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
- 格式:docx
- 大小:11.45 KB
- 文档页数:1
妇幼保健院的工作制度、岗位职责一、保健部职责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保健部内各科的保健、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的行政管理工作,并协调各科室间的关系.2。
制定保健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经院长批准后组织实施。
3. 掌握影响全市妇女、儿童健康状况及群体健康的主要因素。
掌握全市孕产妇,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主要死因变化趋势,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干预措施,并组织实施.4. 开展妇女儿童系列保健、优生优育、健康教育,并进行业务技术指导。
5。
制订妇幼保健人员培训计划,协助卫生行政部门对妇幼保健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业务考核. 6。
督促检查各科完成工作计划,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情况,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做好各类人员业务技术考核、考绩工作.7. 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国家级、省级、院内科研工作.8. 深入基层,指导下级单位开展妇幼保健工作.二、保健部主任(副主任)职责9。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制订保健部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
按时完成年终总结。
10。
督促检查所属科室完成工作计划和各类各级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协调各科室完成妇幼保健任务。
11. 制订切实可行的干预计划,降低本地区的孕产妇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12。
深入基层调查了解情况,全面指导本地区基层妇幼保健业务、妇幼卫生信息、健康教育等项工作.13。
定期参加保健门诊及专科门诊,不断提高业务技术水平,以利于指导面上工作。
14。
有计划安排本部门人员的业务学习、技术培训,协助院领导做好妇幼保健人员的业务考核、晋升、晋级工作,安排实习、进修人员的工作。
15. 定期向院领导汇报工作。
16. 保健部副主任协助主任做好各项工作.三、妇女保健科科长职责1. 在院长领导下,负责本科的保健、医疗、教学、科研、培训及行政管理工作。
2. 制定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制订本科各项工作制度、诊疗常规及岗位职责,负责督促检查,按时总结汇报.3. 做好妇女保健方面调查研究,做好资料积累,及时总结经验。
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防控工作管理制度一、落实出生缺陷信息管理,明确职责分工各单位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者兼职的出生缺陷防控工作信息员,负责本机构的出生缺陷信息数据的收集、录入、审核与管理工作。
市妇幼保健院负责全市所有助产机构的出生缺陷防控信息收集、录入、审核与管理工作。
按要求至少一年2次组织开展辖区出生缺陷信息人员的培训。
二、规范信息管理流程,认真组织实施(一)原始登记。
按开展出生缺陷防控项目建立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以及筛查高风险对象和阳性患儿的随访及干预情况登记。
规范使用母子健康手册发放表以及叶酸增补发放登记、《潍坊市住院分娩登记》,全面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并建立相关筛查登记。
开展孕前优生检查单位应建立优生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高风险评估及咨询、转诊、妊娠结局随访、临床检验、超声检查等基础登记。
(二)信息报送。
1.统计汇总镇级医疗机构上报的孕产妇产前筛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和孕前和孕早期叶酸增补季报。
每个季度的第一个月完成相关统计报表的网络直报和纸质版报表。
2.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实行月报制度。
(三)信息审核。
出生缺陷防控的信息直报工作应该执行逐级业务审核和行政审核制度。
单位报表要实行双签名审核;指定专人负责辖区出生缺陷防控信息上报。
三、落实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数据泄露对信息使用的电脑要设开机和屏保密码,对出生缺陷防控信息系统内数据要严格保密,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不得擅自对外提供信息系统中的任何信息,不得调用或拷贝信息数据他用,日常分析的数据要妥善保管,不得随意丢弃或利用网络传播。
四、加强质控管理,确保数据质量严格执行报告程序和时间要求,逐级做好信息质控管理。
每季度质控一次,及时查漏补缺。
定期分析数据,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产前缺陷诊断工作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从事产前缺陷诊断工作的医疗机构和相关人员。
第三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应以预防为主,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确保母婴安全。
第四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应遵循科学、规范、严谨、保密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设立产前缺陷诊断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产前缺陷诊断工作。
第六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机构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备和设施,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第七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专业技术资格,经过专业培训并考核合格。
