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摘要:

一、前言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与成效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六、结论

正文: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营商环境日益受到重视。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对于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提升开发区营商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开发区营商环境是指在开发区范围内,影响企业投资、经营和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条件。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主要内容】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审批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2.政策支持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政策等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金融服务制度: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4.人力资源制度: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5.基础设施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生产和生活条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与成效】

实施营商环境制度以来,开发区在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

1.企业投资活力增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投资回报预期,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产业升级,提高了开发区的产业竞争力。

3.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为开发区带来了更多投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虽然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流程仍需简化、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区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改进方向包括:

1.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3.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结论】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对于提升开发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青海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1.07.28 •【字号】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四十六号 •【施行日期】2021.10.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事行为其他规定 正文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四十六号 《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由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21年7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1年10月1日起施行。 青海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1年7月28日 青海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21年7月28日青海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市场环境

第三章政务服务 第四章监管执法 第五章法治保障 第六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活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务院《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以市场主体需求为导向,以深刻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协同联动、完善法治保障,对标国际国内先进水平,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综合协调机制,统筹推进、督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和市、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优化营商环境的指导、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和本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要求开展评价工作。各市(州)、县(市、区、行委)、各部门应当根据营商环境评价结果,及时调整完善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措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意见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 条例》的意见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公布日期】2019.12.30 •【文号】国市监注〔2019〕249号 •【施行日期】2019.12.3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市场规范管理 正文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的意见 国市监注〔2019〕24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各司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加快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现就市场监管部门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提出以下意见。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营造宽松便捷的市场准入环境 1.提升企业开办规范化水平。在全国推广企业开办全程网上办,压减企业开办环节,企业开办时间不超过国家规定时限。大力推进统一市场主体登记注册业务规范、数据标准和服务平台接口建设,不断提高企业开办的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水平,形成办理程序统一、审查规则统一、文书材料统一的市场主体登记注册机制。探索推进商事登记立法,健全完善统一规范便利高效的高质量市场主体登记注册制度。

2.有序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在自贸试验区开展“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对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清单管理,并不断滚动优化,推动照后减证和简化审批。对市场监管领域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施分类改革,逐项细化出台具体改革举措和事中事后监管措施。评估试点情况,适时在全国推开。对审批改为备案的事项,按照“多证合一”的要求在企业登记注册环节一并办理,由市场监管部门及时将备案信息推送至有关主管部门。 3.平等对待内外资企业。认真贯彻落实《外商投资法》和《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规定,严格执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便利外商投资企业登记注册,落实外商投资信息报告制度,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4.深化产品准入改革。对于继续实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的产品,推动“转、减、放”改革,推进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产品聚焦到涉及公共安全、经济安全等产品上,推动将审批权限逐步下放到省级市场监管部门。 5.建立多元化的市场主体退出制度。优化普通注销制度,完善注销“一网”平台功能,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同联动。完善简易注销制度,坚持诚信推定和背信严惩,推动简易注销程序制度化、规范化。建立健全市场主体强制退出制度,对因经营异常、违法失信而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的市场主体,依法实施强制退出。 二、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 6.强化竞争政策基础地位。充分发挥竞争政策在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全面实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加快构建全面覆盖、规则完备、权责明确、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审查制度体系。建立面向各类市场主体的有违公平竞争问题的投诉举报和处理回应机制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处理情况。 7.加大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力度。加强对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和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调查,加强经营者集中反垄断审查。对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存在的市场混淆、商业贿赂、虚假宣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摘要: 一、前言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主要内容 四、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与成效 五、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六、结论 正文: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发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其营商环境日益受到重视。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对于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期为提升开发区营商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与重要性】 开发区营商环境是指在开发区范围内,影响企业投资、经营和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条件。良好的营商环境能够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进而吸引更多优质企业入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主要内容】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行政审批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降低企业办事成本。

2.政策支持制度:为符合条件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使用政策等支持,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3.金融服务制度:加强金融体系建设,提高企业融资便利性,降低融资成本。 4.人力资源制度: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5.基础设施制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企业生产和生活条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与成效】 实施营商环境制度以来,开发区在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 1.企业投资活力增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降低了企业成本,提高了企业投资回报预期,吸引了更多优质企业入驻。 2.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了产业升级,提高了开发区的产业竞争力。 3.区域经济发展加快: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为开发区带来了更多投资,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存在问题与改进方向】 虽然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审批流程仍需简化、企业融资难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开发区应继续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具体改进方向包括: 1.深入推进简政放权,进一步简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2.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3.优化人才培养和引进政策,满足企业人力资源需求。

