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全蚀病防治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00.55 KB
- 文档页数:1
小麦全蚀病及其防治技术河南省新乡市植保植检站刘珍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重要病害之一,河南省植物检疫对象。
河南省1992 年首先在原阳、浚县、扶沟等县发现小麦全蚀病,以后扩展蔓延很快,目前已发展到好几个地、市。
小麦受全蚀病危害以后,表现为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有的后期形成枯孕穗、枯白穗。
轻发生地块一般减产5%~20%,严重的减产50%以上,甚至绝收。
小麦全蚀病寄主范围较广,除危害小麦外,还危害大麦、玉米、谷子等作物及鹅观草、毒麦等禾本科杂草。
一、主要识别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病菌侵染的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
小麦整个生育期均可感病,各生育期发病症状识别如下:1.幼苗期: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生根上也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一起,使整个根系变黑死亡。
发病轻的麦苗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株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
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分蘖期: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
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下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拔节期: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麦田出现矮化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抽穗灌浆期: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
这也是与其它小麦根病区别的主要症状。
二、传播途径1.土壤传播:小麦全蚀病菌主要集中在病株根部及茎基部地上15cm范围内,小麦收割后,病根茬大部分留在田间,土壤中菌源量逐年积累,致使病田的病情也逐年加重。
而土壤中的病菌还可以通过犁耙耕种向四周扩展蔓延。
2.粪肥传播:病菌能随落场土、麦糠、麦秸、茎秆等混入粪肥中,这些粪肥若直接还田或者不经高温发酵沤制施入田中,就可把病菌带入田间,导致病害传播蔓延。
3.种子传播:混杂在种子间的病株残体随种子调运,是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小麦全蚀病的危害症状是怎么样?小麦全蚀病的发病条件是什么?用什么农药防治小麦全蚀病?怎样治愈小麦全蚀病?以下耕种帮就作简单介绍,供网友们参考。
一、小麦全蚀病症状及危害小麦全蚀病又叫小麦立枯病、小麦黑脚病,是小麦重要病害之一,小麦发病后,分蘖减少,成穗率低,千粒重下降,发病愈早,减产幅度愈大,轻者减产20%左右,重者减产50%以上。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腐和基腐性病害,病菌侵染部位只限于小麦根部和茎基部15cm以下,地上部的症状如白穗,主要是由于根及茎基部受害引起的。
小麦整个生期均可感病。
1、小麦苗期受害症状:小麦幼苗感病后,初生根部根茎变为黑褐色,次根上有很多病斑,严重时病斑连在~起,使整个根系变黑亡。
发病轻者即使不死亡,也表现为地上部叶色变黄,植矮小,生长不良,类似干旱缺肥状。
病株易从根茎部拔断。
2、小麦分蘖期受害症状:小麦植株地上部分无明显症状,仅重病植株表现稍矮基部黄叶多。
拔出麦苗,用水冲洗麦根,可见种子根与地茎都变成了黑褐色。
3、小麦拔节期受害症状:小麦病株返青迟缓,黄叶多,拔节后期重病植株矮化、稀疏,叶片自下而上变黄,似干旱缺肥状。
麦田出现矮发病中心,生长高低不平。
4、小麦抽穗灌浆期受害症状:小麦病株成簇或点片出现早枯白穗,并且在茎基部叶鞘内侧形成“黑膏药”状的黑色菌丝层,极易识别。
二、小麦全蚀病传播途径和发病原因小麦全蚀病病菌以菌丝体在田间小麦残茬上、夏玉米等夏季寄主的根部以及混杂在场土、麦糠、种子间的病残组织上越夏。
小麦播种后,即可侵入。
随后以菌丝体在小麦的。
小麦全蚀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别名:小麦黑脚病。
症状:全蚀病是一种根部病害,只侵染麦根和茎基部1—2节。
苗期病株矮小,下部黄叶多,种子根和地中茎变成灰黑色,严重时造成麦苗连片枯死。
拔节期冬麦病苗返青迟缓、分蘖少,病株根部大部分变黑,在茎基部及叶鞘内侧出现较明显灰黑色菌丝层。
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在茎在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