第八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应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确保数据准确、完整、及时更新。
第三章诊断流程第九条产前缺陷诊断主要包括筛查和诊断两个阶段。
第十条产前筛查应在孕早期开始,通过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方法,筛选出高风险孕妇。
第十一条高风险孕妇应接受产前诊断,包括超声检查、染色体核型分析、基因检测等方法,明确是否存在缺陷。
第十二条产前诊断结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解读,并向孕妇及家属提供相应的咨询和建议。
第四章诊断结果处理第十三条产前诊断结果显示正常者,应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
第十四条产前诊断结果显示异常者,应根据具体情况给予干预措施,如终止妊娠、引产等。
第十五条对产前诊断结果有疑问或不明确者,应进行复诊或转诊至上级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断。
第五章质量控制与评价第十六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应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控。
第十七条定期对产前缺陷诊断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业务水平。
第十八条定期对产前缺陷诊断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设备性能稳定。
第十九条建立产前缺陷诊断工作评价机制,对工作质量、效率和满意度进行评价。
第六章保密与信息安全第二十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中涉及的个人信息和诊断结果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
第二十一条产前缺陷诊断工作应遵守国家有关信息安全的规定,确保数据安全。
医院出生缺陷实施方案医院出生缺陷实施方案是为了保障新生儿的健康,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医院在实施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案。
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医院出生缺陷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新生儿筛查制度。
通过对新生儿进行常规的筛查和检测,可以及时发现可能存在的遗传疾病和先天性缺陷,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降低发生率。
此外,医院还应加强对孕妇的产前检查和指导,提高孕妇的健康意识,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其次,医院应加强新生儿护理。
对于早产儿和低体重儿,医院应提供专门的护理措施,包括保暖、喂养、监测等,确保他们的健康和生存率。
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新生儿的营养指导,保证他们获得充分的营养,促进身体和智力的健康发育。
另外,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家庭支持体系。
对于存在出生缺陷的新生儿家庭,医院应提供心理、经济和护理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他们应对困难,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医院还应加强对新生儿家庭的宣传和教育,提高他们对出生缺陷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最后,医院应加强对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监测和报告。
及时掌握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和趋势,为制定更加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数据支持。
同时,医院还应建立健全的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确保相关信息的准确记录和及时报告。
综上所述,医院出生缺陷实施方案涉及多个方面,需要全面考虑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存。
医院在实施方案时应注重预防为主,加强护理和支持,提高监测和报告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希望医院能够认真贯彻实施方案,为新生儿的健康和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
出生缺陷报告制度范文出生缺陷报告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制度,旨在对出生缺陷的发生进行调查、记录和分析,为儿童健康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政策支持。
下文将详细介绍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意义、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意义出生缺陷是指在妊娠期、分娩过程或出生后发生的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的身体或智力上的缺陷。
出生缺陷对患者及其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心理、经济和社会负担。
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出生缺陷报告制度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支持。
通过收集和报告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政府能够更好地了解出生缺陷的流行病学特点,从而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保障儿童的健康和权益。
其次,出生缺陷报告制度有助于提高专业人员的认识水平和技能。
