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四下数学第七单元图形的运动导学案

襄州四中小学部导学案设计

襄州四中小学部导学案设计

襄州四中小学部导学案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教材分析: 动物的行为是动物对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所作出的适应活动,包括我们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动物的一切状态。动物的行为对于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是十分重要的,与人类的生活也极为密切,动物的运动依赖与一定的身体结构,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所以课本首先以家兔为例讲述运动系统的组成,以人的屈伸时动作为例讲述骨,关节,肌肉的协调性,作为本章的铺垫。第二、三节分别举例了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在学习本章时,要领会动物的运动和行为是密不可分的,是对环境的一种适应。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依据“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探索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活动。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成为知识产生和建构的场所,是学生“做中学”的乐园,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使科学探究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科学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人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肌肉、关节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要意义。 3、根据素材分析推理,进行探究性学习。 【教学用具】: 1.准备多种动物运动方式的视频资料。 2.准备运动系统各成分模型或标本。 3.肌肉骨骼运动的课件。 【教学方法】:探究、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 一、复习提问 二、导入新课 三、运动系统的组成 1、骨的外形和作用 2 、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3 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看动物的运动方式图,回忆学 过的相关知识。 观看一些动物的一些行为。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 认识长骨的结构特点 分析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 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 完成。 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 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 和繁殖) 观察人体骨骼标本多媒体给出人体 骨骼标本,学生观察人体的上肢骨和 下肢骨,认识与运动有关的重要关节 的位置。 多媒体课件提供关节运动的动画, ①多媒体课件演示骨骼肌的结构,观 察肌腱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的特 征。 ②多媒体课件提供骨骼肌受刺激收缩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年级:八年级主备课人:胡翠容审稿:八年级生物组 课型:新授课时间:2013年月班级:姓名: 预习案 一、预习提纲 1、运动系统数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2、骨、关节、肌肉是怎样协调配合完成动作? 3、运动对于动物的生存有什么意义? 二、预习自测题 1、动物所进行的一系列有利于它们和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2、动物的行为常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 3、动物的运动方式各种各样,例如蚯蚓的运动方式是;鱼的运动方式是;鸟的运动方式是;哺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等(任意填两种)。 4、运动系统的组成包括、和。骨与骨之间通过_____等方式相连形成_____,_______附着在骨骼上。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呈乳白色的叫,_____可绕过_____连在不同的骨上。 5、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周围由包裹着,内部形成密闭的。关节腔内含有,可以减少骨与骨之间的。 6、骨的_____变化产生运动。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骨骼肌具有的特性。当骨骼肌受_____传来的_____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_____活动,于是躯体的相应部位就会产生运动。 7、一组骨骼肌只能_________骨改变位置,而不能将骨_____,骨的复位要靠另一组肌肉的收缩牵拉,可见与骨连接的肌肉至少是由___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例如:屈肘时, ________收缩,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收缩,________舒张。 8、运动的完成,除了需要运动系统外,还需要的控制和调节,运动中能量的供应需要、、等系统的配合。 9、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哺乳动物靠_____支撑身体,骨在骨胳肌的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运动,使躯体能够完成各种_____,从而具有强大的_____能力,有利于动物寻觅食物、 ________、争夺栖息地和_________,以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10、水螅主要在水草上;蜗牛依靠_______缓慢爬行;蚯蚓缓慢_____;蝗虫能够_____,也善于_____;家鸽与飞行有关的_____非常发达,还具有轻而坚固的。 【展示交流】分小组交流以上内容 行课案 【合作探究】 学习任务一:运动系统的组成: 1、以家兔为例,你能说出前肢骨和后肢骨的名称吗? 2、观察教材42-43页家兔的骨骼和关节模式图,并结合实物说出关节的组成?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牢固性?哪些结构使关节具有灵活性? 3、为什么一组肌肉的两端总是附着在不同的骨上?骨、关节和骨骼肌在运动中分别起什么作用?