辽宁开发区 营商环境建设 制度

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制度 一、辽宁开发区的概况 1. 辽宁开发区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 2. 辽宁开发区的经济发展状况 3. 辽宁开发区的营商环境现状 二、营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 营商环境建设对辽宁开发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2. 营商环境建设对于吸引投资和促进企业发展的意义 3. 营商环境建设与制度建设的关系 三、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 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成就和进展 2. 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挑战 3. 制度建设在营商环境中的作用和不足 四、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建设的方向和举措 1. 政府角色和市场机制在营商环境建设中的协同作用 2. 推动便利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 3. 以法治化推动营商环境建设,提高制度供给效能 五、总结与展望

1. 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2. 未来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挑战和发展方向 3. 个人观点和对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展望 总结回顾: 本文从辽宁开发区的概况入手,探讨了营商环境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分析了营商环境建设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度建设的方向 和举措,最后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整个篇幅中,文章多次提及了 “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制度”的关键词,并以序号标注的方式呈现,以深入探讨和全面分析这一主题。 个人观点和理解: 作为撰写文章的写手,我深切认识到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对于辽宁开发区乃至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完善的制度建设,才能 真正提升辽宁开发区的营商环境,增强市场吸引力,吸引更多的资金 和企业到该地区投资和发展。我希望未来,辽宁开发区能够不断完善 营商环境建设制度,加大改革力度,不断提升辽宁开发区的国际竞争力,成为更具活力和魅力的经济特区。辽宁开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必 要性和意义 营商环境是指政府和市场在营商活动中所达成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和环 境条件。它是企业经营环境的一部分,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营商环境包括政府服务的便利程度、市场秩序的规范程度、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制度文件

优化营商环境有关制度文件 优化营商环境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国纷纷出台相关制度文件来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投资者和企业的便利程度。制定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文件,不仅可以提高政 府管理效率,还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机会,提升企业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吸引 外商投资和促进贸易发展。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文件,可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市场准 入机制、更加便利的商务服务、更高效的行政审批流程、更健全的法律保障,从而营造更 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经济环境。 制度文件应当明确政府职能部门和责任单位。政府应当建立专门机构或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全市范围内营商环境的改善工作,指导和推动相关改革和政策的落实。各 职能部门要明确分工,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形成合力,推动制度文件的有效执行。政府相 关部门必须主动落实改革措施,主动服务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加规范、高效、透明的政 务服务。 制度文件要明确营商环境的改善目标和原则。明确改善企业和投资者的市场准入和退 出机制、优化商务服务流程、简化审批手续、加快行政效率、推进法治环境等方面的标准 和原则。要建立健全的政策法规,保护企业和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推动市场主体健康发展。 制度文件要明确相关政策措施和改革举措。包括但不限于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商 事登记制度、简化行政审批流程、推进电子政务、促进科技创新发展、提升金融服务便利性、改善土地使用权政策、优化税收政策等方面的措施。还需要加强对经济全球化、贸易 便利化、产业升级、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战略谋划,以促进企业和市场健康发展。 制度文件要明确监督评估机制。建立健全的监督评估体系,对制度文件的贯彻执行和 效果进行动态评估,确保政策措施的有效实施,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及时调整政策,加 强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制定和实施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制度文件,需要政府部门、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只有通过积极改革,不断完善和落实制度文件,才能切实推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为 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

营商环境工作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强化问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制度。 一、责任制度 (一)成立领导小组 县局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局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任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办公室,具体负责活动组织实施,确保取得实效。 (二)规范责任 1、加强审批窗口建设。各服务窗口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目标责任制"。 2、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对企处罚实行“初犯不处罚,处罚就低限"制度,对入企检查时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改正,一般不实施处罚。对存在严重问题确需实施处罚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符合规定的,不予处罚;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的,方可进入处罚程序。 3、严禁干扰企业经营秩序。未经法定程序不准擅自对企业下达整顿通知书。严禁利用各种形式向企业摊派、强拉

