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安全用电》精品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59.50 KB
- 文档页数:3
安全用电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会查阅资料及其它信息资源,搜集和整理安全用电的相关资料。
3.培养小组合作交流的意识,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二、重点难点:
1、了解安全用电常识。
2、使学生知道科学技术会给人类与社会带来好处,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三、教材分析
本课针对小学生的实际,重点讲了怎样安全用电,指出了应该注意的几点。一是初步了解安全用电的一般常识,做到爱护一切电路设施。二是指出人体是传电的,不能用手特别是用湿手触摸接通电源的家用电器及一切电器设施。
本课既属于认识范围,让学生认识电的作用,也属于知识范围,让学生掌握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做到爱护电力设施。
四、课前准备:
搜集和整理有关安全用电方面的图片及文字资料,可提示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进行准备,一则使材料更加充实,二则可以促使家长参与到本课的学习中来,与孩子一起交流,一起学习安全用电常识,学生也可以根据教科书的提示自主搜集。
五、准备材料:
教师也应准备一些与安全用电有关的资料,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用电安全隐患及造成的危害等。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星期天你们在家里都干什么呢?
有一位同学叫小明,我们来看看他星期天都干了些什么?
出示投影;四幅图(图1小明在电线下放风筝,图2小明在电线上晾衣服,图3小明湿着手插插座,图4小明自己乱接电线)
同学们讨论:
1.小明这样做对吗?为什么?
2.说一说电可以给人类带来那些危害?
小组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讨论,汇报交流。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报投影或放视频资料并进行适当的补充,由于人是导体,所以不正确地用电,会导致人触电,轻者可以使人受伤或伤残,重者可以使人死
亡,因此,我们要知道安全用电,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安全用电。板书:安全用电。
(二)、学习新课
1、谈话:我们在生活中应怎样安全用电呢?
2、教师提问:
(1)在擦灯泡时应注意什么?(①关电源②用干布擦)
(2)在拔插座时,手能碰到插座的金属部分吗?(不能)
(3)遇到家用电器着火应怎么办?(①先切断电源。②在灭火.)
(4)电源开关外壳和电线绝缘有破损时,应怎么办?
(让大人或电工修好,自己不能乱动。)
(5)用电淋浴器洗澡时,应注意什么?(一定要切断电源)
(6)雷雨天时,能否在树下、电线杆下避雨。(不能,以防触电。)
(7)发现家用电器损环,能否自己随便拆卸。
(不能,应找专业人员修理)
(8)人触电以后,用什么方法救助。(①用木棍。②关电源)
3、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展开讨论。
提示学生:可以通过阅读电器说明书了解更多的知识。学生汇报。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汇报,进行适当的补充。
4、谈话:通过刚才的交流,请大家讨论,制定安全用电小常识。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汇报,教师补充。
(三).评价:
谈话:在本节课,你感到最大的收获是什么?对自己的设计和表现还满意吗?
(四).拓展:
电是老虎,当我们进行不安全操作时,它会张开凶恶的大嘴吃人,而电又是绵羊,如果我们摸清了它的脾气,讲究安全使用,那它会乖乖地为你服务。老师建议大家回家后当一个安全用电的小宣传员,把你所学到的知识讲给爸爸、妈妈和邻居听或者设计一张宣传画,贴到小区的壁报栏里。看看谁最棒。
教学反思:
维果茨基认为,小学生的科学概念是在与同伴的交流中获得的。交流和讨论是小学生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科学解释的主要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交流和讨论是重要的。交流和讨论也是科学家在科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过程,它可以引发许多新的想法,是一种科学民主的体现。
观察和实验的目的并非是为了观察和实验,而是为了形成科学解释,所以,观察实验之后的汇报交流过程尤其显得意义非凡。学生把在观察与实验过程中获得的新经验和以前的旧经验进行比较,产生矛盾、产生不足。如果没有足够的交流和讨论,当学生面临众多的矛盾而无法解决时会照单接收,而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变化与发展。同时,交流和讨论能够让老师抓住最有价值的信息列举出来,形成交流汇报的要点,便于在学生的汇报交流过程中加以引导、分析和归纳总结。
在师生互动的探究实验过程中,教师仅仅当一个主持人,是一个串场的角色。在学生交流时,学会仔细地倾听孩子们的交流是相当重要的,对学生表达的回应也是教师专业素质中最重要的方面。倘若学生的交流结果形成了一种建设性的对抗,那么无疑这一交流过程是具有相当成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