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
- 格式:ppt
- 大小:124.00 KB
- 文档页数:10
布坎南与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巨匠:布坎南与公共选择理论詹姆斯·布坎南(1919-)美国经济学家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布坎南1919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
1956年被聘为弗吉尼亚大学教授。
1957年和1968年组织创建托马斯·杰弗逊政治经济学社会哲学研究中心和公共选择学会,为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做了奠基性的工作。
由于六十年代正是凯恩斯主义盛行的时期,他们与主流理论相悖的研究成果被校方批评为"强硬地坚持一种片面的观点",这种观点是"19世纪的保守主义"。
1968年布坎南被迫离开弗吉尼亚大学,两个学会都自动解散。
此后10年,公共选择理论逐渐受到重视,1983年,布坎南来到弗吉尼亚的乔治。
梅森大学继续宣讲公共选择理论,现在,该大学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大本营。
1983年布坎南当选为美国经济学会资深会员。
公共选择理论是现代经济学的最新分支之一,它又被叫做"新政治经济学"或"政治的经济学",确切地说,它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交叉学科。
用公共选择理论之父布坎南的话来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从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它是观察政治制度的不同方法"。
简单地说,公共选择理论就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和分析方法来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问题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它的研究主题涉及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官僚机构等等。
在"经济人"假定的前提之下,公共选择理论重点分析导致政府失灵的原因,探讨规范政府行为、提高政府效率的方法。
公共选择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来研究政治问题。
它所使用的经济学方法,按照布坎南的说法,可以归结为三种,即方法论个人主义,经济学的交换范式和经济人假说。
浅析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1000字詹姆斯·布坎南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之一,他的公共选择理论是政治学、经济学甚至社会学领域的重要理论,对政治体制、公共政策、社会福利等问题的分析和决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下面我们来对其公共选择理论进行浅析。
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意义在于,公共事务的决策过程并不是不带偏见的合理和客观的理性决策,而是在不同利益方的互动中进行的某种谈判、权衡、讨价还价过程。
政治家、公共官员、议会成员和其他政治利益相关者不是无所事事的理性行动者,他们是在维护自己的个人立场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并推动政策的。
布坎南认为,作为理性行为者,每个人都会在某种程度上追求自己的利益。
当决策被转移到政府或其他公共机构时,这种利益冲突并没有得到解决,而是被转化为政治争斗。
因此,政治群体的决策往往不能取代个人决策过程,而是“集体理性”的表现,也就是在利益冲突和谈判过程中的妥协和协商。
在此基础上,布坎南提出了两个重要假设,即理性选择和无完美信息。
理性选择意味着每个个体都会以最高效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资源,以实现自己的目标。
而无完美信息则指人们对现实的了解并不完全,他们可能只知道部分信息,缺乏其他重要信息。
这使得人们在制定政策时只能做出有限的决策,而这些决策往往不是最优的。
除此之外,在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中还有三个基本观点:一是规则比人更重要;二是参选权和个人意见的权利是民主的核心;三是任何制度都只能通过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的联合来实现。
总之,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公共政策的决策是基于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力博弈和谈判,政治群体的决策是集体理性的体现。
这个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指出了公共决策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同时也强调了规则对于保护公共利益的重要性,提出了更好地实现自由、平等和公正的途径。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启示布坎南(James M. Buchanan)是20世纪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因其在公共选择理论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对政治和社会行为的分析方法,它强调了个体利益和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以及集体行动和个体选择之间的关系。
