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热工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29.50 KB
- 文档页数:1
混凝土热工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_50496-2009)进行取值计算。
砼强度为:C40 砼抗渗等级为:P6砼供应商提供砼配合比为:水: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矿粉:卵石:中砂155: 205 : 110 : 10.63 : 110 : 1141 : 727一、温度控制计算1、最大绝热温升计算T MAX= W·Q/c·ρ=(m c+K1FA+K2SL+UEA)Q/Cρ式中:T MAX——混凝土的最大绝热温升;W——每m3混凝土的凝胶材料用量;m c——每m3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205Kg/m3;FA——每m3混凝土的粉煤灰用量,取110Kg/m3;SL——每m3混凝土的矿粉用量,取110Kg/m3;UEA——每m3混凝土的膨胀剂用量,取10.63Kg/m3;K1——粉煤灰折减系数,取0.3;K2——矿粉折减系数,取0.5;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375KJ/Kg;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T MAX=(205+0.3×110+0.5×110+10.63)×375/0.97×2400T MAX=303.63×375/0.97×2400=48.91(℃)2、各期龄时绝热温升计算Th(t)=W·Q/c·ρ(1-e-mt)= T MAX(1-e-mt);Th——混凝土的t期龄时绝热温升(℃);е——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
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m值取0.362Th(t)=48.91(1-e-mt)计算结果如下表:3、砼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1(t)=T j+Thξ(t)式中:T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该计算期龄混凝土温度最高值;T j——混凝土浇筑温度,根据商砼厂家提供浇注温度为20℃;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T1(t)=T j+Thξ(t)=20+ Thξ(t)计算结果如下表:由上表显示,砼中心温度最高值出现在第三天。
Th= W c Q/C ρ(1-е-mt)式中:Th—混凝土的绝热温升(℃);m c ——每m 3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3;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е——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2、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 1(t)=T j +Thξ(t)式中:T 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最高值T j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由上表可知,砼第9d左右内部温度最高,则验算第9d砼温差3、混凝土养护计算1、绝热温升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 处)温度,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稻草)蓄热保温养护,并在稻草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①保温材料厚度δ= 0.5h·λi (T 2-T q )K b /λ·(T max -T 2)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T 2——混凝土表面温度:29.9(℃)(Tmax-25)T 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12(℃)T 2-T q —-17.9(℃)T max -T 2—21.0(℃)K b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δ= 0.5h·λi (T 2-T q )K b /λ·(T max -T2)*100=4.75cm故可采用两层土工布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②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β=1/[Σδi /λi +1/βq ]δi ——各保温材料厚度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βq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 2·K)]代入数值得:β=1/[Σδi /λi +1/βq ]= 1.01③混凝土虚厚度计算:hˊ=k·λ/βk——折减系数,取2/3;λ——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hˊ=k·λ/β=1.542④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ˊ=7.08m ⑤混凝土表面温度T 2(t)= T q +4·hˊ(H- h)[T 1(t)- T q ]/H 2式中:T 2(t)——混凝土表面温度(℃)T 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hˊ——混凝土虚厚度(m)H——混凝土计算厚度(m)式中: hˊ——混凝土虚厚度(m)式中:β——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 2·K)]T 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 1(t))和表面温度(T 2(t))如下表。
附件《搅拌站混凝土热工计算》
