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习题集

抽样调查》复习题

一概述

1.1结合以下所列情况讨论哪些适合用全面调查,哪些适合用抽样调查,并说明理由;

1.研究居住在某城市所有居民的食品消费结构;

2.调查一个县各村的粮食播种面积和全县生猪的存栏头数;

3.为进行治疗,调查一地区小学生中患沙眼的人数;

4.调查一地区结核病的发生率;

5.估计一个水库中草鱼的数量;

6.某企业想了解其产品在市场的占有率;

7.调查一个县中小学教师月平均工资。

1.2结合习题 1.1 的讨论,你能否概括在什么场合作全面调查,什么场合适合做抽样调查。

1.3讨论以下所列情况是否属于概率抽样,并说明理由:

1.从一个包含有100只兔子的实验室大笼子里抓10 只兔子做实验。研究人员不经任何挑选抓到哪只就算那一只,抓满10 只为止。

2?将笼中的100只兔子编上1?100号,任意列出10个不重复的数字(为1?100之间的整数),以相应的兔子作为抽中作试验的样本;

3.从钱包中随便抽出一纸币,凡兔子号码尾数与该纸币编号尾数相同者及作为抽中的样本。

1.4某刊物对其读者进行调查,调查表随刊物送到读者手中,对寄回的调查表进行分析。试问这是不是一项抽样调查?样本抽取是不是属于概率抽样?为什么?

1.5结合习题 1.3 与 1.4 的讨论,根据你的理解什么是概率抽样?什么是非概率抽样?它们各有什么优点?

1.6怎样理解抽样调查的科学性?

1.7抽样调查基础理论及其意义;

1.8抽样调查的特点。

二抽样调查基本原理

2.1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总体、样本与个体;

2.总体与抽样框;

3.个体、抽样单元与抽样框。

2.2试说明以下术语或概念之间的关系与区别;

1.均方误差、方差与偏倚;

2.方差、标准差与标准误;

3.无偏估计、祥和估计量与可用估计量;

4.绝对误差限、置信限(置信区间)与置信度。

2.3样本可能数目及其意义;

2.4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

2.5抽样分布及其意义;

2.6抽样估计的基本原理;

2.7置信区间的确定。

三简单随机抽样

3.1设总体N=5,其指标值为{3 , 5, 6, 7, 9}

2 2

1?计算总体方差和S ;

2?从中抽取n=2的随机样本,分别计算放回抽样和不放回抽样的方差

V?);

3?按不放回抽样列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 y ,验证E (y ) =Y ;

4.

按不放回抽样的所有可能的样本,计算其方差 v

(y ),并与公式计算的结果进行比较;

5?对所有的可能样本计算样本方差

S 2,并验证在不放回的情况下: E (S 2) = s 2。

3.2 在一森林抽样调查中, 某林场共有1000公顷林地,随机布设了 50块面积为0.06公顷 的方形样

地,测得这 50块样地的平均储蓄量为 9m 3,标准差为1.63卅,试以95%勺置信度 估计该林场的木材储蓄量。

3.3某居民区共有10000户,现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该区居民的用水量。

采用简单随机

抽样抽选了 100户,得y=12.5 , S 2

=1252。估计该居民区的总用水量 95%的置信区间。若要 求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 20%,试问应抽多少户做样本?

3.4

某工厂欲制定工作定额,估计所需平均操作时间,从全厂 98名从事该项作业的工人

中随机抽选8人,其操作时间分别为 4.2, 5.1 , 7.9, 3.8, 5.3, 4.6, 5.1 , 4.1 (单位:分),

试以95%的置信度估计该项作业平均所需时间的置信区间。

3.6某县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估计粮食、棉花、大豆的播种面积,抽样单元为农户。根据以 往资料其变量

的变异系数为

名称 粮食 棉花 大豆 变异系数 0.38

0.39 0.44

若要求以上各个项目的置信度为

95%相对误差不超过 4%需要抽取多少户?若用这一样

本估计粮食的播种面积,其精度是多少?

3.7

假设总体中每个单元有两个指标值 Y 和X , i=1,…,N,记y,为相应的简单随机样

本的均值。试证:

(1)样本均值y =1 J y i 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 n y

1 - f

2 2

⑵ Var(y) S 2

,其中,S 2

n

3.8 简单随机抽样在抽样技术中的地位;

3.9

简单随机抽样中样本量确定的原则及主要考虑因素。

N _

"(Y i -Y)2.

i =1

四分层抽样

4.1 一公司希望估计某一个月内由于事故引起的工时损失。因工人、技术人员及行政管

若样本量n=30,试用Neyman分配确定各层的样本量。

4.2 上题中若实际调查了18个工人,10个技术人员,2个行政人员,其中损失的工时数如下:

试估计总的工时损失数并给出它的置信度为95%勺置信区间。

4.3调查某个地区的养牛头数,以村作为抽样单元。根据村的海拔高度和人口密度划分成四层,每层取

(1)估计该地区养牛总头数Y及其估计量的相对标准误差s(Y?). Y?

(2)讨论分层抽样与不分层抽样比较效率有否提高。

(3)若样本量不变采用Neymar分配可以减少方差多少?

4.4怎样分层能提高精度?

4.5总样本量在各层间分配的方法有哪些?

4.6分层的原则及其意义。

五比估计与回归估计

5.1 N=6

(1)n=2R R

无偏的?若有偏,偏倚多大?

⑵若用n=2的简单样本去估计总体总量Y,试比较比估计与简单估计的方差。

5.2 欲估计某小区居民的食品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该地区共有150户,现用简单随机

抽样抽取14户为样本,经调查每户的食品支出y i与总收入X i的数据如下表:

要求估计食品支出占收入比重的95%置信度的置信区间。

5.3 某养兔专业户购进100只兔子,平均重量为3.1磅,随机抽取了10只兔子为样本,记录其重量,经过两个月的饲养,现欲了解其平均重量,经过称重,其资料如下:

要求:

(1)用回归估计法估计每只兔现有的重量,并计算其方差的近似估计量。

(2)若每只兔的平均重量允许最大误差为0.05磅,置信度为95%,应该取多少只兔为样本?

