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摘要:传统文化所关注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群体、人与人、人与自我的心灵世界的和谐关系,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因此,我们说,传统文化是天人合一之学、是人际和谐之学、是身心平衡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是一种真、善、美的人生境界,它所注重的是生命的存在问题,个人的德行问题、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因此,它是生命存在之学、是道德践履之学、是理想人格之学、是内圣外王之学、是安身立命之学、是人生智慧之学。
关键词:儒学中国传统文化
正文: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骄傲和财富。对一个民族来说,历史发展的精神动力首推民族精神。它可以激发民族成员的归属意识、进取意识和奋斗意识,凝聚社会各方面的力量,从而形成推动社会前进的强大动力。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那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有没有高昂的民族精神,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强弱的一个重要尺度。综合国力,主要是经济实力、技术实力,这种物质力量是基础,但也离不开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精神力量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振奋的精神状态和高尚的思想品格,就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又促进了民族优秀文化的发展,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中华民族是具有伟大精神的民族,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脊梁,是一个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力量源泉,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千百年来,饱尝艰辛而不屈,千锤百炼而愈加坚强,靠的就是这种威力无比的民族精神,靠的就是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越是困难的时刻,越是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越是要大力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
华夏文明是56个民族形成统一的中华民族的纽带,历五千年而不衰,是世界上五大文明中唯一特有的现象。北宋时期也是中国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中国文化并非一直处于封闭状态,佛学东渡,与中国文化融合。中国文化形成了儒、释、道三大体系并存的文化宏景。以儒学为主干的中国传统文化,应该说在当时世界上是一种较为成熟的人本主义。又比如早在公元前,号称“诸子百家”的战国时期,出了那么多思想家,创立了那么多学说,后来为什么会“独尊儒术”,能够“统一”?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是儒家文化,它的现代价值,首先表现在对其它文化的开放性上。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发展到今天并在现代社会发生作用的一个基本的前提。但传统文化或儒学的开放性还有它特定的意义,那就是主张每一个体对于他所生活于其中的社会国家的开放性,强调个人对社会国家具有参与感。这种参与感的特点是重在参与的实践过程本身,而不是过分看重当下的功利性的结果。在如此的文化模式的熏陶下,人们能够暂时忍受艰难困苦,孜孜不倦地努力工作,这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实现的重要文化动力。
在科学已经成为群体和社会的取向的氛围下,在群体的要求下接受和追求科学也就成为了约束自己行为的道德自律的真实内容。修身养性的自我品格锻炼可以转化为树立、培养和坚守对科学文明的向往和信念。在某种意义上,当代中国的科学热情前所未有地高涨,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伦理在促成和助长这一趋势过程中的积极的作用。而且,中国传统文化主张求变,《周易》讲:"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可以说中国文化的现代价值最突出的一点,就是它大张旗鼓地宣扬通过变革以求发展的精神。可以说,变革与发展的互动,在当今中国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中国文化的核心范畴和中国人追求的终极的价值理想就是"闻道"。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而儒、道等家共同尊奉的经典《周易》提出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的思想则是最
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所在。它既是传统的,迄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同时又是现代的,甚至与后现代文化也可以相容。一阴一阳和合而成之"道",是"和而不同"的思维传统的产物。无论是阴是阳,任何一性自身都不是完善的,而不完善就需要向完善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异性的补充,就需要外来之性与自性的亲和与转化。这一点可以说是中国传统文化为中西互补提供的最为重要的理论依据。
就流行的以天人分合模式看待中西文化及其价值的观点来说,中国文化既非典型的天人二分,也不是简单地一体合一。而是有合有分,分合互补。天人合一缘起于人与自然的原始亲和关系,道家的天人合一是建立在自然无为基础上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儒家的天人合一则主要是作为道德理想和精神境界发生作用,是儒家学者以伦理为本位建构自己的世界图景的产物。认识人与自然的差别并进行合理的调节,考虑和尊重人的价值,并使人的作用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是天人有分思想最为重要的特点。正因为中国哲学是合一与有分的统一,所以并不缺乏作为哲学的基础的主体性的观念。相信人本身的力量,相信主体能够把握客体,既是天人之际思辨的最合理的内容,也为今天中国的现代化所必需。
儒家文化、不仅是一种优良传统,经过适当改造,对现代化,对未来世界,也会起到推动和导向作用。其中一个有力的证据是亚洲"四小龙"的崛起。非常尊崇儒家价值观的李光耀先生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也改变了一些观点,说"儒家价值观,已经差不多变得过时了"。在他看来,香港和新加坡克服金融危机做得好,是依赖于经济透明和法治。东亚的有些国家,儒家价值观导致任人唯亲,即把是否是熟人当作如何处理资金的依据。他甚至认为,尊敬老人,在信息时代也起不到多大作用。信息时代应需要充满活力敢想敢干的青年。
任何社会进步,正如机车行进一样,都需要动力与制衡两种作用。动力不足,就很难前进:制衡不好,就不敢高速。制衡与动力,稳定与变革,是任何社会得以维系的相辅相成的因素。离开稳定的变革,可能产生动乱;离开变革的稳定,就会保守落后。以儒学价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确实有重人伦、求和谐、盼安定的一面。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表现为保守、落后;从积极方面讲,它可能有助于稳定,有利于长治久安。西方传统文化确有重物质、求独立、盼突变的一面。从消极方面讲,它可能引发人欲横流、个人至上、秩序混乱;从积极方面讲,它确有发展生产、尊重首创精神、竞争进取的一面。正确的方法应当善于吸收两种传统文化的长处,而不应当是抬高一方,贬斥一方。作为一种文化传统,能流传下来,说明它们都有各自的生命力。
儒学价值讲"去人欲",针对人欲横流去讲,与针对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正当追求去讲,是大不一样的。儒学价值讲"和为贵",在改变社会形态的革命中讲。与在正常社会生活中讲,也是大不一样的。儒学价值主张"重群体",在封建专制压制个性解放的情况下讲,与在民主的条件下反对个性膨胀时讲更是大不一样。李光耀先生讲的儒学价值的"敬老",如果用来压制年轻才俊,当然是一种罪过。如果用在日常社会伦理上,有什么不应当的呢?
中国儒学具有浓厚的以"万物一体"、"万物和谐"及"天人合一"为核心的"共生"思想。按照这种思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有形的、无形的;有机的、无机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都具有共同的本源并密不可分地联结在一起。这种思想被称之为"整体主义"或"自然有机主义"。与此相联的"天人合一"思想,特别强调了"自然"与"人"的"相通"、"相类"和"统一"。人以其智慧、思维和道德把"自己"从"自然"中突出出来,但人仍然是"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不能离开自然,犹如人离不开空气那样,既然"万物"是"一体"的,是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既然"人"与"自然"是相通的,人不能离开"自然",只能在"自然"中生存,那么,万物、天人就是一种"共生"、"共存"的关系。在儒学看来,"万物一体"不仅意味着人与人的"一体",而且意味着人与物、人与自然的"一体"。由此出发,人对人不仅要善处、善待,共生共存;人对于万物和自然,也要善待、善处,与万物和自然共生共存。对于特别是处在"生态"和"环境"危机的我们现代社会来说,儒学的"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共生"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