基础混凝土配合比为:水泥m c=386kg, 砂m s=673kg , 石子m g=1076kg, 水m w=186kg, 砂含水量w a=5%, 石子含水量w g=1%, 经现场测试水泥的温度为Tc=10º,水的温度为Tw=35º,砂的温度Ts=9°,石子的温度Tg=7°,水泥、砂、石子的比热为:Cc=Cs=Cg=0.84kJ/kg·K,水的比热Cw=4.2 kJ/kg·K
混凝土拌和温度计算表
混凝土的拌和温度为:T0=ΣTimC/ΣmC=(5)/(3)= 14.36℃
搅拌站在冬期施工过程中用彩钢板封闭内设暖气供暖,砂石料场冬期施工过程中用塑料棚布加多层棉被覆盖保温,保证原材料温度在10℃左右,拌和用水采取接通锅炉热水加热方式保证砼拌和水温在30℃左右。
通过以上措施完全可以保证搅拌站砼拌和温度满足施工需要。
C40混凝土热工计算以C40混凝土为例,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材料用量为:水168kg,温度80℃;水泥410kg,温度5C;砂520kg,温度-3c;石1338kg,温度-3c;砂含水率3%,石含水率1%,搅拌棚内温度10∙c,混凝土拌和物采用封闭式泵车运输,运输和成型共历时1小时,当时气温-5D CD8.1普通混凝土8.1.1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TO=[0.9(GcTc+GsTs÷GgTg)+4.2Tw(Gw-PsGs-PgGg)+b(PsGsTs+PgGgTg)-B(PsGs+PgGg)]/[4.2Gw+0.9(Gc+Gs+Gg)]式中:TO一—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C);Gw、Gc、Gs、Gg——每立方米水、水泥、砂、石的用量(kg);Tw、Tc、Ts、Tg——水、水泥、砂、石的温度(℃);Ps、Pg--砂石的含水率:b ----- 水的比热(kj/kg.k);B——水的溶解热(kj/kg.k)o当骨料温度XTC时,b=4.2B=O当骨料温度W(TC时,b=2.10B=335TO=[0.9×(410×5-3×520-3×1338)+4.2×80X(168-0.03X520-0.01X1338)+2.1×(0.03×520×-3+0.01×1338X-3)-335X(0.03X520+0.01X1338)]/[4.2X168+0.9X(410+520+1338)]=12.3r8.1.2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倾出时的温度:TI=TO-O•16(TOTd)式中:TI—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倾出时的温度(C);Td——搅拌棚内温度(C)。
Tl=12.3-0.16×(12.3-10)=11.9℃8.1.3混凝土经运输成型后的温度:T2=Tl-(at+0.032n)(Tl-Tp)式中:T2一—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C);t-混凝土自运输至成型的时间(h);n—混凝土倒运次数;Tp—室外气温(C);a—温度损失系数(封闭式自卸汽车a=0.1)T2=ll.9-(0.l×l+0.032×l)X(11+9.5)=9.7c8.1.4混凝土因钢筋及模板吸热后的温度T3=(CnT2+GmCmTm)/(GnCn+GmCm)式中:T3一—混凝土因钢筋及模板吸热后的温度(℃):Gm ...... 1立方米混凝土的重量(kg):Gn—与1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和钢筋的总重量(kg);Cn........ 混凝土比热,取lkj/kg.k;Cm——钢材比热,取0.48kj/kg.k;Tm—模板钢筋的温度,即当时的大气温度(C)。
Th= m c Q/C ρ(1-е-mt)式中:Th—混凝土的绝热温升(℃);m c ——每m 3 混凝土的水泥用量,取3;Q——每千克水泥28d 水化热,取C——混凝土比热,取0.97[KJ/(Kg·K)];ρ——混凝土密度,取2400(Kg/m3);е——为常数,取2.718;t——混凝土的龄期(d);m——系数、随浇筑温度改变,取2、混凝土内部中心温度计算T 1(t)=T j +Thξ(t)式中:T 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是混凝土温度最高值T j ——混凝土浇筑温度,取由上表可知,砼第9d左右内部温度最高,则验算第9d砼温差2、混凝土养护计算1、绝热温升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ξ(t)——t 龄期降温系数,取值如下表大体积混凝土热工计算计算结果如下表:混凝土表层(表面下50-100mm 处)温度,底板混凝土表面采用保温材料(阻燃草帘)蓄热保温养护,并在草袋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地下室外墙1200 厚混凝土表面,双面也采用保温材料(阻燃草帘)蓄热保温养护,并在草袋上下各铺一层不透风的塑料薄膜。
①保温材料厚度δ= 0.5h·λi (T 2-T q )K b /λ·(T max -T 2)式中:δ——保温材料厚度(m);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 ,取λ——混凝土的导热系数,取2.33[W/(m·K)]T 2——混凝土表面温度:39.6(℃)(Tmax-25)T 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30(℃)T 2-T q —-9.6(℃)T max -T 2—21.0(℃)K b ——传热系数修正值,取δ= 0.5h·λi (T 2-T q )K b /λ·(T max -T2)*100=4.46cm故可采用两层阻燃草帘并在其上下各铺一层塑料薄膜进行养护。
②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计算β=1/[Σδi /λi +1/βq ]δi ——各保温材料厚度λi ——各保温材料导热系数[W/(m·K)]βq ——空气层的传热系数,取23[W/(m 2·K)]代入数值得:β=1/[Σδi /λi +1/βq ]= 2.76③混凝土虚厚度计算:hˊ=k·λ/βk——折减系数,取2/3;λ——混凝土的传热系数,取2.33[W/(m·K)]hˊ=k·λ/β=0.5628④混凝土计算厚度:H=h+2hˊ= 3.63m⑤混凝土表面温度T 2(t)= T q +4·hˊ(H- h)[T 1(t)- T q ]/H 2式中:T 2(t)——混凝土表面温度(℃)T q —施工期大气平均温度(℃)hˊ——混凝土虚厚度(m)H——混凝土计算厚度(m)式中: hˊ——混凝土虚厚度(m)式中:β——混凝土保温层的传热系数[W/(m 2·K)]T 1(t)——t 龄期混凝土中心计算温度(℃)不同龄期混凝土的中心计算温度(T 1(t))和表面温度(T 2(t))如下表。
混凝土热工计算书一、冬期施工的已知条件工程使用的全部是顺城搅拌站商品砼,所以要求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0℃—20℃。
