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7.10自考真题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7.10自考真题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7.10自考真题
00422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17.10自考真题

绝密★启用前

2017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课程代码00422)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选择题,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2.应考者必须按试题顺序在答题卡(纸)指定位置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3.涂写部分必须使用2B铅笔,书写部分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签字笔。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诗经?王风》中的“王”为王城的简称,故址在今

A.河南洛阳

B.河南安阳

C.陕西西西安

D.山东曲阜

2.《大雅?崧高》的作者是

A.家父

B.寺人孟子

C.吉甫

D.奚斯

3.《《庄子〉集释》的作者是

A.成玄英

B.陆德明

C.陈鼓应

D.郭庆藩

4.魏晋南北朝时期与《老子》、《庄子》并称“三玄”的作品是

A.《准南子》

B.《列子》

C.《周周易》

D.《韩非子》

5.开启以西方理论研究《史记》先河的学者是

A.鲁迅

B.李长之

C.梁启超

D.钱玄同

6.《(史记)正义》的作者是

A.方苞

B.司马贞

C.茅坤

D.张守节

7.随渊明最早的作作品集子《陶渊明集》的编者是

A.李公焕

B.萧统

D.何孟春

8.随陶渊明今存散文作品的篇数是

A.4

B.6

C.5

D.9

9.“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出自A.《行路难》

B.《送蔡山人》

C.《南陵别儿童入京》

D.《古风》

10.李白诗文集中,清代最完备的注本是

A.《李诗通》

B.《李翰林集》

C.《李太白文集》

D.《李白集校注》

11.杜甫的《三别》作于

A.漂泊西南时期

B.读书与壮游时期

C.困食长安时期

D.陷贼与为官时期

12.新时期研究李白、杜甫的第一部论著是罗宗强的A.《李白与杜甫》

B.《简论李白与杜甫》

C.《李杜简论》

D.《李杜论略》

13.在散文创作方面与苏轼并称的文学家是

A.黄庭坚

B.陆游

C.欧阳修

D.辛弃疾

14.在诗歌创作方面,苏轼各体兼善,其最优者为A.七律

B.五律

C.七古

D.七绝

15.清代常州词派对待辛弃疾词的态度是

A.充分肯定

B.批评贬扣

C.褒贬兼半

D.不予置评

16.《稼轩词编年笺注》的著者是

A.胡适

C.邓广铭

D.梁启超

17.关汉卿描写才子佳人之恋的作品是

A.《谢天香》

B.《救风尘》

C.《拜月亭》

D.《调风月》

18.从题材上说,关汉卿的《鲁斋郎》属于

A.爱情剧

B.历史剧

C.公案剧

D.寓言剧

19.今存明清刊本中唯一一部以题目正名、末句作为该本名称的《西厢记》的校刻者是

A.徐文长

B.徐士范

C.毛西河

D.凌濛初

20.胡适以翔实的资米料确认《红楼梦》作者为曹雪芹的著作是

A.《〈红楼梦〉评论》

B.《〈红楼梦〉辨》

C.《〈红楼梦〉考证》

D.《〈红楼梦〉释真》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至少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21.《〈史记〉三家注》是指

A.《〈史记〉集解》

C.《〈史记〉评林》

B.《〈史记〉会注考证》

D.《〈史记〉索隐》

E.《〈史记〉正义》

22.陶渊明的辞赋作品是

A.《桃花源记》

B.《祭从弟敬远文》

C.《闲情赋》

D.《归去来兮辞》

E.《感士不遇赋》

23.属于“苏门六君子”的作家是

A.陈师道

B.黄庭坚

C.秦观

D.张耒

E.陈与义

24.出自《救风尘》的人物是

A.蒋世隆

B.燕燕

C.宋引章

D.赵盼儿

E.周舍

25.下列属于新“红学”派的学者是

A.胡适

B.俞平伯

D.王希廉

C.鲁迅

E.张新之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空,每空1分,共10分。

26.在《诗经》的三类作品中,“颂”诗为之音。

27.庄子所标榜榜的人生境界的根本就在于“无己”、“无名”和三条纲目。28.今本《史记》中保存有所增补的内容。

29.陶渊明,又名

30.李白,字

31.《杜臆》的作者是

32.苏轼,字

33.提出“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的学者是

34.根据各本《录鬼簿》的记载,关汉卿一生创作杂剧种。

35.在《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中,的批注本在清代影响最大。

四、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5分,共10分。图大本:

36.今文经学派

37.红学索隐派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8.简述孔子与《诗经》的关系。

39.简谈苏轼在宋代文坛的地位。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告(

40.试述《史记》的笔法。

41.试述《西厢记》的艺术成就。

中学语文-初中语文专题讲练: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 一、要点梳理 中考语文常考重要作家作品汇总 (一)先秦时期 1.《诗经》,又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约305篇,分为“风”“雅”“颂”三部分,是各地的歌谣。形式以四言为主,手法多用“赋”“比”“兴”。《诗经》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源头。它与《书》《礼》《易》《春秋》合为儒家“五经”。里面的名篇《关雎》《蒹葭》是我国最早的爱情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2.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现山东曲阜)人。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为孔门弟子编写,是儒家思想的经典之作。南宋朱熹把这部书和《孟子》《大学》《中庸》合称“四书”。相传,《诗经》为孔子删定。 3.左丘明,春秋时期鲁国史官。相传《国语》《左传》为其所撰。《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以记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周,鲁等国贵族的言论为主。《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按照鲁国国君的世系纪年,记载了我国自公元前722年以后250多年的许多史料。也称《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4.《曹刿论战》:《左传》里的精彩章节,记述了齐鲁长勺之战,叙述了曹刿战前献策和战中协助鲁庄公。文章以简明的问答形式,表现了曹刿的政治见解和军事才能。 5.《孟子》:孟子和弟子著,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今山东邹县)。是孔子以后的儒家代表,有“亚圣”之称,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思想代表人,后世“孔孟”常并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等都是里面的名篇。 6.《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论述了治国平天下的大道理,表明作者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论述逆境对人才成长、国家兴衰的重要性。两篇短文运用对比、举例的论证方法,充分证明了观点。《鱼我所欲也》也出自《孟子》,论述了“舍生取义”的重要主张。学习这篇文章,可以了解孟子散文“气势磅礴、感情强烈、生动活泼”的特点。 7.《公输》选自《墨子·公输》,《墨子》是一篇以对话为主的叙述性文章,一般认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墨子言行的辑录,表现他“兼爱”“非攻”的主张。 (二)两汉时期 1.刘向:汉朝人。《战国策》是汉朝刘向所编,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史学名著。它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东周,西周,秦国,齐国,赵国依次分国编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唐雎不辱使命》都是《战国策》里的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知识精讲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及其作品

