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 三相电路的功率 §9.1 基本概念 一、瞬时功率 设端口电流i(t)及电压u(t) 分别为: i(t) + u(t) - N i( t ) I m cos t u( t ) Um cos( t ) 则网络N吸收的瞬时功率为: p( t ) u( t )i ( t ) Um cos( t ) I m cos t 从图上看出,u(t)或i(t)为0时,p(t)为0,当二者同号时, p(t)为正,电路吸收功率;二者异号时,p(t)为负,电路释放 功率。 阴影面积说明,一个周期内电路吸收的能量比释放的能 量多,说明电路有能量的消耗。 二、有功功率(也叫平均功率)和功率因素 1 P T
T 0 1 p( t )dt T P US I cos 10 1.24 cos 29.7o 10.8 W 求图中电源对电路提供的有功功率,其中uS (t ) 10 2 cos 2t V 3 I I 1 4 -j4 解 2: + U S 100o V j4 - 1.24 / 29.7o A I 第9章 集总电路中电压、电流的约束关系 §9.1 基本概念 §9.2 电阻的平均功率 §9.3 电感、电容的平均储能 §9.4 单口网络的平均功率 §9.5 单口网络的无功功率 §9.6 复功率 复功率守恒 §9.7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9.8 三相电路 本章重点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分析 三相电路的基本概念 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 U - jL jC u i 0o 18.5o 18.5o cos cos(18.5 ) 0.948 o 则: P UI 100 12.65 0.948 1199 W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3, jL=j4,-j/C =-j5 。 视在功率不守恒:S P 2 Q 2 Sk 六、动态元件的储能 1、电感元件 1 2 1 2 1 2 2 w( t ) Li ( t ) LIm sin t LIm (1 cos 2t ) 2 2 4 1 2 1 2 LI LI cos 2t 2 2 1 2 平均储能:wL LI 2 1 1 2 2、电容元件 wC CUm CU 2 4 2 Um I m cos( t ) cos t UI cos UI cos(2 t ) p( t ) Um I m cos( t ) cos t UI cos UI cos(2 t ) p,i,u p(t) UI cos o u( t ) t i(t) Z 10 / 0o 10 8.77 / 105.3o (10 j25) S发 I 1 1 (1884 j1425) VA §9.7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递定理 I 有 源 网 络 负 载 等效电路 ZS + U S - ZL ZS RS jX S 分两种情况: 功率因数理论上可以补偿成以下三种情况: 欠 I C 补 偿 <0 I C =0 I C C 较大 I I RL 呈电感性 U I I RL 呈电阻性 U I 过 补 偿 U >0 I RL 呈电容性 较小) (I C 较大) (I C 一般情况下很难做到完全补偿 (即:cos=1 ) 结论:在 cos 相同的情况下,补偿成容性要求使用的电容容 量更大,经济上不合算,所以一般工作在欠补偿状态。 R L I C C P I1 U cos 1 并联电容C后: P UI cos 2 P I U cos 2 I C I C I1 sin1 I sin 2 P P sin 1 sin 2 U cos 1 U cos 2 2 1 U I I C I o 10 / 0o I 14.94 / 34.5o A I 2 1 Z1 Z2 I * Z I 2 (10 j25) 8.77 2 (769 j1923) VA S1 Z1 I 1 1 1 1 I * Z I 2 (5 j15) 14.942 (1116 j3348) VA S2 Z 2 I 2 2 2 2 1.24 / 29.7o I 1 2 j4 1.24 / 60.3o A ( 4 j 4) j 4 2 P 1.24 3 1.24 4 10.8 W 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3, jL=j4,-j/C =-j5 。 100 / 0o V I 12.65 / 18.5o A U I I + C 1 求单口网络的功率P以及功率因素 。 I 1 R (2)电感元件 i + L u - u(t ) Um cos( t ) i (t ) I m cos t 90o PL UI cos UI cos 90 0 o QL UI sin UI sin 90 UI o LI 2WL 2 (3)电容元件 i + Z 平均功率实际上是电阻消耗的功率,亦称为有功功率。 表示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它不仅与电压电流有效值有关, 而且与 cos 有关,这是交流和直流的很大区别,主要由 于电压、电流存在相位差。 如果一端口仅有R、L、C元件组成,则可以证明,有 功功率等于各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的和。即: P =端口处所接电源提供的平均功率 =网络内部各电阻消耗的平均功率的总和 1 P 则: I C (tan 1 tan 2 ) U 又因为:I C U C 并联电容C前: cos 1 0.6 P C (tan 1 tan 2 ) 2 U 1 53.13o 2 25.84o cos 2 0.9 并联电容C后: 20 103 o o C (tan 53 . 