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92.50 KB
- 文档页数:6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分析
一、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的体例
现在全国正在使用的高中语文教材大概有人教版、苏教版、鲁人版、语文版和粤教版五种。
这个版本有着各自的特点。
这其中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与其它版本比较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三线两结合”。
下面就从这个特点出发谈谈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1、三线四单元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依照《课程标准》提出的必修课程5个模块,分编5册。
每册按活动、文体、语体三条线索,安排4个单元。
即每册第一单元是活动单元,第二单元是文体单元,第三单元是文体单元,第四单元是语体(古诗文)单元。
具体安排如下表:
全套必修课程教科书5册共20个单元,其中5个活动单元、15个阅读单元。
每个单元都包括了活动指导、课文阅读和辅助学习(点击链接)三大部分。
不过活动单元与阅读单元的具体设置也有所不同。
活动单元以活动为中心.设置了“单元导语”、“话动指引”、“参考阅读”、“点击链接”四个部分。
阅读单元以阅读为中心,设置了“单元导语”、“基本阅读”、“扩展阅读”、“表达交流活动”、“点击链接”、“推荐阅读”六个部分。
基本阅读、扩展阅读和参考阅读等三种阅读课文,累计每册4个单元22课,5册20个单元110课157篇课文(有的一课不止一篇课文)。
其中现代文15个单元101篇:古代诗文5个单元56篇(文言文23篇、古诗33首)。
粤教版高中教材以“三线”安排单元,体现了教材的基础性、传统性和时代性。
必修教科书的结构是以“活动”、“文体”、“语体”三线安排单元。
“三线”安排单元的核心是以“文体”安排单元。
从古到今,汉语文章很重视内容与形式的结合,而在形式中除重视语言外,特别重视文体。
语文课是中学最具民族特色的课程,以“文体”安排单元正是体现了语文教材的基础性和传统性。
以“文体”安排单元,也不是过去教材文体单元的简单复旧,不再以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文体分类,而是根据《课程标准》提出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三大类文体,选择了8种文体进入教材,安排了10个单元。
文学类:选择诗歌、小说(中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戏剧、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4种文体6个单元。
论述类:选择议论文1种文体1个单元。
实用类:选择了新闻、传记、科学小品3种文体3个单元。
2、两结合
两结合的第一个结合是指“活动”与“阅读”结合安排单元,每一册的第一单元都设计为“活动单元”,5册安排5个“活动单元”(或称“单元活动”);另一个结合是以“写作”与“口语”结合,安排阅读单元内部的“表达交流活动”,5册共安排15个“表达交流活动”(或称“表达活动”)。
即使是“单元活动”与“表达活动”也有差别。
“单元活动”有明确的人文主题,规模大(两周完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语文学习综合性强,具有较强的探究性;“表达活动”是一种作业性学习活动,主要是写作与口语方面的活动,规模小,目标单一,综合性不大,但探究性却不弱。
必修教科书的活动设计,都集中在它是“语文”的活动这一点上。
“单元活动”有一个自我、情感、自然、社会的人文主题,与语文知识和技能结合得很紧密。
即使是“走近经济”活动单元,也没有因为走近经济而远离语文。
设计的活动让同学们在了解经济问题的同时,受到了查找资料、问卷调查、专题访谈、实地考察的锻炼,最后还要写出一篇调查报告之类的文章。
“表达活动”更是以写作为中心、辅以口语交际来设计活动。
每个活动都设计了一种文体的写作。
5册必修教科书依次安排传记、记叙散文、诗歌、议论散文、议论文、书评、科学小品、微型小说、新闻、改编剧本等写作活动;也多次安排讨论、访谈、演讲、辩论等口语活动。
书面表达与口头表达结合成了活动的中心环节,写作更成了这个小型学习活动的自然延伸和总结升华。
这种以“三线”及“两结合”方式安排单元的好处有:
①理清了中学语文的文体,加强了语文的基础知识素养。