中国历代重要作家作品 一、先秦时期作家(原始社会——公元前221年) 《山海经》:古代神话,如《夸父逐日》。 《淮南子》:古代神话,如《共工怒触不周山》《塞翁失马》。 《诗经》:共305篇,分“六义”,即风、雅、颂、赋、比、兴。风:十五国风,共160篇。如《关雎》《蒹葭》《木瓜》《氓》《君子于役》;雅:大雅、小雅,共105篇。如《绵》《生民》;颂:鲁颂、商颂、周颂,共40篇。如《噫嘻》《丰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核心是“仁”。曾整理《诗经》《春秋》。《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作品,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共二十篇。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人,他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位儒家大师。《孟子》一书的思想核心是“仁义”,共七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选自《孟子》。 墨子:名翟,春秋时鲁国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其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墨子》现存五十三篇,部分为墨子自著,其余出自其弟子及后学者之手,《公输》选自《墨子》。 孙子:名武,春秋时齐国人,军事家著有《孙子》十三篇,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庄子:名周,战国时宋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其著作《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又名《南华经》。其代表作品是《逍遥游》。《惠子相梁》《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选自《庄子》。 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老子有两个可能的身分,一是老聃,一是老莱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著有《道德经》一书,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荀子:著《荀子》。荀子,名况,战国末年赵国人。全书32篇,如《劝学》《天论》。 韩非:著《韩非子》。韩非,战国韩人,全书共55篇,如《五蠹》《说难》,《智子疑邻》选自《说难》。 列子:列子即列御寇,《列子》共八篇,相传为战国列御寇著。内容多为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其旨意大致归同于老庄。《愚公移山》选自《列子》。 屈原:名平,子原,战国时楚国人,我国第一位爱国诗人,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他用楚地民歌的形式创造了一种新诗体“楚辞体”(又称“骚体”)。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左传》:(叙述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27年,即公元前722年至前467年的事),编年.. 体史书...,传为左丘明...所作。其著名篇目有《郑伯克段于鄢》《齐伐楚盟于昭陵》《曹刿论战》《烛之武退秦师》《崤之战》《晋灵公不君》《吕相绝秦》。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常识——作家部分 先秦文学 一、诗歌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一般是民歌;雅分“大雅”、“小雅”,一般为文人作品;颂是庙堂祭祀的歌曲) 。赋、比、兴是《诗经》中常用的表现手法。《诗经》奠定了我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基础。其中有《蒹葭》《硕鼠》《无衣》《伐檀》等名篇。 《楚辞》西汉末年,刘向把屈原、宋玉及汉代仿效屈原辞赋的一些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以屈原的作品为中心。 屈原,名平,字原,是战国时楚国的贵族。是我国第一位独立创作的诗人,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创造了新诗体“楚辞”。他的代表作有《离骚》(一首抒情长诗)、《九歌》(是屈原以民间乐歌为基础,为朝廷祀典所做的祭歌,内有名篇《国殇》)、《九章》(写屈原两次放逐的经历,中有名篇《涉江》《橘颂》)、《天问》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抒情诗。 风骚,“风”本指《诗经》“国风”,“骚”本指《楚量辞》中的《离骚》,后以此概指《诗经》和《楚辞》,作为我国古代文学优秀传统的代表;又常作诗歌辞赋的-代称;有时也借指文采或文学修养。

二、散文 《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是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我们学的《秦晋淆之战》、《烛之武退秦师》、《曹刿论战》等课文均出自《左传》。 《国语》是我国最早的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我们学的《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等均出于此。 《山海经》,中国古代地理著作,又是神话传说故事集。书中“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大禹治水”等故事广泛流传。 《淮南子》保存了不少神话传说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 孔子,名丘,字仲尼(前551--前479),春秋时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有弟子三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二篇及《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儒家经典,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书。是我国第一部语录体散文集。 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家典籍,老子所著或谓老子后学编纂。 庄子,名周,战国时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庄子》道家学派著作,唐人称其《南华经》。庄子及其门人后学所著,著名的如《逍遥游》、《养生主》、《秋水》。

