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_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
- 格式:pdf
- 大小:572.95 KB
- 文档页数:5
一、比较好写的社会生态论文题目:1、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优化的后现代研究2、后现代视野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3、生物安全问题的社会生态风险分析4、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中国本土医务社会工作研究5、对我国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全面勃兴的社会生态与发展模式的思考6、社会生态学与生态经济学——简评《社会生态学与协同发展论》7、基本国策与社会生态运动的比较分析8、区域社会生态环境状况聚类分析模型及其应用——以福建九个设区市辖区为例9、保护下层生存的社会生态10、库区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探讨11、北宋熙宁七年的天人之际——社会生态史的一个案例12、试析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生态价值13、奥斯特罗姆的社会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总体分析框架述评14、民族地区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经济系统互动关系研究——对民族地区传统多元宗教生态文化的形成特性的分析及启示15、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社会生态分析16、江河源地区"生态难民"问题的社会生态学分析17、参政党利益整合功能的社会生态考量18、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研究综述19、生态文化与社会生态结构20、社会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二、社会生态毕业论文题目推荐:1、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几个哲学问题2、新世纪协同进化的社会生态学3、社会生态模式下美国社区健身干预目标与评定指标4、城市社会生态系统与社区规划5、反思与重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定位与价值6、村落体育的社会生态学分析——以河北沧州郭村为例7、运用社会生态观改革我国资源教育8、发展现代养羊业生产的社会生态学9、社会生态人:人性内涵的新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考察10、社会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探析11、社会生态环境变迁与政党文化创新12、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结构创新13、社会生态平衡与共生性的生存"合力"14、赛伯女性主义:数字化语境中的社会生态15、从想像到现场: 都市文化的社会生态研究16、湖泊流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分析——以滇池为例17、分析社会生态位,优化整合闽台旅游开发18、关于社会生态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19、技术发展与社会生态环境适应20、影视社会生态与大众文化转型三、大学社会生态论文题目大全集:1、社会生态与政党的功能作用2、现代科学“生态学化”和社会生态意识3、科技人才社会生态环境评价体系研究4、通约与整合:教育社会生态理念与话语——教育社会学的科学回归与超越5、社会生态平衡:新时期城乡规划调整思考6、社会生态系统的存在、演化与可持续发展7、体育进步与发展的社会生态学思考8、青少年犯罪危险因素、保护因素及其社会生态学预防模式的探讨9、高校学生社区社会生态及其特征分析10、新加坡人民行动党执政的社会生态研究11、论延安时期的社会生态构成12、青少年体力活动促进的社会生态学模式构建——基于江苏省中小学生的调查13、网络社会生态学14、城市住区的相关社会生态关系初探15、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社会生态分析16、社会生态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的发展目标17、社会生态补偿标准测算方法(英文)18、社会生态学:走向一种生态社会19、社会生态经济协同发展论20、社会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分析四、最新社会生态论文选题参考:1、社会生态环境视域下政府绩效评估的制约因素探讨2、社会生态系统及脆弱性驱动机制分析3、石家庄城市社会生态环境问题研究4、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与社会生态学——兼议“生态系人”的特点和品质5、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社会生态模型——结构方程模型的验证6、社会生态学7、三峡库区移民社会生态类型初探8、社会生态旅游区探索9、泸沽湖区特殊自然社会生态系统的危机因素及调控途径10、端午风俗中的人与环境——基于社会生态史的新考察11、从自然生态学到社会生态学12、农珠三角农业流动人口“代耕农”的社会生态——基于惠州博罗石湾李岗村代耕农部落的调研13、儒家社会生态美学思想与道家自然生态美学思想比较14、优化社会生态位——适应时代发展的城市规划理念探析15、社会生态学的环境哲学理