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6年血液净化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2016年血液净化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2016年血液净化专业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一、血液净化专业2015年质控情况

2014年对烟台市海港医院、莱州市人民医院、烟台芝罘医院等在内的12家二级综合医院进行了督导检查。2015年针对2014年现场评估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专项整改,并将整改报告提交到市质控中心,通过汇总,发现进一步规范了血液透析室的临床管理、诊疗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使全市二级医院血液透析管理水平得到了持续改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进一步完善各项制度,加强血液透析管理工作。各医疗机构都将血液透析室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12家医院均明确了血液透析室主要负责人是血液透析质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担任血液透析管理工作组或领导小组的组长,能够体现出专业特点和临床需要,并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加强血液透析管理工作。

(二)血液透析室院感工作有制度,有计划,有落实。各项检验指标保存完好,透析病人的管理符合要求,大部分医院能够做到按规范给病人做感染指标血清学检测,对感染病人隔离透析,并能及时将资料上报全国血液净化网络信息网。

(三)大部分医院网络登记比较完善,并及时登录数据。设备有管理档案,设备维修有记录,并有监督人员签字。水、透析液管理规范,有水质检测记录、水机消毒维修记录,工程师对血透室相关业务熟练,能够处理简单的设备故障。

(四)血液透析室管理技术职称体系逐步健全。在被检查的医院中,多数医院安排临床医师接受血液透析规范化培训,医院还积极加强信息化建设,管

理效率和水平大大提高。各级医院进一步加强了血液透析临床应用知识及管理制度的培训,莱州市人民医院、海阳市人民医院、福山区人民医院、栖霞市人民医院等多次请院外医学专家来院培训,提高医护人员血液透析知识水平。

(五) 2015年到莱州市召开了一次基层医院血液透析质量控制规范化培训会议,到栖霞市中医院做了一次现场技术指导。

二、2015年血液净化专业质控工作存在的问题

1.市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没有对所有医院血透室进行现场检查督导,只是根据被检查的二级医院的整改报告进行了总结分析。

2由于县市级都没有成立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所以对一级医院及私立医院的血透室的管理帮助力度不够。

三、2016年血液净化专业工作安排及培训督导方案

1.组织相关专家成立检查督导小组,认真审议血透室质量控制标准,对不适合当前形势的条款进行调整。

2.把新制定的标准下和督导的重点发到各个透析中心进行学习、自查(1个月)。

3.2016年4月始血液净化质控中心将组织相关专家到各个透析中心走访检查一遍,现场督导、帮扶。主要内容:各透析室的诊疗标准规范是否完善?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是否合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是否到位?工作中是否落实制度、标准、规范和应急预案?

4.指导各血透中心建立血液透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并指导其小组活动,以实现CAPD品管圈管理,实现对问题的持续整改,从而实现持续改进血液净化医疗品质和服务成效,持续改进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5.血液净化专业培训工作从多个层面进行,首先,对检查督导中发现的问题给予现场讲座形式培训,利用在烟台召开的血液净化质量控制中心年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海峡两岸血液净化新进展研讨会,中华护理学会血液净化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等会议、学习班的形式,对烟台市从事血液净化行业人员全方位培训。

四、血透室质量控制指标的管理如下:

(1)、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闭塞率;

(2)、静脉置管率及感染率;

(3)、恶性高血压的发生率;

(4)、贫血的发生率(<10g/l);

(5)、低血压发生率(收缩压<100mmHg);

(6)、低血钙的发病率;

(7)、高血磷的发生率;

(8)、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的发生率;

(9)、皮肤瘙痒的发生率;

(10)、心力衰竭、高血钾急诊加透的比例。

五、修改后的烟台市血液透析质量控制中心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及考核表(见后)

2018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2018年质控科要在院领导及医务科的领导下,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结合2018年质控工作的经验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现制定2018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质控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四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负责,成员由业务副院长、质量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及临床、医技、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主任组成。 职责: 主要是负责制定全院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并建立和不断完善关于医疗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 质控科牵头,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医院感染科等对各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质控科每周二参加科室早交班,每周

