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17.38 KB
- 文档页数:9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1篇1、化学反应的速率(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均取正值)来表示。
计算公式:v(B)==①单位:mol/(L?s)或mol/(L?min)②B为溶液或气体,若B为固体或纯液体不计算速率。
③重要规律:速率比=方程式系数比(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内因:由参加反应的物质的结构和性质决定的(主要因素)。
外因:①温度:升高温度,增大速率②催化剂:一般加快反应速率(正催化剂)③浓度:增加C反应物的浓度,增大速率(溶液或气体才有浓度可言)④压强:增大压强,增大速率(适用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⑤其它因素:如光(射线)、固体的表面积(颗粒大小)、反应物的状态(溶剂)、原电池等也会改变化学反应速率。
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1)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逆、动、等、定、变。
①逆:化学平衡研究的对象是可逆反应。
②动:动态平衡,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仍在不断进行。
③等:达到平衡状态时,正方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等于0。
即v正=v逆≠0。
④定:达到平衡状态时,各组分的浓度保持不变,各组成成分的含量保持一定。
⑤变:当条件变化时,原平衡被破坏,在新的条件下会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3)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VA(正方向)=VA(逆方向)或nA(消耗)=nA(生成)(不同方向同一物质比较)②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或百分含量不变③借助颜色不变判断(有一种物质是有颜色的)④总物质的量或总体积或总压强或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前提:反应前后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相等的反应适用,即如对于反应xA+yBzC,x+y≠z)、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第2篇1、常温常压下为气态的有机物:1~4个碳原子的烃,一氯甲烷、新戊烷、甲醛。
2、碳原子较少的醛、醇、羧酸(如甘油、乙醇、乙醛、乙酸)易溶于水;液态烃(如苯、汽油)、卤代烃(溴苯)、硝基化合物(硝基苯)、醚、酯(乙酸乙酯)都难溶于水;苯酚在常温微溶与水,但高于65℃任意比互溶。
高一化学知识点大全总结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1.阿伏加德罗常数NA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一个物理量,单位是mol1,而不是纯数。
不能误认为NA就是6.02×1023。
例如:1molO2中约含有个6.02×10氧分子242molC中约含有1.204×10个碳原子231molH2SO4中约含有6.02×10硫酸分子23+23-1.5molNaOH中约含有9.03×10个Na和9.03×10个OH;23nmol某微粒集合体中所含微粒数约为n×6.02×10。
由以上举例可以得知:物质的量、阿伏伽德罗常数以及微粒数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式?由以上内容可以看出,物质的量与微粒数之间存在正比例关系。
如果用n表示物质的量,N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N表示微粒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是:N=n·NA,由此可以推知n=N/NANA=N/n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过程中的注意事项(1)向容量瓶中注入液体时,应沿玻璃棒注入,以防液体溅至瓶外。
(2)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溶质,溶液注入容量瓶前要恢复到室温。
(3)容量瓶上只有一个刻度线,读数时要使视线、容量瓶刻度线与溶液凹液面的最低点相切。
(4)如果加水定容时超过刻度线或转移液体时溶液洒到容量瓶外,均应重新配制。
(5)定容后再盖上容量瓶塞摇匀后出现液面低于刻度线,不能再加蒸馏水。
(6)称量NaOH等易潮解和强腐蚀性的药品,不能放在纸上称量,应放在小烧杯里称量。
若稀释浓H2SO4,需在烧杯中加少量蒸馏水再缓缓加入浓H2SO4,并用玻璃棒搅拌。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二)一、重点聚集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2.离子反应3.氧化还原反应4.分散系胶体二、知识网络1.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1)物质的分类分类是学习和研究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基本方法,它可以是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有助于我们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高一必考的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
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物质,主要包括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变化等内容。
2. 物质的分类及性质常见的物质主要包括元素和化合物。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原子组成的纯物质。
物质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是指不改变物质本质的性质,如颜色、硬度、密度等;化学性质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与其他物质发生变化的性质,如燃烧、腐蚀等。
3. 分子和离子分子是由两个或更多原子以共价键相连接而成的一个电中性的整体,离子是由原子或分子中失去或增加一个或多个电子而成的带电粒子。
分子主要包括分子的结构、分子的构成及分子的性质等内容。
离子则主要包括离子的形成和特性等内容。
二、离子和化合物1. 离子的形成离子是原子或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失去或获得电子形成的带电离子。
通常情况下,金属元素倾向于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非金属元素倾向于获得电子形成阴离子。
2. 化合物的命名化合物的化学名通常由离子名和化合价比得出。
离子名包括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名称,化合价比是指离子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数量比例。