念及其启示16、泸沽湖自然社会生态系统保护区设置问题17、社会生态系统治理视角下的中国社会稳定风险评估的理论框架与指标体系新探18、推动行政文化变革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19、当代中国政党制度变革的社会生态分析20、国家服务调配与地区性社会生态的演变——评彭慕兰著《腹地的构建——华北内地的国家、社会和经济(1853-1937)》五、大学生优秀社会生态论文题目:1、中国政党制度的社会生态分析2、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2004年查尔斯·扎斯特罗关于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新探讨3、生态住区社会生态关系思考4、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石碑坪镇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5、大学生择业的社会生态模型:环境的力量6、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社区矫正与和谐社区建设7、制约国家公务员制度的社会生态环境分析8、社会生态环境与公务员激励机制9、社会生态系统理论阐释下的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J]10、基于“地理要素禀赋当量”的社会生态补偿标准测算11、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生态批评不可忽视的维度12、学校欺负及其社会生态分析1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社会生态论14、广西岩溶地区“神山”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15、班级社会生态环境研究16、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17、社会生态系统中的大学生创业教育18、社会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范畴19、国外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新趋势——社会生态系统的理论框架20、论冯内古特构建的适于后现代人类生存的社会生态环境。
第二章人际关系一、人际关系的概述(一)人际关系的概念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一定的群体背景中,在活动和交往过程中结成的心理关系,即心理距离。
它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
人际交往是人与人互动的过程、沟通的过程、交流的过程。
人际交往的最基本的功能在于借助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传递信息、交流感情,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促进人的行为保持和谐一致。
(二)人际关系的距离爱德华·霍尔,把人际距离划分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公共距离。
1.亲密距离距离0—46cm(0—50cm),这个区域属于亲爱者、家庭成员等关系密切的人在交际中所处的距离,如:父母对子女的拥抱亲吻等。
亲密距离又可以分为亲密近距离和亲密远距离。
亲密距离地近范围是指身体能够充分或直接接触的范围,人们在近距离沟通时候更多依赖触摸觉,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允许情侣或孩子进入这一范围,亲密距离近范围一般为0—15cm。
而亲密距离地远范围一般指手臂相互接触拥抱的适当距离,但不能进行身体的全面接触,具体距离为15—46cm之间,通常情况下,亲密距离地使用都限于个人环境。
2.个人距离个人距离是朋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一般为46—120cm(或者50—120cm)。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46—76cm,这个距离可以隔断个人之间的体热和体味交流,同时又可以相互握手,并保持正常的视觉沟通。
个人的远距离范围76—120cm,在这个距离中,沟通双方没有任何触碰空间,熟人和陌生人都可以进入这个距离,一般情况下,熟人接触更接近近范围一端(46cm),陌生人更倾向于远范围(76cm)一端。
3.社交距离社交距离是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人际距离,进入这个区域的人彼此相识、但不熟悉,他们在一起具有一定明确的交际目的。
社交距离范围一般为120—366cm(120—370cm),这种距离个人有一种安全感,处在这种距离中的两人,既不会怕受到伤害,也不会觉得太过生疏,可以友好交流。
探讨社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一、社会生态学的定义社会生态学指的是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研究领域,探讨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从社会科学和生态学的角度来研究人类行为对环境影响的学科。
社会生态学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人类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和方法。
二、社会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作为社会生态学的基础理论之一,提出了“人-环境系统”互动关系的观点。