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末专题复习图形的运动

2016学年第一学期初一数学期末专题复习 班级 姓名 学号 复习专题:《图形的运动》 一、图形的旋转 1. 图形的旋转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rotation ),这个定点叫做旋转中心 . 2. 图形旋转的特点: 1)图形绕任意一点旋转360°都与初始图形重合. 2)图形旋转前后的几个对应相等:“对应边、对应角、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 3)图形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改变的是位置. 3. 两种对称图形: 1)旋转对称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个角度后,与初始图形能够重合的图形.定点:旋转对称中心,转动的角度叫做旋转角(0°<α<360°) 2)中心对称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180°后与初始图形能够重合的图形.定点:对称中心. 3)两者关系:中心对称图形是旋转对称图形的特例. 4. 两个图形的中心对称关系:把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180°后,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就关于这点对称.也叫作中心对称.这个定点:对称中心,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关于中心的对称点(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中心平分). 一、 填空题: 1. 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按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这样的运动叫做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叫做. 2. 将一个图形绕任意一点旋转 ,都可以与初始图形重合. 3. 旋转对称图形(一定是,不一定是)中心对称图形. 4. 旋转对称图形的旋转角α的取值范围是. 5. 两个成中心对称的图形,它们的对应相等、对应相等. 6. 国旗上的五角星是旋转对称图形,它的最小旋转角是°. 7. 如图7: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40°后得到△DEC ,那么图中∠=40°. 8. 如图8是日本三菱公司的标志,它可以看作是由一个菱形经过次旋转,所以它是 对称图形. (7)E D C B A D C B A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 动物的运动学案(新版)苏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17 动物的运动学案(新版) 苏教版 第一节动物运动的形式和能量供应 【学习目标】 1、举例说出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并说出相关运动结构 2、举例说明动物运动的意义 3、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4、理解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密切相关 5、学会分析概括资料 【学习过程】 一、动物的运动形式任务一认真观察视频中动物的运动形式及运动结构,根据任务单的指示,小组合作,将相应的动物归类,并且讨论写出其运动形式和运动的主要结构得出结论动物的运动形式。 二、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形态结构有何关系 1、空中动物适应飞行的特征(鸟类)任务二 按照任务单上的要求,阅读资料,小组合作学习,比较鸟类和人的某些特征,分析总结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有哪些(注意分工协作)空中飞行需克服的困难鸟类适应飞行的特征(概括)减轻体重减少阻力提供持久动力

2、水中动物适应游泳的特征及陆地上动物适于其运动形式的特征总结(板书)通过以上资料分析得出结论: 1、动物的运动形式与其特有的密切相关 2、动物的运动形式其生存环境,这是长期的结果。 三、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获(1)自学教科书P79相关内容内容,完成下面概念图:动物体的组成物质______系统______系统食物食物血液中的营养物质储藏在(结构)______系统氧气氧气作用______系统其中能量释放(2)想一想:和动物运动时能量供给直接有关的系统有________系统、_______系统、______系统。(3)动物特殊的生理活动,所需能量也来源于。 四、动物运动的意义 1、观看角马大迁徙的视频,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动物通过运动可以,提高。 五、反馈练习 1、“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句诗词中涉及的动物运动形式有()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2、下列运动形式相同的一组动物是() A、青蛙、黑熊

沪教版(上海)初中数学七年级第一学期 本章小结 图形的运动 复习 教案

1 / 3 《图形的运动》复习(一) 教学目标: 通过画图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在认识图形基本图形运动的过程中,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结合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更深入地感悟图形变换的思想,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方法,初步形成动态地研究几何图形的意识。 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 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 教学难点:弱化运动要素的图形运动问题中,分类讨论思想方法的渗透与运用。 教学过程: 一、画图题: 1.在图(1)中画出ABC 向下平移5个方格,向左平移4个方格后的△111C B A . C B A 图(1) 图(2)

2 / 3 2. 在图(2)中,△ABC 的∠A 是直角,画出△ABC 绕点A 逆时针旋转90o后得到的△111C B A 1补充:(1)若∠B =30°,∠A=80°,11C A =2.3cm,则AC=_____cm,∠=_____°. (2)若将ABC 经过一次平移后得△111C B A ,请画出平移的方向,量出平移的距离。 2补充:(1)若∠11C AB =60°,AB=2cm,1AC =3.5cm,则∠C=_____°,C B 1=_____cm. (2)若延长交BC 于P ,则BC 与之间是什么位置关系? 3. 在图(3)中,画出△ABC 关于点O 成中心对称的△A ’B ’C ’. 4.在图(4)中,已知四边形ABCD ,如果点D 、C 关于直线MN 对称, (1) 画出直线MN ; (2)画出四边形ABCD 关于直线MN 的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本组练习主要通过组织学生画图和补充思考题,加深理解图形三种运动的要素及其相关概念,厘清平移、旋转、画已知图形关于某点成中心对称的图形、画已知图形关于一直线成轴对称的图形等几种常见画图问题的要点,增强画图的能力,更进一步领悟在平移、旋转、翻折运动中图形形状和大小的不变性,为后续综合分析打好基础。 二、综合练习: 1. 如图,一块含有60°角(∠BCA =60°)的直角三角板ABC ,在水平的桌面上 1C 11B C 1 1B C 图(4) 图(3)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动物的运动》是《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的第一节内容。学生通过学习运动系统组成的知识,揭示动物运动的本质,巩固和理解动物适应生存环境的重要意义。同时本节内容也是后面学习动物行为的基础。因此,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可以达到进一步培养学生关爱生命,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描述动物运动的结构基础。 2.概述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3.概述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2)能力目标: 探究实验的能力、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养成细致观察和科学推理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五、教学方法:演示法、启发式、举例式、讨论法、指导观察法、多媒体教学 五、教学过程

