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中国地理》第二十章 中国经济地理区划
- 格式:ppt
- 大小:952.50 KB
- 文档页数:16
中国地理(经济地理部分)第一章国土与人民第一节我国的领土一、地理位置1、概念地理位置是一个区域或城镇居民点或厂矿企业等与其外在的某些自然现象和经济现象的空间关系数理地理位置——某区域与其外在的赤道和本初子午线的空间关系自然地理位置——某区域与它外在的某些自然现象的空间关系政治地理位置——这是相对于一个地区或国家而言,它与相临地区或国家的相互关系经济地理位置——某区域与它外在的具有经济意义的物质要素和环境的空间关系2、优越的地理位置◆数理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位置(中国位于欧亚大陆东南部,背陆面海)◆政治地理位置(邻国15个。
海域邻国多,对国家在安定的环境下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经济地理位置(海陆交通都可以,较内陆国家优越。
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到太平洋,中国处在太平洋的西岸,使得中国能过更快的进入全球经济大循环中。
)3、地理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1)地理位置是影响区域经济地理特点的基本条件2)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而变化,随时间推移而变化3)地理位置对经济发展不起决定作用,但可起延缓或促进作用二、边界1、概念边界又称疆界,它是指一国领土与临国领土或公海的界线,它是国家领土主权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构成国家领土所有权的组成因素。
(边境——指边界线两侧一定宽度的区域)边界的形成主要有两种方式:◆有传统习惯形成◆由条约制定(它是在传统习惯的基础上,通过临国之间的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而制定的)边界的类型◆自然边界◆人文边界2、中俄边界(中苏边界)3、中印边界4、边海1)概念领海——沿海国从其全部海岸的最低落潮线或选定一条基线(称领海基线)向外延伸,划出一定的宽度并属于其主权管辖之下的一带海域称为领海。
基线(领海基线)——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线直线法:海岸线较平直,取与海岸线平行的最低落潮线为领海基线。
直基线法:指在海岸线极为曲折或近岸海域中有一系列岛屿的情况下,可在海岸或者离岸岛屿上选择一些适当点,采用连接各点的办法形成领海基线。
浅谈中国地理区域的划分中国国土辽阔,地理环境十分复杂,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无论是民众认识国情,科研机构及专家认识区域地理格局,还是各级政府有效实施区域管理等不同方面的需要,都必需对中国区域进行区域划分(简称区划)。
地理学中的区域划分,是立足于地域分异规律的客观基础上,根据一定的目的、按相应原则和方法进行的地理系统分区。
它是区域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
按照所进行区划的对象和目的的不同,区划可以分为行政区划、自然区划、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综合区划等不同种类。
下面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就中国自然区划、中国行政区划、中国经济区划的主要方案及其演变作一简单介绍。
一、中国自然区划(一)自然区划的概念和意义自然地理区划(简称自然区划)是根据自然地理环境及组成成分发展的共同性、结构的相似性和自然地理过程的统一性,将地域划分为一定等级系统的研究方法。
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
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二)自然区划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后,几代地理学家对中国自然区划做了持续的探索性研究。
综观不同历史时期的区划方案,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自然区划的形成和发展历程(表1),对中国自然地理的地带性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
自然区划是在研究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上,探讨自然地理环境及其组成成分的特征、变化和分布规律。
主要体现温度、水分、土壤、植被等要素的地域差异,提供自然生产潜力的系统资料,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因地制宜进行生产布局和制定各种规划的基础,也是认识区域生态环境的宏观框架、改善生态环境和制定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
表1:中国已有自然区划下面就表中部分方案略作介绍。
1.罗开富方案最初发表于1954年,两年后由科学出版社以中华地理志丛刊第1号《中国自然区划草案》正式出版。
中国经济地理区划中国是一个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国家,由于其广袤的土地面积和丰富的资源,国土被划分为不同的经济地理区域。
这些地理区域拥有不同的地貌、气候和资源条件,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以下将对中国经济地理区划进行详细讨论,并介绍一些相关实例和补充说明。
中国经济地理区划主要分为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内陆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这里集中了中国许多大城市和经济中心,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
这些城市吸引了大量的外来投资和人才,成为中国经济的引擎。
东部沿海地区的地理条件优越,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和良好的港口设施,这促进了外贸发展和跨国公司的入驻。
此外,东部地区的气候适宜,农业生产丰富,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持。
中部内陆地区是中国经济的中心和纽带,这里位于中国大陆腹地,交通便利,连接着东部沿海地区和西部边疆地区。
中部地区有许多重要的城市,如武汉、成都、重庆等,这些城市在国内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部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工业基础,具有较低的成本和劳动力优势,吸引了大量的制造业和服务业投资。
例如,武汉作为中国的汽车制造中心,吸引了众多汽车和零部件公司的投资,成为中国制造业强省之一。
此外,中部地区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等,为中国的能源供应和工业发展提供了基础。
西部边疆地区是中国的边疆地区,这里地势高原、山脉众多,气候条件恶劣,资源较为匮乏,人口密度相对较低。
然而,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具有巨大的旅游潜力。
中国政府在近年来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和投资,通过发展旅游业、开展资源开发等方式,推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例如,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中国西部大开发计划,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提供了机遇。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地理区划的划分是基于地理特征和资源条件的。
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特色不同,但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壮大和发展,这些地理区域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断变化。
专题二十中国地理分区【重难点点拨】一、中国区域划分二、控制点周围地理事物三、四大地区概况比较六、香港和澳门地理特征比较表【高考题回顾】(2008年山东卷)图2是我国某地区略图。
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四座山地的垂直自然带谱中均有A.山地常绿阔叶林带B.山地针叶林带C.山地荒漠带D.山地冰雪带2.图中景观图片为黄土塬(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
黄土塬上水循环过程不同于黄土高原其它地貌类型区,其最弱的环节是A.降水B.下渗C.蒸发D.地表径流解析:第1题:图中四座山分别是华山、吕梁山、贺兰山、阴山,都属于中高山,又都主要我国的温带季风区,其中贺兰山位于温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的分界线上,华山位于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季风区分界线上,四座山的基带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华山北坡、贺兰山东坡),再向上应该都存在山地针叶林带,但不一定都有山地荒漠带、山地冰雪带,垂直自然带跟水平自然带相似,但不相同。
第2题:从“黄土高原地区面积广阔、地面平坦的黄土高地”看出黄土塬坡度小、面积大,是黄土高原地区主要的农耕区,地面径流的汇集与地形坡度有着很密集的联系,地面平坦的地区,降水后,下渗强烈,但地面径流的汇集速度比较慢,但黄土高原上黄土峁、黄土梁和沟谷地区地面径流强大,容易形成强烈的水土流失。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并不是黄土高原到处都是地表侵蚀强烈,黄土塬地区地形平坦,如果再有良好的植被覆盖,那么下渗、蒸发都会比较强烈。
答案:1.B 2.D3.(2008年江苏卷)《中国国家地理》根据富饶的程度、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程度等,评出我国10大“新天府”,苏北平原名列其中.下列叙述中,属于入选条件的有①灌溉与泄洪工程建设改善了自然条件②大面积使用化肥、农药提高粮食产量③海平面上升有利于开采利用地下水④高产稳产农田建设提高了土地生产力⑤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A. ①③④B.①②⑤ C.②③⑤ D.①④⑤解析:苏北平原位于江苏中北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条件优越、水源充足,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