(精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家及其代表作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 先秦作家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学说是中国两千多年文化的主流,对世界的思想史、文化史、教育史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相传其弟子3000,贤者72人。《论语》(论,择也,选择摘录的意思),“四书”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专集,儒家经典之一。被选入教材的有《论语二则》、《季氏将伐颛臾》、《荷蓧丈人》等。 【老子】姓李,名耳,春秋时代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老子》一书,又名《道德经》,有八十一章。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十三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墨子】(约公元前468—前376)名翟,相传原为宋国人,长期住在鲁国。战国初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弟子众多,在当时思想界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墨子》是墨家学派的著作总汇,虽然保留记录言行的语录体形式,但已是初具规模的论说文。入选教材的有《公输》等。 【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人。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后世称为“亚圣”。他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对后世儒学影响很大。《孟子》是“四书”之一,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先秦极富特色的散文专集,文章气势充沛,逻辑严密,善于雄辩,长于譬喻,对后世韩愈、柳宗元、苏轼等人的散文有很大影响。选入教材的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齐桓晋文之事》、《孟子见梁襄王》、《齐人有一妻一妾》、《弈秋》等。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战国中期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和老子同为道家学派创始人,世称“老庄”。他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但又宣扬虚无主义和宿命论。他愤世嫉俗,鄙视富贵利禄,作品揭露了统治者“仁义”的虚伪。庄子及其后学所著《庄子》一书,唐代以后又称《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其文想像丰富,言辞瑰奇,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风格,对中国文学影响深远。他创作的许多寓言故事,如“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广为人所称引。选入教材的有《庖丁解牛》、《秋水》、《逍遥游》等。 【屈原】(约公元前340—约前278)名平,字原;又自称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出现的伟大诗人,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传统的奠基人,与波兰哥白尼、英国莎士比亚、意大利但丁并称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后遭谗被逐,因不忍目睹国家沦亡,深感政治理想无法实现而自沉汩罗江。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他的代表作有《离骚》、《天问》、《九歌》、《九章》、《涉江》等,《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首政治抒情诗。农历五月初五是他投汩罗江自沉的纪念日。 【荀子】(约公元前313—前238)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时人尊称“荀卿”,汉时避宣帝刘洵讳,改称“孙卿”。曾三次出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后为楚兰陵令。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他虽然继承了孔子学说,但又能扬弃其消极部分,并批判吸收各学派的思想学说,成为先秦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一书共32篇,其中26六篇为荀子所著,末六篇或许为其门人弟子所记。选入教材的有《劝学》(节选)等。 【韩非】(约公元前280 —前233)战国末期韩国人。著名思想家,法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政治上主张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主张君主集权,反对贵族操纵政治,曾屡次进谏韩王,要求变革,均未被采纳。后得秦王嬴政赏识,入秦任客卿,不久由于李斯等嫉妒,遭谗下狱,被迫自杀。《韩非子》一书为后人搜集其遗著并加入他人论述韩非的文章而编成,是集先秦法家学说之大成的著作。书中许多寓言故事如“守株待兔”、“郑人买履”、“自相矛盾”等融入了国人的口语之中。选入教材的有《扁鹊见蔡桓公》、《五蠹》(节选)等。 【吕不韦】(?—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列子】名列御寇,战国时期人,生卒年不可考。所著《列子》一书已散佚,现存《列子》可能是晋人托名编写而成。书中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内容丰富,风格清新,文学价值颇高。如《纪昌学射》、《歧路亡羊》、《齐人攫金》等都很有教育意义。选入教材的有《愚公移山》,该文所倡导的不怕困难、锐意前行等精神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之一。

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 篇一: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中国古代文学家排名 说明:1、古代文学时期界定为起自我国第一位诗人屈原止五四新文化运动。2、思想家、历史学家原则上不入选。 3、所列作品均为能反映作者主要成就的代表作。 4、因只列一百名有成就的作家,难免会忽略某些很有特色的作家。 5、100个作家排名主要依据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对后世作家的贡献。 6、由于这100个作家文学类别不尽相同,如诗词人、散文家、小说家、戏剧家之间很难比较高下,根据各自文学类别的影响力相互递补排列。 7、代表作较多的,优先入选最能反映作家各个重要阶段的代表作。 8、代表作为单篇的,列收入该作的集子,如苏洵的《过秦论》收入《嘉佑集》。 李白(诗集《李太白集》) 杜甫(诗集《杜工部集》) 司马迁(史学著作《史记》;赋《报任安书》) 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单刀

会》) 曹雪芹(长篇小说《红楼梦》) 苏轼(诗文集《苏文忠公全集》) 韩愈(诗文集《韩昌黎集》) 欧阳修(诗文集《欧阳文忠公集》;词集《六一词》) 罗贯中(长篇小说《三国演义》、《隋(: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唐志传》、《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施耐庵(长篇小说《水浒传》) 吴承恩(长篇小说《西游记》;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王维(诗集《辋川集》) 刘禹锡(诗文集《刘宾客集》) 黄庭坚(诗文集《山谷集》) 陆游(诗集《剑南诗稿》;文集《渭南文集》、《老学庵笔记》) 吴敬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诗文集《文木山房诗文集》) 蒲松龄(短篇集《聊斋志异》) 陶潜(诗文集《靖节先生集》) 秦观(词集《淮海居士长短句》;诗集《淮海集》) 李清照(词集《淑玉词》、《易安词》;文集《易安居士文集》)

