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专业《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7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299057B1建议课时数:54适用专业: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化合物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它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密切相关。
《有机化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应用及其合成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和难点深入浅出,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使学生获得从事药品经营与管理各个岗位工作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相关岗位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有机化学》课程是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的职业基础课。
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有机化学》课程改革一直体现着“基础课服务于专业课”的精神。
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淡化学科意识强化专业意识,强调“必须、够用”原则。
紧紧依附专业,提炼、收集本学科的知识点、能力点,以它们为主线整合优化教学内容。
注重职业素养教育,加强与后续课程的横向联系,内容的选取上着眼于专业需求,以“需用为准、够用为度、实用为先”的原则服务于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生物化学等后续课程。
例如,《有机化学》设置有与药物化学关系密切的杂环化合物、萜类和甾体化合物等;在实验技能训练中,遵循“加强基本训练、体现职业特色、建立环保意识”的原则,以药学研究中所需的有机化学基本技术为主线,组织实验教学内容,循序渐进,着重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能力,如回流、蒸馏、分馏等实验操作练习均为培养学生后期对药物提取、分析的能力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依据我院专业办学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要求,该门课程总学时设为54学时。
理论:40学时;实验:14学时。
二、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主要类型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命名。
(2)掌握各有机化合物官能团的典型性质,熟悉典型有机反应类型和实例。
(3)掌握简单的有机化学结构理论,能通过有机化学的结构特点分析各类有机化合物的性质。
课程代码:YJ02有机化学(二)一、课程概述《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主干课程,也是该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其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现代有机化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有机化合物分离、纯化和制备的基本技能。
一方面为学生学习后期课程和专业课打好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作为从事生命科学相关的学生,对提高学生素质,加强学生对生命过程的理解,都有着重要的专业性质作用。
有机化学从含有构成生命物质的基本元素碳、氢、氮的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讲起,首先介绍有机化合物概念,组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结构理论,然后以结构为主轴,介绍各类化合物的结构、命名、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并在此基础上研究有机化学反应的应用、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有机化合物的结构确认和鉴定等。
二、课程目标(一) 总体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后,应当系统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原则,结构理论及其重要理化性质,重要的有机化学反应以及常用的有机化合物的分离、鉴定方法。
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和有机化学实验的锻炼,能够掌握一般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分析、反合成分析、有机合成、结构鉴定等,为后期课程的学习和将来的医学研究和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和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学习有机化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和著名科学家的严谨治学态度,培养学生谦虚谨慎、一丝不苟、坚韧不拔、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工作态度,使学生明白科学的发现来自艰苦细致的科研工作,机遇总是给那些思路清晰,工作勤奋,努力探索科学秘密的人,做到教书育人。
最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为药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具有扎实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实验技能,因为生命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涉及了复杂的有机化学反应,生命的过程就是有机化学反应的过程。
随着生命科学的发展,对一些生命现象的研究已经进入分子水平,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分子内和药物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生命过程中分子的调控机制等,对科学工作者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Modified by JACK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26, 2020无锡卫生高职校专业课课程标准(2014级用)《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时数:136(理论学时:100 实践学时:36)学分:8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是根据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为培养职业能力和适应继续学习的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有机化学,积极探究有机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有机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具备工作所必需的有机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同时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了解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有机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有机化学》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出,课程框架和学时分配如下表:二、课程目标《有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机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的工作能力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课程编号】BJ27304 BJ27404【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学分数】4【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学时数】82【适用专业】制药工程一、教学目的、任务有机化学是高等学校有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熟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及相互转变的方法,了解有机化学的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将来胜任化学技术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握各类化合物的命名法,熟习有机化合物的同分异构现象,了解立体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2、应用价键理论的基本概念,理解各类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3、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并能利用电子效应解释有机反应的问题。