病原:病原为禾顶囊壳禾谷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var. graminis (Sacc.) Walker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Gaeumannomyces graminis (Sacc.) Arx et Oliver var. tritici (Sacc.) Walker,属子囊菌亚门真菌。
发病规律:小麦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居菌。
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
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
引种混有病残体种子是无病区发病的主要原因。
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
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
翌春小麦返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
在春小麦区,种子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起植朱死亡。
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
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适宜温度19—24℃,致死温度为52—54℃(温热)10分钟。
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
一般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锈病,是由小麦锈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病害,其发生会对小麦产量和质量造成重大影响。
全蚀病发生规律复杂多变,因此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来有效防治。
本文将从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出发,结合现有的防治技术和方法,提出综合防控措施,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一、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一)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全蚀病喜欢潮湿、多雨的气候环境,因此雨水丰富的地区更容易发生全蚀病。
春季和秋季气候温暖、潮湿的条件有利于全蚀病的孢子萌发和传播,从而加剧病害的发生。
夏季高温、旱季干旱也会抑制全蚀病的发生。
气候变化对全蚀病的发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病原菌的传播途径小麦全蚀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风雨传播、人工传播和种子传播。
风雨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当受感染的小麦叶片遇到风雨天气,病原菌便会通过雨滴或风传播到其他健康的小麦植株上,从而导致病害的扩散和传播。
农民在生产过程中人工传播与种子传播也是全蚀病的重要传播途径。
二、全蚀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一)选用抗病品种培育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是预防全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选择对全蚀病抗性好、适应性强的小麦品种进行种植,能够有效减少全蚀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育种过程中,应该加强对小麦全蚀病抗性的选育工作,培育出更加抗病的小麦品种。
(二)合理种植密度和密植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合理的种植密度和密植对防控全蚀病起着重要作用。
适当的密植可以减少空气流通,增加小麦植株之间的接触和传播机会,从而降低全蚀病的发生和传播。
在小麦种植密度和密植方面需要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调整。
(三)及时清除秋茬全蚀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残留植株、土壤和种子,其中残留植株是病害的重要来源。
在小麦收割后,应及时清除秋茬、埋藏或者烧毁残留植株,避免为病害的传播提供条件。
对于有全蚀病历史的田地,还应间种一些草本作物或者经济作物,以减少全蚀病的发生。
