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
- 格式:docx
- 大小:13.73 KB
- 文档页数:10
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发布时间:2021-11-26T06:43:22.137Z 来源:《中国教师》2021年第19期作者:卢静[导读] 图书馆建设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主要阵地卢静菏泽学院摘要:图书馆建设一直以来就是我国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主要阵地,对我国的文化弘扬具有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和建设迎来了重要的契机,同时也遇到了重重阻碍。
尤其是在网络背景下,想要占据一席之地,更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改变,突破现存发展的瓶颈,促进图书馆资源的有效、高效利用。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建设;网络化一、网络时代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资源建设的意义(一)可以充分的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网络时代加速了图书馆的职能多元化发展,加之人们对信息资源开始有着更高的要求,更加追求质量。
因此,图书馆如今更面临着发展的“十字路口”。
网络资源成为了当前人们搜索信息,获取有效资料的必要途径。
网络资源突破了时间和空间意义上的辖制,人们可以契合自身的需要选取资源进行阅读和下载。
因此,图书馆要牢牢抓住网络时代的发展契机,充分利用好信息时代的技术优势,打通资源获取的“最后一公里”,为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提供必要保障。
将图书馆的馆藏图书“软实力”,借助网络技术平台,打造成信息资源获取的和服务能力的“硬实力”。
(二)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和服务是图书馆综合发展的核心支撑力信息化和网络化的推动下,图书馆的发展也日新月异,各地图书馆纷纷开始探索适合自身进步的新出路和新途径,建立自身的馆藏资源书库。
信息资源是推动综合发展的核心支撑力,也是未来图书馆发展的参考以及原则经验。
二、网络化图书馆信息服务和信息资源建设的现状以及影响因素(一)建设现状一是在网络技术的加持下,各个地区的图书馆建设都开始了信息化建设之路的探索,尤其是开始搜集各方有效资源,建立起了信息化资源馆藏库。
可是在当前的信息资源建设中,存在着后劲不足,进步乏力的情况。
探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职能摘要:在新的社会环境里,高校图书馆要实现职能的突破,首先要深化服务内容,在网络环境下,不仅要继续为读者提供传统的文献借阅服务,更要进一步做好网上书刊的预约、馆际互借和文件信息的共享与传输工作,与此同时,还应该建立起一个内容丰富、界面友好、简单快捷的图书馆网站,并与国外的图书馆网站进行有效的链接。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校图书馆职能转换信息意识1.绪言毋庸置疑的是,21世纪绝对是一个信息网络的时代,在网络环境之下,无论是什么样的用户,都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拥有一个全球性的网上图书馆,这就使资源的有效共享成为了现实,网络的发展终结了过去那种学生围绕着教师、教室与课堂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积极性和潜能的发挥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网络信息集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身,能够使用户在获得所需要的信息的同时又能够得到一种美的享受,借助于网络,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在校学生可以在弹指间就能够知晓世界各地所发生的各种重要的事实,他们的交流与沟通的内容也不会受到时间的限制与影响,这种快捷性一方面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从某种角度来讲,还扩大了他们生存与发展的空间。
网络还将教学活动从课堂延伸到了图书馆甚至是宿舍,学习者借助于网络取得知识,消除了毕业的概念,可以实现教育的社会化以及终身化。
它的这些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强烈地吸引着当代大学生,校园内的“网络热”不断的升温,在网上冲浪,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种趋同性行为。
2.高校图书馆的职能发挥现状需要注意的一点则是,虽然近些年来网络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绝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的认识并不全面,利用率也极其的低下,他们享受网上冲浪的具体活动多以娱乐、休闲以及通讯为主,很少用于学习和研究,即使是使用网络进行学习研究,绝大多数用户也缺乏相应的网络信息只是,对数据库以及网络环境都不够了解,更谈不上制定检索策略和选取检索点以及检索路径了。
用户不知道对信息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分类,再加上网络之中信息量非常的庞大,垃圾信息多,更新速度快,无序性和不规则性较强,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信息或度和利用的难度。
1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嬗变1.1 信息资源载体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向用户提供的已不仅仅是本馆的馆藏文献资料,而且还包括通过网络通信技术向馆外“索取”的文献信息。
各种书目数据库、图文数据库、全文数据库和声像多媒体记录等电子文献信息产品的上网,更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规模进一步扩大。
1.2 服务内容的变化传统图书馆在人们的头脑中就如同一个文献资料的中转站,其社会角色可以定位为从事文献信息简单传递的中介机构,信息服务方式完全属于一种被动“应答”模式。
