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卷300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卷300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卷300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卷30003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试卷

(课程代码30003)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剩余精力说又称()。

A、“席勒柏屈克”说

B、“卡尔一斯宾塞”说

C、“席勒一斯宾塞”说

D、“卡尔一席勒”说

2、儿童游戏的特点不包括()。

A、快乐与严肃的统一

B、兴趣与目的的统一

C、自由与规则的统一

D、想象与现实的统一

3、幼儿在角色扮演中典型的角色行为是指()。

A、单个装扮动作

B、无序复合组合动作

C、系列动作

D、复杂动作

4、3~5 岁幼儿一般处于建构游戏发展的()。

A、无意建构阶段

B、想象建构阶段

C、模拟建构阶段

D、自由建构阶段

5、亲子关系建立的关键是()。

A、亲子依恋

B、亲子游戏

C、亲情发展

D、亲子疏离

6.儿童玩“老鹰提小鸡”并戏时发现,当“老鹰”突然调转方向时最容易抓到“小鸡”,儿童在下次当“老鹰”时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这是儿童同伴间的()。

A、修正

B、范例

C、强化

D、经验互补

7、幼儿开展游戏活动的基础条件是()。

A、时间与空间

B、时间与材料

C、游戏权利

D、空间与材料

8、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满足儿童游戏的前提是()。

A、身体活动需要

B、认知需要

C、安全需要

D、社会交往需要

9、幼儿园课程就是要创造基本条件支持儿童的自由游戏,成人尽可能减少对游戏的干预。这是下列哪一项的课程观点?()。

A、直接教学模式

B、蒙台校利教育

C、认知发展理论

D、浪漫主义

10、在组织与指导中班幼儿户外集体游戏时,教师应()。

A、示范讲解游戏的玩法,帮助幼儿掌握并戏规则

B、选择简单的集体游戏,以教师动作示范为主

C、选择体能游戏,锻炼幼儿身体活动能力

D、引导幼儿创编游戏新玩法

11、“两人三足”属于()。

A、赛跑辦戏

B、追逐游戏

C、互补游戏

D、集体游戏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园游戏特点的是()。

A、游戏时间的灵活性

B、游戏种类的多样性

C、游戏开展的群体性

D、游戏环境的教育性

13、户外游戏环境创设应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发展需要,体现()。

A、安全性原则

B、适宜性原则

C、趣味性原则

D、多样性原则

14、小班幼儿比较适合下列哪种玩具?()。

A、复杂、零部件较多

B、开放程度较高、逼真程度较低

C、细小沉重

D、完整、零件数量少

1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角色游戏特点的是()。

A、社会性

B、表演性

C、自主性

D、创造性

16、在评价角色游戏时,给予幼儿表达的机会符合下列哪一原则?()。

A、基于真实游戏情境

B、关注幼儿发展

C、全面把握游戏活动

D、尊重幼儿自主性

17、按抽象程度对角色游戏材料分类,纸张属于()。

A、半成品材料

B、成品材料

C、创造性材料

D、辅助材料

18、基本建构材料、辅助材料,是按照下列哪项进行分类的?()。

A、建构动作方式

B、游戏材料的使用

C、原料构成

D、游戏材料的形态

19、幼儿搭建的酒店有台阶、门、阳台、阳台护栏等细节,这表明处于()。

A、无表征操作阶段

B、简单表征阶段

C、复杂表征阶段

D、简单组合阶段

20、猫捉老鼠、捉迷藏、听猜游戏等互补性游戏比较适合()。

A、2-3岁幼儿

B、3-4岁幼儿

C、4-5岁幼儿

D、5-6岁幼儿

21、4岁左右的儿童处于规则行为发展的()。

A、动作为中心玩物阶段

B、自我为中心游戏阶段

C、初步合作阶段

D、规则协调阶段

22、下列选项中,适合出生至1岁婴儿的玩具是()。

A、糖果记忆盒

B、拨浪鼓

C、套筒 D.排序积木

2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优秀益智玩具特征的是()。

A、启智性

B、可操作性

C、可参与性

D、观赏性

24、教师在教学游戏过程中注意培养儿童学会倾听,学会合作。这项教学游戏的指导要点属于()。

A、托班

B、小班

C、中班

D、大班

25、教学游戏中,直接决定游戏内容和类型的是()。

A、游戏规则

B、游戏任务

C、游戏信号物

D、游戏行为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二、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6、概念形成

