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设计概论》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22
《城市设计概论》
教案
第一章、城市与城市设计(共5学时)
第一节、城市的本质与特征(1学时)
一、城市的本质
本质:人类将物质、能量、信息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并赋予某种精神的聚集
节点,是人类社会的延伸,是人类社会在发展过程的某些阶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人类社会生活和社会组织赖以生存的载体。它表征了人类在物质与精神方面
的力量与向往,以及社会生活、历史文化、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积累和变迁,同时
也是人类和人类社会自身最好的、最生动的写照。
刘易斯·芒福德、格茨·福普、安东尼·吉登斯、刘易斯·芒福德、《周礼·考工记》、段汉明等都有相关的论述。
二、城市的基本特征
1.基本特征
城市是创造者(人类)与被创造者(城市)、物质与精神、科学技术与人文
文化、城市本体与自然环境等诸多方面,具有多种的互补性,是一个互相嵌套的
整体。
2.城市与城市历史
城市的历史是城市宝贵的财富,影响着我们现存的城市和周围世界,同时无
时无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
3.城市与城市文化
城市文化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延伸,人类文明的象征,表现出了城市特有的
气质与风度。
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的文化中心,是社会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的集中
体现,是积累、保存前人文化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场所。
刘易斯•芒福德、吴良镛、郑时龄、陈立旭、张鸿雁等都有论述。
第二节、城市系统的复杂性(1学时)
一、现代复杂性科学概述
复杂性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已有40多种复杂性定义,如香农信息、费歇
尔(Fisher)熵、分数维、随机复杂性、复杂适应系统、混沌边缘等等,至今尚
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W·Weaver、西蒙、普利高津、哈肯、盖尔曼、钱学森、杨永福、成思危、姜
璐等都有论述。
二、城市系统的复杂性
城市作为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其复杂性主要可从以下方面来衡量:
⑴城市子系统数量巨大、层次众多、关联复杂;
⑵城市系统生成、发展的演化过程复杂。
1.城市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关联复杂
⑴城市是自然——社会——人工环境的关联系统;
⑵所处不同地域表现出了不同的关联形态。
2.城市系统复杂性的根源
人——社会系统对城市系统具有主导作用,正是城市系统与人——社会系统
的本质联系,城市系统也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
3.城市系统复杂性的特征
⑴交织;
⑵独特;
⑶超越。
三、城市与居住者的互动机理
人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居住者,时刻受到城市环境的影响,又时刻反思
着自身与城市环境的关系,以其居住的城市与其它城市进行比较,并比较着城市的过去与现在,“憧憬”着城市的将来,由此产生改变城市现状的愿望、目标、动力和行动,形成城市与居住者的互动作用。
这种城市与居住者的互动作用正是通过社会这个更为巨大的系统来起作用
的,具有时空统一特征的连续过程。
互动作用具体表现在:城市的居住者受城市的结构与形态、历史与文化的影
响,同时主动的改造、建设着城市,以形成城市新的结构、形态、文化,城市新的结构、形态、文化又影响着新的居住者或下一代居住者。城市与居住者这种连续不间断的互动过程,使城市不断具有新的、时代感的结构、形态和城市文化,同时也孕育着城市中的一代又一代的居住者,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看,城市与居住者,你就是我,我就是你!
第三节、城市设计的定义、内涵和渊源(2学时)
一、城市设计的定义和内涵
1.定义
是以城市物质体型和空间环境设计为形式,以城市社会生活场所设计为内
容,以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城市的环境质量、景观艺术水平为目标,以城市文化特色展示为特征的规划设计工作。
2.内涵
塑造城市未来环境景观,优化和提高城市生活质量,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
有利于持续发展。
二、城市设计的渊源
1.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城市设计
2.中世纪的城市设计
3.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设计
4.近现代城市设计理论
5.中国古代城市设计的理论与实践
三、城市设计的法定含义
1.《城市规划法》中,没有“城市设计”的字眼。
2.《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在编制城市规划的各个阶段,都应当运用城市设计的方法,综合考虑自然环境、人文因素和居民生产、生活的需要,对城市空间环境做出统一规划,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和城市景观的艺术水平。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未提“城市设计方法”的应用问题。
4.国标《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城市设计(Urban design)是对城市体
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
国外城市设计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城市设计没有法律地位,就难以形成对
开发建设的有力约束,难以实现城市设计的各项目标。城市设计在我国经过广泛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已经得到了很大发展并正趋于成熟,但城市设计的相关法规体系尚未健全,并导致一系列的矛盾,这些矛盾不解决,就会影响城市设计工
作的发展,进而限制城市规划水平的提高。
对于城市设计的概念,应当具有一个统一的法定含义。
第四节、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1学时)
一、城市设计的主要内容
工程设计型:以具体方案设计为其成果,一般都以规模比较小、内容比较具
体的空间地段为对象。
政策过程型:以政策(policy)导引为其成果,进行引导或控制,一般是规
模范围较大地区乃至整座城市为对象。
二、无所不包、没有定式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的概念因其内涵丰富,外延广阔而难以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其设计
内容也是无可不包的。也就是说除了建筑物的内部空间之外的整个城市外部空间,大大小小的所有物体和场景,包括人在内,都是城市设计研究的对象。M.索斯沃斯、理查德·马歇尔、吴良镛、郑正、韩冬青等人都有论述。
第2章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共7学时)
第一节、城市设计的基本理论(3学时)
一、早期基本理论(1980年以前)
1.卡米诺·西特(Camillo Sitte)
提出了城市空间艺术原则,是基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中,各实体要素之间功
能关联及组合关系而得出的,其艺术原则的核心表现在注重整体性,注重关系,注重关联的内在性。
2.凯文·林奇
确定了一种全新的城市分析与设计方法:从视觉心理和场所的关系出发,通
过居民调查和实地体验,研究使用者认知图式(cognitive map)与城市形态的关系,真正实现了“人本主义”的城市设计价值原则。
3.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Christopher·Alexander)
进行了图式语言的研究,这是人的行为与场所情感对应的空间图式的研究。4.波纳(L·S·Bourne)
运用系统理论对城市空间进行研究,认为系统理论强调各个要素之间的相互
关系,这正是城市空间结构的本质所在,同时,系统理论的各种立场使之能够运用于不同的观点和理念,尤其是在城市空间物质层与社会文化层的决定作用上保持观念上的中立。
5.诺伯格·舒尔兹
认为人通过空间图式感觉各种状况,指出图式是由文化决定的,要求对环境
或情性的定位,结果即具有质的特性。
提出五种空间概念:
⑴使用空间,把人统一在自然有机环境中;
⑵知觉空间,对于人的同一性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⑶存在空间,把人类归属于整个社会文化;
⑷认识空间,意味着人对空间进行思考;
⑸理论空间,是提供描述其他各种空间的工具。
6.芦原义信
提出了外部空间设计的理论方法,从空间的划分、空间的组成要素、空间的
布局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点出了人与空间的关系,指出外部空间设计就是把“大空间”划分成“小空间”,或是还原,或是使空间更充实更富于人情味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