过去的中学教学文体与社会上的文体分类不很一致,比如,把文体分成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应用文四大类,记叙文里包含有传记、新闻、小说、散文,把虚构文体与非虚构文体混淆在一起,这样有时就会造成同学们阅读和写作知识方面的混乱。
以“三线”安排单元,按照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大文体分类,明确了什么是“实用类”文体,并把其中的热门文体———新闻、传记、科学小品,与论述类、文学类文体并列为独立的文体单元。
这是文体时代性的一种体现。
②以“活动”与“文体”兼顾安排单元,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为了加强人文精神,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语言文字这个工具所承载的主要人文内容,教材从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经济5个方面,设计了认识自我、体验情感、感悟自然、关注社会、走近经济5个活动单元。
而每一册的其他3个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尽量与活动单元的主题题材内容互相呼应,互相兼顾,努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特点。
③集中编排语体单元,强调了语文教材文言文的基础性。
为了达到读懂浅易文言文的目的,教材将古代文言诗文集中编排单元。
编排的方法按文体也按时代,分成5个单元,其中古典诗歌2个单元(唐以前1单元、唐宋元1个单元),
文言文3个单元(抒情1个单元、议论1个单元、史传1个单元)。
④活动与文选、知识构成三维培养方式
传统的语文教材是以“文选”为主的,文选是给学生阅读使用的。
现在我们的教材又增加了“活动”这个设计。
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和活动的时候,得到有针对性的理论指导,我们编进一些语文知识。
这样“文选”、“活动”、“知识”就构成了良好的三维培养系统。
“知识”在我们的必修教科书中就是“点击链接”栏目,我们在这个栏目中有计划有安排地介绍“阅读鉴赏”、“表达交流”、“语言应用”三方面的方法、技巧、常识的短文,以备学生在需要时查阅参考。
必修教科书每个单元2篇,每册8篇,5册共40篇。
其中阅读的10篇,写作的15篇,口语的3篇,现代汉语的5篇,古代汉语(包括古代诗文)的7篇。
二、强化阅读,以阅读作为提高语文素养的杠杆
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写组曾对“语文水平一般”的学校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原因多种,有的是缺乏学习动力,有的是教师水平低,有的是受方言影响,而一个共同的关键性的原因是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不够理想。
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既然是阅读问题,就把切入点放在“阅读”上,希望通过足量而有成效的阅读,来提高同学们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以及口语表达的水平,从而提高同学们的文化素养。
那么,这套必修教科书又是怎样强化阅读,使阅读成为杠杆的呢?
1.构建三个层级阅读系统。
粤教版必修教科书每册有三个阅读单元,阅读单元将阅读分成三个层级。
最重要的一个层级是“基本阅读”,这是放置最重要最有代表性课文的地方,5册共50课。
第二个层级是“扩展阅读”,这是与“基本阅读”同类内容和体裁的课文,5册共40课。
这是给读完“基本阅读”需要继续阅读的同学准备的。
与此相同层级的还有“参考阅读”,5册共15课。
5册必修教科书,这两个层级共安排105课139篇(首)典范性和时代性都比较好的课文,给同学们提供了比较丰富的阅读资源。
第三个层级是“推荐阅读”,这是向同学们介绍课外读物的栏目。
5册共推荐了《朱自清散文全集》《三国演义》《飞鸟集》《园丁集》《家》《呐喊》《彷徨》《唐诗三百首》《红楼梦》《论语》《孟子》《语文常谈》《莎士比亚悲剧四种》等10部(套)著作。
曾经调查过广东两个城市的高中生,每人每年平均课外阅读量不足15万字。
学好高中语文仅有课内阅读是不够的,语文素养高的同学还得力于课外阅读。
教科书中“推荐阅读”和《学生学习册》中“课外自由阅读”的设计,是想引导同学们自觉地增加课外阅读,尤其是名著的阅读。
2.加强阅读理论和方法的指导。
为了强化阅读,在5册必修教科书的“点击链接”栏目中,安排了10篇介绍阅读理论、习惯和方法的短文,供同学们需要时有个性地点击选用。
事实上同学们需要掌握一些阅读理论和策略,也应该有自己合适的阅读习惯和方法。
这些短文的