六、课后反思 1.成功经验 利用媒体资源将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2004年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获得冠军的图片和视频材料,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师生感受到运动的美丽,健康的宝贵,达到情感教育的目的。 通过探究实验,亲自解剖和观察动物的关节结构,增进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从而有利于理性认识的建立和提升,形成“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基本观点。 通过制作模型的探究活动,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了知识的产生过程,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导学案 主备人赵剑飞审核人 【学习目标】 1、记住运动系统的组成(骨骼、肌肉) 2、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 3、能说出运动如何产生的 【重点、难点】 1、掌握骨、关节、肌肉的基本结构 2、能说出运动如何产生的 【课前预习】 一、阅读课本p28-29观察与思考,认真分析:运动系统主要是由什么组成的?家兔的前肢骨和后肢骨主要有哪些?关节的基本结构及特点?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 2、家兔的骨骼:前肢骨:肱骨、桡骨、腕骨、、后肢骨:股骨、、胫骨、趾骨、、跗骨。 3、关节的结构:、关节窝(合称关节面)结构特点使关节牢固;关节囊(牢固关节、分泌滑液);(内有滑液,减小摩擦);关节软骨(减小摩擦、防止震荡); 3、脱臼是指关节头从滑出的现象。 二、仔细阅读教材p30,仔细分析完成以下问题:骨骼肌的组成及特性怎样?运动是如何产生的?屈、伸肘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变化情况是怎样的? 1)骨骼肌(有受刺激而的特性):骨骼肌中间较的部分叫肌腹,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骨上)。 (2)运动的产生:当受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时,就会牵动骨绕活动,于是躯体就会产生运动。(骨—杠杆;关节—支点;骨骼肌—动力)(3)屈肘时,肱二头肌收缩,肱头肌舒张;伸肘时,肱三头肌,肱二头肌 【课堂学习】 活动一:大吊车的哪些部位相当于动物体的关节? 活动二:举例说出,人体都有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那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如何保护? 活动三:根据本节所学哺乳动物的运动的内容,推测鸟的胸肌的两段是否都附着在胸骨上?为什么?

课堂归纳总结: 【课堂检测】(比一比,看谁做得又快又准确!) (一)选择题: 1、大吊车可活动的部分是模拟了动物的() A、骨 B、骨骼 C、肌肉 D、关节 2、伸屈、旋转、环转等各种动作。这说明关节在运动中起的作用是() A、动力 B、杠杆 C、支点 D、调节 3、运动时不小心会造成脱臼,脱臼是指() A、关节骨折 B、关节囊损伤 C、关节韧带扭伤 D、关节头从关节窝里脱出 4、当你在体育课上,双手抓住单杠,身体下垂时你的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 A、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课堂学习】 5、下列骨、关节、肌肉结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为什么? 6、下列骨中,不属于下肢骨的是() A、胫骨 B、肱骨 C、股骨 D、腓骨 7、人体的骨骼肌在运动中起到()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连接作用 D、动力作用 8、人的屈肘运动是由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等肌肉在神经系统的调节下协作完成的,如图所示,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所处的状态分别是() A、收缩、收缩 B、收缩、舒张 C、舒张、收缩 D、舒张、舒张