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使传统图书馆的工作方式及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方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图书馆的业务工作不仅实现了高科技手段的应用,而且其服务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为读者简单地提供文献,还要根据读者需求,提供各种载体形式的、经过筛选与整合的大量信息资源。
1.3 服务方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主要是通过数字化与书目、文摘、全文等数据的“信息流”来带动馆藏文献的“物流”,进而实现知识信息的广泛而有效的传播。
这种服务方式,在发挥实物文献优势的同时,拓展了知识信息的流动空间,大大提高了传播速度,从而使图书馆从以自我为中心的工作方式朝着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方式转变。
也就是说,用户在网络环境下是主动、自觉地选用图书馆的物理馆藏和虚拟馆藏,而不再是被动地接受服务。
1.4 服务质量的变化网络环境下对信息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表现为“快、全、新、精”。
“快”就是提供信息服务的速度快,“全”就是信息源范围广、资料全,“新”就是指信息内容新,“精”就是信息内容精。
网络环境下尽管用户自我服务的能力得以普遍提高,可以掌握简单的信息需求查询,但用户对多元、多途径复杂检索仍不熟悉,希望信息服务人员能够提供高质量、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1.5 服务对象的变化网络信息的开放性、共享性使图书馆的服务方式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需求用户的数量大大增加,范围迅速扩大,呈现多元化和多层次性。
社会上的各类人群以至每一位成员都将是信息和知识的需求者,因而使得图书馆信息服务对象的多元化特点日益突出,服务群体空前庞大。
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体现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图书馆的工作中也要对网络技术加以研究和使用,使图书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服务作用。
本文就是对网络技术进入图书馆工作进行的一些介绍和探讨,希望借此对相关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信息技术图书馆网络化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网络技术的依赖性不断提高,各个部门都对自身进行着网络化的实验。
由于手机的发展,网络覆盖十分广泛,多媒体技术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更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将网络技术与图书馆工作进行有机的结合,可以更好滴发挥图书馆的作用,加速现代化图书馆的发展。
1 网络技术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1.1 文献形式网络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与图书馆的结合,改变了传统文献形式单一局限于纸质印刷的模式,形成了一些更加便携易管理和保存的电子文献。
同时,依托网络技术传播方式简单,传播范围广的优势,图书馆所收藏的文献资料得以更有效的利用。
相信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文献一定是以一种易保存、易检索、易传播同时又兼具时效性、丰富性的新形式。
1.2 工作内容和方式网络化的管理不同于图书馆原先纸质文献的采购和保管,更多的是依靠计算机等先进的操作方法进行管理。
数字化在保证完成所需任务的基础上,能够最大程度上降低运行成本,大大的提高了图书馆工作的效率。
采购时就可以利用网络条件的搞信息量,选择最佳的采购方案,降低图书馆的采购预算。
在图书保管方面,数字化的管理系统,可以减少人工失误,使管理更加的精细和准确。
1.3 对图书馆员的影响图书馆的网络化、数字化进程不仅改变了传统图书馆的运行方式和管理理念,同时对图书馆员的思想和工作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适应工作,图书馆员需要及时地更新自己的观念,紧跟时代步伐,学会必要的技能,以适应新技术的运用和图书馆的正常运行。
2 网络技术在图书馆工作中的体现2.1 新型的导读系统实现了网络化以后,新型的图书导读系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为教学和科研所提供的服务高校图书馆是信息服务中心,是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的重要机构之一。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不断成熟,对教学和科研条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高校图书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网络环境下成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为教育教学和科研提供着传递、收集信息的功能,并且对于教学和科研所需文献起到了加工和整合功能。
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如果能够有效地运用网络,这对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将是很大的革新与突破。
但是,这也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重视网络对于图书馆工作的重要性,积极创新,不断增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