通过对每一个出生缺陷病例的详细记录和分析,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掌握出生缺陷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另外,出生缺陷报告制度能够促进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
通过对大量的出生缺陷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出生缺陷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影响因素,为预防和干预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最后,出生缺陷报告制度能够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知识水平。
通过向公众普及有关出生缺陷的知识和预防方法,可以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形成预防为主的理念,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二、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内容1. 病例登记和信息收集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第一项内容是对出生缺陷病例进行登记和信息收集。
每个出生缺陷病例都应该有唯一的标识编码,并在出生缺陷数据库中进行详细记录。
收集的信息包括病例的基本信息、家族史、妊娠期史、分娩史、诊断与治疗情况等。
2. 数据分析和统计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第二项内容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
通过对数据的统计分析,可以揭示出生缺陷的发生情况、流行病学特点和趋势变化。
可以采用各种统计方法,如计算发生率、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等,以获得准确的数据结果。
3. 结果报告和信息发布出生缺陷报告制度的第三项内容是根据数据分析的结果,编制出生缺陷报告并进行信息发布。
2024年出生缺陷防控工作方案2024年缺陷防控工作方案一、总体目标2024年,我国缺陷防控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推进缺陷防控能力的提升,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质量产品供给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采取一系列综合措施,提升我国的缺陷防控水平,确保国内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二、加强法律法规建设针对2024年新出现的缺陷问题,我们将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制定更加严格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提高产品生产流程的监督管理要求。
同时,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机制,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惩处力度,确保对缺陷问题的处置及时有效。
三、加强行业自律行业自律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我们将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在2024年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和规范,明确产品的设计、生产、使用等环节的要求。
同时,加强行业自律监督,对违反行业规范的企业进行惩罚和曝光,推动企业加强内部管理、提高产品质量。
四、加强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提升缺陷防控水平的重要手段。
在2024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科技创新在缺陷防控领域的应用。
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组织开展重点研究项目,研发新的缺陷防控技术和方法,提高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五、加强质量监管质量监管是缺陷防控的重要环节。
在2024年,我们将加大质量监管部门的力度,加强对产品的抽检和监督抽查工作。
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净化市场环境。
推动质量监管部门与企业建立长效的沟通机制,加强对企业的指导和监督。
六、加强信息公开信息公开是缺陷防控工作的重要环节。
我们将加强对缺陷问题的信息收集和分析工作,及时发布相关缺陷信息,提醒消费者和企业注意产品质量和安全。
同时,加强对消费者投诉的受理和处理工作,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市场秩序。
七、加强国际合作缺陷防控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
我们将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其他国家的合作,推动缺陷防控的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
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妇幼保健工作制度内容1、认真贯彻执行“一法、两纲、两规”和妇幼卫生工作方针,面向群众,面向基层,以社会效益为准则,全心全意为广大妇女和儿童健康服务。
2、掌握本辖区的妇女、儿童保健主要指标状况,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搞好主要的敏感指标动态监测。
3、加强辖区妇幼卫生信息管理及统计资料的收集、整理、汇总分析等,为上级主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4、做好妇幼保健的业务指导工作及妇幼保健人员业务培训计划,定期组织业务交流和专题讲座,努力提高专业队伍的业务素质。
5、配合市妇幼保健部门具体落实妇、儿保围产协作活动,并进行信息反馈。
6、定期召开基层妇保、儿保业务例会。
7、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和基层现场技术指导,监督检查各项妇女、儿童保健常规制度、保健措施、适宜技术的贯彻落实和推广。