(四)科学施肥和灌溉科学施肥和灌溉是保障小麦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也能够提高小麦的抗病性。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极为严重的小麦病害,由小麦全蚀菌引起,该病害可引起小麦产量下降30%以上,对小麦产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因此,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综合防控措施都是小麦产业必须要关注的问题。
全蚀病的发生规律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春季播种的小麦上,而秋季播种的小麦则较少发生。
其次,该病害的发生会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剧。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对温度的适应性非常强,温度在15℃至25℃时,病害发生的概率最高。
当温度超过30℃时,发病率会降低。
此外,全蚀病在高湿度、多雨的环境中也会加剧。
长时间的水涝使得植株出现受伤口,为病原菌提供了进入寄主的通道,这时全蚀病的发生率也会显著增加。
综合防控措施1. 选用耐病品种为了应对小麦全蚀病的威胁,选择耐病品种是最基本的防控策略。
在品种引种和选育中优先考虑该品种对全蚀病的耐病性,对于多次变异的全蚀菌进行深入研究,筛选出高效抗性最好的抗病品种作为栽种品种。
2. 合理轮作合理轮作可以改善土壤质量,减少病原菌的累积,从而遏制全蚀病的传播。
建议增加豆科作物、玉米、马铃薯等植物的轮作种植。
这些植物可释放一定的细菌物质,使土壤中的全蚀菌数量降低。
3. 农业防治在环境适宜的情况下,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及时打好支撑栏。
同时,在春季整地时要进行深翻,以将全蚀菌深埋,增加其死亡率。
在播种过程中,对种子和土壤进行消毒处理。
4. 化学防治对于严重感染的小麦农田,可以使用药剂进行化学防治。
目前,常见的防治药剂有套袋法、喷雾法、化学灌溉等方式。
但要注意合理选用药剂,严格遵守使用规定,不可越量使用。
总结小麦全蚀病是一种不可忽视的病害,其严重性对于农业生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因此,必须采取综合防控措施,遏制全蚀病的传播。
选用耐病品种、合理轮作、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是有效的应对策略。
同时,也要加强对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及其机制的研究,为更好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严重病害,主要危害小麦叶片和穗,导致麦子不发育、减产甚至死亡。
了解小麦全蚀病的发生规律以及采取综合防控措施,对于保障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非常重要。
小麦全蚀病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春季为第一极发病期,秋季为第二极发病期,其中春季发病率较高。
小麦全蚀病主要受到气候、土壤、病害菌和害虫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体发病规律如下:1. 气候因素。
小麦全蚀病发病需要潮湿和高温环境,特别是在春季,气温升高,空气湿度增大,对全蚀病的发生有利。
2. 土壤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病原菌易在土壤中滋生,尤其是污染严重的土壤,容易成为全蚀病的病源。
3. 病害菌因素。
小麦全蚀病的病害菌主要是全蚀镰孢,它可以滞留在小麦上,通过风、水等途径进行传播。
4. 害虫因素。
一些害虫,如赤眼蝉、麦蚜和麦螟等,可以传播小麦全蚀病,对小麦产生危害。
综合防控措施为了有效防制小麦全蚀病的发生,需要采取综合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措施:1. 种植可抗全蚀病的品种。
可以选择一些抗全蚀病的小麦品种,例如“玉米8号”、“园春411”等。
2. 做好田间管理。
积极排水,保持土壤透气性,减少土壤污染和病原菌地生存,保持田间卫生,及时清理枯萎、病叶、病穗等。
3. 施肥合理。
避免过量施肥,控制氮素和钾肥的施用,防止过度生长导致容易发病。
4. 农药防治。
对全蚀病病害严重的地区,可以采取农药喷洒防治。
喷药应在全蚀病发病高峰期进行,并且使用具有效果的药剂。
5. 生物防治。
可以利用一些天敌或微生物去降低全蚀病的发生。
如使用芽孢杆菌、拮抗菌等进行防治,有效缩小病害发展的空间。
综上所述,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控措施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农业生产者应该重视从生产方面和农业技术方面提高自身防治水平,保障大家健康和生产效益。
小麦全蚀病又称小麦立枯病、黑脚病,是由禾顶囊壳禾谷变种和禾顶囊壳小麦变种侵染所引起的、发生在小麦上的病害。
主要为害小麦地下部分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