图形的沪教版七年级 《图形的运动》单元复习-带答案

注意:画图要保留痕迹,最后要有结论。 热身练习 一、填空题: 1、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沿着某个方向移动一定距离,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平移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边相等,对应点的连线相等。 2、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沿某个方向转动一个角度α(00<α<3600),这 样的图形运动称为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3、旋转前后的两个图形中,对应边相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4、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对折,对折后的两部分能完全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 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5、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完全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成 轴对称,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对应点就是对称点。 二、选择题: 1、如图:△OAB绕点O逆时针旋转600到△OCD的位置。已知∠AOB =350,则∠AOD=( D ) A. 450 B. 200 C . 400 D.250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D ) A. B. C. D. 3、下列四个多边形:①等边三角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 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C )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4、如图,下列图案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轴对称图形有( C ) A.1个B.2个C.3个D.4个 5、在下列三角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C )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D.不等边三角形 6、将一张纸片沿图1中①、②的虚线对折得图1中的③,然后剪去一个角,展开平铺后的图形如 图1中的④,则图1中的③沿虚线的剪法是(A )

动物的运动 教学设计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 1.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 2.教材分析 2.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与原教材相比有较大的变化,教学有一定的难度。在教学中,教师应依据课程标准,抓住重点,借用多媒体手段,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 2.2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能认同动物的运动要依赖一定的结构的观点,理解运动对动物生存的重大意义,从而真正理解运动和行为的关系,为今后学习动物的行为打下基础。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相互合作的信心和能力。③情感目标: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树立严谨的生活态度,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2.3 教学重难点①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及相互关系,运动需要身体各系统的配合才能完成,运动对动物的生存有重大意义。②难点:运动是动物结构和功能的统一,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2.4 教具准备:①教具:多媒体课件、猪的胫骨和脊椎骨各一根、自制模型、条形木棍(一头钻洞)、小铁钉1个、玩具汽车、细绳。②学具:20 cm×2 cm纸板(或木板)2块、皮筋2根、小铁钉1个。 3.教学过程 3.1 复习提问①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②动物为什么能运动?教师稍作引导。 3.2 导入新课提供一组动物捕食、迁徙、求偶的视频材料。提问:①这些动物在做什么? ②它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了生存和繁殖)③你根据什么来判断动物在取食?(如:虎奔跑,虎咬住鹿的颈部)④所有动物的取食方式都一样吗?(不一样)⑤简述动物捕食的过程。(动物捕食时需要观察、奔跑和扑咬等) 小结:同捕食有关的运动是动物的捕食行为,同理动物也有繁殖行为等,所以运动是动物行为的具体表现。 3.3 运动系统的组成学生讨论得出:运动需要骨、骨连接(关节)和骨骼肌共同完成。 3.3.1骨的外形和作用

生物:2.2.2《动物的运动》导学案(济南版七年级上)

第二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方式。 2.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3.说出动物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4.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问题导学】 探点一:运动的意义、运动的方式 认真阅读课本P92,仔细观察图2.2—16,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运动对动物本身的意义是:能迅速地改变,以利于寻找, ,。 2.常见的动物运动方式是: 。 探点二:运动基础 认真阅读课本P93- P94内容,仔细观察“观察关节的结构”的演示实验和图2.2—17.图2.2——18.图2.2—19,思考并完成下列问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组成。 骨连结的三种形式是、、。 2. 叫关节。人体的主要关节 有。 3.(1)视图,能够在图上写出关节各部分的名称。 (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关节面又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 (4)关节在运动中起作用。 4.骨骼肌包括和两部分,位于骨骼肌两端,附着在相邻的骨上。 探点三:运动的实现 认真阅读课本P95运动的实现这一部分内容,仔细观察图2.2—20,思考并完成下列题目。

1.对照课本图,在自己的身上找出肱骨、前臂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做屈肘、伸肘运 动,结合课本图考虑:屈肘时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伸肘时 肱二头肌_____________,肱三头肌__________。 2.运动是如何实现的? 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和三者协调配合,在神经系统的支 配和其他系统的辅助下完成的。 【归纳整理】 【反馈检测】 1. “鹰击长空,鱼翔潜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述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游泳 B.跳跃、爬行 C.飞行、爬行 D.跳跃、游泳 2.运动系统的组成是() A.骨、骨连接和肌肉 B.骨、骨连接和骨骼肌 C.骨、关节和骨骼肌 D.骨骼、骨连接和骨骼肌 3.如下图为关节结构图,视图回答: (1)图中[1]是__________,[2]是___________,[1]和[2]合称为_________。(2)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 ]_________和[ ]__________三部分。 (3)与关节的灵活性有关的结构是[ ]___________和[5]内的_____________。 (4)与关节的牢固有关的是[4]____________和其里面、外面的坚韧的___________。 4.伸肘时肌肉活动情况为() A.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图形的运动专题复习