编写内容是从课文中引出来,也针对同学们的需要。
例如刚开学,有的同学尚未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就安排了《眼到心到手到》短文;针对阅读教学过分追求唯一答案,就安排了《诗无达诂》短文。
此外,还安排了诵读、熟读、略读、精读、速读、比较阅读、研究性阅读、欣赏性阅读以及古文今读等短文。
这样,阅读教学就不再是单一的精读,它还有其他阅读方法可供选择。
速读,对一些读书速度慢的同学是一个提醒。
诵读,对方言区农村同学特别重要。
熟读,可能是目前改变有些人阅读学习效益不佳的有效方法,等等。
二、存在的不足:
1、古文的注解
这套教材古诗文比重适中,选文精当,不仅注重对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且更注重对学生文化修养的提高。
[1]但其中古诗文注释中对通假字、古今字的处理存在着一些问题。
从编者的意图看,他们还是有意区分这两种不同的用字现象,在形式上则表现为用“通”表示通假字的本字和借字的关系,用“同”表示古今字的古字和今字的关系。
但在具体操作上对一些字的处理有些混乱。
一、选文版本有误
粤教版的古诗文部分,在每篇的注释中都注明选文所依据的版本。
这个工作繁重复杂而又相当必要。
古诗文在传播过程中,常会出现讹误、衍文、脱字等现象,因此产生了版本的问题。
只有选择最靠近写作年代的版本,才能保证误差的最小化。
但是即使年代再接近,有时候也难免出现问题,所以还得参照后人的训诂考证。
粤教版第四册选了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并在注释①中注明:选自《旧唐书·魏征传》(中华书局1975年版)。
在文章的第二段有这样一句话:“竭诚则吴越为一体”。
课下的注释注为:吴国和越国也会联合成一个整体。
吴、越是春秋时期东南方的两个相邻的国家,世代为仇,争战不休。
此言谬矣。
翻开中华书局1975年版的《旧唐书》,明明是“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再看1990年中华书局出版的由骈宇骞、骈骅编著的《贞观政要》,亦写作“胡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推测大概是承人教版的错误而来的。
人教版在教材中也收入此篇,但是选择的版本是晚清时期编的《魏郑文公集》。
在此书中,“胡越”是写成“吴越”的,但是这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产物,原文并非如此。
清朝的皇室是满族血统,属“胡”、“夷”、“鞑虏”,故而凡古书中出现相关的字,清代都视为忌讳,一律删改。
鄂昌因《塞上吟》一诗中称蒙古人为“胡儿”,被乾隆认为是“悖逆”、“影射讥讽”而被处死。
所以“胡越”就被改成了“吴越”。
其实这个错误也发生在苏教版教材上,他们选了清代康熙年间由董洁领衔主编的《全唐文》,里面也是写作“吴越”的。
明白了“吴越”乃“胡越”之误,那么“胡越”究竟是什么意思呢?元代戈直《贞观治要》注为“胡越者,极南北之间,言至异可同也”,这就与什么吴国、越国的大相径庭了。
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白居易《琵琶行》一诗中。
编者所选版本是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出版的《白氏长庆集》。
我们知道,这次影印是根据宋代绍兴刻本而来。
而宋代刻本明确写作“幽咽泉流水下难”,教材中却成了“幽咽泉流冰下难”。
二、通假体例混乱
贵州福泉中学的邓木辉先生在《高中<语文>通假字术语运用分析及建议》一文就曾指出高中教材中的通假字问题。
他说最大的问题是“通”、“同”混用,还有异形词时而用“通”,时而用“同”,时而用“也写作”或“也作”,此外有的通假字不用“通”“同”术语注释。
直接用本字注释。
这些问题在粤教版教材中也不同程度的存在着。
有将古今字注为通假字的,比如第一册的《静女》中有“爱而不见”,注为:通“现”,出现。
我们一般用“通”来标识通假字的。
那何谓通假字?裘锡圭先生在其《文字学概要》中反复强调了这种观点:“我们这里说的是狭义的通假,指借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表示一个本有其字的词”。
所以通假字要满足的第一个
条件就是两字必须是同时并存的,不然也就没有借用的必要了。
查阅王力先生主编的《王力古汉语字典》,见字有如下注释:2.见(就读xiàn),胡甸切,去,霰韵,匣,元部。
㈢谒见,拜见。
左传庄公十年:“公将战,曹刽请~。
”论语季氏:“冉有季路~于孔子。
”㈣被看见,出现。
论语泰伯:“天下有道则~,无道则隐。
”战国策燕策三:“图穷而匕首~。
”㈤现成。
史记项羽本纪:“军无~粮。
”可见课文中两例的“出现”的意思是“见”本身就有的,也就是说“见”即为本字。