8、根据妇幼保健统一要求,对妇幼保健各类人员的医德、医风、业务技术、研究进行考核。
9、采用多种形式(如录像、广播、报刊、宣传册、画版),向广大群众进行健康教育,宣传妇女、儿童卫生保健知识。
10、积极开展科技工作,努力提高自身业务素质,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辖区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服务。
XXX及妇幼保健工作长效管理制度1、贯彻“母亲安全,儿童优先”的XXX宗旨,认真落实《增进母乳喂养胜利的十点步伐》、《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和《医院增进母乳喂养管理规定》,保护、增进和支持母乳喂养;严格执行各项医疗护理工作规范,提高产科质量。
2、对所有新入院工作人员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技术的岗前培训。
3、利用多种形式对孕产妇和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及健康知识教育、指导;院内不允许张贴代乳品广告及推销代乳品。
4、“孕妇学校”制定具体的孕产妇培训计划,专业人员定期向孕产妇及家属教学孕产期保健知识、母乳喂养知识,提高孕产妇自我保健本领。
5、坚持做好新生儿出生半小时内的早吸允、早打仗工作。
6、实行24小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坚持无医学指征制止给婴儿吃母乳外的任何代乳品。
7、做好母乳喂养的咨询和产后随访工作。
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实施方案儿童健康事关家庭幸福、社会和谐和民族未来,出生缺陷已成为严重影响儿童健康的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
为全面落实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工作,提高我市出生人口综合素质,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现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产前保健、听力和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工作,制定出生缺陷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在全市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加大政府投入,建立预防出生缺陷防治长效工作机制,完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将婚前医学检查、叶酸增补、孕前医学检查、产前筛查等作为基本公共服务,实行免费服务。
目标人群出生缺陷防治知识知晓率、自愿婚前医学检查率、叶酸服用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率、产前筛查率、新生儿疾病筛查率均达到或超过省、市确定目标。
二、工作原则遵循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原则,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三、主要工作内容(一)推进一级预防措施,降低出生缺陷各种高危因素。
1.做好婚前保健工作.定点婚检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设男、女婚检室,各种检验、检测设备要齐全,婚检医生要持证上岗。
对每一位婚检人员要认真进行查体,逐条逐项做好登记,出具证明要认真、科学、负责,坚决杜绝只收钱、不查体或马虎从事不负责任的做法。
对查出的患者有不宜结婚的疾病的男女一定要提出医学意见,并督促其落实。
为逐年提高婚孕检率,具体做法一是积极与民政部门沟通,理顺工作关系,在婚姻登记处设立了“婚孕检流程图”,组织检验科、影像科等专业技术人员现场进行免费婚孕检的相关工作,实行“一站式服务”,提高了婚孕检率,方便了育龄群众;二是工作中面向新婚夫妇设计“妇保计生服务包”,制作婚检卡、出生缺陷防控纪录片,加强宣传引导,唤起他们主动参与婚检和孕前优生检查的意识,提高干预率;三是面向孕期开发“孕前风险评估报告”短信提醒平台、“定期孕检”短信提示平台,呵护孕期安全。
2.协调民政等部门,将婚检后妇女、计划生育二胎妇女及怀孕三个月以内妇女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免费发放叶酸片,并做好随访工作,指导其按时服用。
降生缺陷登记管理制度1. 前言为了健全医院的管理体制,保障患者权益,乐观应对降生缺陷问题,特编制本《降生缺陷登记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降生缺陷的登记和管理流程,加强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和研究,提高医院在防备和干涉降生缺陷方面的本领,最大限度地减少降生缺陷的发生。
2. 缺陷定义和登记2.1 缺陷定义降生缺陷是指新生儿在降生时或在其降生后不久发现具有结构异常、功能异常或代谢紊乱等问题的情况。
降生缺陷可以包含身体结构或生理功能方面的异常,以及遗传疾病等。
2.2 缺陷登记2.2.1 医院全部新生儿必需进行降生缺陷登记,即使婴儿在降生时没有明显缺陷。
2.2.2 降生缺陷登记应包含以下内容:—新生儿的基本信息,包含姓名、性别、降生日期、降生体重、降生地方等。
—缺陷的描述,包含缺陷的部位、病情程度、可能原因等。
—患者家庭的基本信息,包含父母的姓名、年龄、职业、居住地等。
—相关医疗记录,包含产前检查、分娩方式、产时情况等。
—家族史信息,包含家族中是否有其他人患有降生缺陷或遗传疾病等。
2.3 缺陷登记流程2.3.1 医院的相关科室(如产科、儿科)应在新生儿降生后尽快进行缺陷登记,并将登记信息及相关资料及时反馈到医院的缺陷登记系统中。
2.3.2 缺陷登记系统应具备以下功能:—信息录入:供应便捷的数据录入界面,确保登记信息的准确性。
—数据存储:对登记信息进行可靠的存储和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
—数据分析:供应统计和分析功能,对登记信息进行汇总和分析,以便进行科学研究和政策订立。
—数据保密:对涉及个人隐私的数据要严格保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患者权益。
3. 缺陷管理与干涉3.1 缺陷管理3.1.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缺陷管理机制,包含多学科的专家团队,定期进行病例讨论和评估,并供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干涉措施。
3.1.2 医院应加强与相关部门(如卫生计生部门、公安部门)的合作,共享缺陷数据和研究成绩,共同推动降生缺陷的防控工作。