一、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服务的影响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是以高校所藏图书、文献为基础,主要依靠图书馆工作人员的人工操控向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这种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比较封闭、单一,单纯的依靠工作人员的手动操作,对教学和科研所提供的服务并不是那么全面,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资料的查阅和汇总特别不方便。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开始利用网络技术,为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带来改善和革新。
1.网络环境对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的影响传统的高校图书馆服务方式主要依托本校的图书和文献资源,以本校的学生和教师为服务对象,在服务的过程中,文献信息的收集、加工、收录、借阅都是依靠人工完成的。
这种服务方式单一,而且在收录和借阅的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错误,最重要的是这种图书馆的服务属于被动地,对教学和科研的服务也不完善。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文献的收集、整理以及入库都采用了信息化的方式,在教学和科研过程中,如果需要借阅文献能够很方便的查找和整合。
高校图书馆的服务依靠信息技术已经由被动变为主动,服务方式多样化,数字化图书馆也在高校逐渐实现。
在教学和科研中可以依靠校内外图书馆网络信息库进行查阅文献。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效率得到提升。
2.服务对象的变化以往的图书馆服务,高校学生和教师只有前往图书馆才能享受到图书馆的各项服务,而且只能查阅到实体文献和图书。
浅谈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王玉林黄石理工学院【摘要】在网络时代里,图书馆建设面临漪新的调整与布局。
网络环境对图书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本文从几个方面研究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发展与未来。
【关键词】网络环境信息时代传统图书馆发展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快速兴建,网络文化将彻底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而传统的图书馆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尽管网络的普及让传统的阅读方式受到了冲击,尽管网络和多媒体时代给人带来了多元化的阅读方式,但现阶段和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网络阅读替代不了传统阅读。
与网络相比,传统阅读有着无可比拟的优势。
比较网络的阅读思维,传统阅读更有利于培养人们的抽象思维、理性思维,更有利于培养人的文化尊严和文化自觉。
纸质的媒体仍然是简便易带、老少皆宜的一种载体,是最能够表现传达细致入微的情感和深刻思想的一种工具,代表着一种阅读的传统和理念。
书籍有两个特点:一是传统,二是要思考。
只有站在传统里面去思考,也只有阅读才能让人真正有文化。
图书馆既是传统文化的集结地,又是世界科学文化发展前沿的窗口,图书馆作为文献信息资源中心,是通过文献资源的搜集、整理、流通和传播来达到教育目的的一种教育服务机构,它既收藏着丰富的原始文献,又蕴藏着当今世界的先进文化,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地。
这是谁也无法替代的职能。
一、图书馆旧有的格局要打破在波兰,60万人口有100个图书馆,而在北京1000万人才有20个图书馆,平均每50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
从全国来看,大约每100万人拥有一家图书馆,这就是中国图书馆事业的现状。
一方面现有的文献资源根本就解决不了问题,另一方面那些有限的资源却还闲置着,致使多数人享受不到这种服务。
眼下国内图书馆的主要问题是文献资源分割垄断,就象今天部门的计算机局域网一样,大量的信息资源闲置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目前,我国图书馆建设的硬件功能都己日臻完善,现有的设施使馆与馆之间的互联只是瞬间的事,仅仅而己,却未能美梦成真,关键是体制间题。
试论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随着数字化信息资源和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
在这种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馆员的职能,正从传统的馆藏维护、图书管理转向对信息资源的传递、检索和维护。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力竞争激烈,对创新人才有着迫切要求。
作为大学三大支柱之一的高校图书馆,在高校创新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所处的网络环境(一)因特网几乎覆盖全球,使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开发及信息传播范围﹑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因特网已连接了1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1000多个子网﹑300多万台终端或工作站﹑1500多万主机及6000多户电子图书馆,并以每月8%的速率扩增,这种超速的全球信息基础建设将打破信息交流的国家边界空间限制,极大地改变社会及图书馆信息传播的传统方式。
(二)中国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络﹙cernet﹚与因特网连接,为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及信息服务领域的拓展提供了有益的平台。
目前,cernet已经形成以清华大学为中心和总出口,以西北﹑东北﹑华中﹑华南﹑华东和京津等地区9所院校为节点,连接200多所高校校园网的主体网。
据专家估计,这一庞大的主体网,近期内有望覆盖我国全部高等院校。
网络环境为我国高等院校文献信息的传输和获取开辟了极为广阔的前景,对高校图书馆和教师﹑科研人员与学生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用户信息需求的种种变化,将直接引导图书馆在创新教育中的作用。