广告、强定报刊。举办针对企业的培训学习和评比达标活动,须经上级部门批准. 二、问责处罚制度 1、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措施、规定,不落实、落实不到位的,视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人和主要负责人警告直至撤职处分。 2、对以下行政执法行为将进行责任追究: (1)违反行政审批相关规定,不实施行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的,违反行政审批程序、时限要求的行为; (2)违反行政执法相关规定,入企检查不备案或检查内容超出备案范围的行为; (3)违反行政处罚规定,不执行“初犯不处罚,处罚就低限”的行为; (4)利用行政执法职权,以权谋私,滥用职权,越权执法,野蛮执法或吃、拿、卡、要、报的行为。 3、责任追究的方式为:批评教育、通报批评、效能告诫、调离岗位或停职离岗培训、辞退、责令辞职或免职、党政纪处分、责令依法承担部分或全部行政赔偿费用。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三、监督考核制度 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推动改革、服务发展、改进作风的重要契机,坚持业务工作与作风建设相融合,日常督查与

优化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例会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例会制度 一、制度目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优化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例会的召开、组织、实施等各个环节,确保会议的高效性和实效性,并为后续工作提供相关指导和参考。 二、会议召开 (一)召开频率 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例会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特殊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适当调整会议召开时间。 (二)会议形式 优化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例会可以通过线上视频会议和线下现场会议的方式进行。具体形式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确保会议的高效性和实效性。 (三)会议议程 1.主题分享:对近期优化营商环境纳税服务的典型案例和典型 做法进行分享,以促进会议中的经验交流和技术融合; 2.工作展示:汇报近期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成效和计划,以便其他成员了解和了解清楚;

3.问题讨论:讨论当前营商环境纳税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并进行问题解决方案的研究和制定; 4.工作部署:制定下一阶段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并落实责任和 时间表。 三、会议组织与实施 (一)主席团成员 营商环境纳税服务专班工作例会的主席团成员由主席、副主席和秘书组成。 (二)会议纪要 会议秘书应当及时记录和整理会议内容,制定会议纪要,确保会议的纪录清晰、具体,落实会议决定并及时传达到相关人员。 (三)会议评估 对每次会议的召开、组织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发挥会议的效果和价值,不断完善工作经验和方案。同时,要及时总结并反馈专班成员的反馈意见,以求更好地开展后续工作。 四、附则 本制度经专班主席团通过,并经专班成员共同监督执行。对本

制度的任何修改或补充等需要经过主席团成员讨论和通过后方可执行。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最新版3篇】 目录(篇1) 一、前言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内容 四、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 五、总结 正文(篇1)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开发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作为一种特殊的经济区域,开发区在促进我国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更好地推动开发区的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本文旨在分析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相关内容,以期为开发区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和重要性 1.概念: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一系列制度和环境因素。它包括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2.重要性: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企业投资、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开发区来说,优越的营商环境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国内外资本,促进产业集聚和升级,从而推动开发区的持续发展。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内容 1.政策环境:政府制定一系列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政策,如税收优惠、

财政支持、人才引进等,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2.法治环境:强化法治建设,保护企业合法权益,维护市场秩序,为开发区内的企业提供公平、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 3.市场环境:构建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提高市场准入透明度,优化企业办事流程,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4.社会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生活质量,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吸引企业和人才入驻开发区。 四、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 1.完善政策体系:政府应根据开发区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制定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 2.强化责任落实:各级政府部门要明确职责,形成工作合力,确保营商环境制度的有效实施。 3.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企业和社会对营商环境制度的认识,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提升开发区的整体形象。 4.建立评估机制:定期对开发区营商环境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五、总结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对于促进开发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政府应从政策环境、法治环境、市场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营商环境制度,为开发区的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目录(篇2) 一、前言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重要性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主要内容

2023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制度

2023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制度 为切实发挥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工作专班高位推动、统筹协调、协同高效作用,全面落实《X省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和省、X市及我市《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各项目标任务,按照“领导责任、工作推进、考核评价、督导问责〃四个体系要求,特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沟通联络制度 第一条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之间应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沟通联络机制,确保快速沟通、协调顺畅、信息直达,及时推动专项行动工作中所遇问题解决。 第二条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应设置专人专职负责沟通联络,原则上为本单位业务科室负责人。 第三条各工作专班之间沟通,由督导考评问责工作专班负责。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负责与省和X市相应工作专班沟通及与各工作专班责任单位沟通。 第四条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之间,原则上每月至少沟通联络一次,如工作推进中遇有急切问题,应即时沟通联络,确保第一时间信息对称,及时有效解决问题。 二、会商报告制度 第五条各工作专班之间、各工作专班牵头单位与责任单位之间应建立会商机制,协调工作推进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掌握工作推进情况,研判工作推进态势。