5.4 某县欲调查某种农作物的产量,由于平原和山区的产量有差别,故拟划分平原和山区

两层采用分层抽样。同时当年产量与去年产量之间有相关关系,故还计划采用比估计方法。

已知平原共有120个村,去年总产量为24500(百斤),山区共有180个村,去年总产为21200

(百斤)。现从平原用简单随机抽样抽取6个村,从山区抽取9个村,两年的产量资料如下:

山区

试用分别比估计与联合比估计分别估计当年的总产量,给出估计量的标准误,并对上述两 种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5.5 回归估计、比估计与简单估计间的区别; 5.6

辅助变量的选择原则;

六整群抽样

6.1若欲调查城市的猪肉人均消费量,讨论下列情况下采用街道作为群的整群抽样是否合 适,如果不合

适你认为采用什么抽样方式好。

(1) 少数民族的居住比较集中;

(2) 少数民族比较均匀得分布在各街道; (3) 少数民族分散在各街道但比重不同。

6.2汽车运输公司抽样检查在使用的车辆中不安全轮胎的比例,

在175辆车中抽取了 25辆,

其不安全轮胎数如下:

七多阶抽样

7.1苗圃职工用二阶抽样方法估计树苗的平均高度,该苗圃共有

N=50块地,先从中抽取

10块地,再从每块抽中的地块中抽 ___ 10%的树苗,对抽中的苗木测量其高度取得资料如下: 地块(

i ) |秧苗数(MJ |抽样数(mJ |苗木高度y j

1 5

2 5 12,11,12,10,1

3 2 56 6 10,9,7,9,8,10 3 60 6 6,5,7,5,6,

4 4 46

5 7,8,7,7,

6 5 49 5 10,11,13,12,12 6 51 5 14,15,13,12,13

7 50 5 6,7,6,8,7,

8 61 6 9,10,8,9,9,10

9 60 6 7,10,8,9,9,10 10

45

6

12,11,12,13,12,,12

已知共有M 0=2600株苗木

试证:若Sf 0,则上述简单随机样本比直接从全体次级单元中抽取的样本量为 n 的简单

随机样本更有效,如果 n /N 忽略不计,则两组样本同样有效。

7.3多阶抽样与单阶抽样的关系;

7.4二阶抽样与整群抽样和分层抽样的关系。

(1)

若两阶抽样都是简单随机的,调查结果用加权平均数

匕「M i y i 来估计

M 0n i =1

(2)

s

总体均值,求估计值 Y ⑴,并计算

? 1 n 抽样方法同(1),但估计量不加权,即用丫⑵=1

a y i ,求估计值并计算 n 7

v(Y?⑵)

(3) 抽样方法不变,使用比估计,即丫?(3)=晋,求估计值及其标准误差 心

(4)

讨论上述三种方法的适用条件

7.2假设总体初级单元的大小均为 M 。为了估计总体均值

Y (按次级单元),采用如下的二

阶抽样法,先随机地抽取 n 个初级单元,然后从每个初级单元中抽取一个次级单元。记

其中

S 12

(Y i -丫)2

S ;

N(M -1) i d j d (Y j

-丫

i

)

抽样调查期末试题

第 1 页 共 2 页 抽样调查 一、简答题 1.请列举出四种基本的概率抽样方法,并简要说明各种抽样方法的思想。 2. 简述分层随机抽样相对于简单随机抽样的优点。 二、计算题 1.现有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 55 40 59 57 76 79 78 38 75 48 80 38 84 66 43 62 76 45 79 55 41 69 59 42 56 46 84 65 73 52 要求:(1)计算样本平均值y ; (2)假如已知总体的标准差为15,试计算y 的方差、标准差。并构造总体Y 的置信度为95%的置信 区间; (3)假如总体的标准差未知,由样本数据估计y 的方差、标准差。并构造总体Y 的置信度为95%的 置信区间。 2.一个县内所有农场按规模大小分层,各层内平均每个年农场谷物(玉米)的英亩数列在下表中。 农场规模(英亩) 农场数h N 平均每一农场的玉米面积h Y 标准差h S 0—40 41—80 81—120 121—160 161—200 201—240 241> 394 461 391 334 169 113 148 5.4 16.3 24.3 34.5 42.1 50.1 63.8 8.3 13.3 15.1 19.8 24.5 26.0 35.2 总和或均值 2010 26.3 -- 现要抽出一个包含100个农场的样本,目的是估计该县平均每个农场的玉米面积,请问: (1)按比例分配时,各层的样本量为多少? (2)按最优分配时,各层的样本量为多少?(假定各层的单位调查费用相等) (3)分别将比例分配、最优分配的精度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精确度比较。 3、为调查某5443户城镇居民服装消费情况,采用简单随机不重复抽样调查了36户进行调查,得到平均消费支出72.649=y 元,3048032 =s 试根据此估计: (1)该地区居民服装消费支出总额,并给出置信水平为95%的置信区间。 (2)如果希望服装平均消费支出的相对误差限不超过5%,则样本量至少应为多少? 4、某地区10000名群众,现欲估计在拥有本科学历及以上的群众所占的比例,随机不重复抽取了300名群众进