二、创新教育的内涵(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就是培养学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意识。
创新能力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树立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激发诚挚的热情和强烈的创新激情,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充分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
(二)创新思维的培养。
就是培养学生要有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来处理某种事情或某种事物的思维能力。
创新性思维是整个创新活动的智能结构的关键,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进行有效地探索,才能进行创新。
浅谈当今图书馆的特点和意义二十一世纪,将把人类引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角度,提示了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决定作用,从而有利于改变社会将图书馆视为经济负担的传统观念,进而将其当作新的经济增长支撑点加以重视和支持。
图书馆也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在知识的应用、生产和创新活动中发挥作用。
就挑战而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知识的需求将是全面而多样的,对图书馆的期望将更高。
那么,图书馆如何从传统步入现代,把握千年难得的机遇,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呢?互联网络的普及与发展,推动了全球信息化网络化的进程,网络给作为信息领域重要成员之一的图书馆注入新的活力,并在图书馆服务中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图书馆信息服务面临着深刻的变革,如何开展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关系到二十一世纪图书馆的生存和发展,应引起我们图书馆的高度重视。
一、世纪信息服务的特点。
1、信息服务对象社会化。
知识经济时代,图书馆用户的概念将不是传统的图书馆用户的概念——持证读者、单位或系统内有范围的用户。
未来的图书馆可以让全球所有居民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利用计算机终端和通信软件,从网络中接受到他们所需要的任何信息。
也就是说,其文献信息用户达到社会化。
文献信息用户社会化后,所有的图书馆都是全民的知识宝库和信息源泉,任何人都可以使用。
每个图书馆都有义务为社会各个层面的用户服务。
2、信息服务方式多样化。
过去,传统的图书馆,仅开展借书、阅览、送书上门和参考咨询等有限服务。
而未来图书馆,由于信息高速公路的开通,除继续做好文献出借和阅览服务以外。
还可开展信息服务和网络化服务。
其中信息服务的主要形式有情报调研、建立信息开发公司、编辑信息刊物等,网络化服务的主要形式有电子邮件(e—mail)、主页(home.page)、文件传送协议、信息服务查询台(resourcediscovery system)、电子公告板(bbs)、数据传播(radiodata broadcasting)、电视远程会议(teleconferencing)、图文信息电视广播(vid—eotex)和电子图书馆(electronic libraries)等。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作用和地位摘要: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正在从传统的手工管理的服务模式走向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新时代。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是虚拟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功能的总和。
本文介绍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和功能,并指出了其存在的必要性,同时也明确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之路。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必要性功能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紧密结合,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营造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信息空间,图书馆作为重要的信息服务机构,也遇到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众所周知,图书馆事业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的程度。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更是教育竞争的时代。
人才教育离不开图书馆教育,图书馆教育将直接影响全民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
充分认识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特点,最大限度地整合信息资源,为读者提供深层次、多功能的信息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一、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特征随着计算机应用到图书馆界,图书馆突破了物理馆舍的界线,极大地拓宽了信息交流范围。
网络时代图书馆也就是数字化图书馆,它主要是通过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所有的馆藏实现数字化,能方便高效地为读者提供大量信息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网上服务,它是理想的现代化图书馆模型。
