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技巧与例题解析.doc
- 格式:doc
- 大小:497.12 KB
- 文档页数:17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
2017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加深了阅读的考查力度。历年来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
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高中语文必备古诗词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
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比对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
对。
一、阅读方法
有考生认为,做选择题只是“找”与“比”的问题,与“读”关系不大。其实,把握了“读”,下两步的“找”与“比”才会事半功倍。这里的“读”包括两点:
1.通读,整体把握全文。先总体浏览文章,边读边画出关键词语和句子,快速地理清
文章的思路,基本抓住主要内容。
2.精读 (文段 )。这里的“精”,不是“精细” ,而是“精明” ,只有精明地读,才能准确吸纳判断。什么叫“精读”呢?只读该读的(与选项对应的内容),紧抓勿松,读得精确;不该读的不读,置之不理,弃得坚决;和解题无多大关系的,读过后就不再读。
方法:
做选择题,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做论述类文本、实用类选择题,除此之外,还要用好
“比对法”。就是把选项内容与原文有关内容认真、仔细地比较、对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
就是错误项,反之则为正确项。那么,要比对哪些内容呢?
1.比对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对原句作了改装、重组,即主要采取了“删”(删除原文的状语、
定语、补语,改变原意)、“漏” (只强调问题的一个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断章取义)、“改” (改换词语,曲解文意)、“凑” (胡乱拼凑、东拉西扯、无中生有、随意组合信息)等方式设误。因此,比对的第一层是词语比对,看看选项在对原句改造过程中,删去了哪些词,
改了哪些词,添了哪些词,它们是否与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选项中的下面这些词语最
值得我们优先比对:
①指代词 (如“它”“其”等 ),比对它是否有偷换概念之嫌。
示例: (安徽卷第 1 题 D 项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运用的不表达愿望、善恶等感
情的概念,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附带地说,这个特点是慢慢发展起来的,而且是现代西方思想所特有的。
比对:“这个特点”指的是“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
感情的”,而不是指“概念” ,选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②范围词 (如“都”“所有”“人人”等 ) ,看它是否有任意扩大或缩小外延现象。
示例: (安徽卷第 1 题 C 项 )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构成了传统社会生活的全部内容。
原句:一方面使得家族伦理关系的调节成为社会生活的基本课题。
比对:该项将“基本课题”变换为“全部内容”,所指范围明显扩大了。
③程度词、时间词(如“或许”“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经”“将来”等 ),看它是否混淆偶然与必然、已然与未然,说法绝对等。
示例 a :(安徽卷第 1 题 A 项 )在科学本身的领域里,科学家构建严谨完整的科学体系所
用到的概念是不充分表达个人感情的。
原句:它为建立它的贯彻一致的体系所用到的概念是不表达什么感情的。
比对:原句是“不表达”,选项是“不充分表达”,程度显然是不同的。
示例 b :(江西卷第7 题 C 项)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已经证实: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
了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会被激活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
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原句:利用磁共振进行的研究似乎可以证实以下的假设:对于正常人来说,当看到数字和字母时,大脑中与形状处理相关的皮层区域就会被激活。但如果是一位拥有联觉能力的人,除了上述区域外,与颜色认知相关的V4 区域也同时被激活。
比对:原句中的“似乎”变成了选项中的“已经”,性质变了,或然变成了已然。
【边练边悟】
用词语比对法看下列选项是否正确(打“×”或“√” )。如果错了,请说明理由。
①选项: (安徽卷第 2 题 D 项 )文章前一部分着重阐述科学研究的特点,后一部分着重阐述伦理公理的根源、特点和作用;全文意在明确伦理公理同科学公理在构建和验证过程中是
有本质差别的。
原句:伦理公理的建立和考验同科学的公理并无很大区别。
【比对结果】(×)
理由:原句是说“并无很大区别”,选项中成了“有本质差别”。
②选项: (湖北卷第8 题 B 项 )礼俗是乡土社会里应对社会生活的根本原则、抽象真理,
也是人们处理具体事务时目的与手段间的普遍关系。
原句:从熟悉里得来的认识是个别的,并不是抽象的普遍原则。在熟悉的环境里生长的
人,不需要这种原则,他只要在接触所及的范围之中知道从手段到目的间的个别关联。
比对结果:(×)
理由:原句中的“个别”“并不是”等词语在选项中被偷换成了“普遍”“是”,造成了语意错误。 # 国教 # 育出 #版网 ]
③选项: (山东卷第 6 题 A 项) 围棋发源于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
其形制弈法等都饱含着文明母体的基因和特征。
原句: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因为其形制、内涵与中华文明的源头相符。
比对结果:(×)
理由:选项删去了原句中的“极可能”,把或然变成了必然。
2.比对关系
(句间、分句间的逻辑关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
比对词语,重点考查的是是否读准、读懂了信息;而比对句间关系,则要求考生不只是
单纯地筛选信息,更应在筛选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联系。因此,比对分句间的逻辑关系是
比对的重点内容。比对关系分两步:
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包括句子 ),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 ),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但以因果关系居多。
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
是否有依据。尤其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不当。
示例①(天津卷第 6 题 D 项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因此它也是一个哲学问题。
原句:生态文明不仅是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哲学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