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 格式:docx
  • 大小:17.35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读书笔记

前段时间,根据老师的推荐,我借阅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这本书。刚开始只是翻看了一下序言,就觉得这是一本必读的好书了。由于个人平时知识储备确实有限,且不爱思考,再加之这本书的语法逻辑与现代有些相异,因此我只是粗略的通读了一遍,略懂了本书的内容与主旨,下面是我的一点读书心得。

一.内容浅析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是梁漱溟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当时的中国正是被西方人用火炮利器轰开大门的时期,无论从器物、制度、还是文化,西方文化都潮涌般的侵蚀着人们的心理,新文化运动蓬勃兴起,东方文化步步后退,到了是否要存在的必要的地步了。面对这种形势,梁先生写了这本书,对东西文化的内涵和优劣势进行了深入的比较。

从这本书的框架看,其主要阐述了两个问题:其一,什么是东方化和西方化;其二,世界未来文化发展的方向是什么。在第一个问题中谈及西方化时,梁先生在这本书的第二章中给出了对于文化的看法:文化不过是那一民族的生活样法,而生活就是没尽的意欲。也就是说“生活的根本在意欲而文化不过是生活之样法。”意欲不同,生活的样法不同,文化也就不同,而所有人类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个路径样法::(一)向前面要求(二)对于自己的意思变换、调和、持中;(三)转身向后去要求。根据这三种不同的路向,梁先生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西方文化,是以意欲向前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东西,设法满足它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对前面去下手,这种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二是中国文化,是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根本精神的。这种文化的特征在于,“遇到问题不去要求解决,改造局面,就是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他并不想奋斗的改造局面,而是回想的随遇而安。他所持应付问题的方法只是自己的意欲调和罢了”。这种精神态度的典范,在梁先生看来就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文化。三是印度文化,是以意欲反身向后要求为其根本精神的。

对于这三种文化的优劣,梁先生认为不能进行简单的比较,他认为人类文化是由发展阶段的,这三种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虽然三条路在实际中是“共时”的存在,因此在当今现实中发生冲突,但在理念上却是一个“历时”的序列。他认为:现在的西方文化以改造外在环境来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当人们的基本需求满足之后,人们会开始注重情感

需求,和对生活意义的探求,会转向第二种需求中国“调和持中”的生活态度,而当获得了内心的满足和外部的财富之后,他们面临着要意识到生命的真正永恒的问题,此时意欲突破尘世的暂时性和死亡的必然性,在这个阶段,向往最终获得涅盘的绝对快乐,此为第三条路向。因此,从与社会适应的程度来具体时态来看,西方的意欲向前其实是滞后,印度的意欲向后其实是超前;惟有中国这种“调和持中”的态度才是恰到好处、合乎时宜的。这也就是本书所阐述的第二个问题。

二.浅显的思考和启示

其一,纵观梁先生的此书的全文,我认为其核心所在起于文化理解基础上的对“人”的理解。他把整个宇宙看成是人的生活、意欲不断得到满足的过程,提出以“意欲”为根本,在“意欲”的基础上建立自己的文化哲学;而意欲在儒家思想中是指人的心性基础上的动的显发,因此梁先生作为现代新儒家的创始人,建立意识之上的形而上学的学问,其带有一定的先验性,且很大程度上的肯定非理性的东西,肯定直觉的思维方式,对儒家文化的发展以及后人研究的都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基于此,考虑到我自己的平时的总是看重于理性逻辑推演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我得到的一点启示是:文化本没有优劣对错之分,只是内容和思维方式不同而已。肯定道德为文化之源,由内圣而开外王的思维方式也是合理存在的。因此,我觉得这对自己以后思考问题又有了新的启迪。

其二,让我感受最深的是书中提出的对人生的不同态度形成不同的文化根源的观点;而文化和生活态度其实是一体两面的,也可以说生命或生活是与文化统一而生的。文化的差异,主要在于其对待人生的态度的不同,生命生活创造了文化,而文化又是人之为人的必要因素,人的生命价值体现在文化之中,也就是说我们中国深厚的儒家文化是植根在我们的生命之中的,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中国人是不能离开和舍弃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的,因此也就不能对我们中国的哲学文化进行否定和抛弃,应该保持我们民族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