统计学提纲第五章

第五章抽样推断 第一节抽样推断的相关基本概念 一、抽样调查 (一)什么是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选取部分单位进行 观察,用所获得的样本数据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二)抽样调查的特点: 1.按随机原则去抽取调查单位。随机原则也就是机会均等的原则,每个 单位被抽中的机会相等。其目的是保证抽出的样本是随机样本。 2.以样本数据估计总体参数或检验总体的某种假设。抽样调查虽仅是直接调查被抽取的那一部分样本,但其目的是着眼于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 3.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三)抽样调查的适用范围: 1.能够解决全面调查无法或难以解决的问题; 2.对能取得全面资料,但不必进行全面调查的情况。 3.可以补充和订正全面调查的结果;4.可用于对总体的某种假设进行检验,为行动决策提供依据。(四)抽样调查的基本形式 基本形式有简单随机抽样、类型随机抽样、等距抽样、整群抽样。 1.简单随机抽样按随机原则直接从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进行调查。这里,不论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每个单位都有相等的中选机会。 2.类型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分类,然后按随机原则直接从各类中抽取一定的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3.等距抽样(机械抽样或系统抽样)它是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排列,再按照一定的间隔抽取样本单位进行调查。 4.整群抽样(集团抽样)整群抽样是先将总体单位按某一标志进行分群,再按随机原则从各群中抽取部分群,对抽中的群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是抽样组织方式。 二、抽样推断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一)抽样推断是在抽样调查的基础上,以样本实际数据计算的样本指标推算总体相应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二)抽样推断的主要内容为: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三、抽样的有关基本概念 (一)全及总体和样本总体 1.全及总体简称总体,又称母体,它是指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全体。也就是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单位的集合体。 2.样本总体简称样本,又称子样,是从全及总体中抽取,代表全

【免费下载】第八章抽样推断【思考练习】题与答案

【思考练习】 一、判断题 1.抽样平均误差总是小于抽样极限误差。( ) 2.所有可能的样本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 3.类型抽样应尽量缩小组间标志值变异,增大组内标志值变异,从而降低影响抽样误差的总方差。( ) 4.计算抽样平均误差,而缺少总体方差资料时,可以用样本方差代替。( ) 5.整群抽样为了降低抽样平均误差,在总体分群时注意增大群内方差缩小群间方差。( ) 6.抽样估计的置信度就是表明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概率保证程度。( ) 7.在抽样推断中,作为推断对象的总体和作为观察对象的样本都是确定的、唯一的。( ) 答案:1.×、2.√、3.×、4.×、5.√、6.√、7.×。 二、单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B.对调查单位作深入研究 C.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D.广泛运用数学方法 2.抽样调查所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性原则 C.可靠性原则 D.灵活性原则 3.反映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抽样平均误差 B.抽样误差系数 C.概率度 D.抽样极限误差 4.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实际误差 B.实际误差的绝对值 C.平均误差程度 D.可能误差范围 5.抽样误差是指( )。 A.调查中所产生的登记性误差 B.调查中所产生的系统性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由于违反了随机抽样原则而产生的误差 6.事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排列顺序和按相同的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称为( )。 A.简单随机抽样 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 D.整群抽样7.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允许误差缩小为原来的 ,则样本容量( )。12A.扩大为原来的4倍 B.扩大为原来的2倍 B. C.缩小为原来的 D.缩小为原来的1214 8.一次抽样调查,同时对总体平均数和总体成数进行推断,计算两个样本容量 ,样本容量应为( )。 220.25,408.02p x n n ==A.220 B.408

计算题

1.某高校有在校学生10000人,随机抽取100人调查他们的体重,得到学生的平均体重为58千克,标准差为10千克。 问用这个样本的平均体重去估计学生平均体重,抽样的平 均误差是多少? 2.某商场准备上一种新品牌的内衣,为了预测此决策成功的可能性,随机抽取了500名消费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 396人打算尝试购买这个品牌的产品,试计算本次抽样调查 的抽样平均误差是多少? 3.某食品加工企业2006年出口某种产品200集装箱,抽样结果为每集装箱平均重4850千克,抽样平均误差为60千克,试以95%的概率计算集装箱的允许误差,并推算出该企业 2006年出口该产品的总重量的可能范围。 4.某电子元件厂2006年10月生产了10万只某型号电子元件,按简单随机抽样方式抽取2000只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合格 率为95%,废品率为5%,试以99.73%的把握程度计算抽样 的极限误差,并推算出该月生产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5.某企业准备在某城市进行商业投资,需要对该市居民的收入水平进行调查,并已经从该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资料中 得知该市居民年均收入的标准差为3000元,如果以95%的 可靠程度,允许误差不超过200元,采用重复抽样,该企 业至少要对多少户居民进行调查?

6.一稽查员对某大型公司2006年度的财务状况进行审计,再审计测试中采用重复抽样的方法抽查了100张财务凭证,发现其中12张存在问题。现在要求以95.45%的把握来推断问题的程度,允许误差不超过1%,应该抽取多少张财务凭证进行审查? 7.某农场进行小麦产量抽样调查,小麦播种面积为1万亩,采用不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从中抽选了100亩作为样本进行实割实测,测得样本平均亩产200千克,方差77千克。 以95.45%的可靠性推断该农场小麦平均亩产,若要求抽样允许误差不超过1千克,问至少应抽取多少亩作为样本? 8.某企业对一批产品质量采用不重复抽样的方法进行检验,这批产品的总数为5000件,上一年几次同类调查所得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3%,95%和98%,为了使产品的合格率的允许误差不超过2%,在99.73%的概率下应该抽查多少件产品? 9.某学校有学生10000名,抽选300名进行某学习用具的年需求量和需求倾向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样本平均年需求该物品400个,样本标准差为80个;表示一年内不选择其他替代物品,继续消费该物品的学生人数为85% 。根据上述资料,若置信度为95.45%, (1)试估计该物品年人均消费量的置信区间。 (2)推断对该物品继续消费的学生的置信区间。

抽样调查习题

抽样调查练习 适合对口升学 一.单选题 1. 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A.准确性原则 B.随机原则 C.代表性原则 D.可靠性原则 2. 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A.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B.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C.修正普查的资料 D.用样本统计量推算总体参数 3. 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为( )。 A.样本 B.单位样本数 C.样本单位 D.总体单位 4. 抽样误差产生于( )。 A.登记性误差 B.系统性误差 C.登记性误差与系统性误差 D.随机性的代表性误差 5. 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情况是( )。 A.样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B.样本本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C. 样本单位数目很少时 D. 样本单位数目很多时 6. 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大小关系是( )。 A.两者相等 B.前者小于后者 C.两者有时相等,有时不等 D.后者小于前者 7. 在抽样推断中,样本的容量( )。 A.越小越好 B.越大越好 C.取决于统一的抽样比例 D.取决于对抽样推断可靠性的要求 8. 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 倍倍倍倍 9. 在重复简单随机抽样下,抽样平均误差要减少1/3,则样本单位数就要扩大到( )。