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及答案

中国当代作家专题《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中国当代作家专题》期末作业 1、寻根文学的文学主张是什么? 立足于我们自己的民族土壤,发扬我们文化传统中的优秀因素,从文化背景来把握我们民族的思想感情和理想价值,努力创造具有真正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的文学。 2、寻根文学的代表作有哪些? 贾平凹的《腊月正月》、郑义的《远村》《老井》阿城的《棋王》、韩少功的《爸爸爸》、《女女女》、郑万隆的《异乡异闻》、王安忆的《小鲍庄》、李杭育的《最后一个渔佬》等。 3、寻根文学”兴起的内在原因是什么? “ 文学本身的刺激:当时反思文学由对“文革”的政治批判到对十七年越演越烈的极“左”思潮的反思,进而把矛头指向造成这场大劫难的群众基础,以及它背后的封建文化积淀,由政治反思走向文化反思;与此同时,改革文学在揭示改革的深层阻力时,触及到传统与现代化的矛盾,引导人们深入思考我们民族的文化心理机制,二者殊途同归,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进一步深化的结果,都引起了文学对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回顾,所以,“寻根”文学作为一种自然的延续,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学思潮和创作现象。 4、寻根文学”兴起的外在原因是什么? “ 在世界文化既相互融合又彼此独立的趋势下,各个民族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中国在现代化第几页共几页中国当代作家专题的路上如何保持自己的文化特色,势必到民族文化中去寻找支撑点。再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以略萨为代表的拉美结构主义小说的轰动,给中国文坛以极大的震惊,使得处于以欧美大陆为中心的20 世纪世界文学格局中而倍感自卑的中国文学看到了希望,同时也暗示出文学的出路。 5、王一生形象的文化意蕴是什么? 第一、王一生这一形象是独特的,作品写了王一生生活内容的两方面——下棋和吃饭。“下棋” 和“吃饭”作为王一生的生存中形而上和形而下的两极,前者代表王一生对人生境界的不息的追求,后者代表对人的基本生存的维护。第二、王一生对对这两件事的痴迷和体味,却又有着明显的道家风范。第三、作者王一生身上概括出民族精神最深刻的现实关系,在现代意义上重新阐释老庄关于“不为物役” ,在一种充分的人格独立和精神自由中获得对现实的社会人生的超越,并与永恒、无限的自然宇宙合为一体的审美人格。 6、阿城的《棋王》艺术特点是什么? (1)、作者将主人公令人叹息的遭遇都平淡道来,不作任何渲染与呼喊,行文造句,力避繁冗,一切出之以简洁质朴。(2 )、不避“俗” ,写人的俗像、俗态。(3)、语言精炼,用字“拙、俗、苦” ,尤其是其中一些形容词和动词用得尤为独特。(4)、小说结构缺乏鲜明的结构形式痕迹,信手拈来的“闲笔” ,构成了阿城小说中特有的氛围和境界。7、《棋王》表现的寻根意识主要表现是什么? 《棋王》围绕棋和吃的故事展开,主人公在“棋”上表现出的是他的为人之道:“通达”的人生态度,这正是道家文化的核心所在。“吃”表现出的是人物的生存之道,是受佛道思想的影响。从王一生吃的故事, 棋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作者对于庄禅哲学的肯定与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 8、什么是“新写实主义”? 新写实主义,就是在这一现代主义思潮下,在中国产生的一类文学现象。它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现实主义遗弃掉的、不屑一顾的“实存”的另一层面的真实上。他们一门心事地专注于庸常。 9、新写实的代表作家和作品有哪些?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河南考区.txt如果背叛是一种勇气,那么接受背叛则需要更大 的勇气。爱情是块砖,婚姻是座山。砖不在多,有一块就灵;山不在高,守一生就行。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第一章《诗经》研究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殷商末年至春秋中叶六百余年的社会生活,先秦时称为诗、诗三百、诗三百篇,诗经是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梁启超说现存先 秦古籍…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在《周礼-春官》中有记载,诗序认为是从思想意义的角度划分的,朱熹认为是依据作者不同而划分的,较为接近事实的是音乐说:风诗是乡土之音,雅 诗为朝廷之音,颂诗为宗庙之音(章太炎认为雅是一种类似鼓的乐器,郭沫若提出诗之周南、 召南、大小雅当以乐器为名)。 3、毛诗认为二南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应有西周末至东周时的作品。王风是东周后的作品,郑风全部是春秋时的作品,魏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秦风崇尚气力、武功,其创作 时间应在东周至春秋时;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鲁颂均为春秋时的作品,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应作于商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是春秋时宋国的作品。 4、献诗说记载于国语-周语、晋语、左传,采诗说见于礼记、汉书-食货志、艺文志;孔子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宋人大胆质疑诗序的是欧阳修,集大成者是朱熹。 5、三家诗:汉初讲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 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用汉隶书写,与较晚的毛诗学派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在当时影响最大但消亡最早,以韩诗传世文献为最多(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6、毛诗学派:毛诗因其传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鲁人毛享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广为传授; 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有别于三家诗,归于古文经学派;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于官学,与齐、鲁、韩并称为四家诗。(毛诗胜在事实多联系左传,训诂多同于尔雅,诗序较 为合理,又得到大学者郑玄为之作笺) 7、《毛诗正义》,毛享传,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这是一部全面总结两汉至初唐诗经研究 成果,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专著;朱熹《诗集传》,这是一部代表宋学诗经研究成果,同样具有 里程碑性质的专著。 明《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这是一部突破经学之桎梏,开始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经的专著。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作摆脱汉学、宋学之争,独立阐发自己的思想,与崔述《读风偶识》、方玉润《诗经原始》被誉为独立思考派的三部鼎立之书。 清段玉裁《诗经小学》,这是一部自觉地运用文字音韵学理论对诗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的专著。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这是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为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被誉为清代三大治诗之作) 8、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全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 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社会生活。(1)全面反映了周人的劳动生活,如农耕、 蚕桑、采摘、建筑、畜牧等,有助于了解周代经济制度和经济思想;(2)反映周人的爱情、婚姻及家庭生活,为了解当时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社会风俗、婚礼仪式等提供史料;(3)反映周人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4)反映周人的政治生活、宗教生活、贵族的燕飨生活。 9、诗经反映的社会思想:作为一部抒情诗集,诗经不仅记录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而且反映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思想意识,(1)反映了早期知识分子的忧患意识,为后世知识分子 人品、人格、理想、情操的建立和健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2)反映那个时代的宗教意识;(3)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4)反映周人的道德意识;(5)反映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

自考中国现当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高频考点(00812)

