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现状

  • 格式:doc
  • 大小:107.00 KB
  • 文档页数:3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前言

(一)课题的由来

“全国科普场馆发展研究”是中国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重点研究专题之一,2010年9月由中国科协下达研究任务并由中国科技馆承担。

中国科技馆聘请部分科技类博物馆、地方科技馆、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馆、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北京市教委、全国青少年宫协会、中国自然科学博物馆协会及其下属的科技馆专业委员会的专家组成课题组,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拟通过专题研究,提出“十二五”时期全国科普场馆的发展思路、任务目标和保障措施等,为中国科协制定相关发展规划服务,促进科普场馆的健康发展。

(二)课题研究对象的界定

为了对各类功能不同的科普场馆进行细致深入地研究,本研究根据需要下设“全国科技馆发展研究”、“全国科技类博物馆发展研究”以及“全国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馆发展研究”三个分研究专题。

科技类博物馆是指以科学技术为收藏、保护、研究、传播和陈列对象,对广大公众开放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既包括科技馆(科学中心)之类的综合性科技博物馆,又包括诸自然博物馆、地质博物馆、天文馆等科学博物馆,还包括交通博物馆、航空博物馆、医药博物馆等专业性技术博物馆。科技类博物馆是全国科普场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对象是广大社会公众,因此将其单独列为一个分专题。

科技馆(科学中心)虽然本属于科技类博物馆,但由于其问题和发展的特殊性,且全国大部分科技馆隶属于科协管理,在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中的地位和中国科协事业发展规划对其的指导作用与其它场馆不可同日而语,所以将其单独列为一个分专题。

在现实中,科普场馆除了以科技类博物馆为主要阵地外,还有诸如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少年宫等专门面向青少年的校外教育活动场所,它们大多常年开展一些科普活动,并设有相应的场地设施、专职部门和师资力量。这些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馆承担着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培养创新能力的重要职责。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馆的整体情况,全面推动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馆建设和发展,更好地发挥其在提升未成年人科学素养中的重要作用,故将“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场馆”也单独列为一个分专题进行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的

根据中国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重点研究专题的方案,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在于:

◆总结“十一五”期间全国科普场馆的建设成就,调查了解我国科普场馆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分析国家、社会、公众对于科普场馆的需求,分析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趋势,由此提出我国科普场馆今后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

◆提出促进我国科普场馆健康发展的措施建议,为编制中国科协“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和各地科普场馆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

二、我国科普场馆的发展现状

(一)“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普场馆事业发展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期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进一步增强和各级政府对科普事业的重视,国家加大了对科普场馆建设和发展的经费投入和政策保障,使得全国科普场馆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的相继颁布,对全国科普场馆的建设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要求,即到2010年“各直辖市和省会城市、自治区首府至少拥有1座大中型科技馆,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至少拥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全国科技类博物馆的接待能力有显著增长”。

此外,2007年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颁布了《科学技术馆建设标准》,对全国科技馆的改造与建设提供了有效的指导;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6〕4号),对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的数量规模增长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即“十一五”期间“实现每个城区、县(市)都有一所综合性、多功能的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

“十一五”期间,我国科普场馆事业的发展呈现以下主要特点:

1.投入加大,场馆数量增长,规模总量扩大

2001年以来,全国新建科普场馆数量迅速增长,其中以地学类博物馆、科技馆(科学中心)、少年宫最为突出,占新建科普场馆总数的约98%。

2001年以来,新建科技类博物馆占目前科技类博物馆总数的60%,其

中“十一五”期间新建科技类博物馆占目前科技类博物馆总数的1/3。

表1:2000~2010年我国科技类博物馆总数及新增馆数统计

2001年以来,全国通过新建和改建、扩建开放了75座科技馆;其中“十一五”(2006~2010年)期间建成开放43座科技馆,占目前全国科技馆总数的50%。同时,出现了一批建筑规模在国际上名列前茅的科技馆,如:广东科学中心(2008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37500平方米)、中国科技馆新馆(2009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02000平方米)和上海科技馆(2002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100800平方米)。

2001年之后,全国共建成了183座国家地质公园、19座国家矿山公园,均设有相应的地质、矿产博物馆,新增地学类博物馆202座,占已建成开放的地质矿产类博物馆总数(300座)的67%,占全国科技类博物馆总数的35%。

2000年后,国家通过彩票公益金投入约70亿元,新建少年宫(中心)约2300座,使建筑面积在2500平方米以上的少年宫(中心)的全国总数达到4000余座(一说为5000余座),计划到2011年底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即将全部建有少年宫(中心)。与此同时,各地还兴建了100余座公立室外(野外)青少年活动园。这些青少年校外活动场馆中,大部分是综合性的,但其中绝大多数场馆具有举办和组织科技活动的功能,从而成为开展青少年校外科技活动的主体。

从数量和规模上,我国科普基础设施的总量增长较快,科普基础设施

的资产总量、人力资源都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具备了进一步快速发展的基础。

2.科普展教功能显著增强

一是在各地科普场馆的改造和建设中,加大内容设计、藏品收集和展品、教具制作等的经费投入比例,展览规模逐步扩大,展示内容不断丰富,藏品、展品的类型和数量迅速增长,展览整体水平和展示效果明显提升。

二是许多科普场馆加大了对于专题展览和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发和引进力度,一大批新开发的临时展览、巡回展览和实验制作、科学调查、夏令营、科普剧、科普报告等教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科普场馆展示和教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科普展教效果得到了有效地增强。

三是部分科普场馆通过网络科普开拓了科普教育、科技传播的新途径。中国科技馆、山东省科技馆等的“数字科技馆” 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四是全国科普场馆受众人数明显增长。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全国科技类博物馆观众总数约5000万人次,比2000年观众总数(2600万)增长了近一倍。截至到2008年,仅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建设的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就接待并组织学生活动超过8300万人(次)。

(二)当前我国科普场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1.场馆总量不足,布局不均衡

目前我国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人以上的城市60%建有1座以上的科技类博物馆,但仍有39个城市尚未建有1座科技类博物馆。这与《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和《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要求相距较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