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地图知识》集体备课教案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48 MB
- 文档页数:5
高中区域地理整合教材第二单元
《地图知识》教案
集体备课记录
一、说教材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它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地理所必需的重要工具,地图蕴涵的信息量比文字还要多,并且有考查“选取”的功能,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地学习地理奠坚定的基础,因此学好这一节课意义十分重大。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①初断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础知识。
②学会运用比比例尺计算图上两地间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
2、能力目标:①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换算成实地距离。
②能够在地图上依据经纬线或指向标等确定方向。
③熟悉常用图例和注记。
3、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教材的重点、难点
1、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②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2、难点: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二、说教法
在实际生活中,地图使用很广泛,所以了解地图的特点、学会读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重在通过获取理论知识、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节课主要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
1.原理剖析法:通过讲解地图的基本知识和原理,让学生理解其意义,进而形成读图绘图能力,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利用材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探究学习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觉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三、说学法
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习过程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相互合作、探究而建构形成的。它认为有效的教学应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学习者参与目标或子目标的提出或确立;有效的教学应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时间以及空间上保障;有效的教学必须关注学习者对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反思;有效的教学应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所以本堂课主要以学生“自主—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方法及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方法为主,最终达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目标。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学习地理离不开地图,那么地图有哪些特点、我们怎样闭能正确地识图呢?我们先回顾一下初中学过的关于地图的基础知识:
环节一 知识梳理
一、地图三要素
1.地图上的方向
(1)在多数地图上,一般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确定方向。
(2)在带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指向标箭头指示的是北方,与之相反的方向是南方,作指向标的垂线,可表示东西方向。
(3)在带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确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2.地图上的比例尺
(1)定义
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用公式表示:比例尺=实地距离图上距离
(2)表示方式
①直线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
②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成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图上1厘米
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
③数字式:用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例如:图上1厘
米代表实地距离100千米,可表示为1∶10000000或100000001
或一千万分之一。
(3)比例尺大小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
通常所说的比例尺的大与小,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间比值的大与小。比值越大,比例尺就越大;比值越小,比例尺就越小。
一般来说,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小,地图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地图所表示的区域范围越大,地图内容越简略。
3.地图的图例和注记图例是表示地理事物的符号,注记是表示地理事物的文字和数字。 思考讨论 :
若把地图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表示相同的实际范围,则地图图幅有何变化?
提示:比例尺扩大到原来的2倍,表示相同的实际范围,地图图幅应为原图的4倍。
二、等高线与地形图
1.海拔和相对高度
地面上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又叫绝对高度。地面上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在地图上,把陆地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根据等高线的不同特点,可以进行地形的判读:
(1)在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表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地表坡度越缓。
(2)当等高线呈闭合状态时,若等高线的读数自中心向外递减,表示为山顶;若等高线的读数自外向中心递减,表示为盆地。
(3)当一组等高线明显弯曲时,若弯曲处向读数较小处凸出,表示为山脊;若弯曲处向读数较大处凸出,表示为山谷。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的相对低洼处,表示鞍部。
(5)若干条等高线交会在一起处,表示陡崖。
思考讨论 :如何确定闭合等高线中心的海拔高度?
提示:如图所示,A 、B 两地海拔高度的确定应遵循等值线
判读“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A 地外围闭合等高线是100
米,比相邻等高线数值小,故A 地海拔高度应大于0米小于100
米;B 地外围闭合等高线是200米,比相邻等高线数值大,故B
地海拔高度应大于200米小于300。
环节二 疑难突破 1.等高线地形图所表示的地形种类
地形 表示方法 示意图 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说明 山地 山峰 闭合曲线 外低内高 ▲符号 四周低 中部高 示坡线画在等高线外侧,坡度向外侧降
盆地 洼地 闭合曲线 外高内低 四周高 中间低 示坡线画
在等高线内
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 山脊线
等高线 凸向低处 山脊连线 从山顶到山麓凸起高耸部分 山脊线也叫分水线 山谷 山谷线
等高线 凸向高处 山谷连线 山脊之间低洼部分 山谷线也叫集水线 鞍部 一对山脊等高线组成 相邻两个山顶之间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最高处,山脊线最低处 峭壁 陡崖
多条等高线会合重叠在一起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壁。峭壁上部突出处,称悬崖或陡崖 2.如何绘制地形剖面图(以例题的形式讲解)
清河B A 256.0123
45
678910111213141516255.6
250250200200
1:50 00005001000 m 等高距10 m
读上图绘制沿AB 线的地形剖面图。绘制剖面图的方法如下:
(1)规定剖面图的水平比例尺和垂直比例尺。通常水平比例尺与地形图比例尺一致,而垂直比例尺需要扩大,一般比水平比例尺扩大5~20倍。这是为了更好地显示沿线的地形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