三组织业务查房,发布质控报告,提出医疗质量改进的建议并追踪落实;每周一发放学习资料,每月一次 三基”考核。以上结果均与绩效工资挂钩。不定期聘请上级医院高年资、高级职称人员来我院讲课,对我院新进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我院业务学习,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我院整体业务水平。 (三)科室质控小组: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药师等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 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完善科室质控工作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结合本专业特点及技术水平,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四)个人质量管理: 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具体操作者,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职责: 规范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认真规范填写各种医疗文书,确保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并为此负责。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范例(2021版)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范例(2021 版) The work plan has clear goals and specific steps to enhance work initiative,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work proceed in an orderly manner.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范例(2021版) 【篇一】 一、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1、建立健全医院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网络体系,以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和各种医疗制度尤其是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2、医疗质量监督控制管理以零缺陷为目标,以预防为主,重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的控制管理,防患予未然。 3、以国家及省级有关医疗质量标准为主要目标进行质量控制管理,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责任追究制。 4、继续完善质量控制会计、质量分析讲评、质量检查评价、质量信息通报反馈制度,确保医疗质量健康运行。

5、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单病种质量控制管理。 6、协助医务科建立健全规范化诊疗标准和示范性临床路径。 二、医疗质量控制管理目标: 1、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召开一次医疗质量管理会议,根据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析,并提出具体的整改措施。 2、甲级病历达到95%,消灭不合格病历。 3、自控科控病历率达100%,院控病历率达75%。 4、入出院疾病诊断符合率达到95%,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达到95%,入院三日确诊率达到90%,治愈好转率达到90%,急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达到80%,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处方书写合格率达到95%,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达到95%,临床病理诊断符合率达到90%,优势病种中医治疗比率达到75%,门诊中医药治疗率达到85%,病房中医药治疗率达到70%,中成药辨证使用率达到90%。 三、医疗质量控制管理手段: 1、医疗质量与奖金、晋升、晋级挂钩。 2、医务科、质控办等职能部门实行定期和不定期医疗质量考核,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报告(新编版)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报告(新 编版) Frequent work plans can improve personal work ability, management level, find problems, analyze problems and solve problems more quickly. ( 工作计划 )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315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报告(新编版) 【篇一】 一、质控办工作目标及对象 (一)管理目标: 医院科室医疗质量组织管理、诊疗技术规范、医院感染、合理用药、急诊急救、临床用血质量和安全、护理质量、单病种质量管理及临床路径管理。逐步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的职责权限并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设施规范化,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与安全,杜绝医疗事故的发生,促进医院医疗技术、管理水平不断发展. (二)管理对象:

1、临床科室: (1)外科系统:普外科、泌尿外科、骨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肛肠科、妇产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麻醉科。 (2)内科系统:心血管科、肿瘤科、血液科、消化科、呼吸科、内分泌科、肾内科(含血透室)、中医科(含风湿免疫科)、老年病科、神经内科、ICU、急诊科、儿科、皮肤科、针灸科、康复理疗科。 2、医技科室: 功能科、放射科、检验科、病理科、药剂科。 二、医疗质量工作计划 (一)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网络: 为了达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1、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2、病案管理委员会3、医疗质量督导组4、科室质控小组 见临床各科《科室管理手册》。 (二)加强全员质量意识 1、所有新进院人员(新调入和新分配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时,培

2017年度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7年度质控科工作计划 患者安全是全球关注的重要问题,提高医疗安全必须关注系统改进,为了最大可能地通过合格的员工利用正确的方法为合适的患者提供及时、安全、有效的服务,建立一个更安全的医疗系统,促使全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按照质控办三年规划及质控办岗位职责,结合2016年质控工作的经验总结,现制定2017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完善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为了达到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全员参与、全部门控制、全过程控制,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首先要健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网络,如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医疗质量督导组、科室质控小组。在原有科室的质控成员中筛选出组长,进一步完善院内质控网络。 二、加强合理用药,控制药占比。 针对我院2016年度药比超标具体情况,根据各科2016年实际完成的药比指标数为依据,制定各科各项药比指标。在抓好服务质量与医疗质量的同时,控制药比在规定范围内,与超标科室沟通药比高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力争2017年能够达标。