《阿Q正传》答案:《阿Q正传》:鲁迅先生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 这一典型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 七月派小说答案: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以路翎成就最高。 试析艾青诗歌忧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答案:试析艾青诗歌忧郁情绪产生的具体原因:(1)首先来自于中国当时黑暗的客观现实。(其次来自于作家主观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气质,最后,是象征派手法和气氛的影响。 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答案:分析巴金《激流三部曲》中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分析高觉新思想性格的表层特征。)高觉新思想性格的多重矛盾:怀旧与趋新,敏感与健忘,自卑与自信,好强与落寞,高觉新成为封建家族守墓人的原因。 “京味”小说答案: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称为“京味”小说。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相的描绘。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对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简述《故事新编》的艺术特征。答案:《故事新编》在写法上的特点是: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不拘泥于历史史实,使历史与现实、真实与虚构、严肃与滑稽融为一体,这就是所谓的“油滑”手法,鲁迅在借鉴传统二丑艺术的基础上形成了他独特的“油滑”写法。 简述百花文学的特征。答案:取材的范围大大扩大。主题开掘较深,有新意。表现方式、叙述结构、叙述角度的多样化尝试。 王蒙小说的语言风格。答案:色彩富丽、变化多端、感情充沛、尖锐泼辣、幽默诙谐、节奏强烈。鲜明的主观色彩、杂文般的随意性、急促的节奏感。

京派小说的风格特色。答案:京派小说表现出“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浓厚的传奇色彩。神鬼巫术、奇风异域、浪漫爱情、原始民风构成极富地域色彩的故事。抒情性。京派小说具有静观自得,圆融平和的美学追求,主观抒情重于客观再现。悲剧性。“微笑的悲剧”,对自然人性的关注,关注人物的悲剧命运。具有拓展性 简析《寒夜》中的曾树生形象。答案:曾树生受新思潮影响,是追求自由的新女性。同时,她身上又保留着许多传统型妇女的特征。是一个多层次的、性格丰富复杂的女性形象。 试论鲁迅《呐喊》、《彷徨》小说集所体现的叙事特征。答案:(1)多种叙事方式的成功运用。鲁迅首先以非全知叙事的巧妙运用,丰富了现代小说叙事艺术。限制叙事既可用第三人称、亦可用第一人物。如《白光》、《高老夫子》、《孔乙己》和《伤逝》叙事抒情相结合。纯客观叙事,含而不露,具有高速针砭之效。如《肥皂》、《示众》等。全知叙事使叙述者能自如转换时空,自由进入人的内心世界。如《阿Q正传》。(2)叙事视角的选择转换,为创作主旨服务。如《离婚》。(3)叙事结构、以横断而切割方式体现自身结构特点。如《孔乙己》看客的场面。 试论倪吾诚性格特征及悲剧根源。答案:王蒙《活动变人形》中的主人公倪吾诚是事事无成的人物。(1)一条“发疯了的狗”。他向往西方文明,却无法冲破封建文化的樊篱。是一个失败者。(2)一个新文化运动的勇士。自由思考人生目的、意义、价值,长大后又留学西洋,却无力抗衡封建文化。(3)倪吾诚与家人之间的冲突,实际是新文化与旧传统斗争的缩影。他必“死”无疑。(4)他的失败,封建文化的迫害是最为主要的。(5)现实-理想-空想-狂想。知识分子浪漫空疏的思维方法逻辑是其主观重要原因。 京派:答案:时间出现在20年代末至30年代,主要代表人物有周作人、沈从文、朱光潜、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这是我以前看书的时候的资料,好像是自己打的。想不起具体来源了。 可能不太全,凑合着用吧。 秦 汉 公元前221 年 公元前206 年建立(西汉)定都长安 基本国策-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政治上受道教影响,汉初-黄老之学清净无为 文学一片空白,今只能看到几篇散文,一些石铭文 西汉文学成就表现在-散文,辞赋。 政论文最为突出 秦代散文大低是歌颂帝王公德,秉受《诗经》 的“雅”“颂”风格。 西汉辞赋主要继承战国时期楚辞的余绪而发展起来的骚体赋 汉赋:汉武帝时开始繁盛大赋,再汉初还未形成 骚体赋:流行于汉高祖-汉武帝初,是楚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和变种 汉初骚体赋的优秀作品;贾谊《吊屈原赋》《鵩鸟赋》淮南小山的《招隐士赋》 楚歌:汉初的韵文作品-楚声短歌。“楚声”是楚地民歌,其作者多为楚人。 项羽的《垓下歌》,刘邦的《大风歌》是楚声短歌的代表。 赋:介于散文和诗歌之间的一种文体,主要特点“不歌而诵”;着重铺叙和描写而少抒情成分,于行文时往往韵散间出,具有半诗半文的性质。 赋的结构多采用虚拟的人物的设为问答的形式。 大赋发轫于枚乘的《七法》,至武帝时,已产生了司马相如,东方朔,王褒等一批赋家。 魏晋以后把汉乐府保存的民歌称之为乐府,即乐府民歌的简称。 西汉后期和东汉初期的文学,词赋和散文是两种重要文体。 东汉前期,散文创造也较繁荣。内容上有较重的经学气和神学气,形式上成堆砌,排偶,模拟,繁缛,取向于类型化。 汉代文人诗歌不太发达