社会生态系统由人、环境和文化三个组成部分构成,三者相互作用形成复杂的系统。
人类行为对环境产生影响,同样环境的演变也会对人类产生影响。
文化因素在人和环境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从而影响着人类和环境之间的关系。
2. 生态反馈机制生态反馈机制是社会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指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反馈作用,是环境与人类之间相互作用的重要机制。
生态反馈机制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类型。
积极的生态反馈可以促进环境与人类的协同作用,消极的生态反馈则可以导致环境破坏和人类社会的危机。
3. 社会生态学方法社会生态学方法包括定量和定性研究两种形式,采用系统的研究手段,对社会生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
定量研究主要通过数学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社会生态问题的研究,定性研究主要通过深入访谈和观察等方式了解人类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三、社会生态学的研究领域1. 城市化与生态问题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重要趋势,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破坏与资源的浪费。
社会生态学研究了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如何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等问题。
2. 资源与环境管理社会生态学研究了资源与环境管理中的关键问题,旨在培养可持续的资源和环境管理策略。
社会生态学家研究如何管理资源、减轻环境压力和提高资源效率,使环境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3. 社区与环境公平社会生态学研究社区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特别是在社会经济地位和环境公平方面的影响。
社会生态学家研究如何提高环境公平,以促进社区的永续发展。
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一、本文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变迁,人际关系类型及其互动逻辑在现代社会中呈现出日益复杂和多样化的趋势。
传统的“差序格局”模型,作为一种理解和分析人际关系的重要理论框架,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社会的新特点。
本文旨在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以适应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新变化。
本文首先将对“差序格局”模型进行简要回顾,阐述其基本概念和核心思想。
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情况,分析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类型的新特点,如网络社交的普及、职业关系的多样化、跨文化交流的增多等。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探讨如何扩展“差序格局”模型,以更好地解释和应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新变化。
扩展的“差序格局”模型将注重人际关系的动态性和复杂性,强调人际互动中的多元化和交互性。
本文将提出一系列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中的人际关系问题。
这些策略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建立多元化的人际关系网络、促进跨文化交流等。
本文旨在通过对“差序格局”模型的扩展,为理解和应对现代社会人际关系问题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我们有望更好地把握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本质和规律,为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差序格局模型概述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最初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提出,它深刻地揭示了中国传统社会中人际关系的特性和互动逻辑。
在差序格局的视角下,人际关系被视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逐渐向外扩展的层次结构。
在这个结构中,与自我关系越近的人,如直系亲属、密友等,通常处于内层,享有更高的信任度和更紧密的互动;而关系较远的人,如一般朋友、陌生人等,则处于外层,互动频率和深度相对较低。
差序格局模型强调了人际关系中的“差序”和“格局”两个核心要素。
差序指的是人际关系中的亲疏远近和权力等级,这些差异导致了不同的人际关系类型。
格局则指的是这些关系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和变化,它反映了人际关系网络的动态性和复杂性。