这一理论对于企业发展也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将至就此展开探讨。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利益与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发展中,管理者需要充分了解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将其纳入到企业决策的考量范围之内。
企业管理者不应忽视员工和利益相关者的诉求,而是应该将其利益与企业的长期利益相结合,寻求双赢的发展路径。
只有关注个体利益,才能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
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集体行动与个体选择之间的关系。
在企业中,各个部门和个人的行动会对整体的企业发展产生影响。
布坎南的理论提醒我们,企业管理者需要关注整体利益,而不是仅仅聚焦于个人的利益。
企业发展需要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与配合,需要员工们的团结一致,而不是各自为政。
只有将集体行动与个体选择相结合,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企业发展,实现企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公共选择理论还提出了“对政府权力的制约”这一原则。
在企业中,管理者需要对自己的权力进行制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职权的腐败。
管理者应该注重企业内部的制度建设和规范完善,建立规范的激励机制和监督机制,以保障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确保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目标不被个人的私利所左右。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还提出了信息不对称和激励制度的问题。
在企业发展中,管理者需要重视信息的搜集和传递,确保企业内部各个层面的信息流畅和透明。
只有信息流通畅,才能够使企业管理者更准确地把握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形势,更有效地推动企业的发展进程。
企业也需要建立激励制度,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推动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启示1. 引言1.1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是由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詹姆斯·布坎南提出的一种解释公共决策和政府行为的理论。
该理论认为,个体在做出政治决策时并非总是追求最佳的社会利益,而是受到自身利益和偏好的影响。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原理包括以下几点:个体在做出政治决策时会考虑自身的利益。
根据理性选择假设,人们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和偏好做出决策,而不是完全追求社会利益。
政治决策往往会受到个体的私人利益驱动,而不是纯粹为了社会的利益。
政府行为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
布坎南认为,政府机构也是由人组成的,这些人也会追求自身的私人利益。
政府的决策往往会受到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而不是完全为了公共利益。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了个体的利益驱动和政府机构的特殊利益影响对政治决策的重要性。
这一理论为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启示,企业在面对政策和市场环境时需要考虑个体的利益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影响,以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
1.2 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主要包括市场竞争激烈,技术创新需求增加,管理效率提升压力加大,成本控制困难,人才招聘和培养难度大等问题。
在当今全球化和信息化的环境下,企业需要不断适应和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以确保自身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激烈导致企业需要不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而技术创新的速度日益加快,要求企业具备更高的技术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管理效率的提升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必须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和流程,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支出。
与此人才招聘和培养也面临挑战,企业需要不断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制定合适的战略和政策,不断完善自身机制,提高内部管理效率,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确保企业能够持续发展。
2. 正文2.1 市场机制与企业发展市场机制是企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分配资源,促进竞争,激发企业创新和发展。