根据化合价比,我们可以得出化合物的化学名。
3. 化合物的性质化合物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其中包括溶解性、熔点、沸点等和化学反应、腐蚀性等。
三、化学键1. 化学键的种类及性质化学键是由原子间作用力构成的一种物质连接方式,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一种化学键;共价键是由共用电子形成的一种化学键;金属键是由金属原子间的电子云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2. 化学键的形成化学键的形成是由原子间作用力构成的一种物质连接方式,通常是由原子间的电子相互作用形成的。
3. 化学键和化合物的性质化学键的类型、长度以及键能等都直接影响着化合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四、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并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数量。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整理归纳五篇高一化学学问点总结整理归纳1第一节氮族元素一、周期表里第va族元素氮(n)、磷(p)、砷(as)、锑(sb)铋(bi)称为氮族元素。
二、氮族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5外电子,主要化合价有+5(最高价)和-3价(最低价)三、氮族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详见课本166页)1、密度:由小到大熔沸点:由低到高2、氮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同期的氧族和卤族元素弱,比同周期碳族强。
3、最高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渐弱,碱性渐强。
其次节氮气一、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获得的氮气的方法主要是分别液态空气。
二、氮气分子构造与化学性质1、写出氮气的电子式和构造式,分析其化学性质稳定的缘由。
2、在高温或放电的条件下氮气可以跟h2、o2、金属等物质发生反响高温压放电n2+3h2===2nh3 n2+o2===2no催化剂点燃n2+3mg====mg3n2三、氮的氧化物1、氮的价态有+1、+2、+3、+4、+5,能形成这五种价态的氧化物:n2o(笑气)、no、 n2o3 no2 n2o4 n2o53、 no在常温常压下极易被氧化,与空气接触即被氧化成no22no+o2=2no2无色不溶于水红棕色溶于水与水反响4、 no2的性质自身相互化合成n2o4 2no2====n2o4(无色)3no2+h2o====2hno3+no↑(no2在此反响中既作氧化剂又作复原剂)四、氮的固定将空气中的游离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分为人工固氮和自然固氮两种。
请各举两例。
第三节氨铵盐一、氨分子的构造写出氨分子的分子式,电子式、构造式,分子的空间构型是怎样的呢?(三角锥形)二、氨的性质、制法1、物理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易液化。
2、化学性质:与水的作用:(氨溶于水即得氨水)nh3+h2o====nh3.h2o====nh4++oh-nh3.h2o===== nh3↑+h2o 与酸的作用: nh3+hcl=== nh4clnh3+hno3=== nh4no3 2nh3+h2so4=== (nh4)2so43、制法:2nh4cl+ca(oh)2====cacl2+2nh3↑+h2o三、氨盐1、氨盐是离子化合物,都易溶于水,受热都能分解,如nh4cl=== nh3↑+hcl↑2、与碱反响生成nh3nh4++oh-=== nh3↑+h2o3、 nh4+的检验:参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用湿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6篇第1篇示例: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结构1. 原子结构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由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的电荷为正电荷,中子不带电。
核外电子的电荷为负电荷。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目等于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
2. 元素的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的。
主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等于主族元素的序号,周期表中同一周期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3. 元素化合价元素化合价是元素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时,元素所能给出或吸收的电子数目。
化合价是确定化合物成分的重要依据。
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描述了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相对摩尔数和化学组成。
在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满足物质守恒定律,即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化。
2.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化学反应中发生电子的转移的过程,氧化是指失去电子的反应,还原是指获得电子的反应。
3. 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子或分子结合而形成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则是指化合物分解为原子或分子的过程。
三、化学计算1. 摩尔概念摩尔是物质的计量单位,摩尔质量是一个物质的摩尔数乘以分子质量。
摩尔概念是化学计算的基本依据。
2. 溶液的计算在化学实验中,溶液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包括溶液的配制、稀释以及溶质的质量、摩尔数和体积的计算。
四、离子反应1. 离子化合物离子化合物是由正离子和负离子以电荷平衡相互组成的化合物。
在离子反应中,正负离子相互吸引形成离子晶体。
2. 离子反应的平衡离子反应通常发生在溶液中,通过离子反应的平衡可以确定生成的物质和沉淀物。
五、物质的性质1. 可溶性可溶性是指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性能,通常通过溶质在100克水中的溶解度来表示。
2. 导电性导电性是物质导电的能力,通常与物质中自由电子的数量有关。
3. 酸碱性物质的酸碱性是指物质在水中形成的溶液的酸碱性质,可以通过pH值来表示。
高一化学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1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
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