出生缺陷确诊工作制度一、背景出生缺陷是指婴儿出生前,在母亲的子宫内发生的发育异常,而非分娩损伤所致的个体形态、结构等方面的异常。
出生缺陷不仅影响儿童的健康成长,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为了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我国人口素质,制定一套完善的出生缺陷确诊工作制度至关重要。
二、目的出生缺陷确诊工作制度的目的是确保出生缺陷患儿得到及时、准确的诊断,为患儿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服务,降低出生缺陷对儿童健康的影响,提高我国人口素质。
三、工作原则1. 早期干预:出生缺陷确诊工作应遵循早期干预的原则,及时发现和诊断出生缺陷患儿,为其提供及时的治疗和康复服务。
2. 规范管理:出生缺陷确诊工作应遵循规范管理的原则,统一工作流程、标准和操作规范,确保确诊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协同配合: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相关部门应密切协同配合,共同做好出生缺陷确诊工作。
4. 信息共享:建立健全出生缺陷确诊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为政策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四、工作内容1. 出生缺陷筛查:各级医疗机构应开展出生缺陷筛查工作,对孕产妇进行系统性的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出生缺陷患儿。
2. 出生缺陷诊断:各级妇幼保健机构应设立出生缺陷诊断中心,配备专业的诊断设备和人员,为出生缺陷患儿提供准确的诊断。
3. 出生缺陷登记: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建立出生缺陷登记制度,全面收集、整理和分析出生缺陷相关信息,为政策制定和卫生资源配置提供依据。
4. 出生缺陷干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出生缺陷诊断结果,为出生缺陷患儿提供及时的干预措施,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等。
5. 出生缺陷监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掌握出生缺陷发生趋势,为预防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
五、组织架构1. 出生缺陷确诊工作领导机构: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成立出生缺陷确诊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出生缺陷确诊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实施。
产前筛查妇保院工作制度一、总则第一条为提高我国孕产妇健康水平,降低出生缺陷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缺陷防治工作的通知》,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产前筛查工作是出生缺陷干预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保院作为产前筛查的主要实施单位,应建立健全产前筛查工作制度,确保筛查工作的质量与效果。
第三条产前筛查工作应遵循自愿、免费、匿名、公正的原则,尊重和保护孕妇的隐私权。
第四条妇保院应配备专业的产前筛查团队,包括医生、超声技师、化验员等,并定期进行培训和考核,提高筛查技能和服务水平。
二、筛查对象与时间第五条产前筛查的对象为所有自愿接受筛查的孕妇,特别是高龄孕妇、有家族遗传病史、有出生缺陷风险的孕妇。
第六条产前筛查时间分为早孕期和中孕期。
早孕期筛查应在孕6-13+6周进行,中孕期筛查应在孕15-20+6周进行。
三、筛查内容与方法第七条产前筛查内容包括胎儿结构畸形筛查、唐氏综合症筛查、地中海贫血筛查等。
第八条产前筛查方法包括超声检查、血清学检测、基因检测等。
四、筛查流程与质量控制第九条产前筛查流程包括筛查预约、筛查实施、筛查结果解读、高风险孕妇追踪等环节。
第十条妇保院应建立健全筛查质量控制体系,定期对筛查设备、试剂、方法进行质量控制,确保筛查结果的准确性。
第十一条对筛查结果为高风险的孕妇,妇保院应提供进一步的诊断和干预措施,并做好跟踪随访工作。
五、信息管理与保密第十二条妇保院应建立健全产前筛查信息管理系统,确保筛查数据的完整、准确和及时更新。
第十三条妇保院应对孕妇的个人信息保密,不得泄露孕妇的个人资料和筛查结果。
六、法律法规与责任第十四条妇保院应遵守国家有关产前筛查的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产前筛查工作制度。
第十五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妇保院和相关人员,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七、附则第十六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解释权归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所有。
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作为参考,具体制度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和法律法规进行制定。
妇幼保健公共卫生监测报告制度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及省市县妇幼卫生工作目标,开展与妇女儿童健康密切相关数据统计报表。
二、预防保健科每月按时报送分娩方式、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出生信息反馈、HIV、梅毒、乙肝检测咨询、叶酸发放、孕产妇分娩补助、围产儿数等报表。
三、各科室部门发现孕产妇死亡(包括育龄妇女死亡)、新生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包括来院已死和出院当天死亡),出生缺陷等应及时上报预防保健科,并做好相关登记。
表、卡要求填写完整、正确。
收集到的各类表卡由预防保健科负责核对质控后,报县妇幼保健院。
四、妇产科按照规定时限网络直报分娩产妇信息。
(顺产3天内、剖宫产7天内)妇产科做好各种妇幼基础信息登记。
五、妇科负责年度及半年度计划生育手术、妇女并普查等相关报表,资料登记工作,对计划生育手术并发症及时上报县妇幼保健中心。
