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9课《生物入侵者》集体备课教案 新人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3
19、生物入侵者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积累字词。
掌握“劫掠、栖息、失衡、藩篱、归咎”等词的读音及词义,理解“在劫难逃、五彩斑斓、啸聚山林、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等词语的意思,并学会运用。
2、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情况。
3、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培养学生速读、默读科普文,从文中按要求检索筛选信息的能力。
4、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二)过程与方法:2、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阅读题目指导学生自读,帮助他们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探究文章的说明技巧。
教师只作必要的点拨指导。
2、合作探究法。
学生合作探究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3、语文活动法。
组织课堂辩论,探讨对待生物入侵者的态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了解生物入侵相关知识的基础上,激发学生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为建设美丽中国,保护美丽家园而努力。
教学重点1、教会学生从文中检索、筛选关键信息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具准备Ppt课件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设疑导入老师展示“小龙虾”图片,介绍他们的相关信息。
1、小龙虾:最早由日本引进,出于它适应性强,在强烈污染水质中能生存,日本人将它用于吸收污水中的重金属元素。
20世纪30年代小龙虾作为生物实验品,随同侵华日军一起入侵到中国并很快繁殖起来。
钳子般的鳌足,给了小龙虾超强的破坏力。
它能将鱼虾撕成碎片,能把坚固的堤坝打穿。
如今在我国南方特别是长江流域的诸省市都能见到,可是长江及其支流的大堤一般都是土堤,在取土筑堤时往往在背水面形成水坑、池塘和低洼地,成为螯虾生长和繁殖的适宜场所,而小龙虾对于堤坝的危害可能比白蚁的危害更大,实在让人忧心!而小龙虾造成的严重的经济损失使它“荣登”我国最有危害的入侵物种之榜首。
同学们,这些入侵者日益破坏着我们的生存环境,损害着我们家园的美丽容颜,那么,面对入侵者,我们该如何应对?让我们走进课文《生物入侵者》,一探究竟。
19《生物入侵者》【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入侵者的有关知识,理清说明顺序。
2. 领会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表达作用,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3. 了解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加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生态环境知识,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生活的科学意识。
难点:生物入侵者的概念及其危害。
【教学设想】在自然的环境中,生物除了迁徙性动物,变动并不大,都是生活在一个比较稳定的环境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长途的旅行越来越频繁,生物入侵现象越来越多,对人类产生的损害也越来越大19世纪,有位欧洲的爵士在美洲有一块领地,这为爵士非常喜欢打猎,而美洲的当地又没有野猪这位爵士就从欧洲带了满满的一船野猪到美洲饲养后来这位爵士死后,家人把这篇领地给卖了结果,这些野猪没有人看管,就逃走了由于没有天敌野猪越繁衍越多,对当地的畜牧业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危害由于找不到足够的食物,这些野猪就捕捉绵羊给农民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在夏威夷,由于野猫的入侵,给当地的鸟类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灾害另外,大洋州的野兔,我们一些地方出现的食人鱼等都给当地的生物平衡性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这篇文章在教学上可以以事例讲析为主。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讲几个生物入侵的例子来作为导入。
二、预习展示,交流成果。
1. 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 题写生字词。
3. 了解文章内容,初读体验交流。
三、整体感知1.从文中勾画出揭示“生物入侵者”含义的语句。
2.本文除了告诉我们什么叫生物者,它还讲了哪些内容?3.用文中的话说说什么是“生物入侵者”?4.文章是怎样介绍生物入侵及其危害的?5.造成生物入侵者增多的原因和途径又是什么呢?四、合作探究1. 本文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各部分之间的顺序为什么不能调换?逻辑顺序:生物入侵者造成的危害,增多的原因,不同的态度,相应的措施。
2. 文章采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具体说说其表达效果。
举例子:说明生物入侵者的种类多、危害大。
列数字:具体准确说明生物入侵者的危害大。
《生物入侵者》集体备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本文说明的要紧内容。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式。
3.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式。
一、导入新课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在湖南长沙,面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一枝黄花——云南滇池扰乱一池春水的水葫芦,人们却痛下杀手,欲赶尽灭绝,什么缘故?请走进《生物入侵者》。
二、请一学生朗诵第一自然段,其他同窗试探问题:什么是“生物入侵者”?一、学生自读试探后,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里的句子,读一读,强调句子里的“非自然途径”和“移民”两个词语。
师追问:作者直接提出那个概念的吗?明确:不是的。
而是通过一般人和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见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是的态度对照,自然引出“生物入侵者”的。
那什么缘故对发觉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一般人可不能感到惊讶的情形,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以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一般人发觉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可不能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