汉代最早的文人创作的五言诗-班固的《咏史》 贾谊-《过秦论》稀罕,政论文 司马相如,汉代最重要的一位大赋作家代表作-《子虚府》《上林赋》确立“劝百讽一”的赋颂传统,为以后的汉赋大家所相沿不改。 刘向-西汉后期的著名散文作家,其重要作品:《新序》《说苑》《列女传》,书中还保存了许多历史故事和传说。 袁康的《越绝书》,赵晔的《吴越春秋》都是记述春秋末年吴越争霸史实的著名的杂 史散文 扬雄的代表作品-《甘泉赋》和《羽猎赋》 班固-《两都赋》包括《西都赋》《东都赋》 《论衡》从“疾虚妄”“求实诚”的唯物主义观点出发,批判了当时的天道神权迷信 思想,并提出了许多具有进步意义的文学见解,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批评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 《汉书》沿袭《史记》的体例,记述了西汉200 余年的历史 《古诗十九首》汉代文人五言诗渐趋成熟的标志。作者多为失意文人。 建安以前无名氏的抒情诗,最早见于南朝梁代萧统《文选》 汉赋兴盛演变和影响。 赋,西汉最流行的一种文学样式 旧时把汉赋看成汉代文学的代表,因而文学史上有“汉赋”的专称。 赋,最早在战国后期已经产生 汉赋的产生和楚辞有着密切的关系 赋既有别于诗,又有别于文的一种独具特点又自成体系的文学体载。 从文学本身的发展与继承关系而言,赋的产生受到时代的制约。 章学诚《文史通义》概括地阐述了前代文体对赋的影响,大体指出了赋确是周诗,楚辞,寓言及个体散文交汇融通的产物。 赋是一种共诵读的文学样式 汉高祖初年至汉武帝初年约70年间是汉赋形成期 骚体赋,篇幅多比较短小,内容多抒发作者的身世感慨,表达作者的政治见解 《七发》已脱骚体赋窠臼而在汉赋中首创一体成为一篇散体大赋。 散体大赋是汉赋的主要形式

中国古代文学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专题研究 第一章《诗经》研究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记录了殷商末年至春秋中叶六百余年的社会生活,先秦时称为诗、诗三百、诗三百篇,诗经是儒家学者把它尊为经典之后的称呼。梁启超说现存先秦古籍…其真金美玉、字字可信者,诗经其首也。 2、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在《周礼-春官》中有记载,诗序认为是从思想意义的角度划分的,朱熹认为是依据作者不同而划分的,较为接近事实的是音乐说:风诗是乡土之音,雅诗为朝廷之音,颂诗为宗庙之音(章太炎认为雅是一种类似鼓的乐器,郭沫若提出诗之周南、召南、大小雅当以乐器为名)。 3、毛诗认为二南为西周初年的作品,应有西周末至东周时的作品。王风是东周后的作品,郑风全部是春秋时的作品,魏风中讽刺统治者的诗作别具一格,秦风崇尚气力、武功,其创作时间应在东周至春秋时;周颂都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之作,鲁颂均为春秋时的作品,古文经学派认为商颂应作于商代,今文经学派认为商颂是春秋时宋国的作品。 4、献诗说记载于国语-周语、晋语、左传,采诗说见于礼记、汉书-食货志、艺文志;孔子第一个将诗经选作教学内容的教师,又是第一位研究诗经的大师,他提出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宋人大胆质疑诗序的是欧阳修,集大成者是朱熹。 5、三家诗:汉初讲诗者主要有鲁、齐、韩三家,言诗于鲁则申培公,于齐则辕固生,于燕则韩太傅(韩婴),鲁诗、齐诗以国得名,韩诗以人得名,合称三家诗;用汉隶书写,与较晚的毛诗学派区别,称为今文诗经学派;三家诗以鲁诗出现最早,以齐诗在当时影响最大但消亡最早,以韩诗传世文献为最多(齐诗亡于三国纷争时,鲁诗亡于西晋,韩诗亡于北宋)。 6、毛诗学派:毛诗因其传 授人的姓氏得名,秦汉鲁人毛享 传诗于赵人毛苌,毛苌广为传 授;至西汉末经今古文之争,有 别于三家诗,归于古文经学派; 东汉时古文经学派抬头,毛诗立 于官学,与齐、鲁、韩并称为四 家诗。(毛诗胜在事实多联系左 传,训诂多同于尔雅,诗序较为 合理,又得到大学者郑玄为之作 笺) 7、《毛诗正义》,毛享传, 东汉郑玄笺,唐孔颖达疏,这是 一部全面总结两汉至初唐诗经 研究成果,带有里程碑性质的专 著;朱熹《诗集传》,这是一部 代表宋学诗经研究成果,同样具 有里程碑性质的专著。 明《孙月峰先生批评诗经》, 这是一部突破经学之桎梏,开始 从文学角度看待诗经的专著。 清姚际恒《诗经通论》,此 作摆脱汉学、宋学之争,独立阐 发自己的思想,与崔述《读风偶 识》、方玉润《诗经原始》被誉 为独立思考派的三部鼎立之书。 清段玉裁《诗经小学》,这 是一部自觉地运用文字音韵学 理论对诗经文学进行系统研究 的专著。 清陈奂《诗毛氏传疏》,这 是清代古文经学派集大成之作, 为研究毛诗的必读之作。(马瑞 辰《毛诗传笺通释》、王先谦《诗 三家义集疏》被誉为清代三大治 诗之作) 8、诗经反映的社会生活: 诗经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 子,全面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 中叶周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思 想、文化及社会生活。