小麦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
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呈“黑脚”状,天线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小麦全蚀病在中国西北、华北春麦区发生普遍,北方冬麦区局部地区有发生。
一般发病区产量降低20%以上,严重者产量降低50%以上。
土壤肥力、耕作制度以及耕作条件等都是影响小麦全蚀病发生的主要原因。
小麦全蚀病的防控,应以农业措施为基础,充分利用生化防控手段,切实保护无病区安全,科学管控感病区扩展蔓延。
根据小麦全蚀病的发病规律和各地防病经验,要控制病害,必须做到保护无病区,封锁零星病区,采用综合防治措施,压低老病区病情。
小麦全蚀病主要为害小麦地下部分根部和茎基部1-2节处。
小麦各生育时期的症状及诊断:①幼苗分蘗期至返青拔节期。
基部叶发黄,并自下而上似干旱缺肥状。
苗期初生根和地下茎变灰黑色,病重时次生根局部变黑。
拔节后,茎基1-2节的叶鞘内侧和病茎表面生有灰黑色的菌丝层。
诊断:将变黑根剪成小段,用乳酚油封片,略加温使其透明,镜检根表如有纵向栗褐色的葡萄菌丝体,即为全蚀病株。
②抽穗灌浆期。
病株变矮、褪色,生长参差不齐,叶色、穗色深浅不一,潮湿时出现基腐(基部一、二个茎节)性的“黑脚”,最后植株旱枯,行成“白穗”。
剥开基部叶鞘,可见叶鞘内表皮和茎秆表面密生黑色菌丝体和菌丝结。
小麦近成熟时,若土壤潮湿,病株叶鞘内表皮可生有黑色颗粒状突起的子囊壳。
噁霉灵是农业植保专家最新研制出的更新换代产品,属于内吸性高效农药杀菌剂、土壤消毒剂、同时也是一种植物的生长调节剂。
它药效作用独特,具有高效、低毒、无公害等特点,能有效防治小全蚀病。
噁霉灵(恶霉灵)属于绿色环保高科技精品农药,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死病菌,又能促进植物生长;并具有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生根壮苗,提高农作物的成活率。
23 2019.3粮油农资小麦全蚀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肖 涛(河南省商丘市植保植检站,河南 商丘 476000)摘要:小麦全蚀病以一种从小麦的麦苗期一直到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病的一种病害。
该病病菌适宜感染的温度为12~18℃,耕作制度、土壤肥力等都直接影响着病害发生的轻重程度。
本文就病害发生的几点原因提出防控措施,主要为严禁从病区引种、平衡施肥以及对种子药剂进行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症状;发病规律;防治措施对于小麦生产来说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毁灭性的病害,小麦在感染该病菌之后会出现分蘖减少,成穗率也会受到很大影响,病症较轻者会导致小麦减产一到两成,严重者可能会对导致产量减半甚至是出现绝产的情况。
通常发病是有由零星发病到出现成片死亡,整个过程需要3天左右。
由于近几年在进行小麦播种的时候都是采用农机跨区播种以及进行良种的调运和农民之间自留互换带有病菌的小麦种子等原因,导致小麦全蚀病发病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已经对小麦的生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1 田间症状小麦全蚀病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根部病害,该病从小麦成苗期一直到成株期均有可能发病,该病害的病菌只会对小麦根部以及茎部的一到两节产生危害。
所有在地面上所表现出来的症状都是因为小麦的根部受到病害之后营养输送无法到达地面所造成的。
一般在小麦的抽穗期该病的病症并不是很明显,发病比较明显的时期是小麦的灌浆期以及乳熟期。
在小麦的灌浆阶段会发生小麦迅速死亡并形成白穗,发病时干枯的病株和绿色健康的植株之间有着明显的对比。
2 发病规律全蚀病菌是一种土壤寄生菌,该病菌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土壤中的病残体或者是粪肥以及种子中携带有病残体的方式进行传播。
通过田间浇水、翻耕等方式会导致病菌实现近距离的传播,带菌的种子通过机械作业是实现该病菌进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
小麦全蚀病菌除了会对小麦的生长造成危害之外对大麦、玉米等都会造成危害。
对小麦的整个生长期间都会发生危害,但是在小麦苗期比较容易感染。
小麦全蚀病的综合防治方法
小麦全蚀病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从小麦的播种到收获均可侵染。
主要发病部位在小麦的根部及茎基部的1--2节。
病菌侵染后引起根部变黑、腐烂,失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致使地上部干枯死亡,造成白穗。
一、田间表现:此病在小麦苗期症状不明显,到灌浆期症状表现明显。
地上部小麦成簇或成片死亡。
拔出病株,可见根系短而少,发黑腐烂,剥去茎基部1―2节的叶鞘,茎杆上有呈黑膏药状、发明的菌丝层,田间气候潮湿时叶鞘上能看到小黑点,即子囊壳。
