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
- 格式:doc
- 大小:40.50 KB
- 文档页数:13
“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几点看法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指出:“学生必须毫无例外的用自己的话口述一切领会的东西。”就培养口语交际能力对小学生的成长来看,口语交际是训练聆听、表达、合作、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能力的综合训练。这种能力是一种在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不仅表现在说的准确、流利上,更表现为说的状态、形式上,也就是要求在口语交际的时候,要表达自己的思想,体现自己的修养和素质,是对学生道德认知和社会交际能力的综合要求。从社会的需求看,口头语言是最基本、最便捷的交际工具,而且较强的口语交际能力也成为了每个人适应现代社会的最基本的能力需求。为此,《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口语交际的教学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为了达到这些目标,许多老师在口语交际训练的内容、途径、方法上做了许多的尝试、探索、研究,使新课程的这株新苗,得以快速成长。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口语交际的教学上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如认识上存在偏差,口语交际处于单项活动,缺乏交互性,无法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实现多重互动;“死”教教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意识淡薄,不能活用教材,走向生活,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追求浮华、热闹的形式,语言训练意识不强、不能关注语言,回归本真,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等。尤其是许多教师不能充分认识口语交际教学中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的重要性,不能很好地、及时地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错失了让
学生进步的良机。其实,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是口语交际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实施科学有效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对促进教师口语交际教学水平和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口语交际评价可以促进学生更认真倾听别人发言,并判断正误、优劣。他们会或肯定赞扬,欣赏别人优点,或质疑争论,对别人提出建议。课堂上这种积极交流、双向互动的局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进一步端正学生听说态度,养成良好的语言习惯,能有效地提高口语交际的质量。所以,教师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应该重视起来。但是,在评价的过程中,要把握好几个问题,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一、要制定好口语交际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要评价学生的学业,首先必须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有很多形式,如讲故事、情景交谈、辩论、演讲、朗诵、课本剧等,严格来说,每种不同的口语交际形式都应有不同的评价内容和标准。但不论哪种形式都有口语交际的共性,而且新课标对口语交际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例如它提出了课程目标应在三个维度上展开,即关注学生发展的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且详细列出了口语交际各年段的阶段目标,这对评价体制的建立有很强的导向作用。所以,制定口语交际评价的内容和标准是十分必要的。制定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口语交际能力是以听说能力为核心,包括交往能力在内的一种综合能力。它包含有智力因素,如认知能力;思维的敏捷性、条理性和深刻性;对话题和情景的把握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听说能力等。还包含有非智力因素,如与人交际的兴趣;平等待人的习惯;尊重他人意见;尤其是包容不同意
见;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等。“语文是思维的外衣”,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正是有各个方面的配合,口语交际才能做到“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我们在教学中必须把握多方面的目标,制定好评价的内容和标准,从多个角度全面评价学生的交际能力。更要注意的是不同年级、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学生,内容和标准的制定要切合实际,不能一刀切,更不能以成人化标准去要求学生。我们可以以新课程标准中口语交际的总目标和各年段目标为依据,制定一个《小学阶段口语交际评价系列表》。这个表可以以小学阶段的三个年段为纵向,以情感、态度和能力为横向,全面、客观和公正地衡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例如在口语交际能力方面,要求学生首先学会倾听,要从了解内容,到把握主要内容,到抓住要点;其次,学会表达,要会复述、讲述,能转述,由简单地说,到讲得清楚、明白,再到有中心,有条理,进而学会应对。当然,以上三点不是截然分开,而是相互联系的,表达是在倾听基础上的交流,应对是在交际中的表达,这就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设置生动的、具体的评价情境
我国教育家叶圣陶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也有人说:“环境塑造人。”这些话很有道理,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去自主的创造情境,把学生带到具体生动的情境中,由此情此境激发学生的情绪及内在动力需要,从而可以让学生产生口语交际的欲望。所以,教学中一定要依据教学内容,尽量模拟社会生活交际实际创设情境,形成良好气氛,让学生在这种情境气氛中产生交流欲望,自由地无拘无束地参与。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与
创造思维能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同样,在口语交际活动的评价中也要设置生动的、具体的评价情境,因为新课标提出:“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因此,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教师一定要尽可能地创设具体的评价情境,设计多样的交际活动,如游戏、采访、演出、导游、实践等等,让学生在活动中担任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任务,从而适时、适当的给予评价。“未成曲调先有情”。这里的“情”就是情趣,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创设故事情境或生活情境,可以扣动学生心弦,调动学生的情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交际活动中,并乐此不疲。也可以利用教学媒体创设情境。多媒体创设的情境,具有生动、形象、逼真的特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容易引起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热情。教师还可以事先布置好一个场面,诱导学生在浑然不知是人为设计的情况下进入角色,以他们最真实、自然的方式进行口语交际。实物陈设,演示情境也是一个好方法。比如在进行《有趣的动物》这一口语交际活动时,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带到课堂上来,学生面对活泼可爱的小动物会情不自禁地进行观察、讨论、交流,积极踊跃地各抒己见。教师再引导他们做出适当评价,很快他们就会对小动物的外形及生活习性了解清楚,他们的口语交际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我们还可以立足校园,把口语交际情境的触角引向家庭和社会。
1、在学校活动中培养口语交际能力。校园生活丰富多彩,学生每天生活在校园的时间占他所有时间的三分之一还多,校园就是学生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