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
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
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化学基础知识1.1 化学符号与化学式•常见元素符号与名称•基本化合价和离子价的概念•离子化合物与分子化合物的区别•化学式的书写与命名规则1.2 化学计量学•相对原子质量和分子质量•摩尔质量与摩尔计算•组成分析与反应计算1.3 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反应类型的分类•反应热的定义与计算•化学平衡的定义与特征•平衡常数的意义与计算•影响平衡的因素与Le Chatelier定理二、化学元素周期表2.1 元素周期表•周期表的组成与排列•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分类•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2.2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族元素(ⅠA~ⅧA族元素)的化学性质•副族元素(过渡元素和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2.3 元素的化合价、离子半径和电子亲和能•元素的化合价和离子半径的规律•元素的电子亲和能及影响因素三、化学反应3.1 酸碱中和反应•酸、碱的定义和特性•酸碱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和反应的计算3.2 氧化与还原反应•氧化与还原反应的定义和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过程•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的计算3.3 钾钠镁铝合金和酸的反应•钾、钠、铝、镁在不同酸中的反应规律•合金在酸中的反应规律•合金在酸中的应用领域四、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4.1 法尔胺的制备和性质•法尔胺的制备方法•法尔胺的物理化学性质•法尔胺的应用4.2 氨的制取和性质•氨的制取方法•氨的物理化学性质•氨的应用4.3 盐酸和硫酸•盐酸和硫酸的制备方法•盐酸和硫酸的物理化学性质•盐酸和硫酸的应用范围五、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5.1 实验前的准备•实验的目的和过程•实验所需化学物品和器材•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5.2 实验中的操作技巧•实验中的取样方法和计量方法•实验中的加热、搅拌和过滤技巧•实验中的特殊操作要求和注意事项5.3 实验后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和精度要求•实验结果的分析和结论•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六、化学知识与生活6.1 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化学与健康•化学与食品•化学与环保6.2 化学知识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化学工业的发展与现状•化学工业在环保中的作用•化学工业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结语以上是高一化学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能供广大化学学习者参考和学习,同时我们也应该重视化学知识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5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找出差距,得出教训和一些规律性认识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不妨让我们认真地完成总结吧。
总结怎么写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1元素周期律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最高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负化合价数= 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常见物质的状态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全一、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和核外电子组成。
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原子的种类。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具有周期性规律。
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
二、化学键与分子结构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阴阳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共价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相互作用,金属键是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分子结构:分子的空间构型由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决定。
分子的极性取决于正负电荷中心的分布。
三、化学反应与能量化学反应的实质: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包括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需要吸收热量,放热反应会释放热量。
四、化学平衡与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状态,即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
化学反应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
温度、浓度、压强和催化剂等因素都会影响反应速率。
五、溶液与胶体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液的性质包括溶解度、浓度等。
胶体: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的分散系。
胶体的性质包括丁达尔效应、电泳等。
六、有机物与无机物有机物:含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
有机物具有结构复杂、性质多样的特点。
无机物:不含碳元素或含碳元素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的化合物。
无机物包括酸、碱、盐等。
七、化学实验基础实验操作:包括仪器的使用、试剂的取用、实验步骤等。
实验安全:了解实验室安全规则,掌握应急处理措施。
以上是高一化学的一些关键知识点总结,涵盖了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溶液、有机物等多个方面。