三、加强病历质量管理与监测。 1、病历文书书写质量(包括检查申请单)。由于2016年7月我院更换信息系统软件,需要一段时间的调试,期间各科室病历文书书写质量明显下降,特别是医学检查申请单书写的不规范,导致放射科、检验科等职能科室工作延后,但是我科在这几个月努力收集各方面信息,找出医学检查申请单书写不规范的原因,与各科室开会探讨,已经改善大部分不规范的地方,但仍存在不足之处,在接下来的一年,配合信息系统的完善,我科将会把该项工作做好,方便临床工作流程。 2、病历首页填写质量与编码录入。总结中提到该问题是医疗质量管理一个薄弱环节,但在新的一年,质控科将会定期召开科室主任会议,强调病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更加认真注重病历首页的检查,发现问题将严厉批评甚至处罚当事医生,争取该板块工作有所进步。 3、出院病历归档。我科将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设立科室质控分,对未归档病历的科室医生扣分,最终会扣到相应医生的工资中,以此来促进病历及时归档。 四、加强手术及日间手术质量控制。 联合临床药学部门对运行病历中手术预防用药的正确性进行点评,防止抗生素滥用,针对我院实际情况,主要对妇产科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进行监督,力争明年达到规范。

质控部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质控部工作总结及2019年工作计划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一、总结引言 XX年,质控部在较XX年减少2名qe,一个sqe,一个文控主任的情况下,各项工 作基本在保持了去年的水平上,收获小小的进步。 二、总结部份(XX年度部门主要的工作事项重点成绩的评述、好的方法及经验的总结) 1.标准统一方面: 质控部在过去半年中每周一三五17:00~17:30分进行的来料与过程标准磨合取得不错的 成绩,在这项措施推出后,生产线投诉的类似“标准不统一”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预防。 2.增设ipqc职能组:

增设ipqc组,加强过程质量状况监督,进一步推动了品质事故的迅速处理,可以有效 地完善信息反馈机制。目前由于ipqc建立伊始,ipqc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能力质素尚不能达到要求,发挥作用有限。这也是XX年努力的一个方向。 3. 客户投诉: 客户投诉13次,XX年为19次,无批退品质事故发生。虽然客户投诉少了,但是我们的出货数量也减少了,明年将会以客户占出货批次或者数量的多少来统计,这会更好的体现我们的产品品质状况,相对来说也是比较科学的统计方法。 4.客户一次验货合格率: 客户验货合格率为%,较去年降低了%。降低的主要原因是leeds灯罩外观一直不能满足要求所致。由于去年全年客户验货合格率为%,所以在去年管理评审时提升目标到98%,今年未达到目标,这将会成为今年的主要目标,全力

达成。 另外考虑到,我司的产品相对同行的产品外观要求颇严格,综合品质成本考虑,我们会采取平缓的放宽外观标准,在不让客户察觉的情况下逐渐回归产品的正常要求水平。 一次验货合格率: qa一次验货合格率为%,较去年的%有很大的提高,提升约%。这与公司领导支持的一系列改善是分不开的。从效率提升,历史遗留问题的不断跟进和处理,工程部,生产技术,采购,qa都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6.过程合格率: 过程综合合格率为%,较去年的%提升了%,虽然效果不是很明显,但这也正体现了过程能力的提升,体现了我们增设ipqc的价值,也是提升qa验货合格率和客户验货合格率的前提,是重中之重。 7. 来料检验合格率: 来料检验合格率为%,较去年的%下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为了加强我院医疗安全管理,保障医疗质量,继续深入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结合我院工作实际,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坚持把维护患者利益、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放在首位,健全医院的“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管理制度,建立医院长效科学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医疗服务更加人性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 二、工作内容 1、积极组织全体员工集中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临床医师诊疗常规》及《操作常规》等,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4小时,学习人员做好学习笔记。每月召开一次科室质量安全管理会议,专题研究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并制定医院医疗缺陷管理措施。 2、健全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