13 tan 25 . 84 ) 375 μF 2 2π 50 380 UI cos I 希望将 cos 提高 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 在实际电路中,通常是采用在负载两端并联电容器(或 同步补偿器)的方法来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 + I U - I 1 R L I C C I C 2 1 I I 1 U 应该注意的是,并联电容后,电路的功率因数得到了 提高,但负载本身的工作状态并未改变,它的功率因数、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都没有改变。 在 50Hz , 380V 的 电 路 中 , 一 感 性 负 载 吸 收 的 功 率 P=20kW,功率因素1=0.6,若要使功率因素提高到 0.9,求 负载的端口并接的电容器的电容值。 分析依据:补偿前后 P、U 不变 并联电容C前: P UI1 cos 1 + I U - I 1 ZL RL jX L Z 1、RL 和XL均可任意改变 2、阻抗角 固定,阻抗模 |Z| 可任意改变
T 0 [UI cos UI cos(2 t )] dt UI cos UI UI cos Z 单位:W 总电压 总电流 ( cos ) —— 单口网络的功率因素,用来衡量对电源的 利用程度。 称为功率因数角,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u i 当N内无独立源时为端口等效阻抗的阻抗角 o 2 2 U 100 则: P 0.9487 1200 W 7.906 Z eq 三、无功功率 电感和电容虽然并不消耗能量,但却会在二端 网络与外电路之间造成能量的往返交换现象。 无源二端网络的无功功率Q为: Q UI sin 单位:乏(var) 若电路呈感性时: sin 0 网络吸收无功功率。 若电路呈容性时:sin 0 网络发出无功功率。 100 / 0o V,求单口网络的功率P以及功率因素 。 U Zeq ( R j L) // 1 j C + I U - I 1 R ( 3 j 4) //( j 5) jL I C 1 jC 7.5 j 2.5 7.906 / 18.43o cos(18.43 ) 0.9487 电力系统中多数电气设备均为感性负载,它们工作时除 了要从电源吸收有功功率外,还要从电源吸收无功功率。由 于输电线中电阻和电感存在,当电流通过时,在输电线上总 要产生电能损耗和电压损耗。 + I U - R U R - + + U L U L U L -
U R I 其中消耗的有功功率为:P 当U、P 一定时, cos C u - u(t ) Um cos( t ) i (t ) I m cos t 90 o PC UI cos UI cos(90 ) 0 o QC UI sin UI sin( 90 ) UI o CU 2 2WC 八、功率因素的提高 四、视在功率 通常将单口网络的电压和电流有效值的乘积称为视在 功率,用S表示,即 S=UI 单位:伏安(VA) 视在功率反映了设备的容量。电机和变压器的容量是 由它们的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来决定的,因此往往可以用 视在功率来表示。至于它们能提供多大的平均功率,主要 取决于 。 有功功率 P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视在功率 S 之比称为电路的功率因数。 P cos S 五、 P、Q、S 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P UI cos S cos Q UI sin S sin S P Q UI 2 2 S Q
P 功率三角形 Q arctan P 有功功率守恒: P Pk P1 P2 无功功率守恒: Q Qk Q1 Q2 复功率满足守恒定理:在正弦稳态下,任一电路的所有支 路吸收的复功率之和为零。即 (P k 1 b k jQk ) Sk 0 k 1 b 求电路各支路的复功率 I I 2 1 100 A + 10 5 5 j 15 o 10 / 0 I U 1 10 j25 5 j15 - j25 -j15 8.77 / 105.3o A 七、R、L、C元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 (1)电阻元件 i + R u - u(t ) Um cos( t ) i (t ) I m cos t 0 o 2 U PR UI cos UI cos 0o UI I 2 R R o QR UI sin UI sin 0 0 2 P Rk I k UI cos 求图中电源对电路提供的有功功率,其中uS (t ) 10 2 cos 2t V 3 + uS(t) - 2H 4 1 F 8 3 I - I 1 4 -j4 + U S 100o V j4 作电路的相量模型 j 4(4 j 4) 解 1: Z 3 7 j 4 8.06 / 29.7o j 4 ( 4 j 4) o U 10 / 0 o S I 1 . 24 / 29 . 7 A o Z 8.06 / 29.7 §9.6 复功率 设端口的电压相量和电流相量分别为 + I 负 载 U U u I I i U - * I 为电流相量的共轭复数 I i I * UI / u i UI / 复功率定义为: S U UI cos j sin P j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