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18.53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

王沛

(西北师范大学教科院,兰州,730070)

摘要采用间接测量方法分别探讨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一外群体效应。实验结果表明:(1)内隐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无意识内隐影响的表现;(2)刻板印象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3)刻板印象表现出强烈的/内一外群体效应0。

关键词:刻板印象内隐效应内一外群体效应

1问题的提出

最近的许多研究表明,有必要在意识性认知以外检验刻板印象的内隐运作程度,因为在一定程度上,内隐刻板印象是调节着某个社会范畴成员所具有的属性的无法内省辨认(或不能准确辨认)的过去经验的痕迹。[1]同时,近来关于刻板化信息表征的另一个研究焦点则是/内)外群体效应0(the inter2out group eff ect))))人们会对与自己无关的群体比所属群体知觉为更加相似、并且更趋向于激发消极的刻板印象的现象。[2]由于刻板印象加工的内隐性以及内)外群体效应实质上涉及到刻板印象加工机制的独特性这个核心问题,加之对于这两个议题的研究尚处于莫衷一是的阶段,因此笔者试图利用记忆的再认研究范式以及社会认知的间接测量方法来探讨刻板印象的自动化加工抑或内隐加工效应以及刻板印象的内一外群体效应,进而探索影响刻板印象形成的一些更深层面的因素及其加工通路。

2方法

211实验材料

54张25@15cm的卡片。其中18张由/大学生0、/建筑工人0两个职业标签分别与9个肯定意义形容词配对的卡片(每张卡片1个词与1个词配对)组成。另外18张由/大学生0、/建筑工人0分别与9个否定意义形容词配对的卡片(每张卡片也是1个词与1个词配对组成;剩余18张由/大学生0、/建筑工人0分别与9个中性意义形容词配对的卡片(每张卡片也是1个词与1个词配对组成),不同意义的卡片按随机概率排序。其中,用以构成词对的形容词是通过从预测被试对于大学生和建筑工人的印象而得到的形容词集合中挑选出来的。212被试

50名某师范大学二年级学生,19男,31女,年龄22)24岁。

213实验设计

采用2(两种职业标签:大学生、建筑工人)@2 (二种加工方法:数据加工(记忆)与概念加工(词对合理性判断))@3(词性: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组内、组间混合设计。其中,加工方法为组间变量,因变量为旧字符串的检出量。

同时,依照加工方法将被试分成2组各25人。第一组,在学习阶段采用概念加工方法,指导语为/请看下面54张卡片,对每张卡片上的名词与形容词搭配组成的词对的合理性作-不合理.、-不太合理.、-一般.、-比较合理.、-合理.判断。如果你认为合理就请在记录纸上-合理.一栏空格里打-<.。若认为-不合理.就请在-不合理.一栏下面空格里-<.,其余类推。要求1张卡片只作一项选择,注意按序号依次填写,请不要疏漏。每张卡片呈现时间1秒,间歇时间015秒0。第二组,在学习阶段采用数据加工方法,指导语为/请看下面54张卡片,请念出卡片上形容词的第二个字。每张卡片呈现时间1秒,间歇时间015秒0。

214实验程序

学习阶段:按不同的加工方法,采用相应的指导语,分别要求概念加工组(第一组)和数据加工组(第二组)被试对54张卡片进行学习。

延迟阶段:让所有被试都进行职业偏好测验,要求根据自己的爱好对问卷中罗列的职业价值取向进行排序。目的是破坏被试的长时记忆效应。

测验阶段:材料:将54张学习过的卡片随机排列,然后再补充27张经过随机均等处理的类似的卡片作为干扰材料。这些材料一起组成再认测验的单

178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2期

词词表。再认测验的指导语为:/请大家从这张单词词表中判断出新、旧卡片,如果认为是刚才看见过的就在记录纸上相应序号的右边空格中打-十.,没有看见过的就打-一.。请按序记录,不要疏漏0。

3结果与分析

多因素方差检验的结果为:性别无差异(P=. 486);加工方式也无显著性差异(P=.805);标签(建筑工人和大学生)的主效应显著(P=.000***);词性的主效应也显著(P=.001***);标签与加工、标签与词性的交互效应显著(P=.009***、P=. 000***),但是标签与性别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 635);标签@加工@性别三因素的交互效应(P=. 010**);而与词性有关的交互效应则都不显著。这说明主变异源首先应当是/标签0,其次才是/词性0。同时,加工方式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褒义词都有差异;贬义词中只有大学生词对有差异;中性词则无差异。词性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建筑工人词对中只有褒义词有差异;大学生词对中只有/大学生)中性词0词对有差异。从而出现了实验性分离现象:建筑工人词对的再认趋向于贬义词对、大学生词对的再认趋向于褒义词对。

表1被试内效应检验

变异源自由度均方F值P

职业标签15610025511621000***

标签@加工171626715111009***

标签@词性22211591411801000***

标签@性别1123212281635

标签@加工@性别171434713221010**词性2131924715821001***词性@加工2162513401712

词性@性别2197215291591

标签@词性@加工23212882016611000***

表2被试间效应检验

变异源自由度均方F(1,46)P

加工1162110611805

性别14199614961486

加工@性别11101911011752

从上述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标签所激发的刻板印象效应是十分显著的,它不受加工方式和性别、甚至是词性的影响。这说明刻板印象具有很强的内隐性和顽固性。词性主效应标志着刻板印象在实验情景中的作用及其方向。具体地,所有的中性词不受加工方式的影响,所有的褒义词都受到了加工方式的影响,贬义词在总体上不受加工方式的影响、只有/大学生)贬义词0词对受到了加工方式的影响;同时,涉及建筑工人的词对中只有褒义词存在组间差异,涉及大学生的词对中只有中性词不存在组间差异。这说明对外群体(建筑工人)的刻板印象十分顽固,基本上(尤其是贬义词)不受加工方式的影响,表现出明显的内隐加工的特点;对内群体(大学生)的认识则比较宽松随意,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和随意性。

表3加工方式的单因素方差检验

变异源自由度均方F值P

建筑工人)褒义词1191220712441010**

大学生)褒义词1201480715251009***无关褒义词171220511571028*

建筑工人)贬义词191680213281134

大学生)贬义词1151680610781017*无关贬义词1132015491463

建筑工人)中性词11128015821449

大学生)中性词161480119491169中性无关词1720119031174

表4词性的单因素方差检验

变异源自由度均方F值P

建筑工人)褒义词12412201018771000***

大学生)褒义词1161194613161010**

建筑工人)贬义词181882210961150

大学生)贬义词1181878717181000***

建筑工人)中性词11109014861480

大学生)中性词141119113101250

建筑工人)单词19126816161430

4讨论

刻板印象是存在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无意识的内隐影响。就实验设置而言,存在两种刻板印象)))大学生与建筑工人刻板印象。由于被试是大学生,实验者提出了这样的预期:被试关于建筑工人刻板印象的效价趋于消极、而对大学生刻板印象的效价则趋于积极。如果存在刻板印象的话,必然会影响被试的再认成绩。这一点已经为本实验所证实,并且表明刻板印象的影响不因加工方式的不同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刻板印象对再认成绩的影响线路也恰恰了证实了实验者的预期。

这表明标志着刻板印象的标签的社会范畴决定着对于预先呈现刻板印象信息的记忆。伴随刻板印象信息的呈现,被试表现出内隐刻板印象形成的证

179

第2期王沛:刻板印象的内隐效应与内)外群体效应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