页眉内容第八章人际关系第一节人际关系概述一.人际关系的定义人际关系是人们在共同活动中彼此为寻求满足各种需要而建立起的相互间的心理关系。
人际观系的特点:个体性;直接性、可感性;情感性。
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间的关系社会关系是客观决定的,是一种角色关系。
人际关系理解为社会关系的个性方面或心理方面;人际关系受客观社会关系的制约;人际关系是社会关系的一种复杂的折射,社会关系透过人际关系这一中介因素,对人们发生作用。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人际关系建立和发展阶段;人际关系的发展与自我暴露人际关系的建立发展阶段(4个阶段)定向阶段:选择和谁交往互动情感探索阶段:探讨共同的需求,是自我暴露的开始,情感的卷入是轻度的,不涉及私密性的情感交流阶段:彼此的信任感安全感就确立了,自我暴露进一步加大,情感卷入进一步加大,情感破裂会有丧失,有心理压力。
另一重要标志是双方能够提供真实的评价性的反馈信息,提供建议,彼此进行真诚的赞赏和批评。
稳定交往阶段:交往的频率增加,双方共同的领域进一步增加,情感卷入达到一定深度,自我暴露很深,允许对方进入自己高度私密性的领域自我暴露程度的高低是贯穿人际关系建立发展阶段的脉络。
自我暴露可分为四个层次(鲁宾)第一层,是自我最表层水平,涉及我们的兴趣、爱好等方面,如饮食、偏好、日常情趣、消遣活动的选择。
第二层,是我们对事物的看法和态度,如对某一政治事件的评价,对某个老师的看法等。
第三层,是自我的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状况。
如自己与父母的关系、亲子关系、自己的自卑情绪等。
第四层,是自我的最深层次,属于一个人的隐私部分,不会轻易向别人暴露。
如自己的某些不能为社会一般观念所接受的经验、念头、行为。
(如财产、性经验、政治态度等)为什么说自我暴露是人们与别人发展亲密关系的重要途径或条件?第一,自我暴露能体现出你的真诚第二,暴露意味着开放,它有助于我们在人际交往当中创造一个开放的心理防御很低的气氛第三,会缩短与对方之间的角色距离,先暴露的人给对方树立了榜样.三.人际关系的类型按照个体扮演的不同角色,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关系、朋友关系等;按照关系的情感表现性质的不同分为亲密关系、疏远关系、敌对关系等;按照关系中所包含的需求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工具性关系和情感性关系;按照关系持续时间长短的不同,又可分为长期关系与临时关系。
交往与空间知识点总结一、引言交往与空间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言语交流、情感交流、合作协作等;空间是指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和地理位置。
而交往与空间的关系在社会学、心理学、地理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文将结合实际情况,对交往与空间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
二、交往与空间的基本概念交往与空间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社会活动,包括言语交流、情感交流、合作协作等。
交往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而空间是指人们生活的物理环境和地理位置。
空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影响。
1. 交往的基本特征交往是人们为了实现某种目的或满足某种需要而进行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
在交往过程中,人们会通过语言、行为、态度等方式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信息的传递、情感的交流、合作的协调等目的。
交往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人的生活、工作、学习以及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空间的基本特征空间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地理空间、社会空间和心理空间等多个维度。
地理空间是指地球表面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社会空间是指人类社会活动的物质空间和组织结构;心理空间则是指人们对空间的认知、体验和感知。
空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影响。
三、交往与空间的相互影响交往与空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影响。
空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影响,而交往的方式、内容、效果等也会对空间的利用和构建产生影响。
1. 空间对交往的影响空间的大小、形状、位置等因素都会对人们的交往产生影响。
在不同的空间环境中,人们的交往方式、内容和效果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狭小的空间中,人们的交往会更加密集和频繁,而在宽敞的空间中,人们的交往则会更加自由和开放。
人际关系学是什么人际关系学是什么1.什么是人际关系学人际关系学是指人际关系与其他事物一样,有其独特的性质、方式和规律。
把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人际关系的性质、表现形式、作用等作为研究对象所建立起来的一门学科。