倍倍倍倍 10. 某企业今年5月试制新产品,试生产60件,其中合格品与不合格品各占一半,则该新 产品合格率的成数方差为( )。 %%%% 11. 点估计( )。 A.不考虑抽样误差即可靠程度 B.考虑抽样误差及可靠程度 C.适用于推断的准确度要求高的情况 D.无需考虑无偏性、有效性、一致性 12. 反映样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A.概率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概率保证程度 D.抽样平均误差的大小 13. 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 A.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 B.概率度、统计量值、误差范围 C.统计量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 D.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 二.多选题 1. 抽样技术是一种( )。 A.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 B.对现象总体进行科学的估计和推断方法 C.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方法 D.全面、准确的调查方法 2. 抽样调查的特点有( )。 A.只调查样本单位 B.抽样误差可以计算和控制 C.遵循随机原则 D.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3. 适用于抽样推断的有( )。 A.连续大量生产的某种小件产品的质量检验 B.某城市居民生活费支出情况 C.具有破坏性与消耗性的产品质量检查

普查与抽样调查.2普查和抽样调查》

6.2 普查和抽样调查 课后作业 1.下列调查中,适合采用普查方式的是( ) A.对于江河水质情况的调查 B.对端午节期间市场上粽子质量情况的调查 C.对某班50名同学体重情况的调查 D.对某类烟花爆竹燃放安全情况的调查 2.在调查一年内某地区降雨的情况时,下列选取的样本较为恰当的是( ) A.春、夏、秋、冬各观察一个月 B.春、夏、秋、冬各观察一天 C.春天和秋天各观察一个月 D.冬天和夏天各观察一个月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抽样调查的是( ) A.要了解某大型水果批发市场水果的质量状况 B.某单位要对职工进行体格检查 C.语文老师检查某学生作文中的错别字 D.学校要了解流感在本校的传染情况 4.某火车站为了了解某月每天上午乘车人数,抽查了其中10天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则所抽取的10天中每天上午的乘车人数是这个问题的( ) A.总体B.个体 C.样本D.样本的数目 5.妈妈做了一份菜品,为了解菜品的咸淡是否合适,妈妈取了一点品尝,这应该属于________(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6.为了解市场上某品牌婴幼儿奶粉的质量情况,质检部门对该品牌婴幼儿奶粉宜采用________的方式进行调查(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7.为了解全国初中生的睡眠状况,比较适合的调查方式是_______ (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8.专家提醒:目前我国从事脑力劳动的人群中,“三高”(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现象必须引起重视.这个结论是通过________得到的(填“普查”或“抽样调查”). 9.下列调查中是适合普查还是适合抽样调查? (1)审查《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教材》; (2)调查我校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3)检查一批高精度的零件尺寸; (4)消防队调查歌舞厅的安全通道是否畅通; (5)文化部门检查未成年人上网吧的情况;

第五章抽样练习+答案

第五章抽样 一、单项选择题。 1.电视台、电台和报纸记者的“街头拦人”调查,采用的就是()。 A.偶遇抽样 B.机械抽样 C.配额抽样 D.聚类抽样 2.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抓阄、抽签等方法是属于()。 A.等距抽样 B.分层抽样 C.简单随机抽样 D.聚类抽样 3.机械抽样指的是()。 A.立意抽样 B.系统抽样 C.定额抽样 D.方便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等概率抽样 B.分层抽样 C.方便抽样 D.定额抽样 E.整群抽样 2.常见的非概率抽样方法有()。 A.方便抽样 B.配额抽样 C.立意抽样 D.雪球抽样 E.等距抽样 3.总体可以进一步划分为()。 A.概率抽样 B.非概率抽样 C.研究总体 D.目标总体 E.总体规模

三、简答题。 1.抽样 2.非概率抽样 3.概率抽样 4.在社会研究中,为什么实行抽样方法? 5.简述抽样的步骤? 6.非概率抽样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是什么? 7.简述确定实际分层抽取样本的方法? 四、综合题。 1.试述影响样本规模的因素? 答案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 A 2. 【正确答案】 C 3. 【正确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 1. 【正确答案】ABE 2. 【正确答案】ABCD 3. 【正确答案】CD 三、简答题。 1. 【正确答案】抽样是指从总体中按一方式选取一组元素的过程。 2. 【正确答案】非概率抽样,即放弃随机原则,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样本。

