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是一门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4
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这是人们的共识。正如教育学奠基人、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所说:教育就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艺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不是一门科学,而是一门艺术,是一切艺术中最广泛、最复杂、最崇高和最必要的艺术。它追求的是永远要求达到而从来没有充分达到的一种理想,即追求一个“完人”的理想。德国哲学家康德也说:在人类的种种发明中,有两件事是最困难的,一是政治的艺术,二是教育的艺术。所以,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学艺术的研究逐渐深入,并有了长足的发展。
实际上,从教育学理论体系来看,教学理论体系大致有三个组成部分,即:教学科学论、教学艺术论和教学历史论。可见,教学艺术论是教学理论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分类。如果从教学实践来看,教学艺术则是其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要把教学科学理论应用于具体有不同特点要求的教学实践,就离不开艺术。所谓“运用之妙,见乎一心”就是讲的这一点。因此,完全可以说,教学艺术是连接教学科学于实践的桥梁。所以,进行教学艺术的研究对于教学理论建设和教学实践改革,都是十分必要的和有价值的。当然,对教学艺术的研究在我国还是刚开拓的新领域。因为我国在近十几年来,尤其是70——80年代,基本上进行的是教学科学的研究,只是到了90年代,受国外教学研究的影响和本国教学研究发展的需要,教学的艺术问题才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的经验总结,谈谈我对教学艺术问题的理解和体会。
一、教学是一门艺术
教学是一门艺术,这不仅是经验的总结,而且是对教学的高层次概括。主要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第一、从教学的主体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因为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向活动。教学的主题包括教师和学生,他们都在从事社会实践活动,都在进行艺术创造,表现自己的艺术天赋。现代生理学和心理学已经用充分的科学资料证明,人的生理结构不仅有真和善的功能,而且有美的功能;人的心理结构不但有真和善的因素,而且有美的因素。人的审美特征和艺术天赋是人的一切活动具有艺术性的本源。所以,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教学理论于一身,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指出:“教学和教育过程有三个源泉:科学、技巧和艺术。”①
教师和学生分别是受过和正在受专门教育的人,他们本身的审美特性和艺术天赋已经得到开发,即学生对教师的言表具有审美观,而教师对科学的表达要有艺术性,也就是要幽默、诙谐、生动、有趣。教师和学生在作为完整的人在进行“教”和“学”时,参与其中的不仅有真的因素、善的因素,使教学具有科学性和教育性,还有美的因素,使教学具有艺术性。
第二、从教学活动来看,教学是一门艺术。高尔基有一句名言,即“人按其本性来说,就是艺术家。”②这里的人,是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一切人。而作为艺术家的人,必然在其活动中进行艺术的创造。教学作为人类最高级的实践活动,是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的生产和再生产的过程,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特殊实践。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举一动,无一不体现着教师和学生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和艺术创造天赋。而一切审美和艺术都表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如教学语言、板书、问答、课外辅导等等。在这过程中,教师追求艺术的创造效果,学生渴望从听课中得到艺术的享受和表现。按照美的规律教学已成为教学主体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近年来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教学艺术创造者就是最好的证明。如李燕杰的演讲式教学艺术具有强烈的鼓舞和震撼力,像万能的磁石吸引着学生,使他们在教学的艺术中享受到深刻的教育;再如任小艾充满爱的教学艺术,以其富有情感的感染力,使学生好学、乐学、爱学,并从中得到美的享受。所以,教学过程在本质上有审美和艺术的创造。这是教学作为一门艺术的又一根源。
第三、从教学内容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内容,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都是真、善、美的统一,包含审美因素,具有艺术性。比如我所讲的音乐课,它就包含了丰富的审美因素。因为音乐能给人以美感、音乐能唤起人心灵上的共鸣,而且一首优美的歌曲和乐曲,能使人在欣赏乐曲中陶醉而不知其他。总之,教学内容包含审美的因素,具有艺术性。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教学确实是一门艺术。
