
C、不可知论
D、唯理论
13、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时间和空间是(A )。
A、运动着的物质的唯一属性
B、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
C、整理认识材料的主观工具
D、感觉系列调整了的体系
1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B)。
A、不可逆性
B、客观实在性
C、可知性
D、伸张性
15、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指(A )。
A、联系的观点与发展的观点
B、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观点
C、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观点
D、唯物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
16、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作用机制的基础是( C)。
A、社会根本性质
B、社会物质基础
C、社会基本矛盾
D、社会存在
17、生产力范畴反映的是(B)。
A、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B、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C、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D、人与劳动资料之间的关系
18、智能化生产力中的劳动者完全是( A)。
A、脑力劳动者
B、群体劳动者
C、体力劳动者
D、个体劳动者
19、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C )。
A、地理环境
B、社会存在
C、生产方式
D、人口因素
20、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 C)。
A、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B、思想动机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C、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D、剥削阶级代表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二、主观题(每题4分,共60分)
1、哲学为什么能给人以智慧: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回答: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修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2、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理论基础与自然科学基础是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有其自然科学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已经由“主要是搜集材料的科学”发展为“本质上是整理材料的科学”.地质学、胚胎学、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等一大批说明自然界联系和发展的科学,纷纷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这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使人们用联系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周围世界成为可能,因而,从哲学上概括自然科学的成就,全面、深刻地揭示了自然界唯物辩证性质的条件已经成熟.
3、如何理解“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社会历史是由人的实践活动构成的,每个人都在一定裎庋上参与了历史的创造,但人们在历史发展中所起作用的性质和大小是不同的.唯物史观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出发,强调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二、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广大劳动群众作为物质生产的承担者和社会生产力的体现者,创造了人们吃,穿,住,用,行等必须的生活资料.他们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事物质资料生产,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三、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四、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在阶级社会中,生产关系的变革,社会制度的更迭,都是通过人民群众的革命实现的.人民群众通过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创造和改变社会关系,从而不断推动社会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给了我们什么启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是特殊与普遍的关系,因此,一方面我们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为信仰和指导,另一方面又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客观实际中去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5、、简述实践的含义及其基本特点和基本形式。:(1)实践的含义,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实践的基本特点
第一,客观性.实践是客观的感性物质活动.
第二,自觉能动性.实践是主体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第三,社会历史性.实践是社会性的、历史性的活动.
(3)实践的基本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