可能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如: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那个地址来的?甲虫的生态是如何的?甲虫是不是会对本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阻碍?等等。
三、探讨文章。
一、接着作者围绕“生物入侵者”介绍了哪些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其他段落。
请认真阅读,圈点勾画。
找出文中关键语句,试探作者说明的进程。
提示:一样文章每一个段落中都有归纳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如此的内容能够帮忙你提炼文章要紧信息,快速准确的把握文章要紧内容。
因此说,圈点勾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二、请学生梳理要点,教师板书。
3、请用自己的话归纳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很多于5个要点)生物入侵者是指本来生活在异国异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庞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和物种的多种性组成极大的要挟。
生物入侵者学科语文年级八年课题生物入侵者第 1课时总计节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要求知识回顾说明文的方法?说明文的顺序?说明文的结构?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了解文中介绍生态环境知识。
2.本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感知文章的内容。
3. 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自学指导一学生读文并积累字词劫.掠藩篱啸.聚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自学指导二学生再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生物入侵者的含义?(2)本文除了告诉生物入侵者,还讲了哪些内容?(3)学习这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4)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哪些说明方法?学科语文课题生物入侵者第 1 课时第小组班级姓名授课时间月日第节得分1.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词语劫.掠藩篱啸.聚在劫难逃束.手无策物竞.天择无动于衷.2.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哪些说明方法?桦甸六中教案主备人 备课组长 二次备课学科 语文 年级八年课题生物入侵者第1 课时总计 节授课时间月 日教学媒介出缺席情况教学目标3. 积累词语,了解文中介绍生态环境知识。
4. 本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感知文章的内容。
5. 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重点 难点 关键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理解物种入侵的有关知识。
教学环节时间分配知识 回顾出示 目标自主 学习以学 定教展示 巩固 当堂 检测 及时 反馈 321581241教 学 环 节 设 计 意图 内 容个性化修改知识回顾 出示学习目标积累词语,了解文中介绍生态环境知识。
本文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感知文章的内容。
分析本文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自主学习 1. 作家作品2. 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并解释词语。
劫.掠 藩篱 啸.聚 在劫难逃 束.手无策 物竞.天择 无动于衷.3.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用书上的话说一说生物入侵者的含义? (2)本文除了告诉生物入侵者,还讲了哪些内容? (3)学习这类说明文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4)本文的说明顺序?采用哪些说明方法?内 容个性化修改出现错误,及时纠正。
教学设计:八年级(上)语文第19课《生物入侵者》(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下面给大家分享教学设计:八年级(上)语文第19课《生物入侵者》(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共含5篇),欢迎阅读! 篇1:八年级语文上册《生物入侵者》教学设计【文本研读】细读《生物入侵者》,掘其文本特质以下:一,词语如“移民”“生物入侵者”“天堂”若干,披引号于身,齐聚一文,构成“华丽阵容”。
“服饰"标明,这些词语在句段中并非用其本义,表其本身,而是用其比喻义,身份是客(喻)体,是把别的事物比作了它们。
这种带引号标识的打比方,除了兼有“生动形象”的说明效果外,更凸显表达的趣味性,简言之:有趣。
二,几个中心自然段,每每用核心句陈述说明要点后,立即举上例子给予支撑,一例二例三例,不一而足,让人信服十分半点无疑义。
全文运用举例子十多处,其效果亦可简言之:有力。
三,本文虽为说明,但推出成语方阵,组成一道语言典雅的风景线。
且看异国他乡安家落户为所欲为物竞天择……在语文课上赏玩美的语言风景是干自己的本分。
语文课姓语,说明文概莫能外。
四,生物入侵系大话题,科学原理(知识)既有现实针对性,又有普及紧迫性。
课文全举外国例,说外国情,不涉中国一言,不免有隔岸现火或远水不解近渴之疏离。
有此缺口亦妙,我来补之,补之以本国我土入侵状貌,将课文内容简缩例子化,与鲜近新材料相并有机整合,由远而近,由人而我,激发虞思,培养科学精神,涵养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学设计】一、导入——咄咄怪事(PPT展示)老师现在和大家一起分享我看到的一则新闻:一个老人到一家诊所就诊,讲了一件咄咄怪事,他在自家鱼塘捧水洗手,冷不防从鱼塘里跳起一条鱼咬到他的中指,并且死死咬住不放,他吓坏了,把鱼弄死,死鱼才松了口,就立马来诊所诊治。
医生听了十分惊奇,一边给老人治伤一边问老人,这条鱼颜色鲜艳,非常好看,是不是?老人说是;你最近在鱼塘除了看到这种鱼,你养的其它鱼种很少看到了是不是,老人说是;这种鱼过去养在鱼缸里的,是老外鱼对不对,老人很惊奇说你怎么知道的,这是我儿子旅游时从国外带回来的,先是养在鱼缸里,我看它好看,想养在鱼塘里让它繁殖赚钱。
《生物入侵者》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说明的主要内容。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一、导入新课
孔子云:“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但在湖南长沙,面对“满城尽带黄金甲”的一枝黄花——云南滇池扰乱一池春水的水葫芦,人们却痛下杀手,欲赶尽灭绝,为什么?请走进《生物入侵者》。
二、请一学生朗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问题:
什么是“生物入侵者”?
