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练习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2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分)
A.余挐.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毳.衣(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B.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C.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
D.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B )(3分)
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D. 更有痴似相公
..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余强饮三大白而别”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独往湖心亭看雪”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作者写雪景,用“湖中人鸟声俱绝”,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用“雾凇沆砀”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混茫难辨,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
(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拉着我一同饮酒。我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弥漫着水气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5、下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D )(3分)
A、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B、“独往湖心亭看雪。”句中的“独”字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C、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
(二)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1、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E.余挐.一小舟(撑)/更定.(结束)/拥毳.衣(鸟兽的细毛)/雾凇沆砀
..(白气弥漫的样子)
F.晓雾将歇.(消散)/衣不足.惜(足够)/强.饮三大白(勉强)/披发文.身(画着文彩)
G.标.枪舞刀(举)/素湍.绿潭(急流)/盖.竹柏影也(原来是)/为.火所焚(被)
H.以.此夸能(凭借)/不以.疾也(认为)/晴初霜.旦(下霜)/两膝相比.者(靠近)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 一童子烧酒炉正沸.(沸腾)
B.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加)
C.湖中人鸟声俱绝.(消失)
D. 更有痴似相公
..者(旧时对士人的尊称)
3、文中叙写亭中奇遇时,“”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之情和豪爽之情。文末的“痴”与开头的“”相呼应,写出了作者超然脱俗的性格。
作者写雪景,用“”,使我们从听觉上感受到大雪的威严,用“”形容湖上雪一片弥漫,混茫难辨,从形态上描写大雪飘扬;用“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从色彩上写雪下之久之大。
(用原文回答)(2分)
4、翻译下面句子(3分)
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5、下列赏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本文以精炼的笔墨,记叙了作者湖心亭看雪的经过,描绘了所看到的幽静深远、洁白广阔的雪景图。
B、“独往湖心亭看雪。”句中的“独”字体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方式,也反映出他文人雅士式的孤傲。
C、本文用白描手法,勾勒写意,使西湖奇景与游者雅趣相互映照。
D、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孤芳自赏的厌世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