和传统图书馆比较,它有以下一些特点:1、文献信息源极为丰富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包含的文献信息源不仅是馆藏信息,更重要的是网络信息,图书馆也不再局限于有形实体的收藏,而且还包括虚拟网上无形信息资源的收藏。
2、文献载体收藏丰富多样文献载体收藏也丰富多样。
随着科技的进步,图书馆收藏的文献载体也趋于多样化。
图书馆的收藏不再仅是馆藏图书,还包括数字信息资源库,这个库里可以有声音、有文字、有图像,简言之是多媒体数字信息资源库。
3、服务方式快速便捷信息网络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服务手段和服务内容,它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最大限度地为读者提供全新的信息。
图书馆网络化是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的一大举措,网络化给图书馆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化使图书馆变成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场所,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操作管理智能化传统图书馆的操作以人工机械为主,网络时代图书馆的各项常规管理都可在服务器上实现操作的自动化。
电子书目和电子原文通过网络同时出现在计算机界面上,方便选择,有利于馆藏信息资源的建设。
智能联机编目更使外借工作变得轻松自如,网上借阅使读者足不出户便能获得所需的资料。
高新信息技术使图书馆本来繁杂的管理变得轻盈,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大大提高。
5、馆员素质要求综合化传统图书馆以“人一书”联系为主,素质要求不高,而网络时代图书馆工作需要综合素质高的人才,不仅需要信息专业知识,还需要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能力。
图书馆网络化是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的一大举措,网络化给图书馆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是图书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网络化使图书馆变成了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阅读场所,使网络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因此,是传统意义上图书馆的一次完全的更新换代,也称得上是一次革命。
二、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存在的必要性有人曾经说“在今后的20年内,世界上大部分的知识会被数字化并提供获取,人们期望在网上免费阅读文献,就和在图书馆免费阅读一样。
”如果真的那样,那么图书馆在这样一个计算机时代是否还有其存在的必要呢?首先,我们从图书馆产生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图书馆一产生, 就以非商业化地全面地收集保存文化信息,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服务为目的。
因此图书馆是一种纵向信息交流机构,其社会作用是后起的信息机构都不具备的特征。
其次,图书馆是社会文化和知识中心。
尽管人们已开始习惯用互联网获取知识,但是,只有图书馆才是社会信息的发散地和信息源。
例如互联网搜索引擎Google就一直与纽约公共图书馆、哈弗大学图书馆、斯坦福大学图书馆等签有协议,需要把他们的馆藏文献数字化,充实互联网的信息量。
无论有多少知识进入互联网,图书馆仍将在未来多年发挥重要作用。
再者,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传承者。
虽然图书馆一般不直接从事于知识的创新活动及自然和社会科学的研究,而是主要致力于知识和图书的保管、归纳、整理和传承的作用。
正是因为有了图书馆,人类的知识和成就才能被一代代传承下去,文明才不会倒退。
而互联网络上的资源大多数是自由信息,时效性短,权威性差。
用户共享网上信息时还需要增加大量的查询、选择和控制工作。
这需要用户掌握电子计算机的知识和有关查询信息的技巧,这些并非一朝一夕就被广泛接受的。
且数字化信息只是对现有各种信息资源的补充和丰富。
目前全世界的数据库已达9000多种,记录总数超过50亿条。
但人类有史以来积累的文献信息量不知要大多少倍。
何况是否所有的信息都有可能并有必要数字化还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综上所述,网络化、数字化的信息环境为图书馆开展信息资源共享提供了更有效的手段。
数字化信息资源与传统的图书馆文献资源应该是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
因此,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
三、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和地位网络化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一大基本特征,但绝不是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全部内涵。
其实,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功能是虚拟图书馆和实体图书馆功能的总和。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基本职能和作用并未丧失,反而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1.传统的文故贮存功能在网络时代仍需保持传统图书馆的文献贮存功能,体现了贮存功能的系统性、连续性和完整性。
在现代社会,海量的电子数据丰富了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储备,使得贮存功能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通过网络平台向需求者提供文献信息并提供特色服务,从而促进知识的创新与发展。
2.信息枢纽功能图书馆能利用各种渠道的文献信息,为读者架构起丰富而全面的资源结构,进而满足读者获取知识的需求,这体现了一个图书馆最基本的社会职能。
传统图书馆,大量急需的资料被隐藏,读者查找起来是既费时又费力;而在数字化网络体系中,计算机检索系统使图书馆改变了被动局面。