4、了解过渡态理论,初步掌握正碳离子、负碳离子、自由基等活性中间体及其在有机反应中的作用。
5、理解取代反应(包括亲核取代、亲电取代、自由基取代)、加成反应(包括亲核加成、亲电加成及自由基加成)以及消除反应的历程(机理)。
6、了解重排反应概念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7、初步了解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紫外光谱的基本原理,并能认识简单化合物的典型图谱。
8、掌握各类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及其相互之间的转变关系。
了解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天然产物的来源、结构、性质和用途。
9、初步了解不饱和烃、环烃的大分子合成概念10、注意与实验课教学的密切结合,理论与实验并重,使学生获得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结合有机化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结合学生特点,开展研究性教学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究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一)第一章结构与性能概论 4学时主要内容:1.1 有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学(B)1.1.1 有机化合物1.1.2 有机化学1.2 结构特征(B)1.2.1共价键的形成——价键法、分子轨道法1.2.2共价键的基本属性1.2.3 共振论1.2.4 构造式表示法1.2.5 键的极性在链上的传递一一一诱导效应1.3 反应类型和试剂的分类(C)1.3.1 共价键的断裂方式与反应类型1.3.2 有机反应中间体的概念1.3.3 试剂的分类1.4 两类控制反应(C)1.4.1 动力学控制和热力学控制1.4.2 广义动力学控制1.5 酸碱的概念(B)1.5.1 质子酸碱理论1.5.2 电子酸碱理论1.5.3 试剂与酸碱1.6 溶剂的分类及溶剂化作用(C)1.6.1 溶剂的分类1.6.2 溶剂化作用教学要求:1、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2、熟悉诱导效应3、掌握共价键的形成及其性质。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化学制剂、药学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等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有机化学和药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药物中,极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而且在大量涌现的新药中,也几乎是有机化合物。
通常有机药物的结构和性能都较复杂,要正确了解和掌握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配制和药效,以及对新药的创研、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合成药物生产中的工艺改进、药品质量检验、剂型加工以及药品使用保管、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精制等,都需要有比较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作基础, 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从事化学制药生产中的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为主线,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在选择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紧扣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总计144学时包含:理论课程(100学时)、实验课程(44学时)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这些知识、技能、方法在生活和化学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关注化学制药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一定的合作共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意识、劳动纪律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
重新建立及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高职《有机化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化学制剂、药学技术等专业学生的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是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等后继课程和今后工作学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有机化学和药学的关系极为密切,在目前已经广泛应用的药物中,极大多数为有机化合物;而且在大量涌现的新药中,也几乎是有机化合物。
通常有机药物的结构和性能都较复杂,要正确了解和掌握药物的组成、结构、性质、配制和药效,以及对新药的创研、药物构效关系的研究、合成药物生产中的工艺改进、药品质量检验、剂型加工以及药品使用保管、中草药化学成分的提取分离和精制等,都需要有比较坚实的有机化学知识作基础, 因此学生必须具备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同时具备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
(二)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以从事化学制药生产中的一线岗位技能型人才所必需的基本职业技能、专业知识、职业素质为主线,本着必须、够用的原则,以强化应用为重点,在选择内容上,注重基础知识、基本结构和基本理论,注重基本技能和基本操作能力的培养,紧扣化学制药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门课程总计144学时包含:理论课程(100学时)、实验课程(44学时)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理论学习和动手能力培养,使学生具备一定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研究方法,了解这些知识、技能、方法在生活和化学制药生产中的应用,关注化学制药技术领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具备初步的专业实践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毕业后的实际工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和培养一定的合作共事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同时培养学生安全意识、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意识、劳动纪律意识、严谨的工作态度。
重新建立及保持一定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索兴趣,有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开课部门:医学院课程代码:YYJHX0学分:4 学时:108(理论教学88学时,实践20学时)授课时间:第Ⅱ学期授课对象:药学专业一年级课程性质:药学专业基础课程课程类型:理论+实践(B类)教学场地要求:教室或化学实验室、多媒体教室、虚拟化学实验室二、课程定位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是高职药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的基础上,对有机物的结构、性质及化学反应规律有较深入的认识和了解,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理解和分析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和相关问题。
本课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讲授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训练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以及药物分析等后续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同时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和继续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三、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运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对有关化学问题进行分析与评价的能力。
