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00150金融理论与实务 贾玉革(2010)第十二章

  • 格式:docx
  • 大小:33.68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货币需求理论的发展脉络;了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及主要国家对货币层次的划分。

理解货币需求的基本含义;理解货币需求的决定与影响因素;理解货币供给的形成机制;理解货币供给的内生性与外生性。

掌握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与意义。

第一节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的含义传递了两个方面的信息:一是货币需求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体;二是现实中的货币需求不仅仅是对现金的需求,

1.马克思的货币需求理论(宏观货币需求理论)

时,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当货币流通速度不变时,流通市场货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

代表待售商品数量;V代表货币流通速度。

(1)交易方程式(宏观货币需求理论)

费雪认为人们需要货币,并不在货币本身,而是因为货币可以用来交换商品和劳务,以满足人们的欲望,人们手中的货币,最终都将用于购买。因此,在一定时期内,社会的货币支出量与商品、劳务的交易量的货币总值一定相等。

假定以M表示流通的货币数量,V表示货币的流通速度,MV即为用以购买商品的货币总量。再假定一年内所交易的各种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为P,T即表示社会商品总交易量,因而公式可写成:

,将公式变形后:M=PT/V

此公式表明,决定一定时期名义货币需求数量的因素主要是这一时期全社会一定价格水平下的总交易量与同期的货币流通速度。费雪是从宏观分析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的,而且仅着眼于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的职能。

(2)剑桥方程式(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Alfred Marshall)和A.C.庇古(A.C.Pigou)等人从货币持有的角度提出了现金余额说,并用数学方程式的形式予以解释,故又被称为“剑桥方程式”。用数学方程式表示,便是:

即:

这一方程式中,M d代表名义货币量;Y代表总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k代表以货币形式保有的收入占名义总收入的比率。

现金余额说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货币持有方面。马歇尔和庇古认为,人们的财富与收入有三种用途:(1)投资以取得利润或利息;(2)消费以取得享受;(3)持有货币以便利交易和预防意外,从而形成现金余额,即对货币的需求。这三种用途互相排斥,必须权衡后作出最佳选择。如果感觉到保持现金余额所得的利益较大而所受的损失较小,则必然增加现金余额。相反,则要减少现金余额。

(3)两个方程式的区别

从表面上看,两个方程式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两点:一是以收入Y代替了交易量T;二是以个人持有的货币需求对收入的比率k代替了货币流通速度V。透过表象,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方程式所强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是不同的。交易方程式是从宏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产物,它表明要维持价格水平的稳定,在短期内由制度因素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可视为常数的情况下,商品交易量是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剑桥方程式是从微观角度分析货币需求的产物,它的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要多于交易方程式。交易方程式强调货币

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从人们持有货币的动机入手,他认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持有货币,是因为存在着流动性偏好这种普遍的心理倾向,而人们偏好货币的流动性是出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第一,交易动机。人们为了应付日常的商品交易而必然需要持有一定数量的货币,这个持币动机就是交易动机。

第二,预防动机。人们为了应付不测之需而持有货币的动机。

凯恩斯把预防动机和交易动机归入一个范畴之内,由这两个动机所引起的货币需求与收入水平存在着稳定的关系,是收入的递增函数。若以M1表示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而需要的货币量,Y表示收入,L1表示Y与M1之间的函数关系,则:。

第三,投机动机。

凯恩斯把用于贮藏财富的资产分为两大类:货币和债券。人们持有货币资产,收益为零;持有债券资产,则有两种可能:如果利率上升,债券价格就要下跌;利率下降,债券价格就会上升。投机性货币需求(也称为资产性货币需求)最主要受利率影响,是利率的递减函数。

若以M2表示投机性货币需求量,i表示利率,L2表示i与M2之间的函数关系,则:。

4.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理论(微观货币需求理论)

德曼用收入来代表财富总额,这个收入是长期收入,即“永恒收入”。弗里德曼认为,货币需求与永恒性收入呈正比关系,由总财富决定的永恒性收入水平越高,货币需求越大。弗里德曼进一步把财富分为人力财富和非人力财富两大类。这两种财富都能带来收入。非

人力财富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与货币需求呈反比关系。货币需求函数:

一般来说,信用发展状况越好,货币需求就越小,反之就越大。

(2)金融机构技术手段的先进程度和服务质量的优劣

先进的金融技术手段和高质量的金融服务往往能提高货币流通速度,减少现实的货币需求;反之,则增加货币需求。

(3)社会保障体制的健全与完善

社会保障体制越健全,预防性货币需求就会减少,进而货币需求越小,反之就越大。

第二节货币供给

(1)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

中央银行的资产主要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的债权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

中央银行的负债主要包括:储备货币、发行债券与票据和政府存款。

中央银行的资产:

①国外资产。中央银行持有的国外资产,主要包括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和中央银行在国际金融机构的资产。

②对政府债权。作为“国家的银行”,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中央银行可通过采取直接向政府提供短期贷款或购买政府债券等方式向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由此形成对政府的债权。

③对金融机构债权。作为“银行的银行”,中央银行充当金融机构的“最后贷款者”,通过再贷款和再贴现的方式对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中央银行的负债:

①储备货币。这是中央银行最主要的负债项目之一,主要包括流通中的现金、商业银行的库存现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存款等。

②发行债券与票据。发行债券与票据也是中央银行的一项负债业务。

③政府存款。作为“国家的银行”,中央银行代理收受国库资金,政府及公共机构的暂时保留或结余的资金形成中央银行账户上的政府存款。

(2)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这种货币是整个银行体系内存款扩张、货币创造的基础,其数额大小对货币供给总量具有决定性作用。

基础货币的构成:

(3)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的收放渠道

a.国外资产业务与基础货币

当外汇储备增加时,基础货币也相应增加;反之,当外汇储备减少时,基础货币也相应减少。

b.对政府债权业务与基础货币

当央行买入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增加;当央行卖出政府债券时,基础货币减少。

c.对金融机构债权业务与基础货币

当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增加时,基础货币增加;当央行对金融机构的债权减少时,基础货币减少。

由此可见,当三项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增加时,基础货币量也随之增加了;反之,当三项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减少时,基础货币量也随之减少。

d.负债业务与基础货币

基础货币的增减变化不仅受央行资产业务的影响,也受央行负债业务结构变化的影响。

(1)一对概念: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也就是前面我们所提到的基础货币。

派生存款是指在原始存款的基础上,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等资产业务活动衍生而来的存款。派生存款产生的过程,也就是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2)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前提条件

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

第一,实行部分准备金制度

第二,非现金结算广泛使用

第三,市场中始终存在贷款需求

(3)商业银行创造存款货币的过程

例12—1:假设A银行吸收到其客户甲100万元的现金存款,从而A银行获得了100万元新增原始存款。有了存款,A银行便有了发放贷款的条件。设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20%,则A银行针对吸收的这笔100万元的存款保持的法定存款准备金应不低于20万元。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