换句话说,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际关系的形成和发展规律,并以此规律指导人们实践,优化人际关系的科学。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性的社会科学。
人际关系学属于社会科学,它与许多相关学科如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学、伦理学、公共关系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大众传播学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2.人际关系学的学科性质了解人际关系学的学科性质,有利于我们对人际关系学这门学科的正确定位,有利于我们准确有效地开展人际关系学的学科研究。
(一)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从目前被人们公认的三大科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分类来看,人际关系学应属于社会科学。
人际关系学是一门研究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科学。
社会由人组成,人是社会的人。
人们在社会中为了生存和发展而从事生产劳动、学习、工作和生活,在参与这些活动中必然与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
通过对人与人之间联系的性质、特点、规律等的研究、探讨和分析,进一步了解社会。
(二)人际关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人际关系作为人类关注的主题,虽然在人类社会早期就已有不少学者写下了许多精辟的论著,但当时并没有把它看做一门独立的学科开展全面、系统地研究。
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期,美国心理学家梅奥等学者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并把它正式作为一门科学开始了专门研究。
从那时起至今不过80多年的历史,与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相对成熟的学科相比,人际关系学尚属新兴学科。
无论是从人际关系的理论体系,还是从研究范围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人际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的新学科,虽具有独自的特点,但由于其涉及面的宽泛,它与众多的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社交心理学中的人际关系与群体合作社交心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以及其对个体行为和态度的影响的学科。
人际关系和群体合作是社交心理学中的重要议题,探讨了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如何相互影响、合作与互助。
本文将从人际关系和群体合作两个方面来探讨社交心理学的相关内容。
一、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个体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在社交心理学中,人际关系的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人际吸引、人际互动、亲密关系和社会支持。
1. 人际吸引人际吸引是指个体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和亲近感。
人们在社交交往中往往更愿意与他们认为吸引力较强的他人建立关系。
这种吸引力可能包括外貌、性格、兴趣爱好等方面。
理解人际吸引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人们会选择和某些人建立深入的人际关系。
2. 人际互动人际互动是指个体在交往中的言语和非言语的互动过程。
它涉及到个体之间的沟通、互动方式和情感表达等。
人际互动的质量和方式对于个体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关系建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积极而有效的人际互动可以增进人际关系的质量和持久度。
3. 亲密关系亲密关系是人际关系中的一种特殊形式,通常涉及到情感的交流和共享。
亲密关系的建立需要双方的信任、支持和理解。
在亲密关系中,个体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满足和支持,同时也需要付出一定的努力来维护和发展关系。
4.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指个体在困难和压力面前得到来自他人的支持和帮助。
它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社会支持不仅包括情感上的关心和理解,还包括实际上的帮助和支持。
在社交心理学中,研究者们探讨了社会支持对个体和群体的积极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交网络提供更有效的社会支持。
二、群体合作群体合作是指个体在集体行为中相互合作,追求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社交心理学中的群体合作研究主要围绕集体行为的动机、群体决策和群体效能展开。
1. 集体行为的动机集体行为的动机研究关注个体参与群体合作的原因和动机。