一、布坎南的生平布坎南,1919年10月2日生于美国田纳西州,1940年毕业于中田纳西州师范学院,获得理学学士学位,1941年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48年,在芝加哥大学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在芝大期间,布坎南受教于芝加哥学派创始人之一的着名经济学家F.H奈特,奈特属于自由派经济学家,布坎南受其影响很深,并曾为之撰写传记.1949年,布坎南接受田纳西大学的聘请,成为该校的教授,并开始了他的学术生涯.1955-1956年,布坎南靠富布赖特奖学金在意大利进行了为期一年的研究,受到了欧洲财政学派的影响,从而使他对政治决策问题有了新的认识.从意大利回国后,1956-1968年,布坎南在弗吉尼亚大学任麦金太尔讲座经济学教授,并于1958-1969年担任杰斐逊经济研究中心主任.1968年任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教授,1969-1983年在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及州立大学任教授,并兼任公共选择中心主任.1983年后到乔治·梅森大学任教.布坎南一生多次获得荣誉奖,并在多个重要机构任咨询职务.1962年创立公共选择学会,并于同年任美国南部经济学会主席.1967-1969年任美国经济学会执行委员,1972年任该学会副主席.1977年获迈阿密大学法学经济学中心颁发的法学经济学奖.1980-1981年当选蒙特·佩策林学会执行委员.1982年任美国西部经济学会副主席.布坎南的着作甚丰,主要有:财政理论和政治经济1960年;赞同的计算:宪法民主的逻辑基础与塔洛克合着,1962年;民主进程中的财政1966年;公共产品的需求与供给1968年;公共选择理论:经济学在政治方面的应用与R.托尼逊合着,1972年;自由的限度1975年;赤字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与查理德·瓦格纳合着,1977年;凯恩斯先生的结论:对于把经济理论滥用于政治投机活动的分析以及对宪法纪律的建议1978年;自由、市场和国家:八十年代的政治经济学1986年.二、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产生的背景经济是现实的产物,经济理论也是为现实服务的,经济学理论之所以有其存在的价值,乃是因为它符合了它所处时代的要求;同时,现实的社会经济现象更是理论产生必不可少的背景.布坎南所提出的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点.首先,公共选择理论产生于自由主义经济学复兴的浪潮中.二次世界大战后,凯恩斯理论成为西方经济学界的主导理论,受凯恩斯理论的影响,西方各国纷纷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随着国家干预经济力量的增强,政府职能和政府规模也不断扩大,其结果是政府机构不断膨胀,政府资源浪费,国家干预陷入困境.公共选择理论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了政府失灵以及政府行为分析时的“经济人”假说,并以此来反对国家干预经济,提倡新自由主义.其次,进入20世纪后,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发生了重大变革.以马歇尔为代表的一大批经济学家大量地将数学工具引入经济学,然而,使用数学工具研究经济在给经济研究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使经济学家过分地注重了指标分析和模型建立.于是,一些不满经济学现状的学者们主张恢复古典经济学的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以分析“交易过程”为核心的分析方法,并将这种方法论延伸到对政治市场的分析之中.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所提倡的分析方法便是其中的代表之一.1二公共选择理论的分析方法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人假设的推广.西方经济学中经济人假设是指:当一个人在经济活动中面临若干不同的选择机会时,他总是倾向于选择能给自己带来更大经济利益的那种机会,即总是追求利益最大化.公共选择理论将这种假设引入分析之中,将其运用到对政治行为的分析.公共选择学派以“有理性的经济人”来分析政治市场交换中产生的各种弊端.在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分析方法有其独到之处.其表现主要有三个方面:1个人主义的方法论.这种方法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从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本细胞,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了集体行为.这是经济人假设的前提条件.2经济人假定的分析在政治学中再现.经济学认为,作为一个人,无论他处于什么地位,人的本性都是一样的,都以追求个人利益、极大化个人的满足程度为最基本的动机.这就是假定人都具有经济人的特征.3政治学研究应符合经济学的交易特征分析.布坎南认为经济学中的基本命题不是“选择”如消费者选择最有利的消费组合、生产者选择最大利润的生产组合之类而是“交换”,即不同经济个体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换.政治活动领域也一样,重要的命题并不是社团、党派与国家,而是这些集团之间与组成集团的个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有效率的政策结果并不是产生于某个政治领袖或神秘人物的头脑,而是产生于集团之间或组成集团的个体之间相互讨价还价、妥协与调整的政治过程.三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观点及核心内容1.基本观点在传统的西方经济学中,政府与厂商、消费者具有性质完全不同的行为.“经济人”的假设只属于厂商和消费者,只有他们才是利己的、理性的,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在私利及贪欲的驱使下,对经济生活中自己的位置作出最有利于个人的判断和设计,而政府则是超出这一狭隘的个人利益的,政府以其自己的公正与准确超乎众人之上,在追求公众的利益之时,政府以它的公正赢得公众对它的信任和支持.