七年级第一学期数学图形的运动专题复习 1、如图,直线l 1与直线l 2相交于点O . (1)画出三角形ABC 关于直线l 1的轴对称图形,并写出结论; (2)画出三角形ABC 关于点O 的中心对称图形,并写出结论. 2、如下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先把梯形ABCD 向左平移6个单位长度得到梯形A 1B 1C 1D 1. (1)请你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梯形A 1B 1C 1D 1 ;(4分) (2)以点C 1为旋转中心,把(1)中画出的梯形绕点C 1顺时针方向旋转90 得到梯形A 2B 2C 2D 2 ,请你画出梯形A 2B 2C 2D 2.(4分) 3、 成余下的工作: (1)画出四边形OACB OA 1C 1B 1; (2)将四边形OACB 绕点O 旋转后的图形OA 2C 2B 2。 A B C l 1 l 2 O

4、如图3,44?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一个单位长. (1)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 绕点C 逆时针旋转 ?90之后的三角形C B A 11,并涂上阴影; (2)请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角形ABC 向上平移一个单位长之后的三角形222C B A ,并涂上阴影; (3)在直线MN 的右侧,画出与左侧三个阴影三角形成轴对称的图形,并涂上阴影. 5、如图,在10×10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 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个单位,将ABC ?向下 平移4个单位,得到C B A '''?,再将C B A '''? 绕点C '顺时针旋转 90,得到C B A ''''''?,请你 画出C B A '''?和C B A ''''''?.(不要求写画法) 6、如图,ABC ?经过一次平移到△DFE 的位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C 的对应点是点____, ____D ∠=,BC =_______; (2)联结CE ,那么平移的方向就是________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_______的长度,可量出约为__________cm ; (3)联结AD 、BF 、BE ,与线段CE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_____. 7、如图,长方形ABCD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o后得到图形A B CD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点A 的对应点是点_______,线段AB 的对应线段是________,D ∠的对应角是_______; (2)旋转中心是_______,BCB '∠的大小是________,四边形 A B CD '''的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四边形A B CD '''中与线段AD 相等的线段有________. C B A A B C D ' A ' B ' D A B C D E F

人教版七年级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运动与点的坐标规律专题.docx

七年级数学 平面直角坐标系图形的运动与点的坐标规律专题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A1,A2,A3,A4,…表示,则顶点A55的坐标是() A、(13,13) B、(﹣13,﹣13) C、(14,14) D、(﹣14,﹣14) 第1题第6题第9题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a,b),若规定以下三种变换:1、f(a,b)=(﹣a,b).如:f(1,3)=(﹣1,3); 2、g(a,b)=(b,a).如:g(1,3)=(3,1); 3、h(a,b)=(﹣a,﹣b).如:h(1,3)=(﹣1,﹣3). 按照以上变换有:f(g(2,﹣3))=f(﹣3,2)=(3,2),那么f(h(5,﹣3))等于() A、(﹣5,﹣3) B、(5,3) C、(5,﹣3) D、(﹣5,3) 3、在坐标平面内,有一点P(a,b),若ab=0,则P点的位置在() A、原点 B、x轴上 C、y轴 D、坐标轴上 4、点P到x轴的距离为3,到y轴的距离为2,则点P的坐标一定为()A、(3,2)B、(2,3)C、(﹣3,﹣2)D、以上都不对 5、若点P(m,4﹣m)是第二象限的点,则m满足() A、m<0 B、m>4 C、0<m<4 D、m<0或m>4 6、一个质点在第一象限及x轴、y轴上运动,在第一秒钟,它从原点运动到(0,1),然后接着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且每秒移动一个单位,那么第2008秒时质点所在位置的坐标是() A、(16,16) B、(44,44) C、(44,16) D、(16,44) 7、已知点P(3,a﹣1)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则a的值为()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案新 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学习目标: 1、说出哺乳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重点) 2、分析说明运动是如何产生的。 3、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学习指导 (一):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42—43页的“观察与思考”,并认真观察相对应模式图(家兔的骨骼、关节和鸡翅的肌肉),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比一比,看谁完成的最好! 1、运动依赖于一定的。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由、和组成。关节是之间的一种连接方式。 2、关节一般由、和三部分组成。 3、关节模式图,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关节面 4、骨骼肌中间较粗的部分叫,两端较细的呈乳白色的部分叫。肌腱可绕过关节连在不同的骨上。骨骼肌有受到而的特性。学习指导 (二):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