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理解概念、掌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践应用来巩固和拓展知识。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可复制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一、化学物质与化学反应1. 元素: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不能被化学方法分解成其他物质。
2. 化合物:由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的元素组成,按固定比例结合形成的物质。
3. 混合物: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物质混合而成,各组成物质保持各自的性质。
4. 化学反应:原子间的化学键被破坏,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的物质。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反应中参与反应的物质称为反应物,生成的新物质称为生成物。
二、化学键和电子结构1. 金属键: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或交换电子形成的强力吸引力。
2. 离子键:金属原子与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的转移形成的吸引力。
3. 共价键:非金属原子之间通过共享电子形成的强力吸引力。
4. 单、双、三键:两个原子间共享的电子对数目决定了键的多少。
5. 价电子:原子最外层的电子,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和元素价态。
6. 壳层结构:电子分布在不同能量层次上,最外层能级称为价层。
三、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1. 化学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物质的组成,包括分子式和离子式。
2. 分子式:用元素符号和下标表示分子中各种元素的原子数。
3. 离子式:用元素符号和电荷表示离子中各种离子的原子数。
4. 化学方程式:描述化学反应的化学式的表示方法。
5. 反应物和生成物:化学方程式中写在箭头左边的物质为反应物,写在箭头右边的物质为生成物。
四、化学反应的平衡1. 物质的量:由于化学反应中原子的重新排列,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必须保持一致。
2. 动态平衡:在封闭的系统中,反应物转化为生成物的速率与生成物转化为反应物的速率相等。
3. 平衡常数:用于描述反应物浓度与生成物浓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4. 平衡表达式:根据反应物浓度和生成物浓度的关系,表示平衡常数的数学表达式。
五、物质的氧化还原1. 氧化与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
2. 氧化剂:能够氧化其他物质,自身被还原的物质。
3. 还原剂:能够还原其他物质,自身被氧化的物质。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完整版】高一化学知识点整理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大全(非常全面)1500字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变化以及与能量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下面是高一化学的知识点总结:1. 物质的分类:- 纯物质和混合物:纯物质由同种组成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不同组成物质组成。
- 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 四态物质:固体、液体、气体、等离子体。
2. 原子结构:-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带有正电荷。
- 电子:带有负电荷,围绕原子核的轨道运动。
- 元素的原子序数:等于原子核中质子的个数。
3. 原子键:- 金属键:金属元素中的电子云形成共享。
- 离子键: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电子转移形成。
- 共价键:非金属元素中的电子云形成共享。
4. 化学式和化学方程式:- 元素符号:用来表示元素的符号,如H代表氢。
- 化学式:用来表示化合物的符号,如H2O代表水。
- 化学反应方程式:用来表示化学反应的符号,如2H2 + O2 → 2H2O表示氢气与氧气生成水。
5. 物质的质量关系:- 相对原子质量:相对于碳-12同位素的原子质量。
- 电子的相对质量:1/2000。
- 相对分子质量:分子中各原子质量之和。
- 相对分子质量计算: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
- 化学计量: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6. 化学反应:- 反应速度:反应物浓度、温度、表面积和触媒等影响反应速度。
- 反应热:反应过程中吸热或放热。
- 化学平衡: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的速率相等。
- 平衡常数:用来表示反应在平衡时物质浓度的比例。
7. 酸碱反应:- 酸:产生H+离子的物质,具有酸性。
- 碱:产生OH-离子的物质,具有碱性。
- 酸碱指示剂:用来判断溶液是酸性还是碱性的物质。
- 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程度,pH<7为酸性,pH>7为碱性,pH=7为中性。
8.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
-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
- 氧化剂:能使其他物质氧化的物质。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大全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与能量的关系的学科。