因此,公正与准确是政府固有的一种天赋.与此相反,公共选择理论则认为,其实政府官员与厂商和消费者一样,也是具有理性和私利的“经济人”,他们也具有自己的动机、愿望和偏好,他们同样关心自己在政治活动中的成本和收益,在交易过程中他们也同样追求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同样的人不可能仅仅因为从经济市场转入政治市场之后就由仔细求利的自利者转变成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政府官员作为单个的个人在政治市场上会对不同的决策规则和集体制度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反应.所以,在把这种“利己者”的个人偏好转化为大公无私的“利他者”的社会决策机制或程序的选择时,这些机制或程序通过直接方式或者指定代表的间接方式,显示公民对广义公共物品的数量和质量的偏好.于是,在选民和国家之间就必须插入一个媒介———选举制度.但是,由于所采用的规则不同,影响选民、政治家或政党的有关行为的成本—收益也不同,因而会表现出不同的“需求”结构.而且,不论以何种方式作出公共选择,最终实施社会决策的是官僚和官僚机构,其最终的决策也就很难体现公共利益的最优化.而特殊利益集团、官僚和立法官员追求私利的行为,一方面导致过多的公共物品供给,另一方面导致公共物品的实际成本过高,结果便是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结果正是政府失灵的体现.2.核心内容———政府的失灵及其表现根据“经济人”的分析模式,布坎南的政府理论研究了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行为的局限性和政府失灵问题.这是公共选择理论的核心问题.所谓政府失灵,是指个人对公共物品的需求在现代代议制民主政治中得不到很好的满足,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时趋向于浪费和滥用资源,致使公共支出规模过大或者效率降低,政府的活动并不总像应该的那样或像理论上所说的那样“有效”.在布坎南看来,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其作用是弥补市场经济的不足,并使各经济人员所做决定的社会效应比政府进行干预以前更高.否则,政府的存在就无任何经济意义.但是政府决策往往不能符合这一目标,有些政策的作用恰恰相反.它们削弱了国家干预的社会“正效应”,也就是说,政策效果削弱而不是改善了社会福利2P316.于是就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政府干预会产生“负效应”,以及如何从制度上弥补这些缺陷.布坎南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了公共选择理论的政府失灵说.布坎南对政府失灵的几种主要表现形式及其根源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剖析,并就如何补救这种“失灵”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1政府政策的低效率.布坎南认为,所谓政府政策的低效率是指所执行的政策不能确保资源的最佳配置.以美国为例,政府的政策在理论上可分为三类:一类是由政府有关部门拟定方案,最后由选民投票确定的政策,像重大税收政策的调整,对国家前途影响较大的对外政策的制定等.第二类是由政府的高级领导层拟定方案,如联邦政府或地方州政府拟定的方案.第三类是由政府部门全权独立制定与实施的政策,这种政策的合理性通常是由宪法等法规来保障的,政府部门的职责是照章办事.这里我们仅以第三类政府政策拟定的方式为政策低效率的考察对象.就这类政府政策而言,因为每个政府部门所遵循的政策,通常是由该部门领导人根据自己对公共利益的理解来决定的,所以,一方面是由于这些部门政治家的行为具有相当大的自由,使得他们有意或无意地被自身的“经济人”动机所左右,以致于对公共利益的理解经常难以符合实际;另一方面,则是由于部门政治家行为的灵活性与他们的自利动机的强刺激性,使得他们的行为实际上不是倾向于为最大限度地增进公共利益服务,而是依据自己获得的信息和个人效用最大化原则来决策.布坎南认为,产生这一政府行为的外部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机制制约政府行为方式.如果约束机制不能提供一种良性压力,以便确保任何人处于某一特权地位时均不能过多地牟取私利,那么,再高尚的执政官也不能保证公共利益不被他人或他的后继者有意或无意地损害.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共选择理论强调,不应该把增加社会福利与保证个人平等的权力随便交给某一特权机构,然后再虔诚地等待它的恩赐.理性的做法应当是,使这些特权机构或特权人物受制于某一硬约束机制,并且由公民真正地而非形式上掌握该约束机制的最终决策权.2政府工作机构的低效率.政府失灵说认为政府机构低效率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三点:①缺乏竞争压力.在美国的政府机构里,由于相当一部分官员和公务员,受终身雇佣条例的保护,没有足够的压力去努力提高其工作效率;在提供公共服务的政府机构里,也往往因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而使其不注重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②政府行为趋向于资源浪费.布坎南认为,首先,官员花的是纳税人的钱,就像弗里德曼所说的“用他人的钱,为别人办事”,由于没有产权约束,他们的一切活动根本不必担心成本问题.官员行事时无成本压力,自由度比市场中私人企业家还大,使不计成本的政府行为不断发生.其次,政府行为也没有利润含义,官员从个人的得失出发,为追求选票和政绩,尽量满足来自方方面面的要求,结果使公共产品超量供应,社会福利费用过高,造成了资源浪费.不仅如此,由于政府官员的权力是垄断的,有“无穷透支”的可能,他们一旦决策失误,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可能远远大于一个企业家的投资失误.③监督信息不完备.从理论上说,政治家及公共服务机构并不能为所欲为,而是必须服从公民代表的政治监督及司法、审计监督等,以保证政府运行的效率.然而在现实中,这些监督的效力很可能因为信息的不完备而降低,甚至消失.