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园田居课堂实录
- 格式:docx
- 大小:24.81 KB
- 文档页数:4
一、回顾经典
在这节课开始,我想和同学们分享一段视频,它取自于我们初中学过的很熟悉的古文名篇,请你们猜猜是什么?
还记得陶渊明是如何描述桃花源记里那个令人向往的世界呢?
桃花源记现实存在吗?是的,我们都知道,现实中没有桃花源,但是作者陶渊明却在一直寻找着自己心中的桃花源,他找到了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另一首诗歌名作《归园田居》来寻找答案。
二、诵读,整体把握
1.我们上节课已经学习了这首词的生字词,理解了诗歌的内容,理清了脉络,现在,我们来进行简单的复习
生字词读音,释义
2.以题切入,把握脉络
我们知道,一首诗的题目往往反映了诗歌的核心内容。结合题目,本诗的“诗眼”——“归”以“归”字为点,归纳诗歌的线索:
“归”之因——“归”之境——“归”之感
分别对应那几句呢?
三、品读,描绘“归”之境
陶渊明现实生活中的桃花源究竟是什么样的呢?作为,就让我们跟随“田园诗”派泰斗级人物的脚步来饱览美丽的田园风光
请大家找出描写田园风光的语句,深情诵读
1.课前,我请大家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这幅美丽的图景,写在作业本上,下面请一位同学和大家交流一下。
2.诗人描绘了哪些景物?为何选取这些景物呢?
3.学生交流讨论:
“方宅”“草屋”“榆柳”“桃李”显出农家本色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写院外村落,给人平静安闲、无限亲切之感“狗吠”“鸡鸣”以动衬静,鸡犬之声相闻,写出乡村和平安宁的生活气氛。
——这些景物勾勒出诗人理想中的自然风光
赏析田园诗情
问题探究:
1.这些景物皆是我们日常所见,为何在诗人笔下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学生思考交流:移情的作用。这些景物皆寄托着作者的情感,这就是意象。
其实,我们也可以运用诗中的意象进行移情描写吗?
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一句:每次看到袅袅炊烟,我都会想到家,想起每个周末回家时在灶台做饭的母亲,一阵暖流就会在心中流淌。
品析田园画作
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令很多人向往,无数画家用自己的笔来表现其艺术魅力,请我们的同学结合自己的美术专业知识,结合你对文中诗句的理解,思考,这两幅图是否适合作为我们本诗的插图呢?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画作表现的内容:
确定画作类型:写意画
(2)从着色、布局、细节方面点评画作
总结:
这幅田园风光图,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从近景转到远景,犹如电影镜头慢慢拉开,将一座充满农家风味的茅舍融化到深远的背景之中。画面是很淡很淡很淡,味道却是很浓很浓。淡淡的山水写意笔触充满着浓郁的人情味。正如于丹教授在《百家讲坛》所讲的:“这就是真正的桃花源。真正的桃花源就应该在人间。”
四、研读,理解“归”之因
问题引领:陶渊明为何把这田园描写得如此细腻生动?让我们穿越时空去寻找答案
探究一:
1.学生诵读前八句,要求读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处理
思考:为什么会读出这样的语气语调?作者的态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交流:一是“爱”——爱田园,一是“憎”——憎官场
探究二:
2.为何如此憎恶仕宦生涯?
——展示课前预习成果,知人论世
(1)学生展示课前自主学习成果
陶渊明先后四次出仕,四次归隐:
29岁,为江州祭酒,不久辞归;召为主薄,不就。
36岁,入桓玄幕府;后归家居母丧。
39岁,任镇军将军刘裕参军,不久改任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参军。
40岁,任彭泽令。在官八十余日,11月,辞归。
(2)教师强调补充最后一次归隐(即本文的创作背景)
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连续发生的时代,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出身庶族,受人轻视。陶渊明十三年的仕宦生活,自辞彭泽县令结束。这十三年,是他为实现“大济苍生”的理想抱负而不断尝试、不断失望、终至绝望的十三年。
最后一次出仕任彭泽县令仅八十几天,即辞官归隐,彻底告别仕途,直至逝世。萧统《陶渊明传》载:在其任彭泽期间,“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归园田居》正是在这样一种人生转折关头和心理背景下写成的。
找出寄托作者情感的词语,思考:诗人用哪些手法来表情达意呢?
学生交流、讨论:
——比喻:鸟和鱼本是自由翱翔之物。“羁鸟”“池鱼”则失去自由,失去最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只会痛苦。比喻作者在官场就如同“羁鸟”“池鱼”一般,失去自由。
用“尘网”比喻官场,表现了官府生活污浊而又拘束,犹如网将诗人的心灵牢牢束缚。
——夸张:“一去三十年”实应为“十三年”用夸张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加上一个“误”字更显诗人悔恨之深。
——对比:污浊的仕宦生涯和纯真的田园生活对比
师生综上所述,总结回答:诗人在经历了仕宦的痛苦折磨之后,摆脱了“樊笼”“尘网”,复归田园,自然有一种如释枷锁的轻松与欣慰,所以在他眼里,田园的景物是那样的淳朴宁静、美好亲切。
五、联读,品味归之感
归来的感受
1.学生依序深情诵读“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一句,要求读出自己对诗句的理解,读出情感处理。
师生共同点评朗读,明确:
——本句是全诗的主题思想
——“樊笼”对应“尘网”,“复得”对应“误入”,“自然”对应“丘山”,反映出诗人在经历痛苦生活之后,重返“自然”,重新获得精神自由的愉悦。
归来的实况
陶渊明的回归生活真如诗中所写那样美好吗?让我们来看看“桃花源”的实况
教师补充材料:
《五柳先生传》中描写的陶渊明的生活状况: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生活艰难)简陋的居室里空荡荡,不能遮蔽风雨烈日;粗布短衣上打了补丁,盛饭的篮子和喝水用的瓢里常常是空空如也,
晏如是,但他依然安然自若。
(2)落魄时所写诗歌《乞食》:
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
饥饿驱使,不知到何处去。来到这个村落,敲开门却说不出话来。
一个因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折腰”而毅然辞去县令的大丈夫,一个“晨夕看山川”的诗人,如今踟躇着走上行乞的艰难道路,胆怯地叩着人家的门,吞吞吐吐不知怎样开口——这是多么难以想象的悲苦辛酸的情景。
3.陶渊明生活如此窘迫还毅然辞官,在他的眼里,有什么比穷困更难忍受?
学生讨论、交流,达成共识:
和贫困比较起来,社会的动乱、官场的污浊使陶渊明更难以忍受。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坚守节操、独善其身、宁可穷困乞食也要坚持自己的人格操守,而绝不与黑暗现实苟合的陶渊明的形象。在物欲横流、黑白颠倒的社会中,陶渊明坚守自己精神上的一片净土,这正是他人格上的可贵之处。
六、兴读,感发志意
教师出示资料:
《非诚勿扰》中的马诺提出“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你的感受。
学生思考,交流。
陶渊明宁可穷困乞食,也不放弃自己的人格操守
陶渊明宁可在田园中隐居躬耕,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
陶渊明宁可身居茅檐草舍,也不愿登上官府高堂
陶渊明宁可聆听鸡鸣犬吠,也不面对车马喧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