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等)。认真执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科主任至少每周一次,主任医师(或副主任医师)至少每周一次,主治医师至少每周两次,住院医师至少每天一次查房,节假日查房与平时相同。 3、认真做好临床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做好“三基三严”训练,开展继续教育工作,“三基三严”业务学习除科室制定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外,医务科、护理部至少每月集中学习一次,每次集中学习不少于2小时,同时每季度举行一次“三基三严”业务闭卷考试及技能操作考试。 4、对医务人员进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学习,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逐步建立药品用量动态监测、药品群体不良反应监测等超常预警制度。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杜绝滥用药、滥检查等现象发生。 5、加强检验科质控工作及科学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加强加强检验科医院感染控制工作,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6、为病人提供清洁、舒适、温馨的就诊环境和便民服务措施,如设置导诊咨询台、候诊休息椅等,为患者提供私密性良好的诊疗环境,自觉维护病人的权利,尊重其知情权和选择权,对患者服务态度良好、服务用语规范,杜绝“生、

医院质控办年度工作计划

医院质控办年度工作计划 篇一:2014年医院科室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XX医院 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2014年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诊疗操作规范和常规,加强对科室的质量管理、检查、评价、监督。科室实施全程质量管理,重视基础质量,加强环节质量,保证终末质量。树立全员质量和安全意识,加强医疗质量的关键环节管理和监督。关键环节包括疑难危重抢救病人的管理,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的管理,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的管理,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的管理,医院感染的管理,治疗的合理性等。认真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建立病历环节质量的监控、 评价、反馈,每本病历均由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科主任三级进行质控,每月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对科室医疗质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的分析、评估,检查处理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定期组织进行“三基”考核。加强《病历书写规范》和《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的学习和领会,严格按规定及时、准确、完整书写医疗文书。科主任为科室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并确定住院医师、住院总、科主任负责对科室病历归档前进行三级质量检查,查出缺陷及时反馈及改正。提高科室业务学习的质量,保证业务学习的数量。

每月进行业务学习1-2次,疑难病例讨论每月一次 (一)医疗制度、医疗技术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分级 护理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病历书写规范、查对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知情同意谈话制度等。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必须人人达标。 (二)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量检查评 分表》讲解和学习;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字迹的清楚性; 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 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 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 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 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 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

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 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 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 年医院质控科工作计划,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2018年质控科要在院领导及医务科的领导下,按照三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结合2018 年质控工作的经验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现制定2018 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 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质控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四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负责,成员由业务副院长、质量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及临床、医技、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主任组成。 职责: 主要是负责制定全院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并建立和不断完善关于医疗质量控制的 规章制度和医疗质量考核标准; 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 质控科牵头,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医院感染科等对各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 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 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质控科每周二参加科室早交班,每周

三组织业务查房,发布质控报告,提出医疗质量改进的建议并追踪落实; 每周一发 放学习资料,每月一次“三基”考核。以上结果均与绩效工资挂钩。不定期聘请上级医院高年资、高级职称人员来我院讲课,对我院新进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我院业务学习,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我院整体业务水平。 (三)科室质控小组: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药师等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 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 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纠正; 完善科室质控工作的记录及登记,对各种质量指标做好统计、分析、评价; 结合本专业特点及技术水平,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急救预案。 (四)个人质量管理: 临床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医务人员是医疗行为的具体操作者,是质量管理的第一道关口,是质量管理的重要保证。 职责: 规范执行疾病诊疗常规和各项技术操作规范,认真规范填写各种医疗文书,确保基础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并为此负责。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最新)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一) 一、脊柱烧伤科质控小组组成 组长:沈宏达(科主任)、王英(护士长)质控员:朱劲松(医生)、郑俊珂(护士)。 二、科室质控小组职责 1、科室质控小组由科室负责人、护士长以及质控医师、护士等相关人员3-6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质量第一责任人; 2、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的质控工作制度、人员岗位职责; 3、在医务部和护理部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医、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抓好科内诊疗质量、护理质量、医疗文件书写质量; 4、做好科室的质量自测自评,分析科室医疗质量数据、病人投诉情况、质量缺陷问题,自我查找医疗隐患,自评工作优劣。 三、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 1、质量控制小组在科主任领导下对全科的医疗质量进行管理监督、指导、检查,开展每日质控、每月质控; 2、质控小组的活动应至少每个月一次,每次应认真分析评判本科室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做好质控活动记录; 3、对科室诊疗活动的各个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通过具体的诊疗示范操作、每月组织各级医务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规范,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4、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护理文件),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护理工作进行检查,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二) 为加强检验科质量管理工作,特作如下工作计划: 一、组长负责全科检验质量的监督、检查、指导、评比、奖惩。 二、审查标准化操作程序并加以改进,组织全科工作人员学习SOP文件。

