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外阅读现状探究及思考

  • 格式:docx
  • 大小:20.64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课外阅读现状探究及思考

一、问题的提出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继续与扩展,既能巩固和提升课堂教学成果,又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思维训练,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如果学生课外阅读少,那么他们的思维得不到开发,只局限于课堂上所学,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时也会缺少谈资,交流内容贫乏、简单,缺乏深入沟通,影响人际交往。我国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小学阶段的课外阅读总量应在150万字左右[1]。然而,由于应试教育、教师、家长及学生自身观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小学生课外阅读处在很被动的境地中,课外阅读量达不到课标的要求。

我国学者和一线教师对课外阅读也进行了很多研究和探索。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与问题的研究较多,对于提高阅读兴趣的具体策略与方法研究相对少。研究者大多是高校学者,一线教师较少。很多研究者对小学生日常阅读了解不够深入,不能多角度发现问题,而且提出的具体措施存在于理想状态,不便实际地操作实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外阅读往往是在没有老师、家长的情况下进行的,所以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想读、愿意读。为此,笔者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问卷调查,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并提出了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策略与方法,现将有关结

果报告如下。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从南京市江苏第二师范学院附属小学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三至五年级,每年级40人作为调查对象。被抽取的三个年级总计120名学生都接受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20份,经筛查其中有效问卷为111份,其余9份问卷未收回。

(二)调查方法与工具

采用自编的《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见附录)。问卷的内容包括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对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支持度、家长的榜样作用、教师对课外阅读的指导等问题。在教育实习期间把问卷发到三至五年级每个班学生手中,当场填写,集中回收。

(三)数据处理

调查结束后,采用Excel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将问卷中关于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的相关现状做一个数据分析。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1.课外阅读的兴趣。

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小学生对课外阅读非常喜欢的占55.8%,喜欢的占23.1%,一般的占15.4%,不喜欢的占5.8%。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是喜欢的,只有少数学生对课外阅读不感兴

趣。

2.课外阅读的时间。

对“你看课外书吗?”这个问题,学生回答“每天看”的占49.5%,“经常看”的占31.8%,“偶尔看”的占15.9%,“不看”的占2.8%。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小学生经常看课外书,只有个别学生是不看课外书的。

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的统计结果显示,阅读六小时以上的占11.8%,五小时左右的占15.5%,三小时左右的占60.0%,一般不看的占12.7%。

总的来说,绝大多数(80%以上)学生经常看课外书,每周阅读时间在三小时以上,少数学生课外阅读较少。

3.课外阅读的方法。

调查统计结果显示,读书时“一目十行”的占13.6%,“能摘抄好词好句”的占24.5%,“看后与他人交流”的占40.9%,“做读书笔记”的占20.9%。不难发现,大多数学生能进行不同方式的阅读,只有少数学生一扫而过。

五、改进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建议

虽然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还比较好,但是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缺乏兴趣,还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缺乏正确认识,态度消极,支持力度不大。这些问题如果不加以重视的话,对学生以后的发展会有不良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供小学老师和家长参考:

(一)正确认识课外阅读的目的和目标

国内外关于课外阅读的研究已取得了重要成果。许多国家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都提出应当重视学生对读物的反应、鉴别、批判和评价,自觉地通过阅读去参与社会。相比之下,我国的阅读教学目标则是更多地集中在要求学生对读物客体的精确理解和背诵积累上,让学生处于功利性阅读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之中。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多视角地认识和体验课外阅读的价值和意义,让学生真正做到发自内心想读书,愿意读书。

(二)引导学生体验阅读的乐趣与价值

1.讲故事促进课外阅读。

小学生是很喜欢听故事的,一听老师要讲故事,连调皮的学生也会安静下来。正当孩子们津津有味地听着,期待教师公布结局的时候,教师戛然而止告诉孩子:后面的内容更精彩,想要知道后面发生了什么,请自己去读原文。这时,教师就可以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效果可想而知。当然,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然后和大家一起分享。例如:在我实习期间,指导老师在上《装满昆虫的衣袋》这一课时,就适时地向他们推荐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这一书,并且每天还在晨会时间增加了三分钟演讲的环节,学生可以讲故事、说实事等等,这也是一种促进课外阅读的手段。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

悦,从而让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2]。

2.搭建班级读书交流平台,促进阅读竞争。

在学校课间的时候,你会发现,学生三五一群的围在一起,在分享他们最近读的书,他们自己看了什么精彩的书都会迫不及待的想与身边的人分享。作为教师,可以在班级里搭建一个书籍阅读交流分享的平台[3],在这个平台上,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把自己阅读某一本好书的心得、感想、收获等等与大家交流分享。不一定非要以作业的形式呈现,有时候学生一听到是作业就没了兴致,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畅所欲言,想必他们更易接受。这样,既满足了学生表达的需求,又为大家介绍了比较好的书籍,何乐而不为呢!此外,还可以在班级创建图书角,让学生从家里带书来班级,假如每个人带一本,也可以借阅到好几十本了,而且我们总是对别人的书更感兴趣一些。让学生自己轮流管理,做好借书登记。一方面,让学生有书可读;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学生的管理能力。当这样的活动持续较长一段时间之后,便会在班级内形成一种积极的阅读氛围,在这样的氛围影响下,大家都会不自觉的提高自己的阅读量,生怕被其他同学比下去,也就形成了一种阅读竞争,自然而然地培养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3.对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学生即时赏识、表扬。

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令人愉悦的事,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鼓励,见到有学生在认真看书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