人们参与群体合作的动机通常可以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类。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金 盛 华宏观层次上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但与此同时,微观层次上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却未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
作者从人际空间影响人际交往的角度,依据目前已经积累起来的实证资料,阐述了人际空间需要、人际距离及个人空间位置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大量将成为微观社会生态学重要内容的研究领域,揭示了微观社会生态学研究不仅重要和可能,而且将会成为一个富有理论价值与实用意义的新兴研究领域。
作者:金盛华,男,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健康、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等新观念逐步成为常识而为人们接受。
在社会的宏观层面上,社会生态学观念不仅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而且已成为环境保护科学、城市设计与管理科学、环境心理学、文化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考察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立足点。
但是,在个人自身生活、人际沟通及小群体活动的微观层面上,人们通常依然倾向于用个人特征来解释不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没有很好地意识到特定情境的巨大作用。
事实上,由物理和社会的因素所构成的微观社会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既有着即时性的强大影响,也有着长远的深刻效应。
近年来,在社会心理学的各个不同的分支领域,逐步积累起了大量实验的和观察的资料,使得我们设想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微观社会生态学已经成为可能。
在这个主题下积累起来的知识,绝大多数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它们不仅在理论上预示着一个新领域的诞生,而且具有直接指导人们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本文仅从人际空间影响人际沟通的角度,说明微观社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以期促进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一、人际空间需要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直接反映着彼此相互接纳的水平。
对于这一现象的揭示,是心理学家在人体语言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
人际关系学人际关系学是针对人际关系这一门学科的研究。
它有助于研究由社会、心理、社区和其他心理动态的学习、教育、发展、表达和促进思考的方法。
它尝试回答大多数关于社会影响的习惯、行为、情绪、方法和原则的问题。
这一门学科的主要目的是研究人际关系的发展过程和人际关系的形成,以及研究如何影响和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学主要包括几个方面,如社会行为学、心理学、家政学、社会心理学等。
它使用多种理论模型来理解人际关系,包括社会学的社会交往理论、心理学的营销理论、社会心理学的队列理论、实证研究的人群分析理论和家政学的家庭决策模型等。
它还通过研究不同文化、社会环境和产业动态,以及对不同年龄层次和不同性别以及不同社会群体,研究人际关系的发展趋势。
人际关系学覆盖了各种人际关系问题,如合作、社交、沟通、情感和认知能力以及身体保健等。
它强调学习和理解怎样影响人际关系和沟通。
它还研究了怎样构建需要的人际关系,例如建立一种持久的伙伴关系,以及人们如何在艰难的情况下正确地解决冲突、超越分歧,乃至发展更多样的人际关系。
研究还涉及到提高个人的职业形象、减少伤害和控制伤害,以及协助大多数人摆脱社会困境。
人际关系学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并有助于掌握如何尊重和欣赏他人。
它还激发人们思考自己被他人打压的经验,鼓励他们尊重他人的感受,同时采取积极改善人际关系的行动。
它可以培养人们面对社会状况的自信心,并给予他们支持和希望,帮助他们在压力、恐惧或恶意的环境中保持正确的方向。
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充分地理解不同的人际关系,并有助于更准确地考虑他人的观点,从而有助于减少社会冲突。
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1期人际空间与人际交往微观社会生态学导引金 盛 华宏观层次上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重视,但与此同时,微观层次上的社会生态学研究却未得到人们应有的关注。
作者从人际空间影响人际交往的角度,依据目前已经积累起来的实证资料,阐述了人际空间需要、人际距离及个人空间位置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大量将成为微观社会生态学重要内容的研究领域,揭示了微观社会生态学研究不仅重要和可能,而且将会成为一个富有理论价值与实用意义的新兴研究领域。
作者:金盛华,男,1958年生,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教授。