二、教学艺术的特点
教学作为艺术的特点是指它区别于教学科学乃至其他实用艺术的特殊性质,是教学作为艺术在各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第一、形象性。形象性是指教学作为艺术要求用生动、鲜明、具体的形象来达到教学目的。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一是运用形象化语言来讲解知识,包括概念、定理等等。使学生通过具体的感性形象思维活动来把握抽象的理性知识。如通过给学生讲述贝多芬的生平故事来讲解贝多芬的乐曲,等等。二是运用绘画、素描、图表等板书手段来解释知识,使学生准确有效地把握各种复杂的关系。如在黑板上通过让学生自填音符的方法让学生在自己的试唱中掌握某一只乐曲的流畅性和高潮,等等。三是运用电视、电影、卡拉OK等手段来辅助教学,使学生通过视听艺术形象地学习和掌握知识。如通过让学生反复听国歌来体会国歌中的教育意义,配合音乐声调的抑扬顿挫来理解歌词的深刻含义,就十分形象和生动了。
第二、情感性。教学艺术的情感主要是指运用情感,以情感人。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性教学比单纯的知识性教学效果好的多。运用情感手法来达到教学目的可以表现在教学的各个方面或环节中。例如创设情感教学的环境和气氛,使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感情融洽和谐,容易产生共鸣。教师所表现的热情、乐观、友善和满面春风的教态与表现出的冷漠、忧郁、严厉和满面愁云的教态相比,其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再如语言、音乐、历史等学科中,本来就包含着丰富的情感内容,如果挖掘、转化的好,对学生便有强烈的感染和激发作用。所以,艺术性教学水平高的教师都表现出情感性教态,创设富有感情的情境,通过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把学生置于一种情感激发和陶冶的气氛中,使之为其所感、为之所动,进而转化为强烈的学习动机,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音乐特级教师陈蓓蕾所说的:“音乐的艺术……,关键首先是要使人有表达音乐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要让孩子们愿意学、乐意学,有感才有受,有感才有智。要不然,再简单的音乐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作,呆板的重复。”①
第三、即兴性。“即兴性”原为一般艺术中的术语,指艺术创作中不事先酝酿、排练、准备等,临近现场发挥,随兴致灵活表演,产生出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教师在教学中犹如演员进入艺术创作的角色,在此过程中随自己的情感、直觉、兴致、灵感等产生的作用而表现出相应的即兴发挥,这种即兴发挥不在原教学设计和方案之内,但顺乎教学情境之自然或必然,有锦上添花之功效。此外,教学艺术的即兴性还表现在处理教学中产生的突发性问题上,比如学生提出了意外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恰当而迅速地回答,便是一种即兴的发挥。值得说明的是,教学的即兴性与教学中的计划性并不矛盾,因为即使周密的教学计划,运用或执行起来也需要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这种有计划又不拘泥于计划,善于创造,就是教学艺术的即兴特点。
可见,教学的艺术特点表明教学不仅是对知识的传授,还是对艺术的享受,它是教学过程在更高层次上的体会。把握教学艺术的特点,是我们了解和运用教学艺术的关键。
三、教学艺术的实施过程
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作为一个过程而展开的。教学也是一个过程。我们所讨论的教学的艺术就是重要表现在教学过程中的艺术。当我们明确教学是一门艺术后,下面就是要探讨如何把这种艺术贯穿于教学实践的过程之中。
一般地讲,教学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即融洽畅达的沟通;引入兴趣的导入;水道渠成的衔接;波澜起伏的流程。下面根据我的教学经验来谈一谈各个阶段如何充分发挥其艺术性。1、融洽畅达的沟通艺术。它是指在教学开始和教学过程中,使师生关系融洽,相互关心,充分理解和完全合作,即在情感、心理上达到完全沟通。目前比较好的沟通不仅是在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沟通,而且能使学生之间也进行沟通,使学生之间做到互帮、互学、互教。这种多向沟通特别强调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关于这一点,在许多教学艺术大师那里都有精彩的表现和独特的运用。例如于漪,她把教学的多向沟通作为教学民主和教学相长的有效形式和途径。她说:“教学中只有发扬教学民主,也才能真正了解学生。师生处于平等地位,感情才会融洽,思想才会一致,上课就能心心相印,浑然一体。因此,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发挥教学民主,不断从学生中补充营养,增长知识,丰富教学,应该是永不消失的火花。”
①此外,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以便改善教学教法,提高教学沟通的效率。比如我在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