干旱时,根系变黑,菌丝层、子囊壳形不成。
二、传播途径:带菌病残体通过种子、土壤、粪肥传播。
三、侵染循环:除侵染为害小麦外,禾本科作物如玉米、谷子及禾本科杂草都能侵染,但不表现发病症状。
小麦收获后病菌在病残体上或其他禾本科植物上越夏,播种后侵染为害小麦。
四、发病条件:连作地块重,轮作较轻;低肥力地块重,高肥力地块轻。
五、防治方法:此病防重于治,应加强监控,进行疫情普查。
1.农业防治:(1)清除病残体,进行焚烧。
减少减轻病原。
(2)合理轮作。
与非寄主作物轮作。
(3)适期晚播。
土壤温度下降到12℃以下,不利于病菌侵入。
(4)增施有机肥,增施磷、钾肥。
2.化学防治:(1)土壤处理。
每亩用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2.5公斤,掺土15公斤,于犁地前撒施,重病区要多撒。
(2)种子处理。
用防治全蚀病的药剂进行包衣或拌种。
药剂有:敌萎丹、适乐时、立克莠。
(3)早春防治。
小麦拔节前用禾果利或粉锈宁进行灌根防治。
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由真菌感染检疫性病害,发病植株矮小、干枯、白穗黑脚等,因此又称“三黑”-黑根、黑脚、黑膏药。
本文介绍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以及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
1、小麦全蚀病的症状特点全蚀病是一种土壤寄居菌,种子带菌和机械作业是造成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发病适温在15摄氏度~24摄氏度。
麦田从零星发生到成片死亡一般仅需2~3年左右,小麦灌浆期-乳熟期是全蚀病症状明显时期。
本病发生危害重、传播速度快,一般病菌在土壤中能存活7年以上。
受环境、品种等因素影响,发病程度与范围也有不同程度增加,可使小麦减产20%~35%,重病田减产近半甚至绝收,是小麦毁灭性病害。
2、怎样防治小麦全蚀病(1)轮茬倒作小麦全蚀病菌在土壤中存活时间较长,轮作对麦农来讲很难做到,而且效果也不好。
(2)种子处理因此菌也通过种子传播,所以拌种对灭杀种子表面,以及种子下播后周围土壤中的病菌杀灭性较高。
通过多年实验硅噻菌酮对小麦全蚀病菌的杀灭性较好,因此以硅噻菌酮为原料的小麦全蚀净拌种是麦农的首选。
每100g小麦全蚀净拌种15~20千克,晾干即可播种。
(3)叶面喷施对病发病较重地块,除拌种处理外,在小麦返青~灌浆期喷施小麦全蚀净(叶喷型)2~3次,防治效果能达到85%~90%左右。
每20~25g小麦全蚀净(叶喷型)加水15千克,均匀喷雾。
喷施时间具体时间如下:①小麦返青期喷全蚀净。
②小麦拔节期喷全蚀净。
③小麦灌浆期喷全蚀净。
4、全蚀净全蚀病防治要点(1)单一拌种防治率60%~70%。
(2)拌种+喷施防治率85%~90%以上。
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小麦全蚀病是小麦上的一种由真菌感染检疫性病害,一旦发生,危害很大,且传播速度很快。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是什么,谈谈以及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供参考!一、小麦全蚀病危害症状小麦全蚀病由小麦顶囊壳菌引起,是一种典型的根部病害。
潮湿情况下,在茎基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形成基腐性的黑脚。
剥开病株基部叶鞘,可见到该病独特的黑膏药状物质,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
二、小麦全蚀病发病条件1、小麦全蚀病菌生长发育,土壤酸碱度在5.5-8.5为病菌最理想适应范围,适宜湿度在80%-90%,若湿度低于50%生长速度则变慢,光照过强不利于子囊壳产生。
2、小麦连坐可能引发全蚀病,只有合理耕作才能减轻发病,一些不合理的轮作的后果,对小麦的产量和减轻病害的发生没有显著效果。
另外,实施少耕或免耕,能降低土壤的通气性,减轻发病。
3、营养元素的缺乏容易诱发全蚀病。
全蚀病危害加重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因土壤中严重缺磷或氮磷比例失调。
因此,为能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减轻发病,减少白穗,保产作用明显只能施用磷肥。
4、土壤性质引发全蚀病。
砂土较容易发病原因是保肥水能力差,而粘重土壤发生病害较轻。
中性或偏酸土壤发病轻于偏碱性土壤。
三、小麦全蚀病的防治方法1、合理轮作重病区轮作倒茬可控制全蚀病危害,零星病区轮作可延缓病害扩展蔓延。
轮作应因地制宜,坚持1-2年与非寄主作物轮作一次,如花生、烟草、蕃茄、甜菜、蓖麻、绿肥等。
2、平衡施肥应增加有机底肥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腐熟有机肥每公顷施用10万kg左右。
无机肥施用应注意氮、磷、钾的配比。
3、药剂防治在小麦拔节期,用15%的三唑酮(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kg/hm2对水600kg,或12.5%烯唑醇(禾果利)600-900 ml/hm2对水600kg 对小麦茎基部喷雾,间隔7-10d天连喷2次。