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题(2015)
- 格式:doc
- 大小:70.50 KB
- 文档页数:10
第十三讲汪曾祺与当代小说文体
民俗风情小说:是指以特定地域、特定历史时期的习惯风尚、礼节人情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这里的习惯风尚、礼节人情不再仅仅作为一种背景存在,而是与小说人物形成整体,形成一个有意味的存在;并作为一种文化,成为小说的描写主体。
现代抒情小说:现代抒情小说是五四新小说的一个重要流派,以童年回忆为视角,着意挖掘乡土平民生活中的人情美,同时把批判国民劣根性、重铸民族灵魂的主题熔铸在民风民俗的艺术表现之中,借民生百态的精细刻画寄托深沉的人生况味。
传统文化思想对汪曾祺小说创作的影响
汪曾祺深得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的“温柔敦厚”与道家的“清静无为”在他的生命历程中形成了内儒外道的士大夫传统倾向,这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其作品中既有儒家的对人生积极追求之抱负,又有道家的淡泊之思想。
1、儒家精神:相比较而言,儒家思想对汪曾祺的创作影响更为深远。
(1)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皮实的生命:他的小说,不渲染苦难,有时甚至避免对苦难、悲剧作深入的表现,而努力在艰难的人生中发现诗意,表现人的乐观、坚忍品性——这是儒家精神影响下世俗社会的生存意志。如《受戒》、《跑警报》、《岁寒三友》、《皮凤三楦房子》、《大淖记事》、《云致秋行状》等作品。
(2)对仁爱思想的表现:对儒家仁爱思想的充分表现,是汪曾祺作品的一个重要主题。如《岁寒三友》、《徙》、《故里三陈》、《七里茶坊》、《故乡人》、《鉴赏家》等作品中的主人公,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虽然社会地位不高,却多具有仁人君子的热肠,有一颗博大的仁爱之心。他们正直善良、多情重义、舍己助人,强调自身的责任和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表现出一种平和友爱的生活态度。
2、道家风韵:道家风韵在汪曾祺小说中主要表现在对平和、宁静的审美韵味的追求上,主要体现为人物性格的豁达超脱、适意随性。如《徙》、《鉴赏家》、《异秉》、《钓鱼的医生》、《岁寒三友》、《鸡鸭名家》等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的与世无争、致虚守静的人生态度,无疑与道家贵自然、顺天命、清静无为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3、儒道思想的和谐:汪曾祺笔下的人物,一方面具有积极入世、有所作为的儒家道德理想,一方面则是消极出世、无为清静的道家精神,二者相辅相成,形成了他们的人生哲学。一方面,他们有热情、活力,渴望实现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他们又达观安命,洒脱超然。儒家精神给他们以理想和信念,道家思想又给他们以自由和解脱,人生因此而呈现出一种超然而又实在的和谐美。
汪曾祺小说的散文化特征
1、篇章结构上的散文化——“信马由缰,为文无法”
(1)汪曾祺的小说情节因素很弱,较少逻辑的、因果的关系,也较少矛盾冲突带来的戏剧性。小说结构大多按照生活的多维流动来“建构”,先描写环境背景、地理风貌,然后出现人,由人又到人的职业、生活情趣,然后是人的具体细节。如《老鲁》、《鸡毛》、《八千岁》等。
(2)描写市井风情的小说更是结构松散,穿插自如,不断地插入天文地理、风俗人情、掌故传说等。如《受戒》、《大淖记事》。
2、人物塑造上的散文化——“气氛即人物”
气氛即人物,强调了主观的抒情成分,看重抒情诗的诗化因素;在构思中,突出故事情节以外的“情调”、“风韵”或“意境”;或者“先有了一定的氛围气,然后再去找出可以表现或实现这氛围气的行为和人物来”。
把氛围的渲染作为整篇小说的结构中心,让“字里行间都浸透了人物”,这就是“气氛即人物”的典型模式。
汪曾祺的小说写人写事,目的其实是写生活,而主要不是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姿态。
代表作品:《陈四》、《故乡人·打鱼的》、《钓人的孩子》、《异秉》、《受戒》、《大淖记事》等。
3、语言运用上的散文化——“写小说,就是写语言”。
汪曾祺小说的语言,近似随笔,自由散漫,宁静和平中显出缜密悠长,随意自然中显出自己的法度。语言体现出诗意美、朴素美、简洁美、余韵美。