高中化学主要涉及物质的结构、反应和能量等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高一化学的基本知识点,总结如下:1.物质的分类与性质1.1.纯物质与混合物1.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1.3.金属、非金属和类金属元素1.4.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性1.5.具有生物学意义的元素2.原子结构与原子序数2.1.原子的基本组成:质子、中子、电子2.2.质子数、中子数和电子数2.3.原子序数和元素符号3.化学键与分子3.1.化学键的类型: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3.2.离子和共价键的特性与区别3.3.共价键的极性和非极性3.4.分子和分子式的表示方法3.5.分子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4.化学方程式4.1.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4.2.平衡方程式和物质的相对量关系4.3.化学反应类型: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5.化学计量与化学式5.1.摩尔质量和计算摩尔质量5.2.相对分子质量和相对原子质量5.3.化学式的表示方法5.4.化学式的计算和应用6.酸碱与盐6.1.酸和碱的定义6.2.酸碱滴定和酸碱指示剂6.3.酸碱中和反应和酸碱指数(pH值)6.4.盐的命名和化学式的表示方法7.氧化还原反应7.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7.2.氧化还原反应的判别方法:电子的转移和氧原子数的变化7.3.氧化剂和还原剂8.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8.1.反应速率的概念与影响因素8.2.化学平衡的概念和条件8.3.平衡常数和平衡常量表达式8.4.平衡的移动:Le Chatelier原理9.功能性有机化合物9.1.烃及其衍生物的命名与性质9.2.醇、酚、醛、酮和羧酸的命名与性质9.3.脂肪酸、酯和脂的命名和性质9.4.功能性有机化合物的应用10.化学实验操作与安全10.1.常见实验设备的使用方法:试管、量筒、容量瓶等10.2.常见实验操作步骤:称量、过滤、净化等技巧10.3.实验室安全与废弃物的处理这些是高一化学的基础知识点,掌握了这些内容,可以帮助学生对化学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理解。
高一化学知识点汇总大全一、化学基础知识1.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 原子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特点2. 化学键和化学方程式- 化学键的种类与性质-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法和平衡方法3. 物质的状态变化和能量转化- 固液气三态的特点和转化条件-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二、无机化学1.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类- 酸碱的定义和性质- 酸碱中和反应的判别和平衡方法- 盐类的命名和性质2. 金属与非金属元素-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反应-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3. 卤素和氧化还原反应- 卤素的性质和化合物-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判别方法三、有机化学1. 烷烃和烯烃- 烷烃和烯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烷烃和烯烃的性质和反应2. 卤代烃和醇- 卤代烃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卤代烃的性质和反应- 醇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醇的性质和反应3. 羧酸和酯- 羧酸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羧酸的性质和反应- 酯的结构和命名规则- 酯的性质和反应四、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1. 常见实验仪器和操作方法- 常见实验仪器的用途和结构- 实验室常见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2. 化学实验的化学计算- 摩尔和摩尔质量的计算- 化学反应的计量关系3.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实验数据处理的方法和步骤- 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五、环境保护与化学发展1. 环境污染和常见污染物- 大气、水、土壤污染的类型和来源 - 常见的环境污染物及其危害2. 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术- 环境监测和治理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保护策略3. 绿色化学和可再生能源- 绿色化学的原理和应用- 可再生能源的种类和发展前景以上为高一化学知识点的汇总大全,涵盖了化学基础知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实验技巧,以及环境保护和化学发展领域的重要内容。
希望这份知识点大全能够帮助你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高一化学知识,为未来深入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一化学知识点重点梳理总结5篇高一是中学学习生涯中打好根底的一年, 而中学化学也是比拟难的一门学科。
那么, 如何学好高一化学呢?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高一化学学问点总结, 盼望能协助到大家!高一化学学问点总结1金属+酸→盐+H2↑中:①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响, 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依次:AlMgFeZn。
②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响, 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
③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响, 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3、物质的检验(1)酸(H+)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 振荡, 假如石蕊试液变红, 那么证明H+存在。
方法2用枯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 假如蓝色试纸变红, 那么证明H+的存在。
方法3用枯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 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参照, 便可知道溶液的pH, 假如pH小于7, 那么证明H+的存在。
(2)银盐(Ag+)检验。
将少量盐酸或少量可溶性的盐酸盐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 振荡, 假如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参加少量的稀硝酸, 假如沉淀不消逝, 那么证明Ag+的存在。
(3)碱(OH-)的检验。
方法1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 振荡, 假如石蕊试液变蓝, 那么证明OH-的存在。
方法2用枯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红色石蕊试纸上, 假如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那么证明OH-的存在。
方法3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 振荡,假如酚酞试液变红, 那么证明OH-的存在。
