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接种工作规范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5.00 KB
  • 文档页数:2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接种工作规

第一章机构、人员及职责(1)

➢机构

预防接种单位

从事预防接种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称接种单位),由县级卫生行政部门指定,并明确其责任区域。

接种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 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

- 具有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的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

- 具有符合疫苗储存、运输管理规的冷藏设施、设备和冷藏保管制度。

- 承担预防接种工作的城镇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设立预防接种门诊。

接种单位接受所在地县级疾控机构的技术指导,并按照预防接种工件规和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承担责任区域的预防接种工作。

➢人员

- 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乡镇、社区防保组织根据其职责、任务,结合本行政区域的服务人口、服务面积和地理条件等因素,合理配置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

-接种单位根据工作任务,合理安排工作人员。承担预防接种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执业助理医师、护士或者乡村医生资格,并经过县级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的预防接种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二章疫苗使用管理(1)

❖疫苗分类:按照预防接种经费来源和任务性质等因素,将疫苗分为两类。

类别适用围费用承担

第一类国家免疫规划和省级增加政府

的疫苗

县级以上组织的应急接种

县级以上组织的群体性接种

第二类公民自愿且自费受种者或监护人

➢疫苗的免疫程序和使用指导意见

- 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

- 疫苗种类:根据全国围的传染病流行情况、人群免疫状况等因素,目前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包括皮注射用卡介苗(BC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HepB)、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OPV)、吸附百白破联合疫苗(DPT)及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DT)、麻疹减毒活疫苗(MV)。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

疫苗年(月)龄

出生时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8月 18~24月 4岁 6岁乙肝疫苗第1针第2针第3针

卡介苗接种

脊灰疫苗第1剂第2剂第3剂第4剂

百白破疫苗第1针第2针第3针第4针

白破疫苗加强

麻疹疫苗第1针第2针

❖使用规定

-基础免疫要求在12月龄完成。

-免疫程序所列各种疫苗的第1针接种时间为最小免疫起始月龄。

- 脊灰疫苗与百白破疫苗各剂(针)次的间隔时间应≥28天。

-乙肝疫苗第1剂在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尽早接种,第2剂在第1剂接种后1个月接种,第3剂在第1剂接种后6个月(5~8月龄)接种。第1剂和第2剂间隔应≥28天。第2剂和第3剂的间隔应≥60天。

❖麻疹疫苗复种可使用含麻疹疫苗成份的其它联合疫苗,如麻疹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麻疹腮腺炎风疹联合减毒活疫苗等。

❖如需同时接种2种以上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应在不同部位接种,并严格按照规

定的途径、剂量要求进行接种。

同时接种的规定

❖2种灭活疫苗或1种灭活疫苗与1种减毒活疫苗的同时接种

—可以在同一天在不同部位接种

—也可以在不同时间在不同部位接种

❖2种减毒活疫苗

— 1种注射疫苗与1种口服疫苗可以在同一天或不同时间接种

— 2种注射用减毒活疫苗必须间隔28天

同时接种的规定

❖同时接种是根据免疫活性细胞的生理特性,1个T淋巴细胞有很多不同抗原的“受体”,可以同时处理多种不同的抗原,不存在抗原之间的互相干扰问题。❖2种注射减毒活疫苗如未同时接种,如不间隔4周接种可以产生干扰现象,先接种的活疫苗会干扰随后接种的活疫苗;另外也会产生生物学干扰,即先接种活疫苗进入机体后先复制,会干扰随后进入机体的活疫苗的复制,故需要间隔开输入。

➢未完成基础免疫的14岁儿童应尽早进行补种。在补种时掌握以下原则:(1)未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儿童,按照免疫程序进行补种。

(2)未完成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疫程序规定剂次的儿童,只需补种未完成的剂次。无需从零开始。这是由于机接受抗原刺激后,免疫记忆时间很长,甚至是终身。第2次以后的接种是机体免疫系统的免疫记忆细胞再次接触识别抗原,短期就会发生增殖、分化,继而发生免疫效应。

(3)未完成百白破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3月龄~6岁儿童使用百白破疫苗;7~11岁儿童使用白破联合疫苗;12岁以上儿童使用成人及青少年用白破联合疫苗。

(4)未完成脊灰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4岁以下儿童未达到3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3剂次。4岁以上儿童未达到4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4剂次。

(5)未完成麻疹疫苗免疫程序的儿童,未达到2剂次(含强化免疫等),应补种完成2剂次。制定免疫说明:乙肝疫苗(1)

➢WHO指出,2次接种之间最短推荐间隔时间为4周。较长接种间隔时间可提高最终抗-HBs滴度,但不能提高血清阳转率。不管接种间隔时间(≥4周)如何,都无需接种疫苗3次以上。

➢一些低出生体重(<2000g)的早产儿在出生时,对疫苗接种没有良好的应答。如果接种,不应计入初免序列,应另外接种3针。但是,到1月龄,所有早产儿,不管出生时的体重或妊娠期年龄,都可有足够的应答。乙肝疫苗接种剂量

➢酵母苗16岁以下5μg/0.5ml,16岁以上10μg/0.5ml

➢CHO苗一般易感者10μg/1ml;母婴阻断的新生儿使用20μg/1ml为什么强调第1针在出生后24h接种

➢WHO指出,全球死于乙肝的病例中,有21%是在围产期感染的。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主要传播途径,新生儿感染HBV后约有90%以上的人将成为HBV慢性携带者,因此乙肝疫苗的第1剂接种应尽早进行,最好在新生儿出生后24h接种,以使新生儿获得保护。延缓第3针接种对效果的影响

➢Mongione等报道,第3剂接种延迟至2年,接种后1个月99.l%出现抗体应答,其中高水平(>1000lU/L)占89.9%。乙肝疫苗免疫成功者不需要进行加免初免成功后,免疫持久性较好

❖HB疫苗接种的保护效果直接与抗-HBs抗体的产生有关。认为接种初免程序最后1剂后1~3个月测定抗体滴度≥10mIU/ml是对感染有立即和长期防御作用的可靠标志。卡介苗接种问题WHO对接种BCG的政策

➢由于BCG接种效果多变,因此应把它看作是国家结核病规划的一个辅助手段。迅速发现病例和有效治疗仍然是各国控制结核病的重点。

1.在结核病流行和高发国家,应在婴儿出生后尽早接种BCG,无论如何,应在出生第1年接种。

2.在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以决定BCG复种的地区,应停止这种做法。

3.对已接种BCG者,不推荐复种,因为没有科学证据支持这种做法。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