3. 【正确答案】所谓概率抽样是指总体中每个元素都有一定的非零概率被抽中,每个元素被抽中的概率可相等,也可以不相等,相等称为等概率抽样,不相等称为不等概率抽样。 4. 【正确答案】在社会研究中,研究者经常从一个规模很大的研究对象中,选出一部分作为研究对象,这个选取过程就是抽样。之所以要进行抽样,主要是考虑研究成本和研究的可行性。首先,在社会研究中,经费是一项硬约束;其次,对于一些太大的总体,逐个进行问卷调查也不现实。而借助于抽样则能够克服以上困难。 5. 【正确答案】抽样的步骤有: (1)设计抽样方案 首先,要界定总体。其次,介绍抽样框的具体内容。再次,要确定样本所含个体数目。最后,要根据不同的目标总体,选择合适的抽样方法。 (2)抽取样本 抽取样本是指抽样人员按照抽样方案中选定的抽样方法,从抽样框中实际抽取总体元素,构成样本的过程。(3)评估样本 评估样本是指样本抽出后,对样本的代表性和各类误差情况的检验和评估,目的是为了防止由于样本偏差过大而导致对总体推断的失败。一般来说,评估所依据的总体统计数据越多,则评估效果越好。 6. 【正确答案】非概率抽样,即放弃随机原则,依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判断或是否方便等因素来抽取样本。非概率抽样的成本比较低,操作也比较方便,但无法预先估计抽样误差,因此,很难对总体情况做出可靠的推断。 7. 【正确答案】一种方法是先将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并计算各层在总体的比例,即比例分层抽样。 另一种方法适用于等比例分层抽样。先将所有总体元素按分层变量进行分层,然后将各层的总体元素一层一层地连续排列,最后对连续排列的总体元素进行等距抽样,这种方法被称为分层等距抽样。 四、综合题。 1. 【正确答案】如果先不考虑经费问题,那么样本规模主要取决于抽样精度和总体标准差。一般说来,抽样希望达到的精确度越高,总体的异质性程度越大,所需的样本规模就越大。 首先,抽样精度是指抽样中希望达到的精确度,其实就是能够容忍的抽样误差e。有研究表明,对于较大的总体,在确定精度的条件下,总体规模与样本规模之间应该是一种非线性关系,即样本并不按比例地随着总体增大而增大。 其次,总体标准差是反映总体元素之间异质性程度的指标;一般说来,在给定抽样精度后,总体异质性程度越小,所需样本规模也越小;反之亦然。

医学统计学分析计算题_与解析

第二单元 计量资料的统计推断 分析计算题 2.1 某地随机抽样调查了部分健康成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结果见表4: 表4 某年某地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 指 标 性 别 例 数 均 数 标准差 标准值* 红细胞数/1012 ·L -1 男 360 4.66 0.58 4.84 女 255 4.18 0.29 4.33 血红蛋白/g ·L -1 男 360 134.5 7.1 140.2 女 255 117.6 10.2 124.7 请就上表资料: (1) 说明女性的红细胞数与血红蛋白的变异程度何者为大? (2) 分别计算男、女两项指标的抽样误差。 (3) 试估计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 (4) 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有无差别? (5) 该地男、女两项血液指标是否均低于上表的标准值(若测定方法相同)? 2.1解: (1) 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含量的分布一般为正态分布,但二者的单位不一致,应采用变异系数(CV )比较二者的变异程度。 女性红细胞数的变异系数0.29 100%100% 6.94%4.18 S CV X =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系数10.2 100%100%8.67%117.6 S CV X =?=?= 由此可见,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异程度较红细胞数的变异程度大。 (2) 抽样误差的大小用标准误X S 来表示,由表4计算各项指标的标准误。 男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31 X S = ==(1210/L ) 男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374 X S = ==(g/L )

女性红细胞数的标准误0.018X S = ==(1210/L ) 女性血红蛋白含量的标准误0.639X S = ==(g/L ) (3) 本题采用区间估计法估计男、女红细胞数的均数。样本含量均超过100,可视为大样本。σ未知,但n 足够大 ,故总体均数的区间估计按 (/2/2X X X u S X u S αα-+ , )计算。 该地男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66-1.96×0.031 , 4.66+1.96×0.031),即(4.60 , 4.72)1210/L 。 该地女性红细胞数总体均数的95%可信区间为: (4.18-1.96×0.018 , 4.18+1.96×0.018),即(4.14 , 4.22)1210/L 。 (4) 两成组大样本均数的比较,用u 检验。 1)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无差别 H 1:12μμ≠,即该地健康成年男、女血红蛋白含量均数有差别 0.05α= 2) 计算检验统计量 22.829X X u === 3) 确定P 值,作出统计推断 查t 界值表(ν=∞时)得P <0.001,按0.05α=水准,拒绝H 0,接受H 1,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可以认为该地健康成年男、女的血红蛋白含量均数不同,男性高于女性。 (5) 样本均数与已知总体均数的比较,因样本含量较大,均作近似u 检验。 1) 男性红细胞数与标准值的比较 ① 建立检验假设,确定检验水准 H 0:0μμ=,即该地男性红细胞数的均数等于标准值

抽样调查样本量确定

抽样调查样本量的确定 在贸易统计中, 对于限额以下批零餐饮企业普遍采用抽样调查方法进行解决。然而,由于当前市场经济情况的多样性,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以及地域宽广性,导致情况多种多样;实际情况的复杂,决定了方案的复杂性,增加了具体抽样的难度。经过多年的探讨,区域二相抽样调查比较符合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我们在这里根据试点所掌握的情况针对采用区域二相抽样调查的贸易抽样方案中如何确定样本量进行分析。 一、样本单位数量的确定原则 一般情况下,确定样本量需要考虑调查的目的、性质和精度要求。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经费承受能力等。根据调查经验,市场潜力和推断等涉及量比较严格的调查需要的样本量比较大,而一般广告效果等人们差异不是很大或对样本量要求不是很严格的调查,样本量相对可以少一些。实际上确定样本量大小是比较复杂的问题,即要有定性的考虑,也要有定量的考虑;从定性的方面考虑,决策的重要性、调研的性质、数据分析的性质、资源、抽样方法等都决定样本量的大小。但是这只能原则上确定样本量大小。具体确定样本量还需要从定量的角度考虑。 从定量的方面考虑,有具体的统计学公式,不同的抽样方法有不同的公式。归纳起来,样本量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1)研究对象的变化程度,即变异程度; (2)要求和允许的误差大小,即精度要求; (3)要求推断的置信度,一般情况下,置信度取为95%; (4)总体的大小; (5)抽样的方法。 也就是说,研究的问题越复杂,差异越大时,样本量要求越大;要求的精度越高,可推断性要求越高时,样本量也越大;同时,总体越大,样本量也相对要大,但是,增大呈现出一定对数特征,而不是线形关系;而抽样方法问题,决定设计效应的值,如果我们设定简单随机抽样设计效应的值是1;分层抽样由于抽样效率高于简单随机抽样,其设计效应的值小于1,合适恰当的分层,将使层内样本差异变小,层内差异越小,设计效应小于1的幅度越大;多阶抽样由于效率低于简单随机抽样,设计效应的值大于1,所以抽样调查方法的复杂程度决定其样本量大小。对于不同城市,如果总体不知道或很大,需要进行推断时,大城市多抽,小城市少抽,这种说法原则上是不对的。实际上,在大城市抽样太大是浪费,在小城市抽样太少没有推断价值。