方法4用枯燥清洁的玻璃棒蘸取未知液滴在pH试纸上, 然后把试纸显示的颜色跟标准比色卡参照, 便可知道溶液的pH, 假如pH大于7, 那么证明OH-的存在。
(4)氯化物或盐酸盐或盐酸(Cl-)的检验。
将少量的硝酸银溶液倒入盛有少量待测液的试管中, 振荡, 假如有白色沉淀生成, 再参加少量的稀硝酸, 假如沉淀不消逝, 那么证明Cl-的存在。
高一化学的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化学的定义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性质、变化规律及其应用的自然科学。
2. 物质的分类物质可以分为元素和化合物两大类。
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粹物质,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
3. 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包括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两种。
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物质的颜色、形状、密度等固有属性,而化学性质则是指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表现出的性质。
4. 物质的组成物质由原子构成,原子又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5.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元素的原子序数大小,将元素按周期性律定序排列的表。
其中,水平排列就代表了相应的周期,竖直排列则代表了分期。
元素周期表按原子序作为元素的序数,原子序这个由此为每个元素的区别和抽象、健壮特性。
二、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的定义当一种或多种物质经过反应后,原有物质消失或生成了新物质,称为化学反应。
2. 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在化学方程式中根据能量转化和物质转化表现出来。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表达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关系。
3. 反应类型主要有物理反应、化学反应和核反应三种类型。
4. 反应热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中所伴随的热变化,反应放热或吸热均代表了潜热的转变。
三、原子结构1. 原子的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构成,其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则环绕在原子核外。
2. 原子的半径原子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原子核的大小,核外电子的排布及其数目。
3. 原子的量子化原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电子的能量与原子核间距离、核电荷大小有关。
4. 元素的周期性规律元素周期表的排列主要取决于元素的原子序,从而表现出来元素的性质与周期的变化规律。
四、化学键1. 化学键的定义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化学键。
2. 化学键的种类主要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3. 化合物的类型根据化合物的化学键类型,化合物可分为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和金属化合物。
高一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全部一、物质的组成和性质1. 元素与化合物化学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其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元素以固定比例组成,具有不同于原子的性质。
2. 离子与离子化合物离子是具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分子,离子化合物是由正负离子通过电荷平衡所组成的化合物。
3. 分子与分子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分子化合物是由分子组成的化合物。
4. 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是将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使其具有周期性特征的表格。
元素周期律是指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
二、化学反应1. 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是发生化学反应前存在的物质,生成物是发生化学反应后生成的新物质。
2. 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用化学符号和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发生与转化过程。
3. 化学反应类型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4. 化学计量化学计量是指通过化学方程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摩尔比率。
三、化学键和化合价1. 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2. 共价键的性质和类型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根据电子共享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
3. 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个元素在化合物中所显示的特定氧化能力。
四、离子和电解质1. 离子的形成与溶解度离子通过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形成,其溶解度受溶剂性质和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 电解质与非电解质电解质是在溶液中能导电的物质,而非电解质则不能。
五、化学平衡1. 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反应速率是指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浓度变化的速度,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与生成物浓度达到一定比例,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
2. 平衡常数和反应的方向性平衡常数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之间关系的值,反应的方向性由平衡常数决定。