汪曾祺的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的意义
(一)让小说自身的审美功能回归
(1)汪曾祺的小说颠覆了小说历来所承载的“文以载道”的教化功能,使之不再具有小说的功利性、题材的重大性等特征,使小说以自身的本来面目示人,给读者一种审美的愉悦和情趣。
(2)他的小说以观念上的平和疏散和叙述上的平淡成为新时期小说的“异类”,但同时也为新时期小说家的创作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样本和实证。
(二)在文学史上有“承先启后”的意义
汪曾祺在文学史上是一位具有承先启后意义的小说家。一方面他是最后一位“京派”作家,把废名、沈从文等人所开创的散文化小说传统延续了下来。另一方面又开启了中国当代文学中“寻根文学”之先,影响了一批小说家和文学潮流。
(三)树立了成熟的小说文体的典范
汪曾祺的短篇小说从小说观念到创作实绩,有独特的文化趣味与美学追求。其平淡的叙述方式,简洁准确的语言,散文化的结构,以及“淡中有味,飘而不散”的风格,显示了一种成熟的小说文体的典范;同时也更新了小说观念,启动了当代作家的文体意识和语言感觉,对当代小说文体起到巨大影响。
第十八讲余华与先锋小说的变化
“先锋”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先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主要指一种带有实验性质的形式创新运动,它可以是一种精神,可以是一种姿态或一种倾向,也可以是一种方法或过程。
先锋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先锋的反叛性主要体现在它对于一切传统文化观念的反抗。
先锋的先导性主要体现为一种勇往直前的革命价值观念和创新文化精神。
先锋的流动性主要表现为一种不断探索的活力和不断替代的过程。
先锋的悲剧性则主要表现为一种牺牲精神。
余华创作的前期和后期各有什么特点
余华的小说创作以1991年底第一部长篇小说《呼喊与细雨》发表为界,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1、创作前期
前期以中短篇小说为主,在小说的结构、语言和叙述方式等方面都带有很强的实验性,以人的罪恶、暴力和死亡作为主要描写对象,用极其冷酷的笔调揭示人性的丑陋,客观的叙述语言和跌宕恐怖的情节形成鲜明的对比。
代表作品:《十八岁出门远行》、《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现实一种》、《死亡叙述》、《河边的错误》、《古典爱情》、《鲜血梅花》、《往事与刑罚》、《难逃劫数》、《偶然事件》等。
(1)暴力书写与人性恶的呈现
余华的小说通过对暴力的盲目性和自发性的表现,显示着一种人性本能的攻击性和破坏性,同时也显示着某种被历史表象所掩盖的人性恶的残忍和丑陋。
《一九八六年》中的历史教员不仅保存着“文革”中的某种血腥记忆,而且通过复原种种古代酷刑,唤醒了被层层的历史表象所掩盖着的暴力真实。
《现实一种》将这种仇杀设计为一种盲目的冲动,同时将互相残杀的对象设计为传统五伦关系中的兄弟一伦。冷漠的叙述视角直截了当地使人看到人的兽性的一面,显示出人性中文明的一面远远抵挡不住其野蛮与愚蠢的一面。
《古典爱情》从审丑意义上完全颠覆了“才子佳人”爱情故事的审美品格,情意绵绵的相思和感伤中间穿插了种种杀人、吃人的现实场景。
(2)死亡叙述
在余华的小说中,生与死作为人生的两极构成了一个宿命式的循环圈,死亡作为生命的归宿不仅是生命的结束,也是生命的寄托,死亡是人生过程的一种“丰富的痛苦”。他的小说从不同的人称和视角展开死亡叙述,对死亡作了不同侧面、不同意向的表现。如《现实一种》、《死亡叙述》。
余华通过自己的想象完成了对某种死亡情境的诉说,从而使死亡不再是生命的对立面,而是生命进程中的一个环节。同时,余华小说中对死亡的叙述试图摆脱对死亡的那种革命性的价值判断,而对人的死亡过程进行自然状态下的叙述还原。
2、后期创作
后期主要以中长篇以主,叙述风格从暴躁变为平静,描写的内容从虚拟的现实逼近生活的真实,以随和的民间姿态呈现出一种淡泊而坚毅的内在力量。代表作品:《呼喊与细雨》、《一个地主的死》、《活着》、《战栗》、《许三观卖血记》、《兄弟》、《第七天》等。
《呼喊与细雨》描述了一位江南少年的成长经历和心灵历程。
《活着》“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对世界的乐观态度”(余华语)。作品体现了一种朴素的中国式的生存哲学:活着。但“活着”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在徐福贵的生活中,活着比死亡更加艰难,更令人痛苦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