第六条各工作专班之间每月至少召开一次调度会商会议,由督导考评问责工作专班负责组织,掌握各工作专班工作推进情况,交流经验、反思差距,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 第七条对涉及全市优化营商环境的紧急工作任务或市领导临时交办任务,各工作专班可组织会商会议。各工作专班如遇有重大问题可随时向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报告。 第八条每月25日前,各工作专班向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上月工作完成情况,包括工作进展、取得成效、存在的问题和下步工作计划,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 第九条每月3日前,各工作专班要编印工作动态,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各工作专班要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及时报送工作信息(材料),不得迟报、漏报、瞒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随时编发简报,通报各工作专班情况,并以专报信息或工作动态形式呈报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 第十条各工作专班要建立并报送重点任务分解表,细化重点任务,包括但不限于专项行动和营商环境评价的各项任务。市优化营商环境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建立重点任务总台账。各工作专班要在重点任务分解表中压实责任单位、责任领导和责任人等要素,并明确本工作专班重点任务、年度目标、完成时限等内容,并作为调度、考评、督办、问责工作的重要依据。 三、督导考评制度 第十一条督导考评问责工作专班对各工作专班在贯彻国家、省、X市

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文件

营商环境工作专班文件 一、引言 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商业环境和投资环境,包括政府对商业和投资的政策、制度和服务的整体情况。优化营商环境对于吸引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加强对营商环境的管理和改善,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营商环境工作专班,以推动相关工作的开展。 二、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背景与意义 2.1 背景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推进,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营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营商环境成为各国共同的追求。为了更好地适应全球经济竞争的需要,各国纷纷设立了营商环境工作专班,加强对营商环境的管理和改善。 2.2 意义 设立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目的在于提高政府对商业和投资的管理水平,优化政策、制度和服务,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可以吸引更多的外商投资,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 三、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职责与任务 3.1 职责 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主要职责是负责营商环境的管理和改善工作。具体包括: 1.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和制度,优化商业和投资环境; 2.加强对商业和投资的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3.提供政策咨询和服务,解决企业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评估营商环境的改善情况; 5.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营商环境。 3.2 任务 营商环境工作专班的主要任务包括: 1.研究和制定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和措施; 2.加强对商业和投资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 3.加强与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沟通与合作,解决企业在投资和经营过程中遇到的 问题;

《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文件原文

关于创建一流营商环境的意见原文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对照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标准,全面打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高水平推进对外开放,努力推动宁波走在“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前列,特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企业开办便利化程度 1.全面落实国家《外商投资准入特殊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2 年版》,负面清单之外的领域,不得提高审批部门层级 ;不得要求专门的材料证明,做到法律上平等、政策上—致,实行国民待遇。 ⒉积极推动取销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支持外国银行在宁波设立分行和子行,对商业银行新发起设立的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和理财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不设上限,大幅度扩大外资银行的业务范围,鼓励外资进入信托、金融租赁、汽车金融、货币经纪、消费金融等银行业金融领域。 3.深化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扩大保险业对外开放,取销外资保险公司设立需开设两年代表处的要求,放宽外资持股比例。 4.广泛引入各类社会资本参预竞争性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在城市开辟建设、公共基础设施投资、城市资源要素配置等方面与社会资本开展合作。 5.优化企业开办流程,大力推行“—窗受理、集成服务”,协同推进涉企证照由市场监管部门通办改革,打造“—次提交、同步办理、信息共享、限时办结”的企业开办流程。 6.实施企业名称自主申报(涉及前置审批事项或者企业名称核准与企业设立登记不在同一机关的除外) ,企业名称再也不实行预先核准。

7.实施住所申报承诺制、经营范围全类登记制,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平台,推广“政银合作模式,方便企业申报登记。 8.进—步简化企业从设立到具备—般性经营条件所必须办理的环节,实现常态化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 3.5 个工作日。 9.推行新办企业“一站式”涉税事项服务,首次申领增值税发票的新办纳税人办理发票票种核定时,增值税专用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超过 10 万元,每月最高领用数量不超过 25 份,以及增值税普通发票最高开票限额不超过 10 万元,每月最高领用数量不超过 50 份的事项即时办结。 10.对新办企业增值税纳税人购买税控系统产品费用和缴纳的技术维护费用,在增值税应纳税额中予以全额抵减。 二、提高企业开工建设便利化程度 11.全面优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流程,工业类和房产类等为重点的普通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最多跑一次,最多 100 天”。普通工业类、房产类企业投资项目开工前审批全流程分别压缩至 59 个自然日和 95 个自然日,力争实现竣工验收前“最多跑一次”。 12.实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即时办理制度。以出让方式取得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的建设项目,凭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和出让合同即时领取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以划拨方式取得的,凭建设项目批准、核准、备案文件即时办理。 13.取销重要地段、重要建造等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区级初审,由市规划局负责组织联审。取销园区内工业、仓储类项目规划设计方案审批,施工图审查合格后按照“告知承诺制”的规定直接核发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取销物业管理用房