六、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中电子的转移过程,其中氧化剂接受电子,还原剂失去电子。
高一的化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一、物质的性质和分类1. 物质的分类(1) 按物质的状态分为固体、液体、气体。
(2) 按物质的组成方式分为元素和化合物。
2. 物质的性质(1) 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颜色、形状、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
(2) 物质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氧化、还原等。
二、元素和化合物1. 元素(1) 元素是由同种原子组成的物质,其化学符号由拉丁文或英文缩写组成。
(2) 元素根据其化合价可以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1) 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按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化合物的化学式表示了元素之间的种类和数量比例。
三、分子和离子1. 分子(1) 分子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的物质。
(2) 分子的化学式是由原子符号组成,表示了分子中各种原子的数量比例。
2. 离子(1) 离子是由失去或获得电子而带正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 离子根据带电荷的不同可以分为阳离子和阴离子。
四、化学方程式和化学反应1. 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反应的关系式,由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组成。
(2) 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可以根据能量变化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2. 化学反应(1) 化学反应是指原子核、电子云或化学键发生变化,导致物质的性质和组成发生改变的过程。
(2) 化学反应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状态可以分为气体反应、固体反应和溶液反应。
五、化学键和离子键1. 化学键(1) 化学键是原子通过空间的电子云相互吸引而形成的共价键或离子键。
(2) 共价键形成的分子通常是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而形成的。
2. 离子键(1) 离子键是离子之间通过静电力相互吸引而形成的一种化学键。
(2) 离子键形成的化合物通常是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结合。
六、化学式和化合价1. 化学式(1) 化合物的化学式是由元素符号和原子数量指数组成的表示结构的符号。
(2) 化学式可以根据元素的种类和数量比例表示化合物的结构和组成。
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为了方便高一的学生更好地学习掌握化学知识,小编在这里整理了最全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供大家参考学习,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化学(chemistry)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化学则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它是一门历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学科,它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
高一化学知识点包括:常考点高考题--阿伏加德罗常数、知识专项突破、阿伏加德罗定律、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要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表示法、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比较、化学常见的几种计算技巧、书写离子方程式易忽视的几个因素、化学键与晶体结构专题、晶体专项练习、化学键专题、看不到离子符号的离子方程式、反应中的过量计算,多步反应的计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练习题、《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的一定和不一定,一般和、元素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推断、8电子稳定结构专项练习、元素周期表有关问题。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1- 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过滤一帖、二低、三靠分离固体和液体的混合体时,除去
液体中不溶性固体。
(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
页 1 第
蒸发不断搅拌,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在蒸发皿进行蒸发
蒸馏①液体体积②加热方式③温度计水银球位置④冷却的水流方向⑤防液体暴沸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
萃取萃取剂: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②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③要易于挥发。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分液下层的液体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数次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需用的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主要步骤:⑴计算⑵称量(如是液体就用滴定管量取)⑶溶解(少量水,搅拌,注意冷却)⑷转液(容量瓶要先检漏,玻璃棒引流)⑸洗涤(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⑹振摇
⑺定容⑻摇匀
容量瓶①容量瓶上注明温度和量程。
②容量瓶上只有刻线页 2 第
而无刻度。
①只能配制容量瓶中规定容积的溶液;②不能用容量瓶溶解、稀释或久贮溶液;③容量瓶不能加热,转入瓶中的溶液温度20℃左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2- 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1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实际上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
2 摩尔物质的量的单位
3 标准状况 STP 0℃和1标准大气压下