这是因为,监督者为了有效履行其职能,必须对被监督者的情况了如指掌,但向监督者提供信息的往往是被监督者,由于政府部门对其经营业务有着自然的垄断性,可以利用其垄断地位来封锁一部分公共产品所涉及的有关资源和成本的信息.因此,监督者根据被监督者提供的不完备的信息所进行的监督,其实效是大打折扣的.3政府的寻租活动.根据布坎南的定义,寻租是投票人,尤其是其中的利益集团,通过各种合法或非法的努力,如游说和行贿等,促使政府帮助自己建立垄断地位,以获取高额垄断利润.如纺织业寻求政府的关税与配额的保护,将外商拒之于国门之外,维持本行业的垄断地位,而高额垄断利润超过平均利润的部分被称为经济租.可见,寻租者所得到的利润并非是生产的结果,而是对现有生产成果利润的一种再分配.因此,寻租行为具有非生产性特征.同时,寻租的前提是政府权力对市场交易活动的介入,政府权力的介入导致资源的无效配置和分配格局的扭曲,产生大量的社会成本,这些成本包括:寻租活动中浪费的资源,经济寻租引起政治寻租浪费的资源,寻租成功后损失的社会效率.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常见的寻租行为有四种:一是政府定价;二是政府的特许权;三是政府的关税和进口配额;四是政府订货.正是基于上述分析,因此,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对西方现行的民主制度、对国家和政府深表怀疑.正如布坎南所说的一样:“公共选择理论以一套悲观色彩较重的观念取代了政府的那套浪漫、虚幻的观念.公共选择理论开辟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在这里,有关政府及统治者行为的浪漫的、虚幻的观点已经被有关政府能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的充满怀疑的观点所替代.”三、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廉政建设的启示布坎南指出:国家不是神的造物,它并没有无所不在和正确无误的天赋.因为国家仍是一种人类的组织,在这里做决定的人和其他人没有什么差别,既不更好,也不更坏,这些人一样会犯错误.因此,建立在道德神话基础之上的国家政治理论一遇上“经济人”这一现实的问题便陷入难以解决的困境.布坎南认为,政治也是一种交易,而政策和制度的出台是各方博弈所达成的契约.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对我国的廉政建设具有重要启示.在中国,一些制定政策和制度的博弈游戏往往缺乏监督机制和监督者,很多政府的官员,当他们的权利失去了有效的制约和监督的时候,他们便成为了“拿政治当生意做的人”,一旦当他们将制定“游戏规则”的权力用来与之相关的利益主体作交易,其交易的目标当然就早已不是国家和公民的共同利益的最大化了.不仅如此,在我国,政府往往通过为数众多的管制条例来体现其作用,许可证、认可和各种形式的授权是相当普遍的.开商店、借款、投资、驾驶、买车、建造房屋、从事外贸活动、获取外汇、获得一个护照、出国等等,都需要特定的文件凭证或授权,而这些框框本应成为约束政府部门以便有利于市场机制良性运行的手段,但却成了一些部门谋取私利的特权.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政府作为“经济人”的性质便表现了出来,拥有这些授权审批资格的官员,他们作为政府行使其作用的最小单位,往往不能按照社会利益的最大化来配置资源,他们会在这个政治市场上按照自己的偏好,做出最大化自身利益的选择,这也就是政府失灵现象在我国现实中的一个具体表现.与此同时,权利还因为在现实中,政治活动和经济活动总是互相联结的,政治过程中的权力因素往往直接介入经济活动之中去,干预经济当事人之间的交易.在此前提下,很多人会力求借助于权力因素设立垄断、限制、特权以谋取个人最大利益即获得租金,这就产生了“寻租”行为.正如布坎南所认为的那样,产生上述政府失灵的外部原因是缺乏一种约束机制以制约政府及其官员的行为方式,并且这种约束机制理应真正地掌握在公民手中.所以在我国,要真正提高政府的效率,就必须增强这种约束机制的作用,使公民掌握这些约束机制的最终决策权,使得政府行为者在这些机制中受到有效的约束,以确保他们无法通过自己的某一特权来牟取私利.与此同时,在进行相关制度设计时,必须遵循“权利相对论”,以权利制约权利.只有每一项职能部门的政策和制度都有利于人民或服务主体,有利于弱势群体,这些政策和制度才能对提高政府的服务质量发挥作用,也才能真正做到以民为本.。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启示【摘要】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学理论,它对企业发展具有深远的启示。
在企业管理中,代理问题是一个常见的挑战,而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一问题。
激励机制设计是企业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公共选择理论可以为企业提供设计激励机制的思路和方法。
在风险管理方面,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识别和应对风险,从而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
在资源配置方面,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更合理的资源配置决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也可以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促进企业不断发展。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管理理论支持,对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引言: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简介正文:1. 企业管理中的代理问题2. 激励机制设计与公共选择理论3. 风险管理与公共选择理论4. 资源配置与公共选择理论5. 创新与公共选择理论结论: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的启示关键词: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企业发展、代理问题、激励机制、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创新、启示1. 引言1.1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简介詹姆斯·布坎南是20世纪著名的政治经济学家,他被认为是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之一。