三、每月不定期抽查检验质量,内容包括检验报告单书写质量,室内室间质量控制开展情况、操作规程执行情况、试剂和仪器使用情况等。 四、每月组织一次会议,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汇总当月室内质控检验结果并加以评价。 五、完成省临检中心组织的每年两次的室间质评结果回报,并进行总结评价并加以改进。 六、对在质量控制中出现的好人好事、作出突出成绩的实验室或个人提出奖励并表扬,对出现质量差错事故的提出严肃的批评和经济惩罚。 七、经常到临床科室听取其对检验科各方面的要求和建议,及时改进和加强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检验质量,满足临床诊疗工作的需要。 科室质控小组工作计划书范文(三) 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3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 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年度医院医疗质量控制工作计划 本年度为保证我院医疗质量,提高医疗水平,加强医务人员职业素质,规范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和医患双方的共同利益,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继续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质量理念,以提高医疗质量为总体目标,以提高病人满意率为宗旨,进一步建立任务明确、职责与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医疗质量工作规范化进行。通过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医院的医疗质量及工作效率。在上一年度基础上制定以下计划与措施: 继续加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务科及质控科、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组成的三级质量控制网络体系之间的协作分工。各成员具体继续按原定方案开展工作如下: 1、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继续在以院长任担任主任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领导下,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分管领导、相关职能部门、各临床、医技科室主任组成,履行如下职责: (1)负责全院医疗、护理、医技工作质量的全面监测、控制和管理。 (2)负责做好医疗、护理、医技工作质控指标评估。 (3)系统科学地制定有关医疗质量的标准、制度与办法,并监督各科室认真执行。 (4)监督并执行国家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 (5)制定医院医疗质量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及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落实。 (6)及时对医院的医疗、护理、医技部门的质量问题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建议与措施。 (7)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分析和讨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督促有关科室及责任人整改。 2、医务科及医疗质量控制科(办公室) 医疗质量控制科(办公室)作为常设的办事机构,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1)在院长、主管院长的领导下负责我院医疗质量监控工作计划和日常工作。 (2)继续按原定质量监控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医疗质量进行监督管理。

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

冕宁漫水湾友松医院2016年医疗质控工作计划2016年我院为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管理和医疗水平,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医技人员的医疗行为,确保医疗安全,从而促进医疗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全面提高,现结合我院总体工作思路,制定本计划。 一、发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的作用 质控科将每月质控管理情况向主管院长和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主任汇报,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坚持每季度召开一次工作例会,研究医疗质量管理问题,部署下一步工作,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和解决的措施,并督促有关科室及责任人进行整改。 二、质控管理部门(质控科)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围绕“以抓好病历质量为中心”,坚持每月组织专家对各临床科室架上运行病历进行检查,对归档病历进行抽查,对存在问题及时书面反馈回科室,并提出进行整改措施。每个月或每季度围绕抗菌药物使用、围手术期病人、危重病人、新入院病人、临床路径病人等进行专题检查,同时对新开设的科室或病区进行重点指导。 2、每月组织对临床科室的归档和运行病历及医疗质量管理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要求科室整改。 3、对急诊科和医技科室,包括检验科、输血科、放射科、超声科、心电图室的纳入质控管理,并定期检查。 4、建立缺陷病历点评制度。坚持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院性缺陷病历点评,要求科室主任或质控员参加点评会议,促进病历质量的提高。 5、加强门诊处方质量的管理。认真落实处方点评制度,同时与门诊办、药械科、财务科等部门加强对门诊处方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6、加强培训工作。对新开设的科室、重点科室或新上岗的医疗、医技人员进行质量控制方面培训或讲课,培训后进行抽考,保证培训效果。 7、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主任或质控员会议,反馈医疗质量存在的问题,协调各科室在质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 8、对检查过程中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根据科室质量控制标准和按有关规定进行扣分或处罚,报财务科与科室绩效工资挂钩。 9、加强与纪检办、护理部、院感科、医保办、科教科、审计科、财务科等部门的联系,将其管理工作纳入质控评分内容。