2.能运用所学有机化学知识理解和分析药物化学和天然药物化学的理论和相关问题,解决药学专业相关学科中的实际问题。
3.能够完成有机物的蒸馏、回流、分离、萃取、合成、简单鉴定等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4.具有查阅相关资料的能力,实验报告书写能力。
5.具有自学能力,认知能力,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6.初步形成具有改进旧方法、探究新方法的创新能力。
(二)知识目标1.具有必须与够用的有机化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掌握各类有机物的结构特点、命名、典型的化学性质及简单的鉴别与制备方法。
掌握有代表性的有机物的性质以及在药学中的应用。
2.熟悉有机化学结构基本理论,并能利用所学知识认识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理解反应的原理和反应的选择性。
3.掌握构象异构、顺反异构、对映异构现象产生的原因、表示方法及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化学制药专业有机化学教学大纲一、课程介绍本课程是化学制药专业的有机化学教学,旨在为化学制药专业学生提供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了解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并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反应机理和合成方法。
本课程还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其日后从事化学制药领域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分类。
2.熟悉有机化学的实验操作方法,掌握有机合成实验的常用技术和仪器。
3.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掌握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规律。
4.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命名规律,能够正确命名和解读有机化合物的名字。
5.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方法,能够根据反应条件设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6.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1.有机化学基础知识–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有机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规律2.有机化学实验技术–常用有机合成实验技术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有机实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规范3.有机反应机理–有机反应的机理和速率控制因素–相关的反应类型和典型实例4.有机合成方法–常用的有机合成方法和策略–有机合成路线的设计和优化5.实验课程–有机化学实验的设计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教学方法–理论授课:通过讲解、讨论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向学生传授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实验操作:通过有机合成实验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技能。
–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机化学的科研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2.评价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实验成绩:根据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评价。
–考试成绩:通过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
–科研成果: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的申请和成果的发表,作为学生综合能力的评价依据。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有机化学课程代码:120011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总学时:132学时理论学时:94学时开课学期:第二学期适用专业:药学先修课程:无机化学一、概述(一) 课程性质有机化学是药学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理论和生产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标准适合高职高药学专业及相关专业基本素质模块中的职业素质板块课,是学生在具备必要的数学、物理、中学化学等基础知识之后必修的基础课。
(二) 课程基本理念有机化学是在无机及分析化学以及其他有关课程的基础上,学习的一门新的专业基础课。
课程的培养目标是:通过对有机化学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从事化工技术职业岗位必需的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应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解决制药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学习专业课和毕业后从事药学生产方面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课程设计思路有机化学由烃和烃的衍生物(含选修)两个模块组成。
在设计思路上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进行阶梯式的教学,使学生更利于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建立完整的有机化学的知识体系,学习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和基本化学反应;加强对化学反应现象的理解;培养学生树立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后续课程的学习、职业资格证书的考取及从事制药技术工作打下比较巩固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法和同分异构现象;掌握立体化学的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理解各类有机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2)掌握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和制备,相互转化的条件和规律,注意典型反应,理解典型反应的机理;掌握有机反应的理论。
(3)能熟悉常见的化学试剂和仪器,并能根据实验的内容进行独立的实验,正确完成实验并能根据实验中得出的结论和存在的问题写出实验报告。
《有机化学》学习领域课程标准一、学习领域定位《有机化学》学习领域是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他的前修学习领域是《无机化学》,他的后续学习领域是各专业的《化学品质量检测技术》以及应用化工技术专业的《有机合成技术》和《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学制药技术专业的《药物分析》、《药物合成反应》和《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制药工艺学及反应器》;食品加工技术专业的《粮油加工技术》和《食品发酵技术》。
本学习领域的工作任务以有机物官能团特征为主线按实际工位进行设计,以烃、含卤衍生物、含氧衍生物、含氮衍生物和杂环化合物等为项目载体,设置了六项学习情境,16项工作任务。
通过完成由简单到复杂的16项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制备工艺流程及装置辅助设计能力;有机物检测基本能力;设备运行、操作、故障处理能力;整个实训过程的操作、检查、评估能力。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有机化学》学习领域在应用化工技术、化学制药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的课程体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通过完成本学习领域设置的16项工作任务,能够将前修学习领域《无机化学》所培养的各项能力进一步加强和综合,同时为后续学习领域《化学品质量检测技术》、《有机合成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药物合成反应》、《药物制剂技术与设备》、《制药工艺学及反应器》、《粮油加工技术》和《食品发酵技术》奠定基础。