二、热工计算:1、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因钢模板和钢筋吸热后的温度:T3=(G n C n T2+G m C m T m)/(G n C n+G m C m)=(2400×1×10+279×0.48×5)/(2400×1+279×0.48)=9.2℃T3:混凝土在钢模板和钢筋吸收热量后的温度(℃)G n:1m³混凝土为2400KgG m:1m³混凝土相接触的钢模板和钢筋的总重量为279KgC n:混凝土比热,取1KJ/KgKC m:钢材比热,取0.48 KJ/KgKT2:混凝土经过搅拌、运输、成型后的温度(℃)T m:钢模板、钢筋的温度,即当时大气温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2℃经计算得:(1)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0℃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47℃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9.2℃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8.94℃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8.67℃(2)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15℃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79℃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53℃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27℃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4.01℃(3)当混凝土经过运输成型后的温度为20℃当施工现场温度为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94℃当施工现场温度为-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68℃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0℃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41℃当施工现场温度为-15℃时,混凝土浇筑完毕后的温度为18.15℃2、设:室外平均气温t p=-5℃,室外最低温度-15℃,砼浇灌后的初始温度t0=10℃。
C30砼冬期施工热工计算C30砼配合比:水泥:砂子:石子:水:外加剂=1:1.80:3.00:0.50:0.01(水泥用量:405Kg/m3)现场砼拌和机拌料时的实物配比为:水泥及粉煤灰405㎏/m3,砂子:695㎏/m,石子1159㎏/m,水193㎏/m。
外加剂因质量较小,热工计算时可以忽略不计。
依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14.2.2要求:拌合用各项材料需要加热的温度应根据附录J冬期施工热工计算公式确定,但不得超过表1的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
根据文水地区的实际情况,施工最低气温为-10℃,计算时骨料及环境温度均按-10℃进行取值。
一、考虑模板和钢筋的吸热影响,混凝土成型时的温度T3≥5℃(与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T2要求相同)进行计算拌合物入模温度T2应满足的条件:T3=(c c W c T2+c t W t T t+c g W g T g)/(c c W c+c t W t+c g W g)(J-4)式中:T3—混凝土成型时的温度;取T3≥10℃。
c c、c g—混凝土、钢筋的比热容(KJ/kg.K);查《土木工程手册》可知:c c=0.837、c g=0.628。
W c—每立方米混凝土的质量(Kg);取W c=2400KgW t、W g—与每立方米混凝土相接触的模板、钢筋的质量(Kg);计算W t、W g的取值:每立方米混凝土相当于基础的长度为0.9米(塌落度按20cm计,基础宽度按5.5m计)。
基础单位钢筋重约为400Kg(依据图纸提供),平均每米箱梁用量为:7.3Kg/m。
钢筋:W g=7.3*0.9=6.57Kg;T t、T g—模板、钢筋的温度;取T t=T g=-10℃将以上取值代入公式J—4有;T3=(c c W c T2+c t W t T t+c g W g T g)/(c c W c+c t W t+c g W g)≥10℃→(0.837*2400*T2+0.628*6.57*10)÷(0.837*2400+0.628*6.57)≥10℃→(2008.8T2+41.3)÷2050.1≥10℃→0.98T2-0.02≥10℃→T2≥10.3℃计算可知:考虑钢筋的吸热影响,当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T2≥10.3℃时,可以保证混凝土成型时的温度T3≥10℃。
混凝土拌和物热工理论计算及经验数据(1)混凝土拌和物理论温度混凝土拌和物的理论温度,根据组成材料的温度,按热平衡原理推导的公式进行计算。
(以C50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计算)T 0=[{0.92(mceTce+msaTsa+mgTg)+4.2Tw(mw-ωsamsa-ωgmg)}+{cl(ωsamsaTsa+ωgmgTg)-c2(ωsamsa+ωgmg)}]÷{4.2mw+0.9(mce+msa+mg)}表7-3 计算参数表T1=T0-0.16(T0-T2)T0——混凝土理论温度。
T2——搅拌机棚内温度,取8℃。
则T1=12.3-0.16(12.3-8)=11.6℃。
(3)混凝土拌和物入模温度T2=T1―(αt1+0.032n)(T1-Tα)α——温度损失系数(h-1),当用混凝土搅拌车运输时,α=0.25。
t1——混凝土拌和物自运输至浇筑的时间(h),t1=0.2。
n——混凝土拌和物运转次数,采用溜槽时n=1,采用泵车时n=2。
Tα——混凝土运输时环境温度,取-8℃。
则采用溜槽直接入模时,T2=10℃;采用泵车泵送时,T2=9.3℃。
通过混凝土拌和物热工理论计算,满足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不得低于5℃的规范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