(完整版)第五章抽样调查习题答案

《统计学》习题五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误差是指()。C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D A样本的标准差 B总体的标准差 C随机误差 D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3、抽样估计的可靠性和精确度()。B A是一致的 B是矛盾的 C成正比 D无关系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下,欲使抽样平均误差缩小为原来的三分之一,则样本容量应()。A A增加8倍 B增加9倍 C增加1.25倍 D增加2.25倍 5、当有多个参数需要估计时,可以计算出多个样品容量n,为满足共同的要求,必要的样本容量一般应是()。B A最小的n值 B最大的n值 C中间的n值 D第一个计算出来的n值 6、抽样时需要遵循随机原则的原因是()。C A可以防止一些工作中的失误 B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同的分布 C能使样本与总体有相似或相同的分布 D可使单位调查费用降低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推断中哪些误差是可以避免的()。A B D A工作条件造成的误差 B系统性偏差 C抽样随机误差 D人为因素形成偏差 E抽样实际误差 2、区间估计的要素是()。A C D A点估计值 B样本的分布 C估计的可靠度 D抽样极限误差 E总体的分布形式 3、影响必要样本容量的因素主要有()。A B C E A总体的标志变异程度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 D样本的差异程度 E估计的可靠度 三、填空题: 1、抽样推断就是根据()的信息去研究总体的特征。样本 2、样本单位选取方法可分为()和()。重复抽样不重复抽样 3、实施概率抽样的前提条件是要具备()。抽样框 4、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时,既要考虑极限误差的大小,即估计的()问题,又要考虑估计的()问题。准确性可靠性 四、简答题:

第六章-抽样调查

第六章 抽样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 ①准确性原则;②随机原则;③代表性原则;④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 ①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②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 ③修正普查的资料; ④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 3.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 ) ①样本; ②单位样本数; ③样本单位; ④总体单位。 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 ①样本平均误差; ②抽样极限误差; ③可靠程度; ④概率程度。 5.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 ) ①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 ②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 ③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④抽样单位数目很多时。 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 ①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 ②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 ③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 ④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2 1。 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 ①2倍; ②3倍; ③4倍; ④5倍。 8.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 ①分层抽样;②简单随机抽样;③整群抽样;④等距抽样。 9.全及总体按其各单位标志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 ①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②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 ③可列无限总体和不可列无限总体;④变量总体和属性总体。 10.抽样指标是( ) ①确定性变量; ②随机变量; ③连续变量; ④离散变量。 11.用考虑顺序的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目为( ) ①1642=; ②10!3!2!5=; ③12!2!4=; ④6!2!2!4=。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 ①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②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 ③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④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 13.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 ①平均数;②平均差;③标准差;④标准差系数。

抽样调查习题

关于标准差与抽样平均误差的关系: 标准差公式: 1.总体的标准差: 方差δ^2=[(x1-x)^2 +(x2-x)^2 +......(x n-x)^2]/n (用N表示更好) (x为平均数) 标准差 = sqrt([(x1-x)^2 +(x2-x)^2 +......(x n-x)^2]/n) 2.对样本而言:方差s^2=[(x1-x)^2 +(x2-x)^2 +......(x n-x)^2]/(n-1) (x为平均数) 3.样本标准差= sqrt([(x1-x)^2 +(x2-x)^2 +......(x n-x)^2]/(n-1) ) 备注: 如是总体,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 如是样本,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1) 因为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样本,所以普遍使用根号内除以(n-1) 抽样平均误差(Sampling average error)

什么是抽样平均误差 抽样平均误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由于从一个总体可能抽取之个样本,因此抽样指标(如平均数、抽样成数等),就有多个不同的数值,因而对全及指标(如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等)的离差也就有大有小,这就必需用一个指标来衡量抽样误差的一般水平。 抽样平均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抽样成数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总数,因而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实际上反映了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差异程度。 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 (一)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 以μx表示样本平均数的平均误差,表示总体的标准差。根据定义: 1、当抽样方式为重复抽样时,样本标志值是相互独立的,样本变量x与总体变量X同分布。所以得: (1) 它说明在重复抽样的条件下,抽样平均误差与总体标准差成正比,与样本容量的平方根成反比。 例1:有5个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单位:件):6,8,10,12,14,用重复抽样的方法,从中随机抽取2个工人的日产量,用以代表这5个工人的总体水平。则抽样平均误差为多少? 解:根据题意可得:(件) 总体标准差(件)