(1)全面 反映了周人的劳动生活,如农 耕、蚕桑、采摘、建筑、畜牧等, 有助于了解周代经济制度和经 济思想;(2)反映周人的爱情、 婚姻及家庭生活,为了解当时价 值观念、审美观念、社会风俗、 婚礼仪式等提供史料;(3)反映 周人兵役、徭役及战争生活;(4) 反映周人的政治生活、宗教生 活、贵族的燕飨生活。 9、诗经反映的社会思想: 作为一部抒情诗集,诗经不仅记 录了风云变幻的社会生活,而且 反映了那一时代各个阶层的思 想意识,(1)反映了早期知识分 子的忧患意识,为后世知识分子 人品、人格、理想、情操的建立 和健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2)反映那个时代的宗教意识; (3)反映劳动人民的反抗意识; (4)反映周人的道德意识;(5) 反映先民们的审美观念及文学 创作的基本原则。 10、诗经的文学成就:(1) 质朴淳厚的艺术风格;(2)浓郁 的抒情风味;(3)情景交融的意 境;(4)多种手法塑造人物形象 (用赋笔直描、曲折情节、细节 描写、对比烘托);(5)赋、比、 兴的表现手法(王昌龄《诗格》 将兴分为14格,曰感时、引古、 叙事入兴等);(6)回环复沓的 篇章结构;(7)灵活多变的句式 (以四言为主);(8)丰富多采 的修辞手法;(9)鲜明、准确、 生动、丰富的语言;(10)和谐 自然的韵律。 11、诗经对后世的影响 (一)思想:首先是诗经中 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诗经中的爱国主义思想是很朦 胧的、很原始的,他们所爱的仅 仅是自己的宗国而已,爱国主义 成为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成为 乐章的主旋律,诗经是其源头。 其次,忧国忧国、重视社会 责任、重视人生价值的积极入世 思想对后世有重大影响,诗经塑 造了众多的知识分子形象,他们 具有满腔的政治热情,敏锐的洞 察力,关心国事,注意时局的发 展动向,我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 家、社会活动家都不同程度地受 到诗经忧患意识的感染和熏陶。 再次,诗经体现出的审美意 识及文艺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 奠定了我国古代美学思想及文 学理论的基础。 诗经的宗教意识与伦理意 识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 (二)艺术:首先诗经的现 实主义精神,成为推动古代进步 文学创作的巨大动力,诗经中的 许多作品都深刻反映了公元前 11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的社会 现实,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精 神,获得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源头 的美称,使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 成为我国古典文学中最主要的 创作方法。 其次,诗经的表现手法对后 世有极大的影响,自诗经问世以 来,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一 直是古代诗人进行文学创作的 基本表现手法。 再次,诗经其他艺术成就对 后世亦有极大影响,诗经生动、 形象、准确的用语,奠定了我国 诗歌创作的语言基础,诗经坦 直、爽快的语言深受后世作家的 喜爱多被借用到自己诗句中,诗 经中的用韵形式和节奏要求、修 辞手法、意境的创作被后世广泛 接受。(王立《中国古代文学十 大主题》原型均归于诗经) (三)雅俗文学:诗经是雅 俗文学结合的产物,三颂、二雅、 十五国风大部分是贵族创作的 雅文学,具有明显的典雅风格和 沉稳、庄重的贵族气质;二雅中 的《谷风、苕之华、何草不黄》 为西周民歌,常用回环沓手法及 清新活泼的用语,透露出雅文学 向俗文学靠拢的迹象,影响着后 世民间文学的创作和发展。 12、春秋时期为赋诗言志时 期,此时重在诗的应用,战国时 间为著书引诗时期,儒家学者已 将诗作为说理依据。 西汉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的 文化政策,为诗经研究开拓了经 学研究的广阔天地;经学的今古 文之争,推动了诗经研究的第一 个高潮;郑玄成为两汉诗经研究 集大成者。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中国古代作家及代表作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现存《论语》20篇,是他的弟子记录他与弟子们言行的语录体专集。 左丘明(前556—前451)春秋时代鲁国人,著名史学家,据说他是《左传》《国语》两书的作者。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用”。著有《墨子》一书,今存53篇。 孙子(约前551—前479年)名武,字长卿,春秋后期齐国人,军事理论家,著有《孙子》,又名《孙子兵法》,13篇,古代称为“兵经”,是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 孟子(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今山东邹县)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师。著有《孟子》一书。