1、学生自读思考后,教师提问:什么是“生物入侵者”?学生找到第一自然段里的句子,读一读,强调句子里的“非自然途径”和“移民”两个词语。
师追问:作者直接提出这个概念的吗?
明确:不是的。
而是通过普通人和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见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是的态度对比,自然引出“生物入侵者”的。
那为什么对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这种普通人不会感到惊讶的事情,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会认为这“不是件寻常小事”?
普通人发现一两只从未见过的甲虫,只会感到新奇,不会考虑更多的问题;生物学家和生态学家对此就会考虑许多问题。
可能会考虑哪些问题呢?如:甲虫是从哪里来的?甲虫是如何到这里来的?甲虫的生态是怎样的?甲虫是否会对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带来影响?等等。
三、探讨文章。
1、接着作者围绕“生物入侵者”介绍了哪些问题?学生默读课文其他段落。
请仔细阅读,圈点勾画。
找出文中关键语句,思考作者说明的过程。
提示:一般文章每个段落中都有概括性、提示性的文字或语句,在阅读中画出这样的内容可以帮助你提炼文章主要信息,快速准确的掌握文章主要内容。
所以说,圈点勾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途径之一。
2、请学生梳理要点,教师板书。
3、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本文所介绍的有关生物入侵者的知识。
(不少于5个要点)
生物入侵者是指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
生物入侵者的危害是巨大的,它们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对被入侵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种性构成极大的威胁。
那么这些生物入侵者是通过什么途径入侵的呢?为什么会增多呢?由于日益繁荣的国际贸易,生物入侵者搭乘跨国贸易的“便车”,“偷渡”入境;此外,跨国宠物贸易也为“生物入侵者”提供了方便。
目前,生物学和生态学界对生物入侵者有不同态度:一部分人认为,经过“物竞天择”,可以制约“生物入侵者”的危害,达到新的生态平衡;另一部分人认为听任“生物入侵者”自由发展会给当地生态和人类生活造成严重危害。
世界各国对“生物入侵者”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
4、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
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
文章从解释“生物入侵者”这个概念入手,接着摆出现象,介绍了“生物入侵者”给人类带来的危害、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作用,再探究原因,最后讨论对策。
基本上是按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展开的。
这是一种逻辑顺序,它符合人们思维发展的顺序,写作有关科学知识的文章是通常会采用这种符合思维顺序的方法作为行文思路,这就使逻辑顺序与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共同成为说明文的三大说明顺序。
四、品味文章语言。
1、叶圣陶说:说明文以说明白了为成功。
所以要想把事物事理说明白,不仅要有合理的说明顺序,还要借助语言这个有效的交流工具。
准确严密是说明文语言的基本要求。
品味文章语言特点也是我们阅读文章的一项基本能力。
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句话:
(1)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关岛本地的许多鸟类被棕树蛇赶尽杀绝,剩下的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
分析:比较后,“从二战至今”是限制时间,突出时间短,11和9等以及“仅存”等字从数量上突出棕树蛇的危害之大。
(2)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斑贝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
分析:把斑贝比喻成“偷渡者”,形象生动地说明它是在人们不知不觉中登上北美大陆,并悄悄给人类造成危害的。
(补充强调:生物入侵对大多数人来说比较陌生。
作者采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语言更生动形象,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深入浅出,达到推广科普知识的目的。
)
2、从课文中找出类似的使说明文准确简明,生动易懂词语和句子,并作简要分析。
明确:例如:“赶尽杀绝、啸聚山林、占领”等。
3、交流。
五、说一说(现场采访)
假如某环保局召开记者招待会,记者现场采访环保局长。
1、假如你是记者,请你关于“生物入侵”设计好你采访的问题;
2、假如你是环保局长,你将如何应对记者的提问。
五、课堂小结
《生物入侵者》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说明事理,条理清晰,说明方法得当,是一篇规范的说明文,写法值得我们初学写作者借鉴。
文中介绍的有关生物污染的知识,应学会运用,提高防范意识,加强生态意识,了解当地自然风景的价值,抵抗外来生物的侵入。
六、布置作业
利用网络搜寻有关生物污染的信息,并加以整理,讲给同学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