现代市场调查与预测 第五章抽样技术

第五章抽样设计技术 、判断题 1、市场调查实践中,常用的典型调查、重点调查其实质属于配额抽样法的具体应用。(X) 2、对于在母体中,各子体之间有关问题特征差异比较小者,称作母体幅度大,对于在母体中,各子体之间有关问题特征差异比较大者,称作母体幅度小(X ) 3 、随机抽样中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概率是人为决定的。(X ) 4、应用简单随机抽样必须对总体进行分组、划类和排序等现行工作。(X ) 5、简单随机抽样适合于规模不大且总体中各个体之间特征差异较小的总体抽样。(V ) 6、当总体中个体差异较小时,可以适当增加样本比例和数量,按照简单原则选取样本。(X) 7、应用等距随机抽样,当总体具有某种周期性时,应以该周期长度作为抽样间距。(X) 8、分层随机抽样适用于总体单位数量较大、总体内各单位之间差异大且分布不均匀的总体。(V) 9、分层比例抽样法适用于各层之间和各层内部子体之间的差异度较大的情况,各层在母体 中的占比例差异过分悬殊的市场母体调查。(X ) 10、分层最佳抽样是指分层后,从各层次中按单纯随机原则抽取样本的数量,依各层次占母体的比例而确定。(X ) 11、分层最佳抽样中各层中的样本标准差是样本数和离差平方和的比例再开方(X) 12、分层随机抽样法实质上是分层与单纯随机抽样的结合。(V ) 13、从理论上讲,由于整群抽样的调查单位相对集中,因而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差。(V ) 14、分群随机抽样要求各群体之间保持异质。(X) 15、分层随机抽样要求各层之间有相同性,各层内部具有差异性,分群随机抽样要求各群体 之间保持差异性,而每一群体内部分子之间则具有相同性。(X) 16、判断抽样法的理论假定是:认为母体中的每一分子都相同,随意选取任一个样本都可以 取得代表母体特征的结果。(X) 17、配额抽样法是按照随机方法抽取样本,分层抽样则是按照判断抽样法抽取样本(X) 18、一般说,允许误差愈小,抽样数目愈多。(V) 19、一般来说,预测误差愈小,抽样数目应愈少;抽样误差允许稍大,抽样数目可以适当增 加。(X ) 20 、要求的概率保证度越大,允许的误差范围就越小。(X )三、单选题 1、对于企业来讲,要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不符合经济效益的要求的调查形式是()

第六章抽样调查练习及答案

第 六章 抽样调查 一、填空题 1.抽选样本单位时要遵守 原则,使样本单位被抽中的机会 。 2.常用的总体指标有 、 、 。 3.在抽样估计中,样本指标又称为 量,总体指标又称为 。 4.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大,抽样误差就 ;全及总体标志变异程度越小, 抽样误差 。 5.抽样估计的方法有 和 两种。 6.整群抽样是对被抽中群内的 进行 的抽样组织方式。 7.误差分为 和代表性误差;代表性误差分为________和偏差;偏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称为________________。 8.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 ;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 。 9.误差范围△,概率度t 和抽样平均误差μ之间的关系表达式为 。 10.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有: 。 二、单项选择题 1.所谓大样本是指样本单位数在( )及以上 A 30个 B 50个 C 80个 D100个 2.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是( ) A 抽样平均误差 B 抽样极限误差 C 区间估计范围 D 置信区间 3.抽样平均误差说明抽样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 A 实际误差 B 平均误差 C 实际误差的平方 D 允许误差 4.是非标志方差的计算公式( ) A P(1-P) B P(1-P)2 C )1(P P - D P 2(1-P) 5.总体平均数和样本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是( ) A 总体平均数是确定值,样本平均数是随机变量 B 总体平均数是随机变量,样本平均数是确定值 C 两者都是随机变量 D 两者都是确定值 6.对入库的一批产品抽检10件,其中有9件合格,可以( )概率保证合格率不低于80%。 A 95.45% B 99.7396 C 68.27% D 90% 7.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情况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2/3,则样本容量 ( ) A 扩大为原来的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2.25倍 8.根据抽样调查得知:甲企业一等品产品比重为30%,乙企业一等品比重为50%

第 5 章 抽样调查及参数估计(练习题)

第五章 抽样调查及参数估计 5.1 抽样与抽样分布 5.2 参数估计的基本方法 5.3 总体均值的区间估计 5.4 总体比例的区间估计 5.5 样本容量的确定 一、简答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该满足哪三个标准才能被认为是优良的估计? 2.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简述概率抽样的五种方式 二、填空题 1.抽样推断是在 随机抽样 的基础上,利用样本资料计算样本指标,并据以推算 总体数量 特征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 2.从全部总体单位中随机抽选样本单位的方法有两种,即 重复 抽样和 不重复 抽样。 3.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简单随机抽样 、 类型抽样 、等距抽样、 整群抽样 等四种。 4.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 抽样单位数的多少 、 抽样方法 和抽样调查的组织形式 。 5.总体参数区间估计必须具备估计值、 概率保证程度或概率度 、 抽样极限误差 等三个要素。 6.从总体单位数为N 的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在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条件下,可能的样本个数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7.简单随机_抽样是最基本的抽样组织方式,也是其他复杂抽样设计的基础。 8.影响样本容量的主要因素包括总体各单位标志变异程度_、__允许的极限误差Δ的大小、_抽样方法_、抽样方式、抽样推断的可靠程度F(t)的大小等。 三、选择题 1.抽样调查需要遵守的基本原则是( B )。 A .准确性原则 B .随机性原则 C .代表性原则 D .可靠性原则 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A )。 A .用样本指标推断总体指标 B .用总体指标推断样本指标 C .弥补普查资料的不足 D .节约经费开支 3.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B )。 A .实际误差 B .实际误差的平均数 C .可能的误差范围 D .实际的误差范围 4.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是( D ) 。 A .简单随机抽样 B .类型抽样 C .等距抽样 D .整群抽样 5.在其他情况一定的情况下,样本单位数与抽样误差之间的关系是( B )。 A .样本单位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大 B .样本单位数越多,抽样误差越小 C .样本单位数与抽样误差无关 D .抽样误差是样本单位数的10% 6.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那么样本n n N B N =!()!n N N A N n =-

练习题五(抽样调查)