二、学习目标(一)课程总目标《有机化学》学习领域通过六项学习情境,共16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以引导的方式结合具体任务的实施,使同学们学会有机物制备、分离、提纯等方法。
训练学生具备制备工艺流程及装置辅助设计能力;有机物检测基本能力;设备运行、操作、故障处理能力;整个实训过程的操作、检查、评估能力。
同时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
(二)专业能力目标《有机化学》学习领域通过校内两个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等工作设备完成了甲烷的制备、鉴别与应用、任一烯烃的合成、鉴别及应用、乙炔的制备、鉴别与应用、对硝基苯甲酸的合成、任一卤代烃的合成、鉴别和应用、十二烷基硫酸钠的合成及液体洗涤剂的制备、酚醛树脂的合成、分离煤油中的乙醚、乙醛的合成、鉴别及应用、板蓝根的提取、肥皂的制备和应用、硝基苯的合成和应用、丁腈橡胶的制备和应用、乙酰苯胺的合成和提纯、茶叶中提取咖啡因、单糖、二糖、多糖的鉴别和应用共16项工作任务,使学生具备制备工艺流程及装置辅助设计能力;有机物检测基本能力;设备运行、操作、故障处理能力;整个实训过程的操作、检查、评估能力。
无锡卫生高职校专业课课程标准(2014级用)《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时数:136(理论学时:100 实践学时:36)学分:8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是根据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为培养职业能力和适应继续学习的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有机化学,积极探究有机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有机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具备工作所必需的有机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同时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了解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有机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有机化学》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出,课程框架和学时分配如下表:二、课程目标《有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机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的工作能力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命名方法、结构及重要理化性质。
(二)能力目标熟练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操作,学会重要试剂的配制和官能团的鉴别操作,学会使用常用有机化学实验仪器,能进行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合成。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有机化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课程概述一、课程名称中文名称:《有机化学》英文名称:《OrganicChemistry》二、学时与适用对象课程总计104学时,其中理论课66学时,理论课考试2学时,实验课36学时。
本标准适用于四年制药学、药剂专业。
三、课程地位、性质有机化学为药学、药剂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是理论和实际密切结合的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对药学、药剂专业人才培养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课程内容根据药学、药剂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要求学员系统地、扎实地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把有机化学与药学紧密结合起来,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继续深造,及从事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开发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进一步加强对学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学员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四、课程基本理念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作用和地位,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必须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依据,与国家、军队总部的要求相一致。
2、课程教学目标和组织,与学校建设国际先进的研究型军医大学的定位相匹配,与所有单位的发展目标相符,体现国际化、精品化等一流的办学理念。
3、要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全程渗通素质教育、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
施教之功重在启发,贵在引导,授之以“渔”。
4、教学内容设置上,除了让学员掌握本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外,要突出课程的前沿内容,着重培养学员的创新思维、创新理念。
5、教学方法突出启发式教学,灵活利用比较法、归纳法教学,并以问题引导、课堂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此外,还可结合案例引发学员思考,提高学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灵活运用模型教具、电子幻灯、flash等多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着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以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开扩视野,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无锡卫生高职校专业课课程标准(2014级用)《有机化学》课程标准课程代码:课时数:136(理论学时:100实践学时:36)学分:8适用专业:五年制高职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后续课程:《分析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化学》一、前言(一)课程的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及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本课程是根据药学、生物制药技术、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教学需要开设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实验技能,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并为培养职业能力和适应继续学习的需要奠定必要的基础。
(二)设计思路该课程的总体设计思路是: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有机化学,积极探究有机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学习兴趣,增强学好有机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能具备工作所必需的有机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同时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有机化学的重要性,了解有机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有机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有机化学》课程在第三、四学期开出,课程框架和学时分配如下二、课程目标《有机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有机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有机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未来的工作能力和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一)知识目标掌握有机化学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定义、分类、命名方法、结构及重要理化性质。
五年制高职药专业
《有机化学》课程标准
一、概述
(一)课程性质、任务
《有机化学》是五年制高职药品营销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