质控中心工作计划汇编

2018年质控中心工作计划汇编 18年医院感染管理控制评价中心工作计划 1.制定全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体系和考核方案。根据卫生行政部门相关医院感染管理规定,完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科设置和人员配备。 2.加强各级各类医院专(兼)职院感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和培训,举办1-2期医院感染知识培训班。 3.加强医院感染重点部门管理。指导医院重点部门环境卫生学、洗手设施和手部消毒装置配备等达到规范要求。 4.加强医院感染重点环节的管理。指导各级医院开展重点环节目标性监控管理工作,三级医院至少开展2项,二级医院至少开展1项。 5.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指导二级及以上医院完善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多重耐药菌管理合作机制,切实落实多重耐药菌各项消毒隔离措施,降低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 6.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指导各医院对医疗废物做到科室分类存放,专职人员回收记录双签名,使用密闭容器、专用车辆、固定时间、固定路线,防止流失和污染环境。 7.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督导。年内开展1-2次医院感染管理质控检查,提出整改措施,评价改进效果。 18年医疗文书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工作计划 1.开展《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培训,举办医疗机构病历书写骨干培训班。 2.开展归档病历质量考核评比,对医疗文书质量、核心医疗制度在病历中的体现等方面进行督查、评价、反馈。 3.加强运行病历的实时监控与管理。针对《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规定落实情况,尤其对新版与旧版不同之处是否落实进行督查。 4.加强医疗文书质量控制评价中心自身的业务素质建设,开展业务培训及学习参观,提高病历质量管理和指导水平。

18年护理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工作计划 1.按照《铜陵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要求,制定铜陵市护理质量控制体系和考核方案。 2.加强全市护理质量的督导评价,年内开展一次全市护理质量督导检查。 3.根据等级医院评审标准,进一步完善各项护理质量控制评价标准,加强对医疗机构护理质量的指导和改进。 4.加强护理质量培训,举办患者安全管理、护理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护士长岗位等培训班。 5.做好质控信息的上报,并加强与上级护理质控中心的联系沟通。 18年临床麻醉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工作计划 1.召开麻醉质控中心全体成员会议,讨论并布置18年麻醉质控中心的相关工作。 2.开展全市医疗机构麻醉现状调查,制订麻醉质量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 3.建立医疗机构麻醉数据库,每季度向质控中心上报一次相关数据。质控中心根据相关数据资料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 4.开展专业培训和学术交流。举办一期市级继教项目培训班。每季度组织一次本专业的疑难问题讨论或典型病案分析等各种类型的学术活动。 5.开展一次麻醉医疗质量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麻醉相关的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与麻醉相关的病历文书的规范化书写情况等。 18年急诊急救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工作计划 1.召开质控中心成员会议,学习《铜陵市医疗质量控制评价中心建设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了解本中心工作职责与任务,讨论制定本专业质量控制体系和考核方案。 2.开展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现状调研,依据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的要求和调研结果提出相关工作建议。 3.做好全市急诊急救医疗质量检查与督导工作。采取明查或暗访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检查指导,促进二级以上医院急诊科的规范化建设。 4.依据《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要求,做好本年度急诊急救专业知识、技能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模板

________2017__年度___科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提纲如下: 一、科室《年度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撰写提纲。 1、指导思想 以病人为中心,加强科室自身建设和管理,不断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和服务能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价廉、便捷的医疗服务。 2、质量与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 以病人为中心,质量为核心的原则; 全程、全员参与的全面质量与安全管理原则; 质量与安全管理持续改进的原则。 3、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 (1)临床科室主要质量指标(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等设置但不限于:

(2)麻醉科指标见《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7.8.4款及第七章第二节制定,包括但不限于:麻醉总例数(分全麻、脊柱麻、其他)、实施镇痛治疗例数(分住院、门诊及术后镇痛)、实施心肺复苏例数、麻醉复苏管理例数、麻醉非预期相关事件例数、麻醉分级管理例数等;麻醉医师继续教育达标率、复苏室病历记录完整率等。 (3)重症医学科参照《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9.2.1及4.9.5.2款要求设定,