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分析政治过程的理论,强调个体行为对政治决策的影响,主张用市场经济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问题。
布坎南认为,政治决策与市场交易具有相似性,都是个体行为的结果,政治家和选民都是理性自利的个体,他们在政策选择上会追求自身最大利益。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是由有私利的政治家所构成的,他们会为了自身利益而制定政策,而不是为了全体公民的利益。
政府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政治家个人利益的影响,而不是公共利益。
布坎南指出,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个体之间的合作与竞争问题,而政府的干预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和低效率。
公共选择理论对企业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在企业管理中要注重代理问题、激励机制设计、风险管理、资源配置和创新等方面,避免因为信息不对称或利益冲突而导致不良后果。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始人布坎南主要思想布坎南突出的理论贡献是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
他首次系统的将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分析工具运用于政治决策过程,独创性地发展了一种与传统经济学的市场决策理论相对应的政治或集体决策理论,并给予政治过程以全新的理解,使其不再像过去的人们普遍人为地那样,仅仅是一种利益再分配地零和博弈,而是类似于市场资源交换的过程。
布坎南地公共选择理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公共选择学的方法论,第二是关于个人行为的经济人假说他的公共选择的方法可归纳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假设与政治作为交换过程地特点。
布坎南认为,只有个体是选择和行动的唯一和最终的实体,一个集体或社会从来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选择行为,也不会对某种目标采取最大化努力。
作为一种个人主义的分析方法有一个简单的要求,即所有的理论,所有的分析最终都被消解为个人作为决策者时所面临的考虑。
他同时认为理性原则并不是意味着利己主义或一味追求个人主义。
但他在理论分析中实际上又把利己主义因素放在主要地位,认为个人即使在公共选择活动中也主要是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只是可能比在私人市场活动中要弱一些,但决不是像传统理论中认为的那样,只存在公共利益而不存在个人利益。
布坎南指出政治活动比经济活动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从而难以做到行为理性化,甚至连理性行为的定义都难以给出。
经济活动比政治活动对活动结果所承担的责任要轻得多,因而不大会进行理性的比较计算。
布坎南认为政治活动中的个人活动也具有交换的性质,人们在政治中,达成协议、协调冲突、制定规则无不建立在自愿的基础上,因而类似市场中的交换。
另外,布坎南也特别强调把政治作为一种过程来理解,即将政治理解为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交换达成协议的过程。
布坎南认为,政治决策过程中的个人同样是经济人,对于集体活动、公共物品等“好的东西”总是力求其多,而对于“坏的东西”总是力求其少。
这里,经济人的理性假设并不意味着总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一、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1.公共选择与公共选择理论所谓公共选择就是通过集体行动和政治过程来决定资源在公共物品间的分配。
即指人们选择通过民主政治过程来决定公共物品的需求、供给与产量,是把个人选择转化为集体选择的一种过程或机制,是对资源配置的非市场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只是明确提出公共经济一般理论的一种努力,它可以帮助我们在集体选择方面从事人们长期以来在市场微观经济学方面所做的事情,即用一种相应的尽可能合适的政治市场运转理论来补充商品或服务的生产与交换的理论。
2.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对象3.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二、公共选择理论的特点根据个人是在经济市场还是在政治市场活动,采取不同方式处理人类决定的过程。
公共选择理论的根本目的是要通过对政府决策行为的研究,使政府缺陷尽可能降到最低程度,从而达到以政治市场领域的和谐运转去弥补经济市场运转不足的目的。
三、公共选择理论的方法论1.个人主义:微观经济学分析的出发点,同样也被看成是集体行为的出发点。
2.经济理性:该原则认为,人是利己主义的,追求个人利益和效益最大化,其活动受个人利益驱动与导向。
3.交易政治:政治被视为一个在解决利益冲突时进行狡猾达成协议的过程,含有交易的性质。
四、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观点在公共选择理论出现前,许多经济学家都以为政府是在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体制,并且认为政府的活动是与那些经济体制里的活动不同的(不过的确有一些经济学家如帕累托在这之前已将国家和其体制列入研究考虑)。