营商环境例会制度

营商环境例会制度 营商环境例会制度的目的是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全面优化营商环境,提升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在例会中,政府能够了解企业所面临的问题和需求,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企业的困难和痛点,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企业也能够通过例会向政府反映问题,提出建议,推动政府改进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条件。因此,营商环境例会制度是政府和企业之间密切合作的重要机制。 一、确定例会主题和时间 每年可以根据营商环境发展的需要确定一到两个主题,如优化政府服务、降低企业成本、简化行政程序等。确定例会的时间,并提前通知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 二、邀请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参会 邀请企业代表和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参会。企业代表可以由企业协会推选,同时鼓励涉及营商环境的各类企业参会,确保各个行业的代表都能参与进来。 三、评估营商环境状况 在例会中,进行对营商环境状况的全面评估,包括政府服务、行政审批、市场准入、投资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评估。可以通过市场调研、企业问卷调查、专家评估等方式,获取准确的信息和数据。 四、分析问题和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营商环境评估的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和痛点,制定相应的解决 方案。解决方案应该具体、可操作,包括政策调整、制度、流程优化等方 面的措施,同时要考虑到企业的实际需求和利益。 五、跟踪落实和评估 在例会结束后,政府和企业代表应建立跟踪落实机制,确保解决方案 能够落地并达到预期效果。同时,定期评估营商环境措施的效果,及时调 整和改进。 通过建立营商环境例会制度,政府和企业能够密切合作、共同努力, 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政府通过倾听企业的需求和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企业通过参与例会,向政府反映问题和提出建议,推动政府改进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同时,营商环境 例会制度也能够促进政府各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强政策的衔接和执行力度,提高综合管理水平。 总之,营商环境例会制度是提升营商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 手段,能够促进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和合作,加强营商环境的效果和广度。通过营商环境例会制度的有效运行,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政策 环境,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文件 (原创实用版) 目录 一、前言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与意义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内容 四、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 五、总结 正文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开发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作为一个特殊的经济区域,开发区在吸引外资、推动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升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要充分发挥开发区的优势,必须创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因此,制定和实施一套科学的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显得尤为重要。 二、开发区营商环境的概念与意义 营商环境是指一个地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它涵盖了政策、法规、基础设施、市场环境、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是指为优化开发区内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环境,政府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措施。它旨在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开发区,从而促进开发区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 三、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内容

1.政策支持: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土地使用政策等。 2.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企业设立、项目审批等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3.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开发区的硬环境。 4.市场环境: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5.社会环境:优化人才引进、员工培训、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的环境。 四、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的实施 1.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2.加强宣传推广,提高企业和社会对营商环境制度的认识和理解。 3.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政策和措施的实施效果。 4.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了解企业需求,及时调整和完善制度。 五、总结 开发区营商环境制度是推动开发区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营商环境政策措施(5篇)

营商环境政策措施(5篇) 营商环境政策措施(5篇) 营商环境政策措施范文第1篇 外商投资软环境是一个地区经济成长力量的重要条件,也是对外开放竞争力的集中体现。近十几年来,福建省高度重视外商投资环境建设工作,实行了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改善外商投资软环境,为汲取外资制造了一个较为宽松的环境。但是,当前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照旧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急需解决的问题,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需要。加强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是当前推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1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进展现状分析 为全面了解把握福建省投资环境的变动状况,对各设区市投资环境进行实时监测和量化考核,对涉外管理部门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福建省外资办从2021年起建立了外商投资环境监测评价工作制度,每年以问卷方式开展一次测评调查。测评工作以全省及九个设区市和有关涉外职能部门作为测评对象,通过考察外商对投资软硬环境及投资相关要素的评价,籍以衡量测评对象的投资环境现状和变化状况,并就各职能部门的施政行为进行满足度测评。本文借助测评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从不同角度讨论评估福建省外商投资环境的进展现状。 1.1对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的总体分析 测评结果显示,外商投资企业对福建省投资软环境的满足度,2021~2021年期间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21~2021年,得分区间在6.66~6.94。