包括但不限于:转入转出与标准符合率、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率、疾病严重程度评估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行感染、留置导尿管相关性感染等。 (4)急诊科参照《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的基本要求、《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4.8.6.2款制定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急诊诊疗例数与死亡例数、进入抢救室总例数与死亡例数、急诊分科与急诊就诊例数比等。 (5)特殊科室血液净化、手术室、供应室、放射科、检验科、核医学科、放疗科、影像介入科、药学部、疼痛科、病理科、输血科、营养科、康复科、中医科、高压氧等医技科室围绕三甲评审标准,制定本科室的质量控制、指标。 4、临床路径与单病种管理(临床科室) (包括切不限于开展临床路径的病种数,临床路径管理覆盖率,临床路径指标的控制计划、单病种指标控制计划等) 5、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落实 (含核心制度的培训、执行、监督自查,医疗台账的书写管理等) 6、具体措施及工作重点 ①科室成立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小组,小组成员及工作职责 ②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培训的计划和安排 ③科室对质量与安全管理不到位问题的处理 ④…… 附件:《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XXXX年X月X日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成员 组长:(科主任) 副组长:(科副主任、护士长) 成员:(质控医师、质控护士) 二、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下设管理小组 1、病案质量管理小组 组长:

医院质控工作计划三篇【最新版】

医院质控工作计划三篇一篇 根据卫生部和省卫生厅颁布的与医院感染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文件等要求,结合我省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制定切合我省实际可操作性强的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操作规程(sop)。 本年度计划完成以下10个sop: 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预防与控制的sop; 2、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预防与控制sop; 3、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uti)预防与控制的sop; 4、手术部位感染(ssi)预防与控制的sop; 5、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处置的sop; 6、多重感染耐药菌感染预防与控制的sop;

7、血液透析中心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sop; 8、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sop; 9、手术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sop; 10、icu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的sop。 二、全面开展目标性监测与现患率调查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的要求,在全省二级以上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和现患率调查。各级医院根据本院的实际情况开展手术部位感染监测、icu医院感染监测、新生儿室医院感染监测、细菌耐药性监测等目标性监测。20xx年9月份在全省三级以上医院开展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 三、加强重点科室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 按照省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安排,对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净化中心、消毒供应中心等重点科室,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进行质量控制。

四、加强重点部位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按照省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安排,加强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性泌尿系、手术部位感染等重要部位感染的质量控制工作。 五、制定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与处置工作预案 根据卫生部《医院感染暴发报告及处置管理规范》和省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安排,制定医院感染暴发的报告及处置工作预案。 六、努力实现医院感染质控信息化管理 1、建立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系统: (1)20xx年3月下旬,在全省三级医院启用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系统。7月份网上医院开始试运行医院感染病例监测资料的网络直报,每月将本院医院感染监测资料上报给省院感质控部,省院感质控部定期汇总、分析上报省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争取在年底全省医院感染监测网正式运行。

质控科部门工作计划范本

Formulate objectives and tasks and daily work items management, so as to enhance the initiative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质控科部门工作计划

编号:FS-DY-20138 质控科部门工作计划 医院医疗质量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工作。20xx年质控科要在院领导及医务部主任的领导下,按照二级甲等医院评审细则要求,结合20xx年质控工作的经验对医疗质量进行有效管理,现制定20xx年工作计划如下: 一、健全医疗质量控制体系 医院医疗质量控制体系为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管理职能部门、科室质控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四级管理体系。 (一)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由院长负责,成员由业务副院长、质量控制科、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及临床、医技、药剂科等相关科室主任组成。 职责:主要是负责制定全院医疗质量控制目标、任务,并建立和不断完善关于医疗质量控制的规章制度和医疗质

量考核标准;组织、实施全院医疗质量检查工作。 (二)质量管理职能部门:质控科牵头,组织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医院感染科等对各科室质控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监督管理;定期进行医疗质量的检查评比并提出奖惩意见;并对医疗质量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要求及整改意见。质控科每周二参加科室早交班,每周三组织业务查房,发布质控报告,提出医疗质量改进的建议并追踪落实;每周一发放学习资料,每月一次“三基”考核。以上结果均与绩效工资挂钩。不定期聘请上级医院高年资、高级职称人员来我院讲课,对我院新进人员进行培训,组织我院业务学习,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我院整体业务水平。 (三)科室质控小组: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质控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质控医师、护士、药师等人组成。科主任是科室医疗质量的第一责任人,负责对质控小组的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职责: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量管理目标、任务、措施及评价方法,对本科室医疗质量工作进行自查、总结、上报;督促落实各项医疗法规、规章制度,发现医疗安全隐患及时