44、45页的内容,然后填写学案中对应的问题,8分钟后检查。比一比,看谁回答的又快又准确! 1、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的牵拉。 2、当骨骼肌受到传来的刺激收缩时,会牵动绕活动,于是产生运动。但骨骼肌只能收缩牵拉骨而不能,因此与骨连接的肌肉是由组肌肉相互配合活动的。 3、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分别是、、。 4、下图为上臂肌肉,标上名称: 5、动作屈肘伸肘自然下垂提重物肱二头肌舒张收缩肱三头肌舒张收缩 6、运动并不是仅靠运动系统来完成的,它需要系统的控制和调节,它需要的供应,因此还需要系统、系统、系统等配合。 8、哺乳动物发达的运动能力,有利于和,适应复杂多变的。 9、除哺乳动物之外,其它动物的运动方式:蜗牛、蚯蚓、蝗虫、家鸽。 当堂训练: 请同学们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面题目,看谁做的又快又准确!相信你是最棒的! 一、选择题 1、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是由()组成。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5单元第15章动物的运动复习学案(无答案)北师大版

第15章动物的运动 复习摘要: 动物在水中的运动方式(游泳为主)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在陆地上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奔跑和跳跃) 动物在空中的运动方式(飞行为主) 动物运动的方式动物的运动方式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 有利于个体生存 动物运动的意义有利于种族繁衍 动物的运动骨的结构 骨骨的成分和特性 骨连结—关节 动物运动的形成骨骼:中轴骨、四肢骨 骨骼肌 躯体运动的形成:骨骼为杠杆、关节为支点、骨骼肌收缩为动力 典例解析: 1、将一根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风干,骨将() A.变重、变硬 B.变重、变软C.变轻、变硬D.变轻、变软 解析:骨是由柔韧的有机物和脆硬的无机物组成的。由于骨中的无机物可溶解于稀盐酸中,所以将羊骨浸入稀盐酸中24小时后,只剩下骨中柔韧的有机物,所以骨会变轻,变软。 答案:D。 2、哺乳动物骨的成分与人类近似,现在取某种哺乳动物的骨2.4克,放在酒精灯上煅烧,煅烧至只留下 灰白色粉末,称其重量为1.6克,该动物约处于() A.老年期 B.幼年期 C.成年期 D.不可确定 解析:分析此题需要掌握两个知识点。1:各年龄段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含量比例;2:骨中的有机物能够被燃烧,剩下的灰白色粉末是无机物。由题可计算出,这段骨中无机物为2/3,由此可推算出此骨中有机物为1/3,因此可推断该动物处于成年期。答案:C。 3、关节的什么结构既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又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A、滑液 B、关节软骨 C、韧带 D、关节囊 解析:关节软骨表面有滑液,所以能减少运动时关节面的相互磨擦,与关节的灵活性相适应。除此之外关节软骨还具有一定的弹性,所以它还能缓冲运动时的震荡。 答案:B。 点评:使关节牢固的结构有:关节囊内有韧带,韧带外有肌肉包围。使关节灵活的结构有:关节头和关节窝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既可减少运动时的磨擦,又可缓冲动物时的震荡;关节腔内有滑液,也可减少磨擦。基础训练: 1、鱼的体形大多呈纺缍形,这有利于() A、增大浮力 B、减少阻力 C、减少浮力 D、增大阻力 2、下列除哪项外都是青蛙的运动方式() A、跳跃 B、行走 C、爬行 D、游泳 3、动物运动的意义是() A、有利于进化和争得配偶 B、有利于寻找食物和依赖环境 C、有利于冬眠和渡过寒冬 D、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4、无论对儿童、青少年还是老年,钙对人体的作用都是重要的。人体中最大的“钙库”是()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学习目标】 1.掌握运动系统的组成。 2.描述关节的结构和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可概述骨、关节、肌肉在运动中的作用和协作关系。 【学习重难点】 重点:运动系统的组成。 难点:骨、关节、肌肉各自的主要结构特征和功能。 【学习过程】 一、学习引入: 你知道马戏团中的动物表演吗?猴子骑自行车、山羊驮着猴子走钢丝、老虎钻火圈等。马戏团中的动物是怎样完成这些高难度的动作的? 二、旧知复习: 1.蚯蚓、鲫鱼、家鸽、家兔的运动方式分别是、、、。 2.蚯蚓的运动是通过的收缩和的协助完成的,鲫鱼的运动是依靠躯干部和 的摆动以及各种的协调作用完成的。动物们的各种运动的完成都依赖于他们的运动系统。 三、自学检测: 1.运动系统是由、、所组成的,其中骨和关节合称。 2.仔细观察课本上的关节结构模式图,关节是由 __ 、 _ 、 ___ 、、_ 五大部分所构成,其中 _ 、、合称关节面。 3.肌肉由和两部分构成,肌肉是通过绕过连在两块不同的骨上。 4.运动的产生:当______受神经传来的刺激收缩时,就会牵动______绕______活动,于是躯体就产生了运动。从物理学的杠杆原理, _____相当于杠杆,______相当于支点,______产生动力。运动主要由运动系统完成外,还需要其他系统的协作,如需要的调节,需要、、等的配合。 四、合作探究: 1.关节头从关节窝中滑脱出来的现象叫做什么?关节软骨有什么作用?