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的健康、心理与行为的影响,已经在世界范围内被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
环境保护、绿色食品等新观念逐步成为常识而为人们接受。
在社会的宏观层面上,社会生态学观念不仅已经为人们广泛接受,而且已成为环境保护科学、城市设计与管理科学、环境心理学、文化社会学与文化人类学等学科考察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基本立足点。
但是,在个人自身生活、人际沟通及小群体活动的微观层面上,人们通常依然倾向于用个人特征来解释不同的心理与行为表现,没有很好地意识到特定情境的巨大作用。
事实上,由物理和社会的因素所构成的微观社会生态环境,对人的心理与行为既有着即时性的强大影响,也有着长远的深刻效应。
近年来,在社会心理学的各个不同的分支领域,逐步积累起了大量实验的和观察的资料,使得我们设想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微观社会生态学已经成为可能。
在这个主题下积累起来的知识,绝大多数直接来源于实际生活,它们不仅在理论上预示着一个新领域的诞生,而且具有直接指导人们现实生活的实际意义。
本文仅从人际空间影响人际沟通的角度,说明微观社会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性与可能性,以期促进人们对这一领域的关注。
一、人际空间需要人与人之间所保持的空间距离,直接反映着彼此相互接纳的水平。
对于这一现象的揭示,是心理学家在人体语言学研究上的一个重要贡献。
心理学家发现,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
虽然这个自我空间会随情境、单位空间内的人员密度、文化背景及个人性格等因素而发生变化。
但无论是谁,只要他是处于清醒状态,都会有这种拥有自我空间的需要。
而且,他走到哪里,都会将这个自我空间带到哪里,就像身体周围有一个 气泡 ,人的身体被包裹在 气泡 当中;人走到哪里,这个作为无形的心理保护层的 气泡 会跟到哪里。
这个 气泡 所覆盖的空间范围,就成了一个人的自我空间。
118一个人的自我空间只允许在心理上已经建立起了安全感、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来分享。
空间距离的接近与情感的接纳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情感上接纳水平越高,能够与别人分享的自我空间也越多,对空间距离接近的容忍性也越高。
只有对那些在情感上已经充分接纳的对象,如恋人之间、亲子之间,人们才能够容忍长时间的有意身体接触。
如果没有情感上的相应接纳,则任何人闯入一个人的自我空间,都会被认为是严重侵犯,使人心理上感受到很大压力,并产生强烈的焦虑体验。
这种体验会迫使人们调整自己与别人的空间距离,直到重新有了完整的自我空间为止。
如果我们留心一下公园中恋爱的情侣,就会发现,他们在公园的僻静处几乎是等距离分布的。
每一对都有意识地选择了与别人保持适当距离的位置。
在这个位置上,他们可以有效地建立起自己的 气泡 (自我空间),并在其中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影响人们自我空间大小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空间内的人员密度。
在拥挤的公共汽车上,人们的自我空间很小,彼此不得不通过躲避别人的视线和呼吸来表示与别人的距离(M Argyle and J Dean,1965)。
我们会发现,无论公共汽车多么拥挤,人们的视线都是朝向窗外,只有熟悉的人谈话时保持一定的目光接触。
心理学家发现,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读者倾向于按照密度等距离分布。
如果不是相互熟悉,人们是不能容忍彼此坐得特别靠近的。
一位心理学家(N F Russo,1975)做过一个试验:在一个刚刚开门的大阅览室里,第一位读者刚进去坐下,研究人员就进去拿椅子坐在他(或她)的旁边。
试验进行了整整80个人次。
结果表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阅览室里,没有一个被试能够容忍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当研究人员坐到他们身边后(被试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更多的人很快就默默地转移到远离侵犯者的位置上坐下。
有人则干脆明确表示: 你想干什么? 。
另一位心理学家索莫尔(R Sommer,1969)与他的同事们也进行过一项研究。
该研究选择独自坐在公园长凳的休闲者为研究对象。
研究者让一个陌生人到离休闲者6英寸(约15厘米)的地方坐下。
然后考察休闲者在陌生人到来之后会停留多长时间。
研究结果表明,与没有受到陌生人侵犯而单独一人的情况相比,他人对个人自我空间的侵犯明显缩短了人们离开的时间。
以上研究证明,在单位空间内人员密度很低,人们在可以选择自己空间位置的情况下,倾向于有较大的自我空间,需要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否则就感到别人侵犯了自己的空间,心理上会产生强烈的不适感。
而随着单位空间内人员密度增大,更多的空间被别人占据,人们的自我空间也会相应缩小。
此时人们即是相邻而坐,也不会构成对于别人自我空间的侵犯。
二、人际距离与沟通人类学家爱德华 霍尔(E T H all,1959)在其经典性著作 无声的语言 一书中,将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分为四类,分别为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每一种距离又有近范围与远范围之分。
亲密距离(intimate distance)的近范围就是身体的充分接近或直接接触。
在这个距离内,人们可以相互感受对方的体热和气味,视觉则会产生一定变形。