数字化的电子数据丰富了图书馆馆藏资源,读者可以利用功能强大的检索系统,享受多种数据库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
3.知识服务中心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一方面,用户获取的网络资源中常常篇幅多、资源庞杂、质量良莠不齐,使得希望获取的知识难以发现和利用。
作为知识中介的图书馆,其传统服务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也满足不了用户深层次的知识需求,所以要研究新的信息环境下信息生产与服务的特点,明确用户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环境中对知识需求的特征,开展网络专题知识组织与个性化知识服务系统的开发研究,满足用户发现知识和创造知识的需求。
图书馆要想更好地发挥知识服务功能,就必须实现从文献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的转变。
此时图书馆的核心定位也必须顺应时代发生根本的转变,由“文献中心”演变成“知识服务中心”,图书馆今后的发展只有朝这个方向去转型,才会有更加光明的前景。
4、现代教育中心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图书馆所处的信息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为图书馆教育职能的深化和拓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
图书馆由于自身专业的优势,对分散在各个领域的各种信息资源有重点地采集、整合、开发和知识重组,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全面准确、高质量的综合知识服务,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
随着数据库技术和云计算等先进科技的发展,图书馆之间可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人们可以自由、方便、快捷地共享数据和信息资源,从而扩大整个社会获取知识及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读者接受教育的需求,而且突破了传统的地域和时间等诸多条件的限制,不仅延长了为用户服务的时间,还能为用户提供各种远程教育,实现了教育方式的自主性、教育空间的无限性、教育手段的灵活性和效益性,成为信息网络时代最为便捷、最有成效的教育方式。
现代图书馆将兼有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的功能,但与这些机构不同的是,图书馆除了保存功能外,更加重视藏品的利用。
人们可以将其中的一些艺术复制品像图书一样,借回去欣赏一段时间,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说,图书馆还将成为重要的素质教育中心。
5、文化休闲中心现在的图书馆,已经不再是单一的为读者提供各种文献资源借阅服务的机构了,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城市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之中,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当地或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图书馆搞各种专题展览,举办各种知识讲座、视听欣赏、多媒体娱乐等等。
实际上,这不是对图书馆功能的削弱,而是对图书馆职能的拓展。
新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应该关注自身的文化休闲功能的发挥。
作为一种内在精神需求,休闲服务同样体现了图书馆的人文关怀,但是需要正确定位,必须注意和谐有序地发挥图书馆整体文化功能,妥善处理发挥文化休闲功能与履行其他职能的关系。
图书馆作为一个社会文化机构,毕竟不同于其他行业或组织,有其自身的特点,所开展的休闲服务也必须符合公共图书馆的性质和发展规律,只能是一种文化休闲服务。
以上对图书馆各种功能的定位,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文化教育功能,而是在社会文化服务体系中构建一种持久的文化形态与文化环境,读者在其中不仅可以学习与进步,还能进行化休闲与娱乐,这才是新时期下图书馆的职责所在,也是其竞争力和魅力所在。
四、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建设与创新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应该理解为是虚拟图书馆与实体图书馆的总和,它不仅拥有现实的自然平台,而且还拥有虚拟的数字平台,这样就为经营好图书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我们要用创新的精神,以人为本,经营好图书馆。
1、转变办馆思想,完善服务模式观念上的落伍是最大的落伍。
图书馆人已经意识到了网络环境对图书馆变革的影响,现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已远不是管理信息、进行藏书和简单的利用服务,而是可以为用户进行选择、获取和利用不同的信息源提供参考和服务。
一些先进的、正确的新思想、新理念被引入图书馆界,逐渐形成了信息价值观,改变了传统的“馆本位”和“书本位”的观念;形成了大图书馆观的信息共享意识。
图书馆在服务上要坚持以人为本,满足读者不断变化的服务需求。
要处处为读者考虑,在硬件上,在办证条件和借阅时间上应更为宽松,还可推广无证阅读;在馆藏文献的采集上,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需求,尽可能通过网络由读者参与采集。
在软件上,读者将不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利用广域信息服务系统、万维网等导航软件方便读者检索信息。
图书馆应该认真做到按读者和用户的需求快捷地组织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这是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最大魅力一一以最快的、最直接的方式为读者组织信息资源和提供服务。
2、突破独立发展,实现共建共享在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必须克服对文献资源的保守主义、形式主义和本位主义思想,通过合作分工收藏,以网络化建设为主,形成一个完整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