27、活动区

28、追逐打闹游戏

29、表征行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0、简述幼儿园户外自由游戏的特点。

31、简述建构游戏的作用。

32、简述游戏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3、简述如何判断益智游戏的适宜性。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34、请举例说明成人在婴幼儿玩物游戏中的作用。

35、试举例说明如何为大班年龄的幼儿提供适宜的角色游戏材料。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5分。

36.案例:

为了让儿童学会分辩几种动物的叫声,某幼儿园小班设计了《听听谁在叫》的教学游戏。请一名儿童站在前边,由教师给他戴上一个动物头饰,其余儿童按动物头饰发出该动物的叫声,由戴头饰的儿童猜自己头上戴的是什么动物头饰。戴头饰的儿童不能看头饰,其他儿童只能发出动物的叫声,不能说出动物的名称。猜对了胜,可戴着头饰回到座位去。

要求:

(1)结合案例说明教学游戏的结构。

(2)分析如何对该教学游戏进行指导。

学前儿童游戏指导201610(课程代码300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1.C(P48)

2.B(P46)

3.B(P70)

4.B(P73)

5.C(P90)

6.B(P92)

7.D(P110)

8.C(P104)

9.D(P108) 10.A(P159)

11.A(P148) 12.A(P103) 13.B(P136) 14.D(P131) 15.B(P170)

16.D(P176) 17.D(P172) 18.B(P195) 19.C(P201) 20.C(P213)

21.B(P215) 22.B(P232) 23.D(P231) 24.D(P254) 25.B(P244)

二、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P67)追逐打闹游戏:是以身体和动作为“材料”的游戏活动。

(P86)概念形成:是指儿童在与客观事物直接的相互作用过程中以归纳的方式抽取或概括出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或关键特征,属于发现学习。

(P125)活动区:是投放有丰富材料,能够支持幼儿开展特定类型的学习与游戏活动的相对独立的小空间。在这空间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游戏材料和游戏伙伴,以自己的方式探索周围事物。

(P197)表征行为:指幼儿用组合在一起的积木来表示某个物体。表征行为是构成建构游戏的两个关键要素之一。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7分,共28分)

30、简述幼儿园户外自由游戏的特点。P147

(1)个体性:户外自由游戏有明显的个体活动特点,以独自游戏、平行游戏为主。(2)分散性:在自由游戏活动时,幼儿往往喜欢在户外场地四处跑动,或是三三两两在一起玩,幼儿活动范围大,分布范围广。

(3)多样性:幼儿的自由游戏活动内容丰富多样,包括使用器械、设备的游戏和徒手游戏等。

31、简述建构游戏的作用。P193

(1)提高幼儿的精细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

(2)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

(3)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4)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

32、简述游戏活动具有哪些基本特征。P38

(1)游戏活动的对象性

(2)游戏活动的社会性

(3)游戏活动的主体性

(4)游戏活动的发展性

33、简述如何判断益智游戏的适宜性。P236

在判断益智游戏的适宜性时可以重点关注三个方面:一是游戏的任务指向。二是游戏任务的难度。三是游戏玩法的复杂程度。

34、请举例说明成人在婴幼儿玩物游戏中的作用。P66

(1)成人是幼儿玩物游戏的物品“提供者”(2分)

(2)成人是幼儿游戏经验的“丰富者”(2分)

(3)成人是玩物游戏的社会文化“传递者”(2分)

结合书上案例分析(4分)

35、试举例说明如何为大班年龄的幼儿提供适宜的角色游戏材料。P173

大班幼儿的社会经验得到进一步丰富,角色意识增强,用色份演能力提高,对游戏材料的依赖性更低,角色游戏材料以社会类主题为主,以低结构、可转换可改变的材料为主,支幼儿按照自已的想象创造性地使用材料。

如“小超市”游戏,幼儿发现新开业的超市没有顾客光临,于是他们决定利用彩纸和彩笔制作些宣传海报和宣传页,发放给其他话动区域的幼儿,以此来推广和宣传这个新开的小超市。

36、案例分析

(1)结合案例说明教学游戏的结构。P244

参考答案:游戏任务;游戏信号物;游戏行为;游戏规则(结合材料分析)

(2)分析如何对该教学游戏进行指导。P253

参考答案:第一,做好游戏之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要注意教学游戏过程中的指导顺序。第三,教师要注意在游戏过程中不断对幼儿进行规则的解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