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欣赏原文的美妙,越觉得心长力细,越觉得
译文远远传达不出原作的神韵,返工次数越 来越多,结果却总是不满意”,然而他“并不因 此而灰心,照样‘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为儿 子树立了一个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榜样,使 儿子既听其言,又学其形,在成才的道路上稳步 前进。
傅雷先生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教育儿子的
拥有真诚,“才会有虚心”,从而不断获得进步。 甚至,傅雷先生因为儿子太忙,没有经常给曾经 帮助过自己的勃隆斯丹太太写信,而批评儿子 “不要懒惰”以免招人误会,“以为我们是冷漠 忘恩”之人。傅雷先生为实现对儿子“先为人, 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钢琴家”的崇高 的教育目标,可谓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傅雷先 生希望借写信,不仅提升儿子对事物的认识水平 和思维能力以及人生境界,同时也传给了儿子达 到此目的的一个方法和途径——写作。
与此同时,傅雷先生非常注重在思想、道德、
事业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给儿子以全面的关心和
教育。傅雷先生说过,“艺术家最需要的,除了 理智以外还有一个‘爱’字! ”“这个爱绝对 不是庸俗的、婆婆妈妈的感情,而是热烈的、真 诚的、洁白的、高尚的、如火如荼的,忘我的 爱”,如此,才能理解和表达艺术。他教育儿 子:“做艺术家先要学会做人。”胸襟宽广,才 能容受“广阔的艺术天地”,接受“变化无穷的 形与色”,从而“了解任何艺术品”,
四、以身作则:傅雷先生希望随时随处给儿 子“做个警钟,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 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 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傅雷先生认为,“世界上最有力的论证莫
如实际行动,最有效的教育莫如以身作则;自
己做不到的事情千万勿要求别人;自己也要 犯的毛病先批评自己,先改自己的。”他不仅 将此话奉为自己的信条,而且还将它变为自己 的全部行动。在他所从事的翻译工作中,他从 不摆大翻译家的架势,绝不满足于有口皆碑的 巨大成就,而常常以更高的标尺严格要求自己。 他认为“越是对原作体会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