六、病案室每季度(次月10日前)提供院内育龄妇女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及缺陷儿、病重离院儿童名单,提供资料需完整(姓名、年龄、性别、现住地址、联系电话及原籍)便于预防保健科、妇幼保荐机构查对、追踪。
妇幼三网监测工作制度是为了保障妇女和儿童的健康,预防和控制疾病,提高母婴健康水平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工作。
三网监测包括孕产妇死亡监测、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和出生缺陷监测。
以下是一篇关于妇幼三网监测工作制度的文章,不少于1000字。
一、目的和意义妇幼三网监测工作制度是为了预防和控制孕产妇和儿童疾病,提高母婴健康水平,实现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妇女和儿童健康目标而设立的一项重要工作。
通过监测孕产妇死亡、5岁以下儿童死亡和出生缺陷,可以及时了解母婴健康状况,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母婴健康服务水平。
二、组织机构和职责1.组织机构:妇幼三网监测工作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领导下,由妇幼保健机构、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等共同参与,形成上下联动、分工明确、协同推进的工作机制。
2.职责: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负责妇幼三网监测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制定和落实相关政策,监督和评估工作质量。
妇幼保健机构负责监测工作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
医疗机构负责孕产妇和儿童疾病的诊断、治疗和报告。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传染病的监测和控制。
社区服务中心负责妇女和儿童健康状况的调查、宣传和教育。
三、工作内容和流程1.孕产妇死亡监测:各级医疗机构对孕产妇死亡情况进行报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核实、收集和分析,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
2.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各级医疗机构对5岁以下儿童死亡情况进行报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核实、收集和分析,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
3.出生缺陷监测:各级医疗机构对出生缺陷情况进行报告,妇幼保健机构进行核实、收集和分析,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进行监督和评估。
4.数据收集和分析:妇幼保健机构负责收集、整理和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提出干预措施。
5.信息反馈和公示:妇幼保健机构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给相关部门和机构,并在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的指导下进行公示。
6.干预措施的落实: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根据监测结果,制定和落实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母婴健康服务水平。
东华医院院内出生缺陷监测流程图及相关制度
院出生缺陷的季度评审制度评审
时间:
每季度第一月的3-5号以
前。
参加人员:
防保科组织院出生缺陷监
测小组相关人员参加。
评审内
容:
上一季度的出生缺陷的诊断
是否明确;表、卡、册的填写是
否正确;有否错漏项;了解有否
漏报;对一季度的监测工作总结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上报。
防保科将有关资料
报送市妇幼保健院
出生缺陷报告登记制度
1、各相关监测科室发现出生缺陷儿应在24
小时内报告本科出生缺陷监测负责人,并做好
表、卡、册的原始登记。
2、无法确诊的报告科负责人,在24小时内组织
科间会诊。
出生缺陷的季度、年度评审和质控
出生缺陷每月讨论制度讨论时间:
每月第一周
参加人员:
由产科、新生儿科、妇科主任担任本
科室出生缺陷责任人,分贝负责组织产房负
责人、产前、爱婴区护士长、相关儿科医
生、妇科出生缺陷负责人讨论本科室上一月
的出生缺陷。
讨论内容:
对上一月出生缺陷儿逐个进行确诊;检
测原始登记的表、卡、册是否完整,是否错
项;检查有否漏报。
季
度
讨
论
后
即
刻
上
报
保
健
院
院出生缺陷的年度评审制度评审时间:
每年第四季第一月10日以前。
参加人
员:
防保科组织院出生缺陷监测小组成员参
加。
评审内容:
院出生缺陷监测上年第四季度,当年
前三季度的质量检查小结果和下年度计划。
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诊断制度
1、各医疗保健机构要按科学合理的出生缺陷诊断程序、步骤,采用正确的筛查和诊断方法来提高诊断水平。
2、做好出生缺陷高危因素的筛查,要仔细询问孕产妇家族史、居住环境、妊娠史,对高危孕产妇进行登记。
3、对出生新生儿要进行仔细的临床观察和系统的体格检查,发现可疑情况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时会诊和转诊,并做好记录和登记。
4、对疑难病例的出生缺陷儿,医疗保健机构内应多科集体讨论、诊断,以避免漏诊、误诊,必要时请出生缺陷专家诊断组会诊。
5、对转诊患儿要进行系统的随访,明确其转归。
6、要及时、准确、认真填写出生缺陷报告卡、登记本,按时上报缺陷报告卡。
妇幼保健院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制度
1.所有接产单位均开展出生缺陷监测工作,并填写《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2.填报范围为辖区内(不管其户口所在地),妊娠满28周(或出生体重≥1000克)至出生后7天的围产儿(包括死胎、死产、新生儿死亡),不包括计划外引产。
若双胎或多胎均为缺陷儿,则需每例各填一张《出生缺陷儿登记卡》。
3.统计时限以上年10月1日—当年9月30日为一个统计年度。
4.参加相关的工作例会和培训;负责对基层妇幼保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5.加强出生缺陷监测的质控管理,做到有记录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