这一点在“现”的释义部分也有所反应。
现:xiàn,胡甸切,去,霰韵,匣,后起字。
㈠在显示、出现等意义上,古本作“见”。
㈡【现在】,佛教以今时为现在。
唐玄奘译阿毗达磨俱舍论二十分别随眠品五之二“有作用时名为现在”。
此外在许慎的《说文解字》中,也只收录了“见”字,而未收“现”字。
从这两点看,“现”字当出现在“见”之后,这就和裘锡圭先生所说的“表示一个本有其字的词”相矛盾,故刻本注为“通”是不够妥当的。
还有将通假字用“同”来注释的。
第二册林觉民的《与妻书》一文中,出现了“称心快意,几家能彀”。
注为:彀同够。
“彀”在《康熙字典》中的解释是:【唐韵】古切【集韵】居切,音遘。
【广雅】张也。
【玉篇】张弓弩。
【孟子】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
【史记·李牧传】彀者十万人。
【周亚夫传】彀弓弩持满。
又通作勾。
【詩·大雅】敦弓既勾。
而“够”的释义是:【广韵】古切【集韵】居切,音遘。
聚也,多也。
【左思·魏都赋】繁富夥够,不可单究。
又【广韵】恪切【集韵】墟侯切,音抠。
义同。
两者之间有着很大区别,是不可以用“同”
来注解的,应该注作表示通假的“通”。
此外还有将异形词注为通假的现象。
第五册李密的《陈情表》中,又“孤苦零丁”,课文注为:“通伶仃”。
其实“零丁”和“伶仃”是并存并用的同音(指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同义(指理性意义、色彩意义和语法意义完全相同)而书写形式不同的词语,属于异形词的范畴,归入通假字之列当属错误。
三、课文释义不当
课文的注释,涉及到训诂。
近代著名学者黄侃先生就曾说:“诂者,故也,即本来之谓。
训者,顺也,即引申之谓。
训诂者用语言解释语言之谓。
若以此地之语释彼地之语,或以此时之语释昔时之语,虽属训诂之所有事,而非构成之原理。
真正之训诂学,即以语言解释语言,初无时地之限域,且论其法式,明其义例,以求语言文字之系统与根源是也。
”所以在注解过程中,要做到准确详尽,尤其是容易忽略的细节部分。
第四册贾谊的《过秦论》一篇中,有“赢粮而景从”句。
课文注为:“担着粮食若影随行的跟着”。
粗看没有多大问题,句意也说得通。
但是,“粮”到底是不是今天我们所说的“粮食”呢?其实不然。
我们今天所说的“粮食”在古文字中是写作“榖”的。
《说文》中有注:“粮,谷食也。
从米,量声。
”清人段玉裁注:“《周礼·廪人》‘凡邦有会同师役之事,则治其粮与食’,郑云:‘行道曰粮。
’按《诗》云:‘乃裹餱粮。
’《庄子》云:‘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皆谓行道也。
”可见“粮”在古代特指行军途中所用的干粮。
此外,部分注释部分与史实不符,考证不当。
在必修三《琵琶行》一篇中,有“予左迁九江郡司马”,课文注为:九江郡,隋置,唐代称江州或浔阳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
此说有误。
九江开发历史较早。
夏、商时期,九江属荆、扬二州之域,春秋时九江属吴之西境,楚之东境,因而有“吴头楚尾”之称。
九江郡作为行政区划最早出现在秦代,秦始皇划天下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
治所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辖境约今安徽、河南淮河以南,湖北黄冈以东和江西全省,以“九江”在境内得名。
东晋时称寻阳郡,到了隋代改为九江郡。
如果说九江郡是隋置,则谬矣。
确切的注释应该也是隋代以今江西九江市为治所而设立的郡。
在第三册《书愤》一诗中,有“楼船夜雪瓜洲渡”句,课文注为:楼船,高大的战船。
该释义突出了“楼船”的高大特征,但是没有突出外观像楼的特点。
楼船是我国古代海军装备的一种大型战船。
船上建有重楼,因而得名。
有的作为指挥舰。
春秋时期,随着战船建造技术和作战需要的发展,出现具有重楼式上层建筑的战船,统称楼船。
公元前525年,在吴楚长岸之战中,吴军曾以吴王座舰——大型楼船余皇,作为指挥舰。
至汉代,楼船进入大发展阶
段。
汉武帝准备征服南越,遂建造大型楼船,起上层建筑3--4重,高10丈,可载1000人。
各重上层建筑均设有舱室、女墙、战格,作为士卒战斗的依托和防护设施。
船上多竖旌旗,以壮声威。
楼船成为舟师的主力战舰,从而亦成为舟师的代称,故汉代舟师通称为楼船军,简称楼船,或船军;士卒称为楼船士,领率官称为楼船将军,督造楼穿的称为楼船官。
但是楼船因为其重心较高,所以抗击风浪的能力弱。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曾命董袭“督五楼船往濡须口”,不料风暴骤起,五艘楼船全部沉没。
因此楼船一般只用于江湖(主要是长江)和近海作战,所以在瓜洲渡出现楼船是符合史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