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计划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为切实加强内涵建设,提高医院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服务水平,确保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特制定本方案:一、实施依据:1、卫生局《2012年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专项整改方案》的通知 2、上级医政管理部门管理文件要求二、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满足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需要。 1.健全院科医疗管理组织,实行院科二级负责制。院长、科主任为院、科质量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领导班子要定期专题研究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工作。科室设质控员。 2.医疗质量管理责任人组织实施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负责指导、监督、考核、分析、评价医疗质量及安全工作,定期进行医疗质量与安全指标的检查分析并督导落实。监管检查须有计划、有记录、有分析、有反馈、有整改措施、有实际效果。 3.健全医疗质量管理组织:医疗质量管理、药事管理、医院感染、病案管理、护理管理等,定期研究医疗质量安全管理问题,有活动记录,重视工作实效。三、加强全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教育,提高全员质量安全参与能力,质量安全培训纳入全员培训年度计划,定期进行,确保培训效果。 四、强化“三基”训练,分类开展临床医疗、护理、

影像、检验、药剂、医院感染等岗位专业人员的练兵活动。抓好抓实急症处理、重患抢救、复苏技术、外科操作、临床技能、病历书写等基本功训练,强化依法执业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五、严格执行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完善并实施各项规章、技术操作规程及各类人员岗位职责。建立健全医疗技术风险防范、医疗安全事件、医疗事故防范预案和处理程序,完善非医疗因素引起的意外伤害事件的防范措施。按规定报告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等不良事件。六、加强重点部门及重点岗位的管理。重点查找医疗安全隐患和薄弱环节,加强整改,每月有检查、有监控记录。七、充分学习、应用临床路径、保证并持续改进医疗质量。八、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强化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增强病患服务意识,不断改进医疗服务,提高工作效率,加强沟通随访,改善医患关系,维护患者利益,实现医疗服务规范化、人性化。九、切实加强科室的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安全性和有效性。各科室依据医院《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实施方案》,结合本科室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计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完善。昭通市一院神经内科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范例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计划范例为落实医疗核心制度,确保提高我科医疗质量和安全、保证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及医疗指标的完成,拟定本年度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一、强化思想认识,持续发展: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3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手术30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

2018年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 年质控科工作计划 2018 年 , 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在主管院长的领导下 , 在巩固三甲创建预评审成果的基础上, 紧紧围绕医院等级复评 审工作 ,以提高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为核心 , 落实患者安全目标为重点 , 进一步完善和丰富质控管理工作内涵, 使医院 的质量管理工作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常态化, 从而促进医院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和全面提高, 现结合医院发展规划和 总体目标 , 制定本计划巩固医院三级质量管理体系, 且有效 运行 (一)加强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每月检查临床 , 医技科室医疗 , 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情况, 督促各项质量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对检查结果下发整改通知和跟踪检查,并进行汇总、分析, 使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水平持续改进。每月收集临床、医技科室质量管理数据 , 评价科室质量管理情况。 (二)协助职能部门进行质量监管每月收集汇总医疗、护理、医院感染管理、药学、医学装备、病案统计 , 医患关系、医疗服务收费、消防安全、信息管理以及后勤保障等部门的质量管理资料, 汇总后以“医院质量管理月报”的形式印发,并通过0A办公系统在全院范围内公示。每季度检查职能部门对临床、医技科室的督导、追踪情况, 对存在的突出问题下发整改通知书并限期整改 (三)实施院级质量考核 1、实施环节质量监管开展医院全面质量管理控制工作 , 每周二为院级质量管理督导检查日 , 制定检查计划 , 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成员督导检查医疗、护理、药事、院感、医学装备、信息、 消防安全以及后勤保障等核心制度的落实情况, 特别是重点 部门、关键环节、薄弱环节或存在的突出问题组多部门联合质量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