有机化学的教学目的是在学习无机化学的基础上主要学习和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与医药有关的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用途。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中学化学学习的基础上较系统地掌握有机化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重要化合物的性质,有良好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的能力,以期为学习生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等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培养具有一定医药知识的医药营销的技能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二)课程基本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能力培养
本门课程面向医药营销类全体学生,注重专业基础素质教育,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2、突出学生主题,尊重个体差异
本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3、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建立能激励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
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
性评价构成。
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终结性评价应注重检测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健康人格的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促进本门课程的不断发展与完善。
4、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用渠道
本门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现场实际,能反映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课程资源。
5、改变教学方式、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积极利用音像、多媒体等技术,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产、学、研结合,走订单式教育
本课程要求学生到医药企业参观学习的认识实习,还有生产实习,把产、学、研有机的结合起来,订单式的教育是我们的目标。
7、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在校内让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团体,参加各种活动,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1.本课程为考试课,总学时72 ,其中理论56 学时,实验16 学时,一学期开设。
2.各章学时分配如下。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常见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能根据要求正确书写名称和结构式。
2.掌握简单的结构理论,能运用所学知识初步认识简单有机化合物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理解与医药有关的化合物的性质、来源及用途。
4.能运用化合物官能团的性质,提出简单有机化合物的鉴别、分离、纯制方法。
5.理解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有关内容的联系,将其内容融会贯通。
要充分注重教学的互动性,把学生作为主体,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过程中还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尤其要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意识的培养。
在教学内容中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精心编排具有较强思考性的讨论和练习,且在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留出思考、探究、醒悟的时间,寓能力发展于求知之中,培养学生探求知识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以及善于质疑,勇于求是的科学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教学中注重教书与育人相结合,通过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端正生活态度:
(1)具有主动参与、积极进取、崇尚科学、探究科学的学习态度和思想意识;
(2)具有理论联系实际,严谨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备辩证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4)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思维方式;
(5)培养创新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内容标准
第一章绪论
1.理解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掌握共价键的性质和有机化合物的表示方法。
3.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能识别常见官能团。
4. 说出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名称、用途及使用方法;学会有机化学实验报告的书写。
第二章烷烃
1.掌握烷烃的命名原则,正确书写烷烃的构造异构体。
2.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
3.了解sp3杂化及σ键的结构特点和特性。
4.了解常压蒸馏及沸点测定的原理及应用范围。
熟悉常压蒸馏的装置,学会装配、拆卸仪器的方法及常压蒸馏的基本操作。
第三章不饱和烃
1.掌握烯烃和炔烃的通式、系统命名法。
2.了解sp2杂化及sp杂化及π键的结构特点,能正确书写烯烃、炔烃的同分异构体。
3.掌握烯烃、炔烃的重要化学反应、来源及制法。
4.掌握毛细管法测定熔点的操作,熟悉测定熔点仪器的组装及使用。
5. 验证饱和烃和不饱和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其鉴别方法.
第四章脂环烃
1.掌握环烷烃的命名方法及化学性质。
2.理解取代环己烷的构象及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第五章芳香烃
1.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
2.掌握苯及其同系物的化学反应。
3.理解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历程。
4.掌握芳烃的命名方法
5.了解常见多环芳烃及稠环芳烃的结构与性质。
6.验证芳香烃的主要化学性质,掌握其鉴别方法,进一步规范试管、滴管的使用,加热、震荡等基本操作
第六章卤代烃
1.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及命名。
2.掌握一元卤代烃的化学性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查依采夫规则。
3.了解亲核取代反应和消除反应的历程及取代与消除之间的竞争关系。
4.了解几种重要卤代烃的性质及临床应用
5.验证卤代烃的主要化学性质。
第七章醇、酚、醚
1.掌握醇、酚、醚的命名方法、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
2.理解氢键对醇、酚性质的影响。
3.掌握醇、酚、醚的基本反应和鉴别方法。
4.了解重要醇、酚、醚在医药上的应用。
5.进行醇、酚、醚的性质实验。
第八章醛、酮、醌
1.掌握醛、酮的结构特点及命名方法。
2.掌握醛、酮的化学性质及不同结构的醛、酮在性质上的差异和鉴别方法。
3.了解几种重要醛、酮的化学反应及用途。
4.进行醛、酮的性质实验。
第九章羧酸及取代羧酸
1.掌握羧酸的系统命名方法、常见羧酸的俗名、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命名方法。
2.掌握羧酸及其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化学性质、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理解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
4.了解几种重要羧酸及羟基酸、酮酸和氨基酸的性质及其用途。
5.验证羧酸和取代羧酸的主要化学性质,学会草酸脱羧和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
6.掌握有机酸合成酯的原理及方法,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掌握蒸馏、洗涤、干燥等基本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