人们在这个距离内进行沟通时,更多地依赖触摸觉,而视觉、听觉则退居次要地位。
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只允许情侣或孩子进入这一范围。
事实上,这种距离也正是人们进行拥抱、爱抚或性接触的适当距离。
亲密距离的远范围6~18英寸。
这种距离是手臂相互接触的适当距离,但不能进行身体的全面接触。
通常情况下,亲密距离的使用都限于个人情境,如家中或僻静之处。
不过,在有些国家,人们也有在公共场合进行亲密接触的习俗,如拥抱、接吻等。
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119联系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
正如我们前面提到的,如果情境迫使人们在互不相识的情况下相互介入他人的亲密距离,则人们会通过躲避视线、背朝他人或被动接触,来显示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
只有在人际空间距离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才与彼此的心理或情感距离相对应。
个人距离(personal distance)是朋友之间进行沟通的适当距离。
个人距离的近范围为1 5 ~2 5英尺。
这是个可以隔断只在亲人之间适用的体热与气味交流,同时又可以相互握手,并保持正常视觉沟通的距离。
在空间距离可以选择的情况下,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有些人在与别人不熟悉的情况下就进入这个距离与人谈话,结果常常是别人边与他说话边往后退。
个人距离的远范围是2 5~4英尺。
这是一个通常没有任何身体触碰的中介距离,熟人或陌生人都可以介入这一范围。
不过,在通常情况下,较为融洽的熟人之间沟通时保持的距离更靠近远范围的距离(2 5英尺)一端,而陌生人之间谈话则更靠近远范围的远距离(4英尺)一端。
沟通中保持的距离转变为社交距离,意味着沟通不带有任何个人情感联系的色彩。
亲密距离与个人距离通常都是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中使用,而社交距离则用于正式社交场合。
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的近范围为4~7英尺。
通常的正式社交活动、外交会谈,人们都保持这种程度的距离。
一次,人们对外交会谈座位的安排出现了疏忽,在两个并列的单人沙发中间没有放增加距离的茶几。
结果,客人自始至终都尽量靠到沙发外侧扶手上,且身体也不得不常常后仰。
可见,不同的情境、不同的关系,需要有不同的人际距离。
距离与情境和关系不相对应,会明显导致人出现心理不适感。
社交距离的远范围为7~12英尺。
这是适用于更严格、更正式的事务与社交情境的人际距离。
在这个距离范围内进行沟通,人们需要提高谈话的音量,需要更充分的目光接触。
这种变化会直接增加正式、庄重的气氛。
在这个距离范围内,如果说话者得不到对方目光的支持,他(或她)会有强烈的被忽视、被拒绝的感受。
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到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来实现这一距离。
政府官员向下属传达指示,单位领导接待来访者,公司经理向秘书发布命令,往往都采用这一距离。
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是公开演说时演说者与听众保持的距离。
其近范围为12~15英尺,远范围在25英尺以上。
在公共距离范围内,人们已不能用正常的说话语调来进行个人性质的谈话,距离的加大也使得视觉信息的精确性下降。
因此,这个距离不适合进行人际沟通,而只适合于演讲。
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空间距离缩短为可以进行人际沟通的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的沟通。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拙劣的环境设计都没有考虑到人们的空间需要,使人们不能建立或保护自己的个人空间,心理压力大大增加。
比如,某一相当高级的旅馆将两张客床紧挨一起排放,结果互不相识的客人上床时脚碰脚,躺在床上也会被另一个人的呼吸声扰得不能安宁。
而当偶尔两个人目光相遇,发现自己与别人挨得这么近躺下时,浑身有着说不出的不舒服。
合理的做法应该是,尽可能利用房间的空间,增加两个客床的距离。
因为旅馆里更多的时候都是互不相识的人共住一个房间,只有每个人都有了足够的自我空间,旅馆才真正成为人们能够安宁休息的地方。
三、个人空间位置与沟通人与人之间的空间位置关系,会直接影响个人之间的沟通过程。
这一点不仅为大量生活120观察事实所说明,严格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
索莫尔1967年的一个研究证实,在一个课堂中,学生对于课堂讨论的参与,直接受到学生座位位置的影响。
在倾向上,以教师讲台为中心,座位越居于中心位置,距离越近,学生对于课堂讨论的参与比例也越大。
心理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随着沟通过程中所保持的距离不同,沟通也会有不同的气氛背景。
在较近距离内进行沟通,容易造成融洽、合作的气氛。
而当沟通的距离较大时,则很容易造成敌对、相互攻击的气氛。
不久前有关单位曾主办过一个讨论会,与会者都是风度高雅的知名知识分子。
但很快,讨论会不再是讨论,而变成了相互的不容忍和相互攻击、相互排斥。
原来,讨论会场的布置使与会者不能近距离地探讨某一种观点的合理性,而是使与会者隔一个好几米的距离遥遥相望,发言者必须把每一句发言远远地抛给对方。
在心理上,人们明显地出现了他的观点、我的观点、我们的观点不同的意识,并提高嗓门强调、捍卫自己的观点,也同样是将自己的不同意见远远地抛给对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