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

  • 格式:docx
  • 大小:92.99 KB
  • 文档页数:3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货币银行学笔记整理

导论

一、概念

货币银行学:以货币、金融体系为研究对象,是研究货币运行机制、金融体系,以及人们系统地组织和管理货币运动与融资活动以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的学科。

二、主要内容及内在关系

1、主要内容:货币、信用、金融机构、中央银行、货币政策、货币供求。

2、内在关系:

(1)货币:产生、发展、职能和制度。货币收支的不平衡一>信用工具与市场(2)信用:还本付息的借贷行为。直接融资一间接融资一中介机构。

(3)金融机构:构成、职能、组织形式、业务活动、经营原则与理论。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影响一行为需规范一中央银行。

(4)中央银行:特点与性质、职能、业务。职能如何实现?如何保证社会长期稳定增长?

(5)货币金融与经济运行(货币供求):货币政策的目标、工具、货币供给与需求理论。

三、研究意义

货币金融体系是经济的神经和血液循环系统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货币的产生与职能

一、货币的产生

1、起源(两种观点)

观点一:克服物物交换的不便

注:(1)物物交换的条件;供求一致;按劳动量计的交换比例统一;具有一定的保值能力。

(2)缺点:成本高、成功率低

观点二:从商品交换发展及其价值形式的发展中寻找答案。

货币商品经济产物,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自发产生,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的结果。

马克思分析:

(1)商品:用来交换的物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商品的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异的人类劳动,满足人们交换需要,决定

于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有用性,消费需要,决定于自然属性。

(2)如何实现两个价值:必须通过商品的交换。

注:a、商品交换的原则:价值等价、使用价值相同

b 、等价交换原则(3)商品价值表现形式的演变过程价值表现形式: 以一种商品的价值来表现另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方式商品价值的演变:简单的偶尔的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的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商品-- (两个价值实现)-- 交换-- (如何保证原则)-- 衡量-- (通过相同价值的其他商品)-- 表现结论:货币是商品交换的产物,是商品流通的结果第二节货币的发展

(一)几个阶段

1、朴素的商品货币阶段以某种商品充当货币不用加工制造。局限:范围小、难分割、难携带

2、贵金属货币阶段优点:自成单位便于计算、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坚固耐磨不易损坏、质地均匀易分割。

两次重要转变:质地上,从贱金属到贵金属(一般价值形式到货币价值形式)形态上,从称量到铸币(为信用货币出现奠定了基础)中国统一流通的最早的货币——秦半两

中国历史上流通最久最成功的钱币--- 五铢钱。起于汉武帝,终于唐高祖。

3、信用货币阶段

(1)在流通中充当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职能的信用凭证。

(2)包括:银行券、存款通货及商业票据

(3)特点:a、可兑换性质(以价值物兑现,社会兑现,商品交换)b、债务货币 c 、调控货币

4、无现金阶段?

(二)货币演变的特征建立在信任的基础上,主要表现:其一,从货币产生来看,物物交换—交换媒介货币的出现(货币价值的相对稳定性)

其二,从币材的演变:动植物—贵金属—纸

(三)货币的类型--- 按价值关系分类按货币价值与币材价值分为:商品货币:有其他用途的商品代用货币:代表实质货币在市场上流通信用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信用凭证--- 按货币形态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质货币(有银行券和国家纸币,国家纸币可简称为纸币)存款货币(又称记账货币)

三、货币的职能

1、价值尺度概念:货币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的职能。

作用:把商品价值表现为同名的量,为各种商品和劳务交换提供便利条件和技术基础

争论:纸币是否具有该职能?支持:纸币可以表现价值;反对:纸币本身零价值

2、流通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充当交换媒介职能。特点:(1)货币必须是现实的;(2)人们只关心货币购买力而非货币本身(因此产生了用价值符合替代货币商品)

争论:货币是否具有该职能?

有此功能

3、贮藏手段概念:退出流通,作为独立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一般代表保存起来。作用:已经成为人们满足消费,顺利进行再生产和贮藏社会财富的基本方式。争论:纸币是否具有该职能?

反对—纸币贬值,难贮藏

4、支付手段

概念:没有商品在同时同地与之相向运动,而是作为价值的独立存在单方面发生转移的货币,执行支付手段。

发挥作业的场所:赊买赊卖、大宗交易、国家财政、银行信用、各种费用的支付争论:纸币是否具有该职能?

反对—通货膨胀;支持—信用交易正常进行

第二节如何给货币下定义

一、生活中的货币

1、货币与通货;

2、货币与财富;

3、货币与收入

二、教科书上的定义货币是指在商品和劳务的支付或债务的偿还中被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注:1、货币的两大要素:其一,支付手段;其二,普遍接受。

2、货币的内容:任何商品或凭证

三、不同见解与争论一般等价物;社会计算的工具和“选票” (决定生产和受欢迎程度以安排生产,调控工具);从职能出发;货币与财富(开矿与对外贸易,通过增加货币量来增加财富量);货币与法律(通过法律来规定货币);从控制货币的要求出发)第三节货币制度

一、概述

1、含义: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2、背景:前资本主义;铸造权的分散;货币流通的紊乱。

3、形成特点:其一,以人们对商品货币关系的充分认识为基本前提。理由:(1)货币与货币制度产生不同步(货币产生很久以后才产生货币制度)

(2)有多种类型的货币制度在;

(3)货币制度由社会决定。其二,由政府制定并由政府强制保障实施理由:(1)在制度的形成中,政府为主体;(2)制度依靠政府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来维系;

(3)制度以政府信誉作担保。

二、构成要素

(一)币材的确定:一个国家确定使用什么金属来做本位货币

特点:1、在金属货币制度下,币材的确定是制度的基础,也是建立制度的首要步骤;

2、选择最终受本国经济条件所制约,有社会公众决定。(中国为“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

(二)货币单位的确定

1、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最初:自然单位=货币单位

沿革:自然单位—有名无实,例如英镑—从新更名,例如法郎结果:单位名称确定—货币的名称

2、货币单位币值的确定

(1)金属货币:选定币材后,规定重量、成色

(2)代用货币:规定与重金属的兑换比例,确定价值

(3)信用货币:保证货币对内、外的相对稳定性(维持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比价)(三)货币的铸造、发行与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