4 阿伏加德罗常数NA 1mol任何物质含的微粒数目都是6.02×1023个
5 摩尔质量 M 1mol任何物质质量是在数值上相对质量相等
6 气体摩尔体积 Vm 1mol任何气体的标准状况下的体积都约为22.4l
7 阿伏加德罗定律 (由PV=nRT推导出) 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任何气体有同分子数
n1 N1 V1
n2 N2 V2
8 物质的量浓度CB 1L溶液中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所表示的浓度
CB=nB/V nB=CB×V V=nB/CB
9 物质的质量 m m=M×n n=m/M M=m/n
10 标准状况气体体积 V V=n×Vm n=V/Vm Vm=V/n
11 物质的粒子数 N N=NA×n n =N/NA NA=N/n
页 3 第
12 物质的量浓度CB与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0×ρ×ω
M
13 溶液稀释规律 C(浓)×V(浓)=C(稀)×V(稀)
以物质的量为中心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1-物质的分类
1 元素分类:金属和非金属元素
2 化合物分类:有机物(含C)和无机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SO2、CO2、SO3、N2O5、(多数为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Fe2O3、CuO 、 MgO (多数为金属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与酸、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Al2O3、ZnO
不成盐氧化物 NO2、NO、CO、 (盐中的N的化合价无+2、+3、C无+2)
分散系溶液(很稳定) 分散质粒子小于1nm,透明、稳定、均一
胶体(介稳定状态) 分散质粒子1nm-100nm,较透明、稳定、均一
浊液(分悬、乳浊液) 分散质粒子大于100nm,不透明、不稳定、不均一
化学反应的分类四大基本反应类型
化合:2SO2+ O2 2SO3
页 4 第
分解:2NaHCO3 Na2CO3 +CO2↑+ H2O
置换:Cl2 +2KI ===2KCl+I2
复分解:2NH4Cl+Ca(OH)2 CaCl2+2NH3↑+2H2O
是否有离子参加反应(电解质在水溶液中) 离子反应:
Cl2+H2O = HCl+HClO
非离子反应:2Fe+3Cl2 =2FeCl3
是否有元素电子得失或偏移(有升降价)
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周期同一横行
周期序数=电子层数
类别周期序数起止元素
包括元素种数核外电子层数
短周期 1 H—He 2 1
2 Li—Ne 8 2
3 Na—Ar 8 3
长周期 4 K—Kr 18 4
5 Rb—Xe 18 5
6 Cs—Rn 32 6
7不完全 Fr—112号(118) 26(32) 7
第七周期原子序数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个位数=最外层电子数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页 5 第
族主族元素的族序数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或:主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
18个纵行〖7个主族;7个副族;一个零族;一个Ⅷ族(8、9、10三个纵行)〗
主族 A 7个由短周期元素和长周期元素共同构成
副族 B 7个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第Ⅷ族和全部副族通称过渡金属元素
Ⅷ族 1个有3个纵行
零族 1个稀有气体元素非常不活泼
碱金属锂、钠、钾、铷、铯、钫(Li、Na、K、Rb、Cs、Fr) 结构因最外层都只有一个电子,易失去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逐渐升高
熔沸点逐渐降低 (反常)
化学性质原子核外电子层数增加,最外层电子离核越远,
失电子能力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越活泼
卤素氟、氯、溴、碘、砹(F、Cl、Br、I、At)
结构因最外层都有7个电子,易得到电子,显-1价,
物理性质密度逐渐增大
熔沸点逐渐升高 (正常)
颜色状态颜色逐渐加深气态~液态~固态
溶解性逐渐减小
页 6 第
第二章化学能与电能
(1) 负极 Zn-2e-=Zn2+(氧化反应)
Zn+2H+=Zn2++H2↑
正极 2H++2e-=H2↑(还原反应)
电子流向 Zn → Cu 电流流向 Cu→ Zn
(2) 原电池:能把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
(3) 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①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活泼的作负极失电子
②活泼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③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二次电池:可充电的电池
二次能源:经过一次能源加工、转换得到的能源
常见电池干电池铅蓄电池银锌电池镉镍电池燃料电池(碱性)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
页 7 第
第一节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
氧化反应 CH4(g)+2O2(g) → CO2(g)+2H2O(l)
取代反应 CH4+Cl2(g) → CH3Cl+HCl
烷烃的通式:CnH2n+2 n≤4为气体、所有1-4个碳内的烃为气体,都难溶于水,比水轻
碳原子数在十以下的,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
同分异构体:具有同分异构现象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
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不同的单质
同位素:相同的质子数不同的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原子
第二节来自石油和煤的两种重要化工原料
乙烯 C2H4 (含不饱和的C=C双键,能使KMnO4溶液和溴的
溶液褪色)
氧化反应 2C2H4+3O2 →2CO2+2H2O
加成反应 CH2=CH2+Br2 →CH2Br-CH2Br (先断后接,变内接为外接)
加聚反应 nCH2=CH2 → [ CH2 - CH2 ]n (高分子化合物,难降解,白色污染)
石油化工最重要的基本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果实的催熟剂,
页 8 第
乙烯的产量是衡量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苯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有毒,不溶于水,良好的有机溶剂
苯的结构特点: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氧化反应 2 C6H6+15 O2→12 CO2+ 6 H2O
取代反应溴代反应 + Br2 → -Br + H Br
页 9 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