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 格式:docx
- 大小:11.91 KB
- 文档页数:6
应急预案编制步骤
一、提纲:
1、编制准备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2)制定编制计划;
(3)收集资料;
(4)初始评估;
(5)危险辨识和风险评价;
(6)能力与资源评估。
2、编写预案
3、审定、实施
二、具体内容
(一)、预案编制准备
1.成立预案编制小组
预案编制工作是一项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工作,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安全、工程技术、组织管理、医疗急救等各方面的知识,要求编制人员要由各方面的专业人员或专家组成,熟悉所负责的各项内容。
企业管理层应首先委任预案编制小组的负责人,确定预案编制小组的成员,小组成员应是预案制定和实施过程起重要作用或是可能在紧急事件中受影响的人员。成员应来自企业管理、安全、生产操作、保卫、设备、卫生、环境、维修、人事、财务等应急救援相关部门。此外,小组成员也可包括来自地方政府应急救援机构的代表(例如,消防、公安、医疗、交通和政府管理机构等),这样可消除企业应急预案与地方应急预案的不一致性;也可明确当事故影响到厂外时涉及到的单位和职责。
2.制定编制计划
对整个预案的编制过程制定详细周密的计划,使得预案编制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
3.收集资料
在编制预案前,需进行全面、详细的资料收集、整理。企业需要收集、调查的资料主要包括:
1)周围条件:地质、地形、周围环境、气象条件(风向、气温)、交通条件;
2)厂区平面布局:功能区划分、易燃易爆有毒危险品分布、工艺流程分布、建(构)筑物平面布置、安全距离;
3)生产工艺过程:物料(毒性、腐蚀性、燃烧性、爆炸性)、工作温度、工作压力、反应速率、作业及控制条件、事故及失控条件;
4)生产设备、装置:化工设备(高温、低温、腐蚀、高压、震动、异常情况);危险性大的设备;电气设备(短路、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
5)特殊单体设备:高压气瓶、盛装危险化学品的承压容器等;
6)库区:石油库、危险品库等;
7)安全评估和安全评价报告;
8)本企业、相关(相邻)企业及当地政府的应急预案。
4.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首先要了解清楚工厂中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其发生事故可能性有多大、可能造成的最大事故后果如何,这项工作就是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风险评价也称危险度评价或安全评价。风险评价是以实现系统安全为目的,应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和职业危害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从而为制定防范措施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构成了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危险源辨识是风险分析和风险控制的基础,它们相互关联、相互渗透。风险分析通过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从而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安全评价基本内容如图1所示。
安全评价的分类: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安全专项评价。
危险化学品专项安全评价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1.定性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
(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 E C)。
(3)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 M E A)。
(4)危险及可操作性研究(H A Z O P)。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1)概率风险评价法:事件树分析(E T A)、事故树分析(F T A)等。
(2)伤害(破坏)范围评价法:毒物泄漏扩散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等。
(3)危险指数评价方法: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等。
企业可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事故类型,选用合适的危险辨识评价方法。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应包括如下内容:
1)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
2)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
3)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分布;
4)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性质;
5)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
6)事故可能影响区域。
5.应急资源与能力评估
依据危险辨识与评价的结果,对已有的应急资源和应急能力进行评估,明确应急救援的需求和不足。应急资源包括应急人员、应急设施(备)、装备和物资等;应急能力包括人员
的技术、经验和接受的培训等。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当在评价与潜在危险相适应的应急资源和能力的基础上,选择最现实、最有效的应急策略。应急资源与能力评估应包括如下内容:1)企业内部的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
2)各种重要应急设施(备)、物资的准备、布置情况;
3)当地政府救援机构或相邻企业可用的应急资源。(二)、应急预案的编写应急预案的编制必须基于危险辨识与风险评价的结果、应急资源的需求和现状以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此外,编制应急预案时应充分参阅已有的应急预案,尽可能地减少工作量和避免应急预案地重复和交叉,并确保与其他相关应急预案的协调和一致性。
预案编制小组在设计应急预案时应考虑:1)合理组织。应合理地组织预案的章节,以便每个不同的使用者能快速地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信息,避免从一堆不相关的信息中去查找所需要的信息。
2)连续性。保证应急预案每个章节及其组成部分,在内容相互衔接方面避免出现明显的位置不当。
3)一致性。保证应急预案的每个部分都采用相似的逻辑结构来组织内容。
4)兼容性。应急预案的格式应尽量采取范例的格式,以便各级应急预案能更好地协调和对应。(三)、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
为了确保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性,预案编制单位或管理部门应依据我国有关应急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和其他有关应急预案编制的指南性文件与评审检查表,组织开展应急预案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