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文献综述
- 格式:docx
- 大小:25.54 KB
- 文档页数:7
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控制文献综述
一、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发展文献综述
自2001年11月,经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试点组建的张家港农村商业银行、常熟农村商业银行、江阴农村商业银行分别正式挂牌成立以来,全国各地的农村信用社纷纷改制,成立了农村商业银行。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基本上都是原来的农村信用社通过股份制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从而改制来的股份制商业银行[1]。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伐的加快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力推进,对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设立农村商业银行对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合理配置农村金融资源,培育健康、多元化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有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针对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和推进体制改革的必要性及对策进行分析,学术界并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观点[2]:
林毅夫(2000)在一项研究中指出,在一些农村地区观察到的信贷短缺可能是由于区域的不平衡,缺乏资金的横向流动、对机构农业信贷的总体限制以及非正式信贷市场发育不足造成的,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性矛盾显得尤为突出。
韩俊(2003)通过对农村金融体制分析,认为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在于,一是彻底解决农村信用社普遍存在的所有权不清晰,法人治理机构不完善,管理水平低以及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内部人控制等问题;二是通过加强对金融中介的监管、放松利率管制等措施,创造一个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有利环境;三是重新对农村金融机构进行功能定位和调整,建立一个更完善更有活力的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
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所服务的对象主要是“三农”、社区和中小企业。这些地区经济主要以农业经济为主,辅助中小企业,客户的素质普遍偏低,经营产品的波动也比较大,不确定性比较大,具有它的特殊性。
农村商业银行作为银行界新生事物,学术界的研究并不充分,主要集中在发展道路和经营模式上。对其在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陆建生(2004)提出了农村商业银行应该跨区域发展的观点。由于农商行自身经营地域范围较小,当地产业的单一化,使得农商行面临着较大的行业风险,只有通过跨区域经营,才能有效的分散风险。谈俊请(2006)对苏南多家农村商业银行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剖析,采用SWOT模型分析了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指出农信社改革并未彻底解决法人治理结构等问题。张丽云(2007)探索了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之路,分析其面临的各种困境,认为提高农商行核心竞争力是深化和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心。李晓建(2009)年提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多数农村商业银行出现了市场定位不明晰的问题,逐渐减弱了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在业务幵展方面也缺乏创新,不能有效的满足三农的金融需求,同时仍存在着产权改革不彻底等制度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推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发展[3]。
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处于经济金融体系的重要地位,它一方面与宏观经济总量相关,另一方面联系着广大的微观经济主体。商业银行的性质使得其成为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抗风险能力以及风险控制能力有了大幅加强,但是在风险管理上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因此,在金融危机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加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以及监管能力的研究。
二、关于农村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风险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大批具有技术创新优势的中小企业风涌进入市场,而实际情况是中小企业大多寿命很短,除去自身管理问题,中小企业面临资本市场融资困难的局面一直都未得到改善。农村商业银行作为新兴股份制改造后的银行群体,为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拓宽了视野,但是从农村商业银行角度,如何才能在合理贷款的同时合理规避风险,成为了很重要的命题。本部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商业银行体系中对中小企业信贷的分类与管理问题的研究。
1、国外文献综述
经济发达国家对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的研究比我国早许多。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关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问题,就因为麦克米伦缺口的提出而引起关注。接着,国内外的学者对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和信贷约束两个方面进行了大量的专题探讨和研究。
《麦克米伦报告》是Maclnilian爵士在1931年提出来的,他指出,中小企业即使能从金融机构中获得有担保的长期资金,但其仍然短缺长期资本,单靠投资人在创业初期投入的资金,已经远远达不到经营的需要,如果企业又无法通过公开途径融得资金,这种企业的短缺就别明显地表现出来。后来这种金融制度中存在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壁垒现象就被称为“麦克米伦缺口”,许多学者认为问题的主要根源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市场或渠道太少、市场失灵或存在高度的非自然垄断,导致无法进行融资,以致金融缺口的产生[4]。
20世纪70年代,Weston与Brigham提出了企业金融成长周期理论。他们在理论指出,企业在其发展历程中普遍存在金融成长周期。企业的融资需求及选择会随着业绩和信息透明度的变化、经营记录发生改变。周期理论只是对企业融资路径进行了一般描述,由于企业的规模、年龄和信息不透明程度等并不是完全相关,所以不能适用于所有的小企业。
1994年,国外学者Banerjee等人认为,中小金融机构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服务时,能够节约信息成本,具相对的信息优势。在信息优势相关理论中,这些学者提出了“共同监督”和“长期互动”两种假说:“共同监督”假说认为,即使中小金融机构因为不能了解中小企业的信用、经营、财务等状况,无法对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的监督和制约,但是,在合作组织中的中小企业之间,这些中小企业因为具有共同利益,会自动自发的进行相互监督,而这种自动自发的相互监督会比来自银行方面的监督更加有效,同时监督的力度也会更大;“长期互动”假说认为,多数中小金融机构为地方性金融机构,应当专门为地方性的中小企业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在双方长期的金融业务合作过程中,中小金融机构会逐渐了解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资产负债、信用状况等金融机构所需要的信息,在这种互动式的合作过程中,会有效地以解决借贷双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1981年,斯蒂格利茨和韦兹提出了信贷配给理论,该理论分析了中小企业更加难于获得信贷支持的原因。因为中小企业信息不对称的特点较为突出,容易导致其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上缺乏可用于抵押担保的优质资产,经营风险较大型企业风险大,信誉度也较低,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资金需求非常谨慎。因此,银行优先把信贷资源配置给信誉程度高、风险程度低的大型企业,甚至把大型企业的利率降低到均衡利率水平以下,从而限制那些资信度低、风险偏好程度高的中小企业借款。因此,较大型企业而言,在银行信贷配给中,中小企业处于不利地位。
美国学者Berl in和Mester (1997)指出,银行要想解决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