公共选择理论试着从研究官僚和政客的角度上探索政府带来的影响,并且假设这些人都是根据于自己的私利采取行动,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是为了增进自己的经济利益(如他们的个人福利)。
公共选择理论利用经济学的分析方式(通常是博弈论和决策论)探索政治上的决策进行过程,以此揭露在政府体制下必然出现的效率低落现象。
许多奥地利经济学派的经济学家也进行了类似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这样的研究模型先假设政客们是真心要造福人民的、然而却无法取得足够的经济信息(这个问题又称为「经济计算问题」),由于他们在进行决策的过程中无法得知充分的经济信息,往往导致政府官员的经济人行为和有限理性决策。
公共选择理论之一:布坎南的政府失灵论——看不见的脚踩了看不见的手1986年, 布坎南被授予了诺贝尔经济学奖, 原因是他对经济和政治决策理论的契约与法制基础的开拓方面所做的贡献.公共选择理论(public choice theory)是布坎南等人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政治分析的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经济人假设和政治交易市场是公共选择在研究方法上最具特色的三个方面。
从理性经济人的前提假设出发,剖析了当代西方民主政治的政府失灵问题及其根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矫正政府失灵的政策主张。
对于当前我国的政府改革现状,在辩证看待的基础上,政府失灵论在一定程度上还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公共选择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M 布坎南等人创立的一种不同于凯恩斯主义的新公共经济理论,其突出的特点是把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分析方法运用于政治学的分析,把政治决策的分析和经济理论界和起来。
正像布坎南所说,公共选择理论“是经济学在政治学中的应用”,公共选择的主题就是政治科学的主题:国家理论选举规则,党派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论和宪法经济学。
本文试就布坎南的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理论及其对当前我国政府改革的启示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公共选择理论与政府失灵论正统经济学家给公共选择理论的定义是: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
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总和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
公共选择理论的渊源可追溯至19世纪末瑞典经济学家威克塞尔,他提出了政治的资源较易学说和一致性原则。
真正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60年代70年代初形成一种学术思潮。
,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理论选举规则,党派经济学,利益集团理论,寻租理论,政府失灵论和宪法经济学。
布坎南公共选择理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一门介于经济学和政治学之间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是运用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来研究政治决策机制如何运作的理论。
公共选择理论的代表人物詹姆斯·布坎南说:“公共选择是政治上的观点,它以经济学家的工具和方法大量应用于集体或非市场决策而产生。
”丹尼斯·缪勒的定义常被西方学者引用:“公共选择理论可以定义为非市场决策的经济研究,或者简单地定义为把经济学应用于政治科学。
公共选择的主题与政治科学的主题是一样的:国家理论,投票规则,投票者行为,政党政治学,官员政治等等。
”保罗·萨缪尔森和威廉·诺德豪斯在他们合著的流行教科书《经济学》中的定义是:“这一理论是一种研究政府决策方式的经济学和政治学。
公共选择理论考察了不同选举机制运作的方式,指出了没有一种理想的机制能够将所有的个人偏好综合为社会选择;研究了当国家干预不能提高经济效率或改善收入分配不公平时所产生的政府失灵;还研究了国会议员的短视,缺乏严格预算,为竞选提供资金所导致的政府失灵等问题。
”通过这些定义,我们不难对公共选择理论及其研究的主题有一个概要的了解。
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由两个市场组成,一个是经济市场,另一个是政治市场。
在经济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消费者(需求者)和厂商(供给者),在政治市场上活动的主体是选民、利益集团(需求者)和政治家、官员(供给者)。
在经济市场上,人们通过货币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满足的私人物品;在政治市场上,人们通过政治选票来选择能给其带来最大利益的政治家、政策法案和法律制度。
前一类行为是经济决策,后一类行为是政治决策,个人在社会活动中主要是做出这两类决策。
该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市场和政治市场上活动的是同一个人,没有理由认为同一个人在两个不同的市场上会根据两种完全不同的行为动机进行活动,即在经济市场上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在政治市场上则是利他主义的,自觉追求公共利益的最大化;同一个人在两种场合受不同的动机支配并追求不同的目标,是不可理解的,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这种政治经济截然对立的“善恶二元论”是不能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