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人,道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庄子》一书,33篇,又名《南华经》。代表作《庖丁解牛》等。 荀子(前313—前238)名况,尊号“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他针对儒家“天命论”提出“天行有常”的朴素唯物论和“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胜天”思想。著有《荀子》32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韩非子(前280—前233)名非,战国末期韩国人,荀况弟子,法家学派代表人物。现存《韩非子》55篇,代表作有《五蠹》《智子疑邻》《扁鹊见蔡桓公》等。 吕不韦(前292—前235)战国末期韩国大商人,曾为秦国的相国。他集合门客编写了《吕氏春秋》,又名《吕览》。 列子(约前649—前606年)名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被道家尊为前辈。著有《列子》8篇。

(精选)中国重要作家作品

中国重要作家作品 (一)春秋时代 1、《诗经》本只称《诗》后又以“诗三百”为代称。著名篇目《关雌》《氓》、《伐植》、《硕鼠》、《七月》。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从周初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大类。开创我国文学现实主义传统,列为“五经”之一。 2、孔子,名丘,字仲尼,又称尼父、圣父,鲁国人,儒家创始人。书为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成。主要作品为《论语》20篇,各取篇中开头二字为篇名,如《学而》、《为政》等。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代表了孔子的基本思想。诸子哲理散文,语录体,列为“四书”之一。 3、左丘明,鲁国史官。主要作品为《左传》,《春秋左氏传》又名《左氏春秋》。《曹刿论战》、《曹崤论战》、《崤之战》、《烛之武退秦师》等选自此书。我国第1 部叙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时期史实,富有文学性。 (二)战国时代 4、孟子,名轲,宇子舆,战国时儒家代表人物,世称亚圣。书由其弟子编辑。主要作品为《孟子》共7篇,各取篇中开头儿字为篇名,如《梁惠王》、《公孙丑》、《告子》等。记载了孟子的思想和政治言论。诸子哲理散文,“四书”之一。孟子长于论辩,善用比喻,对后世议论性散文的发展影响较大。 5、列子,名御寇(圉寇),道家前辈。主要作品为《列子》又名《冲虚真经》《愚公移山》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 6、庄子。名周,世称南华真人,道家代表人物。主要作品为《庄子》,又名《南华经》现存33篇。诸子哲理散文,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对后世文学有很大影响。 7、荀子、名况,字卿。避汉宣帝刘询讳,改称孙卿。主要作品为《荀子》其中《劝学篇》《天论》等最有代表性。另作《赋篇》对汉赋的兴起有所影响。建立了以儒家思想为主体,又兼采法家和其他各家学说的思想体系。韩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继承者。属诸子哲理散文。 8、韩非,法家集大成者。主要作品为《韩非子》全书55篇《扁鹘见蔡桓公》、《五蠹》、《南郭处士》等都出于此书。诸子哲理散文,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 9、吕不韦,秦相,集合门客编成《吕氏春秋》。主要作品为《吕氏春秋》。又名《吕览》共160篇《察今》、《察传》等出于此书。收入诸子哲理散文,杂家的代表著作。 10、屈原,名平。我国第一个爱国主义、浪漫主义诗人,开创楚辞新诗体,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为《离骚》《九歌》包括《山鬼》《国殇》等11篇)《天问》《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颂》等9篇。西汉刘向编成《楚辞》一书,以屈作为主。因具有浓厚的楚国地方色彩,故称“楚辞”,后世因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传统《离骚》和《诗经》中的国风并称“风骚”,成为“文学”的代名词。 11、《故国策》33篇《荆轲刺秦王》《邹忌讽齐王纳谏》《唐雎不辱使命》等都出于此书。西汉刘向根据史料编定。属国别体史书,历史散文,主要记载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相互论辩时提出的政治见解和斗争策略,以及他们的政治活动。对后世散文和辞赋的创作有很大影响。 (三)两汉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中国古代作家作品 ??春秋:《诗经》、《论语》、《左传》、《孙子》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这些诗歌编为风、雅、颂几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方的歌谣,里面有不少古代劳动人民的创作。选入课本的有《硕鼠》、《伐檀》。 ??《论语》--为孙子弟子编纂,是记录孙子言行的语录体作品。孙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课本选入《论语六则》。??《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备的编年史。相传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左丘明。《左传》也称《左氏春秋》,选入课本的有《曹刿论战》。 ??《孙子》--又名《孙子兵法》,是我国古代一部很有名的军事著作,共十三篇。作者孙武,春秋时齐国人,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选入课本的有《谋攻》。?? ??战国:孟子、墨子、荀子、庄子、韩非、《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国语》、屈原 ??孟子--名轲,战国时代儒家的代表人物,著有《孟子》,这是记录战国时代思想家孟轲的思想和政治言论的一部书。选入课本的有《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 ??墨子--名墨,战国时代著名的思想家。他和墨家子弟和后辈学生著有《墨子》一书。选入课本的有《公输》。 ??荀子--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荀子》里,选入课本的有《劝学》。 ??庄子--名周,战国时蒙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著有《庄子》。选入课本的有《庖丁解牛》。 ??韩非--战国末期著名的思想家,他的著作收在《韩非子》里。选入课本的有《郑人买履》、《扁鹊见蔡桓公》。 ??《吕氏春秋》--是战国时秦国丞相吕不韦叫的他的门客们编写的,是先秦杂家的代表著作。选入课本的有《刻舟求剑》、《察今》。 ??列子--相传为战国时郑人列御寂著。书中保存了不少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选入课本的有《愚公移山》。 ??战国策--是西汉族末年刘向根据战国时事的记录编辑的一部国别体史书。选入课本的有《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 ??《国语》--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全书按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分国编次,记载了从周穆王到周贞定王前后五百余年的史事。 ??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爱国诗人,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有《离骚》、《九歌》、《天问》、《九章》。选入课本的有《国殇》。 ?? ??汉:司马迁、贾谊、王充、《孔雀东南飞》

第一节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第一节中国古代重要作家及作品 1、《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共收录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约305篇,与《尚书》《周易》《春记》《礼记》合称为五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泉。有“六艺”,分别是“风”“雅” “颂”“赋”“比”“兴”。 2、孔子 孔子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论语》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共20篇。 3、中国历史上的“圣人” 诗圣:杜甫史圣:司马迁医圣:张仲景至圣:孔子亚圣:孟轲武圣:关羽酒圣:杜康 司马迁,别称太史公,与司马光并称“史界两司马”,与班固并称“班马”,作品是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成“前四 史”。共130篇,8书,10表,12本纪,30世家,70列传。 5、陶渊明,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晋某期南朝初期诗人。作品有《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陶渊明等人形成我国东晋田园诗派,谢灵运、谢朓等人形成我国南朝山水诗派,王 伟、孟浩然形成我国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主要作品有《王子安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滕 王阁序》。初唐四杰分别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 8、孟浩然,唐代山水田园诗人,与王维齐名,世称“王孟”,作品是《过故人庄》《春 晓》。 王维,字摩诘,故称王右丞,诗人兼画家,与孟浩然同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代表。 作品是《送元二使安西》《相思》《观猎》《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苏轼称其诗和画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李白,别号青莲居士,人称“诗仙“,与杜甫齐名,人称“李杜”,唐代三大诗人 之一。作品有《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子夜吴歌》《望天门山》《秋浦歌》《秋 登宣城谢眺北楼》,结为《李太白集》,属浪漫主义豪放派,韩愈称其“李杜文章在,光阎万丈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渡荆门送别》 杜甫,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人称“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被后人称为 “集大成”。《登楼》《望岳》 韩愈,字退之,唐代古文运动倡导者,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作品《师说》《马说》《原毁》》《进学解》《祭十二郎文》,结为《昌黎先生集》。主 张“以文为诗”。韩愈的名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师者,所以传 道授业解惑也。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古代诗人别称,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魔-白居易,诗鬼-李贺,诗佛-王维,诗 豪-刘禹锡,诗囚-孟郊。 刘禹锡,刘宾客,与柳宗元合成“刘柳”,与白居易合成“刘白”作品《陋室铭》《乌 衣巷》《竹枝词》,结为《刘宾客集》《刘梦得集》 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中唐新乐府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唐代三大诗人之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