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进展战略以来,近三年得分均超过7分,表明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跃上了一个新台阶。2021年全省投资环境总体满足度指数为7.12分,较前两年相比有所下降。其主要缘由是存在一些全国性的客观因素影响,诸如人民币升值幅度较大、货币政策越来越紧、出口退税率连续下调、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力度较强、“两税合一”以及《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加之福建省业已存在的劳动力紧缺、用地紧急等老问题,对于多数以外向为主的外商投资企业来说,冲突和困难比较突出。测评调查结果是在闽外商对现实逆境的真实反映,同时也表明福建省外商投资软环境竞争力还有待于提高。 从投资软环境期望满意程度看,在全省九个设区市被访的外资企业中,认为目前本地区投资软环境已超过预期期望的占12.8%,基本接近预期期望的占67.7%,未达到预期期望的占19.5%,全省投资软环境期望满意指数为5.78,处于“基本接近期望”的水平。这表明,目前福建省投资软环境总体水平基本达到外商的预期期望。 调查数据显示,外商对福建省投资环境持续改善抱有信念,对海西进展前景表示乐观。在调查中,认为投资软环境会连续得到改善的占66.6%,有八成多的被访者对海西进展前景表示比较乐观,仅有1.5%的被访企业感到不太乐观。外商在闽连续投资的意愿较为剧烈,有六成多的被访企业表示将会连续在本地区投资,有四成多的被访企业表示还会推举亲友或同行来本地区投资兴业。 1.2对福建省外商投资政务环境的分析 政务环境是外商投资软环境建设的核心,其内容主要体现在政务工作的

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广东省人大及其常委会 •【公布日期】2022.06.01 •【字号】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12号 •【施行日期】2022.07.01 •【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商务其他规定 正文 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 第112号 《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已由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于2022年6月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7月1日起施行。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22年6月1日 广东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 (2022年6月1日广东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十三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化营商环境,维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创造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根据《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优化营商环境相关工作。 第三条优化营商环境应当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原则,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效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 第四条各类市场主体在经济活动中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市场主体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经营自主权受法律保护。 市场主体应当遵守法律法规,恪守社会公德和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维护市场秩序,履行法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统筹推进、督促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 省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是省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主管部门;地级以上市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明确负责组织、协调优化营商环境日常工作的主管部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按照职责分工,做好优化营商环境的相关工作。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及时总结、复制、推广行之有效的经验和做法,并结合本地实际,在法治框架内积极探索原创性、差异化的优化营商环境改革措施;对探索中出现失误或者偏差,符合规定条件的,可以予以免责或者减轻责任。 第七条省人民政府营商环境主管部门应当完善以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满意度为导向的营商环境评价机制,采取公开信息分析、问卷调查、暗访和直接听取市场主体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等方式,按照国家和省的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定期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并向社会公布评价结果。

营商环境工作制度(共29页)

营商环境工作制度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实用资料】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20xx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下面是共赢教育网为大家带来的,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为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强化问责,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结合我局实际,制定优化。 一、责任制度 (一)组织机构 成立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兴山 副组长副书记肖淑波 副主任栾虹影 副主任王卓健 成员各科室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综合办。

(二)规范责任 1、加强审批窗口建设。各窗口要严格执行首问负责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时办结制、服务承诺制、目标责任制;。 2、规范行政处罚行为。对企处罚实行初犯不处罚,处罚就低限;制度,对入企检查时发现的一般性问题,积极帮助企业改正,一般不实施处罚。对存在严重问题确需实施处罚的,督促企业限期整改,整改后符合规定的,不予处罚;整改后仍达不到规定的,方可进入处罚程序。 3、严禁干扰企业经营秩序。未经法定程序不准擅自对 企业下达整顿通知书。严禁利用各种形式向企业摊派、强拉广告、强订报刊。举办针对企业的培训学习和评比达标活动。须经上级部门批准。 二、问责处罚制度 1、对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措施、规定,不落实、落实不到位,视情节轻重,给予直接责任人警告直至撤职处分。 2、对以下行政执法行为将进行责任追究 (1)违反行政审批相关规定,不实施行政审批三集中、三到位;的,违反行政审批程序,时限要求的行为。 (2)违反行政执法相关规定,入企检查不备案或检查内容超出备案范围的行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