2.关节腔中滑液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关节腔中滑液从哪里来? 3.关节囊的主要功能特点是什么? 4.肌肉的组成和生理特点有哪些? 五、拓展提升: 1. 请以屈肘和伸肘为例,阐述运动过程及过程中肌肉、骨、关节的变化特点? 六、当堂检测: 1.骨在运动中起() A.支点作用 B.杠杆作用 C.支持作用 D.动力作用 2.下列动物体内没有关节的是() A.蚯蚓 B.鱼 C.青蛙 D.蛇 3.当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都处于舒张状态时,手臂处于下列哪种姿势() A.提水 B.投篮 C.举重物 D.自然下垂 4.观察图一回答问题: ⑴一块骨骼肌包括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部分,它具有________的特性。 ⑵图中肌肉③是__________,④__________。 ⑶图中组成肘关节的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番号) ⑷图A是______动作。这时,肌肉④处于_______状态,肌肉③处于______状态。 ⑸铅球运动员手握铅球,在投掷时,手臂肌肉所处的状态是:③______,④_____。 (6)观察图中一组肌肉的两端附着的位置,它们附着在__________(不同,相同)骨上。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2018--2019学年度第一学期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第十一章图形的运动 做题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姓名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题3分,计30分) 1. 下图是我国几家银行的标志,其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 在下列现象中,是平移现象的是( ) ①方向盘的转动,②电梯的上下移动,③保持一定姿势滑行,④钟摆的运动.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3. 如图,在5×5方格纸中,将图①中的三角形甲平移到图②中所示的位 置,与三角形乙拼成一个矩形,那么,下面的平移方法中,正确的是( ) A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1格 B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1格 C .先向下平移2格,再向右平移2格 D .先向下平移3格,再向右平移2格 4. 如图,一块砖的外侧面积为x ,那么图中残留部分墙面的面积为( )

A.4 B.12 C.8 D.16 5. 如图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要使它旋转后与自身重合,至少应将它绕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的度数为() A.30° B.60° C.120° D.180° 6. 下列图形一定是旋转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线段 B.角 C.等边三角形 D.平行四边形 7. 4张扑克牌阵图(1)所示放在桌面上,小敏把其中一张旋转180°后得到如图(2)所示,那么她所旋转的牌从左到右数起是() A.第一张 B.第二张 C.第三张 D.第四张 8. 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B=90°,将△ABC绕点A逆时针旋转60°后得到的△AB′C′,则∠BAC′等于() A.60° B.105° C.120° D.135° 9. 如图,该图形绕点O按下列角度旋转后,不能与其自身重合的是()