练习题四(抽样调查)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误差是指() A.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2.抽样极限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 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 D.抽样误差的可能范围 3.若总体平均数X=1000小时,在一次抽样调查中测得x=980小时,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抽样极限误差为20小时 B.抽样平均误差为20小时 C.抽样实际误差为20小时 D.以上都不对 4.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下,若其他条件不变,要使抽样误差范围比原来缩小一半,则抽样单位数必须比原来() A. 减少一半; B.增加一倍; C.增加二倍; D.增加三倍 5.抽样误差是() A.登记性误差 B.偏差 C.随机误差 D.计算误差 6.在抽样调查中() A.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 B.没有代表性误差,只有登记性误差 C.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 D.没无登记性误差,也无代表性误差 7.样本指标和总体指标() A.前者是个确定值,后者是个随机变量 B.前者是个随机变量,后者是个确定值 C.两者均是确定值 D.两者均是随机变量 8.从某生产线上每隔55分钟抽取5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样方式属于() A.等距抽样 B.类型抽样 C.整群抽样 D.简单随机抽样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平均误差是() A.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的平均误差程度 B.样本指标的标准差 C.样本指标的平均差 D.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 E.总体指标的标准差 2.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A.抽样方法 B.样本中各单位标志的差异程度 C.全及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差异程度 D.抽样方案的组织形式 E.样本容量 3.从全及总体中抽取样本单位的方法有() A.简单随机抽样 B.重复抽样 C.不重复抽样 D.概率抽样 E.非概率抽样 4.按简单随机抽样从一批成品中抽选200件,其中废品8件,概率把握程度为95%,则() A.成品抽样成数为0.04 B.成品抽样平均误差为0.0139 C.成品抽样极限误差为0.0278 D.估计废品率范围为0.04±0.0139 E.估计废品率范围为0.04±0.0278 5.在抽样推断中,样本单位数的多少取决于() A.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允许误差的大小 C.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总体参数的大小 E.抽样方法

普查和抽样调查

鸿桥中学教研活动说课稿 教而不研则罔 教材结构分析 学习目标设置 1、了解普查与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对于给定的一个调查项目,能选择适当的而调查方式。了解总体、个体、样本、样本的容量等概念。 2、了解样本与总体的关系,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3、通过合作交流学习,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学期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的表现欲重,好奇心强,对新事物比较敏感,同时他们已具有一定探究学习与合作交流的能力。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四基三点” 教学重点: 1.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 2.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教学难点: 1.获取数据时,选择哪种调查方式较好,何时用普查,何时用抽样调查,并能说明理由. 2.应用意识的培养,设计方案. 重难点处理方法 因此,本节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实例入手,引导学生探索,知道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了解怎样通过调查一部分来估计全体的思想方法。 教法学法 教法:充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以活动为载体,以问题为线索,通过让学生分析、整理、描述来掌握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意义和作用。 学法:采用合作交流讨论等探究方式,让学生学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流程及活动设计 1、设疑激情:设置生活化、活动化的问题情境,在导课中出示故事会:买火柴的小男孩与人口普查、灯泡的寿命、收视调查、测量身高体重等问题。 2、引导探索: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去探索知识,从中体会数学思想和方法。教师只是引导、参与学习,留给学生学习数学的生动场景。在新课教学中,我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样本、个体这些基本概念,掌握普查与抽样调查的区别与联系,掌握总体、样本及个体间关系。 3、应用提高: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找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问题。 4、交流评价:学生通过自主探索性学习,获得了新知识、新经验,无论是认知,还是情感,都全方位地得到发展,再通过交流评价引导学生愉快地交流活动中的感受和经验,交换意见与看法,一方面可将每一个成功的经验收获转化成为大家共同的财富,成为影响其他同学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不时对照目标要求,形成自我反馈机制。在小组交流中认识自我,也学会评价他人的学习。如教学最后,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各小组交流一下你有什么收获、感想,你的表现如何,并且把你的收获和 评价设计 1、分值评价:贯穿学生学习全过程,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不同程度的要求和不同分值的评价,以此激励学生 2、语言激励评价:用具有激励性、导向性的语言对学生某一突出表现进行评价 3、学生互评:让学生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

抽样调查方案设计

抽样调查方案设计1 武汉商学院天堂雨伞市场需求抽样 调查方案设计 一.抽样调查的目的 抽样调查的目的在于根据样本调查的结果来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从而明确整个市场的需求,确定企业的发展新方向和新目标。在此次的调查中我们旨在解决市场的最新需求。准确系统的把天堂雨伞这个发展成熟的市场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出自身与竞争对手的实力的差距或者优势明确市场需求特征以求更好的满足其需求。找出自己的市场竞争点的所在,做出新的市场分析。力求做到把握市场的最新动向,了解自己与竞争对手的实力对比做到有的放矢。在调查的过程中做到数据有效性,得到的数据要具有明显得针对性。没有对市场的正确认识和分析,就不可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壮大自己,发展自己。正确及时而客观的市场调查,可帮助天堂雨伞正确评估自身市场态势、市场地位、市场竞争力,帮助天堂雨伞迅速及时地作出经营决策,化解经营中各种矛盾冲突,保持天堂雨伞良好态势和健康的发展。市场调查成为天堂雨伞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争取根据样本推断总体中时从中发现一些对于调整市场营销策略及课程结构调整有价值的数据,从而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发现不足,扬长避短,找准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抽样市场调查的优点和缺点 抽样市场调查又称概率抽样调查或随机抽样调查,是指调查

者为 了特定的调研目的,按照随机原则从调查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而进行的一种非全面调查。 其主要特点为:首先样本是按随机原则抽取的,其次是用样本数据推断总体的数量特征。再次为抽样误差不可避免,但可以计算和控制。 抽样市场调查的优点:首先是调查方式的科学性,它有充分的数据依据,能够将调查样本的代表性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调查费用的经济性调查规模比全面调查小,资料收集,汇总处理工作量小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从而降低市场调查费用,信息获取的时效性和调研结果的准确性,其样本按随机原则抽取的,从而排除了主观因素的干扰,能够保证样本推断总体的客观性。 三.确定总体范围和总体单位 总体是所要调查研究的现象的全体,它是由具有同质性和差异性的许多个别事物的集合体。样本是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出来的一部分单位的综合体,样本中包含的单位个数成为样本量 总体范围的确定应该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考虑,即被调查者的入学时间和所在的区域分布。本次调研的总体范围是武汉商学院的在校学生,通过时间及空间的界定,对于时间我们界定在在校的大学生主要是大二和大三学生。本次调研总体还应划分系部,我们主要的调查对象是武汉商学院的全体在校学生。总共预计500名被调查者,即有500名总体单位。然后从中抽取50个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