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导学案

第一节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重点) 2.举例说出动物通过运动适应环境。 3.举例说出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难点) 【自主学习1】动物的运动形式 自学标题下的内容,完成下列题目: 1. 动物和植物的主要区别之一是能够通过 ___________ ,主动地、有目的地迅速改变其空间位置。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 2. 陆生动物中的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 能够在空中振翅飞行或滑翔。其他陆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主要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水生动物的运动方式以___________ 为主。 3. 一些鸟类在不同的季节南北___________ ,除了获取_______ 外,还在迁徙地的适宜环境里完成_______活动。 【自主学习2】动物运动的能量供应 细胞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将贮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其中一部分转化为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主要暂时贮存在一种被称为______________的能源物质中。 【达标检测】 1. 小蝌蚪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 ,青蛙的运动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下列动物中,能飞翔又不属于鸟类的是() A.海鸥 B.野鸭 C.蝙蝠 D.黄鹂 3.“鹰击长空,鱼翔浅底,玩累霜天竞自由。”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4.家鸽和蚯蚓的太的主要运动方式分别为() A.奔跑、蠕动 B.飞行、攀缘 C.飞行、蠕动 D.跳跃、爬行 5.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鸟类迁徙的意义?() A.获取足够的食物。 B.寻找适宜的生活环境。 C.产生有利变异。 D.有利于完成生殖活动。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 5.2.1 动物的运动导学案2 (新版)新人教版 1、运动系统的组成 2、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作用教学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以及各结构之间的协调作用教学难点:认识骨骼肌有受刺激而收缩的特性教学过程: 【预习案】 1、回想动物的运动方式有哪些?(以鱼、鸟、哺乳动物为例) 2、关节由几部分组成的? 3、运动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的? 【探究案】 1、骨、关节和肌肉在结构上有什么关系?三者如何配合产生运动? 2、关节对骨的运动有什么意义? 3、蚯蚓体内有肌肉,但是没有骨骼,这是它不能快速运动的原因吗? 4、举例说出人体哪些部位有关节。进行体育运动时,哪些关节容易受伤?应当怎样保护? 5、运动只靠运动系统完成吗?

6、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有什么作用? 【测试案】 1、人的运动系统包括()A骨骼和骨骼肌 B骨、关节和骨骼肌 C骨和骨骼肌 D 骨和骨连接 2、下面关于哺乳动物关节的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关节窝和关节腔组成 B由管接头和关节腔组成C由关节头和关节窝组成 DA、B、C都不全面 3、哺乳动物不是仅靠运动系统就能很好完成,还需()的配合A神经系统 B 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等C 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 D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4、当我们做屈肘动作时,其相关肌肉的舒缩是()A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舒张 B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C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5、脊椎动物的运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A运动、保护和支持 B运动营养和保护C运动、调节和支持 D运动、调节和保护 6、直臂提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活动状况是() A、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收缩 B、肱二头肌收缩,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D、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同时舒张7下列动物中,具有骨骼和骨骼肌组成的运动系统的是()

沪教版七年级数学--图形的运动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

2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一、旋转 1.旋转的概念 1.在下图中图形都可以看成是由一个或几个基本平面图形转动而产生的奇妙画面。 这些图形有什么特征? 这些图形都可以看成是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而形成的新图形。 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研究的课题“图形的旋转”。 如图,单摆上小球的转动,由位置P 转到位置P ′,像这样的运动就叫做旋转(rotation ),这悬挂点就叫做小球旋转的旋转中心。 旋转的概念: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一个图形绕着一个定点旋转一定角度”,意味着图形上每个点同时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注意:图形旋转时,每个点都按相同的方式旋转相同的角度 ,但每个点所经过的路线不同。 2.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旋转的有( )个 ①地下水位逐年下降;②传送带的移动;③方向盘的转动;④水龙头开关的转动;⑤钟摆的运动;⑥荡秋千运动。 A.2 B.3 C.4 D.5 2、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中央的紫荆花图案由5个相同的花瓣组成,它是由其中一瓣经过几次旋转得到的? 2.旋转的决定因素: 如图(1),点A 绕着点O 转过80°到了点A ′的位置,那么点A ′与点A 称为对应点,点O 就是旋转中心,而∠AOA ′的度数等于旋转角度80°。 如图(2),线段AB 绕着点O 转过60°到了线段A ′B ′的位置,那么线段A ′B ′和线段AB 称为对应线 段,而点B ′和点 是对应点。 如图(3),△AOB 绕着点O 旋转45°到了△A ′OB ′的位置,那么图中旋转中心是点 ,旋转的角度是 ,对应点是 ,对应线段是 ,∠A 与∠A ′ 称为对应角,图中对应角还有 。 归纳 从三个图形中我们 可以发现:旋转中心在旋转过程中 , 图形的旋转是由 和 决定的。 3、操作探索活动 1、将三角尺ABC 绕点C 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到DEC 的位置,度量∠ACD 与∠BCE 的度数,线段AC 与DC ,BC 与EC 的长度。你发现了什么? 2、将△ABC 绕点O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到△A ′ B ′ C ′的位置,度量∠AOA ′ 、∠BOB ′ 、∠COC ′的度 B D A C E A (1) (2) (1) (3)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